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论文

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论文

1、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1)入学成绩不同,水平参差不齐。每个学校都存在的基本问题,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生源地的不同、原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明显的差异,因此计算机教学时很难选择一个合适、统一的高度。(2)思想认识不全,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总以为医学院校培养的是医学专业的学生,只有医学课程是重要的,还没意识到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医院的管理和医疗设备也基本步入了信息智能化阶段,这使得计算机课程被归类到边缘学科,课时也被尽量压缩,教学效果很受影响。(3)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形式单一。由于教学内容统一,考核方式统一采用云南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因此教学方法基本相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目标无形中变成为了过级而进行教学,忽略了教学的真正目的,即培养医学生在医务工作中的综合应用能力。

2、计算机在医学中的应用现状

(1)医院信息系统。目前各大医院均采用医院信息系统,用以收集、处理、分析、储存和传递医疗信息、医院管理信息。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患者登记、预约、病历管理、病房管理、临床监护、医院行政管理、健康检查登记、药房管理、患者结账和出院、会诊和转院、统计分析等。(2)疾病预测预报系统。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规律与环境、社会、人群免疫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计算机可根据存储的有关因素和相关信息及其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做出疾病流行情况的预测预报,供决策部门参考。(3)计算机医学图像处理与图像识别。医学研究与临床诊断中许多重要信息都是以图像形式出现的,医学对图像信息的依赖是十分紧密的。

3、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思考

3.1认真定位教学目标。

社会的需求才是教育教学培养的真正目标和源泉。为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医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有实际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医学领域中利用计算机分析、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

3.2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基于医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国家教委对于医学计算机教学的内容提出按三个层次教学,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这三个层次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3.3分阶段的教学模式。

针对医学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在教学中可采用分阶段进行的教学模式。大一上学期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对于现代这个信息化的社会来讲,计算机文化基础可以说是无论哪个专业都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大一下学期开设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这类课程既是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层次提升,也是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随着学生各科学习的深入,到了二年级上学期开设与专业有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医学知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中,不但可以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操作,而且能够体会到计算机技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3.4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教学内容既有理论性的知识,也有实践性的操作。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单纯地或是一味地只采用某种教学方法,应视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变化教学方法。比如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讲授教学法比较适合讲授理论性和概念性强的内容,可配合课件进行授课,主要由老师进行讲解;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则多应用于实践课的教学,老师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根据教学班级的层次情况、专业情况事先设计贴近于现实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解决问题,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5不断学习提高素质。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走在社会前沿的学科,计算机技术已逐渐成为现代医学技术中密不可分的工具。因此,在医学院校从事计算机教学的一线教师不但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各种基础应用,还要不断更新知识,定期走访医院,了解医院所采取的先进数字化管理手段和护理手段,熟练掌握医院信息系统、护理信息系统等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计算机技术及医院数字化管理系统日新月异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应用和发展,社会对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院校只有紧跟计算机技术和医学信息发展的步伐,明确教学目标、改革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医务工作者。

作者:马艳 王应邦 宋芝兰 单位: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