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应用问题,分析合作学习的实施要点,从引入思考问题、设计多样任务、鼓励小组竞争、重视反馈评价等角度入手,探究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以资参考。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生物;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是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思路。对于初中生物教学而言,这门学科比较重视实践学习,且知识的理解难度较高。因此,合作学习可以降低初中生的生物学习难度,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成长大有裨益。

一、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应用问题

(一)合作过程偏于形式主义

观察初中生物的合作学习现状,形式主义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有些教师对合作学习抱有一定的质疑态度,认为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很容易浪费时间,无法体现出较高的学习效率。因此,即使这些教师会组织一些合作学习活动,为学生预留的时间也十分有限。除此之外,许多教师和学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记忆知识点作为生物学习的主要目标,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掌握,这也导致学生的合作学习陷入“死记硬背”的固定套路。

(二)未掌握学生的实际学情

想要开展合作学习,首先需要将学生分组。合理的分组必须准确分析学生的实际学情,从学生真实的学习诉求入手。但许多教师在分组时,忽略了这个重点要素,导致部分学习小组中学优生和学困生的比例出现失调,进一步造成优者越优、困者越困的学习情况。此外,有些教师分析学生学情的方式不够科学,多以学生的生物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这也导致分组的结果不够合理,没有让学生之间产生互补的合作学习效果。

(三)合作方式千篇一律

以往的合作学习方式多以学生的交流互动为主,在形式上比较千篇一律。若是让学生自由发挥、随意合作,往往很难体现合作学习的应用价值。教师应当打破如沉痼一般的合作学习方式,尝试引入更多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合作体验。但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生物课堂仍存在教学单一性的问题,部分教师无法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加大彼此的协作力度。这也导致学生的合作学习不温不火,始终无法达到理想的应用成效。

(四)学生的合作学习缺乏条理性

一般来讲,在学生正式开始合作学习时,教师通常会让学生自行安排分工合作,不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过多介入。由于许多学习小组中未能确定好领头人,导致初中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十分混乱。比如,某些小组的成员中缺少服众者,任何人提出的学习建议都得不到所有人的认同。这也导致正式开始合作时,小组成员间表现出一种泾渭分明的学习状态。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生缺少合作学习经验,对合作学习的分工不够合理。这也弄巧成拙,影响到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一)分组应当科学化

想要让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发挥出理想的应用价值,教师就必须保证分组的科学化、合理化。首先,由于初中生的生物基础、学习能力、思维水平、性格特点均具有差异性,在分组时,教师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慎重考虑,尽量让每一个小组之间的成员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发挥自己的力量。比如,如果某个小组学优生过多,学困生过少,那么学优生完全可以不借助学困生的力量,只需要强强联手,就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学困生就会被边缘化,产生不良的学习体验。因此,在同一个学习小组中,学优生和学困生应当按照1:4或1∶5的比例进行搭配,体现出以优带困的合作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各合作小组成员的性格也要形成互补,各个成员都要有一定的学习特长。例如,有的性格严谨,擅长归纳总结;有的性格活泼,擅长动手操作;有的基础扎实,擅长理论分析;等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重视师生沟通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会有各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心理问题,教师应当做好师生之间的沟通工作。对学生错误的学习行为和负面心态进行有效的疏导。比如,对一些性格内向,在合作学习中畏首畏尾的学生加以激励,点出他的学习优点,鼓励他要勇敢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对一些性格比较急的学生加以安抚,引导他们放松紧张的心情,用愉悦的心情来面对合作学习。对一些在合作中出现失误的学生加以安慰,缓解他们的自责心理,提示他们用更为严谨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学习任务。

(三)确定合适的小组领导者

根据前文的分析,有些学习小组的合作过程十分混乱,主要因为小组中缺少一名领导者。针对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在分组过程中,为学生解决后顾之忧。在同一个小组中,可以分配一名小组长。小组长的人选首先要看重学生的人际关系,以人缘好、领导力强、表达能力出众、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为首选。因为小组长除要管理好各小组的成员以外,还要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纽带,能准确传达教师的合作学习任务。考虑到小组长的交际能力出众,学习能力未必出色这个情况,在小组长之下,还可以设置两名执行者的职位,执行者要选择生物成绩扎实、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的助手。能全面配合小组长,将合作任务分配给其他的同学。在确定好小组长和执行者的成员之后,教师可以提前对这些领导者加以培训,告知他们应当在合作学习中做好什么工作,起到什么样的引领作用,从而有效发挥他们的管理能力。

(四)合适的介入力度

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定位,由课堂的主导者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当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发放给学生,不要用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果教师过多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从长远角度来看,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此外,还有一些教师进入了另一个教学极端,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完全放权,甚至不闻不问。当学生在合作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因为得不到教师的提示,导致学习陷入了困境。综上所述,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时,应当控制好教学介入的力度,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合作交流环境。

三、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引入思考问题

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效率较低,主要因为该小组缺乏合作学习的主题。对此,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具有趣味性或者思考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与合作学习。以苏教版初中生物八下第8单元第二十二章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这堂课之前,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在家中观察一下父亲和母亲的眼皮是单还是双。在第二天正式教学这堂课的时候,针对学生昨晚上的观察结果,教师提出问题:父母是双眼皮,孩子可能是单眼皮吗?如果父母都是单眼皮,孩子可能是双眼皮吗?让各小组的学生彼此交流互动,统计各自的观察结果,对以上思考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在统计全班同学的“眼皮遗传结果”后,学生们会得出以下结果:父母为双眼皮,生出的孩子大多都为双眼皮,有一小部分为单眼皮。父母若都为单眼皮,孩子们全部都是单眼皮。对于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提示,让学生从显隐遗传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思考双眼皮和单眼皮哪一种属于显性基因,哪一种属于隐性基因。由此可见,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学生的合作学习会立足于某个合理的研究目标,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二)设计多样任务

除问题以外,任务也是推动学生合作学习热情的有效策略。用任务来作为学生合作的桥梁,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关于任务的设置,生物教师可以参考游戏设定,采用“赏金板”的方式,为学生带来别具一格的合作学习体验。以苏教版初中生物八上第六单元第十八章“动物的行为”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为各小组的学生布置“课外生活观察”之类的合作学习任务。比如,在课余时间去公园寻找鼠妇、蚂蚁等昆虫,或者去动物园观察孔雀、老虎等动物,分析它们有哪些行为规律。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提前将记录各种各样合作任务的“赏金板”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组内讨论之后,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合作学习任务。然后,对每个任务都会标注好相应的赏金积分。最后,教师会根据各小组完成的任务多寡,为积分最高的小组颁发奖励,以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动力,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

(三)鼓励小组竞争

面对竞争,学生们才会产生进取的动力。如果说问题和任务分别是在教学导入和合作内容上的创新,那么竞争机制就是在教学理念上的转变。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竞赛活动,鼓励每个学习小组参与到比赛之中,在组与组之间营造出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以苏教版初中生物八上第五单元第十四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的教学为例,如果有两个小组在“赏金板”中选择了同一项合作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趁热打铁,组织“赏金竞争”活动。只要有小组能快一步完成赏金任务,就能在原有积分的基础上,多获得一倍的积分。这种奖励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四)重视反馈评价

合作学习的应用首先应当做到有放有收,当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锻炼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之后,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反馈学习成果,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整理合作过程的学习收获。其次,以此为基础,教师还可以因势利导,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评、组内互评、小组互评等方式,谈一谈自己在合作学习中有哪些不足之处,其他的学生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为学生下阶段的学习提供合理的改进建议。

四、结束语

初中生物教师应用合作学习策略时,应当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将学习的主动权发放给学生,不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太多的干涉。以合作学习为初中生物教学的载体,应当采用开放、自由、实践、趣味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的乐趣,促进学生生物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作者:陈艳芹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明达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