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浅析

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浅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的外在影响因素难以通过大学生自身来改变,因此大学生的个体因素就成为解决严峻复杂就业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作为一种积极心理能力,心理资本为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心理资本对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尝试提出大学生就业心理资本培养路径,希望提高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就业质量。

【关键词】心理资本;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事关民生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学界主要是从教育改革、基层就业扩岗等方面开展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研究,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具有指导意义。但是,从大学生积极心理能力角度考察其就业竞争力的研究较少,这方面有较大研究空间。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学者Luthans(路桑斯)于2004年提出,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打造人的竞争优势。心理资本是个体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心理资源,对个体的职业发展规划、人际关系处理与沟通、心理健康等会产生积极影响。近年来,学者们非常关注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但现有研究多以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为对象,对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资本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尤其缺乏对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资本的关注,造成提出的措施过于宏观,针对性不强。基于此,本文从分析心理资本对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入手,尝试提出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资本培养路径,希望能更好地提高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就业质量。

一、心理资本对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心理资本影响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职业决策(CareerDecisionMaking)主要是指个体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立足对自身就业能力的分析,通过衡量,最终选择一条比较适合自己职业发展道路的行为。当前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时常面临着职业决策困难,直接导致其就业质量不高。医学职业院校主要是为城乡基层培养护理、药学、临床等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讲,医学职业院校就是在培养大学生精湛医术的同时,引导大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提升其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使其成长为会开药方、运动处方、膳食处方的医务工作者。但是,很多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不愿意去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而是选择前往中等城市的一般医院。此外,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具有明显的功利色彩,把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作为就业的首要考虑因素,社会需要往往在实际就业过程中退居次位。这种现象足以说明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职业决策困难,很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具有负向预测作用,会通过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来提升其竞争优势,进而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即大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就业相关任务。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如果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较低,对自己能否胜任工作持怀疑态度,势必造成大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决策困难。大学生在面临职业选择时,由于对自身能力评价不准确,不知道哪个岗位适合自己,从而也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职业决策。心理资本通过发挥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的主观能力性,可以很好地预防和降低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

(二)心理资本影响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在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复杂,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各地政府和高校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通过精准的政策帮扶和不间断的就业服务,帮助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但是,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就业压力和就业焦虑,现已成为典型的“高压人群”。例如,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明显增加。在医疗实践中,由于医患双方知识背景、医疗信息的拥有及各自权益的不同,医生与患者之间矛盾纠纷愈演愈烈,医患冲突及暴力事件频发。社会大众对医生群体普遍缺乏信任,导致了医患信任受损危机的发生。因此,要引导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缓解就业焦虑,培育其积极进取的就业心态。有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焦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焦虑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其就业焦虑水平就越低,反之亦然。在当前社会转型期,诸多原因的混合交叉使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焦虑出现了诸如就业形势误判制约医学就业前景的预测、就业结果担忧导致逐利性的就业价值取向等特点。因此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要全面分析就业形势,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就业困难进行正确归因。

二、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资本的培养路径

(一)转变观念,重视就业心理资本作用。从教育部的大学生就业数据来看,全国每年医学专业毕业生人数大概在70万左右,并且这个数字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医疗机构对医学生的学历、技能、情绪控制、职业倦怠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目前,由于研究者视角不一致,虽然学界对心理资本的概念、结构等没有权威的界定,但是普遍认为,心理资本是可以进行测量、开发和培养的,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能起到促进作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资本包括事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事务型心理资本可以使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面对变幻未知的就业形势时,对自己的能力充分肯定,能合理确定求职目标,具有积极的就业意向和求职行为。即使出现暂时求职失利,也能迅速调整心态,努力准备重新尝试。人际型心理资本是心理资本本土化研究中柯江林等人最早提出的新概念。学者普遍认为,人际型心理资本与与个体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主观幸福感等都具有相关性。人际型心理资本可以使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宽容待人,与人和谐共处,做到自信而不自负,为人诚恳,积极进取,同时也能对学校、父母、亲朋的关爱充满感激,更易得到有效的就业社会支持。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CareerDecision-makingSelf-efficacy)主要是指个体在职业决策时对能否成功完成某项任务应具备能力的自我评价,它是自我效能理论在职业心理学中的应用。对于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来讲,要想提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缓解焦虑情绪,合理进行核心自我评价。核心自我评价(CoreSelf-evaluations)是个体高阶人格特质,简单来讲,就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和价值的基本评估,是对自我的潜在的深层次的描述。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和挫折时,容易形成低水平的核心自我评价,而组织支持能缓冲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低水平自我评价对就业的冲击。因此,要帮助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对自己的性格、能力等与职业匹配度之间做出合理的综合考量,缓解其角色转化压力、职业胜任与否等焦虑情绪问题。二是参与社会活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一方面,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要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增加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努力从老师、同学处寻求更多的就业支持。另一方面,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要主动加强同亲朋好友的沟通联系,努力扩大交际圈,从而获取更多的有效就业信息,增加就业机会。

(三)做好自我调适,努力缓解就业焦虑。一是更新就业观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要认清目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充分认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逐步扭转不合理的就业价值取向。同时,要培养积极的就业心态,客观评价自己,增强就业的主观能动性。要结合自己的价值取向,明确接受医学教育的初心,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二是提升综合素质,积极面对就业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要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医学专业知识水平和临床实践技能,把自己打造成能为健康中国助力的社会急需的医学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要提高心理素质,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以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面对就业挑战。总之,心理资本为研究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采用合理有效的路径培养医学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资本,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就业问题,而且可以促进其就业质量提升。

作者:徐雪平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