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反思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反思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的一大热点问题,值得进行深入地研究。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寻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探讨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巨大发展变化,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各大高校扩大招生人数,人数增多了,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矛盾也就增加了。因为心理问题,打架、自杀、抑郁等事件已多次发生在大学校园。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这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心理健康是大学的基础课程。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都会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避免大学生因心理上的障碍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许多高校都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通常在第一学期开设,平均一周一节课。授课教师包括心理学专业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辅导员等,往往非专业的教师占比更多。一些学校没有订购教材,还有些学校选购专业的心理学教材。多数学校会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辩论赛、专题讲座等。师范类、医学类、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大多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其他专业的学生大多不够重视。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少数高校只注重大学生的专业教育,而忽略了他们的心理教育。由于课时有限,一些教师在给学生授课时,只能简要的讲解,或者仅对自己认为重要的专题或案例进行剖析。大学生不能系统性的学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对心理健康教育只是片面的了解,没有深入学习。有的高校只在师范类、医学类等相关专业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并没有考虑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状况。有的高校不订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学生只能在上课时听教师讲授,无法通过课本进一步深入地学习。

2.2学生认识不够

心理健康并没有得到大学生充分的重视。刚进入大学校园,很多学生把心理健康课程当成记忆背诵的文化课,只是想通过这门课获取学分,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更不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影响他人的行为。另外也有些大学生在上课时,发呆、睡觉、玩手机。还有些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那些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开设的。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上的困扰和苦恼,能否自身克服心理上的问题也因人而异。如若这些问题日积月累无法获得解决,就容易形成心理上的障碍,造成心理疾病。甚至有些学生单方面认为,找心理医生咨询就像病人找医生看病,双方是“医患”关系。其实即使是心理医生也很难做到心理上百分之百的健康,这就跟医生也会生病是一个道理。心理医生并不是传统上的医生,他们只是充当一个引导者、协助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帮助他人消除心理上的困扰,协助咨询对象独立地解决心理上的问题。

2.3教学形式化

为了使开设课程的数量、各类型课程的比例符合有关部门的要求,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趋于形式主义,“干货”较少,没有创新,没有结合国情、校情和学情,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很难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些家长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较为片面和单一,始终把学习成绩看在第一位,没有过多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发展,这无疑在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一种压力。在有些高校中,开展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班会或讲座也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草草了事,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2.4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够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教师的教学和指导息息相关。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却不达标,授课的大多是学校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或辅导员,而他们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限,在授课时只能照本宣科,理论性较强,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能够针对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现状进行剖析。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会使得课堂教学以灌输为主,主要侧重心理健康知识的讲解和传播,缺少互动和交流,不能够实际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

2.5教材选择不符合实际

一些高校选择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专业程度太高,甚至直接订购心理学专业教材,非专业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缺乏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大学生学习起来会遇到较大障碍。另一个极端是不订购教材,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记笔记。教材是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最直接、最简单的途径,选择难易适中的心计学教材,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通过理论知识来加强对自我心理的认知,解决自身多方面的心理问题。

2.6缺少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互联网没有充分普及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及时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上的心理测评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学生心理测评的结果可以进一步发现学生的心理状况。若结果显示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立即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尽力消除学生心中的困扰和障碍。有些高校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定时进行心理普查和心理咨询,不能及时发现解决学生的心理上的问题。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3.1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大多数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兼任,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为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应当引进或培养一批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定期组织这些教师参加心理健康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教育水平和专业知识储备。高校还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X相互听课,定期考核,让教师互相学习和借鉴,指出彼此存在的不足之处,共同进步,多方面提高他们的能力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某些方面也需要改善,可以将灌输知识式的教学与形成性的教学有机结合,开展心理健康的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参与,突出学生主体性,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个人、社会实际衔接起来,使理论层面的知识教育和实践能力的教育都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

3.2转变观念,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差异,但在本质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可以相互渗透。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学会如何调节自身情绪,处理好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必要的时候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全校范围内开展讲座或综合知识比赛等活动,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教师授课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长时间采用传统的灌输方式会使学生感到厌倦无味,从而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电影,在愉悦身心的同时,还能转化学生的思想。还可以举办有关心理健康的辩论赛,让学生自行去查找资料并学习相关知识,在辩论的过程中开阔大学生的思维,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的目的。

3.3与家庭一起做好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

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在一定的程度上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家长没有很好的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能及时的知晓孩子的心理状况。有些孩子从小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爱护,产生了依赖性。他们进入大学之后开始独立生活,缺少父母的陪伴,很大程度上会感到不适应,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障碍。因此,高校的辅导员、班主任应经常与学生的家长沟通,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双方共同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预防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3.4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在网络日益发达的时代,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建立心理健康的网络教育平台,在网络教育平台上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在平台上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慕课教学,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慕课教学要合理分配课时,一个课时10-20分钟,使学生在网络空间中也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上可以配备有心理测试,且心理测试的题目需及时改进更新,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健康状况,摒弃不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指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测试的成绩实时监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找到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在网络教育平台上添加网络咨询服务,利用网络保护学生隐私,使学生能够大胆的向心理咨询师倾诉自己的心理障碍,进一步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4结束语

总体而言,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种种现状和问题,要制定出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是繁重复杂的,参与的对象不仅仅限于学生,还有学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等各个层面。提升高校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利用发达的网络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尤其是开放慕课系统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调节的空间和渠道,解决他们心理上的问题,最终达到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将进一步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渗透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中,成为教育的内在要求。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每一个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成为每一名优秀毕业生必备的职业能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将从补救性为主转变为发展性为主,将被动转变为主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也不再单一,将从学生转变为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以及学校环境,从而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丛大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江丛刊,2018,(27):219.

[2]刘苗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9):77.

[3]屈正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6.

[4]严丽文.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04):84-86.

[5]李雯.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8,(18):19-20.

[6]李艳玲,史文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黑河学刊,2018,(05):144-145.

作者:徐凯东 杨旭华 单位:黄冈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