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高中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摘要:高中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路径,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要适应教学方式转变的新要求。以具体课例说明高中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社会实践活动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国家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体系。其中,高中政治学科素养目标确定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1]。围绕实现这样的核心素养目标基本的途径是做好课程的规划和设计,首要任务是要凸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践性和参与性。高中政治课程作为一门活动型学科课程,既包括课堂内的探究、合作等活动,更包括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科知识为依托,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兴趣需要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创造性地参与社会、服务社会,认识和尝试解决社会问题,拓展学生的自主发展空间,锻炼思维,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从根本上培养政治学科的学科素养,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一、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路径

高中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内涵是以培养学生政治学科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以政治学科知识为背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辅助的社会活动。该活动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科教学的结合,充分体现教育与生活的统一。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高中政治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马克思主中国化最新成果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基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依靠课堂教学,还需要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会用所学的学科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高公共参与能力,增强社会责任。社会实践活动能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在社会实践中,学生尝试发现问题,形成学习动机,推动学科知识的生成,并验证学科知识的真理性,使学科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拓展和延伸[2];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理性思考,辨别真伪,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学生变换身份和角色,参与社会活动,遵守法律,明确规则,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二、社会实践活动要适应教学方式转变新要求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强调了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惯性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应试技巧的训练,而脱离的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师往往只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甚至有部分教师就是给学生划划书,背背题来应付考试。[3]特别是在2018年以后,辽宁要全面落实走班选课,教师成为了被选择的对象。政治课要增强学科魅力,唯一途径就是转变教学方式,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不是新鲜事物,与政治学科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有很多教师尝试,但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形成比较稳定的教学方式。其原因有四:一是设计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对学生、对社会现状有准确的把握;二是活动内容需要整体规划,否则难以延续;三是缺乏活动评价的标准;四是社会资源开放程度有限,还没有形成有利于学科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支持体系。新版课程标准,一方面为广大教师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上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如模块3-2.4“领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教学提示中,就明确提出可对所在社区考察,搜集相关素材;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提供了几种社会实践活动方式以供选择,有社会调查、访谈、职业体验,角色扮演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难度。

三、以《多变的价格》为例说明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运用

《多变的价格》是高中政治2018人教版必修一第二课。本课通过分析商品价格形成的原因以及价格变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经济学中重点要掌握的价值规律,为正确理解“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奠定理论基础。商品价格是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在生活实践中消费者每天都会思考和分析。学生也是消费者,有购买商品的生活体验,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可将学生的社会生活体验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总结,进而生成新知,提升学科素养。开展学科社会实践活动要明确活动的目的,按计划引导学生在行为中思考[4]。为此,在活动前,教师依据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明确活动的目的、方案及评价内容(见表1),并制定《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见表2)。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活动记录。为减少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情况,教师指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建立小组联络网,互相督促,多沟通;设计家长评语项目,既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家长对此教学活动安排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能够与课堂教学相呼应,并促进课堂教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才是有意义的。活动后,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情景的创设,问题的设计检验学生是否有效的开展活动。在本课中,学生通过对节假日期间不同商品价格变化的趋势进行分析,总结不同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从而深刻理解价值规律的内涵和表现;通过观察商品价格变化对人民生活以及生产经营的影响,认清促销、打折、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行为带来的影响,理解政府对市场价格监管的必要性。

四、社会实践活动反思

1.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验,学生的行为、态度、能力,以及在政治课堂的表现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主动参与的程度明显上升,学科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意识、责任意识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相比较呆板的传统课堂,学生更喜欢这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活动课堂。

2.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科学设计

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教师遵循合理的设计流程,首先在前期准备阶段,教师要分析教材与课程标准,并选择社会活动主题,使社会实践活动真正成为辅助教学内容与学科素养的载体,同时分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条件,确定活动方式,预估活动结论。其次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开展动员,指导学生分组,引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活动过程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指导、家长保障为辅。最后是总结评价阶段,以学生互评为主,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评价或通过课堂展示活动结论和检测的方式评价。

3.社会实践活动支持系统有待完善

首先,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相结合,需要教师既要研究课堂教学,又要研究社会满足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条件,这既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精力,也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其次,目前可供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十分有限,导致学生选择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受到限制。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访谈、考察、参观等方式了解到的信息通常比较浅显。深入政府机关、企业等社会场所与相关专业人士交流学习的实践活动,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支持系统需要政府和社会大力支持。新一轮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教师需要具备新时代工匠精神,借着改革的东风,转变教学方式,以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己任,克服研究道路上的困难,将政治学科的社会实践活动研究之路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人民教育,2010(17):2-15.

[2]张金祖.浅谈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J].吉林教育,2015(10X):28.

[3]刘旭利.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探索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0(1):113.

[4]钟启泉.核心素养核心的“核心”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15-04-01(18).

作者:李晓蕾 单位:大连市第十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