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历史学科中的德育渗透

谈高中历史学科中的德育渗透

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之一,而且是天然的德育载体之一,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情感和态度和德育目标非常一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德育已经成为学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中阶段历史学科中有非常多的德育思想、内容、方法等,将德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中,不仅能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历史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品德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高中历史学科中渗透德育的重点入手,探讨了高中历史学科中的德育渗透策略。高中阶段,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在急速成长期,同时高中生也即将面对高考或者进入社会就业,这个阶段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和品德方面引导的重要时期。所以,在高中阶段,不仅要加强学科知识的教学,还需要强化对学生的德育。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包含了我国大量的历史人物、事件等,而且富含人文色彩,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精华和精神财富。所以,历史学科内容是天然的德育素材和载体。历史学习能够让学生汲取经验、启迪人生,同时也能让学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高中阶段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教学,也要强化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和精神,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一、高中历史学科中渗透德育的重点

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内容中会涉及很多历史人物的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客观对待历史人物,分清历史人物的功和过,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让学生学会分辨主要和次要矛盾,并且能够从中学习优良的道德品质。历史是生活的记录,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独特的见解和理性思维,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历史教材内容与具体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从教材中观察历史生活,畅想未来生活,引导学生思考我要做什么、怎么做,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历史教材中能够投射给学生的观念就是实事求是,这不仅在学生思考历史事件中能够得到体现,学生思考具体的生活时也可以感受。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有据可依,要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历史,激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让学生从中获得相应的感悟。

二、高中历史学科德育渗透策略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

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都会被学生无意识地模仿,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和品德,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教师如果日常上课时迟到,那么就会有个别学生也会在上课的时候迟到,如果教师对迟到做出道歉并承认错误,对学生也做出相应的警告,那么学生也会逐渐学会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所以,教师日常要多阅读优秀人物的书籍,学习优良的品质,提升自身的内涵和道德修养,在教学中以身作则,以德服人。

(二)利用古代历史教材,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热爱祖国是我们民族立身世界之林的思想内涵,也是人们生活在世界上的立身之本,也是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散发出来的情感。历史学科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传承我国优秀的精神文化,在学生心中树立民族自豪感。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数不胜数,有四大发明,也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在这些历史文化的滋养下,作为国家未来接班人的高中生,更应该在心中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我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文化传承没有被隔断的文明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出现了很多令人惊叹的成就,如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青铜器、李杜诗文、丝绸之路等,这些成就都体现了我们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地位。所以,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有自强自立的精神信念。

(三)利用近代历史事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众多的历史事迹逐渐叠加成为当下浩瀚的历史长河,而这些历史事迹包含着人类社会中的情感、美德等。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历史事迹,尤其是近代历史事迹,让学生从中产生共鸣。如,高中人民版历史教材中“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解詹天佑的背景故事:詹天佑自小非常努力,是晚清时期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在海外学有所成后没有留在海外,而是回到了祖国,为祖国的铁路交通事业奋斗,在经历了各种困难和考验之后,最终修成了京张铁路,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近代铁路的进步。詹天佑在遇到各种苦难的时候总会告诉自己,这是第一条中国人自己修的铁路,必须修好,不然会被外国人耻笑,挫伤中国工程师继续发展下去的信心。这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情怀,最终提前两年实现京张铁路的完工。另外,詹天佑还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其“人”字形铁路的建造。教师通过激情的演讲,联系当下社会的情况,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的理想,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和精神。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受到爱国教育的影响,被历史事迹和人物的精神感染,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为之奋斗。

(四)拓展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随着社会环境对德育的重视,教育领域对历史教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将德育融入历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高中阶段的历史教材中涉及很多人文观念和历史纪实,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网络中筛选更多的资源用于课堂教学,从而直观地展现历史中的人物、事件等,让学生在观看中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感受能力。如,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文艺复兴”这一章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播放剪辑好的《边城》片段,让学生感受我国乡土气息的美和祖孙共患难的亲情,从而让学生理解美好,追逐美好的事物。在学到甲午战争的历史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的片段,让学生通过电影片段了解民族英雄邓世昌,从而更加直观地感知历史事件和人物,从中受到爱国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典型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走好未来的人生路。如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中“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章节,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具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纪实照片以及电影《南京大屠杀》片段,让学生客观了解日本侵略者的真面目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会被日本侵略。这个方法能够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进而培养学生为了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观念。高中历史教师要合理拓展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五)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强化德育渗透

德育是教师教学的核心,高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德育,将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同时也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性,并找到合适的契机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尤其是历史问题的探究、合作型学习的过程中。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中设置相应的历史情境,通过多媒体教具展示各种音视频和图片文字,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体验感。例如,教师讲课中涉及我国的四大发明时,就可以延伸出:四大发明是我国发明的,被西方学了之后造了武器,从而成为资产阶级取代封建主义的利器。我国当下正处在创新发展的阶段,科学发明如何成为真实的生产力已经成为人民关注的热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教学法,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索和讨论中进行合作,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融入德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学生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德育引导,能够有效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学生高尚的精神品质。高中历史学科是文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是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挖掘历史素材,筛选多种资源辅助教学,做好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陈士志.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探析[J].才智,2018(24):131.

[2]李玉彬.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7(07):39-42.

[3]邢翔.浅析历史德育渗透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以“罗马法的产生与发展”教学为例[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02):84-85.

[4]李静.浅谈新课程下如何有效实现高中历史课堂德育渗透[J].科技创业月刊,2014,27(03):150-151.

[5]夏树田.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J].中国科技投资,2013(26):212.

作者:陈会来 单位: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