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谈高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摘要:高中化学学科的特性为概念性、理论性、抽象性、结构性强的特点,它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如果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足,那么就难以学好化学知识.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教师要教出原因,并且在教学中找出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才能使学生能够学好化学学科知识.

关键词:化学教学;认知水平;高中化学

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时,有一些教师发现学生有认知的困难,这些认知困难并不是因为学生智力低下,存在天然的认知障碍而造成的,而是他们出于种种学习因素,造成的,学生的认知困难,是某一个学习阶段的状态,而不是最终的状态,只要教师改变了学生认知学习的因素,那么是有可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希望了解要如何改变学生认知的因素,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了说明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现在教师开展“氧化还原反应”为教学案例来说明.

一、应用迁移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建构概念

高中学生在认知化学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觉得高中化学知识过于复杂,他们在认知时会感受到学习挫折感,于是不愿意去认知知识.当学生缺乏认知知识的动力时,他们就会消极的对待学习知识的过程,这就造成了学生认知水平低下的问题.教师必须意识到,如果要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就要应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帮助学生认知知识.比如高中化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认知新知识时,先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初中时期是不是学习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学生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不太复杂,因为他们过去学过这样的知识,所以他们能够回答出这样的问题.学生给出为的例子是CuO+H2???△Cu+H2O,其中,将氧化铜与氢气进行化学反应,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就是还原反应;反之就是氧化反应.此时,教师结合这个例子告诉学生,在还原反应中,失去氧,被还原的对象就是氧化剂,而能让氧化剂还原的对象就是还原剂.依此类推,教师可应用这则案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当学生发现他们能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认知新知识时,他们便会产生认知的信心.

二、应用化学的实验,帮助学生认知化学规律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一个化学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影响化学产生的因素是什么.很多学生不能认知化学规律,与他们没有充分的探索,并且没有掌握科学认知规律方法有关.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应用化学实验教学,帮助学生认知化学的规律.比如在信息技术中,教师可以应用虚拟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做实验,然后在实验中分析化学规律.为了让学生看到实验的现象,教师现在为学生播放课件.教师让学生了解,虽然虚拟实验是虚拟的,但是它是实体实验的仿真,它产生的化学反应和实验实验是一样的,教师让学生看到虚拟实验,是为了把真实的化学现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教师引导学生在观看了课件以后,列出以上化学方程式.学生结合实验的结果,写出了H2+Cl2???△2HCl,2Na+Cl2???△2NaCl等化学方程式.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在化学方程式中寻找化学反应的规律,刚开始,学生找不到分析规律的切入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除了分析化学物质的分类以外,能不能更为详细地分析化学物质的成分呢?经过思考,学生认为在分析化学物质的时候,可以分析化学物质的电子、分子、离子.此时学生结合以上的案例,发现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得到电子的过程.以此为依据,可以判断出一个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通过这一次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如果要认知化学现象发生的规律,就要分析影响化学元素变化的因素,然后找出影响化学元素产生变化的规律,这就是化学现象产生变化的规律.

三、科学的思维工具,帮助学生建立认知体系

高中化学知识具有“深”、“杂”、“混”、“特”的特征,这是指高中化学知识抽象性强、知识点多、一个化学现象的产生往往包含很多知识点、并且一个现象的产生可能存在一般性的特征也存在特殊性的特征.化学知识的特点决定,如果学生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那么他们认知到的化学知识将是碎片化的,此时学生的知识结构可能存在很多漏洞.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的认知化学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科学的思维工具来建立知识认知体系.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理论知识来梳理知识体系.教师引导学生应用表1这样的表格来呈现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异同之处.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便能够从性质、本质、特征、本身、反应、产物等各个侧面来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差异,于是学生便能够强化对氧化还原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看到,表格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工具,学生应用表格,可以应用横向对比的方式,来区分事物;应用纵向对比,可以从不同的异面来分析事物的异同.应用表格,学生便可以应用对比的方式来整理化学事物,梳理知识.在化学学习中,最常使用的思维工具还包括思维导图、概念图等.这些思维工具各有其应用的侧重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的需求,应用这些工具来梳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四、应用经典的习题,帮助学生攻克认知难点

在教学中,学生的知识体系可能存在漏洞.教师要应用引导学生做习题的方法来发现知识的漏洞,然后根据学习的情况找到学习的方向.教师引导学生应用这样的方法来认知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在完成课堂学习以后,主动的去做习题,应用做习题的方法,深入认知知识攻克学习难点.比如学生在学习时,由于知识积累不足、学习经验不足,有时会存在一些知识盲点.这些知识盲点是很多学生都没有发现,极易在解决化学问题时出现错误的盲点.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认知盲点,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学生预设习题,让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学习盲点,教师现在引导学生做以下的判断题:O2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反应生成O3,这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教师用这一反应引导学生们的争议.学生写出了化学方程式,然后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来分析这一案例,在充分的讨论以后,学生发现,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只有单质参与和生成的化学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是不符合的.氧化还原反定的定义是有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这个案例中,其发生的化学反应不符合定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意识到了自己虽然建立了知识体系,但是这套知识体系可能还存在很多漏洞,学生需要通过继续学习来完善漏洞.教师告诉学生,学生可以在网络上下载自测的课件,这些课件中包含有大量的经典习题.这些习题就是教育研究者们针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设计的.学生可以通过做习题的方式来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去下载教师推荐的课件,学生通过这些具有交互功能的课件来做习题.比如课件中的问题为: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失电子的反应为还原反应B.物质在变化中失去了电子,此物质是氧化剂C.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即为氧化还原反应D.发生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通过做这道习题,能够了解自己是不是掌握了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如果学生的认知存在缺陷,就要自己通过去学习微课、向教师或其他学生请教、阅读化学资料等方法完善知识结构,直到对于化学知识有着更加深入的认知.在开展化学教学时,教师会发现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会存在困难程度不等,成因不一的化学认知困难.有些学生是对某些特殊的知识点存在认知的困难,有些学生是对整个化学学科的知识存在认知困难.学生存在认知困难,还化学学科本身的学科特性有关.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后雄.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及其认知因素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6):123-129.

[2]姚蕾,吴星,何永红,等.关于高一学生化学探究能力的调查及思考———高中化学课程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研究课题初报[J].化学教育,2004(07):45-48.

[3]童葆华.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及对策[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0,31(3):43.

作者:徐美荣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