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恩教育中问题与对策探析

大学生感恩教育中问题与对策探析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解析

感恩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具体而言,感恩“是人们在社会的生产生活与日常交往中,对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以及自然界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同,并意欲积极回报的一种知恩、报恩、施恩的认识、情感和行为表现的总和”。感恩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认识到自己从他人和社会中所接受的恩惠,从而对其产生感恩情感,并付诸感恩行为实践,最终形成一种美好人性的过程。从不同视角去解读,感恩教育有以下几层含义:其一,从心理学视角看,感恩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感恩教育就是一种培养受教育者因受恩和回报而体会到的愉悦、美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其保持愉悦的心境的以情动情的过程。罗森伯格曾指出,感恩主要是一种情感特质,当然,感恩也可以作为一种情绪和心境。但不管怎样,感恩都是一种重要的心理体验,情绪长时间的积累,也会转化为一种情感,而心境虽然是一种比较微弱的状态,但因其较为持久而可以使人产生深刻的情绪与情感体验。其二,从伦理学视角看,感恩体现了受恩者因接受了他人与社会的恩惠而产生的一种责任意识,因此,感恩教育其实质是要培养受教育者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责任感和义务感。正如洛克所说的那样,感恩教育目的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回馈和责任的心”。其三,从社会学视角看,感恩将施恩者与受恩者双方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关系,因此,感恩教育是要培养受教育者对周围世界的珍惜、热爱、宽容之心,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其四,从德育学视角看,感恩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内在美德与外在行为的统一,因此,感恩教育是一种德育,其目的是要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并做到知行统一,以实际行动回馈他人和社会。感恩教育大致可以分为认知、情感和实践三个层面或者说三个阶段:首先要使受教育者认识到自己所受到的恩惠,即知恩,这是感恩教育的基础阶段;在知恩的基础上,使受教育者体验到一种愉悦积极的情感,这是感恩教育的核心阶段;受教育者的报恩行为是感恩教育的落脚点。

二、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不管东西方国家,从古到今都重视感恩教育,在我国大学生德育中,感恩也被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感恩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据调查,大学生感恩缺失的表现主要有:首先,漠视养育之恩,大多数大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不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在家不做家务、认为向父母索要钱物天经地义。其次,漠视培养之恩,近一半的学生没有表现出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对学校没有自豪感。再次,漠视关爱之恩,知恩不报。最后,漠视赋予之恩,破坏自然。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教育的不当,社会上功利、自私等不良社会风气对学生的不良影响等。但大学德育的低效性,是造成大学生感恩心理缺失的最重要原因。在我国大学当前的感恩教育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把感恩教育的目标仅仅定位于传授相关知识。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即所谓的“双基”,其中,传授知识被提到特别重要的地位。在最近十多年来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中,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维度,但在教育实践中,人们仍然以知识的掌握为主。而感恩教育是一种在认识基础上使受教育者产生情感体验,从而落实到行动上的教育活动,远不是掌握相关的知识可以概括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才是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但当前不少高校的感恩教育显然还是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使学生容易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2.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资源不足。

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学生懂得对父母感恩、对老师和母校感恩、对朋友和为自己关爱的人感恩、对祖国和社会感恩、对大自然感恩等,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比较系统的感恩教育。而在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即没有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没有系统的教育内容,没有专门的教材或者学习内容,专门的感恩教育读物也较少。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散见于大学生有关的德育课程、政治课程及一些活动之中。担任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人员和机构主要是辅导员、政治课教师及学校团委等。尽管各高校也围绕感恩教育开展了一些活动,如山东科技大学的“写一封家书”的感恩教育活动,西安科技大学资助贫困学生的活动,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给学生们布置的感恩父母的“寒假作业”,西安培华学院“感恩母校”的主题晚会,华中农业大学举办的“诚信与感恩”的专题讲座等。说明各高校已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正在为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而作出努力,这些活动也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只靠这些活动是不能达到感恩教育的目标的,因为这些活动并无系统性,不少活动是“运动”式的,不具有可持续性。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造成大学生对感恩教育概念认识模糊。

3.感恩教育内容空泛陈旧。

首先,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存在“空”的问题。不少教育的内容不是针对学生对父母、老师、他人、社会等具体对象的感恩教育进行,而是讲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空洞的大道理,导致学生对这样的教育产生反感,当然也就谈不上接受了。其次,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容中存在“旧”的问题。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互联网、多元文化等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使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特点与他们的父辈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教育者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与需要去调整教育内容。但现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着教育者用一些一成不变的观点和内容去教育学生的现象,这就注定了教育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4.感恩教育方法单一。

我国各高校的感恩教育多是通过课堂教学或者少量的主题活动、实践活动进行,而且这些主题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范围较小,周期不长,大多流于表面化。感恩教育方法的单一和缺乏新意,易使学生在接受教育时产生各种障碍。学术界早就有人总结了在大学德育过程中,由于教育的不当,容易使学生在接受过程中产生的几种障碍,如全方位教育容易激起接受对象的反抗,产生精神厌食症,造成零效应和负效应,从而形成全覆性障碍;教育时机不恰当容易使受教育者形成不合时宜性障碍;教育内容只在务虚,导致受教育者形成具体性障碍;与对象高层次的认知距离甚远,导致受教育者产生非理性障碍。我们也可以从中对照,发现现阶段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接受学视野下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

从接受学的角度看,大学生在感恩教育中接受外界教育并内化的机制可概括为:首先,个体的需要、兴趣、经验、观念等是接受的重要基础,这些已有的心理定势影响着大学生对外界刺激信息的选择和接受程度。其次,比较与选择是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过程与前提。现代世界纷繁复杂,特别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们被海量的信息包围,他们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决定选择哪些信息进行输入。因此,教育者如何让大学生选择正面的教育信息就非常重要。第三,大学生对已选择内容输入后的内化及内化程度,是感恩教育成效大小的关键。大学生选择并输入教育者传递的信息不等于就会有好的效果,在输入过程中,大学生是全部接受并内化这些信息或是部分接受或部分内化这些信息,甚至是排斥这些信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影响因素是多样的。如大学生可能因输入的信息与自己已有的心理结构内容相符合或者出于从众心理或者模仿心理等而较为容易地对这些新输入的信息内化,也可能因这些这些新信息与自己先前的经验、期望等相差甚远,或者因为教育方式方法等不当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拒绝接受这些新信息。第四,大学生在接受并内化了这些新信息后,必定要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并逐步形成稳定的心理定势,再次积极选择接受外界的积极信息,形成良性循环。从这个机制出发,针对我国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1.深入研究和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他们在生理上基本成熟,但在心理上还未完全成熟,如自我意识增强,特别是90后大学生,个性更为张扬,但容易对自己的定位和评价产生偏差,同时,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也更容易产生自我中心倾向;情绪情感日趋稳定,但还存在容易冲动的问题;世界观、人生观基本确立,但还不成熟;基本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渴望结交更多的朋友,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还经验不足;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但在经济上又完全依赖父母;渴望走入社会,但又未完全社会化等等。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和研究大学生的上述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确立正确的感恩教育目标、系统的感恩教育内容和恰当的感恩教育方式,并形成一定制度。

2.构建系统而丰富的教育内容。

首先,我们应使大学生接受系统的感恩教育。一是使学生在理论上接受系统的感恩教育。如前所述,把感恩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只是传授相关知识当然是不正确的,但也不是因此就否定感恩教育中理论知识的传授。相反,我们还应通过设立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编写专门的教材,编印更多的感恩教育读物等,对大学生进行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和母校、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和国家等方面的系统知识教育。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策划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其次,感恩教育内容应丰富化。如在我国文史经典中有着不少有关感恩的思想内容,教育者应把这些选择出来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诗经•小雅•蓼莪》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战国策》的“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等等都是讲应对父母和他人感恩与报恩。在我国现当代也有不少感恩的事例,如朱自清的《背影》、的《我的母亲》等文章都是很好的教育内容。教育者还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有关感恩的事例。

3.注重教育方法多样,突出情感性与实践性。

在教育中,教育者应注意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如课程讲授、专题讲座、服务社区、联谊活动、榜样示范、情境体验、角色扮演等,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感恩教育的情感性与实践性。一方面,在教育中要注意突出情感性。感恩本身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说文解字》把感恩解释为“感,动人心也,恩,惠也”,这个“动人心”实际上首先动的就是情。亚当•斯密认为感恩“是一种推动我们去报答的最迅捷和最直接的情感”。因此,情感因素是把一个人的感恩认知真正转化为感恩行为的中介,是感恩心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而“情感教育是把人的内在情感动员起来,从更深层次地提升学生的精神需求,满足人的自我发展的一种教育范式”。因此,在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应突出情感的地位,努力实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教育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我们应注重感恩教育的实践性。“道德是一种精神,但它不是一般的精神,而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实践性。”[8]因此,教育者应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会感恩,更深刻地感受到亲情、爱情、友情带来的温暖与幸福,更多地体会到世界的可爱和生活的美好,正确认识自己,强化责任意识。

4.明确标准,形成制度。

在感恩教育中,学校应明确一定的评价标准,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形成感恩的制度。这样,就有利于学生逐渐把外在的制度性内容积累起来,最终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正如荀子曾说过的那样:“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西方的感恩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正是通过这样一个节日,使人们浸润其中,逐步使感恩成为习惯。

四、总结

总之,我们只有深入研究和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要,在感恩教育中提供系统而丰富的教育内容,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并使感恩形成制度,这样才能使感恩教育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其选择与内化教育内容并付诸行动,最后使大学生形成感恩的行为习惯,提高其道德素质。

作者:吴建清 单位:西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