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专题式翻转课堂运用

大学语文教学专题式翻转课堂运用

摘要: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专题式教学模式是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专题式教学模式将教学知识达到了最大化和最优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翻转课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重新构建了学习流程,增加了学生和老师的个性化沟通,知识的内化更加高效。研究从开展专题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改革视角,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专题教学;翻转课堂;大学语文;教学设计

在我国普通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非中文专业的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开设多年。为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使用母语文字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让大学语文发挥出自身的魅力,从而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由此可见,大学语文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大学语文的教材在内容选取上非常丰富,但是大学语文的课时却相对有限,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在自学原则的指导下教育学生端正对大学语文的学习态度,以此激发生学学语文的学习热情,这也是教师能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让大学语文课发挥其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的主要方法。因此,现行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突破口应当可以从专题翻转课堂教学入手,专题翻转课堂教学能突破传统意义上“篇章讲授”的教学模式,把大学语文授课内容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阶段在内容上进行有效延伸和拓展,在教学顺序上进行重新调整,让文学知识在课堂上基本实现内化,让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审美得到提升。本文将对大学语文改革中专题式翻转课堂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有益探索。

一、大学语文专题教学的内涵和优势

大学语文专题教学是指选取中外文学史上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教育价值的各类文体作品,通常都是名家名作,在内容上,趋向于情感教育、思想品格教育、人生信仰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将选取的篇章重新按照专题进行组合,每个专题都有一个专题核心内容,围绕专题核心,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使学生通过课前学习,在对作家作品的分析过程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进而提高学生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能更理性的思考人生、认识社会。大学语文专题教学的优势体现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专题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大学语文的课程培养目标,教学理念确立为“以人为本”,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人文素养得到充分的培养,课堂教学不仅弘扬人文精神,而且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篇章讲授转化为专题讲授

对于阅读欣赏类的大学语文篇章,课堂上的讲授方法一般都是逐篇课文地讲解。而多数《大学语文》教材选用的篇章较多,但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的课时又都比较有限,课堂受到既定课时的限制,教学实施过程中,通常的做法是挑选经典篇章精讲,其余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课外泛读。教师在对经典篇章进行精讲时,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总体包括: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简介、梳理讲解分析作品等,这种模式的大学语文课堂常被学生戏称为“高四语文”。“高四语文”的讲授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情绪不高,学习倦怠,没有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这与当代大学生鲜明的个性和大学里探究学习的氛围极不协调,因此传统的大学语文的篇章讲授方法,亟需改革。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的特点是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思维的多元性,在组合专题时不再遵循以往的纯课文讲解的局限,而是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按照专题的核心意义进行组合,使专题教学的内容兼具文学审美和时代气息,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个性化的课堂交流,使得专题教学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的兴趣,大量的课堂互动能活跃课堂氛围,大学语文的课堂不再是灌输式的授课形式,专题式授课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人文修养。这样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才符合新时期大学生开放的心态和鲜明的个性,才可称之为大学语文。专题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专题核心,设置灵活而开放的多种问题,在问题的带领下,拓展知识面,见识各种文学体裁,体验从多种视角去解析作家作品的文艺性和审美价值,学生通过解答问题,也随之充分挖掘专题的内涵和外延,如此,在专题的引领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慢慢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大学语文在高校一般都是公共基础课程,采用的也大都是分班教学模式,在分班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课程中专题的讨论与学习,为学生构建一个能平等交流、展现自己个性和能力的探索学习的平台。在每个专题教学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课程学习报告,通过汇报的形式进行整个学习成果的汇报和总结,对专题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传统的篇章讲授向专题授课转化,让学生成为整个专题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专题学习进行梳理,锻炼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自信。

三、专题授课和翻转课堂相结合

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将基础知识学习与课后练习、课下研习思考两个环节互相翻转颠倒,借助互联网技术,教师将课前预习的基础类知识信息放到网络课程平台上、主要包括学习计划、相关视频片段、微课视频、PPT、提示问题等,让学生通过媒介进行课前阅读和学习,在课前独立自主的完成基础知识信息的阅读和学习,而在课堂上,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主要内容包括知识的运用、答疑解惑等一系列知识内化的过程,把知识的内化从以前的课后提到课堂上,从而切实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翻转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上环节中,宝贵的课堂时间,用来研讨教师设置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使知识在课堂上就达到了内化。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灌输知识的讲课人,而是变成了课堂的引导人,或者是参与研讨的一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借助那个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习变得灵活,学生变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变消极学习为积极学习,这种主动和积极的课程学习所带来的收获和效果均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法达到的。翻转课堂在小学、中学语文课堂上都可以实行,但是,由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教学以高考为指挥棒,篇章教学使内容更能精准的对应高考的考试范围,答案争议少,节省时间,效果显著,因此,翻转课堂在中小学教学中无法放开手脚,而《大学语文》教学不受高考考试范围的约束,实行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可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专题翻转课堂在不改变计划学时的同时却扩大了学时,让知识在课前的预习时得到专题式的横向扩展,而课堂上知识的内化也将更加深入。

四、《项羽》专题的课堂翻转设计

关于项羽,在中学和高中期间就学习过一些关于他的文学作品,《垓下之围》是讲项羽英雄末路,被汉军围追至乌江自刎的片段,关于历史人物项羽,从历史故事、古诗、电影等形式都有接触,学生在学习《项羽》专题时,可将这些丰富多样的题材融进专题的预习及学习过程中。从专题选取上看,分析项羽的性格是其根本,选文是一篇较长的文言文,可以抓住作者的“留白”———“虞姬之死”作为导入。文中对虞姬的死是这样描写的:“……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司马迁在通篇并没有明确描写或者说明虞姬是怎么死的,而后世流传的虞姬之死值得商榷,教师可以在这里设置一个由浅入深的小问题导入学习:虞姬真的死了么?虞姬什么时候死的?虞姬又是怎么死的?是自刎而死还是项羽杀死的呢?司马迁为何在‘虞姬之死’的问题上做留白处理呢?学生带着老师留的问题,层层深入探究学习选文,反复阅读文中的细节,对“虞姬之死”的情节逐渐明朗,对于这首《垓下歌》的理解也更深刻,而对西楚霸王的性格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随着问题的步步引导和分析的层层深入,专题的课前预习任务可以设置为: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预习,合作完成一份项羽的性格分析报告。如此一来,学生预习后可做的事情非常多:首先会通读原文,仔细揣摩文中对项羽性格的细节描写,找出可以作文性格分析的支撑材料;然后会上网查阅关于项羽的故事、古诗、电影等;最后要形成一份报告格式的文字叙说。整个环节下来,学生首先对原文会有非常细致的研读,还锻炼了写作报告的应用文体的能力,收集、汇总、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因此,在讲授《垓下之围》时,专题翻转课堂教学对传统的课时内容做了较大的改动,不再单纯的讲解原文,分析项羽性格,而是把记载项羽的主要正史材料、各个时期的古诗、学者对项羽的研究论文等也都放进课程的课前学习中,让学生不再从模糊的情感认识去界定项羽的性格和悲剧,而是从学术研究的高度来研讨项羽的人物性格和悲剧,下面介绍一下《项羽》专题的翻转课堂设计(见表1)。关于《项羽》专题的翻转设计的思路是这样的:从小到大,学生学习到的关于项羽的文学作品的主题都是“成王败寇”、“骄傲”、“不能知人善用”……似乎项羽在世人心中是一个反面的教育题材,其实在《史记》中,太史公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是相当高的,以“本纪”来记载项羽的一生,文中对于项羽的多情善感、骁勇善战、知耻重义、宁死不辱、视死如归……都有非常细致的描写,项羽的人物形象和性格也非常丰满,在进行专题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在布置课前学习资料和任务时,扩宽关于项羽的文学作品、诗词、影视作品的学习,从而更立体的理解项羽的人物形象。在课上,设置问题层层紧扣项羽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分析,在不断的研讨中深入理解人物形象,丰满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将会给学生带来崭新的启迪———项羽是一个悲剧英雄。他固然有他性格上的缺陷,可他身上的闪光点也应该值得我们学习。专题式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灵活的学习平台,也极大的扩充了专题相关知识,学生也能更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团队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专题研讨的题目,更重要的是不再像以前那样机械的接受知识,而是自主的去学习知识,思维也更加活跃。专题和翻转课堂的结合让学习变得灵活变得快乐,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参考文献:

[1]周洪波.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3,(11).

作者:王华玲 单位:天津滨海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