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5篇)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5篇)

第一篇: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管窥

一、选用合适的语文教材

语文教学更注重其实用性以及工具性,大学在选用语文教材开展语文教育时一定要把握好其学科定位,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欣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以及想象力,从而让高品位的写作与阅读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以及生活方式。要把握语文学科的正确定位首先应选择一些思想内容高尚的语文教学,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不断增强他们的人格魅力以及人文精神,比如可以选择孔子、孟子、李白、苏轼等的高品质作品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选用的语文教材能够向学生传达一些为人处世之道,通过学习一些列传以及自传等文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写作个人自传以及个人履历的能力。最后,选用的语文教材要能够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学生把学习到的语文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以及应变能力,进而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不断改进语文教学方法

(一)在实践中开展语文教学

在素质教育这一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出教室,充分感受与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社会实践以及外出实习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不断深入社会基层,通过观察来整合各种语文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毕业论文、个人简历、广播稿、通讯以及消息等各类文章的不同写作手法。通过对这些实用性较强的文体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写作水平,进而不断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展语文教学

现代大学一般配置了很多高科技的教学设备,比如计算机、电视机、幻灯片以及录音机等,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多媒体教学设备,把一些比较抽象的口头转述或者语言文字表达等转变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具体的、形象的以及直观的视觉与听觉感受。这样不但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增强其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与热情,同时还可以使语文教学在一个比较活跃、轻松以及富有激情的环境氛围中开展,有效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得到大大提升。

(三)通过开展各种辩论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时代,大学生要在社会上立足,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语言表达练习必须要成为大学语文课堂的一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可用以下方法,第一,分组讨论法。这种方法是指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不同的语文学习小组,老师再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小组成员通过讨论与查找资料等来完成任务。第二,开展辩论赛或者演讲比赛等。辩论赛或者演讲比赛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反应能力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在激烈的辩论或即时演讲中可以使其思维逐渐活跃起来,使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三、通过对语文教学的研究来优化教学过程

(一)加强对语文教学的研究

语文教学研究就是运用语文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教学方法来有意识、有目的地对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通过对语文教学的研究来不断认识、改进与完善语文教学流程与教学方法,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疑难、偏差、困惑以及障碍等,进而使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得到提升,能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传达更多的、更专业的语文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大学的语文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二)不断优化大学语文教学流程

大学语文教学主要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来充分体验并认识各种语文知识经验,并把语文知识和人类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结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追求用最少的精力及时间来使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得到最大提升。这不但要求语文教师要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改进与创新,同时还要不断优化其教学流程。要优化语文教学流程,教师必须要在开展语文教学之前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任务、教学规律以及教学原则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并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各种外在影响因素来对语文教学课堂有一个明确、清晰以及全面的安排。教师只有在授课之前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样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把握,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三)做好大学语文教学的评价工作

语文教学的评价工作主要是就语文教学的准备、流程以及结果进行必要的分析、测量、整合以及判断,不断增强语文教学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教学功能以及导向功能,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要做好语文教学的评价工作首先应制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或评价体系,让教师依据评价标准或体系有目标地开展语文教学,加强语文教学的指向性与针对性。同时,做好语文教学的评价工作还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科学的诊断,通过诊断来及时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对表现比较优秀的教师或学生进行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不断激发其工作或学习的热情,使大学的语文教学工作更好的开展起来。结语:要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教师要在提升自己语文专业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把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实践能力得到同步提升,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

作者:卢玲玲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第二篇: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举措剖析

摘要: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师在强调学生的“主导”意识的同时,要优化教学手段,重视学法指导,指精提要,以讲导学。本文着重从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布置课后作业等几个方面出发阐述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有效教学;教学观念;教学手段

大学语文课程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增进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如何上好大学语文这门课,使其真正成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一直是大学语文老师不断探索的问题。有效性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永恒主题,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关注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与交往过程,使他们成为发展和变化的主体,进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一、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形成有效的教学观念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与先导。课堂有效教学是指在课堂特定时间内,老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获得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想与实际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一)变守成型教学为创新型教学。

守成型教学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低,学生的素质发展受到束缚,严重影响了新课标的贯彻执行和师生的身心健康,也极大地限制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创新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出发点,使学生能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点和已掌握的学习技能为工具,加快掌握新知识的速度,创造新的知识。所以创新型教学观念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必然途径。教师在实施创新型教学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知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第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大学生思维活跃,由于学科背景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差异性也很大,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积极讨论,阐述对课文背景的认识,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变“塑造对象”为创造主体。

要真正让大学语文课堂从过去老师灌输的讲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教师就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原则,多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时间的主人,使学生的地位由过去的“塑造对象”转为创造主体。教师应该把功夫多用在“导”字上,引导、指导、诱导、导方法、导技巧、导规律。在“导”上用功不等于不要讲,而是要在“精讲”上动脑筋。

(三)依据教学大纲,选择部分课文精讲。

各高校大学语文的课时量都较少。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可能对所有的篇目都进行精讲,只能选择其中的部分,尤其是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篇目,精心细致地讲解。而对于学生容易理解的篇目,可以给学生布置成课外作业,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和理解。

二、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都是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而言的。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学的有效依赖教师“有效”的“教”,能促进“学”的“教”。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促进: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深和更好;二是间接促进: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相对而言,前者短效,后者长效;前者立竿见影,后者终身受益。

从学生的角度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所获得的发展上。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组织,一方面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清疑点、理清考点,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知识的拓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

(一)知识、信息储备的最大化、最优化。

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强,对于一些时髦的词汇、俗语很容易接受。如何让大学语文课堂生动、有效呢?老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为自己充电,不仅仅是对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历史背景知识。只有有了“一桶水”,我们才有可能给学生“一碗水”,使讲深、讲透教材中的篇目,避免照本宣科和言之无物。

(二)将情感交流融汇到课堂中。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环境,两者在交流时一定要融入自身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兴趣、注意力、思维兴奋点等对教学质量影响极大。素质教育强调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尤其是情商因素应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中,教师富于感情,充满激情,善于运用眼神、手势、语言节奏、面部表情等心灵的窗口和符号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课堂弥漫人情味,对增强教学效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有效把握课堂节奏。

课堂一个教学流程可以由“导入—铺成—高潮—终结”四个阶段构成,它们的教学紧张度逐渐加大,依照前后顺序呈阶梯型,反映教学认识和教学情感的不断深化。教师合理地营构和调控教学节奏,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量,学生的问题意识必然会受到点燃与启发。要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节奏的把握应该是教师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差异,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思维方式,教师选择适合的节奏教学,就能够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科学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有关的文字或图像,可以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融入情景,就能更好地理解文本、体验文本、感悟文本。多媒体知识容量大,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须多写,问题也无需重复,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利用实物投影可以直观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方便师生交流,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多媒体教学是一柄“双刃剑”,运用恰当会推进大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若运用不当则会对大学语文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大学语文活动中应用多媒体,不应该盲目、无原则、杂乱无章,而应该十分注意这种手段使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多媒体不论其功能多么强大,归根绪底是一种技术、一种媒体、一种辅助手段。一些学校推行无黑板上课,用多媒体代替传统教学,从过去教师的满堂讲,演变成为如今教师的满堂“放”。学生只能被动地听、看,机械地回答,忽略了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作用,造成了课堂的公式化。教师只起到了放映员的作用。

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粉笔、黑板不能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多媒体教学仍只是教师授课的教学手段之一。

三、布置恰当的课后作业

(一)强化记忆

大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几乎全是名篇。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应该给学生适当地布置一些背诵的篇目,如屈原《离骚》、陶渊明的《饮酒》,李白的《蜀道难》,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等。还有一些文章,尽管整篇背诵难度较大,但是应该让学生熟读,如《孔子论修身》、苏轼《前赤壁赋》,等等,丰富相应的知识积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二)课外阅读

对于大学生来讲,仅仅阅读课本上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的差异,向他们推荐适合自己的文学书籍阅读,并让他们写读后感。然后在课堂上举行读书论坛,向其他学生介绍自己的体会,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幼奇.论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

[2]许乃萍.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J].教学探索,2003,(12).

[3]周蓓.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探微[J].山西教育,2003,(7).

[4]陈兴强.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多媒体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科教育研究,2001,(11).

[5]陈丛耘.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利弊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6]朱燕.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J].语文教学,2007,(11).

第三篇:微课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

一、《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全国语文招聘考中,古诗词赏析连考了数年,难度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完善,题量有逐年加大的趋势,成为全国各地区语文招聘考的一个亮点。无论从教材角度,从招聘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培养与提高师生的古典诗文阅读与鉴赏能力已迫在眉睫。

二、信息时代,微课的引入

1.微课的概念和特点。微课是微型视频课程的简称,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这与我们学生最佳注意力集中时间相一致,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学生手中所持有的数字化移动智能终端普及率越来越高,这些智能终端与大学语文微课相结合,能将学习活动向学生的生活全方位延伸,并且学习重点突出,学生学习兴趣更为浓厚,学习效果也更为明显。从教育目标来看,微课程更能体现课改要求,兼顾教与学,微课程是微课必然的发展方向。2.微课在大学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首先,微课的使用能较好地提高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进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之前,学生可以有效地利用微课对将要教授的课文进行基础的了解,明确课文知识点并做到熟悉,这样学生就会对知识点中难以理解的部分有所关注,在上课时就会集中注意力解决困惑。再者,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学生无法做到深入了解,学生在课后就可以利用微课巩固学习、辅导学习。从种种方面来讲,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微课的使用,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及大的促进作用。其次,微课的应用能够让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生动精彩。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学生数量大,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形式单一,学生普遍觉得课堂枯燥无味,教学效率低下。而微课的应用采用短视频的形式,结合合理的设计方案,有图片,有声音,有动画等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到大学语文学习的快乐。教师也要注意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微课内容制作进行补充,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再次,微课还可以促进良好的教学研讨。传统的语文教学研讨往往通过教师集体备课、说课等集中的方式进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与传统的语文教研方式相比,每个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都是集中体现了自己我的教学优势,微课的呈现则可以将各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及相关的理念更为直观地展现出来,从而帮助教研活动的开展更加快捷,更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三、微课的制作及其实践意义

从教学规律来分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制作成微课,大学语文的内容相当丰富,在微课开发的过程中就必须呼应课程标准的诉求,而且每一个微课的制定还受到时间短(一般以8-10分钟为宜)的限制,因此它容纳不下主题太大,内容庞杂的话题。对此,较好的形式是围绕某一个主题而呈现出的“系列微课”。其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出示教学目标,出示对比与衬托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区别判断,进而提高解题能力。最后通过练习,来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而针对“诗歌表现手法中语言鉴赏的具体应用(名句解析)”的微课。其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归纳炼句型古诗分析具体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解题思路。其次,给出具体事例进行例证;最后学生就会形成自己对炼句型古诗分析答题思路的初步理解,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掌握技巧。由此可见,微课所呈现的都是专题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亮点,它以镜头的形式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出语言的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发展的速度也逐渐加快,一些微电影、微博等信息媒介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课技术的发展就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大学语文微课程能够为语文的古诗文教学注入了新活力,较好地促进了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微课程与数字化技术的完美结合能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和更加自主的语文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晓燕 单位: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冯玉平,高勇,李鹏飞.微课教学的教学设计模式初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4):133,183.

第四篇: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1当前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

1.1浅显琐碎,缺乏价值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没有考虑学生能力之间的差异,一节课,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问题是要求全班学生齐声回答,并且很多时候课堂充斥着“同意吗”、“是不是”、“对不对”的提问,问题简单肤浅,学生也听得无精打采。这类提问缺乏思考价值,不能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1.2急下定论,自问自答

有些课堂中,老师只顾着抢时间完成教学流程,不考虑学生的思考时间,直接把答案公布于课堂;或不停地调换学生回答,直到“答案”与老师的“标准”一致。虽然课堂氛围表面上感觉紧张热烈可控,但这类提问已失去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其教学效果也必然大打折扣。

1.3气氛热烈,华而不实

有时我们教师追求的或许是节约时间,或许是课堂的气氛,当然也有启发的作用。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一声令下,小组合作,几个学生立刻围成一团,讨论声响成一片,很是热闹。有些教师认为放手让学生讨论,自己就少讲甚至不讲,如此以来就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对于学生讨论内容的合理性,有效性,从来不作深入地研究,从而使教师独霸讲台演变成少数优秀学生霸占课堂的现象,形成让更多学生永远是观众、听众等无效讨论的教学现象,只追求表演作秀,不顾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些都明显地造成了反馈的失真。

2关注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关注全体学生,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巧选角度,精心设问、发问。问题的设计要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2.1梯形设计,关注不同层面的学生

虽同在一个班级,但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应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进行提问。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对其提出浅显适宜的问题;面对学习优秀的学生,对其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思考,提高课堂效率。一般来讲,“是什么”一类的问题适合提问基础薄弱的同学,“为什么”一类的问题适合提问学习能力高的同学,“怎么办”一类的问题适合学生共同讨论回答。如教小说《范进中举》一文,教师在要求学生理解小说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环境这一问题时,可从浅处提问:范进中举前后,众乡邻、胡屠户及张乡绅的态度有何不同?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就会比较容易地理解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从而对这个问题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回答。这种深题浅问的方法,可以化难为易,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

2.2层层深入,运用“追问”训练学生思维

语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教学,因为在课堂中经常会有出乎老师意料的情况发生。因此,在教学中可预设递进式的问题,继续调整“追问”,训练学生的思维。递进式提问可将几个连贯性的问题由易到难依次提出,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递进式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1)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2)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从文中哪些情节表现出来?问题不难,学生的热情高涨,根据文中情节的分析而概括出“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3)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轻而易举地回答:“见风使舵”。

2.3学会倾听,对学生回答进行恰当评价

在课堂教学的提问中,对回答问题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不评或乱评都是不妥的。因此,老师提出的问题,不管学生回答的怎样,老师都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老师在给予肯定学生正确答案的同时,还要分析学生错误答案的原因,指导学生应该从什么角度去分析问题。一味的否定学生的看法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时间久了,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就会“避之”、“拒之”。

总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因此,要重视语文教育,就要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入手,结合新理念、新方法积极改善课堂氛围;同时,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自己提问的得失,一定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长远发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汪婧祎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平.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5(14):171-172.

[2]顾洁琼.探究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J].考试与评价,2015(5):111.

[3]林佩华.精心设疑,艺术提问———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80+230.

[4]卞佳佳.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J].语文天地,2015(1):43-44.

[5]季树名.语文课堂教学要讲求提问的有效性[J].语文天地,2014(35):19-20.

[6]常瑜.关于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7):135-136.

[7]陆飞燕.从课堂提问的方式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7):26.

[8]付鹏,刘韵,石国峰.试论大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艺术[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97-98.

第五篇:如何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语文是一门以汉语为栽体进行文学内容传播的学科,在我国各阶段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大学语文教学为例,探究一下如何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语文是一门语言与文学相结合的科目,从语言方面来看,可以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语即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在日常交流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形式,语法、字词等组成模式较为随意、灵活;而书面语言则是我们在学习阅读过程中,通过纸张呈现出的一种严格遵循语法规则和字词组合顺序的语言模式。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在各阶段受教育的过程中所学习的主要是书面性的语言,而从文学方面来看,各阶段语文教材中主要是通过不同类型的文章来进行文学知识的传输,跨越地域性和民族性。教学研究显示,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不断加深,文学逐渐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部分。

相对于时刻背负着考试压力的初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大学语文不论是在教材内容的选择,还是知识的展现形式方面都更加灵活自由,并且相对于大学阶段的专业课来说,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挑战性很小。也恰恰是这两点特性,导致大学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随之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尤其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听课不认真、作业敷衍等情况频频出现。这就要求作为大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转变思路,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而重新唤醒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将阅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

进入大学阶段,大部分学生不论是在语言学习还是文学思维的建立方面都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我看来,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目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更多的是给学生一个渠道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储备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进而影响个性和人格的完善与升华。所以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最为重要的任务不是教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吸收知识,而对于语文来说广泛阅读是不断提升自身文学素养最为主要的途径。

(一)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经历过初高中的升学压力再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都存有很大比重的懒惰心理,尤其是在大学语文这一类非专业课程的学习方面表现的更为明显。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纠正学生的惰性心理,从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并且结合学生自身的爱好,给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目。例如语文教材中节选了鲁迅的文章,那么教师就完全可以将鲁迅的小说作为阅读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以观后感的形式提交作业,这样可以借助教师的外力作用推动学生进行阅读。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跟学生主动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推荐相应的阅读书籍。每个大学都会建设有图书馆,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图书资源,主动借阅,从而推动学生完成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的转变。

(二)增加国学内容

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虽然带有一定的演绎成分,但国学确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保存下来的文学精粹。在初高中阶段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学生对于文言文方面的学习基本上都是以考试为导向,很难真正从内心领悟国学的内在精华,而大学时期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则给了学生重新认识国学的机会和时间。所以一方面,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c添加进国学方面的知识内容,通过自身知识素养带领学生重读《论语》《中庸》等经典国学;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听一些国学大师的讲解来了解国学,从而促进中国传统文明的传承。

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提起娱乐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起娱乐,总会让人有影响课堂神圣的感觉,但在我看来,最好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是死板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教师能够带领学生一起玩,在娱乐中完成知识的传输过程。尤其是对于大学教育来说,脱离了升学方面的束缚,教与学相对于初高中等阶段来说模式要相对自由得多,这也就给了教师施展趣味性课堂的机会,也给了学生一个释放天性、自由学习的平台。

(一)带领学生“玩闹”

我认为大学语文课堂最基本的氛围应该是活泼甚至是热闹的,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进课堂的讨论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积极的融入到学生群体中。教师要做好课堂“玩闹”的领头羊,因为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因此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相比起安静听教师讲课来说,更希望可以跟教师一起进行探索和交流,并且让自身的能力获得教师的认可。因而教师参与课堂讨论与互动,能最大限度地拉近师生关系,进而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自然而然的被激发。当然在玩闹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好“控场”工作,时刻把握课堂活跃度,保证课堂玩的最终目的是学习知识。

(二)课堂游戏的多样化

相对于初高中阶段的课堂教学时间来说,大学课堂每节课的设置是更加灵活,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涉及的环节也就更为丰富。而从教学实际来看,对于大学语文来说,每个学期的教学任务相对轻松,所以在知识的传输过程中教学模式也就更加灵活多变。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呈现,例如结合需要学习的内容制定讨论主题,事先发给学生们,让学生们自由组队进行讨论,然后在课堂上直接以讨论报告的形式呈现,并且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辩驳;或者根据主题,让学生相互配合将课文转变为话剧的形式进行呈现等。这些方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向学生展示了一种新型的课堂知识学习模式,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进而重新唤醒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热情。

总之,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并且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最为基础的两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知识素养向学生展示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语文魅力所在,从而让学生爱上语文这门学科,继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