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成长路径

旅游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成长路径

摘要:在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之后,我国进入了“创新驱动发展”时代。创新驱动发展,实际上是人才的驱动,教育是基础。本文以桂林旅游学院为例,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现状及成长路径进行探讨,提出通过顶层设计、以赛促教、专业培训等方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成长。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成长路径;旅游院校

2012年8月,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1],宣告创业教育正式纳入本科学生的必修课。2015年,在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引领下,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全面铺开。同年,首届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掀起中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巨大浪潮。到2017年,“互联网+”大赛呈现井喷式发展[2],全国共有2241所高校参赛,37万个项目,150万大学生参加[3]。到了2019年,举办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共有来自全球五大洲124个国家和地区、4093所院校的457万名大学生、109万个团队报名参赛,参赛项目和学生数接近前四届大赛的总和[4]。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迈入“创新驱动发展”时代,国务院在2016年5月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5],明确我国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创新驱动发展,关键是人才驱动发展,教育是基础。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战略性意义。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取得创新创业教育的突出成果,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优秀教师。本文通过对桂林旅游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成长路径。

一、桂林旅游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成长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现有“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数量不足

1.现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情况

桂林旅游学院,前身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于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从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根据《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需要将创业基础课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在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之前,校学生工作部(处)于2007年引入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SYB(创办你的企业)项目班,原酒店管理系也开设过针对部分专业毕业生(如餐饮管理)的“创业素质训练课”,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处)、各系部都曾派出过教师参加SYB或KAB的师资培训,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的就业指导课师资力量,在就业课程体系中关联部分“创业”内容,以上教师,构成该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基础。

2.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需求量大增

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时间,与全国掀起大学生创业大赛革命的时间基本重叠,两方面因素,促使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需求大增。原有师资,大多来自行政岗位,一线辅导员队伍,或具有其他学科背景、不以“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教学为主要科目的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极为匮乏。

(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仍待提升

1.师资结构不合理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数量匮乏,该校在组织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时,曾经将“创业基础课”直接分配到各二级学院,由各二级学院自行组织师资开展教学活动。除原来具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经验的学院外,大部分学院只能启用几乎没有教学经验的辅导员队伍承接教学任务,采用大班教学和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无法体现“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所需的启发式、引导式、互动式教学。生师比过于悬殊,教师也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状态,实现创业导师陪伴式的成长。

2.创新创业教育竞赛缺乏指导老师

在组织学生团体参加创业大赛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指导教师们大多已经负有非常饱满甚至超负荷的行政、科研或教学工作量,所以教师对学生团队的辅导,仅限于友情客串式的指导,无法实现与创业团队的共同成长和对参赛项目的细致打磨。

(三)“双师”型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仍不足,亟待系统化培训

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学科教育的不同在于,它所要面临的变化和不确定因素巨大,创业环境和创业团队本身都处于飞速地变化之中。相对缺乏创业实战经验、在传统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由学校教育到学校教学的教师,容易出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脱离的现象,较难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灵魂——培养学生面对不确定性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为弥补校内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不足,学校也采取相应对策,从校友和校外人士中,聘请创业成功者、优秀企业管理人才、风险投资人等,担任创新创业兼职导师,通过讲座的形式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然而,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导致不能持续开展有规划的系统性培训与培训后跟踪,以及对校外人士管理困难等原因,始终没有形成稳定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

二、桂林旅游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成长不利因素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对教师职业能力素养要求较高的综合性学科,对教师在理论基础、授课技巧、实战经验、应变能力和教学投入热情方面均有较高要求。

(一)缺乏相应的激励和考核机制

桂林旅游学院绩效考核机制,仅对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带领创业团队取得创业大赛成绩的老师有一定的奖励机制,缺乏对教师过程性付出的激励和考核,没有明确界定“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身份。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老师,往往是在本职的行政、科研、教学任务之外,额外兼任创新创业教学任务和指导学生参赛的任务,仅凭教师个人的一腔热血和单打独斗,难以长期为继。

(二)缺乏对创新创业教师的系统化培训

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实践的经验。我国目前现有的高等院校学科中,由于并不存在“创新创业”这一门单独的学科,所有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教师,都是从其他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中产生。在没有接受创新创业教育较为系统的培训前,教师们的思维模式和教学范式容易延续传统课堂的习惯,造成用“没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教学手段去开展创新创业教学的现象。

(三)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创业意识不足

部分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教师,自身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创业精神不足,仅将创业课程看成对普通就业课程的延续,把对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割裂开来,未能快速适应瞬息万变的创业环境,教学效果欠佳。

三、优化桂林旅游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成长途径的探析

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的策划者,是教学设计的执行者、教学训练实践的指导者,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核心要素,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或教育部门构建好师资队伍培育发展的主阵地。

(一)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养的顶层设计

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对口学科,国内对于如何培养适应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尚处于探索阶段。高等院校由于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层次等原因,发展并不均衡,并未形成一套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培养,主要还是依赖各个高校根据学科特点和特色化办学道路。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培养路径是否适合、学校的顶层设计是否合理,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

1.制定方案,明确界定创新创业教育师资

在考虑人员的定岗定编计划时,清晰界定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身份。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面对的不稳定因素和变化因素多,可能涉及到较多的学科和门类,要注重教师学科结构的合理搭配,尽可能涵盖有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背景的教师,同时吸纳有创业实战经验或行业基础的教师,使师资结构多样化。

2.通过职称评审、绩效考核予以支持

高校应通过职称评审、提高教师待遇等政策的倾斜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实施,吸引和选拔一批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优秀青年教师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从而持续补充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数量,逐步增强师资力量。在进行绩效分配时,应当对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大赛的老师有所倾斜,通过绩效考核,对其过程性付出予以肯定和鼓励。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需要在不断的积累中迭代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持续寻求新的发展和突破,缺乏量的积累,难以产生质的飞跃。

(二)以赛促教,通过大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1.赛教融合,以赛促教

充分利用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在我国掀起的创业革命浪潮,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与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学生创业团队的共同成长。全国第五届“互联网+”大赛明确提出,“以赛促教,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将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开展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能力、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以大赛为牵引,带动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2.以项目促发展,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拓展素质教育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互联网+”的校级、市级、省级、部级大赛,对于创业团队和创业导师而言,是一条“以项目促动发展,反推素质教育探索新的方式方法”的有效成长路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可以根据大赛规则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对以往大赛金奖项目的学习,反复打磨本校参赛项目,从项目中汲取营养。由于各赛程的备赛时间短,导师与团队需要集中时间对项目的赛事准备、路演等各项工作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成本,这就是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快速成长过程,需要创新创业教育导师主动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和指导方法,通过大赛的方式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检验。从创业理论到创业实践,再由创业实践返回创业理论的良性循环过程,可以让教师充分体会正向的激励反馈,激发教师投入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巨大热情,与创业团队融为一体,真正体会创业过程中的艰难曲折,与创业团队共同成长。

(三)优化遴选标准,注重师资培养

1.严格选拔符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要求的师资

教师的选拔标准应满足学历高、精力充沛、学习能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成长迅速,具有培养潜力等条件。通过优化遴选标准、建立科学的选取机制,兼顾不同专业结构,从现有师资队伍中选拔一批饱含创业热情,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师。

2.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开展有规划的培训

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长期健康成长,有赖于对其开展有规划的培养,建立有效的教学反馈机制。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需要将原有理论知识,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培训是实现这一转化的有力手段。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构建系统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具体来说,可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尽量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定期选派教师参加创业指导师培训,努力做到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力量的全员覆盖,保证培训质量。如若条件允许,甚至可以选派骨干教师出国学习交流。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发达国家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师资培养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第二、立足于校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骨干带领新生教学力量成长的方式,实现师资力量的可持续化发展。在保证教学质量前提的条件下,为新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提供足够的发挥成长空间,实现有规划的师资成长。

四、结语

总体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是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大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必修课。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成长需要高校从顶层设计提供支持,以创新创业大赛促进教学发展,以教师个人的成长愿望和专业化的培训体系为支撑,共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成长。

作者: 单位:桂林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