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问题论文范例

教师问题论文

教师问题论文范文1

临床学习阶段的教师,不仅要履行医生“治病救人”的光荣使命,更要履行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不但要在临床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上教育学生,更要从医德修养和思想品行上培养学生;不仅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水平,更重要的是加强自身师德建设,认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师德修养,以自己良好的师德形象去影响和培养学生,以教风促学风,以师德促医德,从而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夯实基础。临床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其师德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加强师德建设不仅能够促进临床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促进其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品质,一个优秀的教师也必然经历过专业知识的不断积淀和师德修养的反复锤炼。在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临床教师承担着医务工作和医学教育的双重使命,作为前者,必须有关爱病人、勇于奉献、坚持操守的品质,作为后者,必须有关心学生、坚守信仰、不断进取的意志,他们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拓展知识层面,全面提高素质,以满足高等医学教育的需要,而这些是以师德作为核心支撑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职业态度,它以内在驱动力的方式促使临床教师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技能、恪守职业纪律、完成教育目标。

当前临床教师师德建设困境

近年来,在国家高等教育方针政策的引领下,医学专业教师的师德状况呈积极健康的态势,然而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受市场经济和开放环境的负面影响,部分临床教师的师德建设还存在着很多亟须改善的问题。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高素质的医疗专业人才,但当前医学教育实践中却普遍存在“重授课、轻育人”或“只授课,不育人”的现象。[2]有些临床教师对自身的职责认识模糊,理解存在偏差,只满足于教授学生专业技术知识,完成自己的临床教学任务,无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格的培养,不用职业道德规范去教育学生,甚至对学生课外的违纪违德现象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有些临床教师过分追求名利,本身并不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把物质利益作为价值追求的目标,把自己所从事的临床带教工作当做副业,仅仅是提高专业职称、谋求社会地位的手段,通常表现为不努力钻研专业知识,不认真进行备课,教学敷衍了事,考试则根据人情关系随意给分,置学校的教育宗旨和学生的自身素质于不顾,缺少责任感、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古人云:言高为师,身正为范。临床教师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医学知识,而且要承担起示范引领的教育职责,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教育学生。[3]但是,有的教师纪律意识淡薄,无视医院的规章制度和学校的教学制度,举止随意;有的教师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只注重个人发展;有的教师对待病人举止傲慢、态度恶劣;有的教师甚至把对社会现象的不满情绪带到工作中,怨声载道。这些消极言行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抵消了正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由困境引起的原因反思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高尚师德的孵化器,反之则是滋生不良师德的温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社会经济的变化使高等医学教育领域更新了办学观念,拓宽了办学渠道。但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外来思想文化的侵蚀和渗透,扰乱了人们的传统思想和道德标准,很多人把追逐金钱和物质享受作为人生理想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随之滋生,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道德失范的现象。[4]高校处在思想文化碰撞的最前沿,这些负面现象对教师的思想价值观念及道德评价标准产生了强大冲击,教师的教育责任感不断被弱化,尤其是临床教师,他们的工作环境更具有社会接触性,在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上更容易出现偏差。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在狠抓基础建设的同时,纷纷扩大了招生数量和规模,而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教学矛盾。高等医学院校素以培养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临床技能为主要目标,在医学教育尤其是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生师比例的一再提高,加大了临床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工作负担,在带教病例和个人精力有限的情况下,相对于每个学生的临床实践指导机会就会减少,很多时候教师只能疲于应付带教授课任务,与学生在思想层面进行沟通和交流日益减少。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时代的发展,传统道德观念逐渐走向边缘化,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观念的表现日渐明显。和一般专业教师不同的是,临床教师的工作环境主要以教学医院为主,因此,教学医院对临床教师师德建设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虽然目前各教学医院一再强调用人要德才兼备,但具体到人才引进、教师管理、业绩考核、职称职务等实际操作中,往往过分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学历职称、科研成果等显性条件,忽视了其职业理想、思想素质、师德师风等隐性条件,在无形中也助长了部分临床教师重业务、轻政治,重技能、轻师德的思想,只重视身为医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忽视作为教师的师德素质的培养,平时有限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教育也大多流于形式,师德问题从认识根源上长期被忽视、形同虚设。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职前教育,轻在职教育的现象,至今没有制定出统一的师德规范和评价标准,更未细化到临床教师这一群体。在传统的师德教育内容中,往往以政治要求代替职业道德要求,枯燥乏味、缺乏时代印记,偏向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过于神圣化、模范化,缺少现实精神和职业特色,使大多数普通教师难以产生认同感和共鸣,削弱了师德教育作用。[5]同时,除简单的岗前培训内容外,师德教育大多采用空对空的集中理论学习等传统形式,方法单一,缺乏道德实践性,从而使得师德教育缺乏实效。

教师问题论文范文2

关键词:核心素养;写作教学;作文提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亦不可或缺。因此,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探讨写作教学,能让写作教学更有针对性。

一、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要把我们的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情是要讲逻辑。”而在当前的议论文写作中,学生往往缺少严谨而有层次的论证推理,鉴于此,确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加强逻辑训练很有必要。逻辑学家丹尼斯·麦克伦尼指出:“每个论证都由两个基本的要素组成———两个不同类型的命题: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前提是支持性命题,结论是被证明的命题。各个前提之间相互作用,有一定关系,所以要摆正它们的关系,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根据这一理论,在成文之前,我们首先要构造一个论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一)前提与结论。前提是结论的支持信息,换言之,在议论文写作中,前提是论证材料,结论是文章论点。前提必须符合两个标准:真实,有力。前提的真实是指注重表达方式,用清晰、合适的语言来表述,这就要求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练、概括性强。前提的有力是指剔除相关度弱的前提,限制前提的数量,以使论证重点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往往是学生容易忽视的方面,很多学生在写作中不关注前提与结论的相关性,当有多个前提(材料)同时支持一个结论时,学生通常会不加选择地全部用上,而缺少对前提的主次把握与轻重选择。最后,写议论文时,作者还要了解读者,在论证时,必须选择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高中议论文写作的最终读者是阅卷老师,其评分的依据是阅卷标准,即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学生要尽力达成以上目标,写出成功的作文。

(二)论证的有效性。为了使论证正确有力,我们必须关注其事实(内容)和形式(结构)。命题的真实性是论证正确的必要条件,结构的合理性是论证有力的必要前提。逻辑学中有两种基本论证形式:联言论证、假言论证。1.联言论证联言论证的象征性表示为:A·B,A和B都代表一个完整的命题,符号“·”代表“和”,表示A和B都是真的,它们作为论证的前提,可以得出一个有效的结论。如《六国论》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接下来作者阐述了两种情况:A: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韩、魏、楚)B: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齐、燕、赵)这样的论证便是联言论证。A和B为真,故得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结论也就顺理成章。从论证结构上来说《六国论》是横向的,与之相对,纵向的结构也是成立的。如《拿来主义》中,在论证“拿来主义”之前,作者先阐述“拿来主义”与“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是相对的,接着给出“拿来主义”要采用“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态度,最后表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是“占有,挑选”。这样逐层深入的论证,比横向的联言论证更具思维的深刻性。2.假言论证假言论证又叫反证法,主要通过论证反论题的错误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它的论证形式为:A→B(如果A,那么B)A所以,B如果前提A成立,结论B也必然成立;反之,A不成立,B也不会成立。我们以《师说》为例,韩愈提出:A→B(如果“从师而问”,那么“圣益圣”)-A(君子耻学于师)所以,-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假言论证在反驳的同时也证明了自身的论点。在运用这一论证方法时,首先要判定两种事物或情况之间是否真实存在某种条件制约关系,这是学生在写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二、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议论文的结构是整个文章的“骨骼”,如果只有材料而没有布局,那么有效的论点以及优质的材料就会被浪费,无法写出一篇成功的作文。这正应了《文心雕龙·熔裁》中所说:“若术不素定,而委心逐辞,异端丛至,骈赘必多。”高考作文明确要求文体要分明。议论文比其他文体对结构层次的要求更高,可以说,文章结构是议论文写作的核心要素。所以,学生在正式写作前必须拟好一个有逻辑关联的框架提纲,然后再选取合适的材料,打通思路,为后续写作铺平道路。

三、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目前的写作教学在学生和教师层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在学生层面,存在逻辑不清、材料选择随意的情况,此外还有写作前缺乏整体规划、结构混乱等问题;而在教师层面,存在教学思维固化、教学内容不定、教学步骤不明的问题。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学生练习作文,要他们先写提纲,就是要他们先想清楚然后写,不要随便一想就算,以有点朦胧的印象为满足。先写提纲的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不尽,而且受用不仅在写作方面!”这启示我们,提纲式写作教学或能解决学生作文结构混乱、教师教学碎片化的问题。笔者以所任教两个班级的7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经过长时间的课堂实践与问卷调查,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提纲式写作教学策略。

(一)强调引导,培养习惯。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讲:“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思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一篇成功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思路,都有一条清晰明确的主线。在写作前确定写作思路就如同有了“线路图”,能够给文章指明方向,使材料安排更为有序。在经过有无编写提纲的多次对比后,问卷调查显示,有89.6%学生认为编写提纲能理清思路,有助于作文完成,有67.1%学生表示会在写作前列写提纲。这些数据表明,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正式写作前预先列写提纲。长期这样训练,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也可促进学生逻辑辩证思维的发展。

(二)讲解理论,制定框架。美国逻辑学教授丹尼斯·麦克伦尼的《简单的逻辑学》(赵明燕译)相对于其他艰深的逻辑学专业书籍更为浅显易懂,也与议论文写作有一定关联。因此笔者从这本书入手,给学生讲解构造一个有效论证必须注意的要点:1.前提的真实性,结论的可证性。2.两种有效论证:联言论证、假言论证。以上内容即为上文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三)制定三个基本论证框架。撰写提纲是综合思维能力的体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展开,选取材料、理清思路。老子将复杂的宇宙生成解释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用最简单的思想来统摄最复杂的现象。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中,教师若能尽力做到化繁为简,用普遍性的思想归纳繁杂的类型,学生就会有法可依。因此,我们可以依据上文的两种有效论证形式,设立三个基本论证框架:联言论证框架1(横向结构):联言论证框架2(纵向结构):

(四)审清文题,列写提纲。通过一定的思路把写作材料有层次地组织起来以论证文章的结论,是学生必备的布局谋篇的逻辑思维能力。“事”为形象思维,“理”则为抽象思维,两者之间需要逻辑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培养只靠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多写多练。在上述调查中,提出不会主动列写提纲的共有24个学生,其中有23个学生给出的原因是考试时间太紧,来不及写,而不是认为列写提纲没有用处。这说明,在写作时没有列出提纲的这部分学生其实也认同提纲对写作的价值,只是他们还没有找到能在考场上迅速列写提纲的有效方法。因此,养成平时详细列写、考试时大体构思的习惯是必要的,教师在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模拟练习,以提高学生在考场列写提纲的效率。同时,经过反思,笔者认为自己构建的论证框架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有固化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的可能性,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抓住学生思维缺乏深度的问题,进一步增加训练次数,提高思维训练强度,以便学生能顺利养成高效列写提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麦克伦尼.简单的逻辑学[M].赵明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杨二宁,刘克强.核心素养理论下的议论文训练体系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2).

教师问题论文范文3

关键词:幼儿教师;伦理;师德

一、幼儿教师伦理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幼儿教师专业伦理是指幼儿教师在从事幼儿保育和教育过程中所应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范或行事准则,以及在这些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1]。幼儿教师为了推动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具备专业的伦理规范。之前广大学者研究的教师专业伦理,通俗上讲是研究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的伦理缺失,使教学品质下降,幼儿教师用合理的逻辑幼儿的行为选择做出正确的理解与判断,专业素养的匮乏往往使幼儿教师的角色认同遭到质疑,行为价值认同得不到认可,职业倦怠感突出,职业认同感不断弱化。近年来新闻媒体报道各种虐童案引起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幼儿教师能否“教育”好幼儿遭到质疑,幼儿教师是否存在“师德”引人深思。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伦理规范,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幼儿教师采取的方法手段因幼儿年龄层的不同而做出调整。幼儿教师教育是一整个团体的工作教育,其教育需要包含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就是伦理。艾森伯格说:“当一个工作团体对其服务对象的权威或影响力愈大时,伦理就愈重要。”

二、幼儿教师伦理缺失的表现

1.幼儿教师缺少伦理判断

幼儿教师由于缺乏专业素养,等级观念严重。往往在教学行为中,做出错误的判断,教育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与经济市场的紧密结合,与人道主义的脱节,都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中,缺失伦理判断。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广大教师对中国传统师德的认同度,欠发达地区和乡镇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最强烈。[3]社会思潮与价值观冲击,使幼儿教师在个人的行为选择过程中受到影响,价值观影响幼儿教师的思维判断。从中国古代的“师道尊严”到改革开放受苏联的启迪,传统教师权威给如今教师留下根深蒂固的思考。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比幼儿“高人一等”的态度,拉开与幼儿“平等”的距离,使幼儿对教师感到陌生、不信任以及怀疑,都导致教育教学的不完善,“平等”的伦理意识在教师与幼儿的相处中格外重要。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伦理敏感性及伦理判断能力。敏感性主要包括教师是否能察觉到是否因为语言、行动的表现而侵犯幼儿权益,幼儿所作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平时生活习惯。除了对幼儿,教师对自身能否作出准确、合适的判断,是否能过滤掉不符合伦理规范的行为和语言。

2.缺乏伦理意蕴、专业伦理品质

幼儿园教师因自身条件,专业伦理知识匮乏,在师幼互动过程中,缺乏伦理意蕴以及专业的伦理品质,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价值观、尊重、公正、人道、责任等伦理问题。孟子曾提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儿教师在与幼儿交流过程中,由于专业伦理的缺失,言行举止有时是不恰当的。根据《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教师需尊重幼儿的人格,幼儿具有自我表达的权利,拒绝对幼儿做出心理、身体上的伤害,这是对幼儿应有的尊重。幼儿教师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消极感情流露是教师伦理缺失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幼儿尚处在理解初期,会接受幼儿教师带给他们的来自感官视觉上的直接信号,不会与成年人一样进行对于动作情感的多重思考,师幼互动受到负面影响,教师的行动以及与幼儿的互动所缺失的十分重要的尊重、公正的伦理意蕴,可见教师缺失专业的伦理品质。而师幼互动中的非人伦表现,使其在交流接触的过程中,忽略幼儿的真实情感成为匮乏情感动因的“事务性互动”。幼儿教师在进行师幼互动的过程中,“非对称相倚互动”违背了“平等的伦理原则,在其中,教师成为互动的主体,幼儿主体地位遭到忽视。幼儿园缺乏具体、明确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行动、言语缺乏专业性,也使幼儿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学习机会较少,规范不严谨,导致幼儿园教师风气混乱,出现一系列幼儿教师道德缺失的事件发生,幼儿教师也只可参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完善伦理规范。教师专业伦理被认为是“教师职业道德”,大部分教师把专业伦理等同于爱心、责任心等方面,把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认为是幼儿教师伦理的重点,只关注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忽视了与同事、领导、家长之间的伦理关系。师幼伦理关系被局限在幼儿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的高低、对幼儿的关怀等,管理班级的水平和教师论文的发表、科研水平的能力成为判断幼儿教师优秀的标准,缺少站在幼儿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待幼儿教师的专业伦理的缺失和发展。

3.幼儿教师角色定位模糊

幼儿教师在社会中承担着多种角色,面对幼儿这种特殊的对象,在教学上都会使幼儿教师陷入伦理困境的可能性。当幼儿教师在一定复杂的情况下,各种角色没有得到平衡,决策迟缓或作出错误的判断,幼儿教师是否具有伦理责任以及幼儿教师的教学态度、幼儿教师是否具有专业性都遭到来自社会其他成员的质疑,特别是来自广大幼儿家长的质疑。社会中承担的角色要求幼儿教师根据自己的最大利益来进行工作,其价值观是为了维护个人利益,有利于自身的生活以及工作方式。而教师面临着职业特殊性时,要以“幼儿”为本,社会赋予幼儿教师更多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幼儿教师的期望值也大大增高。当幼儿教师对自我的角色定位模糊,不能同时满足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教育的“本质”体现在伦理与利益的不同程度上,幼儿教师的伦理决策必然难以抉择,陷入伦理困境,从而导致幼儿教师的伦理缺失。

三、加强幼儿教师伦理规范建设

1.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伦理理念

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除了在校时掌握专业的伦理知识,在工作中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教育,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县级培训、园级培训等各类培训,学习知识,形成专业伦理理念;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与同事、领导进行对比学习,找到自身不足,体悟、总结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理念。幼儿教师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自身专业伦理修养学习专业伦理知识,在教学、生活中拥有具体专业伦理观念并付出实际的伦理行为。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不是只有在上学期的知识学习、技能培训才可以养成,需要幼儿园教师无论是职前职后长时间地领悟教师伦理,并做到符合其伦理的行动。在入职前,需要形成伦理认知、养成伦理信念,专业伦理素养是幼儿教师伦理发展的中心环节。学校应加强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知识、能力与精神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应渗透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进一步发展是让专业伦理建设在幼儿园教师结合专业伦理知识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以及有效的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培训和提升,实现专业伦理理念与专业伦理行为的结合与进步。世界各国对幼儿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规范与要求,美国提出了《伦理规范和承诺声明》,我国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伦理中把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看作为是专业人员与利益关系者的权利、义务关系。尽管内容、伦理准则不同,但是都需要教师尊重幼儿教育的价值理念,幼儿教师需要把幼儿看做“个体”,每个幼儿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性”,要尊重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共性”,因此,幼儿教师的接纳和关爱显得尤为重要。

2.建立与教师专业伦理相应的保障制度和制度的专业伦理性

师德养成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4]师德的养成,伦理的发展,需要建立与其相应的保障制度来维护,对于维护者和失约者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惩罚措施。我国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的维护,需要向美国教育机构学习,将规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幼儿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完善与支持应是幼儿教师和社会公民的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我国应该在完善机制的同时强化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的激励作用,从而使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工作上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自律精神。同时,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充分重视对教师团体、教育行政督导机构的监督,惩戒幼儿教师有违反规范、伦理的行为,对严重违反者取消幼儿教师的资格。学前教育的教师伦理制度建设的本质在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追求内在德性及教育本身的价值,传递给幼儿的应当是正能量、积极的伦理实践精神,实现教育活动本身的教育价值,及保持幼儿在与教师接触的过程中积极的身心发展。幼儿教师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利己性”,过分强调“利己性”忽视“利他性”可能会同时造成幼儿权益、伦理制度的价值性、学前教育专业的伦理性大大降低。幼儿教师除了注重个人获得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德性”、“平等”等内在伦理需求。

3.教师建立良好的伦理关系

教师问题论文范文4

其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来自国外的教改理论与国内教育环境和教学现状严重脱节,只能作为理论概念来探讨,很难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典型的例子如学生主体论。从理论上讲,任何教育活动都应以受教育者为主体,让其自主完成学习过程和学习任务。可是,此理论有一个大前提,即受教育者必须长期置身于自主性学习的教育环境中。试想一下,我们存在这样的环境么?让刚从应试教育环境中拼杀出来的大一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无异于放任自流,“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此理论不切实际之处,显而易见。其二,现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庞杂,需要一定历史文学知识的积累和储备。现代文学的范围虽说只有短短30年的时间,可作家作品和思潮流派纷至沓来,且背后大多涉及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思想运动以及重大历史事件,这对那些知识储备严重缺失的学生本来就一头雾水,让其自主学习,结果只能是搅一锅糨糊,连基本线索都理不清楚。其三,严重不足的课时和课外阅读时间也不允许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学生课外时间有限,没时间准备和思考,课内师生更没时间充分交流和讨论,一来二去,教学效果必然像夹生饭,学生对基本的专业知识没掌握,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亦没养成,徒劳无益,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大学时光。鉴于上述问题,我们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根主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在教师的设计、组织、引导下进行的,一定意义上,教师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性质与效果,而把关注点集中于学生,忽视教师,显然是片面的认识。”我们把现代文学史的框架、发展脉络,重要文学思潮的特点、背景和影响,重点作家作品的分析、鉴赏,这些教学内容要在课堂讲授中完成,目的是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这也是兜住教学之底的基本要求。对于那些基础较差,主动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这种课堂上的“强制灌输”,不失为一个差强人意的好办法,起码使其不至于对本课程“一无所知”。不放弃一个学生,保证每个学生不掉队,是教育的底线,我们的教学必须守住。大学教育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更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教育。“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所以,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学科素养,只是现代文学教学目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然而,拓展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仅靠少得不能再少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大量而有效的课外实践活动,才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支撑和重要渠道。另外,更重要的是,课外实践活动教师不能撒手不管,不能完全交给学生去“自主学习”。课外活动是集体活动,至少以班级乃至年级为单位,需要制定明确计划和实施方案,协调各方关系,管控活动进程,推进预期效果,而学生不具备这个能力和条件。所以,教师还应该担负起组织和引导责任。当然,我们这里强调的是“组织引导”作用,而不是像在课堂上一样的“主导”作用。

二、现代诗歌和散文量大质优

名家名作迭出,课堂教学只能涉及鲁迅、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戴望舒、艾青、穆旦、周作人和林语堂等具有文学史转折意义和流派首席代表的作家作品,大多数作家作品只是点到为止。其原因一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现代文学课程一学年102课时,若除去节假日,常常不满100课时,靠课堂讲授很难全面完整地将现代文学优秀诗文之美呈现出来。原因之二是诗歌和散文与其说不好讲,不如说“讲”不是最好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教师要将感性体验与理性分析的和谐度把握得恰到好处,另一方面需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和课堂配合。否则,课堂效果很难出彩。毫无疑问,诗歌与散文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个体阅读。通过阅读领会文(诗)意、体验情感和品味人生,潜移默化提升审美能力和想象力。可是,基于个人兴趣而主动阅读的学生并不多,而且,每个人的兴趣点是有限的,个体阅读易使阅读固化,造成阅读面狭窄。如何调动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体验阅读美感,并有效检验阅读效果,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各高校通行的解决办法之一是举行诗文朗诵会。我们根据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多年摸索,基本形成具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诗文朗诵会。首先,有目的、有目标地将诗文朗诵会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现代文学是学生刚入学就接触的文学课,学生们对现代文学甚至文学还处于初步认知阶段,不能过早压担子,所以,现代诗文朗诵活动必须分步实施,由浅入深。我们的措施是两步走:第一学期举行集体朗诵会;第二学期开展个人朗诵比赛。第一学期以班级为单位举行集体朗诵会,朗诵作品是郭沫若的《凤凰涅槃》。《凤凰涅槃》是20世纪20年代诗歌的最强音,具有里程碑意义,是第一学期现代文学教学内容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它气势磅礴,情感充沛,变化多端,非常适合集体朗诵。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揣摩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绪流程,分角色,想变化,或领诵或合诵,或男声部或女声部,或对话或自白,朗诵体验强烈,朗诵气氛热烈。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对本诗的理解,提升教学效果,而且极大地调动起学生阅读现代诗歌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通过这样的集体朗诵活动,也能加深新生之间的交流,并激发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为后续的学习和校园生活打下良好基础。第二学期开展个人朗诵比赛。个人朗诵比赛一般在每年五月底六月初举办,亦有遥敬白马湖作家群的意思在里边,故名“我们的五月我们的六月”诗文朗诵会。此次朗诵会在现代文学课程接近尾声时举办,旨在全方位检验本年级现代诗文学习成效,因此规模大,要求高。程序上,先在班内选拔。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选拔,学生自己选定朗诵内容,并由同学们公议,选出前十位,参加年级比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主动阅读作品。同时,在挑选心仪作品和评议其他同学朗诵的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诗文鉴赏能力、评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然后,汇集年级拟朗诵篇目。要求减少重复率,原则上重复不超过两篇,而调换篇目的过程,就是再一次强化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的过程。最后,经过精心准备———背作品、演练动作、选服装和挑配乐后,正式参加比赛。其次,有意识、有目的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两次朗诵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均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们集思广益,不断创新朗诵模式,提升朗诵效果。第一学期的集体朗诵注重集体智慧。每一年级或每个班级的艺术处理都各有不同,变化和差异较大。比如,同一段落或角色,有的班是集体朗诵,有的是分男女声部,有的是分组,有的是个人,朗诵效果大不一样,这说明学生们对诗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教学目的自然就达到了。第二学期的个人朗诵会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朗诵篇目学生自己选,参赛资格由学生公举,主持人自定或毛遂自荐,评委学生自己当,组织协调工作学生自己干,一切由学生自主自理。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既调动起学生的朗诵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的独立策划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再次,坚持发放朗诵活动评比的鼓励性奖励。个人朗诵比赛虽然只是教研室层级的教学活动,但得到了学院的大力支持。在经费窘迫的境况下,学院每年都挤出一定资金,支持活动。我们用这些少量经费买一些与现当代文学有关的新书,作为参与学生的鼓励性奖励,并要求所有学生传阅,意在引导和督促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升学生阅读层次和品味,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和思路。最后,邀请院系领导和宁夏著名青年作家与学生互动交流。诗文朗诵会尤其是第二学期的个人朗诵比赛,经过近十年的培育,影响面逐渐扩大,已成为学院教学活动的品牌项目,受到院内外各方面的重视。院系相关领导近三年来场场出席,在实践体验式的教学殿堂拂去尘音,聆听经典,同沐诗情;在庄重与轻松的氛围中音共话文学,泯师生之界,议感触之微,享心灵之净,直有浴沂风雩之情高意真之境。个人朗诵比赛还有一大特色,就是每次邀请一位宁夏青年作家参与活动,让学生与作家面对面交流,谈文学,谈创作,谈读书,分享文学背后的故事。有静心聆听,也有观点交锋,场面真诚而令人感动。师愿每位同学心中装着朗诵会的记忆走世界,于感念文学中,安稳前行。

三、诗歌散文而外,现代戏剧教学亦不易在课堂上取得理想效果。

据调查,来自偏远山区的学生进大学前从未看过话剧,城市学生也极少到剧场观看话剧,学生对话剧普遍具有陌生感,这就使得课堂话剧教学往往如隔靴搔痒。因此,让学生体验话剧的舞台感和现场感,真正理解话剧的精义所在,进行话剧教学演出实践是不二法门。可排演话剧不像诗文朗诵,一个人就能完成。演话剧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需要多人参与合作。话剧活动时间长,协调跨度更大,组织难度更高,对学生的热情和教师的耐心都是不小的考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还是找到了比较可行的办法。首先,提早布置,人人准备。第二学期开学初,便将本学期排演话剧《雷雨》第四幕、从各班中挑选最合适角色的信息告诉学生,让他们各自选择角色,自由组合,分成演出小组,在课余时间排练。原则是每人必须选定一个角色,加入一个小组排练,演出与否,均与平时成绩挂钩。保证人人有角度,人人有演出。其次,期中预演,集体评判。经过两个月的排练,各小组在班级进行汇报演出,全班同学既是观众又是评委,并就每组每个角色的演出效果进行讨论评价,选出演得最好的角色,重新组合成一个演出班子,继续做院校级公开演出准备。这个过程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研读作品的热情,演出效果又出奇又出彩。效果一,促使每个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雷雨》。学生要想选定自己的角色,一般性阅读是做不到的,必须进行反复比较的思考性阅读,并揣摩、吃透扮演角色的性格和特点,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和自己喜欢的角色,这就大大促进了学生对作品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同时,从《雷雨》入手,逐渐培养起学生对于话剧的兴趣,许多同学不仅延伸阅读了曹禺的其他作品,还对其他话剧作家的代表作品有所涉猎,可谓一举多得。效果二,引入竞争机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每个人都渴望获得别人的承认,大一的学生正处于表现欲和好胜心强的阶段,所以,学生们参加话剧排演的积极性很高。小组演出评比时我们发现,学生不仅表演十分认真,讨论也相当热烈。谁演得好,谁演得不好,都要说出所以然。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角色,所以大多评论起来头头是道,有理有据。随着表演和讨论的深入进行,学生们对剧中角色性格与作品内涵主旨的理解、把握就更到位,也达到了深化教学和自主学习的目的。效果三,创造舞台实践机会,从体验表演中体验人生,丰富人生,增长学养。可以说,绝大多数学生没有上台表演话剧的机会。在大学期间与话剧能有一次零距离接触,并亲自参与表演,体味表演的细微之处,相信会给学生们的大学生活带来丰富内涵和人生体验,并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也会使学生保持对话剧及表演艺术的欣赏和尊重,从而具备中文专业出身者应有的文化素养。效果四,公开演出,不仅出色出彩,扩大了影响,而且同学们树立起宝贵的自信心。公开演出是同学们自己争取来的。之前,由于没有合适的机会和平台,《雷雨》演出只在班内进行。2011级文秘班的同学觉得意犹未尽,提议在“我们的五月我们的六月”诗文朗诵会上助兴演出。老师觉得可以让同学们试一试。同学们马上全身心投入排练,组建了演出班子,导演、意见观众、道具和音效一应俱全,每个人的台词背得烂熟,还专门去宁夏话剧团租借了演出服装。上场后,学生演员们很快进入角色,表演大方又专注,语气、表情和动作相当到位,一下就把观众带入剧情氛围,赢得师生观众的一致好评。因而,下一级的《雷雨》演出就成了师生的共同期待。小组表演结束后,没等老师布置,2012级的同学自动接力,主动开始排练,并邀请演出同学做指导,听取意见,吸纳经验,公开演出更上一层楼,在师生中的影响力日渐扩大。有了两个年级演出基础,同学们的信心大增,酝酿成立话剧社,意欲排练更多的剧目,保持演出。效果五,树立榜样,形成传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目前,外国文学教研室表示,要借鉴现代文学体验式教学实践的经验和方法,排演外国经典话剧。相信在人文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话剧体验式教学实践前提下的话剧演出活动,一定能继续传递下去,发扬光大,形成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优良的教学传统,让更多学生受益。

四、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培养的是具有中文知识和中文修养的专业型人才

即温儒敏教授所说的具有“观察文学现象的能力、审美分析能力和评论写作能力”的专业人才。其中,写作能力是重中之重,大学毕业考查的就是学生论文撰写能力。所以,从一年级开始,论文写作训练便提上大学教学的议事日程,各门课程的学期和学年小论文接连不断,都是为毕业论文做准备。但是,学习中文的人没有尝试文学创作,甚至没有写过一篇散文、一首诗或一篇小说,恐怕也不是合格的中文系毕业生。有过文学创作的经历或尝试,且不说能不能成为专业领域的佼佼者,起码在体味作家创作甘苦和感受创作得失方面是有所帮助的。文学批评不只是理性的,也应该是心有戚戚的感性的,而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批评才是上乘和全面的文学批评。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历来重视学生文学创作能力的培育,多年来坚持举办一年一次“原创文学大赛”活动,要求全院学生参与。经过初评、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给予表彰奖励。作为培养学生创作兴趣和创作能力主阵地的现代文学教学园地,自然要担当起调动学生创作积极性和夯实学生创作基础的教学任务。首先,激励学生坚定树立文学创作的信心。现代文学初创时期的创作水平并不高,有的还相当幼稚,但那些作家并没有放弃尝试和努力,最终达到推动整个现代文学进程,呈现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一席之地的成就。这就告诉我们,虽然起步维艰,但只要坚持、不放弃,定会有回报。胡适尝试新诗和沈从文早期奋斗就是很好的例证。以此激励有志于文学创作的学生树立信心,克服畏难情绪,走进文学创作,既是教学内容,也是人生启示。其次,鼓励学生从基础入手,从模仿做起,“跟着名作接着写”。文学创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从阅读经典,模仿名家起步,切忌好高骛远,自以为是。我们反复强调读好书的重要性,不断推荐名家名作,引导学生建立文学感知力、审美力和辨别力,希望他们的创作入手正、起点高,少走弯路,绝对不走邪路,堂堂正正做人和创作。任何作家都是从继承和模仿前人起步并走上创作之路的,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等等,概莫能外。我们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强调这一现象,鼓励学生踏踏实实从基础做起,从模仿喜欢的作家作品写起。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相关“小作业”,来强化这一意识。比如,萧红《小城三月》在哥哥和翠姨的情感交流与升华的描写方面故意留白,使作品产生朦胧美和意犹未尽之效果,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学生们对此非常感兴趣,每次在课堂上都产生热烈的讨论。我们便因势利导,让同学们来一篇扩写小作业,补充“我”离开后,哥哥和翠姨之间的感情纠葛。同样,沈从文《边城》的结尾亦留下了不尽的想象空间。傩送回来会如何?不回来又会怎样?翠翠将如何面对不同的结果?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续写小作业。《雷雨》第四幕在诗文朗诵会上的演出,要求用时不能太长,必须对原剧本作一定程度的压缩和改编。这种压缩改编小作业既是对原作部分内容的再创作,而参演同学集体商讨,斟酌取舍,也是一个集体合力体验、推敲和创作的过程及方法。这些扩写、续写和改写小作业,原则既要保持原作的基调和叙事氛围,又不能脱离人物性格和作品主旨另起炉灶,这对学生的创作无疑是极大的锻炼和考验。通过这种“跟着名作接着写”的变通之法,同学们的初次练笔便有所依傍,有了规矩,不致因漫无边际和无从下手而胡编乱造。同时,这种方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更容易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最后,校正浮躁心态,正确认识文学创作的目的和意义。多年来,鼓励创作的氛围和措施的确调动了许多同学的文学创作积极性,每年“原创文学大赛”收到各类体裁的稿件有几百件,少数同学一直坚持写作,且在公开文学刊物上发表了不少作品,总体效果不错。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现象。比如,个别同学急功近利,把创作当作获得奖励、奖学金、提高知名度和谋取学生干部职位,甚至找工作的敲门砖,背离了文学创作的本意。我们强调和提倡文学创作的初衷本非培养作家,而是加强专业教育的一种手段。有些同学由此萌发了当作家的念头,并为之努力,我们当然乐见其成。可是,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作观,耐不住寂寞和批评,抱着强烈的功利心钻营文学,恐怕作家还没当成,人已经思想被物役、行为被奴役了,这是我们绝对不愿意看到的。故而,我们与喜欢创作的学生日常交流时,特别强调以平常心来对待文学创作,先做人,再创作;磨炼人品,尊重文学,既不要率尔操觚,亦不应沉迷丧志;心存敬意,方能乐在其中,有所收获。

五、实践体验式教学活动成效每年都要接受检验,以便完善细节,提高活力。

一学年的现代文学课程结束后,我们均发放问卷调查表,征询学生对实践体验教学的意见。从近几年的反馈信息来看,“三项活动”的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三项活动”本身的有效性和认可度是得到验证和保证的,这坚定了我们继续办下去的信心。有的同学还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助力活动越办越好。比如,原来我们的诗文朗诵只限定在现代文学范围,有同学就提出,可以扩大至整个现当代文学范围,便于同学们选取更具时代气息、更富有现实生活感受和更接近年轻人愿望的诗文作品。我们接纳建议,来年就把当代文学作品加了进去,朗诵场面立即有了新面貌。教学内容更丰富,朗诵气氛更活跃,师生交流更顺畅,并解决了一直令人头疼的朗诵篇目重复率过高的问题。再如,话剧演出的出场时机问题也顺利解决。话剧演出本来是作为诗文朗诵会的临时附加节目,为朗诵会助兴而安排的,所以,首次演出安排在中场休息时间。可是,一来时间过长,打乱了朗诵会的正常节奏;二来演出效果超乎预期,得到了师生普遍认同。这就要求师生共同考虑,来年合理安排话剧出场时机问题。同学们经过反复模拟,认为在朗诵会开场时演出最合适,避免中场拖沓和终场疲劳,来个开门红。于是,我们便放在开场。由于演出依然成功,所以收到了压场的良好效果。开场演出更容易把全场观众带入文学欣赏的情境,并带动后面的朗诵者抛开拘谨,放开情绪,尽情演绎诗文之美。当然,还是要充分估计话剧放在开场的风险,演出成功了,锦上添花;万一演砸了,会影响整个诗文朗诵会的效果,这就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加强话剧的前期排练工作,打牢基础,保证万无一失。实践体验式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为了补充和深化课堂教学之不足,扎实完成现代文学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应该说,我们达到了预期目的,更好地促进了作为教学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大家一直激烈反对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许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比如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等等。这些理论听起来很不错,可落实起来却效果有限。课堂时间够不够且不说,学生课堂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从何而来?持续性能有多久?相信每个教学一线的教师心知肚明。只有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实践体验式教学活动的配合,课堂教学的活跃度才有所提升。经验表明,举办实践体验式活动的前后,正是课堂教学最活泼、课堂气氛最愉悦的时期。在此期间,学生有了问题,或有了想法,或有了兴趣,会主动阅读、积极思考和增加交流,教师想满堂灌都没机会。课堂教学方式自然而然调整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高涨不退,教学效果自然得到改善和提高。实践体验式教学活动在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三项活动”相继举行,基本贯穿了整个现代文学教学过程,既是教学方式,也是学习内容,既是锻炼考验,也是兴趣拓展。随着接触面逐渐扩大,大多数同学都能找到兴趣接合点,这就为自主学习创造了基本条件。学生从某个兴趣点入手,逐步放大、延伸至某位作家、某个流派或某类文体,甚至将创作、朗诵、表演和学术研究活动作为喜欢的方向,继续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得到综合培养和锻炼。根据我们的观察,每次活动正式举办之后,是学生自主学习效率最高的时期,除了课堂表现活跃外,课间、课后亦积极主动与老师交流读书心得、探讨疑问难题和讨论文学现象等,话题非常广泛。实践证明,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自主学习,这种教学实践体验式的自主学习远远强于不接地气的高头讲章!实践体验式教学活动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拉近了师生关系。现在的大学管理体制造成了教师与学生距离比较远,关系比较冷淡。教师与学生除了课堂,没有其他交集。教师只管上课,课后基本不接触学生,一学年下来,记不住几个学生名字;学生只来听课,课后与教师很少联系,课程结束如同路人,招呼都不打。实践体验式教学大大增加了师生交往的时间和机会,构建起相互参与、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平等对话关系,使师生关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陌生变得亲切。举两个例子。一些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传统的偏远地区女生,对文学中的两性描写具有强烈的抵制情绪,尤其是对郁达夫及其作品,有时在课堂上就会发难,嗤之以鼻。而此问题却相当敏感,已越出学术范围,没法在课堂上讨论。在师生关系淡漠的情况下,此事就模糊处理,得过且过了;在师生关系比较信任和亲切的情况下,学生会在课后跟老师交流,虽然不见得观点达成一致,但能交流就是莫大进步。起码让同学了解和理解到,人可以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可以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不必非此即彼。学生通常更能接受教师推心置腹的教诲,静心思考,体会宽容和包容的心灵之美。教育就是在师生正常交流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化育人心和点拨人生的。另外,毕业生选择论文指导老师时,现当代任课老师的被选率是最高的,甚至热门到了提前预订、不得不年年超额指导的地步。倒不是因为现当代老师的学术水平比其他学科老师高,而是由于实践体验式教学活动更多激发了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兴趣,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们觉得更了解和熟悉现当代作家作品和任课老师罢了。

六、结语

教师问题论文范文5

很多人士认为创新教育仍旧是素质教育的翻版,没有任何新内容。非教育界人士也有的采取观望态度,因为几年素质教育实施得使孩子被教育成了四不象的“人才”,没有特长,没有专长,又样样通,样样不精通。一个素质教育基础上的创新教育,再怎样大肆渲染也很难让人们完全的相信。于是口头大喊创新教育,却仍旧颁用着那种错误的素质教育实践,把不留作业,文化课删减,增加音体美课,课堂以游戏为主,考试以优良中差评价来充当新型的创新教育。

二、创新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问题

人们接受新事物总是很困难,对新的、一时无法接受的就认为是错的、不可信的。创新有大创新,有小创新,有此创新,有彼创新,搞创新教育绝不是从根本上推翻原有的传统教育,把教育变得面目全非。创新教育其实并不神秘,提出它是为了把它作为素质障碍因素教育的突破口,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只有从观念上接受了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其开展才能畅通,并卓有成效的进行。所以围绕创新教育应树立三大观念:一是树立人本教育观念。即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教育培养的是人,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能把学生当成知识容器、考试工具和分数奴隶。二是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念。学校无差生,只存在有差异的学生,他们都是人才,但都不是完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是扬长避短,使他们都成为人才。三是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价值观。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毅力、创新体力。

(二)认识问题

创新教育的目标不是追求传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灌输”、“充电”和“加油”等作用,而某些学校却将其曲解,把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对立起来,开辟所谓第二课堂,把课外活动作为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于是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实验等就自然而然的成为创新教育的主流形式,导致创新教育的课外活动化和实施主渠道的非课堂教学化。其实,创新教育的非课堂教学化只是对整个创新教育活动的有益补充。如果单单如上理解,便是将创新教育狭隘化了。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创新精神的培育,其次是创新思维的培养,最后才是创新能力的养成。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更应该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强烈创新精神的人,能够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起坚定的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出其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出其学习和创新激情;也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或缺乏创新思维的人,能够保证顺利解决对他而言的新的问题或能够深刻掌握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进行广泛的迁移。一言以蔽之,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能力得以实现的前提基础。

(三)理论归结问题

自从上个世纪末提出创新教育课题以来,至今已有15年,但创新教育的实施仍处在摸索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如今全国各类都大张旗鼓的口喊“创新教育”,但实际上往往都是各行其是、各走其路,并无统一要求、统一部署。其实施的理论指导也是空泛无条理,造成各个阶段都是试探着前行,操作上很盲目,无指导性,无明确性。创新教育有自己明确的内涵界定,但由于实施时间短,研究任务重,其理论尚不系统,有情可源。而且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实践必须有理论指导,要想更好的实施它,需先形成一系列明确、系统、规范的理论,全部工作才能有方向、有目标地进行。

(四)评价效能问题

创新是一个既具层次性,又具相对性的双重概念。有人指出:基础教育的创新有三个层次:其一是相对于自己的创新;其二是相对于全体学生的创新;其三是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的创新。由于创新的层次性和相对性所具有的特点,因而导致教师对创新概念的理解和把握缺少深度,故而在对创新教育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易越俎代庖,以自我为中心去概括和评价学生的创新,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学生这一创新主体的角色意识,从而导致创新教育评价过程的教师中心主义和创新主体的主体性失落。创新教育评价过程的教师中心主义和非学生主体化误区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表现为评价过程的教师中心主义和非学生主体化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人格的养成和主体能力的增强,而且,过多的外部评价会弱化创新主体的内部评价或自我评价,最后形成对外部评价的期待心理。这样,常常会因缺乏对创新主体思想意识、情绪状态的深刻理解和整体把握,而产生对创新主体的主观的消极评价。这些消极评价容易成为创新主体追求创新的拦路虎,使其创新精神和能力减弱。而反过来它又强化着教师的消极评价,如此便形成了恶性循环,便更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教师问题论文范文6

早在2005年1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若干意见》就已提出了“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质量工程”,高校的实验、实训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0年4月、2011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先后在杭州和西安举行了“全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研讨会、“全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与师资队伍建设”研讨会等,与会专家与教师在研讨中提到了实践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交流了许多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经验。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一直致力于探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并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实验课内容及教学方法方面做了许多改革尝试,对《统计学》实验课、《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策划》等课程教学实习、教学生产实习等方面进行了立项研究和教学改革,但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有些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得到有效实施,许多硬件设施难以支撑实践教学的有效运行,例如,实验室的电脑因老化、配置低问题使一些专业实习软件不能顺利运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还有其他很多问题,例如因受经费少、指导老师少、场地有限等诸多因素影响,实践教学大多浮于表面,实践教学深度不够;部分实习指导教师受自身实践能力、社会经验、学历等条件的限制,还不能正确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实训任务;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对于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不完备。实践教学一直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如何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营销策划力和市场拓展能力等,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改进建议

实践教学是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动手操作能力、日常生活实践能力、职业活动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四个部分。为此,应构建完整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保障、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评价五个方面。

1.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B.S.Bloom指出,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应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等三大领域。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通过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应使学生开阔眼界,加深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理解掌握,具备从事营销策划、管理等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学生营销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培养良好的公德及责任意识等。

2.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生产劳动、技能训练、实验、实习、课程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设文)、参观、调查、分散实践、第二课堂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等,涉及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市场营销专业第一课堂即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习实训,包括专业课程中的实验、课程论文、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第二课堂包括学生社团、体育俱乐部、各类培训、考证考级、自主实践、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活动如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营销策划大赛等。第三课堂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顶岗实习、产学合作教育等。应将专业实践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如相关资格证考试获取证书、等可以替代第一课堂相关实践环节学分,也纳入学分管理,以实现“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3.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保障。

要实现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需要有相应的条件,即保障系统,包括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软件包括实践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式、方法及实践教学管理等,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则是实践教学的硬件,是实践教学得以进行的基础条件。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实践教学师资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提高其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与实习、实训单位共享资源,聘请其专家、营销骨干兼任实践教学导师。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学校、校区、系(部)的投入和校企、校地共建等方式,不断改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好实验室硬件并配套好电子商务、I6等实习软件。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拓展教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实训基地,共创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4.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管理。

由于主观上的轻视与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实践教学有时流于形式。实践教学管理不同于理论教学的管理,比较复杂。为此,应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包括制度管理、组织管理和运行管理。制度管理指制订一系列关于实习实训的教学管理文件,包括课堂上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教学实习、专业教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文、社会实践、营销策划大赛等涉及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实践教学管理的文件制度,以此作为检查落实的标准。作为具体培养单位的教学学院或系(部),应强化相关文件的制定与落实。组织管理由学校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系(部)作为办学实体,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运行管理指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编制实践教学大纲,规范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落实指导教师、经费和场所,妥善准备、科学安排、中期检查、及时评定总结,应加强过程控制,严格落实责任,切实达到实践效果。

5.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子系统。

教师问题论文范文7

关键词:教育硕士论文;写作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一、引言

1997年,我国开始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距今已经有22年的历史。而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其学位论文的质量上。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写作是教育硕士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创新能力的过程[1]。2014年,为了保证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了《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等系列文件,将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作为一个重要的观测指标,建立研究生毕业前质量反馈和毕业后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加大对不合格学生的淘汰力度。因此,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就成为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数学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有其自身的特点:(1)选题应来源于基础教育发展、改革的实际问题,要有明确的数学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2)学位论文既有教育学科性质,又具备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的文理综合能力要求较高;(3)相对于理论创新而言,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对应用创新能力的要求更强。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既有内容上的要求,也有形式上的要求:学位论文在内容上的要求,主要指学位论文主体的内容结构安排以及内容水平上的要求;学位论文在形式上的要求,主要包括学位论文的形式结构、排版格式、字数等[2]。而大多数数学教育硕士在本科期间主要学习的是纯数学知识,理科综合能力较强,对于数学教育中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论文写作等一些文科能力的培养不够好,导致其学位论文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目前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内容假大空,不能脚踏实地,大量摘抄往届论文成果内容,没有自己的逻辑框架,表达混乱;(2)论文地基不稳,没有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与整理,论文内容缺少数据支撑,论证乏力;(3)态度不端正,不能严格按照学位论文写作要求规范论文格式,各种图标、数据等使用不规范;(4)缺乏创新,不能与中小学数学教育与管理实际相联系,实用性及学术价值不高。基于上述分析,将目前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保障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作为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探讨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问题,以使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从而达到有效地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目的,为数学及其相关专业领域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指导和质量保障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文献综述

学位论文的质量作为反映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已有许多专著或者文章对其进行了研究。刘良华教授[3]对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如怎样选题、怎样做“文献研究”、怎样写“开题报告”、怎样做“历史研究”、怎样做“调查研究”、怎样做“实验研究”、怎样做“理论研究”等。张定强教授[4]通过对数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写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王林全教授[5]针对数学教育硕士论文写作的保障机制,对如何指导数学教育硕士专业论文写作及答辩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卢锷教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位论文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看法。数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当今社会的需要,是数学教师自身再学习、再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全民数学素质的需要[6]。数学教育硕士的培养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便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从选定研究领域,到认真查阅文献、收集相关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再到利用各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实际的研究,得出研究结果,最终形成完整的论文,这是大多数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写作之路。由此可见,要想形成数学教育硕士论文的保障体系,就要从论文写作的每个环节入手,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构建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一)实行教育硕士“讨论班”制,革新培养模式

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数学教育硕士学制较短,一年级的研究生大都在依据培养方案学习基础课、专业课[7]。除此之外,学生还有一部分精力要用在为期半年的专业实习上,在校学习时间缩短,用于学术研究和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减少,甚至有些学生在论文提交前一个月才开始撰写,导致学位论文写作不规范,框架不严谨,整体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大部分数学教育硕士的就业目标是考取教师编制,自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教师招考,从而忽视了学位论文的撰写。通过实施教育硕士“讨论班”制度,真正实现“以导师指导为主,集体培养为辅”的培养模式。讨论班可以很好地加强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提前进入论文选题、撰写等环节,同时可以将各审核环节前移,相对来说“延长”了学位论文研究时间,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定期在讨论班内进行讨论,使每个教育硕士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让每个学生重视学位论文的撰写。导师定期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导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论文选题、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等关键环节严格把关[8],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从而促进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

(二)利用好校内与校外两种资源,建设导师队伍

导师直接影响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及论文指导。导师贯穿研究生学位论文创作的全过程,优秀的导师通常能明晰研究课题中有价值的部分,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研究生开展研究。数学教育硕士导师队伍目前仍以学术型导师为主,这些教师长期从事学术理论研究,对于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与管理实践缺乏深入了解[1],数学教育研究不足,教育实习、教学实践等教育形式并未凸显实效,导致学位论文指导水平不高。我们必须明白,术业有专攻,并非所有的硕士生导师或者博士生导师都可以作为教育硕士的指导教师。数学教育硕士的导师不能只精通学术,还要精通数学教育,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利用学校引进人才的政策,加强数学教育领域优秀教师的引进并使其尽快融入现有的指导团队。通过进修学习、外出培训、邀请专家作报告等形式不断更新与把握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步引导教师从学术型导师向教育硕士导师的转型,加强校内导师的培养。强化校外导师队伍建设,聘请来自基础教育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作为教育硕士校外导师,参与指导学位论文的全过程,形成“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导师为辅”的“双导师制”指导模式。

(三)突出数学教育专业特色,完善课程体系

数学教育硕士的培养应该将课堂教学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为学生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为日后的实践教学提供指导,而学生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正好可以检验课堂所学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保证数学教育硕士的质量。完善课程体系设置的整体架构,设置教育学、心理学和课程教学等专业基础模块、具有专业特色的数学教学设计与学科发展前沿模块、数学专业技能模块和学位论文指导模块,构建“厚植基础,面向应用,突出特色”的课程体系。例如:(1)减少英语、政治等公共课程比重,增加专业课程比重,如中学数学教学研究、数学方法论等。(2)加强研究方法课程建设,如数学教学设计、教育测量与统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3)大量开设选修课,突出课程的灵活性,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数学说课技能、数学评课技能、数学解题研究、数学教育论文写作等。

(四)引入“双匿名”审核制度,构建评价体系

教师问题论文范文8

通过分析体育教学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认为:应从加强研究的问题意识、厘清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层级关系、坚持教学理论建构过程的渐进性、正视本土环境对外来教学理论的选择性、正确处理经验材料与理性抽象的辩证关系等方面入手,提升体育教学研究的实践指导力。

关键词:

体育教学;理论建构;实践指导;体育教学研究;体育教学实践;教学理论体系

自第八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以来,在体育教学研究领域出现了几类较为突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理论对于教学实践的指导力,如热衷提出体育教学“理念”、缺少指导具体实施的理论;注重从多学科视角借鉴移植,缺乏反映体育学科特征的本体研究;追求体育教学理论的“先进性”,忽视研究的现实背景等。本文试对产生诸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提升体育教学研究的实践指导力。

1突出问题意识,加强体育教学研究的使命感

近年来,体育教学研究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可谓成爆发式增长,“指定教材”、“审定教材”版本繁多,各种学科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移植令人眼花缭乱,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呈现出“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局面,虽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相当大比例的研究确实偏离了突出现实问题的原初目的,在理论研究表面繁荣的假象背后,存在急功近利、追逐时尚、流于形式等不良的研究倾向。但教学理论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永远都来自于教学现实的需要,只有关注教学现实、具有问题意识的教学理论研究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这也是教学理论构建的内在要求[1]。如果将体育教学理论研究视为概念炒作、文字游戏,采用的研究方法仅止于清思玄构、闭门造车,久而久之,就会使教学理论脱离于教学实践,失去指导实践的功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2厘清体育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层级的关系

体育教学研究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体育教学实践是一个具有层级关系的结构体系,把一类具有共性的教学活动归拢在一起,就可以看作是教学实践结构体系中的一个“层级”,但进行这种分类时,选择共性的多少决定了这一“层级”教学活动的涵盖范围,通常情况下,以较少共性作为分类标准时,“层级”涵盖的范围较大,以较多共性作为分类标准时,“层级”涵盖的范围较小,同时,对较少共性进行归纳的理论能够反映更大范围体育教学活动所具有的“一般性”,但对具体教学活动特征的反映不太全面,对较多共性进行归纳的理论则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具体教学活动特征,只是其涵盖的教学活动范围较小。所以体育教学理论研究者,应该发展针对不同范围、具有不同抽象程度的体育教学理论。而且应该认识到,对于更大范围体育教学活动所具有的“一般性”认识是建立在对较小范围体育教学活动的“全面性”认识基础之上,可见,对于较小范围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全面性”认识既是体育教学宏观理论构建的基础,更是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但当前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现状是,从更为宏观的方法论学科或相关基础学科引入大量对于体育教学实践“整体的”、“一般性”认识,并试图以这些宏观层面理论实现对体育教学实践的指导功能,显然不符合不同层次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新进入体育教学理论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往往只注重理论研究的高深和广域性,选题经常将“21世纪”、“新世纪”、“世界”、“国际”等字眼挂上,不断拔高研究的视域。体育教学研究必须认识到体育教学实践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学实践又需要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学理论来反映其规律,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不是急于对一般性规律的认识,而是力求更为具体地解释体育教学中的各种较为微观的联系方式,要认识体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必须从客观的实际运动所包含的具体条件,去看这些现象中的具体矛盾、矛盾各方面的具体地位以及矛盾的具体关系。”[2]

3坚持体育教学理论建构过程的渐进性

库恩把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发散性思维,突破原有理论与方法的限制,实现理论创新或方法创新;另一类是收敛性思维,沿着原有理论的成果与逻辑逐步向前推进[3]。库恩认为,研究者的绝大部分智力活动是收敛性思维,是对原有理论进行归纳、完善的常规性研究,在收敛性思维过程中,原有教学理论中的缺陷和矛盾逐渐暴露出来,需要不断进行补正,它使研究者们对特定对象和问题的看法渐趋一致,也是原有理论体系发生突破性进展的“质变”之前的“量变”过程。体育教学理论是对体育教学规律进行思考与探索后形成的,旨在对体育教学实践进行解释、预测与指导的观念体系。通常情况下,教学理论是一组有关教学关系的判断、假设、观点,它不仅包括对于“教学是什么、为什么”的“理论判断”,也包括“应该如何”的“实践方案”,但从根本上都是延续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历史,渐进、螺旋发展的过程。但是,自第8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以来,一些理论研究者却只求标新立异,不注重对实践的总结、对原有理论的完善,在其言论与文章中频频提出一些含混模糊的说法,这些说法不以既有的教学理论为基础,却以冲破传统教学理论的“束缚”为己任,往往与传统教学理论呈现出“两极化”倾向。不知不觉中,对于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就浮于“理念”、“口号”层面,而从来没有就教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特别是结构的合理性作长期的努力,也没有考虑到教学实践的复杂性,对于教学改革进程总想一蹴而就,缺乏通过较长时间进行反复试验、检验、推广的耐心。

4正视本土环境对于外来体育教学理论的选择性

在一些理论研究者看来,国外教学实践领先于我们,国外的教学理论也是更为先进的理论,为了促进我国教学理论发展,解决教学现实问题,应该大力引进国外教学理论。在他们眼里,引进教学理论就像引进技术设备一样,能够迅速解决落后的教学面貌,提高教学质量[4]。但这种观点忽视了教学理论的“地域特征”,忽视了教学理论形成背后受不同国家、民族特定历史文化特征的影响。企图跳过对我国客观教学实践的认识过程以及对国外教学理论转化、改造,最终实现本土化的过程,这种做法原本就是违背教学理论研究规律的。在第八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新标准的制订过程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新课标的内容与我国体育教学的传统与现状都存在较大差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是阻力重重。教学理论是事实性与价值性认识的统一,它不同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如果说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只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具有共同的文化普适性的话,教学理论则还要回答“怎么做”的问题,而具体实施过程则因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条件不同在选择上有很大差异。因此,对于国外教学理论的引入,必须考虑教学理论的“地域特征”。在学习、分析、评价、比较、引入国外体育教学理论的过程中,必须力图把握国外体育教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各种或明或暗的背景条件,这些条件与我国学情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在引入国外体育教学理论时作必要的取舍。另外,不同于全世界范围内自然科学理论研究的概念、假设、观点的表述都是清晰而统一的,各国教学理论中所使用概念的不稳定性也加大了我们对国外教学理论学习、借鉴的难度[5]。很多情况下,一个特定的概念在不同的时间、文化和语言背景下往往具有不同的涵义,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研究者使用同一个概念去表述不同范畴的事物,这些都会导致引入体育教学理论应用过程中的混乱状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教学理论体系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体育教学研究成果有必要性,但不是简单移植,更不能是照搬照抄,关键是弄清国外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面对这些矛盾,各国的体育教学研究者是如何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理论观点、制订策略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借鉴的主要和首要方面是运用在国外体育教学理论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方法,而不仅是结论本身。

5正确处理经验材料与理性抽象的辩证关系

体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对于体育教学实践活动规律的把握较其他学科教学更为困难,加之体育学科理论建设时期较短,可以交流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多,对于体育教学实践规律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直接经验。因此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演绎法,还是自下而上的归纳法,以及针对单独情境的“深度描述”,在理论建设的过程中都注重与经验材料的结合,但如何正确处理经验材料与理性抽象之间的辩证关系,却普遍存在以下3类问题。其一,纯思辨式的理论研究较多。都是“坐而论道的”、“高度抽象的”、“宏观层面的”理论研究,即有关体育教学的价值、思想、功能等问题的研究所占比例较大,而这类研究不直接与具体经验材料相连接,也无法接受实践的检验与支撑,理论难辨是非,当研究者对于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及体育学科自身特征缺乏系统深入的把握时,往往会出现“虚假理论”、“错误理论”,误导体育教学实践。其二,演绎过程中从研究假设(即研究者的“想法”)向具体实证材料推演的愿望与逻辑不强,很多想法是在对其他学科的借鉴中提出的,却让假设悬在半空,未向体育教学实践靠拢以寻求经验材料的支撑。或是推演的过程过于草率,缺乏严谨的逻辑性。比如,在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中,有大量选题为“××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但研究过程却仅停留在对借鉴理论概念、思想、特征等方面的介绍,未有深入思考如何将借鉴来的理论与体育教学的学科特征进行融合,与体育教学的现象及经验事实相连接,并接受体育教学经验事实的检验。而缺乏这些环节,借鉴理论就不可能实现与体育教学现象的真正融合,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也只是对其他学科理论的简单转译。其三,研究停留在“经验介绍”的水平,归纳概括的程度不够,自下而上建构理论的努力稍显不足,虽然这类研究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材料”,但如果不逐渐提升理论的抽象概括性,扩大理论的指导范围,则理论的实践价值也会受到限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直观的经验,为体育教学中层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教学经验不会自然转化为教学理论,还需要研究者进行辨伪存真、区分归类、提取共性等概括归纳的过程。因此,必须加强当前体育教学理论两大研究主体之间的联系,一类是专门从事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人员,另一类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师。鼓励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人员直接从事体育教学实践活动,避免对于体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或者从其他学科中演绎,或者从主观上构想,造成真实的体育教学实践过程有较大差距。加强体育教师的文化学习,避免普遍存在理性认识能力不足的问题,注意体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交融与发展。

6结语

提升体育教学研究的现实指导力是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内在要求。由于体育教学理论是人们对体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理性思考的产物,是对体育教学现象及其矛盾运动能动反映所形成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的可以指导教学实践的知识体系,向实践转化的体育教学理论必须具备几个基本特征,即符合时代要求、具有现实生命力,具有适度超前性和明确性等。因此,必须从加强研究的问题意识、厘清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层级关系、坚持教学理论建构过程的渐进性、正视本土环境对外来教学理论的选择性、正确处理经验材料与理性抽象的辩证关系等方面入手,整体提升体育教学研究的实践指导力。

参考文献:

[1]徐继存.教学理论反思与建设[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132.

[2]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24.

[3]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5.

[4]徐继存,李定仁.我国教育理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反思[J].教学理论与实践,2001(8):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