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防治法范例

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法范文1

【关键词】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

1园林绿化和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

1.1选择植物种类

园林工作人员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选择最适合园林的植物种类。同时,工作人员还应该考察当地的土壤以及气候等条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提升园林的绿化效果。

1.2构建植物生态系统

种植人员进行园林绿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基本规律,在实际工作中要依据植物的生长现状构建一个更完善和完整的生态系统,以此全面保障植物的正常生长。种植人员要考虑到园林中种植的植物类型、适应条件以及生活习性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构建更加稳定的生态系统。

1.3检疫植物病虫害

首先在选育植物阶段,种植人员要重点完成检疫和筛选植物的相关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基因检疫等手段选择最优良的幼苗,并且提前做好消毒和杀菌工作。一旦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病虫害问题,需要种植人员要从全局出发看待这些问题,并且能积极采取措施治理出现病虫害问题的植物,及时隔离患病的植物,可以才能尽可能避免病虫害的面积更广泛。

2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2.1没有重点预估病虫害的重要性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城市盲目开发园林,很容易忽视城市的绿化,在实际工作中更多是敷衍了事,或者选择的绿化物种并不符合园林的生长条件,并且种植人员也没有提前采取措施预估植物后期生长中发生的各种病虫害问题,也没有制定预案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导致城市绿化带会频繁发生植物枯死和染病等情况。园林绿化的病虫害问题非常多样,并且问题也比较复杂,很多问题都无法有效诊断,并且传播速度非常快,所以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并且也很有可能发生各种严重的虫灾问题,城市的生态环境还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而大多数城市并没有构建完善的病虫害防治系统,并没有也没有配备专业的技术人才,也没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园林工作人员主要采用农药喷洒等方式解决植物生长中发生的病虫害问题,这种方法虽然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却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城市的生态环境还会受到严重影响,其他物种也无法健康生长。不仅会破坏城市的美观,还会因此导致城市的经济受损。

2.2病虫害防治监管不到位

防治园林植物的病虫害会花费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其中有很多复杂和繁多的工作内容。为此,需要管理人员全程监控植物的生长情况,还应该定期检查和预防各种病虫害。但是有一些城市没有全程监控植物的病虫害问题,并没有真正落实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或者没有及时检查相关工作,很多病虫害隐患都没有提前预防,从而无法及时防治病虫害问题,导致病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最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我国近几年扩大了城市园林建设的规模,所以需要配备更专业的技术人才,但是城市并没有很多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导致我国的病虫害防治现状仍旧很严重。

2.3没有细化检疫检验环节的工作

现阶段,我国不断扩大了园林的绿化范围,随之也增加种植的树木种类。如果种植人员没有仔细在选苗阶段做好检疫工作,很多环节的工作没有细化,很可能带入有病源的个体,树木的生长会遇到各种问题,一定程度上也会传染其他个体,导致疫病越来越严重。

3防治园林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3.1优化园林绿地施工的措施

治理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做好园林绿地的施工工作,通过分析园林绿化植物种植的实际情况可知,合理完成园林绿地施工工作,植物的成活率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并且也极大地提升了发生病虫害的可能性,如果园林植物在生长中发生病虫害问题,也会严重破坏城市的环境和生态系统。为此,工作人员要先做好检疫工作才能种植苗木,并且也可以有效解决土壤中的细菌和病毒。园林管理人员还可以随时观察苗木的生长特征和施工规范开展工作。一旦园林植物出现病虫害问题,需要工作人员仔细思考植物染上病虫害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效措施,避免发生更严重的病虫害问题。

3.2做好苗圃地管理工作

园林植物在生长中之所以会出现病病虫害问题,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出现卫生问题,为此,需要园林管理人员及时处理掉一些病残体苗木,一旦发现有苗木染上病虫害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清理,这样可以保障苗木的健康生长。我国抗性育种额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发达国家,所以需要之后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合作和交流,从而提升园林的园艺技术水平,培育更多适合市场需求的植物品种。

3.3做好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治理病虫害通常采用物理防治法、生物防治法和化学防治法。这些防治措施均能阻止园林病虫害蔓延,其中,化学防治法运用得最多,防治效果较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喷洒农药有利有弊,虽然可操作性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天气、温度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失误,从而影响农药的药效,为此应尽量减少使用次数。生物防治措施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不会污染环境,值得大力推广。它利用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关系,不仅不会污染环境,而且也不会危害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物理防治措施则是运用热处理、射线等方式控制植物病虫害的基延速度。常用的手段如诱杀法、捕杀法、红外线辐射法等.这些方法都比较简单易操作,效果好,成功率高,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以上防治措施各有特点。在防治病虫害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措施。

4总结

城市园林的绿化工作是否能高效发展,需要园林管理人员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植物的健康成长,园林管理人员要从全局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从多方面治理病虫害问题,有效利用各种先进、安全和有效措施全面防治病虫害,真正为我国园林绿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和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淑花.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及存在问题探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3):55-58.

[2]夏向向.长垣县园林绿化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治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6):38-39.

化学防治法范文2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喷药剂量;抗药性

小麦赤霉病爆发,不仅小麦籽粒会腐败变质,而且这些变质的小麦还会释放毒素,人畜误食都会中毒。靠近淮河地区的小麦受病率比较高,这是因为淮河地区在4月上中旬降水较多,气候环境长时间处在高湿条件下,这正是小麦抽穗的时间段,导致在乳熟期内出现小麦麦穗腐烂的不良情况。

1淮河流域小麦赤霉病流行因素

1.1温度和湿度条件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农作物的抗病毒能力、细菌量、生育期间有很大联系,性质为偶发气候型病害。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配合程度对病害的流行范围起到决定作用。此外病毒的流行范围和轻重与小麦抽穗和扬花期的天气情况有很大联系。比如小麦抽穗养花期间遭遇连续阴雨天,而且气温较低,加上土层表面温度高、子囊壳生产快,此时细菌量也会更多[1]。如果小麦在抽穗扬花前,小麦穗体内的子囊壳发生率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赤霉病大爆发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大。相关研究显示,最适宜病菌发育的温度是24到28摄氏度,病菌发育的最低温度是8摄氏度,最高为32摄氏度,在湿度方面,潮湿或者是较为潮湿都适合病菌发育。适合子囊孢子和子囊壳形成的适宜温度是20到25摄氏度,同时这个温度也会使分生孢子快速生长。

1.2病毒侵入

一般情况下,花药是病菌侵入的媒介,小麦齐穗之后的时间段是小麦感病较高的时期,尤其是在开花期,这是小麦感病率最高的时间段,感病程度会受到小麦开花时间早晚的影响。品种的感病性由小麦扬花期间的气候情况和播种的时间决定。通常情况下,播种较早的麦田花期也早,经常能够避开病菌感染流行的时间段,发病程度也会相对减轻。相反的播种时间较晚,花期也会比较晚,很容易在抽穗阶段遭遇病害爆发期,播种时间越晚,感染病害也会越严重。此外,病菌的发生还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土地沾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这些都有可能导致赤霉病爆发。如果施加的氮肥量过大,肥效迟迟不发挥,抽穗成熟期就会推迟,发病情况也会更加严重。尤其是春季,常常会出现阴雨天,小麦的生产情况也不统一,这就意味着赤霉病发生的机会有很多。农民自身储备的防病害知识十分有限,再加上自身防病积极性不高,这也加大了赤霉病发生的可能性。

2淮河流域小麦赤霉病化学防治方法

2.1控制好喷药剂量和时间

赤霉病的防治时期比较短,而且很有可能遭遇穗期多种虫害并发的情况,对防治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淮河流域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要保证做好相关农业措施,在此基础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赤霉病严重流行期间运用化学防治策略,并实现对化学防治技术的优化。严格把控喷药时间,合适的喷药时间是阴雨连绵、时晴时雨期间。抢时喷药要赶在雨前或雨停间隙,在露水干后喷药。如果在喷药之后遇雨,就需要在5到7天之后再次进行喷药工作,这会大大提高防治赤霉病的效果。喷药保护要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进行,预防病菌进入到麦穗中,要保证做好药剂保穗工作。如果小麦扬花率已经达到10%,则需要使用多菌可湿性粉剂,每亩的撒药的浓度为25%,剂量为200到250克,第一次喷药工作十分关键,如果在用药之后遇到了高温、高湿天气,或者是小麦品种已经严重感病,生育期不整齐,扬花期持续时间达到七天以上,就需要在七天之后再次进行喷药工作。喷药时务必保证药剂为弥雾、细雾,不能喷洒粗雾,要为防治效果提供良好保证,同时有效降低病害损失。

2.2轮换使用防治药剂,避免小麦病菌产生抗药性

小麦赤霉病是淮河地区常见的一种小麦病害,目前全球变暖问题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淮河地区冬季的温度也比往年高。小麦子囊壳形成的时间比较早,极有可能受到病菌的再次侵害。此外秸秆的还田面积在逐渐扩大,地域环境中有效菌源的数量不断加大,小麦种植密度大,施入的氮肥剂量偏高。如果春季阴雨天气较多,赤霉病流行的风险就会明显加大[2]。小麦赤霉病防治的重要时期就是扬花期,用药时间要控制在始花期。如果是在齐穗期就可见病害,此时需要适当提前病害防御手段的实施。针对已经感染病菌的小麦有必要开展二次防治手段,除此之外,还需要在见病后立即防治。为了避免小麦品种的赤霉病对药剂产生抗性,有必要轮换使用防治药剂,以保证防治效果良好。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防治赤霉病的新药,名叫氰烯菌酯,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氰烯菌酯可靠性高,可以大面积使用。

3总结

四月中上旬是淮河地区小麦抽穗养花期,此时阴雨天气较多,是小麦赤霉病容易发生的时期。假如病发情况比较严重,则有必要使用药物辅助治疗手段,病发情况不严重,则需要考虑到避免环境和粮食污染,运用化学手段防治淮河流域小麦赤霉病,要保证控制好喷药剂量和时间,并保证轮换使用防治药剂,避免小麦病菌产生抗药性。

参考文献

[1]刘琴.防治小麦赤霉病新型药剂乐麦宝上市[J].农药市场信息,2019(6):31.

化学防治法范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化学教学;改革

一、当前高职院校化学教学的现状

随着高职院校的化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很多问题。从学生素质看,高职院校生源大多是高考低分段的学生,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厌学情绪。从教材使用看,高职院校在制定化学教材时,没有考虑学生的文化素质,所采用的教材在实用性、适用性、趣味性较差,不完全适合学生文化水平;部分教材早已过时、陈旧,甚至是高中化学的重复讲解;部分教材又参照本科教材内容、理论偏深,高于高职学生化学学习的需求。从老师与教学手段看,高职院校大多是由中专升格而成,教师也大多是原中专老师转型而来,而院校的教师培训相对滞后,造成高职院校老师的化学授课手段单一,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几乎没有设置或现代教学手段很难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从教学仪器看,高职院校大部分是从原中专、技校升格而来的,忽视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导致实验设备跟不上教学要求,实验条件的不理想,使得任课教师不得不放弃部分实验项目,造成实验课教学与企业的现行需求脱节。从考核方法看,高职院校在化学教育只注重考试成绩结果、轻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能力,学生消化吸收的少,靠的是死记硬背,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缺乏导向性,易形成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最终造成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局面。

二、高职化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一)根据职业教育特性,坚持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的特性决定了高职教育既有其高等性,又有其职业性。它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性技术人才。所以坚持素质教育,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今社会的时代需求。这也决定了高职教育不仅仅重视化学知识的教育,还要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方面下功夫,把传统的以知识教育为主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转到核心素养教育方向上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按高职教育的教学要求,优化教育结构

高职教育要有自己独特教育方式,既要跳离出中职教育的方式,又不能完全照搬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中心,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教学模式,对高职学院的学生进行专业培养与训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课程观,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优化设计高职化学的教学体系,正确处理好化学课的重点与非重点,理论与实验的实践与联系,所选教材与改变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关系,提高高职化学教学的教学效果,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的化学专业人才。

(三)课程设计满足可持续发展与传承性

随着我国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所需要的科技人才也会越来越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必然会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生产工作在一线的技术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娴熟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有不断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保持学生在化学方面与和对化学知识传承方面持续发展。所以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学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多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传承能力方面下功夫,授之以鱼,更要授以以渔,让学生掌握终生的学习方法,为将来学生可持续发展与传承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高职院校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一)教材的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必须把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工作放在首位,采取选用与自编相结合的原则选取高职化学教材。选用的教材要内容精练、着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讲解、注重教材的规范性与成熟性。高职院校自编教材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要从实际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既要考虑中职、高职化学教育的衔接,又要考虑高职化学专业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专业课程与社会对高职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学院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化学教师向兄弟高校进行学习和培训,同时还要多多借鉴国内外同类教材,进行消化、吸收,兼收并蓄,使教材内容更能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实用性、适用性、趣味性与先进性的高职化学教育特色。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1.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比如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查资料,找到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改变教师满堂灌的弊病,教师只讲精要或进行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方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化学教学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2.利用新科技术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高职院校要积极引进或组建先进教学手段和技术,推动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让高职院校的老师随时随地可以运用相应地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也可以请相应专业人才将化学知识做成动漫或动画,变抽象的化学知识讲解为形象的化学知识,将抽象原子、分子、离子之间的化学反应通过动态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化学的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生动且有吸引力,既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第一线技能型的人才,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是职业教育的关键,而能力是通在大量实践得来的,这也是和本科教育最大区别。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做好本专业实践课教学内容的安排。让实践环节教学不仅可穿插于常规的课堂教学之中,也要拿出一定时间的进行实训式仿真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对实验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高职院校多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成的,教师也大部分是中职学校老师转过来的,其学识水平和能力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以适应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需要。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验师资队伍,因此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是高职院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实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验能力进行必要的培训。2.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传统的验证型教学实验变革为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型、研究型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乙酸乙酯合成实验中,有的学生猜想将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代替浓H2SO4,放入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中,加热是否可以还原为乙酸乙酯,这样做更有利于环保?学生通过实验得到了想要结果,培养学生根据离子交换树脂的不同用途进行灵活运用的跳跃思维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建立“绿色化学”的概念。3.开放实验室,让学生随时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高职院校应该设计开放实验日,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实验室应该随时向学生开放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做相关实验或补做课堂没有弄清楚的实验,也可猜想验证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自己所买蔬菜或水果中硝酸盐是否超标,或隔夜的饭菜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的测定等,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结果。(四)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应该是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的综合。而现有的化学课程考核,多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的考试,实验技能却几乎排除在外,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职院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化学课程考核体系,建立客观合理考核制度,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余兰.高职院校化学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2):356-357.

[2]赵静.关于高职化学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化工管理,2019(32):25-26.

化学防治法范文4

关键词: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

1引言

以学生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模式需正确定位教学目标,需要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并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合例安排教材章节并整合多学科交叉教学等。但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材内容缺乏创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地位得不到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够完善等核心问题,严重影响学生掌握机械制图技能。

2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由于中职院校的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机械专业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无法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有些中职学生对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认知与理解能力不均衡,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无法及时掌握机械制图技巧和规范操作等技能[1]。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的具体体现为在课堂中只能利用教材和多媒体演示设备,展示与教材内容并无较大差异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观看较长时间课件之后会产生疲劳感,降低对机械制图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很多中职机械专业教师并不能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不能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与中职机械教师对新时期教学模式认知不够深刻有关系,也与当前机械行业的发展模式有关。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机械制图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并且任课教师的教学手段相对比较单一,因此很容易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还会对机械制图的相关实践操作内容产生抵触情绪。尤其对于低年级的中职学生,不能够被传统的教学方法所吸引,从而产生厌学等不良情绪,此时任课教师也并不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心理活动变化特征,还会引发更多教学活动组织难题,直接影响到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频率。

2.2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提升

中职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地位得不到有效提升,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维度分析,是未执行新型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培养孵化模式的具体表现。很多中职院校的机械专业教师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是无法精准对接学生的实际需求,很容易让学生形成被动学习的思维模式[2],不利于机械专业实践任务的展开与落实。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地位得不到有效提升,与学校硬软件环境息息相关,理工科专业需要深化巩固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不能从单一的理论教学入手,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动力。很多中职学生比较反感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对项目实践环节比较感兴趣,在互动讨论的学习氛围中能够汲取更多知识和技能。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地位得不到提升,与职业教育存在的缺陷有关。很多中职院校的学生并不能快速识别和定位自身角色,对各项教学活动的认知理解水平普遍不高,但是很多教师会将学生视为成年人,教授过于成熟的机械制图理论和实践技能,很容易存在揠苗助长等情况。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地位并不突出,与较多中职学校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滞后有关,并且不能够从学生的视角认知和理解机械制图方法和技术规范等内容,也容易引发较多争议和矛盾问题。

2.3教材内容比较枯燥

教材内容比较枯燥,是中职学校专业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也是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关键原因之一。新时期的中职院校学生对生动直观的教学内容比较感兴趣,机械制图课程的教材版本比较落后,无法根据当前新时期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教材选择[3]。教材内容的理论性较强,与生活练习较少导致内容枯燥,会降低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减少项目实践环节的参与度。教材内容比较枯燥的问题,不仅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效能降低,而且影响教学目标的制定。很多学生会反映机械制图教材内容晦涩难懂,并不能丰富学生的视野,也不能提升三维空间想象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时常感觉到吃力,逐渐失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兴趣,也不能及时掌握机械制图的构造技巧等。尤其对于低年级的中职学生而言,机械制图的部分教学内容非常枯燥,识图和作图过程不能够有效衔接,也非常考验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联想创造能力。并且很多学生在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会逐步暴露出基础知识理论体系不完整等问题,但是很多教师并不能发现学生潜在的逻辑思维漏洞,会间接影响到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活动的综合设计和应用成效。

2.4学生实践能力较弱

很多中职学校会将项目实践环节与理论课程相关联,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之后,才可以开启项目实践内容,学生的自主性变弱,实践能力水平一般,会严重影响机械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4]。学生的机械制图实践能力较弱,取决于新时期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模式设置,以及教学方法。很多中职机械专业教师,不能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并不丰富,也不能学习更多机械制图技能和构造模型技巧。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是教与学之间存在矛盾的具体表现,也会影响学生认知和理解教学目标的能力,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会存在比较茫然的情况。此外,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并不会关注实践结果与教学评价结果之间的关联性。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对各项实践应用内容进行全面理解和掌握,才能够达到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目标。但是很多学生从主观层面上逃避实践环节,不自信的现象非常普遍,并且很多教师并不能合理运用鼓励式教学方法,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弱,与其主观层面不自信有关,也与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全面以及不深入问题有关。

3基于项目实践的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研究

3.1前期准备

在前期准备阶段,中职机械专业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小组成员对某项实践项目的具体实施任务进行有效分析与理解,将某个机械零件的二维绘图和三维建模过程进行系统化构建,从实施细节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前期准备阶段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5],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实践项目的实操学习兴趣,将相关理论知识点与实践项目相结合,在前期准备阶段初步完成可行性调研部分的工作任务。在前期准备阶段,中职机械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观看机械制图绘图软件的操作方法,并将其应用在后续实践项目实施阶段。中职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生动直观的演示视频等方法,反复了解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在后续实施阶段会事半功倍。前期准备阶段需要教师和学生充分配合,构建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

3.2任务布置和实施

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实践项目任务布置和实施阶段,需要将学生预习的内容和实际操作内容进行比对,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将机械零件的制作过程进行模块化拆解,并根据金工操作的结果,选择绘图制图的方法。在任务布置和实施阶段,是考验中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对实践操作活动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中,学生对机械制图方法的不同理解,能够有效激发创新创造能力。在任务布置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以及配合默契,将小组实践任务和操作过程方法相结合,与教师共同商量绘图过程中的相关标准与规范。教师和学生在共同讨论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深化对机械制图过程的认知与理解能力,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在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需要通力配合才能够达到指定的教学目标,因此任课教师需要及时鼓励学生们挑战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并且合理设置不同的挑战关卡,引导学生们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3.3实践成果汇报

在实践成果汇报阶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项目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表述出来,在成果演示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并不以同一个标准要求左右的学生,引导学生对项目实践过程产生深刻印象。在实践成果汇报阶段,学生小组能够将具有代表性的实践作品展示在课堂上,并将具有创意和个性的实践成果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讨论。中职机械教师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完成具有想象力的创作过程,并从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技术层面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实践成果的汇报阶段,教师和学生需要紧密配合,并将成果展示方式进行创新设计,学生和教师都可以采用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视角的方法,描述在机械零件制图绘图以及完善的项目实践过程,并从中得到了多少收获和独特体验感等。

3.4反思与总结

反思与总结,是中职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良好沟通渠道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影响机械主图教学效率的核心要素之一。有些中职机械专业教师过分关注教学活动的过程,对项目实践的后续反思总结教学环节并不重视,因此很多中职学生并未形成完善的机械制图学习模式,缺乏高效和高质量的反思与总结。在反思与总结阶段,中职机械专业教师需要将相关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评估每个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存在不足的地方,学生可以选择查看评价结果,并反馈意见。在反思与总结的过程中,若存在较多歧义内容,教师和学生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协同进步,逐步完善机械制图课程的项目实践教学模式。

4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研究

4.1微课新知识导入

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实现新知识导入和预习教学过程。利用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拓展多维度的思维训练模式,将微课短视频作为新知识导入的教学方法,能够改善机械制图课堂静态化的问题。很多中职院校存在机械制图与计算机辅助绘图教学脱节的问题,在利用微课教学资源实现机械制图新知识导入的过程中,需要将动画视频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协同多媒体教学模式,完成新知识导入阶段的教学任务。中职院校的机械制图专业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完成相关知识章节的微课视频制作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将新知识与已掌握的旧知识进行有效关联,训练中职学生的机械制图知识预习能力。

4.2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模型

利用思维导图构建机械制图课程的知识模型,能够有效协助中职学生完成系统化知识结构的构建与完善过程。中职机械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在强化记忆和知识体系构建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打造立体化课堂的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将重难知识点进行关联性分析,协助学生完成生动直观地图像化知识记忆过程。利用思维导图构建机械制图的知识模型,教师和学生需要进行深度沟通和交流,发掘教学潜力的同时,还能够协同进步,及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留的疑难问题,并将其进行等比例放大,在思维导图主题样式中选择树模型,构建对应的知识结构。针对机械制图课程的相关重难知识点,需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可拓展性特征,引导学生完成相关机械绘图的实践项目任务,思维导图可以协助学生理解任务的具体实施思路。

4.3机械制图过程分析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机械制图的过程分析,是新时期中职机械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创新设计的关键教学手段之一。很多中职机械教师会利用CAD等相关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进行教学过程分析,并针对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进行针对性实践教学。机械制图目标内容的过程分析,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利用项目驱动教学设计方法,强化学生对机械零件构造绘制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对机械制图的过程分析,需要从系统工程相关理论技术出发,将绘制图像和三维数据建模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强调顶层设计和深化设计的重要意义,并从学生比较擅长的机械零件构造开始讲解,将机械制图的过程分析内容拆解为各个系统模块功能。

5结语

化学防治法范文5

生物化学实验的试剂与器材准备是实验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实验的具体操作部分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的生物化学实验都是由实验教师准备好该实验所需的试剂、器材,学生按照实验讲义中规定的步骤展开实验。使得学生对于一些常用试剂和溶液的配制方法比如班乃德试剂、DNS试剂、碘-碘化钾溶液不是很清楚,对一些仪器的操作也不是很熟练,虽然实验可以顺利完成,并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但学生并未对实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因此,生物化学实验的准备工作,不应由实验教师完全包办,应对学生开放,可对学生进行分组,使他们分批次循环参与到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中来,在实验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应在一旁进行指导。在准备工作完成后,还应进行预实验,一方面可以检查实验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实验的理解。

二、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

在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验的具体情况以及以往的经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力求学生在实验课上接受和学习到足够多的知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目前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侧重于讲述实验理论及操作步骤,而对实验试剂和器材的具体使用方法、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及实验产生废液的处理涉及较少,也很少对上次实验的收获和教训进行总结,以及对上次的实验报告做出点评。而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学生也有很多操作不规范,并且学生做完实验后认为已完成实验,便离开实验室,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问题与老师沟通较少。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增加讲授内容,首先应对上次实验的收获和教训进行总结,对实验报告作出点评;其次在讲到具体操作步骤时,应详细讲述具体试剂、器材等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复杂或细节性的问题还应给学生以示范,比如学生知道用试管夹夹试管,但同时使用多根试管时,却想不到用一根橡皮筋把试管捆起来后再夹;再者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巡视,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规范操作及时的给予纠正,比如实验中很多学生使用移液管的方式和滴定的操作不正确,教师在看到时都应及时指出并纠正,以提高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准确性,同时,强调实验过程的有序性,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及时归位使用完的试剂和器材,养成好的实验习惯;最后还应强调环保的重要性,比如在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实验中,DNS显色后的溶液应倒入废液桶,而不是直接倒入水池。实验结束后可增加小组讨论环节,使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问题及实验后的思考题进行讨论,教师应在一旁引导并对复杂的问题作出解答。

三、改进考核方式

化学防治法范文6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实验课程;教学质量

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相关专业独立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是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动手操作,使学生加深对有机化学课程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学会基本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分离、提纯以及鉴定方法,培养独立操作、观察、记录、思考、归纳及撰写实验报告等能力;使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胜任就业岗位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因此如何提高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部分高校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有机化学实验内容设置不合理、实验课程师资不足及有机化学实验条件简陋等,以至于影响到课程教学质量,本文旨在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供大家参考。

1.优化实验课成绩考核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程成绩考核体系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主要因素,实验课成绩包括实验预习成绩、操作成绩、实验报告成绩等。实验课程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操作训练在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上占有重要位置,因此在成绩考核体系中可以将操作成绩所占比例扩大,提高学生对实验操作的重视程度。同时,将学生在实验室是否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也列入到实验课操作成绩中,责任到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及保证实验室的安全使用。例如:要求实验小组按指定位置坐到实验台前,并将实验仪器贴上小组号码下发到各小组,等实验结束后,各小组需要整理清洗完实验仪器才可离开,即使有个别同学不负责任,未整理实验台即离去,也可根据实验台的位置及实验仪器的编号找到是哪个小组的同学没有按照实验室规章制度完成工作,相应的扣除一部分操作成绩,这样责任到人,引起学生的重视,提高学生的责任心,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2.完善教学内容

以往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多,研究型、设计型实验少,单元性操作实验多,综合型实验少,经典性实验多,反映学科前沿的实验少,这些都不能适应现代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要求[1]。因此,在实验教学大纲中适当增加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当学生掌握基础实验操作技能后,可以开设1-2次综合型与设计型实验。任课教师布置选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根据实验室客观条件,借鉴文献中的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经教师审核后可开展实验。通过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可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2]。

3.采用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教学

目前,多媒体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环节中,而对于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来说,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的相对较少。因此,为了改变以往教师口述讲解实验操作的教学模式,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预习实验→仿真实验→进入实验室互动问答→实际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处理数据→撰写实验报告等环节,完成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动态演示实验过程,图文声像并茂地讲述实验操作,不仅活跃及丰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环节,而且使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到课堂上,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3]。

4.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基金等,激发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激发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不断创新的精神,我校针对在校本科学生设立了多项科技创新基金,每两年申报一次,每个项目的科研周期是两年。从查阅文献——撰写基金申报书——答辩——课题开展实施——中期检查——或专利等——结题等环节,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特别是在项目开展实施环节,主要应用到了学生在实验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申报的是新型材料合成方向的课题,那么学生将主要用到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基础知识。近年来,一些高校举办了多次基础化学实验竞赛,来检验学生们动手操作能力,有机化学实验也参与其中。在有机化学实验竞赛中,增设了自主设计实验环节,目的是让同学们查阅文献,设计可行的有机合成路线,最终合成所设计的目标产物[4]。因此,通过上述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及举办各类化学竞赛,可以提高同学们学习实验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重视实验教学工作

高校应重视有机化学实验课程,首先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实验室硬件条件和环境设施,改变有机化学实验室气味大,脏乱差等现象。其次,改变实验课程师资不足的局面。最后,高校在评定职称时应将实验课程专任教师的教学质量列入评职称体系,通过此举将提高实验教师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性,从根本上提高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仝芳.浅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18,45(12):248.

[2]张恩立,宗智慧,陶兆林,袁明,王杰.浅谈蚌埠医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36(2):130-131.

[3]郭静,彭浩,何树华等.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广东化工,2018,45(10):260.

化学防治法范文7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探析

一、引言

化学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思维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而教师若想要更好的展开化学教学课堂任务,让学生有效的掌握化学知识,则需要使学生对化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初中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化学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良创新,从而通过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都非常重要,而适应素质教育的推行,也是化学课堂教学质量需要紧迫提升的原因之一。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教学理念,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被动接受化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压制,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影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与吸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并不知应如何创新改进,致使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三、影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

(一)教师观念传统

我国教育体系为应试教育,受此影响使得很多教师将学习成绩作为区分学生好坏的基点。而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课堂上需要安静,在教师讲课时,学生应认真听讲,不应交头接耳,这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受到了压制,同时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只做“表面功夫”,装出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实际上思想已经“溜号”。而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心态变化及学生学习情绪的波动,这使得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无法显著提高。

(二)教学方法单调且单一

在众多初中化学教师心中,认为初中的学生因为刚刚接触化学,因此没有必要将化学中较深层次的内容讲解给学生听,较深层次的化学知识在学生进入高中后便会学习,初中的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只需要简单对化学进行一下了解即可,这种对化学课堂教学的不重视使得错过了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最好时机,同时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而这种主观想法也使得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并无创新,依旧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过于单调也过于单一。这种单一且单调,只对书本上的内容进行单纯降解的教学方法,导致化学的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也如同嚼蜡,同时也会使学生对原本新鲜的化学课程失去兴趣,影响化学教学的良好展开。

(三)教学实践匮乏

在许多中学里,教师因学生年龄较小不方便管理,从而出现即便有化学实验室,教师也很少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的化学实验,这使得对于教材中需要实验来进行理解的知识教师无法有效的传授给学生,并且无法将明确答案给予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学生,使得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无法解答,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使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有所减退。

四、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若想改变如今的教学现状,使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显著提高则应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跟上教育事业的发展脚步,并且接受新型教学理念。针对教师教学观念守旧,教学方法传统的现状来讲,教师们应作出改变,应放下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对新型理念进行学习、加深理解,从而创新并且改变固有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工作有效提高。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达到激发学生思维及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吸收,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化学中的问题与奥秘,而并不是任何问题都由教师自导自演的提出与解决。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引进多媒体设备,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化学知识的魅力,以此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与求知欲,使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同时为日后化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

教师应具有因材施教的能力,通过良好的教学方法及深厚的专业知识文化功底构建活跃的化学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学习减轻学生自身的学习压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化学知识比较陌生,即便在生活中见过很多化学现象,但是因不清楚其现象产生的原理致使在学习过程中也摸不到头脑,面对这种现象,则需要教师将化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巧为学生进行演示,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从而更好的传授学生相关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在化学教学工作过程中,实践必不可少。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目,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才能理解、发现其中的规律与奥秘。因此,当学生得不到充足的实验机会时,对于化学中的某些反应将会很难理解,比如氧气的制取,学生若未经过化学实验将会对这些理论性的概念比较模糊,因为不光是在初中学生心理,甚至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气体是一种很抽象的概念,很难让人理解。而当教师带领学生完成相关的化学制氧实验后,学生不光会在实验过程中验证书本上的知识理论,同时也会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求知欲得到释放,同时,有趣的化学实验也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实验,发现化学自身独特的知识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结论

虽然相对于高中甚至大学来说,初中化学知识比较基础,但对其课程的教学过程也不能马虎。因为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开展的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态度,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当下的教学现状,促使初中化学教育事业良好发展,不断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翟景玉.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探究与思考[J].吉林教育,2017,(Z2):75-76.

[2]徐顺杰.试析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1):92.

化学防治法范文8

综述了有机化学这一学科对于制药工程专业的重要性和这门课程的特点,从教学方式,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师的自我修养的实践教学环节几个方面介绍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有机化学;教学;理论;实践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亦是日新月异,制药企业要想在国民经济的大潮中巍然屹立并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有不断更新的生产技术和掌握这些技术的专业人才。因此,作为民办三本院校的制药工程专业,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有机化学这一学科是制药工程专业第一学年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介绍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应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和本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等课程中所涉及到的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合成信息等都是有机化学这一学科所涵盖的,属于后继课程的先备知识。所以该门课程的教学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制药工程专业其他课程的进一步学习至关重要。本人通过五年的教学实践,体会感悟良多,现总结如:

第一,教学方式方面,目前大多数高校都采用的多媒体教学,古老的板书教学大多被废弃。

两种教学方式本人都尝试过,无可否认,多媒体教学通过徇丽多彩的幻灯片使学生的视觉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客服的单纯的板书教学的单调枯燥和乏味,特别是在分子结构方面,反应机理方面,通过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更加生动形象有趣,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另一角度,板书教学之所以存在这么多年,这种经典的教学方式必然有它的可取之处,相比多媒体教学来说,该教学方式每节课的信息量较少,但通过教师在板书上的细致讲解,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和掌握情况较好。综上所述,本人认为两种教学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在每一章的分子结构和立体化学部分采用多媒体方式,使学生对反应物之间进行的反应机理能够有一个更加生动形象的记忆,而其余部分部分如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等板书教学效果更佳。

第二,要在教学对象上下功夫。古人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现在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九零后的新新人类,思维方式极其活跃,性格也是活泼开朗,陈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他们。要想成为他们好的老师,必须先成为他们的朋友。要备课,就要先备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此外,这些九零后的孩子们表现欲很强,枯燥的满堂灌方式并不适合他们,相反启发式教学效果更佳。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对知识也实现了了解、熟悉、掌握和运用的一系列转化。除了课堂上的互动,课余时间和学生的接触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当下使用广泛的网络就是很好的沟通交流工具,多关注多互动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学生的心声,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第三,在教学内容上,因为我们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在内容上的选择上,侧重与生产的结合和案例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第十三章是羧酸及其衍生物,其中阿司匹林这个药物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而它的化学结构就是乙酰水杨酸,水杨酸属于羟基酸,化学名叫做羟基苯甲酸,这就是制药和化学的联系。生活中很多人都喜爱的路边烧烤,这随处可见的美味中却含有大量的芳香类化合物,苯并芘,这一物质有何特点它进入我们人体后是好是坏,这就是我们在第六章第七章所介绍的内容。二十世纪最大的药害事件“反应停事件”,之所以出现畸形儿的惨剧就是因为沙利度胺是以外消旋体的形式上市的,其中R构型是有效性,能够充分的缓解妊娠反应所带来的不适,而它的对映体S构型则是具有强烈的致畸作用,而这些内容都是第八章立体化学中所介绍的。

第四,在教师的自我修养方面,教师本人要不断的要求进步

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阅读有机化学相关的杂志期刊,参加学术会议,多和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借鉴,去企业亲身实践锻炼等等都是有效的提升方式,只有老师心中有才,才能培养出更好更多的人才。

第五,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有机化学实验的安排上,注重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逐步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有机化学实验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实验,用到的很多药品都是易燃易爆、挥发性强、有毒的物质,因此在安排实验项目时既要考虑到实验室现有的设备条件,还有考虑到操作人员,即学生的安全问题,同时还有考虑到这些实验的应用型。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大一的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有机化学实验,操作可能并不规范,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学期前半部分教师一定选择一些毒性小,反应条件温和的实验供学生实践,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再逐步加大实验难度。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在日后的工作中才能独立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同一个实验,不同的小组做出来的产品形状、产率各不相同,对于这种现象学生心理必然会有很大的疑问,都是采用相同的物质,在同样的反应条件下,为何会出现这么大差异。因此,在实验结束要组织学生讨论和总结实验成败的原因,从该实验的反应原理入手到实验的每一步操作详细分析问题所在。这样,通过一次完整的实验,学生不仅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还加深了理论的理解,真正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课余时间,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小题目,如化学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从文献的调研到路线的选择,再到实验的完成,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这一项目,摆脱以前实验教学中既有的模式,让学生充分锻炼自己,在实践能力,操作技能上有所提升。

作者:李慧敏 王巍 周月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