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新业态范例

贸易新业态

贸易新业态范文1

关键词:旅游业态;茶文化;茶文化旅游

1旅游业态的前世今生

源于日本20世纪60年代流通领域中的“业态”一词,是流通企业经营特点和经营方式表现在市场上的形态。通常情况划分流通业态,尤其是零售业态的标准有四:(1)商品的品种和结构;(2)规模与区位;(3)经营形式和售货方式;(4)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1]。可见业态是行业产生的基础和条件,行业的形成是以业态发展为前提的。行业的竞争在于业态,业态变化成为行业竞争的工具。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就是业态竞争力。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必将成为战略调整的重中之重,也必将催生新兴业态,旅游业态研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杨懿在《旅游业态演变综合模型研究》一文中结合邹再进(2007)对旅游业态概念的定义,指出旅游业态是对旅游产品形态、旅游业经营方式和旅游组织形式的一种综合性描述,是一个动态性的概念[2]。旅游新业态产生的动力机制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二是旅游需求的不断发展;三是专业化分工的逐步深入。四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五是政府层面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创新和行业协会的有力推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3]。人们消费需求的提升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了旅游业态的不断创新。旅游已从单一的旅游观光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增长;从“走马观花”到“参与体验”的休闲需求的扩大。为满足旅游需求的变化,旅游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渗透和嫁接,催生出各种新业态。旅游业态创新是旅游业面对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以及与日俱增的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

2四川茶文化旅游现状

中国是茶文化的起源地,四川是我国人工种植茶树、饮用茶叶最早的地区。从蒙顶山的茶圣山文化,到青城山、峨眉山的禅茶文化,再到成都的茶馆文化,四川茶文化已享誉海内外[4]。目前四川茶文化旅游却停留在传统项目上,旅游产品和内容较为单一,旅游节庆缺乏创意,茶文化特色和内涵无法有效地表现出来,忽视茶文化深度挖掘和开发,加之整个过程时间较短、互动参与性较差,激发不起游客的兴趣,跟国内其它地区的茶文化旅游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制约了四川茶文化旅游发展[5]。因此进行茶文化旅游业态创新对于四川茶文化旅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思路,是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推动四川茶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

3四川茶文化旅游业态创新的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茶文化旅游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态,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喜好和认同,这一新型的旅游模式缓解了人们生活与工作压力,拓展了人们的旅游视野,增强了人们与大自然亲密的接触,让人们期盼“生态乡野、回归本真”的心愿得以实现。如何让游客更充分享受当地的特色茶风、茶俗、茶礼、茶仪并结合茶生长的自然环境、茶的生产状态、茶的制作过程,通过业态创新进一步挖掘茶的文化、美学、养生、保健价值,提升茶文化精神,让游客获得知识、陶冶身心、体验人生、传承文化的旅游文化活动是茶文化旅游目的地实施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四川茶文化资源就茶文化旅游业态创新策略进行探究。

3.1生态度假+茶文化旅游

四川拥有多处茶文化生态旅游度假之地,如峨眉山市、名山县、洪雅县、蒲江县、邛崃市、夹江县、沐川县、犍为县、都江堰市等。以蒙顶山为例,蒙顶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境内,蒙顶山年平均温度15摄氏度左右,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是天然的避暑度假胜地。针对茶文化生态度假旅游,旅游企业可以结合地方特色从茶饮食文化(吃)、茶文化主题酒店(住)、生态茶园景观(游)、茶文化演艺(娱)、茶文化创意产品(购)等方面进行开发,让每位游客都经历一次难忘的深度茶文化生态度假旅游体验。以蒙顶山茶饮食文化为例,首先是茶饮品,可用当地富有特色的有机茶叶制作高品质的茶饮品并重视产品的文化包装;其次是茶膳,结合蒙顶山特有的传统膳食,融合当地独有的食材,如中草药等,积极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茶面点、茶菜肴、茶食等茶膳;三是茶疗产品,利用有机高品质茶叶与地方的中药材资源结合,开发方便携带的茶疗产品,可让游客不仅能在旅游中获取健康体验,还能在返程时作为旅游纪念品进行购买,用于馈赠亲朋好友等。通过创新旅游各要素资源深度开发茶文化资源,拓展茶文化旅游生命周期,创造更多的茶文化旅游经济效益,再反哺投资茶文化旅游,达到良性循环,促进地方茶文化旅游发展。

3.2茶文化节+茶家乐体验旅游

在四川茶叶种植集中的区域通过举办如“四川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中国宜宾早茶开园盛会”、“泸州纳溪区华夏特早茶节”等茶叶博览会、茶文化节活动,以推动当地茶叶产业发展,促进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客人既可体验茶文化节的丰富多彩,又可来到当地具有特色的“茶家乐”,进一步体验参与采茶、制茶、品茶、论茶、赏茶活动和互动参与当地的采茶、制茶歌舞剧,领略到茶文化的魅力,传播和传承茶的非物质文化。

3.3参与式茶博物馆文化旅游

四川传统茶博物馆旅游让游客更多的是通过图片和文字静态了解茶史、茶叶、茶事、茶具、茶俗、茶礼等,随着游客体验需求的增长和信息科技的发展,通过运用数字化、手工、动态的展示,让游客有更多的机会,触摸茶,嗅闻茶,品尝茶,制作茶,互动参与、丰富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体验,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拓宽视野,获取精神、心灵的享受,已成为新兴茶博物馆文化旅游形态。为了领略四川茶文化历史悠久,博物馆可借助成像模拟和交互设计再现历史场景———展现古代茶马贸易场景、《僮约》中侍同卖茶的场景等,让游客更加真实的感知和体验;在茶文化陈列空间可采用光电技术动态展示茶俗、茶知识、茶具、茶叶、茶道活动等影像,让游客开阔视野;根据游客的诸多需求,蒙顶甘露茶艺与峨眉茶道的演示和游客的参与让游客对茶的接触、碰撞机会增加,这些体验可让游客对茶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演示和互动交流,让游客领略原汁原味的茶历史、经典的茶文化,这对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有着积极的意义[6]。

3.4美食文化+茶馆文化旅游

旅游者外出旅游,品尝富有特色的地域佳肴小吃,成为其主要旅游动机。成都的美食文化久负盛名,对国内外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美食文化旅游己成为成都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成都的饮食文化中,茶文化与茶馆文化历史悠远,盈盈不衰,特征鲜明。茶馆设施和茶馆内的各种社会文化活动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内容,如:茶桌、茶椅、茶馆内装潢等,茶具、茶杯、茶壶、盖碗茶碗、茶船等;除了品茶、“茶博士”长嘴铜壶高超的服务技能、四川茶艺、茶俗、茶礼表演,茶馆内也常常会举办如清音、金钱板、扬琴、川剧、杂耍等极具地方风情和特色的各类民间文艺活动。游客体验四川茶馆文化可以感受成都市民生活的公共空间,领略茶馆的环境和风格,体悟茶馆所承载的成都市民生活样态以及茶馆所散发出特有的城市气质[7]。品美食,坐茶馆是游客体验成都休闲生活的必选旅游活动。

3.5茶文化遗产旅游

川藏线茶马古道上千年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璀璨的文化和丰富的茶文化遗产资源。有学者将这类遗产构成分为四种:①生产类型:含与茶叶(或其他贸易品)的生产制作相关的物质工具、地点场所以及独到的生产技艺等;②运输类型:包括交通道路本身、运输工具、空间链接点、运输主体的精神文化等;③贸易类型:包括与茶马等商品的交换、储存相关的物质工具、地点场所及其经营管理方式和品牌口碑等;④文化类型:包括在茶马贸易过程中形成的茶饮茶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创作等官方或民间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及其相关文化场所等[8]。雅安,作为茶源地、川藏线茶马古道重要起点,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雅安段的茶马古道属川藏线“南路”的起始部分,干道分为两路:大路(管道)和小路(民用商道),沿线的茶号遗址、古驿道、桥梁、古寺、古村落、古镇街区、藏茶厂等众多文化遗址、民间传说、历史人物和民间艺术,锅庄文化、茶俗文化、背夫文化、雅安的藏茶传统工艺等形成了丰富多彩且各具特色的茶马古道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力重点打造茶马古道文化旅游的精品线路和经典景区,发展茶文化遗产旅游,并与生态旅游、宗教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结合成为茶马古道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格局。让游客背负茶包重走茶马古道、住老屋改成的茶馆旅舍、观驿站戏台广场的茶技表演、进文庙佛寺祈求幸福安康、游茶马互市古镇等,将成为茶文化遗产旅游中一颗闪耀的明珠。

3.6茶文化游学旅行

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11部门颁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顺应古语“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响应国家政策应运而生的茶文化游学旅行是茶文化旅游与教育行业融合的新兴旅游业态。四川结合自身的茶文化资源在蒙顶山区域内建一所集茶园、茶厂、茶艺技能、传统制茶工艺,茶企业管理与服务的技能培训学校,既解决茶文化产业所需人才,又能与中小学建立茶文化旅行游学基地,学校可聘请茶文化方面的专家、茶文化非遗传承人作为兼职教师授课。在茶文化游学过程中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团队,带领学生茶园观察、茶叶制作、茶艺修习等,让学生在研学识茶、泡茶、制茶、品茶、敬茶的一举一动中去实践、感悟茶礼茶德,促进学生书本知识与社会经验的融合,实现茶文化游学旅行有效地与中小学课程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提升的人文底蕴和学科综合理解及应用能力,在游学过程中注重科学性、趣味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兴起旅行、乐在研学”[9]。

4结语

目前四川茶文化旅游虽与其他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距离,若能通过旅游业态创新思路,不断优化旅游路径、合理开发茶文化资源、深入挖掘茶文化,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参与性需求,形成“茶文化+”模式,与其他产业、行业融合形成新兴业态,必将促进四川茶文化旅游的后发优势,推动四川茶文化旅游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明贵.业态管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3-103+15-20.

[2]杨懿,田里,王架.旅游业态演变综合模型研究[J].经济论坛,2014(10):69-71.

[3]张文建.当代旅游业态理论及创新问题探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4):91-96.

[4]余沙沙.茶文化旅游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5]张娟.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6(8):135-136.

[6]周春江.动态体验式茶文化展陈设计的类型初探[J].农业考古,2013(5):170-173.

[7]杨丽娟.论川西茶馆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深度开发———以成都茶馆为例[J].江苏商论,2008(4):28-30.

[8]祝笋.文化线路视野下的茶叶之路(湖北段)建筑遗产调查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11.

贸易新业态范文2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新业态;扩大内需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相较于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较晚,但是这并不妨碍中国的服务贸易蓬勃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大改变,服务贸易也随着贸易格局的变化逐渐产生,并且逐渐取代传统的货物贸易的地位,但是在服务贸易发展初期,我国的服务贸易总量较小,并未拥有足够的竞争力,甚至在国际间处于劣势地位。目前,中国乃至世界的服务贸易正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升,人民越来越需要服务贸易所带来的需求和优势。不仅如此,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也奠定了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但是,有关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并不统一,最终世界贸易组织将以下四种方式,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也是广受认可的定义。1.跨境交付:跨境支付是指供应商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提供服务的方式进行贸易,但其中并不涉及人员,资本以及货物的流通。典型的代表有国际金融、国际保险等服务。2.境外消费:境外消费是指非本国的消费者,到本国来进行服务消费,其中服务者需要提供涉外服务方式,且消费者需跨境流动,比如旅游业。3.商业存在:商业存在是指本国居民在非本国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消费,享受别国为消费者所带来的服务,但其中往往包含着外商需要在本国设立长期经营机构,如跨国公司。4.自然人流动:自然人流动这一概念,是指非本国机构或境外其他地区的服务提供者,为本国居民提供服务,这存在跨时间和跨地区的方式,但是时间较短。比如文化娱乐等。

二、我国服务贸易现状

随着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在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已经愈加提升。2019年,我国的传统的服务贸易中,旅游贸易已经达到42%,运输贸易占10%,与其他传统的服务贸易构成我国国际贸易的主要来源。在现代服务业中,跨境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服务贸易方式,占比逐渐加深。在所有的服务贸易产业中,新兴的高附加值服务贸易产业在我国服务贸易中占比较少,不足2%。此外,随着人们保护意识的增强,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和使用费率也正成倍增长,相较于其他行业增长32.6%,但仅限于进口贸易额,这也同时说明我国在知识服贸易中正处于劣势地位,缺乏国际竞争性。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产业发展不均衡,在许多产业中有侧重的表现。例如传统的服务贸易,我国有大量的政策和足够的体系去完善和加强,但是相对于新兴的高附加值的产业,我国的金融体系和法律体系等仍需完善。并且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发展,我国服务贸易行业中的劣势逐渐被放大,如在2019年,存在一个巨大的旅游贸易逆差,我国居民跨境流动、国内旅游竞争优势弱,成为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而且近几年来,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都想抓住服务贸易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在世界服务贸易中分得一杯羹,大力发展本国的旅游业,为发展中国家崛起提供了大量的资本和人力。由于我国服务贸易整体处于劣势,并在部分行业中存在一些体系漏洞。例如管理体系落后,服务贸易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都导致国际大型跨国公司抢先占领国内服务贸易份额。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中,我国的服务贸易国外情况相对稳定,且全球经济回暖,服务贸易发展健全。但是由于受疫情影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停滞,这也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在我国全面落实复工复产后,我国的金融及财政政策都大力地支持国际贸易发展,落实国际服务贸易供给侧改革,并且各地大中小企业也积极响应,这对我国的服务贸易转劣为优局势,有着巨大的推动力。而在我国国内环境中,我国进口的产品已经由原来的技术密集型产品转换为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其中天然能源是我国进口贸易的重要支出之一。因此,大力改革国内国际服务贸易是当下重中之重,是落实供给侧改革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

提升综合国力,需要各产业与行业全方位、多角度的共同提高,相互依存。服务贸易增长率较低的国家必将处于劣势状态,解决这一问题势在必行。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也面临着这样的状况,其服务贸易的发展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

(一)国际服务贸易相关领域自身的发展问题。1.运输行业发展的制约。运输行业是指国际货代公司提供运输服务,为国际间跨地区跨空间的人员和货物流动,为传统的国际贸易和服务贸易提供支持。服务运输业在我国是服务贸易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却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相较于其他服务业,我国的运输处于比较劣势地位。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共同发展,这项服务正逐渐在进步,在改革,在进一步发展。由于我国资本较弱,一些方面的劣势也日益展现出来。由此我们得出,运输行业进一步发展注定要加强。2.旅游行业发展的制约。旅游业在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中,占着重要的比重,泱泱大国,历史悠久。我们独特的风土人情、时代背景、历史底蕴,为我们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爱好者们。这也为我国旅游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我国旅游业一直都在稳定高速发展,这表明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业,在国际竞争中有着相对优势的竞争力。3.通信服务的发展。虽然我国正在大力支持通信发展,但我国在通信方面的基础较薄弱。即便如此,我国的科技人员一直在积极探索创新之路,5G网络就是完美的体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世界通讯服务业必将有属于我们的一片天地。4.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行业在近几年一直有着突飞猛进的进步。在我国,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国外劳动净输入保证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但是随着近几年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我国劳动力的素质正不断提升。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科学技术引导我国建筑业的质量不断提高,基础建设成为我国建筑业的第一基本。港珠澳大桥是一个新的拐点,向世界证明了我们傲人的实力与顽强的精神,中国速度也是我们新的标签,建筑业的成功使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优势大大加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取得了有利的竞争地位。

(二)服务贸易体制问题。中国的服务贸易体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服务贸易中,大力发展我国现存所拥有的服务贸易基础,而并非新兴的服务贸易。不仅如此,由于中国的服务贸易处在一个初期发展阶段,绝大部分的服务贸易公司还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管理体系与欧美发达国家体系存在一定的滞后。这种滞后也将使我国服务贸易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削弱国际竞争力。而且在中国范围内,国际服务贸易缺乏统一的协调体制,国家放权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及公司却不能严格按照服务贸易体制进行改革,导致我国供给侧改革,存在一定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三)国际服务贸易壁垒问题。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品是国际贸易出口的主要内容。这些低回报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将降低我国服务贸易回报率。低回报率的服务贸易,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境外人员流动,这也同时会导致我国境外消费额大大增加,加大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可能性。因此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建设新兴服务贸易企业,改革服务贸易从业人员体系。我们要留住高级科研人员,创新人员,让“中国制造”不只是“中国制造”,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中国创造”。面对不同的挑战我们要做出不同的选择,贸易壁垒终将是我们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精准扶持,扩大内需。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我国的国际贸易体系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但是相较于偏远地区和内陆,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地发展内陆及偏远地区的服务贸易,争取做到全国各省各市都能够在服务贸易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当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处于世界级领先水平时,也将会帮助我国国内的经济环境有所改善,也会降低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带来的风险,削弱世界经济危害。同时,在今年严峻的疫情影响下,政府也要积极去改善疏导,目前已存在的中小型服务贸易企业,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外贸企业进行转型。与其说是外贸企业进行积极转型,不如说外贸企业要加大自身影响力,扩建资深企业结构,成为多元化的大型跨国公司。在疫情的严峻影响下,中国的外贸企业应该紧紧抓住,中国内部环境与国际环境这一不同机遇,在疫情经济复苏中取得一杯羹。这样也能帮助自身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取得领先地位。同时,大中小型企业也要积极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不能够将企业自身生产线只瞄准一个产业,而应该进行多元化的疏导。将自身生产线所需行业内部化,提高自身竞争力,降低国内国际环境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不仅如此,中国也可以在疫情影响中,大力发展中外友好关系,提升“一带一路”影响,将“一带一路”沿途的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天然优势,地理优势及服务贸易新兴产业优势,积极引进,化为己有。

贸易新业态范文3

关键词: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专职人;差异化管理

自2013年以来,国务院多次下发外贸“稳增长”文件鼓励贸易新业态发展。外贸综合服务行业作为外贸新业态之一,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我国外贸新增长点。但是,山西省外贸企业在转型升级、培育外贸新的增长点方面,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明显滞后。为此,我们通过分析辖区外贸企业的现状及存在的制约因素,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山西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的路径。

一、山西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的现状

山西省商务厅近几年连续多次发文提出:要加快培育一批省内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集成服务,促进外贸主体壮大①。但是,自2017年山西省实现外贸综服企业零的突破后,目前此类企业数量仍然较少,且业务发展举步维艰。

(一)山西省进出口贸易主体的特点分析

一是极少数特大型企业主导地区进出口贸易量及贸易资金流向,小微企业数量多但贸易规模有限。截至2019年底,山西省货物贸易外汇收支名录企业2750家②,其中,业务规模在中型以上的企业100家,占比不足4%;小微企业占比逾96%。根据近三年进出口数据统计结果③,2017年至2019年小微企业进出口总量占当年全省进出口总量的比重均在7%左右。二是小微企业进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单价低、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按照海关商品标准代码统计,山西省大中型企业进出口商品以电子产品、矿产品、钢铁制品等为主,而小微企业受自身资金薄弱、技术薄弱、人员专业素养差等条件限制,倾向于进入门槛较低的一些行业,进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化工产品、植物产品、纺织产品、矿物材料制品、杂项制品等。

(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亟需培育发展

1.众多小微企业客观上需要“专职人”。外贸运作专业性较强,容易受业务规模、行业惯例、人才储备以及资金因素等条件制约。如果小微企业专注进出口贸易本身,与贸易相关的服务如物流、通关、资金结算、融资等交由“专职人”操作,运输单据、货物单据以及资金单据等标准化后统一提交至专业服务平台,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还可以取得向各职能机构议价的优势,提高交易效率,提升小微企业的外贸接单能力。2.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自身优势决定了其可以有效解决小微企业外贸发展中的制约瓶颈。主要表现在政府大力扶持、实践效果良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政策层面政府主动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动力。2017年9月,商务、海关、税务、质检、外汇局五部门联合发文《关于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健康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该文件首次明确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定义,并规范了各部门的政策保障措施。随后,国家税务局下发《关于调整完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有关事项的公告》,专门针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制定标准,明确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代生产企业办理出口退(免)税的流程及双方责任界定问题,结合出口退税企业分类管理制度和企业纳税评价机制予以政策规范和扶持。2019年12月,中国银保监会、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文《关于完善外贸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将支持外贸发展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提出“要积极开展小微外贸企业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对接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借助其增信功能和在企业生产、交易、通关、退税等方面的信息优势,为更多小微外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在全国迅速发展,一大批外贸企业持续创新、转型升级,被市场广泛接受及验证。从全国范围看,深圳、浙江、山东、江苏、北京、重庆和河北等地的综服企业发展较快,随着深圳一达通等综合服务企业在全国布局,综服行业的影响不断扩大。外贸综合服务行业作为外贸新业态,对稳定地区进出口具有积极意义,近几年已成为拉动外贸的重要增长点。

二、山西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综服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需为企业提供物流、报关、税务、融资等环节的全方位服务,对企业的资金实力、人才储备、资源整合、系统建设要求较高。目前省内培育的综服企业有外贸公司背景,具备基本的外贸业务技能,熟悉通关、收汇、退税等流程。但仍存在一些“硬伤”:一是物流方面还主要依赖委托外包方式,无法将物流环节整合到外贸综合服务体系中;二是企业系统功能方面与综合服务要求还存在差距。客观上讲,综服企业亟需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服务能力。

(二)信息安全隐患成为业务推广的主要障碍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可以掌握委托人的交易对手信息、商品货源地、商品定价信息、最终使用单位等相关贸易信息,部分属于相对保密或不适宜公开的信息。但受当前有关信息保密的法律制度尚不健

全的影响,实务中无法杜绝可能存在的信息泄漏或者信息转卖。八成以上被调查企业对于是否委托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进出口还十分犹豫,部分企业在权衡利弊后,为了信息保密宁愿放弃综服企业提供的多项服务。这也是山西省现有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无法将业务推广的主要症结。

(三)部分职能部门监管政策尚不完善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专职”属性决定了这类企业有别于传统进出口贸易企业,货物进出口报关、资金收付汇结算的主体与实际贸易主体不一致,表面上掩盖了进出口贸易的实际交易背景,不符合外汇管理主体一致原则。鉴于此,相关部门应对其实行差异化监管手段。目前,海关在企业信用管理、外汇局在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中暂未考虑其专职属性,未给予专项管理、特殊容错等符合综服企业特点的差异化管理措施。

三、促进山西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牵头搭建平台培植和推广综服企业

一是“引进来”和培育本土综合服务企业“两手齐抓”。就当前形势而言,由于本土企业实力以及品牌影响力有限,引进有实力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入驻山西比培育本土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更高效便捷、更节省成本。因此,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国内优质的外贸综服企业落地。从长远发展来看,为防止可能出现的本土外贸企业在战略发展、品牌塑造等方面受制于外来企业的局面,商务等部门需要加强外部合作,借鉴成熟地区经验,挖掘本地企业的发展潜力,培育本土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这将有利于形成一个外贸综合服务生态圈,促进山西省对外业务的良性稳步发展。二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搭建企业对接平台,提升市场知名度。建议政府运用境内外展会、媒体、门户网站、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推介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拓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与中小微企业的对接渠道。同时,借机宣传山西外贸特色产业,提升市场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多部门合力推动综服企业稳健发展

一是建立全省范围内的外贸综合服务信息共享平台。立足于横向打通跨部门信息“孤岛”,建立一个能够整合商务、工商、税务、运输物流、海关、外汇等部门基础数据的信息共享平台。以物流信息平台为例,外贸综服企业将货运需求上传信息平台,货运等物流主体通过信息平台接收订单。通过平台可以实现物流行业需求信息的有效整合,提升物流管理效率,降低物流运输空载率,降低物流成本。二是多渠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议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开发特色产品服务,量身定制融资产品,开辟绿色融资渠道,简化授信审批流程,加大向中小微企业放款的资金支持力度。此外,中信保应积极开发面向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批发式出口信保品种,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降低企业出口收汇风险。三是联合多部门实施差异化管理措施,规范和支持综服企业发展。以外汇局为例,通过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增强外汇服务与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一,增设“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新业态企业特殊标识,开展专项监测和管理。设置环节应加大对企业身份的审核力度,应充分了解企业内部控制风险防控制度、业务运作模式、资金结算模式、货物流转路径、客户信息等。其二,适当提高监管容忍度,灵活进行分类管理。外汇局根据专项监测结果和企业报告事项,建立企业跟踪监测机制,提示企业资金流与货物流的不匹配状况。当企业资金与货物不匹配状况主要基于综服企业行业特点的,可免于对企业采取降级措施。其三,建立定期备案报告制度。允许综服企业将业务量达到一定规模的委托方的贸易信贷业务情况围绕单笔合同或交易对手报告进行归集,按月统一向外汇局报告,外汇局将该报告作为主动性报告备查。

(三)引导企业自身加强内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开展外贸综合服务业务的内部管理制度。制度中至少包含业务流程、信息采集及真实性审核方案、抽查机制、风控制度、应急预案、客户准入和退出机制等。综服企业应具备交易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核判断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对异常业务和风险业务应保持敏感度和警觉性,对客户和的贸易业务应有满足风控要求的必要审查。二是搭建兼顾业务流程与风险控制一体化的内部管理系统。技术层面,综服企业要保证其的所有交易留痕,掌握并留存客户信息、交易单证、贸易信贷情况等信息,可以利用电子化手段准确记录和管理,做到防范使用虚假单证和重复使用单证等违规行为发生,确保交易真实、源头可溯、风险可控、责任可究,接受外部门检查时能够做到“说得清”。

(四)相关部门做好风险防范应对措施,保障综服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首先是银行保险机构应加强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提升风险识别能力。业务办理环节中加入审慎条件“硬约束”:客户准入阶段通过多渠道判断企业资质;业务受理中加强对单证真实性与一致性审核,掌握核心企业以及上下游企业相关信息,科学评估业务风险;事后有针对性地关注货物进出口状况或应收账款回收进程等。其次是管理部门应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外汇局、海关等部门应建立综服企业专项监测核查机制,根据综服企业业务特点设置相应的监测指标和预警值进行动态监测,不定期抽查资金流与货物流的匹配情况,要求综服企业定期报送资金或货物总量超过一定金额的客户交易情况,及时报告异常或高风险交易等,方便管理部门第一时间对违法违规主体采取措施,尽早阻断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贺瑞士,刘明禹.综服企业再出发[J].中国外汇,2018(15).

[2]蔡琳,崔磊.银行探路外综服商机[J].中国外汇,2017(06).

[3]刘静,黄靖怡.福建外贸制造业转型升级的SWOT分析———基于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视角[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7(12).

[4]夏海霞,尤润怡.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策略研究———以一达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7(32).

贸易新业态范文4

一、发展条件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省现代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发展质效不断提升,数字化转型走在全国前列,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贡献作用更加凸显。“十三五”期间,全省服务业继续快于GDP增长,增加值由2万亿迈上3万亿台阶,2020年达到3.6万亿,稳居全国第四位;占GDP比重继2015年超过第二产业后,2016年首次突破50%,2020年提升至55.8%;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最大产业,税收占全省比重达60.6%,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

数字融合走在前列。围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服务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5.6%,领跑东部各省市。跨境电商、移动支付、在线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国内领先,新型贸易中心和新兴金融中心加快推进,网络零售额、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约1/5和1/6,移动支付交易554.58亿笔。数字化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快速发展,占服务业比重达35.6%,较2015年提升近6个百分点,有力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

集聚发展效应显著。四大都市区中心城市对全省服务业发展引领作用明显,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超2/3。杭州、宁波“双引擎”地位更加突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分别为30.3%和17.7%。全省100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近20%,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物流园区、义乌国际商贸城等6家集聚示范区规模突破千亿。24个服务业强县(市、区)试点培育取得积极成效。

质量效益快速提高。2020年,全省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分别为2015年的2.3倍、2.0倍,涌现出阿里巴巴、物产中大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名企业。服务业人均劳动生产率达20万元/人左右,较2015年提升1/3以上。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行,制(修)订服务业地方标准333个,创建国家、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分别为54和217项。“诗画”、“浙里来消费”等服务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自贸试验区实现从挂牌到扩区,杭州、宁波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阶段性成效突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区域金融改革试点等部级试点建设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基本实现全省覆盖,在金融、贸易、电商、物流等领域率先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10亿吨”大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2020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00亿美元,占全省比重达65.6%。“义新欧”班列开行破千列。

(二)发展环境

展望“十四五”,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服务业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诸多新机遇新挑战。

从发展形势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向纵深发展,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欧贸易协定等多边和区域性投资贸易谈判的焦点转向服务领域,全球服务发展和国际分工格局面临深度调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释放内需潜力、市场活力,服务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已迈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服务消费市场具有巨大潜力、强大韧劲和旺盛活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走在全国前列,成为支撑服务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大动能。

从产业趋势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不断突破和广泛应用,加速服务内容、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服务广泛应用,数字服务和数字贸易正成为各国竞相发展重点。随着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加速融合,生产性服务在产业升级中作用更加突出,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重快速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个性化、体验式、互动式等生活性服务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潜力。

与此同时,我省服务业发展仍存在着一些短板和弱项:一是高端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尤其科技服务相对滞后,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比重仅5%左右,排名全国第8位,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作用不够;二是健康、养老、教育、文旅、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的高品质供给不足,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与群众期待还有不小差距;三是服务业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待增强,全国百强企业、引领性品牌、高层次人才缺乏,国际化水平不高;四是服务业平台能级有待提升,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中科技创业园、创意产业园、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等新兴服务业平台数量占比仅1/3左右,近一半集聚示范区营业收入低于50亿元;五是服务贸易体量较小,2020年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4285亿元,离上海、广东的万亿规模差距较大,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把握服务业全球化、智慧化、平台化的发展特征和个性化、体验式、互动式的消费趋势,以服务业数字化发展为方向,进一步优化服务业供给结构,创新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赋能先进制造业,激发消费新需求,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556”现代服务产业新体系,打响“服务”品牌,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我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高质量发展。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和国际竞争力。

2. 坚持数字赋能、创新发展。加快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突破数字化发展重点行业、创新平台、关键领域,拓展数字化场景应用,加强服务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增强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

3. 坚持协同集成、融合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服务业内部融合,进一步突出服务业对我省产业链供应链的基础配套和提升带动作用,实现跨行业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协同高效发展。

4. 坚持以人为本、品质发展。以更多更好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为导向,聚焦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着力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积极推进消费扩容升级,全面增强城乡人文品质、公共服务品质、生态环境品质。

5.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服务业重点领域改革,分类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创新服务业监督管理,着力破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

(三)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期末,服务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大,服务于人民品质生活和产业转型升级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在全国乃至世界形成竞争力和影响力。

规模总量迈上新台阶。服务业对我省促增长、稳就业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提升,经济贡献地位更加突出。到202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万亿元左右,服务业税收收入占全省税收收入比重达到61%左右,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7%左右。

数字创新形成新优势。数字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融合和应用深入推进,服务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进一步深化。到2025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服务业营业收入占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达到55%左右,网络零售额达到3.2万亿元左右。

发展质效跃上新水平。服务业结构持续优化,“556”服务业新体系基本构建,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和竞争优势的行业,服务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到2025年,全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0%左右,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达到25万元/人左右。

集聚发展呈现新格局。“两核四圈”服务业空间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高质量推进建设。到2025年,全省形成100个左右“数字赋能、特色鲜明、业态高端、能级突出”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打造20个左右高能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

品质服务实现新提升。消费扩容提质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供给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全面推进。到2025年,全省居民消费率达到42%左右,服务质量满意度达到90分以上。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服务业重点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到2025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到6000亿元,“十四五”时期服务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500亿美元。

(四)区域导向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结合我省都市区空间形态及产业集群发展格局,着力打造杭州、宁波两大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心,积极构建各具特色的杭州服务业经济圈、宁波服务业经济圈、温州服务业经济圈、金义服务业经济圈,形成“两核四圈”服务业空间发展格局。

聚力打造两大现代服务业核心城市。以建成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推动杭州市、宁波市向城市品质化、功能现代化、价值高端化方向发展,增强两市对全球资本、创新等高级要素的集聚功能,辐射引领全省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其中,杭州市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特色,厚植现代金融中心、历史文化名城等优势,独塑“数智杭州·宜居天堂”竞争力;宁波市依托开放发展和港航物流、国际贸易等比较优势,支撑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建设。

推动四大服务业经济圈高质量协同发展。立足区域资源特点、经济发展、产业基础、城市化水平等要素禀赋,突出特色、错位发展,聚力打造以四大都市区为主体的四大服务业经济圈,有选择、有重点、分层次地推进区域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发展。其中,杭州服务业经济圈结合数字经济基础和人才创新资源,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科技、数字贸易、文化旅游等,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中心、“互联网+”科创中心、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国际重要的休闲旅游中心;宁波服务业经济圈依托“一带一路”、自贸区和义甬舟陆海统筹双向开放大通道建设,重点发展国际贸易、港航物流、高端航运、油气全产业链、保险金融、软件和信息服务、海洋旅游等,打造以开放创新为特色的国际港口名城、全球综合枢纽、国际港航贸易中心;温州服务业经济圈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和体制机制等独特优势,重点发展创意设计、现代商贸、小微金融、商务服务、山水旅游等,建设浙南闽北赣东区域文创中心、世界华商综合发展交流中心、东南沿海医疗康养中心;金义服务业经济圈充分发挥金义都市区商贸物流优势和衢丽“大花园”核心区生态资源及国家公园品牌优势,结合浙西南优美山水诗画资源,重点发展国际商贸、现代物流、影视文化、生态旅游、健康养生等,打造成为以丝路开放为特色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国际影视文化之都、诗画生态旅游目的地。

三、全面提升产业影响力

依托我省数字经济领先优势,围绕我省在国内外拥有一定优势和地位的服务业领域,着力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的五大影响力服务业;聚焦对我省制造业发展有较强支撑作用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领域,培育壮大五大新兴服务业;以激发消费潜力、提高人民生活满意度为导向,提升发展六大品质服务业,构建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556”服务业新体系。

(一)聚力打造五大具有影响力的服务业

1. 国际贸易。深入推进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省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和义甬舟陆海统筹双向开放大通道等建设,重点发展数字服务贸易、跨境电子商务、数字内容服务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升贸易发展质量,增强国际贸易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支持企业设立海外营销网络,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新市场空间。引导传统贸易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eWTP等数字贸易国际合作,深入探索以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到2025年,率先打造新型贸易中心。

2. 现代物流业。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深度融合发展,重点发展高端航运服务、多式联运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等,推进物流设施和服务的全流程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一体化提升改造。依托宁波-舟山世界级海港、杭州和宁波国际空港、义乌国际陆港、华东联运新城、衢州多式联运枢纽港建设,推动“四港”联动、智慧物流云平台迭代升级。推进内河航运复兴,加快钱塘江中上游等内河铁公水联运枢纽和码头建设。提高全过程供应链管理水平,完善重要物流节点、通道建设,健全城乡配送与快递物流、冷链物流网络,加强国际物流大通道和境外仓布局,加快构建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到2025年,物流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3.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大力发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等高端软件,壮大平台软件服务、广播电视服务、网络通信等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数字创意、区块链、网络安全等新兴软件。推进杭州国际级软件名城、宁波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建设一批有较高知名度的软件名园,培育一批引领性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品牌,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标志性产品,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软件与各行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加快推进产业大脑建设,建立全省产业大脑数据中枢,重点在十大标志性产业链推广应用,并持续深化产业大脑迭代升级、试点扩面。到2025年,打造国内领先的软件产业集聚区和自主软件推广应用引领区。

4. 科技服务业。深入实施创新强省首位战略,积极发展研究开发、科技中介、知识产权、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打造标杆型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优化全过程创新创业服务,构建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深化杭州、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杭州城西、宁波甬江、嘉兴G60、温州环大罗山、浙中、绍兴、台州湾、浙西南等科创走廊,构建新型实验室体系,大力引进培育高端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到2025年,初步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

5. 现代金融业。立足服务实体经济,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升级版、凤凰行动计划升级版,壮大股权和债券市场,用好担保增信、信用贷款、应收账款融资、风险缓释等金融工具,重点发展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和创新试点,复制推广改革经验,联动建设世界银行全球数字金融中心、钱塘江金融港湾、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和移动支付之省,建设数字金融先行省。推进区块链、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与金融深度融合,引导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广省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促进金融科技在经济生活和社会治理等领域应用。到2025年,打造全国一流新兴金融中心。

(二)培育壮大五大新兴服务业

1. 商务服务业。提升高端商务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服务能力,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工程设计、会展服务、咨询评估、法律、会计审计、信用中介、公证等,推动商务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以杭州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宁波东部新城、宁波三江口中央商务区、温州滨江商务区等为重点,引进全球专业服务机构,集聚培育一批企业地区总部、功能性总部,打造高端商务服务集聚区。推进杭州会展新城、宁波国际博览中心、温州新国际会展中心、绍兴国际会展中心等建设,提升世界互联网大会、中东欧博览会、义博会、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世界布商大会、中国国际袜业博览会等品牌活动影响力。到2025年,力争成为引领全国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2. 人力资源服务业。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坚持育优扶优引优,建立省、市重点培育企业目录,完善培育引进政策。持续深化人力资源协同指数研究。建设一批高质量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产品数字化发展,推进服务领域创新。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围绕新业态、新模式开发新产品,参与企业间、地区间劳动力余缺调剂政策引导。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深度参与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推进人力资源市场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吸引全球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构建全球服务网络。到2025年,全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7000家,提供中高端人力资源服务的机构占比达到30%。

3. 创意设计服务业。推动创意设计服务业向“互联网+”“创意+”“时尚+”转型发展,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动漫设计、时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等。推进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支持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积极培育智能设计、虚拟设计、集成设计、众包设计等新业态。引进培育优秀创意设计人才和企业,鼓励设立创意设计产业孵化器,打造具有时尚引领力的创意设计集聚平台。推出一批具有特色和国际知名度的创意设计品牌,举办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意设计赛事。到2025年,建设成为全国文化创意设计高地。

4. 节能环保服务业。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省建设,重点发展节能服务、环保服务、资源循环利用服务等,健全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以高耗能行业企业为重点,发展节能诊断、节能量监测审核、信息咨询、节能认证等节能服务。全力推动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评价、生态环境修复等环保服务,加快发展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价、环境信用评价、碳资产管理、碳报告核查复查、绿色低碳认证等新兴环保服务。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积极推行环境医院、环保管家和环境顾问服务,开展县域、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模式改革。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服务体系,深化服务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到2025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5. 检验检测服务业。推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和“浙里检”平台等建设,围绕我省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等实际需求,构建涵盖产品质量、环境监测、计量校准等多个领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产业体系。建设一批部级产业质量检测中心、CNAS实验室、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夯实计量、检测技术、检测装备研发等质量基础能力,促进质量基础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及成果转化示范应用,推动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行业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到2025年,检验检测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完善,有力支撑产业质量水平提升。

(三)提升发展六大品质服务业

1. 现代商贸业。围绕扩大内需、适应消费方式转变的要求,加快城乡区域、线上线下融合,提升发展城市商业,推动农商互联,优化发展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商贸新业态。增强城市商业服务能级,深入推进特色街区、小城镇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商业地标,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社区商业。推进智慧商圈建设,促进体验消费、定制消费、时尚消费、智能消费等发展。深入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中国轻纺城等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等建设,开展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培育一批商品经营特色突出、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功能强大、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商品市场示范基地。到2025年,形成便捷、安全、优质、多元的城乡现代商贸网络。

2. 文化服务业。深入实施新时代文化工程,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重点发展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工艺美术、文化娱乐等优势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数字演艺、数字出版、短视频、数字音乐、电子竞技、数字创意等数字文化新业态,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高水平推进四条诗路文化带、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持续提升文化类特色小镇、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集聚区、文化创意街区等产业平台发展水平,加快建成全国领先、国际知名的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园区)、艺术创作产业基地和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到2025年,基本形成质量、规模、效益稳居全国前列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3. 休闲旅游业。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大力发展生态为底色的特色旅游,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加快发展海洋旅游,推进旅游业生态化建设。支持发展山区26县旅游业,建成旅游富民示范省。开展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提升旅游供给品质。实施“诗画·百县千碗”提升工程。探索未来系列旅游产品。培育现代旅游市场主体,发展夜间旅游,拓展旅游消费市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到2025年,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化旅游经济强省,各项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努力成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长三角休闲度假胜地、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未来旅游先行地。

4. 健康服务业。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发展健康医疗、养生养老、体育健身、健康保险、健康管理等,推进建设健康产业平台和载体,促进有效投资和消费升级,丰富服务和产品供给。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探索“银发经济”、适老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加大社会办医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医学检验等第三方健康服务,鼓励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集聚发展,推动精准医疗、移动医疗等新兴领域加快发展。加强健康服务与旅游、文化、养生康复、运动休闲和食品等产业联动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健康”。办好2022年杭州亚运会,促进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到2025年,初步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健康服务业体系。

5. 教育培训服务业。坚持社会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并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教育,重点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幼儿教育等,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实施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和“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构建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鼓励职业院校加强培养培训工作一体化管理,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融合促进,推进温台职业教育高地国家试点建设。支持教育培训领域国际合作,引进高端教育资源,创新运营模式。鼓励开发数字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在线教育和远程培训,加快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常态化融合发展机制。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加强特色开放大学体系建设。到2025年,基本建成学习型省份。

6. 居民服务业。以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度和生活质量为导向,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物业服务、育幼服务等,健全城乡居民服务体系。推进家政服务规范化和职业化建设,支持家政企业开展品牌培育和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家政服务业与智慧社区、养老托育等融合发展。推动物业服务专业化、标准化、多样化,全面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和行业发展水平,营造更为宜居的社区环境。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基本形成优质安全、便利实惠、城乡协调居民服务业体系。

四、重点工程

(一)数字赋能工程

深入推进先进数字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服务业全面数字化转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全方位塑造与重构,提升研发设计、生产销售、采购分销、物流配送等全链条数字化水平,加强对制造业全过程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积极发展数字生活新服务,积极构建“城市大脑+未来社区”核心业务场景,重点发展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智能交通、数字文旅等数字民生服务,推动生活消费方式向智能型转变。支持建设行业级平台,推动各平台、中心、企业数据流通、资源汇聚,提升服务业各行业各领域资源的价值和利用效率,推动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二)平台提升工程

以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和影响力为重点,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服务业高能级平台,主动承担服务业领域国家和省级战略,引领全省服务业继续“走在前列”。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整合提升,通过“整合一批、新设一批、打造一批”,加快建设“数字赋能、特色鲜明、业态高端、能级突出”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能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围绕我省服务业重点领域,积极打造一批部级服务业平台,形成若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服务业示范平台。

(三)融合促进工程

强化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全产业链支撑作用,提升研发设计、物流、电商、金融等专业化服务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向制造环节拓展业务,实现服务制造化发展。加快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推广柔性化定制、共享生产平台、智能工厂等模式,鼓励设计、制造、施工等领域骨干企业发展总集成总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全过程工程咨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围绕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领域,培育一批两业融合试点区域和试点企业,引领带动全省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数字农业、创意农业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高水平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四)品牌打造工程

发挥品牌带动作用,推广实施优质服务承诺标识和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品字标服务”品牌认证,研究健全区域、行业服务品牌培育和评价标准体系,率先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行业品牌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服务品牌。支持各地政府和行业协会开展服务品牌培育和塑造工作,持续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第三方质量评价体系。瞄准先进标准提高水平,在重点行业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国家、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推动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全国性团体标准,提高“服务”品牌认可度。

(五)企业培育工程

大力引进全球服务业跨国公司,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在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发展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品牌运营和资本运作等高附加值业务。鼓励综合实力强、发展潜能大的服务企业构建平台型生态体系,增强技术、品牌和渠道等重点要素跨地区、跨行业整合能力,引领产业链深度融合和高端跃升。积极培育服务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提高定制服务、技术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等新型服务供给,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扶持服务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加大各类创新研发平台开放服务力度,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加强与大企业融通发展。

(六)消费升级工程

以壮大新型消费、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线,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充分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积极构建数字化消费生态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养老育幼、家政、体育等领域消费线上线下融合,推广无接触式消费,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持续优化消费供给,着力推进贴近服务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医疗、养老、教育、旅游、体育等服务领域发展。深入实施“放心消费在”行动,加快放心消费提质拓面,持续开展放心消费电商平台建设,深化乡村放心消费建设,积极探索放心消费创新试点。突出消费重点平台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杭州、宁波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加快培育信息消费、文旅消费、时尚消费、夜间经济等各具特色的消费试点城市,积极打造高品质步行街和智慧商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推进全省服务业发展工作,强化整体部署和协同推进,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统筹指导与监督。进一步强化服务业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政策等工作协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做好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明确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抓好责任和任务落实,形成工作闭环管理体系。

(二)完善重大政策。切实贯彻落实国家、我省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制定完善若干个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前瞻性的“政策包”,深化政策落实的督查机制。用足用好省发展与改革专项资金,健全适应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开发满足服务业企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加大土地要素支持力度,优先保障高能级服务业平台和重大服务业项目的用地需求。强化人才支撑体系,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大力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和社会化利用,建立多元化的行业数据交流机制。

(三)深化重大改革。进一步放宽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全面清理不合理的准入限制和隐形壁垒,加强全省服务业法律体系、信用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第三方服务认证认可制度,营造公平、公正、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大服务领域简政放权力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完善行业监管模式。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减少或取消外商投资准入限制,深化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义甬舟陆海统筹双向开放大通道等建设,持续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支持服务企业“走出去”开拓外部市场,优化国际人才服务保障。

贸易新业态范文5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安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一、引言

“文化产业”最早由法兰克福学派学者WalterBenjamin(1926)提出。此后,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界定,澳大利亚学者DavidThrosby(2001)运用同心圆界定文化产业:核心层为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创造性艺术;围绕核心层的是书籍、杂志、电视、广播、新闻、电影等兼生产非文化性商品与服务的文化行业;最是广告、旅游、建筑等文化内容行业[1]。文化产业具有文化和经济双重属性:文化产业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文化属性是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经济属性是文化成为产业所具有的属性,使文化产业有别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使其转型升级路径既具有一般产业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

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及其驱动机理

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有三层内涵:一是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型;二是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三是从依赖资源投入向依赖智力要素转型[2]。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有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创新驱动,其驱动机理如下。政府推动是指政府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中起主导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通过产业规划和相关政策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方向,通过产业总体及各专项规划,明确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目标,并借助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创新等一揽子政策引导和推动转型升级目标的实现;二是营造和培育有利于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软硬件环境,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和集聚基地、公共技术及信息服务平台、资源共享平台等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以引导科技、人才、资本等资源向区域重点文化产业集中、集聚。市场拉动是指市场在文化产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供求、价格、竞争三大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向效益好的文化企业,拉动文化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二是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推动文化企业内部技术创新,增强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和能力,促进文化产业内部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创新驱动是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通过科技文化融合,发展新型业态,驱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主要表现为:一是加快推进文化资源信息化,丰富和提升文化产业“内容”;二是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三是打造文化科技产业载体,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如依托国家、省级高新区、科技园等,建设新型文化业态孵化器,依托大型文化企业和科技企业,建设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三、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绩和问题

1.文化产业增长态势良好,但市场占有率仍需提升

“十二五”以来,安徽省文化产业增长态势良好,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11年的590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088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0.7%,其占GDP比重由2011年的3.90%上升到2017年的4.03%(详见表1)。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40亿元,位居全国第13位;2017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位居全国第10位,中部地区第1位。但从文化产业市场占有率来看,安徽省在出版印刷、广播电视等行业的市场份额明显比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低得多。在中部六省中,安徽省出版业、娱乐业、动漫产业的市场份额分别居于第3、第4和第3位,处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左右。

2.文化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但文化消费结构仍需优化

“十二五”以来,安徽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不断增长,文化消费潜力得以持续释放。2014—2018年,安徽城镇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现金消费支出由570.7元增长到829.1元,年均增幅为9.8%;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现金消费支出由162.5元增长到264.1元,年均增幅为12.9%(详见表2)。总体来看,全省文化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但是安徽省文化消费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一方面,文化产业创新投入相对较少,创新力度不够,附加值高的新兴文化产品供给数量和种类较为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安徽省居民恩格尔系数较高(2018年安徽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1%和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和2.9个百分点),所以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相对偏低,文化消费以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传统文化产品为主,新兴文化产品和高端文化产品则需求不力。

3.文化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但科技文化融合仍需深化

安徽省注重运用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着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业态。文化企业主动融合互联网,加快产业调整布局,如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将文化产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打造O2O产业业态;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深度开发电子报、数字报、手机报、网络购物等新媒体业态;广电集团的智能家居;演艺集团的3D全息影像黄梅戏;新媒体集团的新娱互动产品等,使得安徽文化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但总体上,安徽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仍需深化,科技与文化融合度约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安徽文化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题材、功能、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创新开发,同时缺乏3D制作和图形处理等核心技术,整体上技术含量不高。从城市来看,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项目和基地主要集中在合肥、芜湖等少数经济发达地市;从业态来看,与科技融合的文化产业主要为新兴文化业态,科技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较少;从企业数量来看,省内文化科技融合企业数量较少。

4.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但完整文化产业链亟需打造

安徽省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为落实《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2014年12月制定了《安徽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各地市政府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全省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卓有成效,据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已建成的2506个各类文化产业园区中,安徽有96个,约占全国文化产业园区总数的4%,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七,与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北京一起列入第一梯队。截至2017年底,安徽省已有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家,并先后通过6届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选出的省级文化产业基地覆盖全省16个地级市。虽然安徽文化产业发展外部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和优化,但文化产业内部资源整合力度仍需加强。全省尚未形成媒体传播、影视剧拍摄、休闲娱乐、相关文化旅游和工艺美术产品研发与销售等纵横向延伸的完整产业发展链条,文化企业主要分布在产业链的中游,以加工制作为主,产业链下游缺少销售渠道、推广宣传平台,某些产业上游缺乏原创性研发。从原创研发到营销发行,存在链断或者环缺,完整文化产业链亟需打造。

四、五大发展理念下安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切入点

1.创新发展,丰富文化产业业态,以文化科技融合为契合点驱动转型升级

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文化科技融合给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营销等带来革命性变化,将文化内容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对接,派生出文化新业态,为文化产品提供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推动传媒产业、展演产业、视觉艺术、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安徽文化产业的科技转型。推进科技文化融合,一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引擎作用,推动文化企业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深入合作,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文化科技化”与“科技文化化”,深化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度;二是将科技引入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通过科技创新牵引形成“科技型文化产品”,通过文化创意驱动形成“文化型科技产品”,借助移动互联网打造徽文化旅游品牌;三是以科技创新丰富安徽文化产业传播手段,创新文化产业营销模式,拓展文化产业销售渠道。

2.协调发展,优化文化资源配置,以产业联动发展为着力点促进转型升级

产业协调发展是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之一,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解决各地区文化产业同构问题,增强区域文化产业互补性。产业联动发展是实现产业协调发展的着力点和主要抓手。一是促进安徽省内文化产业联动发展。从文化资源的整体性和网络关联性出发,编制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推进各地区文化产业错位发展,皖北重点发展历史文化产业、中药文化产业等,皖南重点发展戏剧文化产业、徽文化产业等,优化地区文化资源配置,彰显地区文化特色。二是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延伸和衍生文化产业链,推进文化产业与机械装备、软件、通信等产业的科研合作,提高文化产品所蕴含的科技元素及衍生品的开发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全方位创新。三是建立区域文化产业联动协作机制。对黄梅戏、皖南明清建筑、小岗村精神等优秀文化元素进行衍生产品的联动开发,构建文化人才相互交流、合作共享的联动体系。

3.绿色发展,规避文化高碳现象,以降耗减污为突破口推动转型升级

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要大力发展绿色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产业,以增加“内容”产业和“渠道”产业为重心,构建绿色文化产业体系;在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上坚持高端集聚和低端扩散并重,不断开拓文化产业绿色发展方向;建设绿色文化人才队伍,促进绿色科技创新,推动绿色科技融入文化产品;培养绿色文化企业,持续扩大绿色文化消费,避免文化“高碳”现象。降耗减污是建设文化生态文明、推动文化产业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安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要以降耗减污为突破口。一是加大文化领域降耗减污技术的研发力度,将清洁技术运用到文化产品的生产中,如通过工艺改造降低徽派版画、宣纸等文化产品的生产能耗及对水资源的污染。二是构建安徽特色绿色文化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绿色出版、绿色影视、绿色印刷、绿色广告、绿色演艺等传统文化产业,以及绿色文化创意、绿色数字出版、绿色移动多媒体、绿色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三是根据不同文化产业的资源特征,推行差异化的降耗减污政策,如对于以古遗址、文物、自然景观等不可再生文化资源为主的文化产业,以减污和保护为主,对于以创意、科技、信息等可再生资源为主的文化产业,在加速资源开发再利用的同时,尽力减少开发生产中的资源消耗。

4.开放发展,拓展文化产业市场,以文化产品贸易为手段拉动转型升级

开放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动安徽省文化产业转型,一方面要跳出相对封闭的省域文化圈,加强国内区域合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同跨国文化企业的合作,学习其在国际文化交流和贸易方面的经验,营造大开放、大交流的发展氛围。要以全球化视野推动文化产品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一是努力弘扬和传播优秀徽文化。坚持徽文化特色,继承徽商开拓开放、勇于创新的“徽骆驼精神”,把思想深刻、艺术性强的徽文化产品推向世界。二是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安徽出版集团、安徽广电传媒产业集团等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在创意研发、品牌培育、渠道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的龙头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收购、控股、合作等方式,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参与全球文化资源和价值链整合。三是在开放中培育和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不仅仅是技术和资本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发展模式和文化内涵的竞争,为此,既要培育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发挥其规模经济效应,提高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挖掘徽文化的内涵;又要发挥中小企业的市场敏感性,激发文化领域创新活力,促进新创意、新产品、新贸易模式等的开发和利用。

5.共享发展,深化省内文化合作,以合作平台构建为支撑点撬动转型升级

文化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文化资源禀赋具有鲜明的区域异质性,构建合作平台有利于深化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实现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共享,通过合作共享促进各地市优势文化资源的交流和互补,提高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根据安徽地域文化特色,可重点构建两大合作平台。一是皖江文化产业合作平台。八百里皖江,文化资源密集,如安庆的古皖文化、池州的佛教文化、铜陵的青铜文化、芜湖的商业文化、马鞍山的诗歌文化等。皖江地区可依托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优势以及长江黄金水道的交通优势,立足皖江地区的文化产业基础和文化资源特色,打造一条既体现区域特色又融入现代元素的皖江文化产业带。二是皖北文化产业合作平台。皖北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各地市文化资源特色明显,如六安的红色资源、阜阳的柳编工艺品、亳州的历史人文资源、宿州的马戏杂技、淮南的花鼓灯和淮北的运河文化等。皖北地区可以《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为契机,加快皖北文化产业合作平台建设,深入开发皖北地区文化资源和开拓文化新业态,努力开发和弘扬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彰显花鼓灯、马戏杂技等传统文化技艺,着力将文化大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五、结论

贸易新业态范文6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数字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围绕数字化既深度融合产业又成为人民群众不可或缺、无所不在的生活方式,以场景牵引和数字赋能为主线,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发展,打造城市数字化发展新底座,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科技创新攻关、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数字生态营造四位一体保障体系,构建数字化发展新格局,为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坚强支撑。

(二)基本原则

——统筹谋划、高效布局。树立全局思维、系统观念,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和规范引导作用,推动数字时代城市生产方式系统变革、生活方式多维变迁、治理方式演进升级。

——协同推进、一体提升。突出综合集成和全面贯通,打造数字经济创造新供给、数字社会满足新需求、数字政府优化新环境“三位一体”的数字,三大领域相互协同、互为促进,整体提升城市数字化水平。

——数据互通、数字赋能。立足“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坚持以统利用、以用促统,打通数据壁垒,高标准推进数据归集整合与共享开放。紧扣“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发挥“城市大脑”赋能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社会服务更加精细化和政府治理更加现代化。

——场景牵引、应用为王。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场景打造为用,建设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场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发展目标

到2023年,数字化发展整体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梯队。数字经济创新引领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新高地。数字公共服务体系更加高效便捷,数字生活服务更加普惠可及。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全国领跑,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的数字治理新模式。“城市大脑”赋能发展的能力基本形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数据资源要素实现高效配置,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逐步完善。

——数字经济。建成“津产发”数字经济综合应用平台,健全以制造业、商贸业、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的数字经济“1+3”政策体系,到2023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不低于55%。重点领域智能制造水平显著提升,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蓬勃发展,力争成为国内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示范区,新兴数字产业和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成为国家智能科技产业北方基地,抢占世界智能科技产业制高点。

——数字社会。建成“津心办”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平台(民生服务、民生资讯模块),推动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围绕交通出行、旅游休闲、教育医疗等民生热点领域和生活品质提升,分批有效落地20个应用场景。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城乡数字鸿沟基本弥合,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初步形成,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数字政府。建成“津治通”社会治理综合应用平台和“津心办”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平台(政务服务办事模块),建设41个数字治理典型应用场景,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一体化社会治理新格局。打造政务服务智能化平台(PC端、移动端),基本建成智治协同、运转高效的整体数字政府,有效提升科学决策、精细化治理能力。二、培育创新引领的数字经济,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四)释放“津产发”平台产业数据价值

围绕服务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聚焦提升“十大产业链”能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重点任务,以“津产发”数字经济综合应用平台为支撑,汇聚资源要素数据、产业链数据、创新链数据、供应链数据、贸易流通数据,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即时分析、引导、调度、管理,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委网信办;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建设十大标志性产业链数据中心,选择3至5个优势行业开展产业智慧中枢应用试点,有效支撑多样化的经济数字化治理、产业数字化服务、数字产业化发展应用场景。(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委网信办;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

(五)培育数字产业化发展新动能

实施“铸魂”工程,加快研发设计类、生产制造类等工业软件和关键工业控制软件,到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达到2600亿元。(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实施“芯火”工程,落地实施中芯国际先进制程芯片、飞腾芯片研发总部、环欧半导体智能化切片等重大项目,到2023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2400亿元。(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发展新兴数字产业,构建以飞腾、麒麟、超算中心等为引领,涵盖核心硬件、基础软件、算力支撑、场景应用、关键配套等领域的产业链。(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市级相关部门)布局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重量级未来产业,发挥曙光、华为、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市级相关部门)

(六)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发展新智造,制定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赋能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实施工业互联网赋能行动,全面推进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以及企业级四类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到2023年新建3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实施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行动,重点推进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行业数字化集成应用,建设300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提升数字经济“两谷两园两区”(中国信创谷、北方声谷、河西区数字经济主题园、武清区大数据主题园)服务效能,构建数字经济新增长极。(牵头单位:相关区人民政府)实施智能场景打造行动,统筹推进信创应用场景建设和智能科技应用场景“十百千”工程,持续培育“5G+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牵头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市级相关部门)

发展新贸易,制定实施数字商贸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建设数字商贸综合服务平台,赋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持续深化传统贸易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金街建设,推动商场、超市等实体零售企业数字化升级,打造智能售卖、智慧菜市场等新型数字商业应用场景,用数字经济赋能消费。(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加大电商主体引育,吸引头部企业在本市设立职能总部、新业务板块,培育一批“小而美”的网络品牌和数字商务种子企业,到2023年网上零售额达到1500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200亿元。(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高水平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创新发展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新业态新模式。(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支持和加强数字可贸易化、防止数字不当交易等前瞻问题研究,探索建立互惠共享、可持续发展的数字贸易新局面。(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委网信办;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相关区人民政府)积极争取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建设。(牵头单位:市金融局;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

贸易新业态范文7

关键词:文化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

1我国文化产业现阶段的发展及问题

产业博览交易会于2017年5月在深圳开幕,在该会上我国“文化+”新成果得到了全面地展示,最为突出的就是融合了科技、互联网、金融及文化产业等领域的新型融合成果。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的产业规模呈现出飞速扩大的态势,与传统文化产业相比,前者有着极快的增长速度和较大的产值贡献,后者远远比不上。但在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突显出了很多问题。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文化产业尚无法得到较好的总体效益,在各地区也存在着发展参差不齐的情况。就当前阶段而言,有以下几点表现:第一点就是产业没有很好的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的附加值不够,没有办法满足当前的消费市场需求,第二点是没有根据文化这个产业建造一个更加完善的产业链,产业在建设的过程当中相对滞后,没有真正地发挥出文化新业态的集群效应。第三点是没有具备一个比较高的各类资源的整合,而且社会的各个资源的分配以及其他产业的融合也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第四点是没有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文化产权跟版权的评估,同时交易市场跟服务平台也没有得到更好地健全,市场的资源引导能力差。对于一些中小型的企业来说,存在着融资困难的问题,第五点是国家还没有完善相关的体系,也就是说我们所提出来的文化产业的改革跟政策没有得到更好地落实,在管制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2融合文化产业与科技,对产业新业态加以培育

(1)加速融合文化产业与科技,可以对文化产业进行培育,让经济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近些年来,数字技术取得了非常好的进步,新媒体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再加上我国文化产业跟科学技术不断融合发展,新技术催生出更多的产业新业态,按照这个速度来看的话,对于文化以及科技创新的渗透力是能够起到借助作用的,加速融合文化与科技,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虚拟现实等一系列新型先进信息技术,对文化产业的表现形式、内容生产、商业模式以及文化业态等进行创新,将创意创新内核赋予传统文化产业,将我国传统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成文化产业优势,对文化产业新业态加以积极培育和发展,为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起到有效助力。

(2)加速融合文化产业与科技,实现功能齐全的文化新业态产业体系的建立,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就当前阶段而言,数字创意产业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领域,理应对其加以重点发展。对于数字创意产业而言,其囊括了诸多内容,例如:数字文化内容、文化创意装备以及设计服务等。需要将文化科技融合重点工程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形成有着丰富种类的文化新业态产业体系。在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及服务的过程中,对数字技术手段加以利用,以此形成新供给和新消费,与此同时,还可成为新型文化产业门类,对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加以丰富的同时,实现对社会风尚潮流的引领。

(3)加速融合文化产业与科技,使文化新业态产业布局能够得到相应的优化以及处理,为集聚发展提供更好地助力。要把文化产业园跟高新技术园之间存在的优势互补功能发挥出来,就需要在现有的文化以及科技融合的基础之上,实现部级的文化创意园以及基地的打造,与此同时,对于各个区域的资源需要加以整合,发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针对于动漫的制作以及创意设计和网络游戏等,这些比较有丰富数字文化内涵的优势产业进行培育,构建一个更好的文化新格局,保证其有明确的规划定位,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且彼此互为产业链,进而使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4)加速融合文化产业与科技,实现产业生态链的构建。如果想要在文化产业当中融合科技,需要转变观念,尝试对于现有的机制以及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与此同时还要跟一些高校或者是研究所等进行合作,打造出一个新的生态链。在这种合作过程当中,可以发挥出不同的创新主体的优势,也能够把彼此之间的要素进行释放,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为科技跟文化的交流提供更好的助力,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地发挥文化新业态的咨询以及评估等这些业务,实现文化创新平台的构建跟打造,营造出一个更加适合文化与科技发展的环境跟氛围。

3融合文化产业与金融,为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1)加速融合文化产业与金融,对投融资体系加以健全,并就金融产品进行创新。把资本市场对供给侧改革的强大的助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深化体制改革,加大产业资本以及金融资本等跟文化互联网科技创新资源的融合力度,让财政金融以及文化共同发展。在《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当中,存在着对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以及对全社会文化发展的指引和理念,尤其需要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激发出民间资本的活力,在对文化融合产业以及金融融合产业的发展规律进行探索的时候需要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进行研究,企业融资渠道可以有效地扩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信贷产品,帮助文化产业更好地发展。与此同时,还需要提供大量的资金,帮助文化企业实现集团化和规模化发展。

(2)加速融合文化产业与金融,对文化资本市场加以发展。《文化产业重点领域、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中,对所支持的产品、服务及产业领域进行明确,且鼓励数字文化创意企业进行创新行为,引导各资本在文化产业领域进行投资。打造文化产业服务链,鼓励银行、保险以及证券等多方面参加进来,同时,还需要科学发展文化产业以及文化的保险市场,充分引导那些比较符合条件的企业帮助其完成上市融资,而且需要开放通道,允许企业使用债券来进行融资。使文化与金融融合的领域得到有效扩大,且对各地文化资源加以充分挖掘,帮助文化产业领域获取更多的金融资本。

(3)加速融合文化产业与金融,进行中介体系的建立,并搭建服务平台。政府需要对当地的文化产权交易加以鼓励,并且帮助其建立文化投资服务平台,政府可以去进行融资跟保险机构的组建,使政策性保障机制和金融衍生工具得到有效引入,以此使多样化融资担保模式得到构建,与此同时,还应该进行知识产权的评估以及管理机构的组建,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以及管理。可以跟知识产权相关的服务园区以及公司进行合作,共同搭建一个文化知识的信用平台。此外,还可以对文化的融资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并且制定一套相关的合理的评估体系。

4融合文化产业与互联网,实现平台经济的打造

数字化生产与传播以及数字化消费与管理是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下应运而生的,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数字文化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壮大,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底时,我国整个文化产业中,与数字化技术相关的新媒体文化市场价值占比超过了70%,且有进一步发展与扩大的趋势,由此可见,“互联网+”的兴起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工作。

(1)加速融合文化产业与互联网,使文化产品信息实现最大化,以此打造产业平台经济。很多平台型文化集群和企业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得到建立,其会以开放和免费等特色进行合作伙伴的大量吸附,以此实现“创意经济”。加速融合互联网和文化产业,可在经济中植入互联网这一新基因,使传统经营渠道得到有效扩宽,而互联网和文化产业融合的领域也得到有效扩张。文化产业可以结合电子商务形成互联网文化贸易,对产业平台加以利用,达到最大化实现文化产品信息的目的,进而推动文化产业平台经济的形成。

(2)加速融合文化产业与互联网,使文化资源实现重组,促进文化体制变革,帮助新兴文化产业形态形成。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互联网+”的作用也是无法准确预料。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大众创业的国家红利加以利用,对我国的互联网设施的众多功能充分利用起来,积极地展开文化跟互联网的融合,成立一个新型的文化创新企业,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助力。

(3)加速文化产业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对平台的体系进行完善,这样可以更好地优化发展的环境。在互联网发展的时候,需要对物联网进行更好地研究,引导企业使用物联网来建设一个运营平台,并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建设数据处理系统,以此为企业的发展以及利用资源提供更好地便利。与此同时,还需要对电子商务体系进行更好地完善,对跨境电子支付进行更加深层次的研究。此外,还要对版权保护体系加以健全和完善,并且制定好相关的行政管理体系,以此使互联网产业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

5结束语

文化产业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发展的一个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而且发展得非常的迅速,目前的产业黏度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的,有着非常好的发展优势,可以进行更加好的国民经济服务,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能够融合在不同的产业之中,促进其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强大助力。

参考文献:

贸易新业态范文8

一、跨境电商的业务模式

按商务主体来划分,目前跨境电商模式可以分为B2B、B2C、C2C、B2B2C等形式。具体而言,B2B是企业对企业。B2C是我国企业直接面对国外消费者,以销售个人消费品为主,物流方面主要采用航空小包、邮寄、快递等方式,其报关主体是邮政或快递公司。C2C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B2B2C的形式源于目前的B2B、B2C模式的演变和完善,把B2C和B2B结合起来,通过B2B2C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构建自己的物流供应链系统,提供统一的服务。从海关监管方式来看,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有9610、1210、9710和9810等方式。9610是指境内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展示境内商品,境外消费者选购商品后,通过国际邮政或快递投递商品,货物通过“清单验放,集中申报”模式,办理通关手续的经营方式。9710是指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简称“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9810是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海外仓,简称“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适用于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的货物。1210是指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简称“保税电商”,适用于境内个人或电子商务企业在经海关认可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跨境交易,并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进出的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境商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与境内区外(场所外)之间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零售进出口商品不适用该监管方式。1210监管方式仅适用于经批准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试点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

二、跨境电商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税收优惠政策适用地点

国家持续出台一系列税收支持政策,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行业快速规范地发展,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综合试验区)有诸多的优惠事项,例如:出口退税手续的简并、无票免征等优惠措施。综合试验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电子商务出口企业是指自建跨境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或利用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出口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截至2022年,国务院已先后批复了6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现在共有132个。

(二)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的优惠政策

综合试验区电子商务出口企业出口货物未取得有效进货凭证,而符合相关条件,可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海关总署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零售出口货物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103号)规定:“一、对综试区电子商务出口企业出口未取得有效进货凭证的货物,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试行增值税、消费税免税政策:(一)电子商务出口企业在综合实验区注册,并在注册地跨境电子商务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登记出口日期、货物名称、计量单位、数量、单价、金额。(二)出口货物通过综合实验区所在地海关办理电子商务出口申报手续。(三)出口货物不属于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决定明确取消出口退(免)税的货物。”

(三)适用核定征收的优惠政策

综合实验区内的跨境电商企业,符合相关条件的,采用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办法,应税所得率统一按照4%确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零售出口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36号)规定:“一、综合实验区内的跨境电商企业,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试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办法:(一)在综合实验区注册,并在注册地跨境电子商务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登记出口货物日期、名称、计量单位、数量、单价、金额的;(二)出口货物通过综合实验区所在地海关办理电子商务出口申报手续的;(三)出口货物未取得有效进货凭证,其增值税、消费税享受免税政策的。二、综合实验区内核定征收的跨境电商企业应准确核算收入总额,并采用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率统一按照4%确定。”

(四)综合实验区内实行核定征收的跨境电商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