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行政值周总结范例6篇

小学行政值周总结

小学行政值周总结范文1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的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深入开展“安全文明小区”、“治安安全单位”等创建活动。提出了“以人为本抓治理,抓好治理保教学”的“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从“管好自家的门,做好自己的事”入手,使“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健全管理网络,抓好队伍建设该校成立“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组建了由镇政府司法员、学校行政、年级组长、班主任、村小负责人、生活教师组成的“学校周边环境治理”队伍,聘请了镇综治专干田忠担任“学校周边环境治理”联络员。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年初认真制订“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年末认真进行工作总结。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他们层层落实“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岗位责任。每期开学,都要和学生及其家长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与完小各班主任、村小负责人签订《综治、安全生产、周边环境治理责任书》,在每个教室张贴《学生安全常识》,公布学校校长、主管的电话。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综治、安全生产、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例会,在例会上认真总结本月综治、安全生产、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部署下月工作。充分利用两操集会时间,值周行政和值周教师结合本校安全、文明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进行表扬和批评教育,常抓不懈。

该校行政管理人员每周轮流值周,参与一天管理的全过程;两位值周教师负责督查学校的纪律、卫生、勤学;班主任管理本班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每一个环节;生活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生活管理,指导学生睡觉、起床、就餐等工作;遇到特殊情况,学校巡逻队对学校的重点部位进行重点防范,有必要的时候进行通宵巡逻、值班。这样保证了网络管理机制的顺畅、运行协调,使学校提出的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及安全检查的要求能落到实处。

“学校管理靠大家,安全工作人人抓。”该校动员,组织全体师生员工共尽综治、安全生产、周边环境治理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安全意识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能有任何松懈、麻痹思想。在每周召开全校教职工例会,该校行政都要传达、学习上级有关部门对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的文件、指示,通报各地周边环境治理事故的典型,使警钟长鸣,增强教职工安全意识。对学生,除了班主任经常加强安全教育外,该校行政经常利用校会、升旗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定时地检查学生宿舍、走廊、楼梯、过道的防范工作,如有疏忽,及时提醒。为了强化校园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治理氛围,今年4月,该校投入了7400元的校园文化宣传经费,订制了铜制的校训、八荣八耻及办学思想理念、办学思想宣传牌。更新了班牌,布置了办公室、教室等,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今年5月制作了“明德小学”宣传DVD光碟,用优美的教育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一项项教育成果教育学生热爱学校,珍惜学习机会。该校开通的校园广播室每天两次播音,以宣传“安全文明校园”创建为主,营造“安全文明校园”创建的氛围。每期进行1次少先队园地建设评比,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每周进行1次班级流动红旗评比,鼓励先进班级;每期期中、期末各进行1次法制、安全教育,平时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的安全、法制教育,使安全教育经常化;每期组织教师进行1次家访,宣传学校的办学情况,协调学校周边关系,让社会、家庭、群众理解学校、重视学校、热爱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周边环境。

三、落实过程管理,确保校园和谐按照“集中办学,发挥规模效益”的指导思想,该校逐步推行集中办学,现已实现了全学区三至六年级集中,学生的生活、安全管理难度增大,校园安全、稳定是集中办学的基础,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他们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校园和谐。

1、理论学习,依法执教。该校规定,教师必须认真进行理论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依法执教。他们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政策、法律法规,不断强化教师依法执教意识,指导教师学会用法律武器武装、保护自己,依法执教。要求教师每月写字数在800字以上的政治学习笔记2篇,严格《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省教育厅十条禁令》,严肃处理体罚或变现体罚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收费,认真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提升教育形象,构建和谐的周边关系,营造全民重教的氛围。

2、管理网络,网络管理。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他们对学生实行网络化教育管理,形成了“学校行政—值周老师—班主任—学生”的网络管理。值周行政负责对班主任工作的检查督促,并于每周例会上进行小结。值周教师负责学生一日常规的检查落实,并把检查结果在学校一日常规公布栏上按天公布,每天利用集会时间进行小结。少先队负责利用校园广播室、开展班队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法制辅导员和学校综治专干负责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3、生活老师,指导生活。他们选派了两位工作细心、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任

小学行政值周总结范文2

关键词:林业周期;水土流失;过量采伐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05002

1引言

由于过量采伐,我国木材生产水平与生态功能遭到极大影响,进而出现大幅度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现象。从林业经济波动周期性与经济发展特点来看,主要包括两个原因:一方面是林业经济的内在因素,即内部结构和内部投入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方面是林业发展的外在因素,即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和林业相关部门对林业经济的制约与促成,国家政策对林业正反两个方面的发展和影响。在林业经济规律分析中,除了对林业经济状态进行仔细分析外,还必须对周期波动进行认真分析。另一方面,还要对发展动因进行研究,通过林业经济波动分析,从根本上探讨林业活动成因。

2影响林业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内部因素

2.1森工、营林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森工和营林作为林业部门的重要内容,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都对林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正确分析森工和营林对林业经济的作用,可以从林业总产值入手,将总产值视为因变量,将森工和营林作为自变量,进而返回分析模式。通过计算结果表明:森工对林业经济贡献较大,系数为0.7;营林对林业发展作用相对较小,系数为0.3。如果从更深的层次来看,出现营林产值作用偏小的主要原因是:1978年前生产型营林数量过小,从而对林业总产值作用造成影响;其次是营林产值计算不太合理,也会影响营林产值计算结果;最后是不同的统计口径,让营林产值不尽相同。从20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上述三种原因不同程度的处理和营林事业的快速发展,营林对林业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渐提高。

2.2林业投资对林业经济的影响

不管是哪个时代和国家,生产投入都是影响国民经济产值的主要原因,也就是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通常,林业生产不包含资金、土地、林业技术与劳力。在林业生产中,最为丰富的要素就是劳动力,投入程度主要受林业规模和生产环境影响,这点在国有林业部门尤为突出。因此,劳动力变动对一定时期的林业经济发展影响程度不同。土地作为林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稀缺要素,在一定的时期和地域中,林地投入规模极其有限,在相对稳定的过程中,对林业经济发展作用不太明显。科学技术作为最直接的林业生产力,由于林业产业特征影响,林业,尤其是营林对科学技术的应用率相对较低,科研技术对20个世纪80年代前的经济发展影响尤小。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林业生产中,对林业经济影响最大的生产要素是资金。

3影响林业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外部因素

从林业发展整体局面来看,影响林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府政策、自然灾害以及国民经济。在林业外部因素中,由于自然因素是不受人操控的因素,具有很强的偶然性,通常对林业发展没有显著的作用。通过大量实践成果来看,国家政策和政治环境对林业发展、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从以往研究成果来看,政策变更和政治运动都会直接影响林业经济发展。在林业发展变动中,由于正处于国家政策变更时期,林业作为政策性很强的单位,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都直接影响林业经济发展,尤其是政策环境较大时。

在林业外部经济发展中,国民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对林业经济影响重大,林业作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和结构变化。综合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当国民经济发展稳定时,比例结构相对合理,林业发展稳定、效率较高;当国民经济对林业发展影响较大时,工业发展变快、比例增大,林业经济就会加快,而对林业发展的带动相对较小;近几年,林业经济和国民经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发展步伐减慢。

4结语

林业作为一门公益性很强的部门,是林业经济周期性变动研究作为新形势下林业经济的重要领域,对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以往的林业经济研究中,受政治因素影响,林业发展脚步相对缓慢。近年来,随着林业经济和科学研究力度加大,必须正确分析林业经济变化规律,从波动具体情况,保障林业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1]赵慧刚. 浅谈我国林业经济走可持续道路的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4).

[2]汪春梅. 实现伊春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7).

[3]罗志平. 加强生态林业建设 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

小学行政值周总结范文3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这次利率调整是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也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组成部分。他还说,尽管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各界人士意见不一,但在这次宏观调控过程中,国务院一直都非常强调要发挥好利率政策的杠杆作用。对于利率调整的决策依据,周小川表示,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并非央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整的主要参考因素。此外存款下降、资金体外循环的因素也并非利率调整的决定性因素。至于外汇流入增加带来的人民币占款问题,周小川认为,仍在中国经济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周小川总结称,判断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主要还是要看整个宏观经济的走势,包括看CPI和PPI这样的指标。另外,央行比较关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于此次利率调整的影响,周小川表示,这次利率调整刚发生半个月,政策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同时,央行要积极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对这次利率调整政策的消化,尤其是加快推进微观机制改革。

郎咸平:人民币升值的口子绝不能开

“人民币一旦升值一次,就极可能升值两次,后果将是极具破坏性的。这个口子不能开,否则会越撕越大。”郎咸平近日表示。曾在世界银行担任公司治理顾问的郎咸平对国际“热钱”对人民币的狙击忧心忡忡。郎咸平是强烈警惕国际“热钱”的华人学者。国际“热钱”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套利机会觊觎已久。2003年6月,郎咸平就曾指出,为炒作人民币而流入中国的“热钱”高达500亿至600亿元,这批“热钱”主要来自美国和日本。美国和日本是去年要求人民币升值呼声最高的两个国家。此次“热钱”卷土重来,郎咸平甚至建议人民币应先贬值2%一段时间,再恢复现有汇率,以此逼退“热钱”。

唐双宁:宏观调控不宜再出台新总量控制政策

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评点宏观调控,指出目前的宏观调控,一要巩固已取得的宏观调控成果,不宜出台新的总量控制的政策。同时,密切关注国民经济发展走势,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前瞻性,保持灵活性、务实性,提高商业银行自主审贷、自担风险能力,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积极的货币信贷环境。二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支持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发展。三要在信贷投放上做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工作。他认为当前的宏观调控主要具有以下的特点,见事早,方式新,针对性强,震动小,见效快,影响深。四要充分认识到宏观调控成果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基础还不够稳固,要保持警惕,防止反弹,特别是采取得力措施防止投资领域盲目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五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六要注意防范宏观调控中由于项目停建、缓建所带来的新的银行风险,严防新的不良贷款。

小学行政值周总结范文4

在近期举行的中国全国人大会议上,北京市前市长和去年中共“十六大”才被选为政治局常委的,将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

对这两人来说,进入经济决策层,就意味着深层次的经济症结正等着他们医治。去年,为将过热的经济冷却下来,中国不得不6次加息。

各司其职

已59岁,周小川也年届六旬。周被继续任命为央行行长后,不得不面临多个经济难题,既要对付11年来最高纪录的通货膨胀率,又不能使经济增长骤然放慢。

对中国这个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来说,要实现这个目标确实十分艰难而复杂。全球经济的脆弱性暴露得越来越深刻,这对中国出口无疑产生极大的影响。

被任命为副总理后,很可能将主导经济政策的制定。中国国内媒体对王的评论很丰富。

去年10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据香港城市大学政治科学教授郑宇硕(Joseph Cheng)分析,被任命为副总理后,其工作会逐渐从经济政策制定中转移,精力将更多放在意识形态上。

周小川极力主张人民币升值,现在仍留在央行行长的位置上。伦敦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说:“周小川的留任对加快人民币升值是个利好。最近几周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便是周小川政策的最好证明。”

61岁的广东省前省委书记张德江,也进入了副总理班子,他将辅助管理经济工作。国家发改委前主任马凯也是61岁,已被任命为国务院秘书长。

与通胀斗争

去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7%,今年刚开始的几个月,已经升值3%。人民币升值有助于降低进口商品价格,提高出口商品价格,从而有利于减轻通货膨胀。

2008年,中国经济学家对是否加息产生分歧。而防治通胀的另一项工具――提高准备金率也已达到高位。

“中国对经济的关注,正逐渐从防止过热转向偏冷。很快,我们将看到中国放慢加息和提高准备金的步伐,同时,人民币升值速度也将放慢。”罗思资本合伙公司副总裁、美林公司前全球首席经济师唐纳德・斯特拉斯海姆(Donald Straszheim)说。

斯特拉斯海姆希望,对全球经济贡献巨大的中国经济,2008年增长速度仍能达到8.9%。与去年11.7%的增速相比,这个速度自然要慢一些。不过,也有研究人员认为,中国经济今年仍有望保持10.5%的增速。

平衡木难题

摩根大通公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Frank Gong)认为:“中国经济政策将从防治过热转向更注重平衡,政府制定政策的落脚点,也将放在保持经济稳定和维持强劲增长上来。”

去年,中国应对食品价格上涨遭遇挫折。食品价格暴涨,导致食用油、大米和鸡蛋商家蒙受损失。对3亿中国城镇居民来说,如果食品价格继续上涨,他们将陷入贫困状态。

现在,对付通货膨胀成了一个大问题,这是影响中国稳定的最大因素,也是决定中国经济能否避免硬着陆、实现软着陆的最关键任务。

在北京生活的美国律师龙安志(Laurence Brahm)表示,在2000年到2002年表现出了极强的管理风格,他并不害怕使用所谓命令经济的手段干预经济。

小学行政值周总结范文5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现金股利;股利政策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9)05―0067―07

一、引言

上市公司为什么支付股利?传统的税收理论、信号模型、假说以及近年提出的股利迎合理论等股利理论,实际上都没能完全解释清楚著名的“股利之谜”。2006年,DeAngelo,DeAngelo和Stulz提出了股利生命周期理论,试图全面解释公司是否支付股利及支付多少的问题,实证检验后认为,成熟的、盈利能力好的公司倾向于支付股利。该理论将企业本身特性、外部经营环境及股东的预期相结合研究公司的股利支付行为,更为合理地解释了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

我国企业制度和市场环境较特殊,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似乎更难解释。目前国内有关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结果显示,国外解释股利政策的主流理论一股利信号传递模型和成本理论都无法很好地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针对现有主流理论存在的缺陷,从生命周期的视角来研究公司在生命周期演进过程中股利政策的差别,不仅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理论研究是一个有益的补充,而且有助于投资者和监管层更好地分析和把握公司的股利政策,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引导上市公司根据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合理制定股利政策。因此,本文以2000-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研究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公司的股利政策,来检验公司的股利政策与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验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是否真的会影响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

二、文献回顾

作为对企业的一种仿生研究,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一直是企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迄今为止,已有20多种不同的生命周期理论模型。早期的研究重点放在对企业生命周期进程的划分和不同生命周期的公司特征描述上,如企业经营策略的制定、组织结构特征、领导者风格、企业经营策略与经营绩效之关联性等。

随着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学者们逐渐将生命周期理论运用到财务领域的实证研究中。目前,生命周期理论较多地运用在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信息含量、公司的筹资偏好等方面。由于生命周期影响因素较多,较难合理地划分各个阶段,在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股利政策研究上,国内外的文献较少,目前还没有模型将生命周期和股利政策的变化联系起来。但学者们从以下两个角度展开了研究:

首先,是在传统主流理论无法解释“股利之谜”和“不断消失的股利”现象时,通过研究有支付意向公司的特征,间接证明了企业生命周期与股利政策的关系。如Fama和French(2001)研究发现,高盈利能力、低成长率的公司更倾向于支付股利,而低盈利能力、高成长性的公司倾向于留存利润。尽管他们没有用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公司的股利政策,但支付股利公司的特征与成熟阶段的公司类似,而不支付股利公司的特征也与处于发展阶段的公司相符。Grullon等(2002)研究股利变动的信息内涵发现,股利变动并不能用传统的信号模型和理论来解释,股利增加和其它现金支付体现了公司从成长阶段走向成熟的整个过程。

其次,是明确提出股利生命周期理论并进行直接检验。如DeAngelo等(2006)首次提出股利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成立不久的公司有大量的投资机会而自身资源较少,一般倾向于将收益留存用于投资。而成熟的公司由于盈利能力更高、投资机会更少,一般都倾向于支付股利。他们用保留盈余占投入资本的比率(RE/TE或RE/TA)作为衡量公司所处生命周期的变量,实证结果证实低RE/TE(或RE/TA)的公司处在资本输入阶段,而高RE/TE(或RE/TA)的公司由于有较多的累积利润而能通过自我内部融资,因此,更倾向于支付股利。Dens和Osobov(2007)进一步通过比较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和日本六国上市公司1994―2002年的股利政策发现,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留存收益占权益的比重越高的公司,越可能支付股利。对于Fama和French(2001)提出的“消失的现金股利之谜”,他们分析认为,股利支付的减少可能是由于新上市公司支付股利的减少,但总的股利支付并没有减少,而是集中在那些规模更大,盈利更强的公司中。此外,除美国外,并没有发现其他国家支付股利和不支付股利公司之间相对价格与股利支付意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没有找到支持股利迎合论的证据。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信号模型、追随者效应和股利迎合论都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些国家的股利政策,而以成本为基础的生命周期理论则能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现象。

综上所述,生命周期理论是从企业的整个发展阶段来研究公司的股利政策,将投资政策和股利政策相结合,与传统的股利无关论、信号模型和理论都不相同,既考虑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前期融资成本的减少,又考虑了成熟期成本的降低,支持动态的股利政策。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我国学者对现金股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股利的市场反应和影响因素上,还没有学者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来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本文依据Black(1998)的方法,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三大阶段,研究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现金股利支付政策的差异,特提出以下假设。

1、股利发放意向检验。当企业处于成长、成熟、衰退的不同阶段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财务状况都不同,因此,企业应该考虑不同阶段的特点来制定合理的经营及财务政策。如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销售增长迅速,为了抢占市场,企业的策略重点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等。尽管高的销售增长率带来大量的现金流入,但该阶段高额的资本支出和营销费用使得企业的现金余额并不一定多,另外,成长阶段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从外部较难筹集到资金。因此,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为了未来的发展,倾向于不支付现金股利,而将节约下来的现金用来满足投资和经营支出需要。而处于成熟阶段时,企业生产经营较为稳定,销售增长减缓,投资支出减少,获利能力很强且保持稳定,会有较为宽裕的营运资金,在缺少投资机会的情况下,企业倾向于通过支付现金股利来减少成本和回报投资者。

当企业进入衰退期时,随着市场份额和销售额的萎缩,收入和利润急剧下降,企业财务状况恶化。

尽管按照理性的做法,在企业成长性不足的情况下,应该向投资者返还资金,支付现金股利。但管理者为了维持控制权带来的相关利益,更可能会采取多元化经营或调整现有业务来实现蜕变,使企业重新走上成长阶段。特别是在中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中小股东的权益缺乏有效保护的情况下,管理者或大股东更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所以在内部财务状况恶化、资金短缺、外部筹资困难的衰退期,中国上市公司倾向于不支付现金股利。

从以上企业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财务状况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在各阶段的支付意向是不同的,在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演变过程中呈现倒U型的特点,所以,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企业处于成长期时不偏好发放现金股利,当企业逐渐进入成熟期时,其现金股利发放意向会逐步提高。从成长到成熟阶段,企业的现金股利支付意向与生命周期正相关。

假设2企业处于衰退期时不偏好发放现金股利,从成熟到衰退阶段,企业的现金股利支付意向与生命周期负相关。

2、股利支付率检验。Lintner(1956)认为,公司的盈余会影响公司的股利政策。也指出获利能力对公司的股利政策而言是很重要的因素,获利良好的公司,可以发放更多的股利给股东,即获利能力与股利正相关。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处在成熟期阶段的公司,不但盈利能力较强,而且盈余一般也是最多的。由于此阶段公司的投资机会较少,理性上应该通过支付股利回报投资者。因此,成熟期的股利支付率和股利支付水平都应该大于成长期和衰退期。

此外,Fama和French(2001)及DeAngelo等(2006)的研究发现,由于成长期有较多的投资机会,资本支出较高,公司倾向于不支付股利,将资金留存来满足投资支出。而当公司过渡到成熟期,投资机会少,资本支出低,公司有较多的盈余,更倾向于支付股利,即股利主要由处在成熟期阶段的公司支付。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成熟期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率大于成长期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率。

假设4成熟期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率大于衰退期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率。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数据选择

选取2000~2006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非金融行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中剔除数据不完整的公司、ST和PT公司、净资产为负数的公司、亏损当年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同时,为了避免不同股利支付形式之间的干扰,本文剔除了其它股利支付形式的样本,仅将纯派现和什么都不支付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最终获得885个样本。有关数据来自Wind资讯数据库以及CCER中国证券市场数据库。

(二)生命周期变量的构建

本文结合Anthony和Ramesh(1992),Dickinson(2007)的方法,使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资本支出率及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三个指标,来决定样本公司所归属的各个生命周期阶段。生命周期判断因子在各阶段应有的特征如表1所示。

首先,在每一研究年度,依次按照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资本支出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除以总资产三个判断指标从大到小对样本进行排序,并依据表1将当年的所有公司划分为三组,分别为单变量下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公司样本组。本文分年运用此程序,并允许样本公司的生命周期阶段可以有暂时性的变动。

其次,依据各公司年被分配所属组别赋值,成长期赋值0,成熟期赋值1,衰退期赋值2。在赋值后,将上述三个变量的分值分别为0、0、0的样本归类为成长期,将分值分别为1、1、1的样本归类为成熟期,将分值为2、2、2的样本归类为衰退期。生命周期变量的值为三个变量分值之和,因此,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阶段中,生命周期变量的值分别为0、3和6。

最后,将处在成长期阶段的各年数据汇总,作为成长期的总样本。同样,将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各年数据汇总,得到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总样本。

(三)研究变量的设定

1、因变量。因变量分别取现金股利支付意向(Pit)和现金股利支付率(PR)。现金股利支付意向为被解释二元离散变量,1表示i公司在t年度发放了现金股利,0则表示没有发放现金股利;现金股利支付率其值为每股现金股利与每股收益的比率。

2、解释变量。企业生命周期变量(Life):其值为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即三个生命周期判断因子的值之和。当公司处在成长期时取值为0,处在成熟期和衰退期分别为3和6。

3、控制变量。(1)资产规模(A),即公司的资产总额。当公司规模越大时,越有可能支付股利。为了控制资产绝对值波动的影响,以下对其取对数。(2)总资产报酬率(ROA)。当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大时,越有可能支付股利,股利支付率和每股现金股利也越高。(3)资产负债率(Debt)。公司负债比率越大,越不可能支付股利,股利支付率和每股现金股利也越低。(4)市值面值比(M/B)。国外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分红与企业成长性关联较大。处于高速成长期的公司,为了满足投资对资金的需求,通常更希望将利润留存,因而较少实施现金分红。从成本而言,若当前投资机会不足,发放现金股利还有利于限制管理层挪用闲置的资金。本文参考Fama和French(2001)的方法,采用M/B作为成长性控制变量。(5)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N01)。针对我国股市特殊的制度背景,学者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分派现金股利是出于“利益输送”,股权集中度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派现。本文采用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作为股权集中度的控制变量。

(四)模型构造

为了检验假设1和假设2,构建如下Logit模型:

Ln(P/(1-P))=β0+β1Life+β2Ln(A)+β3ROA+β4M/B+β5Np1+ε (1)

为了检验假设3和假设4,构建如下模型:

PR=β0+β1Life+β2Ln(A)+β3ROA+β4Debt+β5M/B+β6No1+ε (2)

其中:解释变量为生命周期(Life),控制变量为总资产的自然对数(Ln(A))、盈利能力(ROA)、资产负债率(Debt)、成长机会(M/B)、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No1)。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描述性统计

1、生命周期阶段划分变量描述性统计。为了解本文的生命周期划分方法是否合理地划分了企业所处的各个阶段,及企业在各个阶段中生命周期划分变量的差别,本文对生命周期划分变量进行了描述

性统计分析。

从表2可看出,在成长期到衰退期的整个过程中,划分生命周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平均值逐渐减少,同时资本支出率的平均值也是逐渐减少的,且成长期和成熟期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资本支出率都大大高于衰退期的增长率,衰退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除以总资产这两个指标均出现负值。而对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来说,成熟期的平均值最大,成长期次之,衰退期的最小。说明这三个变量能较好地划分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2、各阶段股利支付率和股利支付水平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表明,成长期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的平均值分别是30.62%和0.07,成熟期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的平均值分别是40.08%和0.11,衰退期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的平均值分别是10.53%和0.01。由此可见,不管是股利支付率还是每股现金股利,成熟期的平均值都大于成长期和衰退期,即处在成熟期阶段的公司倾向于支付股利。

(二)单变量分析――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

1、生命周期划分变量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结果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无母数方法来检验各阶段的样本的生命周期划分变量,检验结果见表3。

从生命周期划分变量的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可以看出,处在三个生命周期阶段的样本,其生命周期划分变量的大小与表1的结论一致,且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即资本支出与主营增长率均为成长期显著大于成熟期,成熟期显著大于衰退期;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为成熟期显著大于成长期和衰退期,成长期显著大于衰退期。因此,进一步表明这三个变量较好地划分了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2、股利支付率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结果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tin-Whitney U无母数方法来检验股利支付率假说,检验结果见表4。

从现金股利支付率的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可以看出,成熟期的现金股利支付率显著大于成长期和衰退期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假设3和假设4得到了验证。

(三)多元回归结果和分析

由于证监会在2001年起将上市公司的分红状况作为考察其是否具有再融资资格的条件之一,且2005年我国开始了股权分置改革,为了减少这些噪音,本文分别对2000―2006年和2001―2004年区间的样本,从股利支付意向、股利支付率两方面进行了检验。

1、现金股利支付意向回归结果和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检验企业的现金股利支付意向是否会随着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而调整。

首先,2000―2006年的样本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两阶段来说,现金股利支付意向与生命周期变量之间呈正相关,但不显著,假设1没有被支持。而对于成熟期和衰退期两阶段来说,不管是否加入控制变量,现金股利支付意向都与生命周期变量显著负相关。因此,假设2获得支持,成熟期的股利支付意向大于衰退期。

对于成长期到成熟期现金股利支付意向与生命周期变量之间正相关关系没有得到支持的原因,本文认为主要是我国监管政策所致。我国上市公司不分红现象十分突出,为了规范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证监会从2001年起将上市公司的分红状况作为考察其是否具有再融资资格的条件之一,迫使很多上市公司为了获得再融资资格,实现后续融资而普遍采取了针对该政策的策略性分配行为,导致了股利发放公司的数目和比重两个指标大幅度上升。本文认为,由于证监会的这一政策,可能导致了生命周期变量与现金股利支付意向之间非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为,处于成长期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资本支出率都很高,虽然该阶段高的主营业务增长率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现金流入,但同时需要企业大量的投资支出作为支撑,大量的资本支出可能使得公司收入并不能弥补支出,为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希望能通过发放股票股利或配股来获得所需的投资支出资金。而在现有政策下,就必须保持现金股利支付以获得后续再融资的资格,从而导致了成长期和成熟期阶段现金股利支付意向与生命周期变量之间非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其次,2001~2004年的样本回归实证结果同样表明,在现金股利支付意向方面,成熟期和成长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成熟期的股利支付意向显著大于衰退期。

2、现金股利支付率多元回归结果和分析

首先,从2000―2006年的样本回归结果可看出,在成长期到成熟期,当未加入控制变量时,生命周期变量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显著正相关,说明成熟期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大于成长期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公司会根据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来调整公司的股利政策。但加入控制变量后,生命周期变量变得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上述监管政策所致。假设3部分获得支持。而在成熟期到衰退期的回归中,不管是否加入控制变量,生命周期变量都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显著负相关,说明成熟期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大于衰退期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假设4获得支持。

其次,从2001~2004年的样本回归结果可看出,成熟期的现金股利支付率显著大于成长期和衰退期。由于加入控制变量后生命周期变量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政策会影响公司的股利政策。

3、稳健性检验。用每股现金股利衡量股利支付率,结果表明,现金股利倾向于由成熟的、盈利能力好的公司支付,成熟期的每股现金股利显著大于成长期和衰退期。因篇幅所限,具体数据不予报告。

六、结论

本文首次运用生命周期理论,着重从股利支付意向、股利支付率两方面实证检验了生命周期理论和现金股利的关系,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派发进行了新的理论阐述和解释。研究结果发现:

1、我国上市公司在考虑是否支付股利时,将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作为考虑因素之一。成熟期的股利支付意向显著大于衰退期,但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股利支付意向并没有显著增加。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监管政策所致,为了获得配股和增发的资格,使得上市公司在成长期派发现金股利,导致了从成长期到成熟期股利支付意向的增加并不显著。

小学行政值周总结范文6

关键词:玉米价格 波动 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38-04

玉米作为河南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新中国成立之初,河南省玉米的播种面积仅为1684千公顷,总产量为469万吨,此后随着国家对玉米生产的重视程度提升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玉米生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到2014年玉米播种面积已达到3283.86千公顷,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32.16%,产量为1732.05万吨。20世纪80年代以前,玉米因其产量高,营养丰富,作为主要的口粮作物,为解决全省温饱问题做出巨大贡献,80年代以后,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作为口粮的消费比重开始下降,饲料消费和工业消费比重增加,拉动玉米价格上涨,加上国家政策一直利好,玉米的市场价格水平得到有力支撑,成为玉米种植户的主要收入来源。近两年来,玉米市场供给宽松,一直惯性上涨的国家玉米临储价出现下调,玉米生产在遭遇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挑战,而玉米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广大玉米种植农户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着河南省玉米加工业的发展。根据有关数据和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粮食作物,玉米价格波动更剧烈,地域间的价格差距也更大,这与玉米非粮化趋势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研究玉米价格的波动情况,探索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为稳定河南省玉米价格、保证农民收入、完善玉米价格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对于粮食价格波动方面的问题,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李剑、宋长鸣等以小麦和大豆为例,利用X-12-ARIMA模型和ARCH模型对剥离季节因素的价格序列进行波动分析后指出,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中国粮食价格季节性波动逐年减弱且具有明显的波动集簇性,大豆价格波动呈现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刘维丽阐述了粮食作为特殊商品其供求规律有别于一般商品,并认为国际市场粮油价格变动、气候和自然灾害、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市场体系不健全、粮食市场主体等因素是影响短期内价格波动的深层次原因。彭婵娟和徐学荣通过构建VAR模型,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探究各影响因素对2003年1月至2015年7月我国粮食价格的动态冲击效果,从而得出,需求、货币供应量和粮食最低收购政策对粮食价格有正向影响;成本、国际市场谷物价格、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对粮食价格为负向影响。温凤荣、史建民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方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生产成本是影响玉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内因,政府政策是主要外因。由此可见,国内单独就玉米价格波动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就玉米产区河南省的玉米价格波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较为空白,这正是本研究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本研究选题的基本依据。

一、波动分析的方法与数据的选择

(一)波动分析的方法

波动可分为短期波动和长期波动。长期波动反映了增长的变异性和不稳定性,短期波动是经济变量的实际观察值与长期趋势值偏离的程度,常用的分离经济周期波动的方法主要包括速度法、H-P滤波法和趋势分解法。速度法以增长率作为衡量波动强度的指标,增长率本身含有长期趋势的成分,无法准确的度量具有长期变动趋势的经济变量的波动。H-P滤波法可能滤掉在传统上被认为是代表经济波动现象的重要的时间序列分量或把本来不具有周期波动特征的时间序列经过滤波成为了周期序列。趋势分解法把时间序列的变动分为长期趋势成分和短期波动成分,考察短期波动围绕长期趋势的偏离幅度来研究变量波动程度,能够克服用增长率指标测度波动强度的缺陷,同时计算起来也十分方便。本文主要采用趋势曲线回归法来剔除时间趋势,测度河南省玉米价格的波动强度。趋势分解法主要运用波动指数来刻度波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二)数据来源

1978-2014年河南省玉米价格、小麦价格均来自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玉米产量、成灾面积、总播种面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均来自2015年《河南统计年鉴》,美国2号黄玉米离岸价格来源于世界银行。

二、河南省玉米价格波动分析

(一)河南省玉米价格波动测定

以1978年为基期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1978-2014年河南省玉米每50公斤主产品平均出售价格进行平减,得到实际出售价格。为考察玉米实际价格波动状况,分析中采用线性、指数、二项式和三项式四中函数分别对河南省玉米实际价格进行时间趋势拟合(表1,见上页)。经过比较,二项式函数中一次项和三项式函数中一次项、二次项、三次项的t值没有通过检验,线性函数和指数函数的t和F统计量通过检验,但指数函数形式对时间趋势拟合度高于线性函数,所以选取指数形式(Log(t)=1.017+0.011t)剔除时间趋势。

由于在运用时间趋势分解法对经济变量进行波动分析之前,必须首先检验回归残差是否为一个稳定的时间变量,否则就不能确定用时间趋势曲线分离出的波动分量是否是真的。因而先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对拟合后的方程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结果表明,分离出时间趋势后的波动分量是平稳的时间序列(表2),说明运用时间趋势分解方法来度量是可行的。

根据波动指数计算公式。玉米价格的时间趋势方程(Log(t)=1.017+0.011t)及1978-2014年河南省玉米实际出售价格计算出波动指数。利用波动指数绘制河南省玉米价格的波动曲线图(图1)。

根据经济周期理论,一个完整周期以两个波峰年之间(或两个波谷年之间)的循环为界限,具有明显的上凸(或下凹)形态。按照“波谷一波谷”的周期划分方法,河南省1978-2014年的玉米实际价格波动可以划分为9个波动周期(含8个完整周期):1978-1983为第一个周期,1983-1985为第二个周期,1985-1991为第三个周期,1991-1996为第四个周期,1996-2000为第五个周期,2000-2005为第五个周期,2005-2008为第七个周期,2008-2013为第八个周期,2014年处于新周期的上涨阶段。

(二)河南省玉米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1.周期类型。古典型经济波动是指经济活动水平绝对量的上升和下降,波动表现为波谷为负值,波峰为正值的波动。由波峰和波谷的形态特征来看(见表3),各周期的增长率呈现上升时由正值转为负值,波峰为正值,波谷为负值,属于古典型波动,说明河南省玉米价格在各波动周期中均出现价格水平的绝对下降,恶性波动程度较大。

2.周期长度。由玉米价格波动曲线可以看出,河南省玉米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由表3可知,在1978-2013年的8个周期中,最长周期为5a,最短周期为2a,平均周期长度为4.38a,波动周期长度比较稳定,周期较短,发生波动循环的频率较高。

3.波动幅度。波动幅度是指各周期内玉米价格波动起伏的强烈程度,是衡量玉米价格增长稳定性的重要标志,用波动周期谷峰落差程度的绝对值来表示。从波幅来看,河南省玉米价格平均波动幅度为32.16%,最大波幅为1991-1996年的74.37%,最小波幅为1978-1983的16.18%。按照谷峰落差程度的强弱可将波幅划分为3类,即强幅型(S≥20%)、中幅型(10%≤S

4.波动位势。波动位势指每个周期内各年的实际价格波动率的算术平均值,体现每个周期内波动率的总体水平。可分为3种类型:高位型,价格波动率平均值大于或等于8%;中位型,价格波动率平均值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8%;低位型,价格波动率平均值小于5%。表4表明,河南省玉米价格前8周期波动的平均位势为0.83%,整体显现为低位型。前4个周期的平均位势为4.14%,5-6周期的平均位势为-6.61%,7-8周期的平均位势为1.64%,玉米价格波动的平均位势先下降后逐渐提高到增长率为正值的低位型。

5.扩张期与收缩期。根据经济周期理论,可以把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划分为扩张期和收缩期,从表4可以看出,除第4、6、8周期扩张期长于收缩期外其余5个周期扩张期都短于收缩期,从总体来看,8个完整周期的平均扩张期为2.13a,平均收缩期为2.25a,扩张期和收缩期相接近但扩张期略短于收缩期。说明河南省玉米价格扩张能力弱于抗衰退能力,玉米价格由复苏转入繁荣经历了一个较短的周期,扩张能力较弱,意味着下一个收缩期会较快来临,另一方面,玉米价格发生衰退后经历较长的时间进入萧条期,意味着玉米价格一旦出现衰退,会持续较长的时间才能复苏。

三、河南省玉米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现有的经济波动理论一般从经济波动形成机制上进行解释,根据产生经济波动的因素来源,玉米价格波动来自两方面原因:一是内部传导机制,二是外部冲击机制。内部传导机制指经济系统受到了来自系统内在因素的冲击而导致的经济波动,是经济系统内在特征和基本属性的体现。外部冲击机制是指经济系统由于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变化对经济系统产生冲击而形成经济波动。无论是内生还是外生经济波动理论,在分析经济波动形成机理时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若把经济波动简单地归结为某一方面的理论难以解释错综复杂的现实状况,往往是多种内外因素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分析经济波动时逐渐放弃单一理论的解释,而采用内部传导和外部冲击相结合的方法。

(一)变量选取及模型构建

作为被解释变量的玉米价格波动来自内外双重因素影响。内部影响因素包括产量、需求量、生产资料价格、生产者价格预期等,外部影响因素包括居民收入、自然灾害、主要替代品价格和政府政策等。本文主要选取以下指标作为解释变量:玉米产量用1978-2014年河南省玉米总产量表示;生产者价格预期采用滞后一期的玉米价格来表示;国际玉米价格选取美国黄玉米离岸价格来表示;小麦作为河南省主要口粮,替代品价格选择小麦价格来表示;由于统计中没有单独的河南省玉米成灾面积,因此自然灾害采用全省成灾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来表示;收入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来表示;根据不同年度所采取的粮食政策,选取相应的虚拟变量以贴近实际情况:1978-1984年为-1、1985-1993年为0、1994-1996年为2、1997-2007年为1、2008年为-1、2009-2014年为2。被解释变量为河南省每50公斤主产品的玉米实际价格,所有变量采用的均是1978-2014年的数据。

以此为依据构建多元回归方程,因变量为玉米价格P,自变量用Xi(i=1,2,3,……)来表示,偏回归系数用βi(i=1,2,3,……)来表示,常数项用α来表示:

P=α+βi×Xi+μi(i=1,2,3……)

X1,X2,X3,……,X9分别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当年玉米产量、上期玉米价格、美国2号黄玉米离岸价格、小麦价格、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比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政府粮食政策。

(二)模型检验及结果分析

运用Eviews6.0对以上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先用被解释变量对每一个解释变量做简单回归,以对被解释变量贡献率最大的解释变量所对应回归方程为基础,再逐步引入其余解释变量,剔除非显著影响因素,经过多次检验得到最终估计方程:

P=α+β1X1+β3X3+β5X5+β7X7+β9X9+μi

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表5),调整后的R2为0.9831,F-statistic为420.3045,模型总体拟合优度较好,说明模型中的5个因素能够较为充分的解释因变量。模型估计结果解释如下:

1.玉米价格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正相关,说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通过对生产成本的变动对玉米价格的上涨或降低起到一定的作用,构成生产成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每增加1%,会推动玉米价格上涨0.0428%。

2.上期玉米价格与本期价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分析假定生产者进行生产决策时的预期价格根据上期玉米价格决定本期生产,上期价格上涨生产者会扩大本期生产导致本期产量增加,在本期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会使本期价格降低。

3.小麦是玉米的主要替代品,影响系数为0.7137,影响较大。一般而言,小麦价格要高于玉米价格,但是近年来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并出现超过小麦的情况,小麦作为替代品用途更加广泛,饲料企业亦可采用小麦替代玉米进行饲料生产,因而小麦价格与玉米价格同向变化。

4.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玉米价格的影响显著,系数为0.0014,影响程度比较小。城镇居民是粮食和畜产品的主要消费者,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城镇人口比重逐渐上升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玉米转化产品肉蛋奶以及水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间接拉动玉米价格上涨。

5.政府粮食政策与玉米价格呈显著正相关,影响系数为2.6499,在5个变量中影响系数最大,是导致河南省玉米价格波动的重要外因。玉米价格波动与我国政府主导的粮价政策关系密切。国家往往根据国民经济整体状况、粮食形势、种粮农民和消费者收入等综合因素制定相关粮价政策,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但各时期粮价政策虽然起到了鼓励玉米生产的作用,增加了产量,同时也导致了价格的大幅波动。虽然开放了粮食购销市场,但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市场形成价格的作用机制仍然不够健全,以及国家提高玉米临储价政策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动玉米价格一定程度的上涨。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通过对河南省玉米价格波动测定可以看出,1978―2014 年河南省玉米价格平均波动幅度为32.16%,波动幅度较大,属于强幅型波动;37年中有8完整个周期和一个新周期上涨阶段,平均周期长度为4.38a,波动频繁,均属于古典型恶性波动。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发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预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小麦价格和政府粮食政策是影响河南省玉米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政策建议

1.完善玉米价格市场形成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政府主导的粮价机制,粮食经济运行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市场规律,市场缺乏内在自动调节机制,难以根据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形成有序的市场价格机制,导致粮食价格信号弱化。自2008年玉米实行临时收储政策以来,玉米价格一路走高,而近年来,国际粮价持续走低,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玉米价格,国内市场出现供大于求、库存积压、需求疲软的状况,环境的变化导致临储政策起到的效果也发生变化,价补合一的政策干扰了市场机制。因此要尽快调整粮食收储政策,以增加有效需求来解决存量矛盾,在调整玉米种植结构的同时积极拓宽玉米的加工转化需求。从根本上健全粮食价格调控体系,对现行价格形成机制进行合理改进,应注重发挥市场形成粮食价格的作用,坚持市场定价、探索适合国情的粮食目标价格制度,农民的损失以价格之外的形式由政府进行补贴,使其既可以发挥市场价格对玉米生产和市场供需的调节,又可以在价格波动时不至于损害农民利益,保证其玉米生产积极性。

2.控制玉米种植成本。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玉米价格呈现上涨趋势是必然结果。首先从长期来看,玉米生产成本增加过快是推动玉米市场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因此,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稳定化肥、农药、机械等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有利于防止玉米价格过快上涨,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完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测制度,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流通成本。其次,土地成本的增加也是导致种粮成本增高的重要原因,原来农民种地不存在土地租金这个成本,现在土地不少都是承包的,就有了租金成本,导致种粮的实际成本增加。因此在粮食生产环节,土地流转要有序,国家补贴要落实到种粮人手里以抵消一部分成本,成本降低,国内粮价自然会下调,即通过成本控制,稳定玉米市场价格,确保玉米种植农户的收入。

3.加强玉米市场信息服务,推进市场法治化管理。粮食价格的短期波动是农产品市场的正常现象,这既与粮食供求弹性较小有关,又与市场运行规律相关,玉米市场亦不例外,任何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玉米价格的较大波动,玉米临储价格从临时收储政策实施以来直到2014年逐年上升,导致农户对玉米市场价格预期较高,导致一些地区的农户以“”式的心态种植玉米。因此,玉米供求及其价格信息监测、和传播在促进玉米价格合理水平的形成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为此要加快农产品市场信息与传播立法,推进农产品市场信息法治化管理;定期对玉米的生产、需求、库存、进出口、市场行情和生产成本等进行动态监测和深入分析,向玉米生产经营者及时提供准确、有效的市场监测信息,引导农户了解市场动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避免生产经营中的盲目性,通过高效的信息服务手段, 在产前就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玉米市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李剑,宋长鸣,项朝阳.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特征研究――基于X-12-ARIMA模型和ARCH类模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6)

[2] 刘维丽.粮食价格波动及期货交易[J].粮食问题研究,2005(3)

[3] 彭婵娟,徐学荣.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9)

[4] 温凤荣,史建民.主产区玉米价格波动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4(7)

[5] 罗锋,牛宝俊.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影响因素[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6] 邓宏亮,黄太洋.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24)

[7] 杜丽永,蔡志坚.全球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小麦为例[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4)

[8] 方燕,李玉梅.我国玉米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分析预测[J].分析预测,2011(36-37)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