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例6篇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1

【关键词】大文化大学生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051-02

一、大文化育人理念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一)大文化育人理念的理论基础

“教育”一词的古文释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即使人成其为有德、有智、有为之人。自孔孟以来对人的教育就始于“礼、乐、射、御、书、数”。古代的这种“德、美、体、智”的育人理念,在本质上表达了教育的诉求。19世纪,马克思从人类本质的视角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认为,衡量人类进步的根本标准,归根到底在于人类个体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于人的自由和解放。就个体的人而言,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三个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终极关怀。20世纪5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塑造完美人格,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种包含认知学习和情感发展的内在体验。教育的本质是要把人真正当人来培养,从而使教育对象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由此可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础,把人培养成自主、能动、创造性地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是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必然要求。

(二)大文化育人理念的现实依据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主导价值观,理论深层蕴涵着人本主义,其实质是追求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从两个方面揭示了发展的本质:一方面,“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强调发展的着眼点应该是满足人的人本主义诉求,发展必须立足人的能力发展,尽最大可能释放人的潜能,发挥其创造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另一方面,“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强调发展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发展的实践主体和根本动力,把人作为发展的终极价值和根本目的,切实做到依靠人、尊重人、发展人和完善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党的十报告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目标任务。人才培养必须以时展需要为价值尺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尊重人成长成才的内在规律,将素质教育渗透、融人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建构高校大文化育人环境,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精神和思维能力等智力技能及综合素质。

二、大文化育人的内涵及特征

大文化育人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以知识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念,贯穿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并指导教育教学评价行为。实质是注重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人格结构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重激发学生追求科学、民主的精神素质,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强调师生、课程、教育教学回归生活、感悟人生、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大文化育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就是要在学校里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大文化育人是时代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时代特征。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学习特点及个性发展选择的要求,强调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知识、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它不仅包括专业素质,还包括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学习能力、发展能力、社会能力等基础素质。充分发挥文化所固有的凝聚力、渗透力、驱动力、辐射力、教化力的育人功能,培养大学生内省的能力、文化的品位、开放的心灵、独立的思维,关心社会、关心世界的胸怀,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大文化视野下培养大学生能力的措施

(一)树立大文化育人理念,促进大学生能力培养

大文化育人理念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重视人文关怀,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大学生的个性需求,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或途径丰富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人格结构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促进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和展示。为此,高校人才培养应以大文化育人理念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拓展和科学设置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学习的可选择范围。改革教学方法,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注重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人文与专业的对接、人文与职业的互动。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发挥学校不同部门之间的合力,强化综合育人工作队伍的职能,以及学生管理和学生代表参议制度等为平台的实践体系,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从而把人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二)构建理实一体化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

大文化育人,在本质上,弘扬人性教育,重视人文关怀,尊重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塑造完美的知、情、意、行的人格特征,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大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建构应坚持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统一,始终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原则。课程体系设置以理论教学为核心,延伸不同层次的专题实践项目,以学分为纽带促发四个板块的联动,通过“一个渠道,两方渗透,三类活动,四种氛围”,即大文化育人渠道,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渗透,自我认知与体验学习、活动熏染与开放学习、内化修为与自主学习三类活动,课堂、宿舍、校园、社会四种氛围,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进行全面渗透和立体熏染,创造时时、处处、人人的大文化育人模式。课程评价按照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重视过程性和实效性标准;考核主体多元化,包括授课教师、辅导员、学生、职能部门等共同参与,相互监督,协调发展,实现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理实考核一体化。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课外、从显性到隐性、从知识认知到素质拓展、从理论学习到内化信念和行为养成,逐步形成知识学习与方法探索相结合、理想信念与实践探索相统一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使学生在课堂、校园、社会的氛围中感悟、修为、外化,实现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转化,全面提高学生智力技能及综合素质。

(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

1 情感式教学。情感式教学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表现为教师对知识的热爱,知识渊博、思想奔放、胸怀开阔、品德高尚。教学过程充满真情、充满热情、充满激情,充分展示知识的魅力,变“无情”为“有情”,用情感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其二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喜爱。大文化育人是一种人性教育,重视人文关怀。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情感认同,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共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

2 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针对学生的疑惑、理论观点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组织教学,强调教学的问题意识价值取向。问题教学从问题出发,结合实际,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方式灵活多样。如,案例讨论、重要理论、热点问题、学生兴趣等。尊重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或不同想法,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思辨能力。为此,一方面,教师应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了解相关理论,关注热点问题,提高理论修养和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能力。

3 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鼓励学生参与收集资料、备课、讲课、讨论,变传统的“独唱”为“合唱”,优化学生参与机制,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角。大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从生活实践中吸取教育资源,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直观性、真实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认同,锻炼、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表达问题等社会实践能力。

4 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是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将某个教学课题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设计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由学生自行组织、独立进行,通过学习、应用知识及技能,在实践中解决遇到的问题,从传统的强调传授、积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项目式教学立足学校特色、区域特点和学生兴趣,形式多种多样,诸如,社会调查、生活体验、社区服务、就业创业、企业实训等。引导大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认识自我、突破自我、实现自我,历练其独立思考、敏锐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四)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拓展大学生能力培养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发展观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发展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为根据,合着世界发展的节拍,经历了一个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强调可持续发展,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综合发展的变化过程。近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展开广泛的探讨。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

首先,有必要从从本体论、价值论和终极意义方面来科学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时代蕴涵。(1)就本体论意义而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目标。(2)在价值论层面上,关注民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模式。(3)人是终极追求意义上之本,科学发展观应强调可持续性发展的终极关怀。另有人认为,科学发展观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用科学的理念来定义发展,并确立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是通过科学、利用科学的手段实现发展,并达到发展目标。因此,科学发展观涉及科学和发展两方面的概念。科学发展观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一种思维方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去分析新的科学发展观,应该说,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本质,协调发展是发展的核心,文明发展是发展的境界。也有论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相统一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真”,体现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创新认识;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善”,体现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美”,体现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世界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还有学者指出,科学发展观众既有“以人为本”的内涵,又有“科学”规定的内涵,两者是有机统一的。实践活动过程既是人们的主体性、目的性、能动性的实现过程,又是客体、对象以其自身的规律性对主体的作用过程。人们只有把对对象、客体的改造建立在认识和把握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才能在实践活动中达到预想的目的。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客观的统一、价值论和认识论的统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

二、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点

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观照。从综合的方面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以下特征:第一,突出人类利益的主体性,在更全面、更合理的意义上肯定人的主体性原则,最终关怀的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第二,重视人民利益的至上性,强调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居于各种社会利益的最高层次;第三,强调发展的协调性,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充分考虑到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制约关系,强调人民根本利益的全面协调性;第四,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关注发展在时间上的动态平衡性。另有人认为,以人为本新发展观的本质特征表现为:一是新的发展观注重人的主体性,立足从人的角度对发展理论做出全新诠释,抓住了发展的本质、发展的根本、发展的内源;二是新的发展观具有深刻性,它已深入揭示到发展的深层次的核心和实质的问题,对人的本质又有了新的解读,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新发展观;三是新的发展观具有广泛性,它所强调的发展克服了经济利益与文化价值的潜在冲突,注重经济对文化的依赖性。新发展观是以文化价值为基础,把发展问题置于文化背景之中来研究,是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转变。

从另一方面看,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系统性、现实性、时代性、合理性特征,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体现了既要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又要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既要满足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的利益更要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既要追求当前人的发展又要追求未来人的发展,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

三、关于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

从价值观转型方面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清醒的理论自觉和价值自觉,认清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从客观实际和人民利益出发,选择正确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路向,以正确的价值观念规约我们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以正确的价值理想指引实现全体人民富裕幸福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光荣事业。从根本上来说,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由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价值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三个价值维度构成的价值规范系统。要确立人民至上、人民本位的价值取向。人是发展的实践主体和核心动力,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高价值,中国的一切发展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也是为了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使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清醒的价值自觉还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我们党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观,是一种价值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加大节能环保投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从实践操作和思想认识方面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四个积极”。 一要积极领会发展的“全蕴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着力于全方位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均衡问题,不断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的认识前提。二要积极探索发展的“新样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顺应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要求,以辩证的眼光重新审视、大胆扬弃那些我们所熟悉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勇于冲破阻碍又好又快发展的传统路径和习惯做法。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样式,必须紧密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大胆探索,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新路。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具备的思想方法。三要积极消弭发展的“负效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求各级干部积极创新思路,在发展实践中积极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求得更好发展,既不断化解当前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困难,又努力消除前轮发展中遗留的“负效应”。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该具备的负责精神。四要积极建树发展的“软绩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求各级干部能自觉克服发展上的“短视”、“弱视”,克服工作中的急功近利,在重视提升“硬件”发展水平、追求“显性”发展绩效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长远竞争力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那些惠及长远、惠及群众、惠及子孙后代的“软绩效”上来,努力追求经济社会更持久、更长远的发展。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该登上的境界高度。

四、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和战略地位

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地位重要。基本要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它把历史主体论、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论与执政为民的共产党执政理念有机结合起来,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高扬了社会发展中人的价值思想,突出了发展的主体问题,是人本主义发展观的体现。全面发展的思想深化了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思想,突破了唯经济主义的发展观,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内涵,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中统揽全局的执政能力问题。协调发展的思想丰富了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和谐性、平衡论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筹兼顾、互动互促、良性循环的和谐发展机制,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助推发展中的体制性建设路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时代性把握,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认识,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中所担负的深远历史责任。另一些人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运用唯物史观研究、总结和指导党的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光辉典范,它的科学性、现实性和深刻性,不仅在于准确地把握住当今我们党所处时代的脉搏,而且还在于它立足历史唯物论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开辟了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新视角:社会发展评价尺度应是以生产力尺度、制度尺度和人的全面发展尺度为主要内容的三维发展尺度体系。新发展观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了一个完整严密的评价尺度。它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理论提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如果变换视角,从社会文明演变和人类文明的拓宽来说,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从两个文明、三个文明到四个文明的飞跃。邓小平的文明观重点揭示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他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系统地阐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江泽民的文明观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认为社会主义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内在地包含了四个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对传统发展观彻底颠覆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理论产物。生态文明倡导整体性、持续性、公平性的原则,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勾画了人类未来文明的发展蓝图。

参考文献:

[1]王健,等.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比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6).

[2]阎钢.试论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主义精神[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3).

[3]孙国相.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思考[j].党建研究,2004,(8).

[4]郑永廷.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6).

[5]张雷声.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2).

[6]吕东升.论树立和落实新的科学发展观[j].理论月刊,2004,(6).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3

【关键词】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意义;路径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内容,学术界对这个理论的研究有很多优秀的成果,它之所以得到如此的重视,是因为了解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不仅能够更深入的接近马克思思想,而且对当代中国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意义、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实现的路径这三方面来解读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给出自己的理解。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容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具体内涵是什么?如何定义?这样的讨论已经从很久之前就开始了,答案众说纷纭。笔者在此给出自己的理解:我认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主要是五大发展方面的需要:

1、人的劳动的全面发展

劳动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人根本的存在方式,是形成人类所有社会关系的基础。人之所以是人,不是动物,就是因为人具有社会属性,有自己的意识,能够通过劳动改造客观世界,这也是人存在的最根本方式。从人类的发展过程就能看出,劳动的产生过程就是人类的产生过程,劳动的异化就是人类的异化,劳动的解放和发展就是人类的解放和发展。所以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人的劳动的全面发展。

2、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完全独立存在个体,都是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中,人处于社会关系的交织网中,我们的生活处处都受社会关系的影响,不能完全脱离社会关系。我们知道,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又生活在社会中,存在于社会的各种关系之中,人的发展变化必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基于此,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也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3、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说,“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包括思维能力。”[2]在马克思看恚人的能力不仅包括体力智力,还包括社会能力,自然力,潜力等等,是由多个方面M成的。事实上,马克思正是因为看出了人的体力智力的发展不一致会导致人的片面发展这一规律,马克思才特意强调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共同发展,即劳动能力的发展。所以,想要做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做到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无论是人生来就有的能力,还是通过后天开发才具有的能力,这些都要通过实践才能得到发展。

4、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3]每一个人的发展,才是马克思所追求的人类解放。马克思说:“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4]基于此,牺牲多数人的利益而保障少数人特权的社会制度是不会被允许存在的,维护最大多数人利益的制度才是它所渴望建立的新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二者是紧密相连的,缺一不可的。从这个层面上看,人的全面的发展也就是每个人的发展。

5、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马克思说:“即使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里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出色的画家,但是这决不排斥每一个人也成为独创的画家的可能性。”[5]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不能分割。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着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个性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当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时候,整个社会才会充满活力。人的本质的发展需要人的个性的发展,人不是机器,有自己独立的意识,这些都需要人的个性的发展。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对中国当展的意义

国家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过分注重经济发展,忽略了人的精神方面的需求的构建;过分注重利益关系,忽略了和谐关系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正确的理论做引导,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适应这个时代的形势,笔者认为它是能够给中国当展的困境带来答案的科学理论。

1、它对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直接受这个国家的发展观影响的,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以人文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学习研究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实处。党中央领导人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科学解释。学习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有利于更好的理解科学发展观这个正确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它对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6]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充足的物质条件做基础,而一个国家的物质基础的薄厚是由这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目前,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落后地区还挣扎在温饱线上,人的全面发展无从谈起。因此,想要真正做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有雄厚的物质做基础,精神文明才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走向平稳发展。同样,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利于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

3、它对于加强教育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不完善,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管理体制不完善,政府责任不明确,这些都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教育建设势在必行。学习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利于我们重视教育,发展教育事业。目前,我国已经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积极进行教育建设,为此做了一系列工作:加大教育财政投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有才之士从事教育行业,为教育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增加活力;积极探索教育新方法,力求教育方法更加适合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4、它对于发展和保障人权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认为,“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发展自己的才能。”,[7]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每一个人的发展,每一个人就意味着人是平等的,都有发展自己的权利,所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有利于发展和保障人权事业的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制定了一系列适应形势发展的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确立了依法行政制度,而且非常注意从提高全民族人权意识的提高。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给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使我国的人权事业建设更加科学地发展下去。

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中国实现的路径

人的全面发展对中国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在中国实现人的全面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提出的,是针对资本主义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如何适应中国具体国情真正做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各方面的配合。

1、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马克思认为,物质资料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基础。”[8]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水平。当人们的生活中心停留在吃、穿、住、行等基本生存层面的时候,是没办法考虑人的精神层面的,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大力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人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的生活方式就会从单纯的集中于生存扩大到追求人的各种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向更高层面进取,人的全面发展才成为可能,因此,想要做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人的各方面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人的权利的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人的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的。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保障人权的一项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人的全面发展与民主法制建设是一种双向构建过程,民主法制的建设并不是约束人的发展,而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在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过程中,把人权,人的素质,人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人的全面发展就会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逐渐实现。

3、重视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重视文化建设。重视文化建设,是走以人为本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重视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水平,使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同步进步;重视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进而做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重视文化建设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道路。

4、重视教育的力量

人的发展的差异除了受天赋所限,另一种就是后天教育的程度不同。因为教育不仅能弥补不同的人先天的差异,而且可能超越人的天赋。教育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强国之路,兴国之路,而且对个人来说也几乎是能够弥补天赋不足,做到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教育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是一件及其重要的事情。教育能够使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问题,汲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获得精神补给,这些都是人获得独立的前提。因此,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重视教育事业的建设,大力发展教育,使教育能够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助力。

总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内涵十分丰富,学习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无论是对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个人来说,学习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利于人的各方面全面发展,做到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共同进步;对社会来说,学习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利于和谐社会主义的建设,为其提供理论支持;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树立科学发展观,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在保障人权建设方面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样才能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这些重要性都要求我们重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学习。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学习研究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既要认真学习前人的经验,也要看到其不足,有自己独到、全面的理解。这样才能够用于指导我们生活学习,实现我们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3][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294.531.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14.614.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内涵;辩证意蕴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005-02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丰富的内涵充满了极其深刻的辩证意蕴。

一、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总特征:联系、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事物或者现象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关系范畴。唯物辩证法还认为,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一种前进上升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作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南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成果的出现是有其深刻的国际和国内背景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发展观史上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

新时期伊始,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又一深刻诱因。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借鉴人类文明发展成果和资本主义先进的管理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把发展目标仅囿于GDP总量的高速增长,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结果导致了一些非常严重的后果: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分配不公、道德滑坡、群众性事件频发等严峻的环境、社会问题,经济社会没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对国内外片面的发展理论的辩证扬弃,其深刻地蕴含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是在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吸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发展的科学思想和继承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总结我国过去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不科学、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经验,同时借鉴国外深刻的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论断。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实现了发展理论由当前转向长远、由片面转向全面、由物本转向人本等一系列的辩证转向,体现了真与善的辩证统一。因此,对于既往的发展理论来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施,无疑是一种反拨、一种警醒、一种创新。

二、科学发展观蕴含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一)科学发展观蕴含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国内外传统的发展理论割裂了主体与客体、“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对立统一关系,导致发展难以为继。西方国家和我国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都以做大GDP这块蛋糕为旨归,只关心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却忽略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虽然经济建设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同时也产生了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荒漠化、贫富差距过大等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为此,人类要想过上健康美好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始终牢记恩格斯的这一谆谆教诲:“我们必须时刻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同时,我们还应加强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努力消除社会弊端。

为了吸取人类以往的发展经验教训,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充分地蕴含了物本与人本、“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二)科学发展观内蕴了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5

关键词:政治理论教学,全面,协调,可持续

 

政治理论教学在加强和改进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军校学员综合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审视政治理论教学的教学改革,立足使学员全面可持续发展,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一、政治理论教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学员全面发展,积极适应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满足的程度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成为新的发展观的灵魂与核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有离开人的、与人对立的、外在于人的社会。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离开了人的活动,就不可能有社会发展的历史。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共产党宣言》里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强调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让每个人的创造力和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要坚持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想先进、政治坚定、道德高尚、作风优良、知识广博、身心健康的学员才是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高技术战争要求的军事人才。当前我军面临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中国军队与发达国家军队综合实力的差距短时间内难以缩小,如果将来与强手作战,我们无疑将处于明显劣势,需要有强大的抗“震慑”精神力量。因此,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既要注重发展信息化武器,更要注重发扬我军光荣传统,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培养以劣胜优的坚定信念。政治理论教学的目标就是引导学员坚定革命理想信念,明确历史使命,确立高尚道德情操、献身国防的精神和军人的特有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因此政治理论教学在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中具有重大作用。江泽民曾指出:“我们要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使我军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和军事变革加速发展的形势,加快推进军队的各项改革和建设。”当前政治理论教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军事变革的形势,加快教学改革。

二、政治理论教学要促进学员各项素质的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军校政治理论教学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对学员进行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思想道德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是灵魂,军事专业素质是主体,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是基础。当前政治理论教学仍然要围绕这个基本原则,要突出时代特征,促进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素养、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一是以党的创新理论为统领,切实打牢思想理论根基。

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对提高学员政治素质具有主导和定向作用。。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教学始终,渗透到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切实打牢学员的理论根基。要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内容,紧密结合国家和军队建设改革的实践,注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政治坚定性,提高政治鉴别力。只有打牢了理论根基,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学员的全面发展奠定牢固的思想理论基础。这不仅对实现院校培养目标有重大作用,而且对学员走出校门后的健康成长与长期发展有深远意义。

二是加大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培养人文精神。

军校学员将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因此,他们不仅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素质,而切还要有厚实的人文底蕴。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科专业既高度融合又高度分化,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素质结构将难以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人文素质对启迪思维、获取知识、完善人格、增强创新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人文社科知识的传授,实现文理兼容、文理交融,改善学员的知识结构,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对学员的全面发展异常必要。。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其中八个为荣“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尊纪守法”、“艰苦奋斗”哪一项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当前政治理论教学主要偏重于马克思理论教育,突出了它的政治教育功能,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却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与训练。特别是专业技术院校更加应该发挥政治理论教学的优势,加强学员的人文精神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军校学员的人文精神应该包括: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的人,有科学文化知识开拓能力的人;具有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学会合作,善于共事;具有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积极向上敢于冒险的精神;能够从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追求自身完善,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和品格修养。政治理论教学要向学员充分揭示科学活动和科学事业的人文规律,培养学员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这种包含着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人文精神,对学员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三是注重心理教育和疏导,保持心理健康和谐。

心理问题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正在经历社会变革的国家,精神病患者的比例相对较高。特别是处在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思想观念的碰撞导致的心理困惑与冲突、利益关系的调整使人的不平衡心理加剧、社会竞争的加剧让人深切感受到生存压力的增大。这些给人们造成了剧烈的“心理震荡”。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社会竞争加剧、升学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分化和城乡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这些不和谐是造成人们心理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军校学员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也受到来自社会和军队内部的各种压力,面临学习、工作、婚恋、军地反差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抑郁、焦虑、恐惧、不平衡心理等更为突出。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调适,势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政治理论教学必须下大力气做好学员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

四是重视军人战时心理素质培养,强化战斗精神。

现代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在信息化战争中制胜因素中,人的战斗精神、知识智能、科技素养在战斗力构成中越来越重要。军事领域历来是高新尖技术最先涉足、最为集中的领域。现代战争从军事理论到作战样式,从武器装备到编制体制,都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特点,这对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高技术战争中,高技术武器装备具有极高的作战效能,武器装备的质量在决定战争胜负中所占的分量也越来越重,而我军武器装备现阶段仍处于相对劣势,且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改变,使人们易于产生悲观情绪;再比如,现代条件下作战行动的机动性、突然性增大,各种大威力、高精度远程兵器已被广泛运用,战争的激烈程度和残酷性增大,在战争初期,人们易于产生慌乱和恐惧现象等等。。战争中人与人之间的残酷厮杀与生命的脆弱易导致人员产生精神障碍,极大削弱战斗意志,毁灭战斗精神。军校学员不仅需要精湛的业务技能,而且需要有过硬的战斗精神、意志品质和思想作风。未来高技术战争,其激烈性和残酷性将超过以往任何一场战争,对军人的战时心理素质和战斗意志提出了严峻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加强学员战时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有目的有意识强化军人的作战意识,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英勇顽强的作风和勇于牺牲的精神。战斗精神是军队的军心、士气、斗志、勇气、胆量、毅力、气节等精神因素的综合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激发官兵的民族义愤,培养军人的爱国情感和为捍卫国家利益而战的斗志和勇气。军校学员是部队未来的战斗骨干,他们的战斗精神直接影响着部队整体的战斗士气。因此学员的战斗精神培养应该是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政治理论教学要使学员能够可持续发展。

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是军人。教育的可持续性就是不仅要满足当前所处地位的需要,更要为将来的长期发展创造条件。着眼于学员的可持续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之一。因此,政治理论教学首先要立足当前,根据学员的需要,有效解决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又要着眼长远,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要想保证学员在政治上永远合格,单靠教育者的灌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注重学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能终身受益。政治理论教学要确立新的师生观和新的过程观,改进知识型教学,努力实施发展型教学,坚持指导学员进行创新性学习,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现代思维方式、方法、修养的创新型现代军人。所以,政治理论教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国内外重大事件、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军队重大改革举措及社会中出现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和学员进行探讨交流,解决他们思想实际问题,疏堵结合,积极引导。从而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巩固军魂意识,树立献身精神。另一方面,要增强政治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学要突出学员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既要坚持正面灌输,又要开展民主讨论。既要强化系统的基本理论灌输,包括哲学、历史、道德、法律等基础理论学习,打牢政治理论基础,又要使学员掌握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学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可持续发展,既能够为毕业后岗位任职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又能够为将来到地方工作创造良好的个人条件。

参考文献

唐洪鑫等主编. 21世纪军校学员思想 政治 道德教育规律研究. 解放军出版社,2002

薛国安等.世界新军事变革热点问题解答.解放军出版社,2004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挑战;优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对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它与我党的指导思想、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始终保持一致性,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为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按照时代的需求、学生的特点进行了不间断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全球化的显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面临挑战,需要不断地优化。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与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建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最重要的国内社会环境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为集体主义价值观、道德观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彻底打碎了中国传统的“重义轻利”、“羞于言利”等观念对人们的束缚,产生了巨大的思想解放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法制观念摆脱了传统集体主义的僵化性、虚幻性。为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对个人都具有利弊并存的双重功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极大的挑战。

第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受到市场经济功利性的挑战。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向学生灌输并要求学生必须确立的价值观,而市场经济的首要法则是功利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功利性的浸染中,个人主义、实用主义被视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原动力,大学生在升学、就业竞争的严峻形势面前,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增强自己在社会上的搏击能力,并把此看作硬件,从而把道德修养的提高看作软件,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无实用性,解决不了他们的升学、就业问题,进而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出现理想淡漠、急功近利、忽视修养;以个人主义为中心、以实用主义为标准来衡量和评价身边的人和事。使高校一直倡导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极大的挑战。而过分崇尚自我、强调自我价值便成为时尚,使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沦落。当前高校中持续的“打工热”、“经商热”、“炒股热”、“考证热”等正是这一心态的一种折射。大学生片面追求实惠,把满足自己的切身利益作为追求的目标,凡事均先出于自利的考虑,显现出目光短浅,过分看重眼前利益、追求物质利益、忽视内在的精神素养,从而造成对他人、对社会责任感的缺乏。

第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价值多元化的挑战。马克思主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学生确立的理想、信念。这是一代中国人曾以生命捍卫的神圣和权威、以鲜血染红的伟大旗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分配方式多样化,由此产生和形成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也日趋多样化。这些都成为大学生比较、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内容科学性的另类标本和思想元素,使他们从更多的视角去审视马克思主义,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把马克思主义教育边缘化,使大学生在政治理论观念的走向上与马克思主义渐行渐远。有些大学生不仅是厌烦马克思主义教育,更是从根本上否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性、全面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一些大学生误解为马克思主义只解决夺取政权问题,巩固政权需要另外的主义来回答,从而过多地崇尚多党制、三权分立等西方政治,造成对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动摇。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信度受到理论与现实之间巨大反差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大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然而,随着改革的进入、开放的扩大、现代科技的普及,高校在地理空间、信息交流、文化传播等方面不再与社会隔绝。信息来源的日益广泛,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学生课堂之外能了解到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课堂内外的内容,理性与现实的比较,使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观念、信仰不断受到冲击。当理论与现实一致时,大学生会信服马克思主义,反之会大大降低马克思主义的可信度。特别是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矛盾不断凸显,最让大学生们反感的分配不公、贫富悬殊、腐败现象等还不能一时完全解决,最让大学生担忧的就业竞争,会愈益激烈。一部分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从理论与现实的负面效应中思考问题,进而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确立的重要体制,它本身就是邓小平理论的一块基石,而邓小平理论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理论本身不存在矛盾,现实中的不吻合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优化。

其一,用市场经济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市场经济的特点首先是竞争,并且需要在公平的条件下进行竞争,通过竞争企业获得更好更多的效益,通过竞争人才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竞争是一种奋发,是一种昂扬,是能力的展示,更是价值的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引导大学生坚定地确立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效益意识、法律意识,思想要解放、观念要更新。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在学习中增强竞争能力,善于竞争、勇于竞争,并在竞争中取胜。

其二,用理论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说服力。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然而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结论要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用符合实际的结论来取代过时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一向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的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中,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出现,许多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入课堂,不回避、不隐瞒,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科学的、有创建性的新理念,如科学发展观、执政党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让大学生去讨论、去分析,在讨论分析中提高认识。使马克思主义在学习、研讨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使大学生用创新理论去应对新情况、新问题,从中发挥理论创新的吸引力、说服力。

其三,用舆论导向来树立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高校集中着时代精英,因此高校是国际风云、社会变革、政治思想、学术思潮的集散地,是思想理论的重镇,是各种信息的密集地,是发展科学文化的重要园地,也是西方敌对势力渗透的重点地。一批批的时代精英需要在高校得到培养,培养的过程、教育的过程,也是各种错误思想、腐朽思想侵入的过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用舆论导向来引领大学生,利用校园文化、理论讲台对大学生进行宣传、引导,以此塑造大学生的高尚精神、鼓舞大学生的雄心壮志、磨炼大学生的坚强意志,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和建设者。

二、经济全球化对高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与优化

经济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已势不可挡,它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政治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家间、地区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互相联系,使得世界政治趋于多极化,对全球政治格局、文化走向、思想意识形态等都带来巨大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受到日趋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为当代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奠定基础,形成价值构架。而经济全球化使国际政治斗争日趋复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文化价值观的斗争也日趋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焦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是依靠经济和科技的优势,利用经济合作、贸易往来、技术转让等方式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诱压兼施的手法,推行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念。特别是通过文化扩张和渗透,播下资本主义思想的种子,千方百计模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区别,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认同,降低社会主义思想对人们的凝聚力和整合作用。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暂时进入低潮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由此以咄咄逼人的姿态进行政治、文化渗透。社会主义理想的感召力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大减弱,社会主义“悲观论”、“破产论”、“渺茫论”、“马克思主义优而不越”、“共产主义水中捞月”应运而生。由此激发大学生怀疑、否定社会主义,羡慕、崇拜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产生向往心理,导致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排斥。 第二,爱国主义精神受到全球意识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之后,从贸易、金融领域扩展到政治、文化、法律各领域,而科技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普及以及全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国与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很多全球性的问题只有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在全球的层面上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传统的各国固守边界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国家的职能越来越多地被让渡和削弱。由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全球化浪潮使得主权的神圣性大打折扣,国家主权的相对化越来越强。为此,西方国家也极力地造成一种印象,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大同时代,无须再提民族、国家主权与利益。著名学者巴蒂认为,经济全球化将毁灭主权国家,连通世界版图,挑战社会契约,改变国家主权的内涵。世界秩序主席罗伯特·C·约翰逊则呼吁以人类利益克服狭隘的国家利益。认为人类的意识应当先于阶级意识和民族意识,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已来越成为阻碍世界各国共同进步和发展的障碍,必须对其进行限制。而美国又自恃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的强大,毫不隐讳地声称要“领导世界”,妄图把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统统纳入它领导的完全符合美国资本利益的“自由世界体系”,为此,美国大肆宣传“全球民主化论”,提倡“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共同价值”、“全球意识”,要求以“全球民主化”来构筑当今世界,进而在世界事务中推行“新干涉主义”,鼓吹“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上述这一切,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受到巨大挑战。

第三,社会主义文化受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而受到挑战。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全球化,经济上的支配力量衍生出强势文化。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通过高功率广播、卫星电视、互联网、电脑软件、好莱坞电影等媒体,无时无刻不在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侵略与扩张。老布什曾经说过:凡是接受美国经济的国家就无法拒绝美国的价值观念。针对这种文化殖民主义,马来西亚副总理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在谈到全球风险时就这样认为,全球化会使人们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文化,“但它导致西方文化中最肮脏、最无价值、最颓废的东西在非西方社会泛滥成灾。使本土文化岌岌可危。一些国家的本土文化很有可能消亡,或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一方面通过经济领域进行大众文化、快餐文化、消费文化的贩卖,使西方文化逐渐进入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活之中,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媒体竭力推销它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直接侵害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独立、内政自由和社会稳定。这些文化统治,腐蚀着人们的政治信念、政治热情,使社会主义文化处于劣势地位,阻碍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已经势不可挡。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我们在面临挑战的同时,同样可以积极应对,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优化。

其一,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因素,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经济全球化促进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其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多元观念和多元生活方式不仅拓宽大学生的视野,而且打破了他们的封闭局限观念,使得大学生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优点和缺点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比较中有目的地借鉴、吸收,做到洋为中用。同时,也使大学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促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体制等方面有所思考,使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融汇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中,打破大学生被禁锢着的思维模式,逐渐形成开放的新观念、新思维,实现观念的变革和理论的创新。经济全球化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随着中国不断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家竞争力逐步提高,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国际地位的提高激发了全民族特别是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空前高涨。由于中国在全球化经济中发展了自己,人民的生活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基本实现了小康,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不断提高,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信念也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 了新的平台。全球化中多元的意识形态在对立和差异中并存,相互交流、相互融汇的局面,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吸收全球化时代的合理养分、丰富自身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也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看到传统与现代的差距,找到长处与不足,有利于我国学习和借鉴各国在对意识形态教育、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