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开会发言稿范例6篇

员工开会发言稿

员工开会发言稿范文1

一、领导文稿的概念

本文所谓的领导文稿,是领导者在公务活动,即从事领导工作中的文稿,不是领导者在个人生活中的文稿。领导者在个人生活中的文稿不在本文讨论之列。领导机关的法定公文文稿也不在本文重点讨论之列。

本文所说的领导文稿,主要是指以领导者个人的名义使用或发表的文稿,还包括领导者交办的不以个人名义使用的部分文稿。因此,在严格意义上,领导文稿是工作用文,也是机关文书,但不是法定通用公文。领导文稿与机关法定通用公文的主体有所不同,前者是领导者个人,后者是领导机关。在个别法定通用公文中,也有以领导者个人名义的,如国家主席令、军委主席令、省长令等,但这些属于法定通用公文,不能视作一般的个人行为。领导文稿大多是以个人名义出现的。尽管领导文稿可以代表领导集体、甚至是经领导集体讨论通过的,但也只能算作个人文稿,而不能视为严格意义上的公文(即领导机关法定通用的公文),尽管它带有“准法定文书”的性质。有的领导文稿经法定程序可上升为法定公文,但已不是本来意义上的领导文稿。

领导文稿,不同于领导讲稿。领导讲稿,是指领导者的讲话稿和讲演稿。讲话稿,用于内部会议和聚会,讲话对象是领导、管辖范围或与之有关的人员,讲话内容限于与领导工作有关;讲演稿则用于外部会议和场合,讲演对象通常是工作系统外的人员,讲演内容不仅限于本职工作。

领导文稿,包括领导讲稿;领导讲稿是领导文稿的重点内容,但领导文稿不仅限于领导讲稿。

本文所说的领导文稿,是指领导者在工作中的所有文稿:讲话稿(包括书面讲话稿)、讲演稿(本文不予展开论述)、发言稿、谈话稿、汇报稿、主持词.致辞,报告稿(工作报告、情况报告,调研报告)、署名文章、信函(以个人名义的介绍信、邀请信、贺信、慰问信、感谢信、证明信等)、批示、作序、按语、题词、赋诗等。其中需说明的是:发言稿,一是指在上级或平级召开的会议上介绍情况、介绍经验、谈体会等;二是指在工作研讨性会议上,谈个人看法,发表个人见解;三是在领导班子成员集中学习或民主生活会上谈体会、作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汇报稿,是指向领导班子集体或上级作汇报的文稿。报告稿,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会议上作报告用的报告稿,属会议用稿;二是以文字形式报告工作的报告稿。情况报告和调研报告,通常是指文字报告,属非会议用稿。

综合以上情况,领导文稿可分为两大类18种:话语类文稿,即为领导者个人以话语表达而准备的文稿;纯文字类文稿,即领导个人不须话语表达的文稿。常用的话语类领导文稿共有8种:会议报告、讲话、演讲、发言、汇报、谈话、主持词、致辞等。常用的纯文字类文稿共有10种:工作报告(非会议用),情况报告、调研报告(包括考察报告)、署名文章、信函、批示、作序、按语、题词、赋诗等。因领导者所承担的由文秘人员完成的法定公文文稿不在本文重点讨论范围,故未列入。

二,领导文稿的特性

既然领导文稿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公务文书,那就有其特性,即特殊的规定性。领导文稿至少应有三大特性:

一是权威性。领导文稿的权威性来自领导者的权威性。领导者均担负一定的领导职务,在公务活动中可以代表所在领导集体,其言论应与其身份相符,有着一定的权威性,不能混同一般工作人员和普通老百姓。因此,作为领导言论重要载体的领导文稿有着一定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来自领导者的身份,来自言论的客观性,来自严密的逻辑性,来自思想的深刻性,正确性,来自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来自对工作的指导性。

二是公务性。领导文稿的这种公务性,首先决定了领导文稿用于公务活动,并适用于公务活动;其次是领导文稿必须符合领导机关公务文书(尽管不是法定通用公文)的规定性,语言简明、平实、庄重,与文学作品(含蓄、曲折、细腻)有着明显的区别。领导文稿(包括所有机关公文)与文学作品使用的思维方式不同,前者是逻辑思维(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后者是形象思维.正因为如此,领导文稿起草工作者不一定适合搞文学创作,搞文学创作的人也不一定适合领导文稿起草。总之,领导文稿属机关公务文书,应具备公务文书的特性。

三是领导个性。因领导文稿是供领导个人使用或在领导个人指导下起草的,所以它必然带有领导者个人的特性(痕迹)。这种领导个性体现在许多方面。首先,文稿要与领导者的职务、地位相符,这也是最基本的特性。其次,文稿是对领导者个人素质的反映。从领导文稿可以看出领导者个人的理论水平、思维方式、工作魄力、领导艺术等。文稿水映领导水平。还有,文稿是对领导者个人性格、习惯以及语言特点的反映。“文如其人”对领导文稿同样适用。领导文稿的个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论是以自觉或不自觉的方式,它总要得以表现。无个性的领导文稿是没有的。无个性的领导文稿就不能算其为领导文稿。对领导文稿的个性,起草人(无论是领导者还是文秘工作者)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三、各种领导文稿的特点

十八种领导文稿,各不相同,各有特点,本文予以简要概述.

(一)会议报告。这种文稿多用于法定性会议(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报告人应是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或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因此,报告稿的特点是正规性,庄重性,全面性最强,篇幅也最长(特殊情况除外)。会议报告稿的特殊要求:对工作要做出全面总结,既讲成绩又讲不足和问题,用语要特别讲究客观、实际,出言有据: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原则性、指导性强.报告稿,经会议讨论原则通过,修改定稿后,即成为法定性公文。

(二)讲话。通常多用于部署工作。此种文稿与工作形势结合紧密;谈认识,思想深刻,观点明确;提要求,坚决、有力,明确、具体。此种文稿的特点是说服力、号召力、可操作性强。此种文稿,密级较低的,通常在会上发给与会人员,会后经处理在机关内刊上正式印发;密级较高的,会上不印发,会后再正式印发,也有的是只讲话不印发。

(三)演讲。此种文稿通常不是部署工作,而是阐明观点和主张。因此,演讲主要是靠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不是华丽的词藻,去打动、征服听众。此种文稿,一般情况下,都可公开发表。

(四)发言。这种文稿一般适用介绍经验做法、谈学习体会或工作体会,在研讨会上讲看法、见解。发言人以普通与会者的身份而出现,也就是说发言对象不是被领导者。因此,态度要谦虚,语气要平和,说话要留有余地。

(五)汇报。这种文稿多用于向上级或领导班子集体汇报有关情况。向上级汇报,要特别注意满足上级要求,简繁得当,防止不着边际、拖泥带水。向领导或领导班子集体汇报有关会议精神,要简要介绍会议有关情况;汇报会议精神,要特别注意汇报会议的新提法、新精神、新要求;要提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意见和措施。汇报工作,要摸清汇报对象的需要,简要介绍工作过程,重点汇报工作完成情况,工作成绩和问题、工作体会。此类文稿,一般只供汇报使用,不必刊发,特殊需要除外。

(六)谈话。显然,此种文稿不用于会议,而用于小范围的对话,多用于与上级、外地、海外来宾的交谈,少量用于同下级的谈话以及新闻媒体的采访.谈话稿应回答谈话对象所提出,关心或可能提出的问题。谈话稿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有时要做到有备而击。谈话稿可有而不可显,谈话稿的内容只能成竹在胸,而不能照本宣科。谈话稿,一般是答问式,而不是做文章。

(七)主持词。从道理上讲,作为会议的主持人,一般不必专门准备主持词,但在高级的会议和特别庄重、严肃的会议上,准备好文字的主持词是必要的:一是为了表述准确,防止随意性;二是为了节省时间。主持词,通常要讲会议的意义,强调主题讲话的重要性,以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意见。简短的主持词,一般不印发;内容较多、比较重要的主持词除外。

(八)致辞。致辞,通常是对会议的召开或活动的开展给予充分肯定,对会议和与会者致以良好的祝愿。这种文稿的特点是热情洋溢,生动活泼,短小精练,要起到舒畅心情,活跃气氛的作用。

(九)工作报告(非会议用的书面报告)。这种文稿,通常要讲清工作进程,完成情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工作打算,目的是让上级、领导或领导集体掌握情况、指导工作。

(十)情况报告(书面)。这种文稿,多用于向上级或领导报告出现的新情况,提起注意。文稿要把“情况”交代清楚,分析事由,预测发展趋势,提出拟采取的对策。

(十一)调研报告(指书面报告,包括考察报告)。这种文稿,通常是写给领导班子集体的,有时是写给上级的。作为调研成果,调研报告的内容,要有情况、有分析、有观点,有对策。总之,对报告对象(领导班子或上级等)的决策,要有参考价值;否则,就没有意义。

(十二)署名文章。这种文稿(主要用于公开发表),必须要有新意,要么,提出新的见解,要么,比已有的认识更深刻。总之,文中的见解要高于当时一般认识水平;否则,文章就毫无价值,就没有撰写、发表的必要.因此,撰写署名文章,必须对问题要有深刻研究,要有独到见解。署名文章最能体现领导者的理论水平。

(十三)信函。这种文稿,在领导者的公务活动中有时会用到,通常由领导者直接书写,但让文秘人员代为起草的情况也是有的。信函的特点是态度诚恳、观点明确,篇幅简短。

(十四)批示。一般由领导者直接书写,但有的批示可由文秘人员起草。搞好“批示”的起草,关键是对所要批示的材料或工作要全面把握,所拟“批示”要能够代表领导者的意见。“批示”虽短,但要领导采用特难.写好领导“批示”,文秘人员须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十五)作序。这种文稿,多为专著、文集的作者代为起草.因为领导者对书的内容不可能全面掌握。知书者,著者也。为书作序,必然要对书和编著者做出一个基本的肯定性的评价。因此,“序”必须赞誉适当、表述得体,不能写那些让领导者感到言词无据、底气不足的话语。代为作序,应把握这样一个分寸:既要借助权威,又不难为领导。

(十六)按语。即为将要印发的材料特别加写提示性的话语。按语,领导者直接编写的有之,文秘人员代为领导起草的也有之。按语,应概括准确、评价适当,简明扼要。因此,写好按语,必须对材料的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对所评价的事物的本质看得十分清楚。写出的按语若能完全代表领导者的看法,实属不易。

员工开会发言稿范文2

一、专业性会议领导讲话稿的特点

专业性会议领导讲话既不同于综合性会议上的领导讲话,也不同于专业性会议上其他人的讲话,有其突出特点,因而在讲话稿的写作时应有特殊的技巧。

1.专业性

专业性会议的议题总是聚焦于某个专业领域或某个专业部门的工作,专业性突出。因而对比于综合性会议上领导讲话要尽量避免专业术语的要求,专业性会议的领导讲话则要求突显其专业性。因为与会人员均为本行业专家及相关从业人员,讲话稿中专业术语的应用并不会导致与会者理解上的困难,反而更能精准表述相关专业内容,有利于与会者更好地把握领导的讲话意图。

2.指示性

基于会议的需要,在会议上安排的各种讲话均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宣传性、说理性、讲解性、辩论性、交际性作用等等。上级领导讲话不同于会上其他人员的讲话,有其特殊作用,应属于指示性的。领导讲话应体现上级工作意图,带有上级明确的指示精神,对下级未来工作的方向应具有指示性作用。

3.针对性

上级领导在专业性会议上的讲话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不能泛泛而谈。要求讲话能结合当前政治、社会实际情况,并且结合本专业领域或本部门工作的实践展开。领导讲话是对会议和专业性工作的具体指导,应紧扣本专业领域,涉及对有关工作的适当评价,点出现存问题,明确有关政策、原则并指明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专业性会议领导讲话稿的结构

专业性会议领导讲话稿并没有严格、固定的格式,可以根据不同会议内容灵活安排,一般可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标题

常见讲话稿标题有两种形式:其一,《×××在××××会议上的讲话》,如《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其二,标题点出全文主旨,如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作的题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讲话。讲话领导人姓名则标注标题下方。

2.称呼

根据与会对象的身份,采用恰当得体的称呼。

3.正文

开头部分。一般讲话稿的开头可以多种多样,如采用悬念式、名言式、提问式开头等,但专业性会议领导讲话稿基于其指示性作用,多是开宗明义,首先提出要点,即用极简要语言点出全文的目的和意图,如同新闻导语一般,“立片言以居要”,以便与会者能迅速抓住领导讲话要领。

主体部分。这是讲话稿的重点部分,要突出强调全文主旨。层次安排上一般可根据讲话稿目的设计。常可以采用条陈式、递进式、对比式等等。篇幅较长的讲话稿多用小标题形式,分条列项地展开,便于与会者理解掌握。不同于一般讲话稿多为起说服鼓动的目的,专业性会议领导讲话常因要突显上级机关的工作意图表示,所以在写作时要特别注意:

要包含相关事务的界定。对于某些内涵外延不很清晰的事务,作为上级领导的讲话,要首先帮助与会人员理清事务边界,这是使之在实践工作中顺利贯彻上级意图的基本前提。

要体现明确的政策界限。如前所述,讲话稿对与会人员的工作有指示性作用,因而应鲜明体现上级政策、精神,表明对基本问题的立场。关于专业领域的相关工作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应该明确体现在领导讲话稿中。

总之,在主体写作时要抓住关键所在,分出轻重缓急,对重点问题可以反复强调,切忌 “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否则易使与会者印象模糊,不分轻重,从而导致在实践工作不能很好贯彻执行上级指示。

结尾部分。此部分写作好坏直接影响到讲话能否在与会者中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讲话稿结尾一般都须总括全文,用简短语言概括主要内容,使与会者能对通篇有清晰、完整的认识。一般讲话稿还可在最后提出相关要求、目标和希望,专业性会议领导讲话稿也可以如此安排,但在此部分要多侧重于领导指示精神、工作意图的执行安排,以体现领导讲话对专业实践工作的指示性作用。

三、写作注意问题

在专业性会议领导讲话稿的写作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把握好专业性的度

专业性会议不同于综合性会议,上级领导讲话固然要体现专业知识,可以采用专业术语准确表述,但又不能太专业,否则易等同于学术论文。写作时要特别把握好专业性的度。讲话稿不能为炫耀领导的专业知识而故意大量使用过于生僻的专业术语。讲话稿要体现专业的特点,但最终要着眼于对实际工作的指导,而非泛泛的专业性探讨。

2.主题要集中、鲜明

讲话稿要始终围绕会议主旨展开,贯穿上级工作的中心意图,并旗帜鲜明地表述出来,不能漫无边际,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更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否则将大大降低与会者对领导讲话精神的认知程度,更将直接影响上级指示的贯彻执行。同时,专业性会议领导讲话要尽量避免空话套话,包括故作谦虚的话,否则极易引起与会者厌烦,甚至影响会议效果。

3.内容要有针对性

要针对有关专业事务、会议进行情况和与会人员的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话。讲话要紧扣当前社会实际,同时结合本专业领域的工作实践,在此基础上的上级指示才具有实施的可操作性。同时,讲话内容要针对与会者的特点,充分考虑其文化程度、职业构成、知识领域、年龄构成、身份地位等,分析其心理、观点和态度,做到有的放矢,这样的讲话才能吸引、说服与会者,取得预期的效果。

4.语言要通俗化、口语化

讲话稿是用来读的,特别要注意多用口语,深入浅出,句子不宜太长,不宜用生僻拗口的怪词怪字。要用浅显、通俗的语言把抽象理论具体化,使与会者听得清楚、弄得明白。高明的领导往往会用精辟语言提炼核心观点,使与会者印象深刻,并广为流传。如2007年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讲话中所谈到的“三个至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已成为迄今司法界耳熟能详的经典表述。

四、文稿形成过程

专业性会议领导讲话稿的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1.充分准备

一份好的讲话稿离不开写作前充分的准备工作。领导讲话稿体现了上级工作意图和目的,是下级开展实践工作的依据,因而讲话稿观点的正确性、科学性至关重要。而其正确性、科学性的确保来源于事先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只有在掌握丰富全面的情况资料的基础上,讲话稿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这要求领导事先要全面了解有关专业事务,了解相关政策和决策。在对当前专业性工作有详尽把握的基础上,领导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提出明确的专业工作指示。同时,领导还需要了解专业性会议的进行情况,了解与会人员的构成,以便能根据会议和与会者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讲话稿的内容和语言,以使其发挥更佳效果。

2.拟稿

一般情况下,在事先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可按照常见讲话稿结构形成文稿形式,领导在会上照着宣读即可。实践中有一些领导讲话,会前并没有详细的文字稿,只有一个简单的提纲,注明讲话要点,会议时由领导根据提纲要点临时发挥。甚至有的领导会前既没有讲话稿也没有讲话提纲,仅仅只有腹稿,会议时作即席讲话。后两种情况下,领导讲话稿的形成还需要第三个步骤,即由专人根据会议记录或录音整理领导讲话,最终形成讲话稿。需要提醒的是,专业性会议领导的重要讲话一般需要事先有完整的文字稿。

3.整理

员工开会发言稿范文3

Abstract: In the business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particularly in news broadcast, there are the narrow script preparation and generalized script preparation. Narrow script preparation means that the broadcaster or host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prepared time to carefully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he manuscript. Generalized script preparation means that the broadcaster or hos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usual training exercise and accumula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order to uses them in broadcasting or hosting and complete the task successfully.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mbine with the formation structure and professional status of the broadcasters and hosts in Yan′an to expound the importance of generalized script preparation in the work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why to generalize the generalized script preparation for broadcasters and hosts, how to make the generalized script preparation and the methods of generalized script preparation. It is the first time in Yan′an. And it provides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broadcasters and hosts to set up the correct learning road and direction.

关键词:播音员主持人;广义备稿;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综合素养;受众

Key words: broadcaster and host;generalized script preparation;cultural knowledge;professional knowledge;comprehensive quality; audiences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1-0217-03

0 引言

在播音主持业务中,特别是新闻播音方面,有狭义备稿和广义备稿的提法,狭义备稿是讲播音员主持人要充分利用所能拥有的备稿时间去认真分析理解稿件;广义备稿是讲播音员主持人应注意平时的修养锻炼与积累沉淀,以便在播音主持工作中随时调其所用,圆满地完成主持播报任务。希望笔者在广义备稿方面的观点对年轻播音员主持人有借鉴引导作用。

1 播音主持工作中广义备稿的作用

1.1 为何推行广义备稿

首先了解多年来延安各地播音员主持人的形成结构与专业现状。

延安有13个县区,正规的广播电视台站有14家,在编或不在编上岗工作的播音员主持人近200人(不包括各大专院校及部分企事业台站),这其中既有“科班”人才也不乏“半路出家”者,从开始报名的面试、口试、再到最后的笔试、上机、出镜,他们都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考试,可以说从各行各业里百里挑一或千里挑一,这其中有的曾经是教师、售货员,也有的曾经是秦腔演员、印刷工等,非科班专业出身者占到了播音员主持人总人数的58%。这些非专业的经历成了他们自我发奋的动力,不少人提高的快、成长的也快,能在短时间内独挡一面。这两种专业或非专业人才无疑给延安的广播电视事业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就出现了专业水准层次不齐的现状,有很大一部分播音员主持人待岗位确定后便懈怠于学习提高,专业水准止步不前,无所建树,只要工作,不求上进。如果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长期止步不前,作品枯燥乏味,不能立意创新,独树一帜,不能与受众产生共鸣,这样的播音主持艺术生命力注定不会久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延安广播电视事业的整体和谐发展。殊不知,要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不光看你声音好不好,悟性天赋高不高这些先决条件,播音主持是一门艺无止境、遗憾的艺术,抛开自身文化素养不谈,你是虚心肯学或是自以为是,你是沾喜于现状或是勤学苦练才最关键。即使是有些播龄的“老人儿”,也应时常用正确的眼光衡量自己,不断汲取营养来充实自己。以笔者为例,1989年高考过后恰遇县里创办电视栏目招收播音员,延安属老区,播音主持专业在当时鲜为人知,科班人才基本分不到县一级广播电视机构。我们由报名时的87人经过层层考核淘汰最后录取了一名。当时延安13个县区相继成立电视台站纷纷招收播音员故情况基本一致,包括新招的在内,各台站普遍只有1-3名播音员,往往既是广播节目的播音员,也是电视新闻的播音员,采访、写稿、编稿、值机员都是播音员自己。身兼数职得到了采编播合一很好地锻炼。从进入广播电视行业至今,13个县区的非科班人员100%的都要定期参加国家及省广电厅举办的播音员主持人专业知识培训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不予颁发上岗许可证。我们这些没有专业院校经历的“门外汉”98%的人都取得了后续大专、本科学历。常年不间断的学习使我们迅速成长为各自单位的中坚力量,目前14个广播电视台站仍有近20人活跃在岗位上,自然朴实,舒畅亲切的播音主持风格深受广大受众的好评及喜爱。最难能可贵的是,据调查,我们这批播音员在多年的播音主持工作中事故率均为零!被誉为有责任心零差错的合格播音员。这些事例说明广义备稿使播音员主持人既避免了消极被动,也避免了应付之功,通过广义备稿能使延安90%以上的播音员主持人成长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多出无差错、高效率、高质量的播音主持作品,那么,延安的广播电视事业定会更上一层楼。所以大力倡导播音员主持人注重广义备稿是非常迫切可行的。

1.2 如何进行广义备稿

广义备稿是个系统工程,如何实践,这是困扰很多播音员主持人的问题。

我们常常自喻党和政府的“喉舌”,民众的“传声筒”,很多时候代表的不是个人,你的声音你的形象,你所播出的稿件或节目,有时恰恰代表着你的供职单位、你的台站甚至是一个县、一个区、一个市的形象,这一大前提,要求每个播音员主持人务必树立既严正又亲切、看得见的“屏幕形象”或看不到的“电波形象”。笔者认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就是我们的指航灯,“广院味”就是我们的标准,张颂、方明、林如、虹云、赵忠祥……永远都是我们心中的楷模,身边的导师。学他们的业务,更要学他们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我们有必要铭记广播史上在那只有四平方米大小、没有门、话筒放在三条腿桌上的播音室里,前辈们是怎样常遇蒋军轰炸、窑顶掉土、生死外也要把党的声音传遍四面八方的,这对当时统治区的人们来说,就是黑夜里的明灯;正是播好音、当好自卫战士、一边练兵一边坚持生产锻造了他们过硬的业务和高尚的人格,也是他们播音艺术生命之树常青的缘故,更是他们赢得亿万受众喜爱的原因。正如一位听友所言“每每听到他们娓娓道来的话语,每每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这传遍世界的呼声,我便浑身倍感温暖,犹如听到国歌般激动不已,你们真是人民的好播音员”!受众的褒奖和肯定就是我们的成功,就让这鼓舞指引着十三亿人无上荣光的形象和声音在每一个播音员主持人心中永驻,热爱这形象,热爱这声音,沿着这条正确的学习之路,广涉营养,博采众长,以老一辈播音艺术家为榜样,锻造自己积极向上的播音主持风格,走出一条受众喜爱的播音主持之路。

2 播音主持工作中广义备稿的方法

2.1 加强文化知识学习,提高综合素养

文化知识基本功和专业知识基本功是贯穿播音主持工作的两条主线,是广义备稿的两个方法,每个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始终为之而奋斗。

一旦步入这一行业便会发现这一工作内容很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要求播音员主持人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注意点滴知识的积累和更新。采编播合一要求不单在“家里播”,要出去跑稿子拿回来整合成成熟的节目。要求有“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功底,要求在政治思想方面、知识广博方面和文字能力方面有很好的内涵。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要一般性地了解理论政策,还必须体现到我们的播音主持当中去,如果对理论问题学的少就无法做好播音员主持人,因为涉及领域多,政策性强的稿子是很多的,不管国际国内的、农业工业的、文教卫生,播出来觉得你火候分寸都恰到好处,这很不容易。受众可能播不了,但是能“听”得了的。正如“一个好的记者、编辑,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播音员主持人。但是,一个好的播音员主持人可能就是一个好的记者、好的编辑”。这即是强调播音员主持人加强文化综合修养的原因所在。

2.2 钻研业务专业理论知识,提高播读技巧

这个问题往往使一些初入门的播音员主持人茫无目的。是否熟练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基本功,是我们遇到的最关键、最棘手的一环。这说明为什么生活中一百人都能讲好普通话,但也可能只有一个人能当个好的播音员主持人,对于播音员主持人业务上的要求,不是你播出的文字是普通话就行了。一是它要求你能熟练地驾驭普通话的语言规律即吐字、归音、语法修辞、字正腔圆、语言纯正。二是呼吸发声,能否使我们的声音非常圆润、持久,高低强弱、抑扬顿挫,运用得好、流畅。三是你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否适应政治的、文艺的、专题的等各种类型的稿件,能把不同的稿件播出它不同的特点,一个好的播音员主持人仅仅只会主持播报新闻类节目是不够的,要接触各方面大量的稿件,把自己锻炼成多面手。四是认真分析稿件,掌握播音程序这样一些播音主持方面常规性的东西。

工作中,播音员主持人最难解决的问题莫过于以上四种。怎么解决?

①无论科班与否,要刻苦钻研《播音基础理论知识》、《艺术发声》等专业书籍,作为我们北方人来讲,首先最易混淆的是en\eng,in\ing,un\ong,an\ie这些音节,比如fen(分)\feng(风),zhen (镇)\zheng(政),yin(音)\ying(英),yun(晕)\yong(勇),mian(棉)\mie(灭)不分,这是陕北方言中首先需要克服的难点。拿这句话比方“临镇镇政府镇长林延云在发言中强调镇村中小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如果不能熟练掌握前面的音节何谈语音纯正,字正腔圆。

②坚持练声,练出一幅好嗓子。可以根据自己的音质特点,找出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比如笔者自己音质偏细带稚,缺少浑厚的中低音,便一直学习方明老师的练声方法多练气泡音,抬喉、哈音、咽音,受益匪浅,早前我对通讯体播音总感到拿捏不到位,通过这些练习使我对通讯播音再无“气不从心”之感。

③坚持练播,要“张嘴念”,练得“样样精”。多年来,自己未敢疏懒,一直热衷于“一报在手,统统都有”,每天早上六点半开始和着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大声诵读,每张报纸无论消息、专访、散文、甚至广告统统念出声,要说有什么经验或播读技巧可谈全仗着“笨鸟先飞”之道。

④抓住播前的有效时间,按照划分稿件层次、理解稿件主题、了解稿件背景、明确播讲目的、突出稿件重点、统一稿件和播音基调这六步走播音程序,认真分析稿件,拥有饱满的播音主持前情绪和良好的话筒前状态,激发强烈的播讲愿望,熟练自如地驾驭稿件,圆满高效地完成主持播报任务。

综上所述,广义备稿在播音主持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针对延安13县区播音员主持人的特殊形成结构与层次不齐的专业水平现状,在延安各地的播音员主持人中大力推行广义备稿是势在必行的。希望播音员主持人沿着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综合素养,钻研业务理论知识,提升播读技巧之路不懈追求,圆满高效地完成每一次主持播报任务,多出广大受众喜爱的播音主持作品,使延安广播电视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圣地经济腾飞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广播电视部播音员业务职称评委会.全国广播电视系统播音专业测试材料[M].1983,10.

员工开会发言稿范文4

播音员要努力练就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有些播音员,特别是新同志常常谈道,自己心里有想法、有态度,也积蓄起了表达的欲望,可就是播不出来,或者播出来后跟理想的效果相差很大。是的,该铿锵有力时却力不从心,该无比喜悦时却控制不好声音,该意味深长时又沉不下来……这些都是基本功的问题。播音语言是生活语言的扩大和美化,要准确、鲜明、生动,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有声语言是播音员创作的唯一手段,稿件内容多种多样,需要用不同的声音色彩来处理,嗓音必须有一定的可塑性,字音要规范,清晰流畅,声音要质朴大方,变化自如,这是新闻播音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播音员在气息控制、共鸣控制、口腔控制的基础上,达到宽厚、圆润、响亮的用声目的。因此,播音员,特别是新同志应该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不能三分钟热血,不能嫌枯燥无味,要持之以恒,努力练就扎实的语言功底,做到语音规整,吐字干净利落,气息平稳持久,声音圆润饱满、响亮有力。播新闻,要求播音员运用本人的声音色彩,也就是本色的声音来播送,如政府公告的播音,播音员就是以政府发言人的身份出现,声音就要有力度,语言流畅,风格朴实大方。总之,播音员只有科学地练就了扎实的语言功底,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好各类稿件,高质量地完成播音任务。

二、工作态度正,播得更精准

播音员要认真备稿。稿件是播音创作的依据,也是播音员了解社会、丰富知识的“窗口”。只有理清稿件的来龙去脉,吃透稿件的精神实质,明确稿件的内容、结构、主题“是什么”,才能知道“为什么播”、“对谁播”,声音里才能传递出正确的态度来。长期养成良好备稿习惯的播音员,在遇到突况时,依然能从容、稳健、自如地表达。罗京同志曾经镇静地把陆续送到直播间的17页半的传真急稿一字不差地读完。而我们有些没有养成良好备稿习惯的播音员,即便有很充足的备稿时间,也是走马观花地看一遍就播,或者播前不看,一边播一边看(两人对播时),久而久之就播“油”了,形成了固定腔儿。其实,我们每位播音员入门时都学过备稿六步,即划分层次、提炼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找出重点、确定基调。如果一组稿子每一条都用一个调式往下“淌”,那么就会刻板、冷漠,声音里自然没有态度。当下,新理论、新概念、新词汇及网络语言等不断涌现,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又大都直播,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播音员平日不加强学习,播前又不认真备稿,不仅态度出不来,还极易出现差错。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播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向”,在十闭幕后,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播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播音员,就是吃了这个亏。

员工开会发言稿范文5

党群工作部

一、工作职责

(一)企业文化与基层建设工作职责

1、负责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并指导基层单位开展工作。

2、负责单位理念的宣传贯彻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工作。

3、负责单位基层建设工作并指导基层单位开展工作。

4、负责单位基层“五型”班组建设。

5、负责单位形象设计和宣传、标识、标牌的管理。

(二)党群工作部工作职责

1、负责单位党委宣传思想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并指导基层单位开展工作。

2、负责单位党委中心组学习工作,开展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任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宣传教育工作。

3、负责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统战工作。

4、负责开展先进典型的培养、选树和宣传工作。

5、负责开展职工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

6、负责单位新闻宣传工作并指导基层单位开展新闻宣传工作;负责单位影像资料的采集和管理工作。

(三)共青团工作职责

1、负责单位团组织建设工作,做好团干部选配、培养、转岗及团组织换届、超龄团员离团、团员队伍的日常管理等项工作。

2、负责抓好单位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了解掌握团员青年的思想、工作和学习动态,为各级党政班子提供青年思想状况信息。

3、负责单位团的经费管理工作,审批青年活动经费。

4、负责策划并组织开展青年生产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等团的活动。

5、负责培养、选树、宣传青年集体和个人的典型,做好团内经验的推广。

(四)工会工作职责

1、组织职工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的形式,参加本单位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督促提案的落实,坚持企务公开制度。

2、参与协调员工劳动关系和调节劳动争议,协商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

3、负责组织员工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丰富员工生活。

4、负责劳动模范评选、表彰、培养和管理工作。

5、负责监督落实员工劳动保险、劳动保护工作。

6、负责本单位的工会组织建设,做好基层工会主席的选拔工作。

7、负责做好员工有关抚慰工作。

8、负责员工疗养费用的报销,指导并监督基层工会费用的使用。

二、管理制度(规定)

(一)保卫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

1、党委宣传部是中心组学习的组织部门。并要做好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协调。

2、每月计划进行集中学习两次(每月第一周和第三周的周三下午),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学习,可择期进行。

3、参加学习人员,部党委成员。

4、根据学习内容需要和领导要求,可适当将机关科室长、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及相关人员纳入学习范围。

5、参加学习人员要做好笔记。因故缺席的要及时主动补好学习内容。

6、党委宣传部、党委办、组织部,以及部领导有责任为中心组学习提供资料。

7、重要学习内容可随时安排学习。

8、学习内容由部党委书记确定、批准。

(二)保卫部新闻宣传报道管理规定(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保卫部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参照《公司新闻管理制度》,结合保卫部新闻宣传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新闻报道范围

守卫一大队、守卫二大队、守卫三大队、守卫四大队、机关保卫大队、治安保卫大队、经济保卫大队、巡逻一大队、巡逻二大队、巡逻三大队、监控指挥中心、办公室、人事科、督察科、安全设备科。

(二)新闻报道要求

1、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全面、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员工,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遵守有关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不得公开披露任何不宜对外宣传的事项。

3、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按照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新闻报道。

4、强化新闻意识,增强新闻敏感性,及时报道新闻事件。

5、注重新闻策划工作,增强策划意识,以提高宣传效果。

6、同一新闻事件,要发挥不同媒体的优势,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报道。图片新闻要快,能够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报纸新闻要有深度,有思想性;电视新闻做到快捷的同时要有丰富的信息量。

7、加强稿件审核,严格执行逐级审核流程,减少疏漏,杜绝不实及可能带来不良影响的报道。

8、涉及单位重要事件、历史性事件,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不得拖延。

(三)新闻稿件要求

9、新闻题材包括:消息、简讯、特写、专题报道。稿件要围绕单位全面工作,做到主题突出、及时准确,保证新闻的深度和高度。

10、稿件所反映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11、稿件必须符合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简明性;稿件内容必须符合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12、稿件要结构清晰、合理,语言规范、简练,表述准确、流畅,遣词造句考究;专业术语不宜过多,要挑选有代表性的加以解释,做到通俗易懂。

13、稿件要有新闻切入点,要有实事儿,严禁汇报材料式的稿件。

14、对领导参加的会议和活动,要简化报道,控制篇幅,最多配发1张图片。

15、会议报道中,党政领导都讲话时,讲话篇幅或图像长短应注意平衡。

16、在撰写新闻稿件时,应遵循新闻稿件慎用词汇要求,规范新闻稿件用语。详见附件2《新闻稿件慎用词汇表》。

17、新闻报道中涉及时间、事件、姓名等时,要认真核对,数据不准确不予报道。

18、新闻报道中涉及保密事项,如案件、反恐、防恐等,应按照保密原则,不报道相关数据及相关人员信息。

19、规范使用各单位、班组、装备、设备的名称,不使用简称。

20、新闻稿件要合乎标准,字数不够、逻辑不强、有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等,不予采纳。

(四)稿件类别、格式

21、电视新闻(制作权限为新闻中心所有,在此只作了解。)根据质量等级评审标准按A、B、C、D四档划分:

A档为深度报道,题材重大,有主持人出镜,有采访,有故事,主题突出,现场感强,语言生动,场景多,3-5分钟。

B档为一般深度报道,有采访、有故事,主题明确、语言流畅、场景丰富,2-3分钟。

C档为日常新闻报道,语言通俗易懂,文字结构合理,画面构图严谨,30秒-1分钟。

D档为简讯,新闻事件单一,语言简明扼要,三言两语既能说明新闻主题,画面无瑕疵,30秒以内。

22、报刊新闻根据新闻稿件质量的要求可分为以下几种、

(1)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地反映各单位重要新闻事件,追踪来龙去脉,揭示事件实质意义的一种报道方式。深度报道具有题材重大、材料详尽、思想内涵深刻、前瞻性和导向性更强等特点。其体裁主要是新闻通讯的形式,但比一般通讯报道力度更大。刊发字数在800以上。

(2)消息就是对各单位新近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受到广泛关注的事件的报道。要求篇幅适度,内容集中,表述简明,时效性强。如重要事件、优秀新人、新事、新成就、新问题等。字数在400字—800字。

(3)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重大决策、安全生产、群团生活等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等。刊发字数在800字以内。

(4)新闻评论是报纸的言论部分。通讯员可以对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日常生活方面等热点、难点问题发表见解,也可以针对国内外近期某事某现象发表感言,需要观点正确,立场鲜明,论据充分,说服力强,每篇字数不少于400字。

23、图片新闻是对报道事件和报道人物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是一种视觉新闻,要求现场感必须强,能给读者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印象。稿件类型分为诗歌、散文、小说、随笔、报告文学、文体评论等。

(1)图片大小要求:横版图片850px(像素)×566px,分辨率300dpi像素/英寸;竖版图片466px×700px,分辨率300dpi;如图片需要特殊尺寸,横版应固定宽度为850px,竖版应固定高度为700px。图片应选取扩展名为jpg格式的文件,一般不选取其它格式;裁剪时不能造成图片变形、失真;一条新闻信息原则上附带图片不超过4张。

(2)文字内容以WORD文档形式随照片一同传到指定邮箱。新闻导语使用黑色14px宋体加粗处理;提要文字、编者按等应采用黑色14px楷体。图片注释文字采用黑色12px宋体;图文作者姓名置于结尾段的最后,以圆括号括起。

(3)新闻标题字数原则上控制在20个字以内。标题要能准确反映信息或文章的主要内容;标题要文法正确、文字规范,易懂无歧义。其主要作用有提示文章内容、评价文章内容、吸引读者阅读等。标题用词应当客观,避免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标题中禁止使用过于专业、冷僻或晦涩的词语。

(4)正文内容应满足真实客观、主题突出、内容完整的基本要求;正文内容应禁止丢字、丢行、丢段或多字、多行、多段;正文内容应杜绝错字、别字和自造字。

(5)正文内容中避免出现“今天”、“昨天”等模糊时间点,应明确具体时间点。新闻讲求时效性,稿件来源时间在两日以内的予以,超过三日的信息一般不。

(6)图片左右不对称、旁边有不符合的人员(服饰、插兜,背手,吸烟等动作),杂物,此图片不予采纳。

(五)稿件的审核

24、新闻稿件要逐级审核,各单位主管领导要严格把关审核。

25、对于报道涉及公司层面新闻稿件,要严格审查,反映热点、敏感问题的稿件,要进行核实,甚至向相关部门和当事人核实,确保新闻宣传准确无误。

员工开会发言稿范文6

关键词:口译特点;口译问题;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2-0172-5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1.044

1 . 文献综述

口译作为一种隶属于翻译的特殊活动,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涉及的领域范围更是无所不包,这也决定了口译是一项极其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有别于笔译的工作方式,口译工作方式的独特性使得口译工作更具难度,而很好地了解这些口译基础特点对处理口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 口译的定义

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间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梅德明,2000:6),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人类的口译活动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地将信息的来源语符号转换为目标语符号的“翻语”活动,而是一种积极地、始终以交流信息意义为宗旨的、具有一定创造性的“译语”活动。因此,口译不是孤立地以词义和句子意义为转换单位的单一性语言活动,而是兼顾交际内容所涉及的词语意义、话语上下文意义、言外寓意、语体含义、体语含义、民族文化含义等信息的综合性语言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口译不仅仅是语言活动,而且还是文化活动、社交活动乃至心理活动的交换。

3 . 口译的类型

口译的类型繁多,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其类型也各异。比如按其操作内容可分成联络口译、礼仪口译、宣传口译、会议口译和会谈口译等;如若按照时间工作模式,口译可分为交替传译(简称交传C/I)和同声传译(简称同传S/ I)。交替传译的口译活动发生在源语表达后,即发言者讲话之后,而同声传译发生在源语表达的过程中,也就是发言者讲话的同时。因论文需要,在此只着重讨论交传和同传。

4 . 口译的特点

4 . 1 口译是一种即时性的传言活动

口译与笔译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其源语表达的一次性和目标语产出的即时性(弗朗兹,2013)。口译的源语内容稍纵即逝,一般不可能像笔译那样,遇到疑难问题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与源语作者联系咨询,也无法像笔译那样有较充分的时间斟酌字句,并反复修改润色。若从目标语产出的即时性来看,同声传译比交替传译要强,因为交传通常可以笔记,之后由所记的关键词为提示将源语转为目标语,而同传的目标语产出几乎与源语表达同步,包括有稿同传和无稿同传。基于口译的这一特点,就要求译员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快速应对能力、理解力、记忆能力(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和笔记能力。

4 . 2 口译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

无论从法国释意派的“理解―脱离源语形式―重新表达”和麦肯托什(Mackintosh)的“组织―凝聚―产生”的描述性研究模式,还是从希里埃夫(Shiryaev)和切尔诺夫(Chernov)的“预测推断―精力调动”和吉尔(Gile)的“译员注意力分配”的解释性模式来看,口译过程都是极为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姜海清,2012)。以吉尔模式为例,它提出了同传和交传工作模式:

同传=听力与分析+短时记忆+言语生成+协调(注意力);

而交传的工作模式更为复杂:

第一阶段:交传=听力与分析+笔记(记录)+短时记忆+协调(注意力);

第二阶段:交传=记忆+笔记(读取)+言语生成

综上可见,口译过程中各个操作环节都是环环相扣,任何环节出现失误或漏洞都会导致后续过程的无法进行。不管是对于同传还是交传,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显得至关重要,而笔记在交传中所起的作用要远比对同传更为明显。

4 . 3 口译内容包罗万象

口译的双语性和内容的广泛性要求译员既是一名精通语言的专家,同时又是一名通晓百事的杂家。

如上述中提到的,口译是一种至少两种语言的传言活动,而熟知并精通不同的语言及其文化差异就成为从事口译工作的先决条件。作为一名合格的翻译人员,当然要有扎实的双语语言功底,即口译所要求的双语技能,具体说就是指译员自己的母语A语,也包括译员掌握的第二语言B语。一般而言,由于语言环境、学习条件等诸方面的影响,对B语的运用要达到A语的熟练程度是很难的。口译所要求的双语能力却与语言习得息息相关。20世纪中期的理论区分开了复合型双语者(即在单一习得环境中学会两种语言的人)和并列型双语者(有多套语言符号来分别对应几套不同的表征意义),而后者被称为真正意义上跨文化交际的双语翻译者(弗朗兹,2013)。但不论是哪种双语者,都应做到对双语言语行为自动化的平衡,因为通常情况下口译是“双向性”的翻译,换句话说,A语到B语,或B语到A语(所谓的“回译”)。

口译的内容包罗万象,即口译活动涉及的主题、知识范围和领域千变万化,内容非常广泛(石慧、张梅,2007)。口译的内容可能涉猎经济方面的,有可能主要做医疗卫生类的翻译,而有的翻译内容是关于科技领域的。但不管口译的内容涉足哪个领域,至少各领域的一些常识性的、基础性的知识是必须了解的。因为即便某场翻译的主题是一个特定的领域,但在现场的实际交流互动中,发言或交谈的部分内容有时也是完全有可能跨越到其他主题上的。由于口译内容覆盖的广泛性,所以就要求翻译人员要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尽管对翻译人员来讲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也应该拓宽并加强对各种科学知识的学习。缺乏必要的双语专业知识和百科知识对口译工作的圆满完成无疑是致命的。

4 . 4 口译的可知性和未知性

口译的可知性包括译员的“预有知识”和“准备知识”。“预有知识”是指译员在接受口译任务之前已经拥有的知识,即上文所提及的双语能力和广泛的科学知识;翻译人员在从事口译活动前对即将翻译内容的范围和主题,甚至是发言者背景是可以知晓的。而这种译员通过口译任务之前的准备而得到的知识也称作“准备知识”(林超伦,2012)。一般情况下,译员事先会被告知会议的主题或者可以向会议的主办人员索要会议的相关资料如演讲稿。因此,译员在会议进行前有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或询问发言者会议的相关信息,比如参考往届会议的译语材料,熟悉有可能涉及的相关专业术语,了解发言者的思维方式、口音和讲话的习惯,以做好事先准备工作。口译的这些可知因素对增加译员的信心和口译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口译的未知性主要是指口译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确定的外在和内在因素,包括译员怯场,口译现场压力过大,源语信息输入的变量。而内在和外在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让口译工作变得十分错综复杂。口译怯场是在实战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种现象对于缺乏经验或信心不足的新手来说显得尤为突出。口译现场气氛严肃紧张给译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译员思维不清,反应迟钝,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除了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另一不可预测的外部因素――“源语信息输入的变量”也参与到口译复杂心理加工行为当中,直接影响了口译过程中注意力、记忆力和理解力的相互作用(弗朗兹,2013)。这些变量包含源语传输质量的不佳、较重的“外国口语”、过快的源语输入速度、源语信息输入量不足、不合时宜的停顿、源语语篇过于书面化或缺乏实质性等等。毋容置疑,这些不可预见的突发因素大大增加了口译活动的难度,影响了口译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口译实践现场过程中正是这些未知的突发因素导致了问题的频繁出现。

5 . 口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口译工作的临场随机性是不可避免的,口译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伴随着问题解决的过程。要顺利圆满完成一场口译,需注意并熟知如下口译现场常出现的问题。

5 . 1 口译包罗万象的特点在实践中的问题

口译的双语性决定了在口译过程中源语与目标语对应的相关问题。与笔译的“信、达、雅”标准不同,“忠实和准确”是最为广泛认可的口译标准。而在口译实践中,语义偏离源语篇的现象经常出现,各种省略、意义错误、不当增添、数字和专有名称错译等造成了源语语言忠实性的缺乏(弗朗兹,2013)。听过有些译员的翻译,要不漏掉一些重要信息,要么就是源语中简单的一个词,或简短的一句话,由于不能在译语中找到相应的表述方法,译员用了好几句话,绕了半天才表达出来。在翻译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偶尔为之,还可作为权宜之计,但一场翻译中经常这么用,整个翻译听起来就显得拖泥带水。而且这在交替传译中还勉强可为,在同声传译中就行不通了。

5 . 2 口译的可知性在实践中的问题

在译员预先知晓发言主题及内容的情况下,译员虽然提前得获得发言稿并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但现场发言时,由于时间、环境的限制等原因会出现以下情形:

其一,发言者很可能会临时地删减跳过演讲稿其中的某些段落或增加内容,这些意料之外的举动会使得译员难以跟上节奏,甚至出现冷场的现象;

其二,源语信息输入的重复:发言者当时所讲的内容,译员在之前已做翻译,以至于发言者停顿下来后,译员无话可讲,只好再重复刚译过的话。

其三,演讲稿的大幅改动:尽管译员在会议前拿到了发言稿并做了相应准备,但会议开始前一刻,发言者到场后,突然通知译员发言稿有大幅度的修改。

5 . 3 口译未知性在实践中的问题

5.3.1 译员预先未知晓发言内容

译员在发言前一直都未得到发言资料,而在会议现场,发言者却使用了发言稿,并使用大量书面体的长句而由于译员事先没能看到译稿,对于较大篇幅的书面文体来说,译员只能是在听到源语后,马上组织成译语口译出来,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或者,会议组织者与发言者打过招呼,发言者比较注意并放慢自己的语速并考虑到了停顿。但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形:发言者在刚讲半句话时,突然想到了要停顿,此时就会出现源语信息输入不足的情况。由于不合时宜的停顿,缺乏足够的语篇背景,阻碍了译员对发言者的源语理解,进而影响到了口译的产出。而这种信息不足的短句比前面提及的长篇大论在把握上更具难度性。

5.3.2 发言缺乏实质性

有时,发言者的讲话充斥着一些套话、车轱辘话,绕来绕去讲了半天,却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这种情况对没有经验的译员而言是比较棘手的,因为无法了解发言者的意图,很容易出现误翻或冷场现象。

5.3.3 发言者忽略译员

(1)带讲稿的发言者。发言者不熟悉带翻译发言的场景,虽然开场时会不时注意发言时的语速、停顿,但讲到兴头上时,滔滔不绝,忘了还需要做翻译。

(2)无讲稿的发言者。由于没有讲稿,发言者不容易判断发言时的语速、语句长短等,按照平常的发言习惯或一时忽略译员,出现一次性讲出太多信息量的情况。

5 . 4 口译的即时临场性及过程的复杂性在实践中的问题

由于口译的临场性,译员会不同程度地感到紧张,怯场实属正常现象。尤其是在翻译国际会议的开幕、闭幕发言、主题发言,较为正式的宴会的致辞等时,译员会出现压力过大,焦虑无法正确解读发言者的意图,或是不能立即准确地进行语言转换,或过分在意听众的反映等,进而导致尴尬的场面。再者,如果译员自身心理素质不够,对自己缺乏应有的认可和信心,若又不能加以自我调节,就会导致一系列恶性的连锁反应,以至于怯场使得口译任务无法顺利完成。

6 . 口译实践中的应对策略

6 . 1 译员需在发言前做充分的译前准备

6.1.1 译员最好能在做口译前跟发言者有个短暂的接触,以了解其发言的大致内容,澄清一些术语,当然也可借此机会熟悉该发言者的口音和讲话的习惯。通常情况下,译员未必有机会直接与发言者接触,或只能接触到一两位主题发言者。即便这样,译员也还是可以做些准备工作。例如,向会议的主办人员索要会议的相关资料,如果往届类似会议有译语材料,也要来先看一看作为参考,对不确定不熟悉的地方可以事先研究准备一下。

6.1.2 尽管手头有译稿,只要发言在进行着,译员就不可以掉以轻心。耳朵听着发言,眼睛就要盯着译稿跟着发言的速度过稿子,在发言者停下的地方,可以用笔做个标记,以确保跟发言者的进度保持一致。这种情况,只要认真操作,稍加留意就可避免。如果发言者在前面一部分照其发言稿,但在中间或结尾部分却加入新的内容,因此作为译员,千万不要以为有译稿就万事大吉。每次上场,都应该备好纸、笔,听到新内容,马上相应地做笔记进行翻译。一般若增改不多,可在译稿的空白处做记录,这样译稿的原有框架也有可能用得上,从而减少做笔记的量。如若增改较多,那么译员随身带的笔记本就可以派上用场。此时,保持冷静是关键,快速地把刚拿到的修改稿通阅一遍,找出难点,利用身边的资源(其他译员、熟悉原文主题的人、相关资料、词典等)对这些难点做标注。对原稿中的长句也应有所关注,把对语序的安排简要地标记出来,以保证现场口译的顺畅。另外,译员可以借助发言者发言时的语气、语调、表情、手势和肢体语言等,增强对源语信息的理解。

6.1.3 译员在未得到发言资料的情况下,可向主办方询问发言的主题或相关内容,再通过资料、网络查询获取所需信息,以便做相应的准备。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过分拘泥于某些词语和句型而忽略中心大意,反而有可能以辞害意,影响沟通交流。因为一般情况下,发言者发表一段讲话,总是旨在向受众传递某种信息,当听到这样的发言,不管这么一段话中句子有多繁复,只要抓住其包含的主要信息,传递给受众,达到了交流的目的,就是抓住了关键。情况许可的条件下,可以示意发言者把一段话讲完再停顿。

总之,在口译前要尽可能把准备工作做足做充分,才能对即将面对的口译工作充满信心,降低临场的慌乱紧张程度,以防怯场的出现。

6 . 2 译员需不断提高记忆、整理笔记的能力

口译是一个多项任务同时操作的过程,所以需要译员具备“一心多用”的素质。例如,在进行交替传译时,耳朵要听,手上要记;做同声传译时,更是耳朵听、手头记,嘴上还要说。而在此过程中,就要求译员有较强的记忆力和整理笔记的能力。

6.2.1 提高和改善记忆力

在口译中,记忆是理解源语内容的前提和保证,如果没有记忆,理解就会存在主观性,很容易与原意思发生误差,因而应该努力提高口译的记忆能力。译员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来存储和保持所听到的内容和长时记忆以理解新信息与已知信息的联系。而改善和提高译员短时和长时记忆的有效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马英迈、孙长彦,2004):

复述,即译员在不做笔记的情况下,用同样的语言最大可能准确地重复再现所听到的一段文字或内容。无论是A语还是B语,都应得到相应量的练习;

转述,即译员同样在不做笔记的情况下,用同样的语言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将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再现;

联想,听到一个主题及相关新信息后,译员联想其他自己已知的相关信息并加以联系和分析新信息。

6.2.2 提高笔记能力

口译记忆中,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弥补了短时记忆的不足,减轻译员大脑的负荷。口译笔记是一个需要专项训练的技巧,在口译过程中,笔记占据重要地位。这并不是所有人未经训练都能达到的。可能有的译员除了一定的口译记忆技巧外,记忆能力也较强,便不太需要做笔记,但一般而言,记笔记还是较为保守的做法。如果发言者一次性讲出太多信息量,没有笔记就很危险,译员很可能无法对原出准确、快速、流畅的翻译。译员通过适当做笔记,可以把用于记忆的精力用来组织译语。

笔记主要是起提示作用,尤其是在原文中有难以记忆的内容如数字、头衔、机构的名称和结构布局等,或者原文内容太长而又没有紧密的逻辑联系时,笔记中记下的要点就如路标一般,能引领译员顺利完成从原文到译文的过渡。从这个角度看,笔记不必详尽,记下关键点就行。除了难以记忆的元素外,主要就是这样一些笔记符号,当译员在看到一个或几个这样的符号时,就能想起刚谈到的一段话的大意,或想起这些语句中的逻辑关系。在实际的口译场合中,除非使用速记语言等手段,书写的速度一般也赶不上口头发言的速度,再加上还要考虑译语,笔记也不可能记得详尽。至于笔记的方式,各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创造出各自不同的笔记方法和特点。

6 . 3 译员需调整心态消除怯场

口译对涉外工作意义重大,译员自身的心理素质也成为口译任务成败的关键。充足的译前准备工作能对译员来说是一剂定心丸。除了上述中提及的做足译前准备工作之外,每逢口译活动,译员应尽可能提前到场,熟悉工作的环境,稳定一下情绪,而不要因担心迟到,赶得太匆忙,无端地加重自己的紧张情绪而导致怯场。另外,口译过程中,应做到处变不惊,从容处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发言者发言时,一般总是旨在传递一些信息出来,译员不必被单个孤立的词句所扰,只要专注于捕捉这些信息,抓住大意,然后传递给听众,而无暇过多顾及自己紧张的情绪,紧张感自然也就削减很多。若有疑问,在交传过程中还可以向发言者询问并澄清。再者,译员应当正确认识个人的表现和对待口译过程中的失误,消除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增加自己的信心。口译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但也无需为一个失误影响自己的情绪,应当立即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完成。最后,增加口译工作经验对改善自己的心态也是很有帮助的。

6 . 4 译员需不断总结翻译经验

所谓熟能生巧,这在口译中也得到验证。对有经验的译员来说,经常经历各种口译场合,各类套话已听得耳熟能详。有时发言者说着前面部分,译员都能猜出后面的部分,并且也逐步形成了一套对应的译语。而对于不熟悉这类套话的译员来说,由于抓不着主题大意,就需要尽量多地记录下源语中的关键词、语句间的串联词,以便尽可能地复述源语。而从译员的心理素质方面来讲,经验的增加也伴随着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处理一些突发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心态调节的能力都能得到加强。口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实战经验,汲取他人的口译实战经验,以弥补自身经验的不足。

7 . 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的口译事业不断发展,但是现状不容乐观。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口译的需求量只会不断增加,对口译人员的要求会更加规范、精细。口译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译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增强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加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才能逐步提高口译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Gile, D. Teaching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A contribution. In Tennent, M.(ed.), Training For The New Millennium: Pedagogies For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0: 127-151.

Pochhacker, F.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M].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Viezzi, M. Simultaneous and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In Millan, C. & Bartrina, F.(ed.),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M].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377-388.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弗朗兹.口译研究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傅敏.傅雷谈翻译[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姜海清.吉尔模式观照下的口译记忆[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纸,2012(5).

刘绍龙、王柳琪.翻译信息加工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基于认知心理学联结主义范式的思考与构建[J].中国外语,2008(5):82-88.

林超伦.实战交传[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2:21-30.

马英迈、孙长彦.口译中的记忆与理解[J].宁夏大学学报,2004(4).

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