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总结范例6篇

数学课程总结

数学课程总结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学习经验,有效方式

高中数学具有综合性强、知识复杂、概念抽象等特点,教学难度和学习难度都是比较大的,仅仅采用“你听我说”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对改善高中数学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应用实践能力,使学生做到对数学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1 新课程理念含义及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影响

新课程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将学生放在核心地位,通过设置学习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通过亲身经历,做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同时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采用针对性教学方法,使学生得到个性发展。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中数学原有学习方式比较单一,学习方法比较单一、落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新型,自身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无法实现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提出,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探索能力的培养,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交流学习、实践学习等多种方式掌握数学知识,使自己的数学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实现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2 当前高中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

只有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自觉、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使数学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但是当前很多高中学校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仍然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按照教材大纲的固定步骤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再加上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这种教学方式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基础较差的学生逐渐丧失学习信心,失去了学习兴趣。

2.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知识繁多,系统性较强,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从简到难的逐步完成学习,才能打好基础,熟练掌握更加全面的数学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但是当前很多高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全是按照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走,没有进行课前预习,没有做好课堂笔记,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也没有进行拓展性的训练,学习范围仅仅局限于教材与课堂,所接触、掌握的数学知识面较窄,数学知识体系不够完善。

2.3缺乏高效的学习方法

高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学好高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简化学习过程,减少无用、繁琐的学习环节,既能帮助学生节约大量学习时间,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使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部分学生虽然在学习中比较认真,但是却缺乏高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将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性分类,导致解题思路不清晰,分不清不同知识点之间的主次逻辑关系,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对解题技巧掌握不足,在遇到复杂问题时,往往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只能通过大量演算找出问题答案,花费的时间较差。

3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学习的有效方式

3.1课前自主预习

通过课前自主预习,能够提前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基础,并针对自己存在疑惑的地方提出问题,做上标记,在学习时思路就会变得更加清晰,同时学习目标也会更加明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好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蚨懒⒆灾鞯耐瓿裳习,通过布置下节课程的预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意识,使学生在正式教学之前进行提前阅读,并让学生针对自己的预习结果发表自身观点,然后由老师进行总结,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

3.2课堂交流合作

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思维特点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学生在自主预习之后,针对同一个问题会存在不同的看法,此时便需要通过课堂交流,交换学生之间的观点,使学生能够在相互讨论、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在预习完新课程之后,将自己对新知识点的理解及困惑提出来,与小组内其他成员交换意见和看法,并通过讨论进行总结,老师在班内进行巡视指导,最后每个小组派选一名代表,将小组的讨论结果在班内进行共享,最后由老师对各个小组进行点评和总结。

3.3课后总结反思

通过课后总结反思,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对于深刻、全面的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在完成课堂学习之后,学生可以对课堂笔记进行整理,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发现学习过程中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加强训练,同时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产生联想,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除此之外,学生在总结反思之后,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拓展性训练,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数学知识,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

4 结束语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持续推进背景下,高中数学要想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做到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交流合作、课后总结反思,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秦丽芳.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5(6):158-159.

数学课程总结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总结;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时的主体是小学生,由于小学生有好动、思维活跃等特点,在一整堂课的时间内,学生不可能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教师的讲课上,所以在课堂讲解完时进行课堂总结是对学生的二次讲解,并且由于课堂将要结束时,学生的注意力大都比较集中,所以这个时候教师推出漂亮的总结,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能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还能使学生在对知识的温习过程中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利用回顾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总结

回顾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课堂总结方法,利用回顾法引导学生反观课堂所学内容,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在总结过程中查漏补缺。

首先,利用知识回顾法实施课堂总结。知识回顾,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小学生对课堂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回顾,让学生归纳与概括新知识,梳理学习思路,有利于学生明确数学课堂的学习重点,促进学生巩固记忆,强化理解。在知识回顾活动中,教师一般会用“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这节课都学了什么知识?”这样的问题组织学生快速回顾知识点。

如在讲解“倍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总结中说一说自己对于“倍”这个数学概念的理解。在小学阶段,教师会利用多种实例帮助小学生简化数学概念,在总结环节,有学生说:“在课堂中,老师掌握了两根胡萝卜和三组两根水萝卜的图片,水萝卜的概数就是胡萝卜概数的两倍。”m然小学生没能用抽象的数学语言总结知识点,但这样的回顾能够帮助学生强化理解,同时也证明学生真正理解了“倍”的数学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总结环节一起尝试用抽象语言去回顾数学知识,促进小学生逐渐养成抽象思维能力。

其次,利用过程回顾法优化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在课堂总结环节回顾本节课中新知的探究过程,能够让小学生在课堂结束关头理清个人思路,检验个人数学学习成果。重视学生对数学方法的掌握和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鼓励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总结

利用鼓励法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总结,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积极学习情感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知识与概念具有抽象性,很多小学生会产生负面学习情绪,甚至产生厌学与弃学思想。要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保持下去,教师要利用课堂总结的机会帮助小学生消除不良学习情绪。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每一位学生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不尽相同的困难。利用鼓励法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在于让教师在学生心理脆弱时给予其必要的鼓励与支撑,燃起学生的斗志,促进学生自主解决学习问题。

如讲解“小数乘法”知识时,一些小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能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方法,越学越烦躁。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要利用鼓励式的方法与鼓励式的语言,组织大家一起解决难题。让已经理解的小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给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解决思路,以学生互相帮助的方式完成课堂总结,有益于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的提升。当有小学生说:“我是这样记的,小数乘法先把小数点去掉,按整数乘法算。两位乘数的小数点后共有几位数,就在乘积从右向左数几位,将小数点放在那个位置就可以。”小学生说出的方法更符合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有利于小学生解决数学学习难题。在总结环节,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大胆说出疑问,发动集体力量解决问题,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全面提升。

三、利用游戏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总结

游戏活动对小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利用游戏活动优化课堂总结环节,不仅能够唤醒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还能让小学生对未来的数学课堂学习充满期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游戏回顾所学知识点,也可以利用游戏帮助学生消化重难点知识,将寓教于乐的思想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与传统的总结方法相比,游戏总结法的趣味性更强,会更受学生的欢迎。

在讲解“百分数”时,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转化是本部分的学习难点。教师可以在课堂总结环节,先与学生讨论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转化方法,再组织竞赛游戏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方法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综合实力平均的竞赛小组,每一个小组轮流派出代表参赛。在参赛前,小组内抽签决定出场顺序。各小组同参赛者一起到黑板上完成教师预设的题目,每人三道题。教师要为学生规定时间,三道题最多用时一分钟。哪一个小组所用题目正确率最高,哪一个小组取得胜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有效方法,而应用则是检验小学生数学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利用游戏活动,给小学生创造应用数学知识的平台,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总结兴趣,还能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发现个人漏洞,为了在游戏中取胜快速弥补,于小组中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数学课程总结范文3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课程;数学资源;建设

“数据库原理课程”是计算机课程之一,教学包括数据库理论、数据库技术与数据库的应用实践三个部分,可全面提高学生对数据库的了解以及应用水平。就目前来看,教W过程中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对教学效率的提高阻碍较大。因此,建设教学资源成为了“数据库原理”课程改革的重点。

一、“数据库原理”课程简介

1.“数据库原理”课程内容

“数据库原理”课程是计算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技术性较强,理论知识无法通过语言详细讲解,因此教师通常采用PPT进行教学,这样效率相对较高,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直观,理解也更加深入。除理论教学外,该课程还包括实践部分,实践教学通常采用上机操作的方法完成,教师要求学生亲自对数据库加以维护,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2.“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的教学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但却具有对教学资源以及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力度不足的问题。微课及网络教学是信息化技术下两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用于多种类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拓展教学时间与空间,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优势显著。当前“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课下学生的学习途径较少,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因为缺乏练习,影响学习效果。在社会及市场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对上述教学模式加以改革,已经变得极为必要。

二、“数据库原理”课程数学资源建设

1.数学资源的整合

(1)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内容以数据库理论知识为主,教学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教师需将教学内容以电子教案的形式,到互联网上供学生学习。以“数据库原理”第一章为例,电子教案中需包括数据库管理的发展、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发展形式三项内容,教师需将每一项教学内容细化,系统地展现给学生,使其能够参照电子教案自学知识。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库管理能力,以学生的上机操作为主。对此,学校可建立相应练习平台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如SQL Server等,使学生的操作水平在系统中得到提升。与传统的机房上机操作相比,上述方法拓展了练习的空间与时间,提高了练习的有效性。

(3)视频资源的制作与。教师可综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制作视频资源,并将其到互联网平台中,使学生可通过对视频资源的观看,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并了解操作过程,降低学习难度。视频资源可采用微课模式下视频的制作方法加以制作,要控制每一段视频的时间,避免视频内容冗长繁杂,影响学生的观看兴趣。

2.教学资源的建设

(1)软件与硬件支持。由于教学资源需要以视频的方式,因此需具有录像及录音设备,硬件应包括摄像头、话筒、电脑等。软件可以以Camtasia Studio系列为主。

(2)具体建设过程。①启动Camtasia Studio软件,进入到教学资源录制程序中。②打开PPT课件并播放,根据需求,调整显示区域大小。③点击Camera,进入视频录制状态。④点击Audio按钮,完成声音测试。⑤点击REC,正式录制。⑥录制完成后,保存文件。⑦可点击屏幕右上角预览键,观看效果。⑧如视频资源不存在问题,则可以。

3.教学资源多样化水平的提高

(1)课程介绍。教师需在制作每一个教学视频前,做好课程介绍,使学生不必长时间观看视频,便能够马上了解此视频中所包含的内容。不同学生对不同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同,因此视频观看需求也不同,将课程介绍置于教学前,可使学生及时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程介绍应包括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等多方面内容,使学生可全面了解视频的概况。

(2)视频讲座。教师可对答疑解惑过程中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加以总结,选择学生学习难度最大的环节,作为视频讲座的主要内容。在视频讲座开始前,教师应搜集大量资源,以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为目的展开讲座,确保学生通过讲座获得更大的进步。

(3)教学内容总结。教师以一章节为一阶段,对教学内容加以总结。以第二章“数据模型”为例,教学内容总结应包括数据模型种类总结、关系代数运算的总结、关系实体及参照完整性的总结等。教学内容总结应本着简洁明了的原则展开,避免赘述,使学生清晰地了解整个章节的脉络及基础知识内容,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

三、结语

综上,教师应在利用相应教学软件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内容的教学整合为视频资源,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并通过测试及总结教学内容的方法,为学生理清学习脉络,使其充分了解自身存在的弱点与缺陷,使教学水平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全面的提高与改善。

数学课程总结范文4

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研读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需在备课过程中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研读时,还需加强对教学思想方法的挖掘,根据课堂授课内容及教学思想方法设计出合理的数学活动或游戏,将教材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融入到数学活动中。教师进行教材研读时,需对教材内容编排进行整体考虑,如在“数对确定位置”课程进行研读时,需将教材中符号化思想进行挖掘,教师需明确教学思想方法的挖掘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挖掘过程可将目光转向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教师可将教学活动设计为小学生感兴趣的动物园示意图,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各区域的位置,从而使学生了解行、列之间的联系,认识坐标。

二、加强课堂引导,融入数学思想方法

课堂教学是小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教育的最主要途径,因此教师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观察事物、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以便学生将课堂知识内化,融会贯通。如在学习圆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可转换教学思想,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后,将课题延伸,引导学生计算阴影部分面积,当学生解答完毕后,请学生代表上台讲解解答过程,随后总结学生的解答思路,并利用课前制作的模型,向学生展示将阴影部分三角形移动位置后的图形变化状况,让学生明白转换数学思想能简化解答过程。此外,课堂教学即将完毕时,教师还需利用下课前的几分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效果,以便加强学生记忆,充分认识转换思想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今后学习中能灵活运用。

三、加强课后运用,巩固数学思想方法

课堂学习过程较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初步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但课后巩固学习是提升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关键。教师在教学活动完毕后,需加强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引导,以便学生对自身思维活动进行反省,明白学习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在哪些思想方法的运用上还存在不足,以便在未来的学习中灵活运用,运用多种解题技巧解题,开阔思维,找出最简便、最有效的解题途径。例如,教师课堂教学完毕后,向学生布置课后思考题:将一块长方形菜地分为几块面积不同的小菜地,其中A占地面积为总面积的八分之一,B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C面积为5㎡,A、C面积比为3:5,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在课后解答完毕后,教师先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总结学生运用的思想方法,让学生解题完毕后与同学进行交流,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在下次课堂讲解过程中给予题目答案,并向学生展示所有解题思路,以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概括,在以后做题中能灵活运用,将数学思想落到实处,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总结

数学课程总结范文5

关键词:概括总结;设疑伏笔;延伸扩展;列表比较

结课环节的巧妙运用,可以让学生了解课堂要点,对课堂知识进行延伸遐想,为下节课铺桥搭路。教师通过在结课过程中,对学生整体学习效果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结课存在的问题

当前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结课环节的忽略,有时课堂内容设置过多,45分钟的课堂根本完成不了教学内容,不仅不能进行课堂小结,而且压堂以后学生的听课效果几乎为零。即使有的老师课堂时间比较充足也只是简单对整堂内容一带而过,在等待下课铃声中结束了课程。整体来讲,初中数学教学中结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结课环节的忽视或省略。

二、数学教学结课方式方法研究

1.概括总结式

结课方式中最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就是概括总结,其中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通过精短简练的语言对整节课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进行归纳概括,让学生对整节课堂内容形成清晰明了的思路。另一种方式是教师让学生通过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自己进行总结,不仅能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总结的能力。不管是学生进行总结还是由教师进行总结,总结的语言不应只是对课堂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应有所创新,突出重点,并且不能脱离课堂所讲内容。例如,学习“平行线的证明”一节时,结课时可以按照“线―角”顺序求角的关系,由“角―线”顺序证明线的平行,通过两个字排序的不同简明扼要概括角与线之间性质的互逆关系。

2.设疑伏笔式

做课堂小结时,如果下节课的内容与这节课的内容有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设疑伏笔的方法进行结课。在总结这节课的基础上提出与下节课有关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并让学生有所期待,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并且为下节课做好铺垫。例如:这节课讲的内容是“单项式乘以单项式”,下节课要讲“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结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之前学过的乘法分配率的运用,设想一下一个单项式与一个多项式运算的时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不仅激发学生探索的好奇心,而且也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3.延伸扩展式

数学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在设计结课方式的时候不妨试试将课堂内容延伸到实际生活当中,纯粹学习数学知识显得过于抽象,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与学习的有效结合,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形象化,更能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并且提高在生活中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相似图形”一节时,通过对相似三角形应用的学习,让学生找出一些生活中哪些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东西是根据相似原理做成的?并找出相似点。通过课堂知识延展到课外,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探索更多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

4.列表比较式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很多数学概念都是比较接近但又完全不同的。为防止学生对概念混淆,课堂小结时可以采取列表比较法,使学生清楚明了地区分各个概念的特征,从而正确理解并掌握新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线段”时,为防止与之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等概念混淆,通过列表比较异同点的方式,将三者的区别和共同点加以区分比较,使学生明白这三者之间有关端点和延长性的区别和联系,进而加深对三者的理解。

总之,结课环节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效果,也可以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只有教师充分重视结课环节,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总结范文6

1、专题学习与课堂教学能力相结合。

我校每学期,在教研组中都要开展一个专题的学习、探讨。每位数学教师根据学习主题开一节由自己独立准备的研讨课,在教研组范围内上课后,由全体数学教师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对每一节研讨课进行评课。这样使每一位教师在学习主题的研讨中,运用上课的形式发表对这一学习主题的认识和做法。而其他教师对每一节课的评课过程就是一次互相交流学体会的过程。我们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只有在实际动手做中,才能学会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把外在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经验,自主构建完成数学知识的内化,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新课程标准为我们带来的是崭新的教学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颖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使教师和学生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教学模式解脱了出来。为了改变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我正在尝试改变教学方式,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着重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样每一次有主体的研究课,就是促使教师不断学习的机会,不断对自己的课提出新的要求。

2、大课堂与小课堂相结合。

根据大家课堂教学中的弱点,针对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探讨。开始大家认为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不容易把握,无法估计教学任务能否完成,怕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针对这样的顾虑,教研组中请有经验的老师上示范课,着力让大家认识课堂教学如何开放,如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通过这样的“大课堂”,让每一位数学教师意识到自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这样的“开放式”教学尝试,才符合有差异学生的需求,从而影响平时每一位教师的“小课堂”。

这样小组备课大组完善相结合,小组上课大组评议相结合,真正使每位数学教师得到了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完善和教学评论能力的提高。

3、个人特长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结合。

在教研组活动中,我们邀请在教学各方面有特长的教师为其他教师传授经验、方法。例如: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李老师给大家讲自己是如何分析教材备好课的;请计算机比较精通的杨老师给大家培训计算机课件的制作方法等等。使每位数学教师的特长成为全组教师的共享资源,从而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随时总结与阶段性总结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