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研修总结范例6篇

生物研修总结

生物研修总结范文1

关键词 经济增长;资源消费;协整;物质流分析;江苏

中图分类号F205;17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0)06-0047-06

基于对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可持续性的关注,近30年来探求资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二者间关系引起了广泛讨论,然而关于二者关系的实证研究却很缺乏。随着近年来,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以及物质流分析(MaterialFlow Analysis,MFA)方法的发展,使得我们有可能通过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技术来揭示二者的因果发生关系和类型。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特点以及应用的成熟性,本文试图结合MFA方法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以江苏为例来揭示资源消费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内在的因果发生关系和类型,研究将有助于区域资源保护与利用政策制定。

1 文献综述

资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78年Kraft对美国GNP和能源消费因果关系的探讨。随后,其他工业国家包括英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法国、日本和希腊也开展了相应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双变量和多变量的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VECM)逐步应用到二者因果关系的讨论中。综合已有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四种不同类型的因果发生关系。表1详细列出了这四类因果发生关系及其政策涵义。

现有实证研究仍仅限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探讨,并没有扩展到整个资源消费与区域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分析,这主要是由于缺乏衡量社会经济系统中物质消费的统计和核算方法。本文试图引入物质流分析方法在这方面做一尝试。物质流分析是用来追踪和衡量资源在系统内外流动和利用状况的方法,包括了流经经济系统开采、加工、生产、使用和作为废弃物处置回到环境中各环节内自然资源的流向和通量。1995年,WRI的Wemiek和Aushel首先提出了国家尺度的物质流分析框架;2001年,欧洲统计局总结了物质流分析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更全面的物质流分析框架和技术指南,并用于计算欧盟(EU-15)及其成员国的物质投入研究。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对我国经济系统物质输入输出开展了相关分析,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本文将以我国江苏省为例,分析其1990~2007年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长江沿岸,全省面积102 600km2,人口约7600万。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强省,至2007年底,江苏省GDP已达2556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0.3%。但江苏省也是资源消费大省,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的7.6%,人均消费能源2.48 t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3倍。全省能源消费中原煤使用量的约85%和原油使用量的约90%依赖省外进口。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已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此,研究江苏省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费之间存在的关系,将为江苏省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2.2 研究方法和数据

2.2.1 物质流分析方法

根据欧盟导则,物质流分析提供了一系列指标来描述和量化经济和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流动,其中最重要的物质输入指标包括:直接物质投入(Direct Material Input,DMI)是指所有直接进入人类经济系统的能用货币衡量的物质,包括研究区域内的本地采掘(Domestic Extraction,DE)和从其他经济系统进口(Imports)的物质。本地采掘包括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金属矿物、工业非金属矿物、建材矿物等)、生物量(农业、林业、渔业等)。进口物质包括区域以外进入本区域的化石能源,金属,工业矿产品以及对外经济贸易的成品和半成品。物质需求总量(Total Material Requirement,TMR)是衡量一个区域的经济系统动用整个自然界物质总量的指标,它包括DMI,以及在系统内无法衡量其经济价值的隐藏流(Hidden Flow,HF)。隐藏流是指开采化石能源、开采提炼矿物、生物收获过程中非直接使用的物质的量,如开采化石能源和矿物时的土壤和岩石挖掘、生物收获后不能使用的部分等。以上指标的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及环境统计资料并根据欧盟导则进行核算。综合计算后,本文以江苏省物质需求总量来表征江苏省资源消费指标。

2.2.2 平稳性、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

恩格尔和葛兰杰指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单整是同阶的不平稳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这样一个平稳线性组合若存在,序列将被视为存在协整关系。相应地,我们可以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来检验序列之间短期动态变化和长期均衡中的因果发生关系。本文将试图引入误差修正模型(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VECM)检验江苏省实际GDP和资源消费(TMR)之间的因果关系。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的步骤如下:首先,对GDP和TMR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进行单根检验主要有ADF(AugumentDickey-Fuller),pp[31](Dickey-FuUer)和KPSS检验法。若GDP和TMR序列都是同阶单整,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Johensen协整检验分析。若二者存在协整关系,就可以引入误差项,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揭示二者短期动态变化和长期均衡关系:

y1=a2+β2ECT1-1+∑az1(i)yt-i+∑a22(i)xt-i+ε2t (1)

xt=a1+β1ECTt-1+∑a11(i)yt-i+∑a12(i)xt-i+εit (2)

这里,yt,xt分别表示实际GDP和TMR的自然对数值,相应的,yt,xt分别表示二者差分值,其反应了变量

的短期波动;ECTt-1是误差修正因子,表示了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2.2.3 数据说明

本文主要使用时间序列数据对1990~2007年间江苏省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资源消费(由物质流分析中TMR指标量化得到)进行了实证分析。名义GDP和相关TMR账户数据均来自江苏统计年鉴(1991~2008)。本文中,实际GDP由名义GDP通过GDP平减指数(以1990年为基准年)计算得到,同时依据欧盟物质流分析导则计算了物质消费TMR账户。

3 江苏省资源消费分析

本节主要应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990―2007年资源投入和消费情况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江苏省物质需求总量TMR指标。自1990年起江苏省物质需求总量TMR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至2007年已达4.44×109 t,是1990年的5倍左右(见图1)。期间直接物质输入DMI、区内隐藏流DHF和进口隐藏流IHF三个组成部分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进口隐藏流增幅最大,达10.5倍,占物质需求总量的比重也从1990年的31%迅速上升至2007年的70%;直接物质输入量增长了约3.6倍,占物质需求总量的比重则从11%下降至10%;区内隐藏流增幅相对较小,为82%,其占物质需求总量的比重也从58%显著下降到20%。以上数据表明18年来江苏省资源消费的数量和结构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区外物质在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日益显著,其中能源和成品进口量的增加是关键因素,说明随着江苏省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江苏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省外生产和生活物质资源的依赖程度显著增加。

4 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4.1 单位根检验

为了对GDP和TMR时间序列进行协整分析,首先要对各个时间序列对数值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了ADF,PP,KPSS检验确定各时间序列的单整性,结果如表2所示。

ADF和PP检验结果表明GDP和TMR序列,不能拒绝的原假设,即存在单位根;两序列一阶差分则拒绝原假设,即不存在单位根,说明GDP和TMR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同样,KPSS检验结果表明GDP和TMR两序列一阶差分不能拒绝原假设,即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因此,无论从ADF,PP和KPSS检验结果都表明时间序列GDP和TMR都是单整的I(1)过程。

4.2 协整检验

对于服从I(1)过程的变量的协整检验,从检验的手段可以采用基于回归系数的Johamen检验。Johamen和Juselius提出了一种在VAR系统下用极大似然估计来检验多变量间协整关系的方法,即Johamen协整检验。

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1990~2007的时间段中GDP和TMR都是单整的,(1)过程,因此我们对该时间段中的序列作协整检验。在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方法来检验GDP和TMR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之前,还要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考虑到研究数据时间段范围,本文设定最大滞后期为2,进一步根据AIC和Sc信息准则来确定最优滞后期。研究发现,当滞后期为1时,MC和Sc的数值最小,因此,这里的VAR模型的最佳滞后期为1。表3表示出了GDP和TMR序列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迹检验结果和最大特征值检验结果都一致显示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并不存在协整方程的原假设而接受了存在一个协整方程的原假设。这表明GDP和TMR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一个协整方程,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从标准化的协整系数符号中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着正方向关系,这与常理比较相符。

4.3 因果关系检验

从上述协整检验的结果中可以知道,实际GDP和资源消费TMR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方向变动的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相互依赖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这里本文采用当前被广泛使用的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基于前文3.2节提出的GDP和TMR的误差修正模型,我们可以揭示:①短期因果关系(short-nm causality),主要通过Wald检验每个解释变量滞后项整体显著性来反映;②长期因果关系(long-run causality),主要通过t-检验误差修正因子ECT显著性来反映;③整体因果关系(strongcausality),主要通过Wald检验解释变量全体滞后项与误差修正因子ECT的联合显著性来反映。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我们得出如下检验结论:①在GDP的误差修正模型中,误差修正因子ECT的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异于0。这表明ECT小的扰动,序列TMR和GDP可以相互作用重新回复长期均衡关系。TMR滞后项与误差修正因子ECT的系数联合显著性检验也达到1%的显著性水平。这表明从长期来看,TMR的变动是GDP变动的Granger原因,系统如果受到一个小的波动,TMR通过短期调整使整个系统重新建立长期均衡关系。②相反地,在TMR的误差修正模型中,相关的检验均不显著。这表明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GDP的变动都不是TMR变动的Granger原因。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主要应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尝试对江苏省1990~2007年期间经济增长和资源消费的动态关系开展了实证分析。首先应用物质流分析方法考察了江苏省1990~2007年间物质投入和消费,重点分析了衡量区域资源消费的关键指标――TMR,以及其组成和结构。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上,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揭示经济增长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各类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资源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二者之间有着正向的关系。研究有力支撑了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这一观点,即从长期而言,资源利用和消费对江苏的经济增长有着正向的因果影响。

研究发现存在着资源消费对经济增长长期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表明了当前江苏是个资源依赖型的经济体。这点我们可以从江苏的经济结构和资源消费结构得以解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省正经历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工业的增长。“十五”以来,江苏省工业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加速,重化工业特征日益凸显,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00的57.0%上升到2006年的67.2%。资源需求强度也随之增大,能源消费总量呈现快速增长,工业能耗比重不断加大,“十五”以来工业能耗年均增长14.79%,2006年工业能耗占全省总能耗的比重高达82.2%。这样一个经济结构和资源消费分配结构反映出资源消费拉动工业产值增加,进而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一旦,资源供应出现紧张将减缓和抑制工业产值和区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资源消费增长不但受到GDP以及工业产值增长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工业结构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未发现从经济增长到资源消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本文关于资源消费与区域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研究结论对江苏省乃至同样正在经历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华东地区的经济增长和资源保护战略均具有重要政策的指导。资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表明,保持现有的经济结构,本地资源供应的短缺将会一定程度阻碍区域经济产出。而保障资源供给是保持区域当前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为此,江苏省应当保持资源进口增长,以维持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产出不单关系到资源等要素投入量,同时还关系到资源等要素的生产率。从这点上,江苏省应当在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纺织等五大重点耗能行业进一步推行清洁生产、物质循环利用、余热余压综合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等措施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加快发展核电、风电,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调整和优化能源供给结构。

生物研修总结范文2

[关键词]纺织品文物;材料属性;保护修复技术

[中图分类号]G2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4-0116-03

我国早在公元前3世纪便以丝绸古国闻名于世,但是我国对纺织品文物的考古及保护修复工作却是由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开启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纺织考古收藏、科研、保护修复等工作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1991年以来,平均每年十大考古发现中都有一项以上为纺织品的出土,我国也成立了第一家以纺织品文物的科技考古和保护修复为目的的专门机构──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之后又有很多从事纺织品文物的科研及保护修复实验室成立,如2001年,随着法门寺地宫出土纺织品的保护工作的开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德国美茵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一起成立了纺织品保护实验室。

欧洲的纺织品文物保护强国包括英国、瑞士、法国、德国、意大利等,美洲主要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少数南美国家。国外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特点主要是重视预防性保护、谨慎科学地对待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制定和保护修复方法的选择,并且也会对与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研究相关的社会、文化、宗教、种族等因素进行探讨,充分利用积极因素,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促进工作探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印染、刺绣的国家,丝绸更是我国古老文化的象征。但是这些文物由于材料属性使其保存困难且易受损坏,加之气候、环境等外部因素,许多出土的珍贵织物由于无法保护和保护不当而毁损。因此研究保护修、复纺织品文物的方法对妥善保护我国丰富的纺织品文物资源、更好地研究我国的纺织和丝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 纺织品文物的材料属性

纺织品文物主要有丝织品、毛织品、棉制品和麻织品。在距今500年前后的史前时代出现的丝绸曙光,发达于商周时代。西汉时期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可以说,丝绸之路的开辟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宗教、语言的交流,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文化传播、物种引进,各民族的思想、感情和政治交流,创造人类新文明,均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丝织品则是当时开启通往世界大门的钥匙。丝织品由蚕丝加工而成,蚕丝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是由蚕体内绢丝腺分泌出的丝液凝固而成,主要含有丝素、丝胶及少量其他物质。丝素、丝胶蛋白质中的主要氨基酸为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等。因此,丝织品易损、易氧化、易在水解作用下发生变质,这对丝织品的保存时间及质量有严重影响。在现存文物中,发现最多的纺织品文物就是丝织品,并且有很多文字、图像等均记载于丝帛之上,所以对丝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进行研究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为科技考古所用。

古代毛织品的原料主要有羊毛、兔毛、牦牛毛、骆驼毛,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天然蛋白质。我国发现最早的毛织品文物是1980年4月新疆考古研究所在古代丝绸之路的罗布淖尔孔雀河古遗址发现的粗毛织品。1978年秋,在新疆哈密地区五堡遗址有精美的毛织品出土。这说明当时哈密地区的毛纺织染技术已有很高水平。

最早传入我国的棉花是原产非洲的草棉和印度木棉。非洲草棉产量低,纤维品质较差,种植面不广,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仅限于新疆。印度木棉传入我国的时间要晚一些,它结核多,产量高,棉花的纤维一般长1寸左右。中国发现的棉制品文物有:1959年在新疆民丰东汉遗址出土的棉织品有蓝白印花棉布、白布裤和手帕等残片,1964年吐鲁番晋墓出土的一个布俑以及1959年在巴楚脱库孜沙来晚唐遗址出土细密的棉布等。

我国古代人民最早使用的纺织品就是麻绳与麻布。新石器时代遗址、 商墓、西周墓、战国楚墓等都出土有麻布,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苘麻的双股麻线和三股草绳、河北省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两块大麻布残片、陕西宝鸡西周墓里出土有平纹麻布等。这些文物说明当时已经有绕线框、斜织机等较先进的织具。

无论是植物纤维还是动物纤维的纺织品都有一定的吸湿性,并且具有一定的蛋白含量,所以非常适宜微生物的生长,也就很容易导致纺织品发霉腐烂,但是每种纺织品材料上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又不尽相同。因此,纺织品文物的材质属性的判断对保护和修复非常重要。

二、 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研究

国外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上有着丰富的沉淀,虽然受体制、人力、资金的限制,但是得益于他们对保护修复实用技术的开发、交流和推广的重视,不时有大的文物保护技术突破或科技创新。而国内现在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国外同领域相比,由于发展历史较短,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专职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专业人员数量有限;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专业教育培训体系落后;绝大多数纺织品文物保存环境差,保存设备和材料落后;专业保护修复实验室和科研机构数量少等。因此,总体来说,国外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水平要高于国内。

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针对具体文物进行具体处理的技术,另一类是可以标准化的规范性技术。前者主要包括考古处理、清洗、加固各环节中的技术,而后者主要是在文物进入博物馆后的修复、保存等技术。

(一)揭取技术

纺织品通常由植物纤维(棉制品和麻织品)或动物纤维(丝绸和毛织品)组成,植物纤维中的纤维素易发生水解,动物纤维中的蛋白质易发生酶解和降解。当其从埋藏环境中发掘时会加快氧化反应,使有机纤维炭化;紫外线会使纺织品中的丝纤维氧化降解,使之断裂、褪色;高温则会使织物发生霉变。而且地下的环境通常湿度大、缺氧,可能会使纺织品水解,不堪提取。因此,当出土文物中有纺织品文物时,最好先整体移到避光的室内,再进行揭取等操作。

李玲、张晓梅等人对古代丝绸的老化和保护做了研究,刘秋香、吴顺清等人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古代丝织品的降解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表明,丝织品经过长时间的地下环境的影响,其质地不再致密均匀,丝蛋白的构象发生了变化,钛键、碳键断裂,结晶度变小,热稳定性变差等,使古代丝织品失去了原有的强度和手感。因此纺织品揭取要掌握好揭取时的干湿程度。如果含水率过高,织物会呈烂泥状;如果纺织品湿度过低,纤维无弹性,不耐折、压。这时揭取,也会造成织物断裂,甚至成粉末状。在揭取出土织物时一定要掌握好干湿度,将织物用卷曲的方法,进行揭取。其总的原则就是通过温湿度的改变逐步使织物之间的粘连强度改变,进而进行揭取。

(二)回潮技术

回潮法对于抚平褶皱、展开折叠、剥离粘连、去除印痕及校正扭曲变形等操作有很好的辅助效果。回潮法指通过间接或直接的方法,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以可觉察的湿气而非潮湿或饱和湿气为物态来增加纺织品纤维的含水量的技术操作。在回潮操作之前,应考虑纺织品的湿度敏感性、回潮中的发霉及外观变化等问题;在选择回潮方法时需考虑文物大小、结构、纤维强度及回潮时间等因素。

回潮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密闭式和敞开式两种模式,简易帐篷式回潮法是最简便的密闭式回潮方法,主要的加湿手段有容器水挥发法、饱和盐溶液法、硅胶法、水含体释放法和超声波加湿器法。密闭式回潮还有湿度自动控制回潮箱回潮、低压吸力操作台回潮和半透膜回潮。开放式回潮方法主要有房间环境控制法、冷膏状含水体法、蒸汽法、加湿器法和化学试剂法等。

(二)加固技术

加固是近年来纺织品文物保护研究取得成果的一个方面,主要用于粘附在器物之上的纺织品。首先要去掉织物表面的泥土和杂质,用丝网贴在采样的织物上以防止散落。起初是利用稀疏的锦纶丝网,下面填以棉花或丝棉。例如,在保护修复一件1821年产的彩绘镀金旗子时,将丝绸绉纱染成旗子颜色,在绉纱表面涂上粘合剂,并加热粘合在旗子上,使脆弱且已断裂成许多块的旗子平展完整地展示出来,效果良好。后来由湖北省的文物保护人员改进为用微生物法来加固脆弱丝织品,主要原理是利用乳杆菌分解丝绸角质化的物质为糖类和有机酸,并将这些代谢物用醋酸杆菌转化为纤维素,从而达到加固无强度丝绸的目的。稍后,中国丝绸博物馆和浙江理工大学开始尝试用丝蛋白来加固脆弱丝织品。

(四)清洗技术

国外有的专家就纺织品文物表面的有些污渍该不该洗掉以及洗掉的利弊进行了讨论,有的对纺织品文物该不该用不可逆的湿洗操作发出了质疑。但是,不清洗就可能使该文物继续遭受泥土等所带来的病害隐患,对文物的长期保存不利,因此清洗处理过程是保存文物原真信息或者保护文物本体材质的选择过程。一般情况下本着布兰迪的最小干预性修复原则进行判断,对文物施加的技术手段越少,干预越少,文物保留的信息越多,为后人留的空间就越大。

在纺织品文物保护初期,由于条件所限和认知不足,对清洗文物的水质因素没有进行考虑。随着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多种经过不同处理的水曾被用于纺织品文物的保护,用水的质量和要求逐步提高。路智勇等人对这些用水的水质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普通自来水含有杂质和重金属盐,若用于纺织品文物的湿洗或回潮操作,不但会影响表面活性剂的清洗效果,还会带入新的污染,并可能对纺织品纤维的水解、织物染色的稳定性和老化产生影响;软化水的水质并不高,并且其中存在大量钠离子,对某些染色纺织品文物是非常有害的;纯净水较高的电导率标准、含有机物及偏酸性,矿泉水含有多种金属阳离子的特点决定了它们不宜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中应用;纯度较高的蒸馏水基本适宜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中应用,但它的溶解力很强,使用时需要进行判断;使用去离子水时也需要考虑纺织品文物及其附属材质的老化程度和保存状况。

(五)针线法技术

对纺织品文物进行修复常用针线法技术,缝线的材质、染色、强度和粗细,缝针的材质、粗细、弯曲形状,缝线在文物残破区的应用针法、分布区域和密度选择,以及对不同类型织物服饰所应采取的针线处理方法都是针线法技术的考虑范围。简言之,针线法修复就要对其修复材料和修复工艺进行选择。总的来说,修复材料及修复工艺的选择应与纺织品文物的材料和制作工艺尽可能的相同或相似,但修复后效果也应有所区别,以体现布兰迪修复理论中的可辨识性修复原则。

(六)染色技术

染色技术是纺织品保护修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将优质的丝绸、棉、麻等纺织材料或缝线经过恰当的预处理及染色后,用于文物背衬托护、表面覆护,或用作展览背景及包装材料等操作是纺织品文物保护常用的方法。国外对纺织品文物的染色非常重视。美国纺织化学与色彩学研究组织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纺织品实验室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1994年,瑞典学者对古代织物上使用的红色染料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研究。2004年,瑞士阿贝格基金会博物馆发表了关于古代织物染料的科学分析方法、染料化学组成、来源与分类的研究结果。国内由于缺乏对纺织品保护修复过程中染色技术的认知和重视,没有相关的修复染色实验室,也缺少对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在染料选择、织物材料选择及预处理方面的认知,在文物染色上的使用成果不是很让人满意。

纺织品文物保护实验室染色过程通常包括对纺织品的预处理、具体的染色过程、染后清洗和整理。染色技术在染料、添加剂及染色工艺的选择都应该以不会对文物带入新的有害物质,有好的色牢度及耐老化性为前提。纺织品的染色预处理是用来降低现代纺织工业使用的添加剂对织物的老化速度的。我国古代纺织品的着色剂分为植物染料和矿物颜料两大类,而相应的染料施色方法称为“草染”和“石染”,“草染”是利用染料分子与织物纤维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染色,而“石染”则要借助粘合剂使颜料与织物结合。染色的方法主要包括:染液煮染法、染液浸染法和染液蒸染法,其中煮染法的操作最为简单。

(七)除霉技术

纺织品的纤维原料主要成分纤维素和蛋白质,它们是微生物的理想营养源,因此防腐防霉是保护文物的重要方面。要控制纺织品文物保管库的湿度、温度,以防止织物腐烂与霉变。对出现腐烂霉变的纺织品文物,应该根据纺织品文物性质及害虫的生命特征进行处理。纺织品文物常用的防腐杀菌方法主要有物理及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有冷冻法、去氧充氮法、微波法,化学方法主要有熏蒸发。

三、 结语

加强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工作是当前纺织品文物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应加强纺织品保护修复技术的研究、交流、总结,培养专业人才。这样,我国的纺织品保护修复研究工作才能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路智勇. 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现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3).

[2]刘秋香,吴顺清,赵宇等. 古代(战国)丝织品的降解特征初探[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3).

[3]路智勇,惠任. 纺织品文物回潮方法[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3).

[4]戚军超,胡继芳等. 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方法在承德皇家丝织品文物中的应用[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9,(3).

生物研修总结范文3

[论文摘要]开展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应理清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生态恢复、生态建设、生态工程等与之相关的一些概念及 科学 内涵,避免概念上的混乱。我国的生态工程与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和生态恢复有较大差别,将生态学应用于农林水等生产领域,是我国生态工程研究与实践的突出特点。流域生态修复是今后生态修复的 发展 方向,水土保持工程是建设项目生态修复的主体;当前亟待开展生态修复机理、生态修复潜力、生态修复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在人与 自然 和谐相处,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战略思指导下,水利部提出了“加强封育保护,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水土流失防治新思路。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启动后,各地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配套,积极开展封山禁牧、轮封轮牧,努力探索和 总结 生态修的技术和经验。生态修复已为水土保持工作者所熟知,但其学涵义及有关问题尚待明确和研究。现对生态修复的若干关概念、理论及有关问题作一讨论,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1 生态修复相关的重要概念和理论

1.1 环境与生态

广义上讲,环境是人以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如 现代 人居环境即为广义的环境概念;狭义上讲,环境是影响有机体生长、发展和生存的外界物理条件的总和。生态系统简称生态,是有生命的主体(包括人类)与无生命的客体的总和。研究有机生命体与无机环境关系的科学称为生态学,研究生命体以外的无机环境的科学称为环境学。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离不开环境学和生态学,而后者尤为重要。

1.2 生态环境与环境生态

生态包括环境,“生态环境”的说法是不科学和难以理解的,可以牵强地理解为与生命体最密切相关的环境。我国所谓的生态环境实际就是生态,准确地讲“生态环境建设”应为“生态建设”[1]。生态修复是对生态系统的修复,故不能称为生态环境修复。

环境虽然是无机的,但完全从无机角度理解环境是不完整的。特别是自然环境,本身是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的整体状况,只有应用生态学原理研究、认识和理解环境,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这就是环境生态学。环境生态作为概念不易理解,但环境生态学无疑是科学的,他对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1.3 干扰与生态演替

自然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如火灾、水灾、泥石流、虫害、大风、人类活动等,改变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这些事件称之为干扰。干扰可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干扰促使某一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旧的环境和物种破坏了,新的环境和物种又会产生,并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其相对稳定。在没有严重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生态系统会定向地、有秩序地由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这称为生态内因演替。演替的结果,最终会出现一个相当稳定的生态系统状态,这称为顶极稳定状态。每一演替阶段有其特定生物群落特征,顶极稳定状态的群落称为顶极群落。干扰常使生态系统受损并改变,称为外因演替。生态系统正常演替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而干扰使演替进程发生变化,严重时,如人类大规模活动,则使生态系统向相反方向演替,这称为逆序演替。生态修复就是使被干扰生态系统的逆序演替转向正常演替[2]。

1.4 生态稳态与生态阈值

生态系统不是绝对平衡的,而是永恒地发生着演替,旧的平衡打破了,新的平衡就会产生,当演替到顶极状态时,在很长时间内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即稳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中的稳定状态,称为生态稳态。稳态生态有相当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在干扰作用下虽不断地振荡和变化,但只是量变;当干扰严重并超过其调控能力时,系统将发生质变、崩溃,而走向逆序演替,甚至不可逆演替。稳态生态抵抗干扰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称为生态阈值[2]。只有研究生态稳态和生态阈值,才能确定修复生态系统的类型、区域、难易程度、时间周期,并确定合理的修复指标。

1.5 人与自然共生理论

人与自然共生和和谐相处,是人类对“自然改造论”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不是其对立面,脱离生态 规律 的自然改造,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必然损害人自身。人与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互利互惠的共生现象。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共生的基础之上。f.vester基于共生现象的研究,总结了人类系统与生物系统之间生物控制的8条规律。据此研究,生态学家提出了以最小能量输入和最小物质消耗以保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的生态设计原则。这也是生态修复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 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与生态恢复

修复的本意是对错误和缺陷进行纠正的作用或过程,修复最早从污染环境治理角度被定义为:借助外界作用力使某个受损的特定对象部分或全部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环境生态修复起源于环境修复,生态恢复又受环境生态修复的影响。

2.1 环境修复与环境生物修复

环境修复是对被污染的环境采取措施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到未污染前的状态。早期的环境修复主要采用工程技术手段,以后采用物理和化学手段。1972年美国尝试采用微生物生命代谢活动降解管线泄漏造成的汽油污染,1989年对exxon val-dez油轮泄油造成污染的阿拉斯加海海面进行修复(阿拉斯加研究计划),从而出现了环境微生物修复技术,后来出现了环境植物修复技术,最终形成了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环境生物修复被定义为利用生物生命代谢活动降解被污染环境的污染物,并使之无毒化和无害化。

2.2 环境生态修复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h.t.odum提出生态工程概念,受此启发,欧洲一些国家尝试应用研究,并形成所谓“生态工程工艺技术”,实际属于清洁生产的范畴。随着生态学与环境生态学的 发展 ,90年代美、德等国家提出通过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来修复污染环境的概念,并通过选择特殊植物和微生物,人工辅助建造生态系统来降解污染物,这一技术被称为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该技术至今还不成熟,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也只是对轻度污染陆地的环境修复,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通过湿地自调节能力防治污染。这与我国的生态自我修复有很大差别。

2.3 生态恢复

生物研修总结范文4

关键词:新教材使用;有效衔接;合理整合

高考一直在不断改革,要使新课程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需研究和体会教材设计意图和学生需达到的能力目标,揭示教材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局性地把握这个教学框架,才能让不同阶段的孩子达到应有的能力水平,因此我们应注重必修与选修教材的衔接和整合研究,达到高效学习。以下是个人的一些想法,希望和同行们交流探讨。

一、降难减量――《必修一》教材的处理

《必修一》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和源头,它涉及与后续学习密切相关的章节有:

1.物质的量:高中计算的基础

2.离子反应:高中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基石

3.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元素化合物和物质结构学习的基石

4.元素及其化合物:高中所有知识的载体,但选修中不再涉及元素化合物的系统学习

《必修一》每一个章节都直接决定以后的化学学习效果。但理论章节需要深层次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量大、零散,需要大量地梳理记忆,短时间高强度的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因此,我们可以把非金属中硫和氮等内容放到高一下期去处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石。

二、抛砖引玉――《必修二》教材的处理

《必修二》将高中化学的难点知识分散在必修和选修教学,因此,如何做好必修和选修教学内容的分割和衔接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各章可作如下处理:

1.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内容:在化学键基础上补充分子极性、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相关知识。

目的:为有机化学及元素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做理论支撑。

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内容:将原电池和电解池内容分为必修二和选修四切割教学。原电池(除盐桥)所有内容,及化学电源部分整合在必修二完整教学,而在选修四不在进行化学电源的教学,重点进行电解池的教学。

目的:保持知识完整性,避免重复教学,浪费时间。

3.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内容:必修二主要针对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而选修四主要进行化学平衡的教学。

目的:降低教学难度,减轻学生负担。

4.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甲烷

内容:补充烷烃的系统命名,适当拓展烷烃烯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目的:构建基本有机物研究框架,但不增加物质,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注意:教学分割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分阶段有梯度地教学,尽量不重复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温故而知新――选修教材的教学

选修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上的提升,教学时应密切联系必修课程的知识,紧扣必修课程展开教学。

1.“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

该书与必修的衔接教学非常重要。教师应在对必修教学内容适当复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新课教学。下面将必修二和选修四知识要求程度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1)化学反应与能量

《必修二》:能总结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能定性描述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关系。

《选修四》: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对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进行计算。

(2)电化学基础

《必修二》:掌握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化学电源。

《选修四》:复杂原电池的理解,电解池的原理,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原电池、电解池的综合运用。

(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必修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速率的计算,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知道化学反应有限度。

《选修四》:掌握化学平衡的相关复杂内容及平衡常数的应用,会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2.“选修五――有机化学”的教学

在必修二的基础上补充。

(1)命名:必修二补充烷烃的系统命名,选修五学习多类别同系物的系统命名。

(2)同分异构:必修二只要求烷烃,烯烃的同分异构,选修五拓展到所有同分异构。

(3)同系物:必修二只要求烷烃,烯烃同系物,选修五拓展到各类有机物。

目的:《必修二》让学生形成基本的有机学习思路,在选修五教学中再逐步提升。

3.“选修三――物质结构”教材的处理――融合必修二,谨遵考纲。

《选修三》的知识应谨遵考纲。在回顾必修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在选修三的相关内容中融入必修二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用物质结构知识辅助记忆理解元素化合物及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并回顾元素化合物知识。

这是笔者对新教材教学安排和处理的一些思考,针对学生层次,不同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每一次改革,都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并总结思考,探索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教材适应学生,学生愉快地学习中,健康成长!

生物研修总结范文5

关键词:农林院校;植物解剖学实验;实验报告;修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271-02

植物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涉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植物解剖学实验是植物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植物解剖实验的内容包括:(1)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有丝分裂、组织的类型及植物各器官的结构等。(2)对所观察的材料进行形态描述,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正确操作仪器设备、加强观察分析、实验设计及对结果的分析总结能力。(2)通过完成实验报告,验证并理解课堂教学中所讲授的内容,达到对所学内容总结和巩固的目的。实验报告内容的科学设置有助于学生有目的地完成实验内容,将课堂内容与实验相结合,提高实验课程的效果。近几年,各高等院校非常重视实验教学改革,在实验设计、实验报告册的修编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4]。本文作者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多年实验教学经验,在参考总结相关课程《实验报告册》修编成果[2]的基础上,修编了《植物解剖学实验报告册》,并且通过2年的试用,对《报告册》内容进行了完善。以下对本《报告册》特点及应用结果作简短报道,希望能为相关农林院校植物解剖学实验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

植物解剖学课程是新疆农业大学农学、园林、草业及农业资源类专业的必修课,每年为相关专业25个左右班级的学生开设该课程,课程计划46学时,实验课20学时,分十次完成。该课程有统一的大纲、指导书[4]及完整的考核体系。通过多年的努力,该课程曾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但是,实验报告一直沿用传统的图画本或实验报告单方式,报告内容根据不同老师的要求而不同,主要是绘制结构图并注字。该实验报告单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不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不能将实验内容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2)学生将过多的时间投入到结构图的绘制,甚至出现有些学生在没有搞懂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参照挂图进行结构绘制,出现只要图画好了,植物学实验成绩就高的错误倾向,影响了实验课程的效果。(3)实验报形式单一不能够完整地考核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完成及总结情况,削弱学生对实验课程的积极性。

二、修编《实验报告册》的特点及优势

1.实验报告册的形式及内容多样化。根据试验大纲的内容,本实验报告册设置了10个实验。每个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学生在了解实验目的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内容及实验观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绘制结构简图并注字、完善结构简图的部分内容、根据实验内容完成表格、根据实验内容完成填空,以及根据实验结果对课程关节内容进行总结等。该实验报告册形式多样化,解决了以往所使用实验报告单中报告形式单一的缺点,能够比较系统地总结和考核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状况,较好地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材料结构特点的实验态度,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实验结果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实验的效果。

2.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实验材料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根据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本报告册实验报告内容及形式多样,如:在植物输导组织这个实验中,学生需反复地观察比较南瓜茎横切面和纵切面切片才能完成实验报告中所要求的(1)绘制所观察到的导管纵切面简图。(2)绘制筛管、伴胞横切面简图并注字。(3)完形填空等内容。新修编《报告册》,在保留传统的、以永久切片的观察为主的实验方式之外,采用了使用新鲜材料制作徒手切片为主的实验报告内容,如:在植物细胞及组织相关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使用西红柿、土豆、辣椒、洋葱等材料;在根、茎、叶结构相关的实验中,我们增加了以洋葱、豆芽、蒜台、芹菜、天竺葵等为实验材料。在制作切片、观察比较相关结构基础上,完成不同形式实验报告的内容。通过这一过程,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及实验设计能力。

3.利于资料保存,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以往的实验报告单,每个实验为一页报告纸,实验报告只记录了实验结果的内容,不便于保存,也不利于复习。修编后的报告册包括了实验内容、实验重点过程以及形式多样的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册最后附录了相关的习题,便于学生在课前对将要做的实验内容进行预习,有目的地进入实验室,在实验老师对报告内容完成批改之后便于修改,同时,在年终考试之前,本报告册是学生复习的重要资料。因此,本报告册的修编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三、《实验报告册》的应用及评价效果

通过2014、2015年在11个班学生中试用及修改,达到了比较完善的效果。2016年9月开始,我们将在我校其他班级中推广使用。3名使用《实验报告册》的教师认为:新报告册的使用,明显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时间的利用效率、师生互动及学生提问明显增加、学生动手能力显著提高、期末考试成绩有所提高。对2014、2015级117学生对《实验报告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1%以上的学生对本报告册各方面内容表示满意(见表1)。

实验教学不仅要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还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年的试用证明,我们修编写的《实验报告册》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实验效果。本报告册的修编为我们继续修编“植物分类学实验报告册”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相关院校对相关专业实验报告册修编研究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熊英,李玲,王岚,等.以创新性、探索性实验深化机能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274-275.

[2]孟盈.细胞生物学实验研究型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276-277.

[3]吉乃提汗・马木提,谭敦炎.新疆农林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植物学课程教学初探[J].高教学刊,2015,18:97-100.

[4]周桂玲.植物学实验指导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Revision Research on Plant Anatomy Experiment Report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 Taking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MANNULA Yimingniyazi,DILIXIATI Hasimu

(College of Prata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 830052,China)

生物研修总结范文6

1.1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名称+关键词+成果简介”的组合检索策略,以“生物*医用*金属”、“生物*医用*高分子”、“生物*陶瓷”、“生物*复合材料”、“生物*医学*衍生物”为检索词,对2000-2010年间我国科技成果产出进行检索与数据清洗,得到1772条题录。

1.2方法

使用TDA、Excel2010和Origin等统计与绘图软件为分析工具,从科技成果计量分析的角度,对相关科技成果数量进行数值模拟与计算,研究我国尤其是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医学材料科技成果的年度分布、科技成果产出机构分布等,并进行对比分析、描述和数据挖掘等深入研究。

2结果

2.1科技成果产出数量趋势

我国生物医学材料科技成果数量的纵向变化规律,反映了生物医学材料的受关注程度和发展速度。2006-2009年是生物医学材料科技成果的高峰时期,与我国的生物医学材料技术研发投入主要分布在近5年即“十一五”相吻合。中国科学院系统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图1我国生物医学材料技术成果产出年度分布

2.2我国科技成果产出内容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生物复合材料在近年发展最为迅猛,从2006年开始取得跨越式发展,至2010年累计取得411项成果;而医用金属(188项)、医用高分子(177项)、生物陶瓷(189项)、生物医学衍生物等材料(209项)的发展速度低于生物复合材料,比较平稳。统计结果显示,从2000-2010年,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医学材料科技成果也主要集中在生物复合材料方面,共计62项;其他4种生物医学材料科技成果产出相对较少,分别为生物医学衍生物37项,陶瓷材料31项,医药高分子32项,医用金属材料35项。

2.3科技成果产出地区分布

分析我国主要省市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科技成果产出,有助于挖掘不同地区间研发力量的差异,合理配置资源,进行深入研发。重点对我国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等7个省市进行了技术领域构成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各主要省市生物复合材料研发成果仍然占据主体,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科技成果的产出以北京市、天津市与江苏省较多,生物陶瓷技成果的产出以上江苏省与湖北省较多,详见图2。表明这些省市在生物医学工程某些关键材料的研究方面已占据先机。

2.4科技成果产出机构分析

2.4.1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科技成果产出机构分析

医用金属材料是一类生物医用的金属和合金,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植入材料,主要用于骨和牙等硬组织的修复和替换,心血管和软组织的修复以及人工器官制造中的结构元件[5]。检索结果显示,2000-2010年间共有医用金属材料相关的科技成果278项,大部分科研机构只有零星的成果产出,只有少数机构多年来保持着可观的科技成果产出。科技成果数量排名前3位的机构有中国科学院、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分别完成科研成果36,12,6项;其他科研单位如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成果数量达到5项;其他均少于5项。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5项)、金属研究所(4项)在医用金属材料上也取得较多科技成果。表明我国各主要机构的生物医用金属材料技术科技成果数量不均衡。

2.4.2生物医用高分子科技成果产出机构分析

医用高分子材料是指在生理环境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6-7]。2000-2010年间共检索出医用高分子材料相关的科技成果263件,科技成果数量排名前5位的是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江南大学,分别获得科研成果32,8,5,5,5项,其成果数量占相关成果总数的21%;其他单位的成果数量均在5项以下。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医用高分子材料科技成果数量排名前3位的是微生物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获成果数量分别是4,3,3项,这10项科技成果占中国科学院总产出量的31%。

2.4.3生物陶瓷科技成果产出机构分析

生物陶瓷包括精细陶瓷、多孔陶瓷、某些玻璃和单晶[8]。2000-2010年间共检索到生物陶瓷相关的科技成果323项,多个科研机构在生物陶瓷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科技成果在5项以上的机构有10个,其中中国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完成科研成果33,18,13,11,10项,前5名机构成果数占总成果数的26%。在中国科学院院系统,生物陶瓷科技成果数量最多的有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过程工程研究所贡献了20项科技成果,占中国科学院总产出量的65%。

2.4.4生物复合材料科技成果产出机构分析

生物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生物相容性优良的材料复合而成的生物医学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地模仿人体组织与器官的功能,进而实现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是最有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的组织与器官替代和修复材料[9]。2000-2010年间共检索到生物复合材料相关的科技成果582项,可谓成果丰硕。多个科研机构取得了众多成果,成果数量在10项以上的机构有9个,其中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分别获得63,24,18,17,13项,上述前5名机构的成果数占总成果数的23%。在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复合材料科技成果数量排名前5位的是上海硅酸盐研究所(12项)、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8项)、生态环境研究中心(5项)、金属研究所(5项)、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4项),总共贡献了20项科技成果,占中国科学院总产出量的55%。

2.4.5生物医学衍生物科技成果产出机构分析

生物衍生材料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天然生物组织形成的生物医学材料。由于它具有类似天然组织的构型和功能,在人体组织的修复和替换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用作皮肤掩膜、血液透析膜、人工心脏瓣膜等[10]。2000-2010年间共检索到相关科技成果326项,获得5项以上科技成果的机构10余个。其中排名前5名的是中国科学院、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分别获得科研成果36,13,9,8,6项,累计成果数占总成果数的23%。中国科学院系统中,成果数量排名前5的是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4项)、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4项)、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4项)、生物物理研究所(3项)、上海原子核研究所(2项),总共贡献了17项科技成果,占中国科学院总产出的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