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保转正总结范例6篇

企业内保转正总结

企业内保转正总结范文1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影响因素;融资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分析

1.宏观因素。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形势对于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对于融资也是同样的。

2.货币资金流通状况。流动性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存在。若企业处于货币管制较为宽松,通货略微膨胀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就会相对偏高。企业倾向于借贷来扩大规模。

3.行业形势。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业处于上升阶段,致使其资产负债率升高。行业处于稳定阶段,资产负债率整体趋向稳定。行业处于衰退阶段。

4.微观因素。(1)企业规模。由于金融机构贷出款项都有一定的成本,企业的规模越大资金需求量就越大,相同条件下就会减少金融机构单次贷出费用,企业规模越大融资机会越大。(2)盈利能力。企业的盈余能力越高,留存收益就越多,内源性融资就越大,相应的外部融资就少,所以盈余能力越高,融资水平越低。(3)资产的周转能力。资产的周转能力越强,代表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企业的发展潜力就越大,。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报表等获取到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会更有意向贷款给资产周转能力强的企业,相应的,企业资产周转能力与融资能力成正比。(4)风险控制能力。流动比率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也反映了企业流动资金的变现能力和资金运用效率,金融机构更倾向于风险控制能力强的企业。(5)资产担保价值。企业的资产担保价值是衡量风险控制上的重要指标,其值在获得贷款越大越能让债权人感到风险的降低,那么企业获得融资机会的可能性会越高。企业的资产担保价值与融资能力呈正相关性。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1)被解释变量。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这个指标反映企业的全部资产中,负债所占比例与所有者投入所占比例。它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偿债能力和对债务资金综合利用能力的重要指标

(2)解释变量。论文解释变量选择为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解释企业规模)、净资产收益率(解释盈利能力)、总资产周转率(解释资产的周转能力)、资产担保价值、流动比率(解释风险控制能力)、资产抵押价值(资产担保价值)。

(3)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了挂牌较早、经营时间较长的的70家中小企业,并获取了其2013-2016年的截面数据。由于这些企业经营周期较长,可供查阅参考的数据较全,本次所用数据皆来自企业年报。并以Excel进行数据初步处理后,使用spss进行分析探讨。

(4)模型构建。

通过上文所述的理论分析以及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对实证检验结果的解释:

(1)企业规模对融资结构的影响。通过实证模型发现,企业规模与融资结构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与本文前面的假设是相一致的。说明企业规模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来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不容小觑。

(2)企业盈利能力对融资结构的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是通过两个不同指标进行检验的,通过此次实证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所选取的这两个能够代表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对融资结构有着不同的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与融资结构是正相关的。

(3)企业周转能力对融资结构的影响。实证检验说明企业的周转能力与融资结构是正相关的,。企业的周转能力越强,企业的资金、产品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就会越高。

(4)企业的担保能力与融资能力正相关。在回归模型中,企业的担保价值表示为:固定资产与存货的净值占资产总额的比重。该项指标的表明其通过了模型的显著性检验,并且呈现正相关,回归结果与原假设一致。

三、研究结论和建议

企业内保转正总结范文2

一、正确理解业务转型和信贷结构调整

业务转型是指在稳固发展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基础上,大力拓展中间业务、零售业务、电子银行业务、信用卡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国际结算业务等战略性业务,不断改变我行业务收入结构,逐步提高中间业务在收入中的占比。业务转型并不是要弱化和减缓存贷款业务的发展,而是由过去只注重传统业务转变为传统业务与战略性业务并重,改变我行传统的以存贷款收入为主的收入模式。过去我行的对公信贷业务收入主要依赖于大中型企业,由于大中型企业融资方式和渠道的发生变化,“金融脱媒”对我行的传统的信贷业务造成较大的冲击,调整信贷结构和客户结构成为我行业务转型的必然选择,通过调整信贷结构和客户结构,密切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紧跟国家宏观调控的步伐,确保我行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信贷结构调整是我行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形势下所采取的信贷政策。宏观调控是国家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宏观调控主要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宏观调控主要是针对“两高一资”行业、产能过剩及潜在过剩行业,目的是控制技术落后、大量消耗资源对环境污染较重的企业,淘汰落后的产能,促进这些行业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达到企业发展与环境和谐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信贷政策,认真做好市场营销工作。

二、如何做好市场营销

1、在市场营销中要坚决执行国家宏观政策和总行信贷政策,认真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要认真做好行业规划工作。在正确理解、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和总行信贷政策的基础上,对行业、客户进行认真分析,确定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做好区域规划工作,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

二是坚持“绿色信贷”原则,大力支持国家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支持获得财政及税收支持的节能减排项目,支持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的企业和项目。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要求的企业和项目,要坚决不予介入。

三是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避免“一刀切”,在营销中重点避免和压缩有可能导致经济过热、资源耗费严重的“两高一资”行业的贷款,确保中小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的资金需求。

四是加强信息沟通,避免信息不对称。建立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平台,利用银行信贷管理咨询系统和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平台,建立信息沟通和联合预警机制。

2、在目前市场营销中应采取的措施:

一是严格准入条件,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客户准入的核心条件,重点评价分析客户主业的稳定性、主营业务现金流量的稳定性、企业成长的稳定性和核心竞争力、企业在投资中的风险偏好以及与银行的合作态度等。对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组织结构清楚、财务制度健全、资金往来规范、符合国家行业产业政策、经营效益又好又快、发展和扩张主要依靠自身积累的客户,应予以支持。对主营业务不突出、财务制度不健全、关联交易不按照市场规则进行或客户不愿意提供关联方信息的客户,应审慎介入。对单纯依靠银行信用膨胀进行规模扩张的家族式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混乱、涉足股市期市等高风险市场、资本运作频繁的客户,严格控制其授信额度,并作为重点关注和风险监控对象,建立逐步退出机制。

二是统一授信,控制授信总量。严格执行《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要求,认真甄别单一客户和集团客户,对集团客户的授信管理上必须实行统一授信,将集团公司与其所有关联企业作为一个主体来评价。统一授信可以避免其因资本或资产的虚增而导致的银行贷款过度集中和信用膨胀,从而可以防止分散授信情况下集团授信总量的高估,同时由于关联交易只是使有关利益在集团内部进行分配,统一考察集团整体授信承受能力可以消除集团内部控制方式造成的人为影响,降低集团企业的整体信用风险。在深入调查并摸清集团性客户总体情况的前提下,根据集团性客户的真实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模式和财务状况,选择不同的授信模式对集团性客户进行授信。在核定对客户的整体授信额度时,要综合考虑掌握客户他行融资情况、关联企业担保情况,对客户授信承受能力进行科学分析,切实控制客户的信用总量。

三是优化担保方式。在选择企业授信担保方式时,应当以抵押、质押等物权担保方式为主,其次才选择第三方连带责任保证,避免关联企业互保、联保。不仅要关注设定的担保是否合法,还应当注意担保主体是否具备代偿能力。

企业内保转正总结范文3

此次限制类商品目录实施,造成的国内加工贸易出口减速,将没有多少悬念。对珠三角、长三角很多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来说,8月23日似乎有着大限的意味。

一直以来,在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加工贸易的门槛是越来越高了。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出口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但是出口结构却是“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这样的现状成为政策出台的一种必然诱因。这表明,政府对抑制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的决心很大,尤其是商务部希望尽快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而不是一再地给予宽限期。

而这样的政策调整将仍然继续进行,有消息称,新的加工贸易政策在9月对外公布,新的目录将主要以7月1日降低和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为主。此外,政府还可能叫停国货复进口,并提高加工贸易进入门槛,那些增值率不足10%的贸易将不被纳入加工贸易。

从环保、能耗、用工、设备水平方面设立加工贸易门槛,将这些指标纳入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及生产能力核查范围的细则之后,催化的是企业的加速转型升级,以面对未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这样的政策环境,使得两种在本质上存在明显差异的企业泾渭分明――未来能够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的企业,一定是那些以智慧和资本密集的“劳心者”企业,而不是“劳力者”密集型的企业。

几家欢喜几家愁

此次限制类商品目录实施,造成的国内加工贸易出口减速,将没有多少悬念。以浙江省为例,近年来,浙江省加工贸易出口增速一直快于一般贸易出口,去年,加工贸易占浙江省外贸出口比重已接近四分之一。但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加工贸易出口增速开始落后于一般贸易出口增速,限制类目录出台后,这种态势还将继续。

经了解,保证金台账制度的收紧是此次政策调整中最令相关企业“难受”的部分,其直接效果是被列入限制类商品目录的企业资金压力骤增。

新政规定,对列入限制类目录的加工贸易商品,将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即企业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在合同备案时,须缴纳台账保证金;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加工成品出口并办理核销结案手续后,保证金及利息予以退还。

“‘台账实转’占压了企业的一部分流动资金,以及这部分流动资金的财务成本。对那些资金状况良好的大企业而言,实际影响不大。但对于资金紧张的中小型加工贸易纺企来说,压力重重。”一家纺织企业的负责人表示。

虽然在产品出口以及合同核销后,企业能够从银行拿回这笔钱以及相应利息,但是与以前相比,将大幅增加资金周转压力,“而且,何时能够拿回这笔钱,要视企业的生产周期而定”,这位企业负责人说。此次政策调整,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深受影响。

以其氨纶加工贸易出口来说,进口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关税7.6%,算上增值税的综合进口税率为25.892%,进口100万美元的原料,假设制成品出口售价150万美元,获利50万美元,但一旦实行保证金实转,企业进口时,就必须缴纳13万美元作为担保金,直到产品复出口核销之后,才能申请退还。

仅缴纳保证金一项就给华峰氨纶带来不小的资金压力,企业成本骤然上升,对资金流动和周转造成影响。

新政的施行,那些生产效率低下、规模小且产品经济附加值低的企业将进一步被淘汰,这对于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以及整合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对于规模较大、生产产品具备较高经济附加值的部分上市公司来说影响甚微。

对珠三角、长三角很多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来说,8月23日似乎有着大限的意味。与此同时,东部地区不再审批被列入限制范围的加工贸易企业。

新政推行的诱因

自从广东珠海市香洲毛纺厂1978年8月签订第一份毛纺织品来料加工协议以来,中国加工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1981-2006年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5亿美元上升到8319亿美元,增长332倍,在中国大陆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从5.7%提高到了48.6%。在许多层次较高的出口商品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更高。2006年,我国计算机与通讯产品出口总额1910.01亿美元,其中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占91.34%;在笔记本电脑出口中,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贸易方式更占出口金额的99.73%。

换言之,我国贸易统计中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在相当程度上应归功于加工贸易,无怪乎有学者将加工贸易誉为中国工业化新路径。

在看到成就的同时,国内加工贸易存在的众多问题也不可忽视:加工贸易基本上为贴牌生产,技术含量和增加值较低,以至于中国加工贸易环节在整条产业链的利润总额中只能拿到10%左右。

其次外资企业把持加工贸易,内资企业参与机会少,越是高端产品这种现象越严重。这样的加工贸易,使得土地、能源、资源占用和消耗大,环境污染较重,最关键的是,加工贸易的某些发展趋势似乎要将中国固定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低端而无法自拔。

中国是笔记本电脑的世界头号生产基地和出口大国,以台资企业为主的三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是中国笔记本电脑出口的绝对主角,2006年,外商独资企业占笔记本电脑出口总量的99.7%,出口总额的99.8%。

在笔记本电脑成品出口中,配套零部件也绝大多数来自台资和其他外资企业,例如苏州名硕电脑有限公司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29.38亿美元,但其中配套的内地生产原料仅880万美元,仅占出口总额的0.3%而已,且大多为技术含量甚低的辅料。

虽然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迄今已达800家,但外资企业在内地的技术转移主要发生在母子公司之间,内资企业很难获得技术。“拉美化”这个说法在中国舆论界已经是耳熟能详,也是许多关心中国前途命运者的梦魇,而这个梦魇当中恐怕有很大成分就是来自加工贸易中的上述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紧缩加工贸易政策势在必行。从2003年起,中央政府就开始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仅去年1月、11月和今年4月,政府就3次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目录,商务部还在今年4月表示今后将视情况每年更新加工贸易禁止目录。

此次紧缩将1853个十位商品税号列入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占全部海关商品编码的15%,应当能够对贸易顺差过度增长发挥相当的抑制作用。

在其中,加工贸易行业的上下游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都会因此受到影响。例如,服装加工业上游的棉纺业和塑料、金属材料等受到新政影响的材料加工下游的电子制造业等。

另外,政策是“东西有别”。根据公告,中西部地区的相关加工贸易企业,不受此次限制目录影响。这种政策差异有可能会有部分企业选择向中西部,目前相关部门已着手在产业引导等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支持。一些外贸企业老总也坦言,有可能会将相关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催化行业大洗牌

在本次公布的限制类商品目录中,共列出2247个海关商品编码,其中394个是2007年之前的,1853个是新增的。新增商品类别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金属粗加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都属于较低层次的加工贸易。

此次调整只是开始。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司长王琴华8月25日表示,年内可能再出台禁止类、限制类加工贸易目录,“目前商务部正在听取有关地方和行业的意见,正在拟定目录。”

另据国家海关总署官员透露,今年底或明年初将公布的新限制目录,除了比目前的禁止目录更严格外,不在出口加工区内的加工贸易型企业,将不再享受税收优惠。

“这次政策的调整,在资金压力方面对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冲击都是平等的。”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表示,“而那些层次不高、‘玩空手道’的公司,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更大。”新政的实施,正引发加工贸易行业格局的重新洗牌。

国家之所以采取这样“激进”的政策,其意图也就是逼迫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从低端移向高端。商务部机电司加工贸易处的一位官员说,国家希望借此使企业顺利转型升级,下决心投入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建设。

中国加工贸易行业已经发展了20多年,现在正处于高速上升阶段。统计显示,2007年上半年我国加工贸易额同比增长33%。其中,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中,有80%是外资企业,尤其是港资、台资数量众多。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发展也十分迅速,民营企业的增长速度不仅高于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增长速度。加工贸易新政的实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这个领域的发展情况和企业格局。

显然,无论是出口退税税率下调,还是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增加,都是以针对快速增长的贸易顺差为主,长期来看真正解决贸易顺差问题还在于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形成更高技术含量、更多附加值的产品,劳动密集、资源低附加值加工类的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发展瓶颈。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从事传统加工贸易的企业较少,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向其他领域转型,如厦门国贸等,因此加工贸易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如出口退税税率下降影响明显。

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加工贸易产品实施限制,是我国优化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的一个重要政策手段。从这次目录看,纺织、塑料、家具、皮革等将受到最大冲击,这些行业均属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

“东边不亮西边亮”。根据公告,中西部地区的相关加工贸易企业,不受此次限制目录影响。此种政策差异是否会带动东部相关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

“东部沿海地区受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需要转移,国家鼓励这些企业将加工基地转向中西部地区,也促进了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梅新育说。

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根表示,缴纳保证金将占用企业相当部分的流动资金,对那些绝大部分产品受此次目录限制的东部企业而言,选择只有两个:要么继续留在本地,产品转型或改行;要么远走中西部,利用政策差异继续老本行。

竞争力的骤减

多重政策的叠加出台,加上人民币汇率自2005年7月汇率机制改革以后上升了7%以上,出口退税的两次调整,配额制度抬高出口门槛等,已使出口企业面临更大压力,企业一般是通过向客户提价来消化,但具备采购议价能力的加工企业大约只有20%,不少企业将面临着倒闭或转移。

而此次的加工贸易新政,一些企业反映,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后,资金链很可能断裂,赚取1%-3%的加工利润已经没法保持下去了。

深圳市贸易工业局指出,涉及的加工贸易企业主要将承受大量的台账保证金压力(初步估算涉及台账保证金十几亿元),因此竞争力会“明显削弱”。

有业内人士测算,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成本有可能会因此骤然上升30%。仅纺织服装、鞋帽、箱包等轻纺行业的加工贸易企业需要缴纳的保证金就达到200亿元。对于被限制的行业来说,产品同质性强,生产工艺成熟,产能扩张容易,国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很多企业希望寻求出口来解决销售,出口利润下降将使这些行业盈利水平下降。

在珠三角,新政给数万家加工贸易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考验,许多企业对新政策甚至产生了“如临大敌”的感觉。

据有关机构调查,调整加工贸易政策后,将给珠三角43%的加工企业带来影响,制鞋、钟表、计算机或电讯产品、印刷品或包装材料、机器和五金制品等行业受到的影响更大。

现在,珠三角企业面对巨大的生产成本和出口成本上升压力,但产品销售价无法上升,令一些以加工贸易形式出口的产品,其边际利润由5年前的18%,可能减至10%,反映加工企业利润空间不断收窄。

珠三角企业过去主要承接的是日韩、港台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这种低效率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产业升级的需要,有专家声称它“也许已经走到了尽头”。

以加工型企业集聚最多的深圳市宝安区为例,2006年8月,在3307家企业中,目前只有三分之一完成产业转型。随着国家产业政策和外贸出口政策的调整,这种加工贸易型企业,将成为珠三角经济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

实际上困难的局面绝不仅仅出现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仅苏州就有650多家企业受到影响,有统计数字称,估计占据的保证金将达到60亿元人民币。在浙江宁波,受加工贸易新政影响的企业也达到370家之多,近1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阻。

不过,与珠三角“山雨欲来”之势不同,长三角地区似乎较为“风平浪静”。珠三角主要是以来料加工和订单为导向。而长三角虽然有大量来料加工企业,但还有很多重装备、大规模的企业,来料加工企业虽然数目众多,但是在经济总量中的比例相对较低。因此,长三角的应变能力在某方面比珠三角要强一些。

摆脱危机的出路

有关分析人士在对照日本、韩国、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历程后提出,加工贸易政策每20年左右就会发生重大调整。

中国目前就处于第一次重大调整期。一个普遍共识是,如果企业不利用当前的契机进行产业升级的话,中国的加工贸易企业的未来发展非常令人担忧。中国的加工贸易企业要摆脱产业升级的尴尬,真正走出困境、迈向国际,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跨越加工贸易型企业单纯的来料加工生产模式,引来高新技术在本地孵化,让新的产业集群加速生成,形成数十甚至数百家企业的群落,进而形成产业分工或市场竞争,带来巨量产业规模。

因此,在中国贸易顺差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外界也较多地将加工贸易新政视为旨在压缩贸易顺差的总量政策,其实这次紧缩更是旨在优化外贸结构的结构政策,从新一批限制类商品全部属于我国产能过剩的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五金、家具等行业,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在可预见的未来,政府不应该也不会“消灭”加工贸易,但加工贸易应当努力加快升级转型。毕竟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将保证金台账从空转改为实转,力度还算温和,而且开了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西部地区两个口子,如果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效果不甚理想,出台进一步的紧缩措施恐怕也不是不可能的。

企业内保转正总结范文4

关键词:文本类型;发博时间;微博营销效果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4)02-0054-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4.02.12

一、引言

截至2013年6月末,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其中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网民中的微博使用率达到了56.0%①。目前微博已经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微博具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以及其开放性、互动性和低成本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挖掘微博潜在的商业价值并开设企业官方微博。就汽车行业来说,自新浪微博2009年推出企业微博应用,此后汽车品牌以每5天开设一个新官方微博的速度平稳增长,于2011年8月份基本达到饱和,说明汽车企业对微博营销的重视,但是51.7%的汽车品牌官方微博粉丝数都在7万左右,相对于我国8839万私人汽车保有量来说,汽车品牌官方微博还是有很大的粉丝增长空间②。总的来说,微博的发展以及其优质的传播特性为企业营销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企业实现品牌推广、提高品牌价值提供了新的机遇。

但是,许多企业使用微博营销效果与其品牌不能匹配,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诸如战略与资金的匹配、营销策略的制定和执行等问题,使得企业在微博中的营销效果往往会向两极发展,要么通过持续运作赢得更多粉丝关注和响应,要么不温不火,直到消失(Court,2009; Shandwick,2009; Passant,2010; Xu,2010)[1-4]。

综合以上考虑,企业如何通过官方微博提高微博营销效果成为了研究的重点,长期的微博营销效果是由短期效果的叠加形成的,而短期微博营销效果是由每条微博文本内容的价值等体现的。企业微博的目的是希望其具有尽可能广的传播范围,而微博文本内容是影响其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微博与文本分析的结合是近年来理论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沃尔沃汽车官方微博为案例,将其的微博文本分为公共类、有奖活动类、产品宣传类、品牌事件类,研究不同类型的微博对总转发量的影响;与此同时,将微博的时间分为空闲时间和非空闲时间,研究不同时间段微博对总转发量是否有影响,从而为沃尔沃汽车微博平台管理提供指导意见,提高其微博营销效果。

二、文献回顾和问题提出

(一)微博营销效果的评估

传统营销效果的度量指标有很多,如产品的销售额、所占的市场份额、营销的回报率等,这些指标的数据获取相对容易,但运用到社会化媒体(如微博)的营销效果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国内外对社会化媒体的营销效果研究至今仍没有一个公认的评估模式,比较有代表性如下几个:Chris(2009)总结了具有一定普适性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效果度量标准框架,其中包括定性的评估指标(用户评论的观点和讨论的主题等)以及定量的评估指标(评论量、粉丝数、产品手册的下载量等)[5];Richard(2010)将社会化媒体影响用户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Awareness-Appreciation-Action-Advocacy),根据4As不同阶段定义核心指标[6],但该模型的构建表现为单方向递进,针对企业微博营销互动反馈的特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Yamaguchi(2010)等将提出TURank ( Twitter User Rank) 来计算用户影响力排名[7];Park等(2011)通过TAM模型实证分析了企业微博用户的知名度、互动性、信任度对Twitter上的企业微博营销有显著影响[8]。上述研究的重点在于整个企业微博营销效果的评估,对博文营销效果进行评价的研究尚不多见。

国内微博起步较晚,API开放性较低,数据获取相对困难,也导致了国内以企业微博营销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文章相对较少。金永生等(2011)指出对企业微博营销效果的测量主要针对短期效果,用“被微博用户转发的含有有奖营销信息标签的企业微博的总数”作为衡量企业微博营销短期效果的评价指标[9],但是笔者在咨询新浪微博客服后发现,微博搜索引擎会将相同结果合并,所以该评价指标的可靠性值得商榷。赵爱琴(2012)借鉴了Murdough 的研究框架,结合国内企业微博运营现状,提出企业微博营销效果的评估模型AESAR(Awareness 注意-Engagement参与-Sentiment 态度-Action 行动-Retention保留) 与评估指标[10],但模型没有给出各个指标相对于营销效果的重要程度,也没有实证数据的支持。陈晓明(2012)给出了微博营销的投资回报率(ROI)的计算公式[11],但没有用于实证分析,因为公式中的微博营销总收益难以衡量。毕凌燕(2013)根据微博传播信息流,运用PageRank算法思想和用户行为权值,提出一种评价企业微博博文营销效果的量化方案[12]。由于新浪对企业微博数据进行了保护,这种方法的数据抓取有一定的难度。

本文拟以单条微博的总转发量作为博文营销效果的评价指标,该做法的意义及理由如下:一是研究博文的营销效果对企业管理微博平台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二是从2012年3月起,新浪微博等实施实名认证,没有通过认证的用户只能浏览微博内容,而不能进行评论、转发等相关操作,这对打击“僵尸粉”、保证传播效果的真实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使得用“总转发量”作为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三是毕凌燕(2013)的研究指出博文被评论和转发的次数(而不是粉丝数),更能确切反应其微博被用户关注的程度和营销效果;四是程雪芬(2012)研究得出企业微博营销效果与真实粉丝数和平均转发量正相关[13],本文假设短期内企业微博真实粉丝数保持不变,故“总转发量”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衡量企业微博营销效果。

(二)微博文本分析

微博平台与文本挖掘技术的相结合是近年来理论与实务界研究的热点,但其研究成果还处于初级阶段。陈致中(2012)以腾讯微博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什么样的文本组合最能起到改变受众态度的效果,结果发现广告类信息的态度改变效果不明显,而非广告类的信息能够有效改变受众对企业微博的态度[14],由于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而非真实的微博数据,其可靠性有待检验。程雪芬(2012)把微博文本内容分为工具型和情感型,结果得出工具型微博对粉丝数和平均转发量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感型微博对二者几乎没有影响。

本文选取“沃尔沃汽车中国”官方微博为案例,将其微博文本分为公共类、有奖活动类、产品宣传类和品牌事件类,根据前人的研究以及经验提出如下假设:

H1:公共类微博对总转发量有正影响;

H2:有奖活动类微博对总转发量有正影响;

H3:产品宣传类微博对总转发量有负影响;

H4:品牌事件类微博对总转发量有正影响。

(三)微博时间

学术界目前尚未有探究微博时间对企业微博短期营销效果的影响,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创新点所在。前人与微博时间相关的研究有:Schneider等(2009)通过对Facebook, LinkedIn, Hi5, StudiVZ等四种社交网站上同样账号的属性、特点、动态变化等进行跟踪分析,得出用户喜欢在不同社交网站做相同的事情,用户总上网时间有限,在某个社交网站停留时间越多,会明显挤占在其它社交网站的停留时间[15],这从侧面反映了企业微博需要迎合用户的兴趣及使用时间;新浪的《2012企业微博白皮书》显示,企业微博集中在周一到周五,从24小时分布情况看,早上9点至10点是企业发博的最高峰。笔者在前期研究江淮乘用车官方微博时发现,可能是由于企业聘用专职员工管理微博平台,其微博的时间集中在周一至周五的上班时间;而个人发博时间(也可看成是个人微博活跃时间)比较均匀,而在22点到凌晨24点达到峰值(见图1)。

本文认为,企业微博的时间与真实用户活跃时间不一致,可能会导致微博营销效果受到影响。在此,从个人用户使用微博的角度来看,定义“非空闲时间”为工作日的上午8:00至下午18:00,其余时间定义为“空闲时间”,并提出如下假设:

H5a:空闲时间的微博对总转发量有正影响;

H5b:非空闲时间的微博对总转发量有负影响。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研究单个企业微博文本的营销效果的影响因素,对企业微博平台管理更具有可操作性;由于文本分类的灵活性,为其他企业研究其自身微博营销效果提供了方向;提出了微博时间对博文营销效果可能的影响。

三、主要研究变量与数据样本

(一)主要研究变量

1.因变量

本文以单条微博的总转发量作为博文营销效果的评价指标,由于总转发量的数字不仅包括一级转发,还包括以后的各级转发(即:A发表原创微博a,B转发该条微博a;C再转发B转发的a,D再转发C转发的a……所有的这些转发量都体现a的转发量中),所以总转发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微博文本的传播广度和深度,可作为博文营销效果的评价指标。

2.主要解释变量

前人研究的企业微博营销影响因素主要有粉丝数量、企业品牌本身的影响力、微博数量、微博内容价值等等,本文针对单个企业短期的博文营销效果进行研究,并假设短期内企业品牌本身的影响力和活跃粉丝数等因素保持不变,故主要解释变量设定为微博文本内容和发博时间。

(1)微博文本内容

在对“沃尔沃汽车中国”微博文本阅读后,本文将其微博文本内容分为公共类、有奖活动类、产品宣传类和品牌事件类。公共类指与企业无直接关系的内容,如公共事件、时事、趣闻、祝福、实用信息等;有奖活动类指用户参与并有机会获得奖励的内容,如转发送礼品、话费充值等;产品宣传类指与企业产品或服务有关的介绍,如车型介绍、广告、产品设计等;品牌事件类指与企业有关的客观事件的报道,如企业新闻、品牌活动等。

为分析不同类型文本对总转发量的影响,引入虚拟变量sort1、sort2、sort3,其中:

sort1=1 公共类0 有奖活动类、产品宣传类或品牌事件类

sort2=1 有奖活动类0 产品宣传类或品牌事件类

sort3=1 产品宣传类0 品牌事件类

(2)发博时间

考虑到2013年9~10月期间中秋节和国庆节的放假安排,将所有法定工作日的8:00~18:00定义为“非空闲时间”,其余时间为“空闲时间”,引入虚拟变量time,并定义:

time=1 空闲时间0 非空闲时间

(二)数据样本

本文记录了“沃尔沃汽车中国”官方微博2013年9月1日至10月24日的所有341条微博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对其微博文本进行了人工分类,公共类、有奖活动类、产品宣传类和品牌事件类的微博占比分别为41.9%、1.2%、49.0%和7.9%,说明沃尔沃主要利用微博平台进行产品的宣传。发博时间方面,空闲时间与非空闲时间占比分别为42.5%和57.5%,此处空闲时间的样本量占比并不低,可能是9~10月中秋和国庆长假的原因(微博平台在假期有专人维护)。

四、实证分析

考虑到空闲时间与非空闲时间企业微博的内容可能存在差异,故将类型虚拟变量与时间变量的乘积作为模型的交叉项,构建计量模型(见表1)。

以上所有自变量及交叉项均通过检验,R2值较高,F统计量也在1%水平下通过检验。总体来看,有奖活动类微博最能够刺激转发,其次是品牌事件类,公共类和产品宣传类促进转发效果较差,假设H2、H3、H4得到验证;空闲时间相比于非空闲时间更能够促进转发,假设H5a、H5b得到验证。具体到各类微博内容的分析,相关数据见表2。

由表2可知,公共类微博在促进转发方面表现最差,企业可适当减少公共类微博的,或者精选优质的公共类微博;公共类微博在空闲时间的总转发量要高于非空闲时间,故企业可将部分公共类微博的时间调整到晚上或者周末,以迎合个人用户的上网时间,提高微博营销效果。

有奖活动类微博的总转发量都比较大,但是企业不太可能增加太多该类微博的,所以如何利用好有奖活动类微博加强与用户的互动联系以及提高活跃粉丝数成为微博营销的关键,如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在有奖活动类微博时设置关于品牌的相关问答题。

产品宣传类比较特殊,其在空闲时间的总转发量不如非空闲时间,可能的原因是,空闲时间大量微博充斥,对个人用户而言,其兴趣点可能并不在企业产品宣传上(此结论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行业的企业)。对汽车企业来说,在空闲时间要控制产品宣传类微博的数量,以免引起用户的反感。

品牌事件类微博总体转发量较好,空闲时间比非空闲时间的营销效果更好,可能是因为品牌事件类微博比较客观,对于传播品牌理念和提升品牌影响力有积极的作用,企业应当增加该类微博的量。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有奖活动类微博最能刺激转发,企业应充分利用有奖活动提高真实粉丝数;品牌事件类微博较公共类和产品宣传类微博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企业可以对品牌事件类和公共类微博进行精选后,促进品牌价值的传播;总体上空闲时间的微博具有更好的营销效果,企业可根据不同类别的微博内容选择合适的时间。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其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有待检验。可能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是采用大数据,以前沿的文本和图片分析技术,更细致地分析企业微博内容的价值,为提高企业微博营销效果提供更为精确的指导建议。■

参考文献:

[1]David C., Dave E., Susan M., Ole J.V.. The consumer decision journey[EB/OL].[2009-06].,http:///insights/marketing_sales/the_consumer_decision_journey.

[2]Shandwick W. Do for 100 companies need a vention

[EB/OL].[2009-11], http:///resources/ws/flash/Twittervention_Study.pdf.

[3]Passant A, Bojars U, Breslin J G, et al. An Overview of SMOB 2: Open, Semantic and Distributed Microblogging[C].//ICWSM.2010.303-306.

[4]Xu T, Chen Y, Fu X, et al. Twittering by cuckoo: decentralized and socio-aware online microblogging services[C].//ACM SIGCOMM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 ACM, 2010, 40(4): 473-474.

[5]Murdough C. Social media measurement: it's not impossible[J]. Journal of Interactive Advertising, 2009(10):94-95.

[6]Pentin R, Senior Planner T M W. A New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Social Media Activity[R]. TMW, 2010.

[7]Yamaguchi Y, Takahashi T. TURank: Twitter User

Ranking based on User-tweet Graph Analysis[C].WISE 2010:240-253.

[8]ByungHee P., JungHoon L., SoYeon P.. A study focusing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SNS users' usage of corporate SNS sites focusing on Twitter[C].//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Decision Sciences Institute and The 16th Annual Conference of Asia-Pacific Decision Sciences Institute, Taipei: IEEE Press, 2011: 681-687.

[9]金永生,王睿,陈祥兵.企业微博营销效果和粉丝数量的短期互动模型[J].管理科学,2011(4):71-83.

[10]赵爱琴,朱景焕.企业微博营销效果评估研究[J].江苏商论,2012(1):89-92.

[11]陈晓明.企业微博客营销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D].广州:暨南大学,2012.

[12]毕凌燕,张镇鹏,左文明.基于微博传播信息流的微博效果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3(7):69-73.

[13]程雪芬.企业微博营销效果影响因素及测度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

企业内保转正总结范文5

关键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转化结果

前言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围绕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管理、法律法规遵守及社会责任等几个方面展开。对于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就必须进行有效审计监督,保证领导人员能够切实履行自身权利义务,保障企业的运营发展。

一、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介绍

1.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概念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指审计机构通过对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所在单位财务收支,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情况,个人遵守财经法纪等各方面进行客观评价,实际全面考察并严格根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做出评价结果的活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贯穿整个企业经济活动,审计过程中必须对审计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做出合理判断,并且需根据强制有效的审计评价体系标准对审计内容进行客观、合理的审计评价,同时得出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审计评价结果。

2.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原则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必须遵守以下几方面原则:客观性与实用性并重原则、公平公正性原则、权责匹配对等原则、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原则。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评价时要持着公平公正的态度,不能带有主观臆断色彩;对于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相关评价指标应当根据实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企业所处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环境进行正确合理评价。

3.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重要作用

做好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企业外部治理结构,以弥补企业内部治理环境的不足,同时可以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权利制约;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监测企业法律法纪工作。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保证企业领导人员依法依规高效的履行职责。

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内容探讨

1.企业财务责任及其评价指标

对企业的财务评价涉及营业收入经济增加率、净资产经济增加率、资本占用周转率等方面的审计评价。例如营业收入经济增加值率反映经营业务对企业经济增加值的贡献程度,计算方法是(任期内经济增加值总额/营业收入总额)×100%;净资产经济增加值率反映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创造的价值比率,能够有效反映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计算方法是(经济增加值年均发生额/净资产平均余额)×100%;资本占用周转率能体现企业经营有效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有效反映企业资本的管理质量和运营效率。此外,还可以使用利润指标完成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及可控费用指标完成率等指标进行评价。

2.企业规范责任及其评价指标

对企业的规范评价涉及重要业务领域管理制度建设完成率、管理制度执行内循环自检覆盖率、内外部监督检要问题整改率等指标。例如管理制度建设完成率反映企业规范建设职责落实情况,计算方法是任期内重要领域规章制度完成数量/规章制度建设目标;内循环自检覆盖率反映企业自我修复功能落实情况,计算方法是任期内企业自我监督检查的规章制度数量/重要制度总量。此外需定性和定量评价经济责任审计发现内控缺陷的重要程度及影响大小。

3.企业法纪责任及其评价指标

企业法纪责任评价指标包含有违纪违规比率,业务统计信息失真率和会计信息失真率。其具体指的是审计确认的违规违纪金额与审定金额之比,不实金额与审定金额之比以及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数额。对于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事项已移交办理的,以国家相关机关的责任界定为准。

4.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评价指标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包含企业职工收入增长率、人力资源增长率等。具体指标计算方法包括,任期内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额/任职期初职工平均工资;任期内引进、培训人才方面的支出增加额/上期引进、培训人才的支出额。可适情况选用环境治理设施投资比率、基础设施投入增长率等指标,随企业参与社会发展程度需持续完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三、如何转化利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结果

1.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相关改进意见

针对审计评价结果,企业应及时组织对经营状况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源头,采取应对措施。企业领导人员应及时进行反思,实时调整管理管理思路和方式,对于企业审计评价出现的重要问题必须即刻进行改进处理。例如企业盈利方面出现问题,应从企业经营方式及盈利模式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考虑企业运行成本,市场策略等方面是否需要改进,保障企业健康、高效运转。

2.建立健全审计评价结果公告制度

企业应当在保证正常经营和商业机密不泄露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审计公告制度。一方面可以满足企业职员及社会公众对企业领导人员履行职责情况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企业领导人员自我检查反省、约束自身行为、明确自己的职权责任义务,企业审计评价公告与社会监督共同对企业领导人员进行监督,进一步完善企业内循环的运行体系。

3.对企业经营发展导向的作用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际发挥了企业经营发展的导向作用,审计评价结果显现出的问题即企业自身发展问题及企业在社会大环境下存在的偏向问题。企业的经营发展应当切合实际,符合我国的建设理念,应当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方针,审计评价结果能够引导企业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四、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责任的规范化,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为迎合新的发展要求,面对新的企业发展模式,我国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必朝着更高层次、更广内容以及形式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东.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

企业内保转正总结范文6

关键词:企业 资产结构 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171-02

任何企业都客观存在一定的资产结构,资产结构就是企业不同类型资产之间的比例,以及不同类型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资产结构直接影响企业风险的大小、收益的高低、营运能力的强弱、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保障程度。因此,资产结构的合理优化,是企业加强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企业资产的分类特性及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探讨一些优化企业资产结构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注意问题,为企业优化资产结构提供参考。

一、资产的分类特性及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1.按资产的价值转移形式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价值一次转移,周转速度快,其价值能在短期内实现;固定资产的价值分次转移,周转速度慢,其价值要在比较长时间内才能实现。通常情况下,企业固定资产规模越大经营能力越强,但固定资产占比越大,资产周转速度越慢,变现能力越低,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越大。

2.按资产的占用形态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具有实物形态和确定的价值,无形资产不具实物形态且价值不确定,无形资产要发挥作用必须以有形资产为基础,无形资产的价值必须通过有形资产来实现。一般情况下,企业有形资产占比越大,企业经营能力、收益能力和偿债能力越大。

3.按资产的占用期限分为长期资产和短期资产。长期资产占用期限长、流动性弱、周转速度慢、价值实现周期长,短期资产占用期限短、流动性强、周转速度快、价值实现周期短。企业长期资产占比越大,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越大。

4.按资产的用途分为货币资产、结算资产、存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货币资产和结算资产只是企业临时支付和结算需要,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助于企业收益的形成和取得,它们均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收益,存货和对外投资内含一定的盈利额或收益率,是企业收益形成的基础和直接来源。因此,不同用途的资产占比不同,企业的整体收益水平将不同。

5.按资产的资本形态分为货币资本、商品资本和生产资本。企业生产经营必须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将企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三种形态,通过这三种资本的周转循环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为此,企业应合理安排三项资本在三个阶段的占用数额,确保企业资本顺畅周转,避免资本循环过程中的资金沉淀和资金短缺,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创造资本增值,获取资本收益。

6.按资产的数量习性分为永久固定资产和临时波动资产。永久固定资产是与企业正常经营规模相匹配的经常永久占用的资产,是企业经营永久必要的资产占用量。临时波动资产是与企业经营周期相匹配的临时短期占用资产,是企业因周期波动而临时必要并可随时退出或转换的资产占用量。这两项资产的占用比例,通常与企业的融资结构相关,根据企业不同的风险偏好,形成不同的风险结构,企业面临不同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获得不同的风险收益。

综合不同资产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合理的资产结构就是变现能力强、周转速度快、弹性好、盈利能力高,并能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的资产结构。

二、优化资产结构的基本原则

1.风险收益均衡原则。不同资产为企业带来不同的收益,企业相应承担不同的风险。资产的流动性越大,风险越小,收益越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小,风险越大,收益越高。优化企业资产结构,要遵循收益风险均衡原则,在企业能够承受的风险范围内选择收益最大的资产配置方案。

2.按期偿债原则。企业债务的偿还一般是以资产作为保证的,企业的偿债能力最终取决于企业的资产结构。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偿债计划,围绕偿债计划合理安排各类资产的占用比例,保证企业资产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及时变现偿还债务。

3.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原则。企业应面对激烈的市场竟争和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随着生产经营策略、计划的变化来安排一个合理的资产结构,以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因此,优化资产结构就必须使企业资产结构具有较高的弹性,以便于随时调整资产结构。

4.资金运用效率最大原则。优化资产结构,一方面应在企业正常经营范围内控制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资金沉淀,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将闲置资金进行多种形式的对外投资,降低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取得投资收益。

三、优化企业资产结构的具体方法

1.利用新增融资,调整资产结构。采用这种方式调整资产结构的企业,一般来说经营状况都比较良好,企业需要新增融资来扩大生产规模。这种资产结构的调整很少甚至不涉及资产结构的弹性。只要企业能按预期的资产结构筹措相应结构的融资,并按预期要求运用于各项资产占用,即可达到资产结构调整的目的。这种调整工作的关键,主要在于如何才能筹措到这部分性能结构与预期资产结构相匹配的融资。在制定筹资计划时,一是要遵循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总量相等关系,应根据新增资产对资金的需求量筹措等量的资金,避免资金短缺或资金闲置的问题;二是要遵循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类别对应关系,避免长期资产由短期融资支持带来的偿债压力,以及短期资产由长期融资支持带来的资金成本压力。

2.在现有融资总量下,调整资产结构。这种情况下的资产结构调整,很可能是企业经营方针发生变化(如产品方向改变、投资决策变化、生产季节性变化等),而企业对市场风险把握不准,或缺乏对外筹资能力时所进行的调整。这种调整实质上是各项资产之间的相互转化,它直接受到资产结构弹性的约束。按企业对风险偏好不同,利用资产的流动性和弹性,合理调整流动资产占总资产中比重,就可达到向保守型、风险型、中庸型三种资产结构类型调整的目的。

3.减少融资总量,调整资产结构。这种情况一般是在企业经营景况不佳的情况下进行的调整。企业由于经营不景气、销路不畅,货币资产比重相应减少,存货滞销,企业面临极大的偿债风险。所以,调整资产结构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利用资产的流动性,尽快将资产变现归还借款,以免遭破产倒闭之灾。

4.通过利润分配,调整资产结构。企业利润分配中有一条重要项目就是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留存收益”,它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留存于企业,它将作为周转资金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未分配利润主要是为参与下期利润分配和补亏,它存在于企业的一般形态是货币资金,可临时用于企业经营周转。因此,企业可以运用利润分配的存分结构、利润分配的不同支付形式,以及利润分配中的延付现金进行资产结构的调整。

5.通过资产重组,调整资产结构。新企业制度非常强调资产产权界定问题,其中就涉及到资产重组一项。对于一些比较大的企业,可以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将企业改组成一个现代公司。再根据资产结构与主营业务的关系,将公司资产分为多个小组,分化组合为若干个分公司。各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则可减轻由于公司过大所造成的资产难于管理的问题。各分公司在总公司的协调下优化各自的资产结构,最后达到整个公司资产结构的整体优化。

四、优化资产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1.分析企业销售情况,正确利用经营杠杆。经营杠杆的作用表现在企业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结构不同,而在企业销量增加或减少一定幅度时,企业收益产生大幅度的变化。有利的经营杠杆作用是建立在成本结构调整的基础之上的,当固定成本调高时,必须使单位变动成本降低,且产生的税前收益要大于原成本结构下的税前收益。否则,所进行的成本结构调整只能产生不利的经营杠杆作用。而企业成本结构的调整实质上是资产结构的调整,企业固定性资产增加势必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生产能力从而降低单位变动费用。可以说,企业资产结构的合理调整才是企业实现有利的经营杠杆作用的最终保障。因此,企业在优化资产结构时,必须分析自身的产品市场和销售情况,合理调整资产结构,获得有利的经营杠杆作用。

2.分析企业总资产报酬率,正确利用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是在债务利率一定时,由于负债比例不同而对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升降变化产生的影响。有利的财务杠杆作用必须建立在总资产报酬率大于债务利率的基础上。介于资产结构与融资结构的对称性,一旦企业想长期取得财务杠杆作用,就必然会涉及资产结构的调整。企业应将财务杠杆与经营杠杆组合运用,将高的经营杠杆率与低的财务杠杆率配合,即企业进行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时,其资金来源主要采取增发普通股票方式,并视情况少量举债。或将低经营杠杆率与高财务杠杆率配合,即在企业较少扩大投资的条件下,可适当增加负债筹资规模。这样,通过调整投资规模、改变筹资结构等来选择适合的复合杠杆,尽量减少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3.防止流动比率的逆向性。在利用速动比率对企业资产结构的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简单的比值,还必须注意这一指标的逆向性,具体分析速动资产中各项目是否真正能快速变现,选择更为恰当的资产比例,提高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和弹性,切实满足企业的偿债需求。

4.避免不合理的资产占用所造成的流动资金阻塞和流失。大量资金用于流动性较差的呆滞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即形成流动资金阻塞。部分存货贬值、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变为坏账,以及部分流动资金转化为过度的基建投资和职工福利,则形成流动资金流失。因此,在优化资产结构时,必须尽量减少呆滞存货,尽快收回应收账款,合理预付货款,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使企业资金合理顺畅地流通。同时,严格控制基建投资规模,合理安排职工福利,以减少流动资金的流失,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运用于创造收益的资产上。

综上所述,合理的资产结构只能是相对的,资产结构的变动是永恒的。企业应当树立资产结构动态管理的观念,根据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行业竞争、技术进步、资产风险及收益的变化,结合企业不同时期的经营方针,不断地调整原有资产结构,以满足新形势下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谢志华.会计报表结构分析.经济出版社,1994

2.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通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