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建设论文范例6篇

德育建设论文

德育建设论文范文1

关键词:体育教师;师德建设;路径;方法

一、当前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

由于我国正处于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许多相应的制度在逐步地建立之中,它也要求人们的社会道德体系与之相适应,并能促进其发展。当前在体育教师队伍中出现的队伍不稳,教学精力投入不足,治学不够严谨等,反映了体育教师职业信念的迷失和职业道德的失范,故出现了以下一些情况:强调个体“内省”的传统师德要求与现代规范化的趋势不够和谐,在体育教育改革中“以善律教”(加强教育道德)滞后于“以真律教”(按教育规律办事)等。上述我国体育师德建设面临的客观形势表明,一方面加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任务紧迫而艰巨,要求我们正视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加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认真研究解决师德建设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体育教师师德的建设

师德建设是深化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当前的体育教育和教师素质现状与时代的要求尚存在较大差距,我们要改变过去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过弱的人文陶冶,过强的共性制约,过旧的教学内容,过死的教学方法”等局面,消除传统体育教育思想、体制的弊端。在学校体育改革中,体育教师是改革的主体,必须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促使体育教师转型。其次,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需要,同时其也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一项基础工程。体育教师的师德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前提,体育教师的师德、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体现着学校的校风、校貌。优良的体育风气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一个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就难以形成忘我工作、团结拼搏的精神面貌,就难以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

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其一是学校层面的努力。学校是教师活动的最主要场所,自然是师德建设最核心的关注点。其对师德建设的路径选择包括正反两个方面,建立激励机制以加强正面引导,建立监督制约机制以完善反面规制。具体而言,在激励机制方面,需要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对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并在岗位津贴、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而在精神激励方面,重视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和激励作用。通过“评选师德先进工作者”、开展教育教学示范活动等方式,对师德优秀的教师予以表彰,大力宣传他们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启迪和感染周围教师树立强烈的事业成就感和自豪感。在监督制约机制方面,通过多指标的设定量化师德的评价标准,力争实现对教师行为的价值评价与反馈。在体育教师管理体制下建立起一整套教师师德的监督约束系统。此外,学校还应将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作为教师聘任制度的重要考核内容。把师德表现作为年度考核、职务聘任、优秀教师评选、派出进修和评选奖励等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相挂钩,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其二是社会层面的贡献。教师是伟大的职业,是每个社会发展前进不可或缺的动力来源,整个社会也应当为教师师德建设贡献力量。全社会应当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借此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媒体在师德宣传中的作用,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重的职业之一。除了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外,师德规范标准的建立也尤为重要。党和国家应制定明确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形成统一的标准,让广大教师对师德规范、师德标准形成统一的认识,有利于将外在规定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认同和内在的自律规律,并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基础和前提是加强师德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完善体育教师师德教育培训机制,就是要求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就是要将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职业道德要时时抓,处处讲;就是要求教师自觉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践行,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挖掘其师德需要,深化其师德认知,为师德体验和师德体认奠定认知前提。

作者:孙凯乐 单位:浙江省金华市东苑小学

参考文献:

德育建设论文范文2

高校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工作,而过去传统的德育工作中往往更注重以培养学生的规范性为主,却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创新型人格的培养,很难收到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教育效果。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德育内容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传统德育内容大多是教育工作的预先设定,而后加以教育和实施,缺乏对社会现实状况和当代大学生实际的深入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现实,设有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而德育却是一项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影响并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等进步的工作,这就离不开对其所处的环境、价值取向、思想状况、思维状态的切实研究与分析,否则将是纸上谈兵。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从中小学一直到大学都在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但往往都是以填鸭、说教、命令的方式表现内容,对学生的要求统一划线,不能及时顺应时代变化的新要求,不能体现个体的差异性,久而久之,多数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实行下来往往收效甚微。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是否能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德育教育不能盲目地一味灌输,新时期我们更应该提倡的就是以人为本,有的放矢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教育对象,才能真正发挥高校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也是高校德育建设的出发点和根本要求。因此,我们高校德育教师在新时期的德育教学以及日常德育工作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德育建设,不断地探寻新的教育理念在新时代的结合点。不断探索新的教育途径、方法等。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德育建设切合于高等教育总目标,推动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高校德育建设要立足于高等学校科技、人才密集的优势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现实任务,创造一个能满足当代大学生自身道德建设需要,又能够推动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和谐健康发展的德育新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战略目标。以这一战略目标为基点,加强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教学,不仅是二十一世纪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内在需要。在当代,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大学生成就人生和事业,成就为社会做贡献远大理想的思想保证。从社会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来看,经济和文化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但历史证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常常是不同步的,文化可以超越一定的经济水平的发展程度,即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而这种先进的文化往往会给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和理论支持。高校的德育教学就担负着这一重要的任务,它为学生提供精神文化食量,培养学生先进的文化理念,提高学生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从高校德育的教学功能定位来看,它是寓于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传播之中的,实现了理论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统一。因此,德育教学功能的定位,除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还应该遵循理论知识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服从于高校教学的总体目标。

理论知识是经过概括化和系统化的一组相关命题和结论,具有科学性、抽象性,对大学生成才起到了导航作用。同时理论为大学生认同和接受,形成内心信念和信仰,进而支配行动有一个逐步形成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初始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即时效应,而更多的表现为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隐性效应。这种效应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发展,显示理论知识的强大威力和持久效应,因此高校德育教学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从理论思维和价值导向的高度进行功能定位,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它素质协调发展的基点上进行管理,环绕高校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确立德育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师生关系上,要打破“教师中心论”,寻求主导、主体的最佳结合

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励学生积极性,引导理解课本内容、指导学法等组织课堂教学方面。所谓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指学生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主人,应让其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就要努力寻求主导与主体的最佳结合。其中主导是一个先决的条件,即只有通过教师的正确的进行引导,进而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种主导作用的发挥同时也要以大学生的主体陸为根本,也就是说必须抓住大学生为本位这一点。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去深入的贯彻这一点,例如:通过开展思想道德研讨班,演讲班等多种途径发挥大学生的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更好的调动大学生对思想道德问题的思考,提高其对这一问题的注意力,并在不断深入的研究和学习过程提高道德自律,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可见,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不是简单的引导,更多的是能够进行积极而有效适应大学生新的变化,不断地转变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实现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的探索和实践。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高校德育实践,使大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全面发展

要实现从道德外部的要求内化为道德行为,必须让学生通过体验、省悟等提升自己的人格,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使德育要求变成学生的一种需要。教育的责任不是教给学生很多评价标准,而是要给学生很多价值的选择和亲身参与的机会。传统教育中仍然存在重视教学工作而忽视德育工作的现象,更不舍得花些时间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把德育只看作是室内灌输和校内活动,造成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我们应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帮助大学生在实践当中不断加强自身道德建设,首先,就是走出去,应该多组织大学生走向社会为广大人民服务,传播先进的文化,参与公益活动,支持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其次,就是请进来校外的德育资源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服务聘请英雄任务和先进模范为兼职德育教师,开展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的讨论会和报告会等等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使学生在共同参与学习、生活、社会的德育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不断在实践中体验自身价值,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当前,很多高校已经建设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但是,就全国范围看,还存在很多问题,由于高校的大范围扩招,学生人数的大幅度增长,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地不能满足整体需要,加上一些院校经济上存在着急需向基础建设投入的现实状况,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设毕竟需要一定的经济投人,大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这就导致一直以来,高校德育实践不能形成普及化、规模化、规律化的状况,另外,在某些高校也确实存在着对德育实践轻视甚至不予投入的情况,有些高校,德育实践基地根本没有建设。

五、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优化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环境

环境在学生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它能通过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了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下面的情况是不可忽视的:

目前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则愿意更多的与网络打交道,针对这一点,德育建设也应该充分的利用网络建设这一有效的途径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比如开办道德类网站,组建。

在学校硬环境建设中,学校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利用一切可以进行德育的载体巧妙地渗透的与内容,体现德育功能。例如,建立德育教育基地、训练拓展营、音乐美术室、舞蹈室、书画展室、心理辅导室;精心设计墙报,使其成为格调高雅的文化景点。另外,校园中标上醒目的校训、校风;教室及墙壁上的名言警句等等多种形式,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优化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在软环境(人际关系)建设中,注意实施“尊重、理解、激励、指导”的教育原则,这种人际关系切合了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使师生关系日趋平等民主,日渐宽松和谐。从而能够更好的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成为推动大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和提升人格的重要环节。

总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目前乃至于今后的思想道德建设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中,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地把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努力优化高校德育的良好环境,践行以人为本的德育方针,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德育在新时期有效地发挥其主渠道作用。

德育建设论文范文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包括学生、教师和其他教职工,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相互影响。从高校的根本任务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养和奉献精神。一个品德高尚、作风优秀的教师,他的一言一行将成为学生优良品德形成的表率和楷模。反之,如果教师失德,学生在思想品德、作风养成过程中就会被误导。因此,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师德现状及原因分析

1.师德现状。据有关调查,当前高校教师的主流是好的,整体素质较高,职业道德素质较好。绝大多数教师关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能认识到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不少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建议措施,能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是,部分教师出现了职业道德滑坡、价值取向偏差等问题。这说明部分高校教师爱岗敬业精神不够,职业忠诚度不高。有的急功近利,过于看重经济利益;有的对校、院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不关心、不约束个人作风;等等。

2.原因分析。

(1)部分高校教师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迷失了方向。部分高校教师把追逐经济利益、谋取个人私利当成了主要追求,不安心本职工作,在职称评定和学术研究中弄虚作假,价值取向发生偏差。据有关调查,高校中谋取私利、学术造假和工作敷衍三类现象最为严重。

(2)教师的引入和评价机制设计失当。高校自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以来,采用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忽视了对“师德”的考核。加之“师德”是思想道德范畴的内容之一,很难量化,实际上,师德在教师的引入和评价体系中长期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

(3)忽视了教师作为自然人的需求。据有关调查,对职业热爱度较低的教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待遇低;二是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三是发展空间小。因此,强调高校师德建设,决不能忽视教师的物质需要和个人发展的要求。传统的师德建设过于强调奉献和牺牲精神,对教师作为自然人的需求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

三、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促进师德建设的途径

1.加强理论学习,强化高校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日常工作中注重教师的理论学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教师头脑。帮助他们进一步牢固确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和道德观,树立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远大理想,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信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把个人的职业理想、奋斗目标融入到学校和个人的发展中,融入到实际的教书育人环节中。

2.加强师德师风培训。要系统规划师德师风培训,分步骤、多形式、多层次组织实施。把青年教师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培训既要有专业知识、讲课技能和创新技巧,也要有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内容,使他们具备从事教师职业基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素养。另外,还可开展经验交流、讲课比赛、教学科研成果展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德育建设论文范文4

宿舍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衍生,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学校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和环境之中,是指依附于宿舍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它既包括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师生的价值观念、群体心态、校园舆论等等。它以宿舍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由涉及宿舍生活的各方面的价值准则、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所组成,是由宿舍成员共同建立和长期形成的、潜移默化的氛围和影响力。因此,职校宿舍文化的概念界定是不可含糊而过的一个问题,笔者根据职校的特点,尝试将职校宿舍文化的概念界定如下:针对16至19岁学生的年龄层次,依附于职业学校这样的载体,反映和传播的文化既要符合学校的制度,又要考虑学生个性的发挥,更要兼顾所学的专业特色,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有机结合体。

(一)职业学校宿舍文化的一般性

1.分离性特征联合国国际21世纪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在《论未来教育》一书中指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社会竞争加剧,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使生存教育更加重要。职校学生中多是独生子女,且大多第一次离家寄宿,生存能力普遍缺乏。在我校每年的新生入学场景中,父母在宿舍里忙前忙后,子女在一边闲来无事是较普遍的现象,导致住宿期间自理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对他们进行生存教育十分必要。2.感染性特征人是群居的动物,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用在宿舍文化的相互感染上同样适用。同一个宿舍的在长时间的相处下,耳濡目染,相互学习彼此的优缺点,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大部分同学在经历校园活动时做出的决策会受其他宿舍成员的影响,只有极个别的同学会坚持自己的意见,因此宿舍文化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宿舍某一人的某一些品质例如:积极上进、守望相助、讲究卫生等会成为这个宿舍的集体品质,反之,某一人的好逸恶劳、颓靡不振、冷漠自私也会影响整个宿舍。

(二)职业学校宿舍文化的独特性

1.专业化特征职业教育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强调动手能力培养。职校的宿舍文化一般与所学专业和课程相结合,在宿舍的内部建设中,每间宿舍除了要达到的诸如:地面干净、学习与生活物品摆放有序这些常规要求之外,各系部可因地制宜,将自身的专业特长渗透到宿舍文化中,使宿舍成员的技能得到有效提高,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会在宿舍内张贴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甚至室内艺术设计方向的学生会重新设计装潢其宿舍;服装设计系则是会将缝纫布艺的元素体现在宿舍内,统一的床帐、统一的靠垫坐垫等,无不体现出专业化特征。2.封闭性特征就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职业类学校的后勤化管理就略显滞后。由于空间的局限,宿舍区主要由一间间宿舍构成,缺少一个公共活动的区域,导致住宿生回到宿舍区域等于直接进入自己的小天地中,宿舍间自发性的互动甚少,造成职校宿舍文化的相对封闭与单一。同时,我校根据学科的特点,将大部分男生划分在一个校区,女生划分在另一个校区,长期的人际交往中都相对缺乏异性的正常参与,久而久之,投射到宿舍文化上也表现出狭隘封闭的一面。

二、德育功能在职校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体现

宿舍是职校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职校宿舍文化是作为一种子文化,产生于学校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和环境之中,毫无疑问,它总是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发挥重大作用。

(一)宿舍文化建设体现出的生存教育功能宿舍文化的首要环节是宿舍文明,包括宿舍环境文明、住宿生行为文明等方面,属于生存教育的功能范畴。如室内外环境保持清洁卫生,物品放置整齐有序—被子叠成豆腐块,鞋子摆成一条线,脸盆牙具排成线。整齐划一,严格规范,起床入寝有章必循等。这些可培养学生自我料理个人生活的能力;严谨有序的生活作风;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从而达到居住环境和个人起居生活文明化。寝室同学举止合乎规范——开门轻轻,关门悄悄;说话讲教养,办事讲形象,此为人际行为的文明化。这些可增强同学与人共处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修养。大学生人际行为文明的关键是室友的长期共处,在互助磨合中成长。容人律己,求同存异。培养理解和宽容之心,悦纳别人的同时,感到被悦纳的快乐。培养同学与各种人长期共处和处理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二)宿舍文化建设体现出的律己与律他相互促进的功能宿舍是校园里参与人员最广泛、最具自主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地证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生活起居,自我料理,“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的家自己管”。无处依赖的生活,增强了自主性。在学校,同学们一般以单个寝室为单位参加班级,以班级为单位参加系部,以系部为单位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这样不仅锻炼、完善了自己,而且使一些原本缺乏独立性、自主性的学生在寝室文化的熏陶下也形成了“自立为荣,自主为本”的思想意识。

三、开拓职业学校宿舍文化的方法

(一)制度落实与完善设施建设并重建立健全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各种规章。学校制订如《学生宿舍管理条例》、《学生宿舍治安管理条例》、《宿舍卫生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条例。建章立制固然重要,宿舍文化建设的重心更应放在制度的落实上,首先要让学生认真学习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认真执行。要狠抓学生日常管理和行为养成,要把学生在宿舍内的表现与其综合测评、评奖评优等挂钩,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推进物质文化的建设,学生宿舍是开展宿舍文化的载体,建设好的宿舍文化离不开宿舍硬件的支持。我们应完善学生宿舍的各项设置建设,优化学生的住宿生活环境,在宿舍内部尽可能的增加现代化的通信设备,如借助电视屏幕来宣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表彰一些学生先进典型,还可以天气预报、对某某同学的生日祝福或失物招领启示等生活化的。另外,尽可能的开辟一些文化活动场所,例如住宿生周末影院、阅读沙龙、情绪宣泄室等,丰富住宿生的休闲活动空间。

(二)宿舍文化活动上传统与创新的并举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宿舍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地是与学生思想发展联系最紧密的因素。因此,宿舍文化的健康稳固发展,必须依靠一定的活动来推动。宿舍文化活动是从抽象的理论原则转换为形象化的活动,起到把枯燥的说教生动化的作用,围绕宿舍的布置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寝室文化设计大赛”、“我的地盘我做主”、“宿舍劳动技能竞赛”等。同时,在设计活动的理念上可以适当的创新,活动的组织者由教师向学生的转换,活动实施权利的下放;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如由室内转向室外,布置走道、让墙面“说话”,再如“交换空间——你的地盘我做主”。抓住学生的好胜心理,举办主题各异的竞赛,如、生活物品DIY大赛、包饺子大赛、叠被子大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劳动习惯。而且美化了生活环境,优化了育人场所,提高广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创建学生管理队伍和树立学生典型并行为保证住宿生的安全,便于管理者第一时间掌握宿舍区的情况,职校要在宿舍区成立学生会宿管组织,搭建宿舍管理网络,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宿舍宿管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宿舍管理,增强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宿舍文化建设因根植于学生这个群体,学生一般自我表现的愿望比较强烈,他们渴望展现自我才华,提升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让学生来参与宿舍管理,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再者要重视典型的示范作用。学生中的优秀者,不论是成绩优秀还是校园活动积极分子,或是在特殊事件中表现出高尚品质者,以及一切有个人特长的学生,都应该给予积极引导,形成优秀的示范群体,在他们自身不断要求进步的同时来影响整个的学生群体。

德育建设论文范文5

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整个文明创建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平安校园的有效手段。罗田县三里畈初中在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做了多种尝试,其中德育创新活动是我们探索出来的一种新途径,同时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德育创新活动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在青少年时期就已基本定型,而初中阶段更是关键,要让他们对社会、对人生有正确的理解,就必须正确引导,树立正面形象,而不是靠采取高压手段来束缚他们的思想,禁锢他们的思维。为此三里畈初中政教处、团委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的领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创新活动。使同学们的身心受到良好的教育,也深得学生和家长欢迎。

首先,政教处结合团中央在全国开展的“永远的丰碑”的英雄人物事迹学习活动,把革命先烈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件印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同时学校广播台每天播出学生的读后感,“学英雄,比自己”。使学生真正在思想上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同时做一个有理想、守纪律的文明中学生。

我们湖北省是革命老区,特别是黄冈市更有光荣的革命史:红安被称为“将军县”,红安、麻城更是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诞生的地方,为了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历史,热爱家乡,我们学校还特意聘请了“黄冈市老区精神报告团”来我校做专场报告。王绍华同志的精彩演讲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他用生动、详实的事例介绍了红军和新四军在黄冈市的斗争史,其中许多激烈、悲惨的场面让学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也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报告会后,许多同学纷纷写心得、谈体会、缅怀革命先烈,学校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在学习革命先烈的活动中,我们还积极组织同学们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而不是把学习放在口头上。学校组织各班成立了“德育创新活动小组”,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还结合学校《铺路石》文学社的刊物,谈理想、谈人生,开展“怎样做个合格的中学生”的大讨论,各班学生踊跃投稿,政教处抓住这样一个有利时机,在全校组织了一次“我为三中添光彩”的演讲活动。让学生先在班上小环境里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再结合全班同学的想法,每班派一名优秀学生到学校参加比赛。学校评选了一、二、三等奖,使全校学生都能以“今天我为三中添光彩,明天三中以我为自豪”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形成一种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我们还组织学生积极投身环境保护的公益性活动,做“环保小卫士”,学校建立了长效的环保机制,有专人负责校园文明用语,清洁卫生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说脏话、乱丢乱扔的同学进行集中教育,用正面典型做引导,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同时,政教处、团委在全校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的创建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由于有竞争、有压力,各班学生都自觉维护本班荣誉,不说脏话,不乱丢乱扔,无形中让学生的思想受到了有益的熏陶。

德育建设论文范文6

【关键词】隐性德育;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特点;作用

中学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隐性德育价值,是隐性德育的重要载体,重视中学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学德育工作。长期以来,不少中学重视以思想品德(政治)课和班主任德育课为主要形式的显性德育,而对隐性德育却相对忽视甚至无视其地位和作用。在这种传统的显性德育影响下,中学德育往往更为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道德、品行和人格的全面发展。许多中学把显性德育被放在一个凸显的位置,它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校的教育活动都循规蹈矩地围绕着“教”与“学”展开,而对于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质的隐性教育却重视度不够,对那些富有隐性德育功效的校园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存在被省略和忽视的倾向。 然而,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起到调节心境、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和塑造性格等诸多隐性德育功能。因此,中学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在学校德育中的隐性影响,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隐性德育视角下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

校园文化中的隐性德育,是隐含在校园文化中的德育形式,它是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式向学校师生员工传递德育信息和施加德育影响,在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受到教育的过程。校园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校园环境、校园精神、校园制度和校园活动。它们蕴含着隐性德育功能,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自主、自觉地接受隐性德育影响,实现隐性德育的育人目的,发挥其持久的育人效果。

(一)教育目的的育人性

隐性德育的计划是一种远期教育规划,是总体设想,是一种处于意向性、预期性状态的计划。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则是通过文化活动、规章制度、人际关系等对师生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以达到育人目的。隐性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过程,是一个教人为善的过程。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硬件”方面建设和学校“软件”方面建设。美国教育社会学家科尔认为:“物体在空间里的摆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其物质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的精神和灵魂。”②然而,对于学校硬件建设诸如校园建筑设计、环境布置都不是毫无生命的客观存在,实际上是教育信息的传递,有助于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学校软件的校园内的文化氛围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而营造出来的。一般来说,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表现出来。

(二)教育内容的渗透性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所特有的思想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为核心的,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和行为方式为基准的,再由学生参与的各种文化活动为表征的精神风貌,营造出特定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从而形成育人的环境。校园文化育人的作用是潜在的、无形的,隐性德育就以其为载体并依附着它,对每一位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生活在校园中的人不断修正自己的心理和言行,以获得群体的认同和接纳。

人们接受教育内容的过程,就是对教育内容先认知后认同的过程。青少年在对显性教育认知的基础上,再在校园文化中渗透着隐性教育,就会帮助他们对教育内容更好的认同,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正因为如此,校园文化的物质环境、规章制度等都渗透着对学生的道德蕴涵和教育意志的传递。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他周围——在学生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三)教育对象的自主性

中学生是校园文化主体和受教育的对象,他们在校园文化中学习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在显性的学科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育者更多的是从外部提出诸多教育要求,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隐性德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实施方式是非规范的和隐性的,这样使得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并不知道自己在接受哪一方面的教育,并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是被迫的、被动的,而是自愿的、主动的。

在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下,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是隐藏在校园创设的并经过校园主体互动强化后的文化环境、精神氛围中的。因此,这种要求的隐蔽性一般与学生的自我愿望、个性特点不会直接发生冲突,并使受教育者感受到自己是作为被尊重的人而存在的,这就满足了他们自主、自尊的需要,从而愿意积极主动去接受教育。

(四)教育效果的持久性

隐性德育具有潜移默化、民主平等、循序渐进、形式多样等特点,它遵循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将渗透在校园文化中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传递给受教育者,悄悄地滋润着受教育者的心田,使之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培养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其一生的影响必然深远持久,这不同于在显性教育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技能,会因时间的长久而逐渐被遗忘。校园文化作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隐性课程”,它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舆论、人际交往甚至学校的风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施加深远持久的影响。“校园文化赋予学生的良好品质是伴随终身的,很难随时间的推移而转变。”通常来说,通过校园文化转化成稳定的素质和品格,往往对人的影响更为深刻、牢固。

二、隐性德育视角下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中学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历史积淀,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形式多样,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它作为一种实施教育力量,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并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隐性德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具有积极重要的教育作用,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和谐的中学校园物质文化陶冶师生员工的情操

校园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施展才华,教书育人的天堂;是每个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是他们成长的摇篮,也是实现他们理想,放飞梦想的圣地。对于每一个师生员工来说,充满魅力的校园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是温馨和舒适,让他们日复一日愿意在这里播撒爱与希望的种子,即便有泪水、汗水,也无怨无悔。当教育工作者们迎着初升的朝阳,踏进充满生机的校园,浑身充满的是奉献的力量。对于学生而言,校园是他们的第二个家,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使他们产生清新舒适之感,引起他们对学校集体的认同和归属,进而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助于他们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抵制消极情绪。试想一下,在书卷味浓密的校园内,在漫步林荫大道,与同学们一起端坐在草地上,仰望苍天,激扬文字那种豪迈之情;走进古香古色而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图书馆内,那种宁谧、神圣的氛围让你融入到书海的世界里对陶冶学生情操有着重要作用。当泉、池、廊、舍、花、草、树、木交相辉映,名言警句抬头可见,学生作品展览绵延等校园文化隐性德育情景能让广大的师生员工在美的欣赏中树立远大的报国理想,保持着高尚的情操。

(二)独特的中学校园精神文化引导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

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包括校园历史文化传统和绝大多数师生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生活信念等意识,也是通常所说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往往能使教育工作者找到自己的主导位置,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当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对学生而言。中学校园精神文化在本质上是用文化唤醒和高扬学生的生命意识,它所关注的是学生真正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一所中学若没有带有精神文化是将难以引起校园师生的共鸣,也难以对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起到引导作用。通过隐性德育将校园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或者通过校园精神文化发挥隐性德育功能,形成一种带有学校特色而且符合学校实情的校园精神文化,就会逐渐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可。他(她)们在认可的基础上会进而产生思想的认同,再由思想的认同就会形成一种集体的意识和氛围。这样使得生活在校园中的人或者刚进入这所学校的师生员工就会在这种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认同这所学校的理念进而成为自己的价值取向。

(三)健全的中学校园制度文化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

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奖惩等各种规章制度。它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对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俗话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所以建立健全、完善科学合理、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有利于科学管理,有利于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但是,中学的校园制度必须与隐性德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将中学的德育目标与德育任务过校园制度加以体现。同时,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发扬民主作风,让师生员工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他(她)们在尊重和参与的氛围下容易促进对校园制度的理解,能够更好地促进校园制度的贯彻落实。由此,通过隐性德育的渗入打破校园制度原有的仅仅以刚性约束为主的方式,实现刚柔并济,这样校园制度体系会越来越健全,师生员工对制度的遵守和执行意识越来越强。

(四)多彩的中学校园活动文化培育师生员工的素质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使学校成为最好的小环境之一,并对大环境的优化做出积极的贡献”。“以小环境带动大环境的优化”足以体现了中学校园活动文化的德育功能。

校园活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活跃、最丰富、最多样化的部分,丰富多彩、健康活跃的校园活动文化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交汇点,对师生员工起着重要作用。教育工作者往往能够在活动的组织中增强自己的各种能力。而对学生而言,不但能够巩固和加深课堂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能弥补课堂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发展独立思考和积极创造能力。此外,校园活动文化还可以发挥学生的各种潜能,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如写作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活动能力等。开展校园文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校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而让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感染,自我提高和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总之,校园活动文化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重视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隐性德育,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认识和把握隐性德育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总结和梳理隐性德育视角下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和作用,对于今后如何加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凤林.关于学校隐性德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1,(9):9-13.

[2]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王义高等译,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3]张丽娜.从隐性教育角度看贫困地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