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学习材料范例6篇

网络安全学习材料

网络安全学习材料范文1

关键词: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精品课程网站;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3-0135-02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专业,就业主要面向电子商务公司、网络公司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熟悉掌握网络安装、测试与管理以及网页制作等信息技术,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安装、维护等工作的,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为指导开发和实施,是帮助学生获得计算机中级网络管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课程,是形成中级网络管理员职业能力的重要阶段。

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网络规划、设计、实施、维护和管理网络的职业能力,担负着帮助毕业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从网络管理员向更高层次的企业网络工程师或主管等岗位迁移的重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的目标

2.1 总体目标

开发与建设适应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的教学内容制定与改革,开发一系列课程相关的资源材料,并通过精品课程网站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网络构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完成从“学生――准网络管理员”这两大角色的转变,最大程度地满足用人单位对中职计算机人才的技能需要。

2.2 具体目标

1)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完成资料收集,形成课程定位、实训大纲、整体设计、单元设计、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习题库、教学参考资料等一系列教学资源;

2)按照教学设计思路,模拟现实工作环境开展实训教学,录制课程录像,研发出针对性强、具备操作性的具有中职特色的校本实训电子教材和实训电子指导书;

3)开发精品课程网站,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教与学的便利。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制定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1)课程任务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组建的基础知识、综合布线、网络设备、网络应用服务器的构建、网络安全基础、网络规划设计与管理维护知识等。让学生能根据网络应用的需求正确完成常见网络的网络规划;能初步根据网络工程的有关规定正确完成常见网络设计与组建实施;能根据网络应用的需求正确选择网络软件、硬件设备的选型和掌握常用软件及网络管理命令进行网络性能测试以及网络故障的诊断、排除。

2)设计思路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知识体系整合为项目教学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设计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性。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贯彻“技能培养为主,知识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采用理论教学+实验实训+行业实践3层递进相结合的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育学生掌握网络管理员的基本职业能力。

3)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安装简单的网络设备、配置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常见网络故障的排除、网络环境维护、硬件设备管理等。

学习任务分为六个部分:包括小型网络构建、中型网络构建、Internet接入、无线局域网构建、多园区网络互联、安全校园网构建。内容涵盖了组建SOHO型网络、构建办公网络、网络服务器的搭建、多办公区之间的网络连接、部门间网络的安全隔离、全网络的互联互通、校园网接入Internet、服务器接入技术、安装无线网卡、安装家庭无线网络、安装校园无线网络、动态路由实现区域网的连通、OSPF路由实现区域网连通、安装杀毒软件、保障网络设备的安全、保障网络区域安全、提高整个网络的安全等。

完成学习任务后,要求学生能安装网卡和配置IP网络地址;能测试家庭网络连通性;能调试和管理网络交换机;能调试、排除交换机局域网出现的问题;能共享网络资源;能在网络中搭建FTP服务器和在网络中安装网络打印机;能使用交换机级联技术和配置交换机链路聚合技术;能配置交换机的冗余链路;能在交换机上划分VLAN;能跨交换机实现VLAN通信;能配置管理三层交换机,能实现全网互通;能使用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技术;能使用企业网和校园网专线接入技术和配置服务器技术;能正确安装和调试无线网卡;能搜索无线网络信号;能安装和配置无线对等网络;能配置和管理无线AP;能安装Infrastructure无线模式网络;能在网络中终端设备上安装杀毒软件;能学习配置交换机端口的安全和配置交换机端口安全地址的绑定;能配置标准的ACL技术和配置扩展的ACL技术等。

4)实施办法

(1)学习组织形式

教学环境在一体化电脑机房中进行,课程设置在第三学期,每周4节,共17周,合计68个课时,在排课中,采取2节连堂(2+2)的形式。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以小组合作和个人独立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并应向学生提供相关书籍、网络资源、教学视频、素材库、实训指导书等学习资料。

(2)主要教学方法

结合专业特色及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学模式采用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如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等等。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看,知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回到实践中去。

5)教学评价

学生的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其中,学生提交作品(项目)的评价得分,由教师评定、学生自评或教师评定、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组成,教师的评定从学生操作步骤和方法是否符合职业要求规范、是否能进行简单的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是否符合客户的需求及完成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自评从掌握的技能、自我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小组互评从是否按要求排除网络故障、是否与队友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以及对小组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评价。

3.2 制作多媒体资料:电子教材、电子课件、电子教案

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着职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中职教育教学的质量。鉴于市面上中职教材种类繁多,以及与学生及教学条件不切合实际的情况,可邀请企业行业专家联合我校专业骨干教师一起编写教材。

根据锐捷厂商提供的学习材料和技术文件,针对本课程进行了电子课件的制作和修改,共分为6个单元,每个单元设计了实践案例和演示文稿。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以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制作电子教案。内容主要包括客户进行双机互联设置,并进行文件或打印共享设置 ;利用二层和三层交换机为客户构建小型、中型局域网;利用路由器为客户接入Internet、组建多园区网络、保护网络安全。

3.3 制定实训教学中的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建设实训环境

课程制作教师实训指导书及学生实训手册。建设实训教学环境:

3.4 制作其他多媒体资源

课程内容体系的完善需要更多教学资源的支撑,包括制作课程录像和教学动画,制作案例库、行业资料库、锐捷厂商配置文件、在线测试题,搭建精品课程网站等。

4 项目研究主要结论与观点

针对课程标准、实训大纲、教学资源等建设目标,通过建立电子教材、课件、录像、实训指导书、测试题,加强和提升任课教师的计算机网络项目课程教学质量。对学生网络专业能力进行强化与训练,从内容到课程,从课程到活动,从途径到形式、方法,构建科学的中职生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体系,使学校教学改革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同时,着力构建与提升课程改革这一目标与学生实习就业、市级和区级学生企业网竞赛相适应,是计算机网络专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1)理论联系实际。原有市面上的教材无法满足我校实际情况,为此我专业组织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与相关企业专家合作编写“工学结合”校本教材。

2)教学手段先进。课程中涉及重要的网络设备搭建采用锐捷厂商设备进行演示和实操,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3)内容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了有关解决硬件和网络故障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查找对策、解决问题能力。

5 今后研究设想

1)加强“师资”培养。鼓励教师推广新教材、教法的同时进行大规模针对性强的专业训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出省、出国培训,开阔教师视野,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学科培训的同时,注重教育管理方面的培训;将知识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让教师与行业培训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

2)注重实训项目更新。继续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间的联系,并以此为切入点,更新网络项目内容来完成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和就业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

3)加大成果宣传力度。将课程资源网站扩大推广区域,充分发挥项目的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

4)研究微课教学需求。制作微课视频丰富中职生学习的方法与途径,使学生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学习材料范文2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教学资源。传统的图书馆、资料中心这些学习资源环境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广泛应用,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的内涵和作用

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的内涵。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等。与传统教学资源相比,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资源具有丰富性、灵活性、动态性、交互性等许多优势。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是一种数字化的资源,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VR等技术将经过数字化处理或者经过再加工和制作的、可以在网络上运行传播的、能够展现相关知识内容的教学材料。

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要作用。对于学校而言,通过有机的融合多媒体技术、智能网技术、智能压缩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建设校园网,使用多媒体设备,学校可以开发自己的精品课程。同时通过做好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资源建设,可以体现各学科的专业特色和最新成果。

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可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下都可以接触到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尤其是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可以随时随地的自主利用媒体工具,在网络中任意选择教学资源库里网络课程和教师所提供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自学,从而有效的提高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教师而言,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教学资源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在更大范围内选择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备课,查找学科教学最新参考资料、搜索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媒体素材,甚至在上课时只要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随时直接调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的素材或者是课件进行课堂教学。这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资源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大大缩短了资源传递时间,加快了资源交流与反馈的速度,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计算机网络中的教学资源建设途径

坚持科学合理的建设原则。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资源的建设不能一味的以“收集更多资源”为原则,不能盲目的追求广、大、多,而要坚持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在庞大的因特网信息群中搜集相关资源,并将其加以组织,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内容丰富、形式生动、交互及时的学习环境。在建设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数据格式、描述语言、标引语言、通讯协议、安全保障技术以及数据库管理软件、硬件都要实现标准化,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使教学资源取得最好的组织结构及相应功能,将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层次化、网络化的立体性资源体系,从而保证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而且计算机病毒、黑客、软件炸弹、信息垃圾等方面给教学资源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安全威胁,因此管理人员要采取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比如数据访问权限控制、用户操作权限定制等,从而保证网络教学资源的安全。

运用信息技术充实教学资源内容。完备的教学资源内容包括媒体素材、试题库、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网络课程、科研项目、专利、课题成果、专家学者的讲座与报告等等内容。对于各个学科而言,建设这些教学资源都是极为庞大的工程。因此,应该由各个学科的管理人员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对网络中纷繁的信息资源、网站进行多途径、多角度搜集,对分散的大量信息资源进行筛选、过滤、重组,按学科或主题进行分类,集中整理,形成相互联系的教学资源库,并且要将这些独立分散的数字化资源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比如利用计算机新技术,使教学平台能够支持模块化课程内容,以某一能力或技能的形成为主线,以“专题”或“主题”的形式开展网上教学。通过采用分类分级的用户管理机制,分别设为系统管理员、资源维护人员、普通用户三大类,以确保系统稳定、安全运行。同时广泛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和协议,如TCP/IP协议,SSL安全协议,XML技术,LDAP协议,SOAP协议,以确保教学资源的开放性以及通用性。

网络安全学习材料范文3

2011年,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以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基本切入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是省级特色专业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大力推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我们着手建立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立体交叉式教学资源库。经过两年的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立体交叉式教学资源库建设初见成效,资源库建设已成为我院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下面结合专业实情从几个方面谈谈。

1 立体交叉式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原则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立体交叉式教学资源库建设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强调实用性;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宗旨;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教师方便实用、学生易于自主学习为目标。建立立体交叉式教学资源库的原则如下:

1.1 内容丰富条理

立体交叉式教学资源库的一个重点是教学内容的建设,包括媒体素材、教学资源、题库、软件资源、课件、网络赛事介绍和科研资源等七大类。大量教学内容素材的收集是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还要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需要筛选有价值的资源,并按照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将教学资料整理成顺序性强、层次分明的结构,以满足教师和学生不同的要求。所以要求内容上既要丰富又要有条理。

1.2 结构灵活立体

在构建资源库的过程中,采用模块化的组织结构,将教学内容分类,按照功能和应用目的整理成题库、试卷模拟、文献资料、课件、教材、教案、学习笔记、教学心得、学习心得、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相关的功能模块。考虑到省级特色专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我们在构建立体交叉式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群的学习要求,把握了灵活性原则,一方面教材、文献、题库、个案分析等资源灵活呈现,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元化。

1.3 平台完善易控

立体交叉式教学资源库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平台和交互平台。管理平台能解决资源库的维护、资源的交换、资源的分类管理、资源的检索管理、资源的等功能,并且能实现安全管理和用户管理,为用户分配权限。交互平台要求界面简洁、易操作,有方便的资源检索方式。不同层次的应用者可以快捷地获取所需要的资源,节省大量的时间。

2 立体交叉式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构成及分类

按照国家“远程教育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结合我院的办学特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立体交叉式教学资源库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门类:

2.1 媒体素材资源

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教学中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和动画类素材。

2.2 教学资源

包括提供给教师在备课和制作课件时所需要的一些资源,如教案、教辅资料和教学案例等。

2.3 题库

题库主要是针对各级各类认证考试收集的历年真题以及模拟题,结合我院加入的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华三网络技术学院以及红帽学院的竞赛设计的题目。具有选择、填空、判断、排错、问答等多种试题类型。

2.4 课件

包含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设置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以及综合类课程的优质教学课件,供教师和学生下载使用。

2.5 软件资源

软件资源包括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各类模拟器(如思科的PacketTracer、华为的ENSP)、虚拟机、电子教室及网络安全攻防的各类软件。

2.6 网络技术赛事介绍

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领域的各级各类比赛,如山东省技能大赛、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国赛等等,就比赛的组织形式、适合参与的人群、考试内容等分专题介绍,方便学生有目标的学习。

2.7 科研资源

科研资源为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包括国际级及部级学术会议信息,国家颁布的关于教育、学术的文件,各种中外文期刊,优秀博士、硕士的论文,也包括本校教师和学生优秀的科研论文成果。

3 立体交叉式教学资源库的开发步骤

在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立体交叉式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深入学习了国内外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理论,按照“打碎集成、整合优化、共建共享”的基本思路,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3.1 围绕专业目标,综合分析因素,确定资源范围

开发校内外专业相关的优质教学资源,引进和开发国内外行业企业的资源,同时要求资源库具有一定比例的原创资源,满足信息海量存储、设计科学规范和使用方便快捷的要求。在教学资源收集过程中,结合专业特色对资源进行筛选和重构,辨别资源的有效性和可用性,确定要开发的资源范围,打造具有特色的教学资源库,使所开发的资源符合专业教学的需要。

3.2 对选取的资源进行加工和整合

通过相应的组织形式对获取的资源进行编排和整理,同时,第一步中确立的教学资源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资源进行适当的调整,形成教育资源数据库系统,建成目录集中管理和资源分布存储的教学资源服务体系。

3.3 开发操作平台支撑确定的资源

根据教学资源的呈现形式,开发合适的操作平台,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规划和分类,方便教师使用和管理,也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笔者在平台开发过程中,采用了模块化的组织形式,分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查询模块、管理模块、资源整合模块等等。坚持面向实际、面向全体普通教师,力求做到资源库管理系统能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需要,力求做到资源管理方便、界面友好、分类规范、功能齐全、操作简单,普通教师就能轻松地完成各种基本操作的资源库管理系统。

4 立体交叉式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体会

4.1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体现专业特色

高职院与本科院校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上具有显著不同,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推行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和多样化的项目化教材,设计了符合专业特色的教学情境。

4.2 教学资源库要具有可扩展性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它不可能一步到位。教学资源库建设平台要具有可扩展性,可以升级,才能满足教学资源不断扩充和更新的需要。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阶段目标要面对现实,不应贪大求全,既要体现国家标准,又要可推广、可持续,同时要考虑多方参与,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行业企业的资源,引进他们的标准,使培养出的学生更能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

4.3 确保系统安全

网络安全学习材料范文4

关键词:工程材料 成型技术 教学方法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是我校机电工程学院针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常用工程材料、热处理及材料成形工艺的基础知识,具备对结构零件进行合理选材和材料成形方法设计的基本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及从事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分别为工程材料和材料成型基础。工程材料部分包括工程材料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及生产应用,材料成型部分包括铸造、压力加工、焊接的基本理论以及铸造、锻压、焊接、快速成型等常用生产方法。该课程涉及的范围广,教学内容多,涉及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较多并且抽象难懂,知识点的应用性比较强,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要配合相应的实验和生产实践,以此达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强化学生感性认识,增进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力的目的。目前我校相关课程建设尚在起步阶段,多媒体课件、习题集等教学资源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完善,网络资源建设、教材开发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为了提高《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工程技术应用技能,作者在加强实践教学,巩固课堂教学成果,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网络教学及建立课程学习网站三方面都需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

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是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的课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选择、加工和使用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课堂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及生产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此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我校的金工实习中心目前开设有车、铣、刨、磨、锻、铸、焊,以及数控车、数控铣、线切割等工程实践工序,并针对机械类及近机类专业学生开设了相关的金工实习课程。先进全面的实习设备,合理的金工实习课程安排,保证了高质量的金工实习效果,使学生对基本的机械加工方法和手段有了直观的认识,为后续《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实验课方法,还需要全面改进。我校开设《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尚未开设实验课学时。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需要增加实验课的学时,使学生有充分的动手机会,增加直观的认识。可在课程中开设综合实验,例如,可以选择3种左右的材料,让学生选择热处理工艺,制定实验计划,教师对计划给予相应指导,然后由学生观察热处理前后材料的微观组织性能,测定硬度能性能,与金工实习形成良好的互补。同时编写《实验指导书》,使实验教学环节有章可循,保证实验项目的顺利完成。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中的许多理论、概念、公式是很抽象的,而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将抽象难懂的概念和知识点直观生动的展示给学生,利用多媒体及音像等的辅助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十分有效,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在金属材料的结晶过程、钢的热处理过程,以及铸、锻、焊等成型工艺过程中增加教学动画和相关生产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原理和工艺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围绕课程开发制作全套的多媒体电子课件,注重课件的生动性,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三、开展网络教学,建立课程学习网站

为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可在《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教学中尝试进行网络教学并建设相应的学习网站。学生通过学习网站和老师互动,提出问题,老师可以在网上对学生答疑,促进师生互动,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任课教师将课件、各章节习题、模拟试卷等相关学习资料传到课程学习网站,方便学生学习和参考。

四、结语

目前我校《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各任课教师经常开展教学法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日历安排进行教学工作,逐步对课程改革进行探索,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沁峰,崔晓梅,陈祝平.“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集美大学学报,2009,10(1):94-96.

[2]邓鹏辉,吴海宏,李凤云.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习学报,2000,16(4):38-40.

[3]吴树森,柳玉起,熊建钢,蔡启舟,王桂兰,余圣甫.《材料成形理论基础》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探讨,理工高教研究,2005,24(5):62-63.

网络安全学习材料范文5

(1.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530006;2.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3)

摘要:网络新闻英语在提供大量真实的语言输入和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方面有着传统听力课堂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针对现阶段听力课堂下我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听力很难提高的状况,以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为例,提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运用网络新闻英语提高英语学习者听力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 :英语听力;网络新闻英语;英语学习者;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9—0066—03

一、引言

根据克拉申(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外语学习者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发展语言能力,第一种是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第二种是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无论是语言学习还是语言习得,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是两者发生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听”作为获得这种可理解输入的重要行为和途径,“不仅有助于其他单项技能的训练,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打下良好基础”。[1]在这里,听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虽然听力的作用被不断地强调,更多研究却表明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听力依然相对薄弱。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语言输出质量不高的根源在于真实性语言输入不足”[2]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由于在中国英语学习环境下,我国的广大英语学习者都是把英语作为一门外语(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EFL)来学习的,学习者长期缺乏大量、真实的目的语的输入和使用的环境,导致英语听力水平很难提高。那么,如何使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既能获得大量的目的语输入,同时又能给他们提供一种目的语使用环境,无疑会大大促进他们听力的迅速提高。

二、利用网络新闻英语提高我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听力的必要性

(一)网络新闻英语弥补了我国英语学习者现有听力教材与时代不同步的不足

我国英语学习者所使用的教材,虽然都采用了较新的编写理念,但研究者发现大部分的教材都经过调整,从而更易于被我国的英语学习者接受。然而,这些改编过的教材无论是从语言上还是从知识面上都不能很真实地体现目的语国家的各个方面,从而导致我国的英语教学与学习者所生活的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相脱节,学习者语言学习所需要的真实交际需求也无法完全得到满足。另外,很多学习者所用的听力材料在语速、词汇使用上都进行过修改,一般都是在录音棚内录制完成的,这就出现了很多英语学习者能听懂课堂上的内容,而在与目的语国家的人进行实际交往时却往往不知所云的情况。

网络新闻英语内容丰富,体现了目的语国家的方方面面,能把现实生活与英语学习很好地融为一体。同时,网络新闻英语都是以正常语速播放,如果能够得到经常的训练,学习者可以迅速适应今后的真实交际场合。

(二)网络新闻英语的运用可以弥补我国英语学习者目的语输入的不足和目的语使用环境的不足

网络新闻英语除了内容丰富、话题广泛外,还具有语料真实、时效性强的特点。以上这些优势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语言认知过程中所需的大量、真实的语言信息输入。同时,这些目的语输入语料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和视频等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创造出学习者所需要的较为接近真实的情境,弥补了我国英语学习者目的语输入不足和目的语使用环境不足的缺陷,同时也符合语言认知和语言习得的规律。

(三)适应全国英语四六级网考的需要

我国自从2008年开始就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全国四六级网考(Internet Based Test,IBT)。与传统的英语四六级考试相比,机考的听力部分题型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大量使用有关英语新闻的视频。可以说,除了阅读部分之外,听力、会话、语法、翻译和写作的测试几个部分都是基于对第一部分的视频理解的基础上考察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的。学习者对视频材料听懂和了解得越多、越深入,后面几部分的测试结果就会越好。如果没有听懂视频的内容,最后的作文根本就无从下手。网络新闻英语在听力课堂中的即时介入,无疑能让学习者在未来的全国英语机考中扫除很多障碍。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师和学习者获取网络新闻英语资源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基于此,本文做出了利用网络新闻英语提高英语学习者英语听力策略的初步设想。

三、利用网络新闻英语提高英语学习者英语听力的策略

把新闻英语教学注入到听力教学,作为我国英语学习者听力课堂内容的必要补充和完善的尝试已经引起了不少关注,如谭敏冬把新闻英语运用于广西民族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听力教学实践中,一年的研究结果显示:新闻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听力教学的效果。[3]对运用网络英语新闻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证研究,发现网络英语新闻能切实提高学生不同类别话题的口语、写作能力,尤其在词汇和句式的运用方面效果显著,并最终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考试成绩的提高。由于把网络新闻英语运用于提高我国英语学习者听力的研究目前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阶段,缺乏一些具体的操作步骤,所以,还有一些实践性的问题亟待解决,有待尽早启动研究。总体而言,集中探讨网络新闻英语这一资源优势的研究或理论探讨较多,但对具体可行的步骤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尤其是对如何利用网络新闻英语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听力的相关策略的研究明显存在不足。

(一)利用网络新闻英语培养英语学习者听力的初级阶段策略

在听力初级阶段,由教师利用每次听力课的10分钟,播放一些慢速网络英语新闻作为听力提高的语料。最初可以训练学生听大意的能力,训练学生在练习听力时力争在第一遍听出主要内容,在此阶段不要将注意力停留在个别听不懂的词语短语上。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新闻报道填空练习,如要求听者填写新闻中的数字、高频词(主要是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等)、相关要素(如时间、地点等),使学生掌握一些如战争、自然灾害、国际会议等生活中常用但教材中少见的词汇,比如,中国在2013年全国大部分省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雾霾情况,在国内引发民众热议的同时也引来了国际媒体的关注。国外一些知名的电视台,如CBS、ABC、路透社、纽约时报等全球知名媒体都纷纷对污染情况做出了相关报道,如haze(雾霾)、smog(烟雾)、air pollution index(空气污染指数)、orange alert(橙色预警)、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悬浮颗粒物)、air quality monitoring(空气质量检测)、anti?dust gauze mask(防尘口罩)、passengers stranded(乘客滞留)、rear?end collision(追尾)等。待到学生掌握到一定的程度,就新闻中的内容提出1~2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和回答,建议多采用展示性的问题。

(二)找到同课文嫁接的最佳切入点,在教学环节中适时补充网络新闻英语内容

影响外语学习者听力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听力所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和一定的词汇量是两大障碍。在练习听力过程中,外语学习者既需要对目的语材料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进行解码和识别,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学习者原有的背景知识、经验和认知。语言学习者所具备的目的语国家的相关语言知识的不足会导致其听力理解受阻。而通过网络新闻英语所提供的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语境画面(context visuals)或内容画面(content visuals),学习者就能借助其中的一些辅助信息,如网络英语新闻中可参考的图片、视频、文字注解以及听者自己头脑中可提取的文化信息、百科知识、生活常识等相关线索等,创造出一种视和听的同步环境,使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交互作用,贯穿到英语学习者的整个理解过程。网络新闻英语听力可以同时培养这两种技能。

网络新闻英语视频都是国外知名本族语电台播音者录制的节目,发音清晰、地道。在听力课堂中,如果当中一些词汇和句型结构也恰好是课文所涉及或与学习者所学专业知识紧密相关的,教师可以把这段视频提取出来,编辑成中间有停顿的复合式听写材料,作为学生的听力训练材料。把课文主题与相关内容或背景知识相结合,能凸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从而使学习者以最直观的方式在掌握教材所要求的知识点的同时,又达到相关专业知识的拓展。因此,教师很有必要适时地把网络新闻引入到听力课程中,作为教材的补充。

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精心地备课,有意识地积累和关注与学生所学和将要学的内容相关的网络新闻英语,建立教师个人的个性化听力教学资源信息库。

(三)精选资源,还原英语听力课堂的本质

我国目前的英语听力教学一般都采用规范化的教材。在实际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关于新闻和时事的内容虽然也有不少,但听力教材从开发到发行,都有一定的周期,有的内容与学习者生活的年代相差久远,一些在当时来说算得上是新闻的新闻到学习者学习时已变成了“旧闻”,学习者的兴趣自然无从谈起。所以,网络新闻英语就要适时地引入听力课堂。但盲目地去听新闻对于新闻听力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太大帮助。语言教师作为网络英语学习内容的提供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最新的、学习者感兴趣和关注的社会热点等,然后对这些新闻的内容进行一个基本的分类。一般的网络新闻英语大致可分为九类,即政治类(Politics)、军事类(Military Affairs)、外交类(Diplomacy)、社会动荡类(Social Unrests)、恐怖活动类(Terrorism)、科技类(science and Technology)、经济类(Economy)、自然灾害类(Natural Disasters)和事故类(Accident)等。教师可以通过自建语料库的方式收集相关题材,每隔一段时间提供一个难度略低于平时的语料,采取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方式,对学习者进行各种针对性的训练。泛听只要求学生听懂大意,获得主要情节或主要意思。精听要求学生将某个听力文本的每个语言细节都听出来。另外,还可以安排学生转写。转写可以安排在课后,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反复听录音中的难点,体会新闻英语中的某些特殊之处。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向学生提供标准文本,供学生对比,找出转写错误的原因。

四、结语

鉴于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听力水平一直很难提高,关注不同形式的听力练习是一个新的尝试。网络新闻英语能给中国英语学习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者创造出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可以弥补中国英语学习者真实语言输入不足和语言使用环境不足的缺陷。

Lynch指出,在课堂之外能够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来练习听力,特别是双向听力的学习者,往往能有更大的收获和进步。[4]学习者对于一门外语的吸收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之中,何况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教师要充分做好对学习者在课外时间进行听力提高的学法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阅读材料,鼓励学习者结合自身阅读水平,广泛选择网络英语新闻语料,进行不同的课后听力训练。通过课堂教学、教材和第二课堂的完美结合,把网络新闻英语渗透其中,从而达到使我国的英语学习者能够真正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仲生.EFL听力课堂教师提问策略研究[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2).

[2]梁丁强.基于网络的新闻英语听说教学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谭敏冬.图式理论下大学网络新闻英语听力教学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1).

网络安全学习材料范文6

【关键词】网络资源 初中英语 教学 应用研究

网络信息时代,正在改变着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给学校教育也带来巨大的冲击。网络信息传输方面所具有的“高容量、高速度、无疆界、无时空限制”的特性也为初中英语教学带来良好发展契机。如何应用网络资源来改善英语教学效果,使网络资源为为初中英语教学所用?教师应有效利用网上海量英语资源,使网络英语有效帮助学生学习英语。

一、拓展初中英语认读空间的意义

众所周知,初中英语教学在仅有的课堂时间内听、读、写、说英语,缺少使用英语语言环境的教学,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多维度的生动的语言环境。

1.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初中英语教学是新课标要求。《英语课程标准》就合理开发教学资源表述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因此,网络技术在为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同时,让学生能根据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2.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初中英语教学是学习现实需要。初中英语学习途径是在最小或没有障碍情况下,向学生提供充足的输入量。尤其是现代外语教学重视的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的能力,这就决定了学生可通过网络获取真实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帮助学习。

3.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初中英语教学是信息时代要求。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本的教育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而发达国家已经把教育的重心转向培养学生筛选和获取信息、鉴别信息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能力上面来,因此,基于网络资源学习正是适应时代特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教学思想和模式。

二、拓展初中英语认读空间的影响因素

信息社会,网络作为信息重要载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我们生活方方面面。它不仅改变着初中英语教育资源的形式和内容,拓展英语教学空间,对教学模式也正进行深刻变革。学校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摇篮,教师教学的推动作用显得尤为关键。因此,适应信息社会要求,教师既要转变观念,从教师的灌输、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而且教师已不单是英语知识的教授者,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引导者。学生需要的不仅是课本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知识的更新,这显然比学会旧的知识结构更重要。如果教师没有转变教育观念,不能发挥网络的作用,显然不能符合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1.学校网络建设。虽然现在网络普及程度高,但初中英语教学组以年级组为单位合并办公,配备的电脑不能达到人手一机,尤其是信息时代的英语教师需要运用各种载体,直观、形象、科学地呈现各种语言材料,因此学校信息环境的建设是网络资源引进课堂的物质基础,学校应在大力建设网络环境的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使用网络,调动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的热情,使广大教师尽快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

2.教师素质因素。在网络高度发展的当下,教师们普遍认为,网络上的英语资源有利于初中英语教学。然而,教师们又同时认为教学任务重,自己太忙,没有时间发掘网络资源,或者有的教师还以学校设备不足为理由,不愿身体力行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或者有的教师还有其它的“懒”想法,而没有采取行动。所以提高教师素质,发展一支热心于探索教育现代化的师资队伍是当务之急。尤其是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紧跟时展,培养信息时代的学习者。

3.学生接触网络。有多项调查显示,学生上网。其目的主要是聊天和玩游戏,真正汲取网络英语资源,来辅助学习的还很少,有的也是在家长协助下进行。他们抱怨英语学不好是因为使用机会少,没有英语环境,可学让没有意识到网络可以提供给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网络有大量机会可以使用英语。但应当看到,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搜索能力,并且对网络信息具有了批判意识。为此,学生上网应当学会自己保护自己,不受联网上负面信息影响。

三、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初中英语认读空间的有效途径

在实施利用网络资源辅助英语教学之前,必须做好安全教育。尽管周围有很多的信息告诉学生,网络的安全性不容忽视。但由于初中生的年龄限制,自控能力不足,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因此,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初中英语教学,要对安全问题反复强调。

1.利用网络寻找具备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英语学习资源。很多学生喜欢影片欣赏、歌曲学唱、微视频和Flash小游戏。因此,初中英语教学。可以适当运用教学中多种多媒体英语资源,如:英文电影/歌曲,英语教学网站,多媒体教学光盘和英语教学报刊杂志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既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方式,实现英语学习目标。如:从网络下载有关天气和季节方面的图片,播放了几个画面: wind-刮风, rain-下雨, snow-下雪, cloudy-多云, sunny-晴天.同时在播放时,点击相关的单词,可以朗读数遍,学生跟读几遍.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了这几个单词,促进英语学习和实际运用能力提高。

2.利用电子邮件以实现教师对每个学生学习监控。教师以实名认证身份注册帐户,可在Email上建立班级档案,包括班级人数,交流方式,学生兴趣等,由此可最大额实现本班级学生帐户监管,而后教师可把网络学习资料们以注册好的Email邮箱分给每个同学,从而完成网上学习目标任务。

3.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锻炼听力。网络资源同样有促进学生听力的网站,适合初中学生课堂教学的有http://。该网站提供免费的听力材料,分成简单,中等难度和较难,语音纯正。在每段听力前,有一段听力材料介绍,如:a big black bug bit the back of a big black bear. the big black bear bit back the big black bug.

this fish has a thin fin; that fish has a fat fin;

this fish is a fish that has a thinner fin than that fish.在听前,教师应给出相关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听前思考听,学习听力练习所需要涉及的词汇,而在听力练习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短语(词组)和小词的运用,通过模仿复述练习,帮助学生强化适应英文发音,使学生的口语流利,清晰起琮,从而更自信学习英语。

4.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真实的语言环境。网络的通达性,帮助学生利用网络的在线交谈方式和电子邮件,与能说英语的人士进行口头或文字交流, 进而提高正确使用英语的语感和技能,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并且还可以通过网络联接方式与任课教师交流,网络指导学生学习,对于解决学生在现实英语学习方面的困难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网络资源对拓展初中英语认读空间的优势效果

一是促进教学信息多元化。网络有着优良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英语教学信息,以图片,声音,动画,以及文字等各种形式,多元化呈现给学生,使初中英语教学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既有利于提升学生英语知识获取量,又有利于英语知识保持长久、深刻。

二是推进学生学习自主化。传统英语课堂,学生无论理解能力或学习能力,相互之间都有差异。而要全部都能跟上教师教学进度,易使得英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想再听,而英语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还听不懂。教师无法兼顾两头。传统课堂教师决定学什么,怎么学,学多少,教师是课程进度组织者,指导者。利用网络英语资源进行学习,可良好解决好、中、差学生学习英语能力不同的问题,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体现出教师是规划者,引领者。可以说,网络环境给了学生更大自,把被动式英语学习变为主动思考式英语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英语实际水平和能力,在教师规划好的范围内自主学习。

三是实现英语环境真实化。语言具有社会性。然而传统课堂里的师生已脱离了活生生的生活语言,沉溺于教材而不知世界。而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组成形式,又要求学生学习活动与社会生活进行结合。于是英语教学又重新回到了社会。通过网络,学生与社会,与世界连成一体。学习英语语言的目的就在于运用英语进行生活。利用网络资源可以为学生让提供一个学习所需要的、真实的听、说、读英语的语言环境。而诸多英文网页,更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信息。网络英语资源的语言材料包括羊诸多个方面,可说是从社会新闻到衣食住行面面俱到,网络英语提供的是真实的生活,而不是专家编订的英语教材。如:sweater,可通过网络上毛衣照片说:“what's this? It's a sweater.这样毛衣音形义就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以后看到毛衣就能说出sweater。因此,通过网络学习英语,极为有力的促进学生英语学习。

五、网络资源对拓展初中英语认读空间的劣势影响

网络资源是作为传统英语课堂的一个延伸,既是是唯技术至上,也不是否认教师和课堂英语教学,只是利用网络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多一条让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但也要注意遵循网络教育规律。一方面,针对网络文化内容的庞杂性和价值观的多元化。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高识别能力,并建立网络英语学习的安全“防火墙”,保护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英语教师应当主动跟随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更新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把计算机网络应用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总之,利用网络英语资源辅助初中英语教学,为学生学习英语尽可能多地提供了不同渠道,并以不同形式帮助学生深入、广泛地接触和学习英语,从而切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英语语言及英语口语运用。

参考文献:

[1]戚秀苗.运用多媒体资源: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素养[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