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学习材料范例6篇

幼儿园游戏学习材料

幼儿园游戏学习材料范文1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长沙 410081)

[摘 要] 本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在长沙市抽取14所示范性幼儿园的42个班级为样本,对其一周的游戏活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示范性幼儿园游戏活动类型质量存在着极其显著差异;示范性幼儿园游戏活动质量在不同维度上存在着极其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班的游戏活动质量存在着极其显著差异;不同办园主体的示范性幼儿园游戏活动质量存在着极其显著差异。示范性幼儿园今后应重视各类游戏活动的平衡,丰富班级游戏材料与数量,扩大游戏活动空间,增强游戏活动的关联性,给予幼儿充足的选择自由与足够的游戏时间,关注幼儿的游戏体验,并提供多种适宜的个别化指导。

[

关键词 ] 示范性幼儿园;游戏活动;教育质量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教育质量评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外相关研究早已证明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对幼儿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后,各省市幼儿园分级分类标准和示范园评估标准都进行了重新修订,比以往有了很大改进。,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主导活动,但有研究发现有近1/3的样本班级根本没有设置游戏区,或者幼儿无法自由选择与自主开展游戏活动。本研究拟在科学评价长沙市部分示范性幼儿园游戏活动质量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为示范性幼儿园内涵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中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量表(试用版)(第二稿)》呻“游戏活动”子量表,它源自美国《幼儿学习环境评价量表(修订版)》( ECERS-R),后经中国学者修订,虽然仍有文化适应方面的问题,但还是能够为我们评价我国当前幼儿园教育质量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的。该游戏活动子量表同时提供了维度和项目评分,其中维度评分体现的是该维度所达到的指标等级,由低到高为:1分(不适当)、3分(最低要求)、5分(良好)、7分(优秀)。项目评分则根据各维度分数评定为1-7分,其中1分为最低分,7分为最高分。

本研究采取目的性抽样,选取长沙市14所幼儿园作为样本幼儿园,其中公办示范性幼儿园8所、民办示范性幼儿园6所,然后在样本幼儿园随机选取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研究者两人一组,每组对样本班级开展的游戏活动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观察重点为游戏活动过程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师幼互动事件。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示范性幼儿园各类游戏活动的质量概况

由表1可知,平均分大于4的游戏活动类型依次是精细操作游戏、美术游戏,且美术游戏的平均分高于精细操作游戏。平均分在3-4之间的游戏活动类型是角色/戏剧游戏、建构游戏、数学游戏、自然/科学游戏、音乐游戏、音像设备使用。沙/水的平均分为1.762,明显低于其他游戏活动类型。可见,美术游戏活动质量高于其他游戏活动质量,沙/水游戏质量低于其他游戏活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Sig=0.000,P<O.OOl)表明示范性幼儿园游戏活动类型质量存在着极其显著差异。

(二)示范性幼儿园游戏活动质量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

表2显示,空间和材料、活动设计与关联性、活动监护与指导这三个维度的平均分分别是:3.831、3.327、3.640,均在3分以上。管理和使用维度的平均分相对较低,仅2.85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Sig=0.000,P<O.OOl)表明示范性幼儿园游戏活动质量在不同维度上存在着极其显著差异。

首先,游戏活动空间和材料基本适宜,但材料的丰富性还有待提高。示范性幼儿园的班级中一般都至少设有4至5个游戏区角,但都对沙/水游戏活动不够重视,这方面材料严重不足。其次,游戏材料管理有序,但幼儿缺少自由选择的机会。这与已有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示范性幼儿园教师在准备游戏时通常都已经事先规定好材料种类、数量,然后在游戏中将材料分给幼儿。幼儿很少有机会自己去选择游戏材料。再次,游戏活动设计基本适宜,但关联性不强。研究者发现教师设计的游戏活动基本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但游戏与主题的关联、与日常教学活动的关联、与日常区域游戏的关联、与日常生活的关联都十分有限,游戏玩完就玩完了,幼儿在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该游戏时,对游戏的规则、要求有“遗忘”的现象。此外,教师虽然能够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监护,但缺乏多种适宜的指导方式。研究者发现,教师都做到了时刻关注幼儿,能够对游戏过程中突发事故进行及时处理,但幼儿游戏时大部分教师都以旁观者身份在一旁观察,自然很难给予幼儿个别化的指导。

(三)示范性幼儿园不同年龄班游戏活动质量比较

由表3可知,小班游戏活动质量的平均分低于中班和大班,中班和大班平均分相差不大,大班得分高于小班和中班。对三个年龄班进行ANOVA分析,结果(Sig=0.001,P=0.001)显示不同年龄班游戏活动质量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多重比较进一步表明(见表4),小班和中班的游戏活动质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小班和大班存在极显著差异,中班和大班差异不显著。

究其原因,可能与幼儿年龄身心发展特点有关。中班幼儿精力充沛,身体更加结实,体力较佳;基本动作与手指动作比较灵活,可以熟练地穿脱衣服、拉拉链,也能完成折纸、拼插积木等精细动作。另外,中班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想象力有所发展,与他人交往能力逐渐增强,活泼好动,积极运用感官感知世界,由此中班幼儿在游戏的材料选择方面更加广泛,参与游戏的类型更丰富,尤其能够在游戏中更快地理解游戏规则和游戏要求。而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来说,小班幼儿都不及中班幼儿成熟。如教师可能是考虑到幼儿的安全,所以小班玩沙/水的机会较中大班少。角色游戏时,小班最常见的是娃娃家,中大班的主题则会多一些,除了娃娃家还有超市、医院、理发店等。

中大班游戏活动质量差异不显著,则可能是因为:第一,在本研究中,中大班设置的游戏材料、场地以及游戏的设计和教师指导等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差异自然不明显;第二,大班游戏安排可能与大班幼儿即将入小学有关,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大班教师会更加关注幼儿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将相对减少大班幼儿游戏的时间和机会,从而使大班的游戏活动质量与中班相比差异不显著。

(四)不同办园主体示范性幼儿园游戏活动质量比较

从表5可知,民办示范性幼儿园游戏活动质量均值低于企事业单位办、政府办示范性幼儿园,而企事业单位办和政府办示范性幼儿园之间不存在差异,几乎处于同一水平。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Sig=0.000,P<O.OOl)显示,这三种不同办园主体示范性幼儿园游戏活动质量存在着极其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显示,这种极其显著的差异存在于企事业单位办与民办之间、政府办与民办之间(见表6)。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第一,企事业单位办和政府办示范园经费较稳定且相对充足,对游戏材料的投入有保障;第二,与民办园相比,包括企事业单位办和政府办在内的公办园在教师待遇、师资培养方面有更好的政策和更大的经费保障,因此其教师队伍素质较民办园高且稳定,更为重视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逐步提升,对游戏活动也就可能更为重视一些;第三,民办示范园在特色课程方面较公办示范园突出,因此民办园可能因为对特色课程投入相对较多,而相应减少了对游戏材料的投入,从而使得民办示范园在游戏活动质量上不如公办示范园。

四、提高示范性幼儿园游戏活动质量的建议

(一)重视各类游戏活动的平衡

在本研究中,示范园都开展了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但存在突出某一类游戏而忽视另一类游戏的现象。今后,示范园应合理安排各类游戏活动,如每天利用某一时间段,各班进行区域游戏活动,满足幼儿自选游戏的需要,同时保障各类游戏活动在该时间段都得到有效的开展。为此,教师在准备游戏材料时应注重各类游戏材料的均衡,保证幼儿在进行各类游戏时都有充足的材料可供选择。

(二)丰富班级游戏材料、数量,扩大游戏活动空间

材料和空间是开展游戏活动的基本条件,可以从以下方面丰富材料种类和数量:第一,增加对材料的经费投入,并且确保游戏材料的平衡;第二,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多样化的游戏材料,从而既能丰富游戏材料,同时让幼儿获得技能,获得成就感、自信心;第三,材料的共享有利于弥补班级材料的不足,并且不同的材料会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增加幼儿游戏的参与性,提高游戏质量;第四,寻求家庭、社区的支持,这有利于弥补幼儿园物质材料的不足,对丰富游戏材料有积极作用。

(三)给予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与足够的游戏时间

游戏是儿童为了寻找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其实质就在于儿童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够在活动中实现。研究者发现,示范性幼儿园对游戏材料进行了良好的管理,如材料存储有序、定时消毒、及时维护,但是材料的数量、种类都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且数量有限,严重限制了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不利于幼儿自主尝试、独立探索,因此示范园在对材料进行有序管理的基础上,不应过多安排幼儿游戏的内容与材料,而应增加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并给予充分游戏的时间,让幼儿的自主性在游戏中得到充分发挥,满足幼儿对自主游戏的需要。

(四)增强游戏活动的关联性

虽然示范性幼儿园教师一般能根据近期的主题设计游戏活动,体现了游戏与主题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教师设计游戏活动的方式过于简单,如一般只是采用口述、示范等方式,让幼儿懂得游戏规则后即让幼儿自己游戏,没有想办法丰富幼儿的经验,因此还有必要增强游戏活动的关联性,利用多种感官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可以采用图片、图书、视频等方式,将游戏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与集体活动、生活活动联系起来,使游戏真正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幼儿园游戏学习材料范文2

摘 要:教学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各样的“公开课”中教师努力从选材、目标、形式、过程等方面实现“游戏化”,但是在日常教学中的情况又如何呢?特别是较为抽象的数学领域,存在更需要“游戏化”但也更难“游戏化”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尝试从游戏环境、游戏材料、游戏内容、教师和幼儿的状态等五个方面分析幼儿园数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和阻碍因素。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游戏化

一、问题的提出

从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到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重要性不断被强调,但现实是在实践中我们的课程还没有真正的“游戏化”。特别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往往是教师在理念上都能认同游戏化的观点,而在实践中往往因为班级人数多,繁杂的日常事务等原因没有将教学活动的游戏化落到实处。而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数学又因为其抽象性、逻辑性强以及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所以游戏化的程度应该说是最不理想的。那到底在现实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程度如何,实践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或者阻碍因素呢?这一系列问题促使笔者决定对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情况做一个调查,通过对现有情况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幼儿园是一所镇中心幼儿园,于2007年成功创办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现有小、中、大共20个班级,老师43人,其中在编教师23人,镇合同教师7人,代课教师13人。本研究拟对全园43名教师发放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于数学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态度和理解。在问卷的基础上,对照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学历水平(见下表)在三个教龄段中分别选取不同学历类型的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现场观察,每种学历观察2位老师,共观察数学教学活动13节。其中大班4节课、中班6节课、小班3节课。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仔细的梳理,收集有关游戏理论、幼儿园数学教学以及游戏与幼儿园教学相结合等一些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问卷法

从幼儿教师关于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化的理解、游戏材料、游戏内容等几个方面对所在幼儿园全园的教师(共43人,其中包括3名园长)发放问卷调查,问卷回收43份,有效问卷4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3%。

3.观察法

观察时利用观察表进行核对与衡量,观察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游戏环境、游戏材料、游戏内容、教学评价、教师和幼儿的状态,从主、客观对教学游戏实施的现状作出进一步的分析和概括。观察表包括数学教学游戏环境、数学教学游戏材料、游戏内容、教师、幼儿五个部分。

4.实物分析法

在本研究中,收集了教师的教案、教具、一周活动计划、一周活动预设安排表,教师培训记录表、教师培训资料、教研活动计划、教研活动记录等文本资料,这些实物将为本研究提供进一步的佐证,为分析问题提供多种视角。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环境的现状分析

本文研究的幼儿园数学游蚧肪持饕指活动室内空间且能够在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环境。根据回收的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很多教师在准备数学教学时并不将环境的创设作为准备的一个方面,也没有考虑到环境对数学教学所发挥的作用。在调查布置数学游戏环境中教师是否会注意贴近幼儿园生活时,有75%的老师都选择了会考虑。但是实际观察到的结果是教师在布置环境时能考虑从幼儿的实际出发,但是从幼儿生活实际出置的环境未必都能与教学内容符合并发挥教学作用。无论是在活动室还是走廊等公共环境中笔者很少能观察到具有数学意义的环境。

(二)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材料的现状分析

1.游戏材料种类的现状分析

班级中幼儿在数学发展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对于教学内容,教师要注意避免游戏材料的单一,选择与教学内容、游戏内容相关的2~3种游戏材料,设计在游戏的不同环节,体现一定递进性。在调查中82.5%的教师觉得自己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中游戏材料单一,只有17.5%的教师认为数学教学游戏材料不单一。笔者观察的结果与调查基本一致,一次教学活动中,幼儿手中只有一种学具供摆弄,这样的做法无疑是“一刀切”,没有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2.游戏材料与内容符合的现状分析

教师在进行数学游戏时所使用的游戏材料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合,要能发挥一定的教学作用,促进游戏的顺利开展并达成教学目标。在问卷调查中,60%的教师在准备数学教学游戏材料时总是考虑与内容相符合,32.5%的教师偶尔相符,7.5%的教师选择一般不会考虑。在实际的观察中发现13节课中有11节课的游戏材料与教学内容相符合,所占比例为84.6%。

3.游戏材料数量的现状分析

当缺乏玩具的现象发生时,儿童之间往往会出现争抢玩具以及无所事事的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5%的教师每次教学活动都能为幼儿准备人手一份的游戏材料,75%的教师不能保证每次都能准备充足的材料。观察结果显示,53.8%的课不能在数量上满足幼儿,另外争抢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个别教师只为自己准备了教具,而没有为孩子们准备学具。

(三)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内容的现状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基本都是按照年级组审议制定的主题计划表中的安排来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来源于教材但经过一定的修改。虽然教师也认为内容的选择应该从幼儿生活实际出发,但也表示在实践中这样的生成活动几乎没有。观察结果表明,虽然教师在内容的选择上基本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但是孩子对游戏内容的兴趣不是很高,状态并不积极。

(四)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分析

1.教师关于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态度和理解

教师对数学教学游戏的态度影响实践中数学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实施。调查显示,只有12.5%的教师表示非常喜欢,喜欢的也只占20%;虽然没有教师选择不喜欢,但是认为不太喜欢的教师占了67.5%。即便如此,教师对于数学教学游戏化的价值还是比较肯定的,能意识到数学对幼儿的意义,也知道只有游戏化才是早期数学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2.数学教学活动中对教师观察的结果与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76.9%的教师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做到面向全体幼儿。但是对于幼儿个体差异的关注程度较低,只有30.7%。面对小班35人,中班45人,大班40人这样的班容量,要求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兼顾班级所有的幼儿确实很难。

对于教师的指导,笔者在13节课中均有观察到教师的指导行为。但是在指导时,教师关注的焦点往往是儿童的认知发展,几乎没有关注到幼儿学习品质以及社会性发展方面。活动最后环节的评价大部分采用整体评价的方式,13节课中4节课运用到了幼儿评价的方式,但也有2节课没有进行评价。

(五)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分析

现场观察活动后的统计数据表明,符合幼儿主动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游戏的比率为46.1%,而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更低。幼儿在参与游戏时,表现出不喜欢摆弄学具,有的丢在一旁,观看其他幼儿,有的甚至将玩具乱扔。这些和游戏环境、材料以及教师等因素都是相关的。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和观察情况来看,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在数学教学时仍将数学知识视为教学的重点;教学方法单一;较少运用游戏;游戏材料单一反复使用,没有真正地游戏化。教有的时候对于教学和游戏的结合,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结合。游戏真正的内涵和实质并未被理解,教师对幼儿数学学习的内容以及数学学习的特点不了解以及班级人数、材料、场地等客观因素制约了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开展。

四、讨论与建议

(一)提升教师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当前学前数学教育的总体趋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重视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重视多种感官的操作活动,重视数学教学游戏化、多样化和具体化,重视在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儿童对数学概念的自我建构。教师在面对这样一些变化的时候,如何调整自己的位置,如何采用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地自我成长,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改善游戏材料

幼儿数学游戏环境的创设是幼儿有效获取知识、提升经验非常重要的条件。在建构主义的理念下,要联系幼儿的生活,在生活情境中促进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如:小班《“1”和“许多”》在环境创设上可以在墙饰上制作一棵树和树上结满了许多的果子,这些果子可用布质材料做成,挂在树上,幼儿可以随意摘取。同时这样的设计还可以为以后计数内容的学习所应用。

游戏材料选择首先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并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其次要在数量有所保证的基础上注重多样化,避免单一。如为了让幼儿通过体验探索“二等分”的概念,教师准备了可供幼儿使用的计数、丈量、秤量、折叠、切割等不同方法进行操作的不同材料,让幼儿在玩中发现、分析、思考、理解和尝试归纳自己以及同伴所运用的各种方法。为更好地吸引幼儿,教师在材料的制作上还要生动、有趣、新颖。

(三)完善职后培训,以教研促教

教师职后培训是适应社会发展、适应教育变革、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为幼儿教师提供长期或短期的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让教师了解关于幼儿数学核心概念,了解“教什么”和“怎么教”。

幼儿园教研工作正常、深入开展需要一定的组织保证,也需要一定的制度保证。当前×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主要以全园和年级组的形式开展。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游戏化,我认为应该在教研活动中突出学科教研组。根据需要明确建立数学教研组,对参与数学教研活动的人员、内容、时间、经费等作出详细的规定和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张慧和,张俊.幼儿园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幼儿园游戏学习材料范文3

关键词: 幼儿园 课程游戏化 改革思考

“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提出,我们重新认识了生活、游戏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游戏化意味着游戏不只是教学手段,更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进程,更好地体现“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思想,我们结合幼儿特有生活方式和学习特点,把游戏融汇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将游戏与课程有效整合,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给予幼儿丰富完备的游戏条件,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使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成为游戏或具有游戏特征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根据“指南”精神进一步落实游戏为基本活动,在课程中渗透游戏精神,探索教学游戏化的幼儿教育实践模式,充分体现寓教于乐。

一、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要点

1.潜隐性

幼儿园潜在课程与幼儿园正规课程同是幼儿园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人格完整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幼儿获得幸福童年的重要保证,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幼儿园潜在课程。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运用暗示、感染、模仿、熏陶等心理方式作用于幼儿,对幼儿影响更加持久,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在孩子游戏过程中,用亲切的语言、赞赏的目光、适宜的动作、和善的态度对待孩子,支持孩子设想,对孩子的游戏行为做出反应,为孩子营造耳濡目染的良好氛围,通过同伴之间的榜样作用,引导孩子懂得礼貌待人、分享合作,有效影响孩子在游戏中的交往态度和行为。

2.生活性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游戏是快乐学习,因此,我们充分挖掘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开展游戏。现代生活中孩子们都有农家乐的经验,甚至可以边吃美食边看表演,于是我们创设情境,引导孩子在草地上搭建装饰美丽的农家小屋,自主编排歌舞,在农家草坪上品美食看演出,在沙池里挖小沟建农场等,于是游戏、课程、生活便有了联系,这样的交融可以是老师预设,也可以由孩子自然生成,从而更好地丰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内容,让孩子游戏更丰富多彩。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

1.多元环境创设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园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的确,环境作为幼儿园潜在的课程内容,无疑对孩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环境创设中,我们要注意为孩子创设温馨安全、富有趣味的游戏环境,提供多种游戏材料与设备,让孩子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快乐地游戏、愉快地成长。

(1)建立资源库

在环境材料准备中,我们倡导孩子们参与材料收集,引导孩子们收集生活中可以利用的各种废旧材料,如饮料瓶、吸管、毛线、纸盘、扣子、瓶盖、包装袋、纸盒、农作物的种子、果实等,并将各种材料按形状、材质、功用进行分类,投放在游戏区的材料箱内,建立资源库,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利用。在这样的收集活动中,不仅提高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还能潜移默化地增强孩子环保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2)体现地区特色

我们结合乡镇特色因地制宜地利用社区资源,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优势,挖掘农村田园特色的环境资源。我们为孩子建立了种植园,孩子们可以在自己班级的实验地中进行种植,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我们结合水乡特色为孩子提供蟹壳、贝壳、芦苇、稻草、竹筒等,孩子们可以在沙池中玩建构和寻宝游戏。我们开辟社区资源,利用农村真实田园环境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区,投放童车及竹梯、轮胎,孩子们可以在树下玩秋千、在草地上玩打仗游戏等,让孩子亲近自然,感受户外运动拓展的乐趣。

2.多种方式进行

(1)与主题活动整合。我们结合主题活动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及时调整规划游戏内容和材料,使教学活动与游戏巧妙融合。开展《有趣的动物》主题时,我们请孩子们收集各种动物玩偶、易拉罐等材料,引导孩子进行建构《动物园》的游戏,孩子们相互协商、合作,发挥想象利用木块、易拉罐等材料进行建构游戏,发展空间思维和创造力。

(2)与区域活动整合。区域活动是按小组或者个别学习的活动,也是孩子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更有助于个别化教学,让孩子富有个性地成长。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渗透游戏精神,利用游戏方式进行。如在益智区学习分类的时候,可以利用“连连看”的游戏来玩,避免枯燥学习,更有效提高孩子学习兴趣。

(3)与集体活动整合。将课程游戏化并不是集体活动的价值,而是希望将我们的集体活动更加生动,让我们的孩子更快乐地学习。所以不妨开展集体活动的时候,多一些游戏元素。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创设游戏情境,利用游戏形式贯穿。在认识对称的活动中,将整个活动设计为带领幼儿开车去对称王国玩耍:在《开汽车》的音乐声中,幼儿快乐地出发了,但途中遇到一个小麻烦,去对称王国需要通行证,即幼儿必须将物体进行2等分,拿到城门钥匙,为了顺利过关,孩子们愉快地操作,挑战自我,获得成就感。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给孩子带来更多乐趣,也给老师更多挑战,我们会继续探究,从理念到行为,完善课程质量,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虞永平.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幼儿园游戏学习材料范文4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游戏材料投放问题对策

游戏材料是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不仅能够调动幼儿的游戏兴趣,而且能引发幼儿的游戏联想,丰富其游戏内容。由此,各种游戏材料对幼儿来说就具有了玩具的意义,成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由于游戏材料在幼儿教育中无可非议的作用,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设计了“恩物”,以作为促进幼儿感知操作能力的材料。充分认识游戏材料蕴涵的教育价值,满足每一个幼儿自主发展的需要,就要对幼儿园的游戏材料进行科学规范的投放。但事实上,目前不少的幼儿园在游戏材料的投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拟分析当前幼儿园中游戏材料投放的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幼儿园体育游戏材料的存在问题

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不少的幼儿园中游戏材料的投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游戏材料注重美观,但缺少操作性。如不少幼儿园为调动孩子们的游戏兴趣,投放的活动材料只注意外形的美观而显得过于复杂,不便于幼儿的动手做。甚至有些材料过分注重美化功能,而忽视了材料中干扰幼儿的不利因素。“快乐端午节”体育游戏中,有幼儿园投放有棕子的成品,还有包棕子的一些材料棕叶、红豆、绿豆、花生、各种颜色线等。种类虽多,但孩子们玩的时候往往容易把红豆、米、花生之类的东西到处撒,把棕叶撕坏,真正能包成棕子的情况是没有的。这种体育游戏活动设计,显然是失败的。

2、游戏材料缺少层次性,容易使幼儿的体育活动单一。有幼儿园在开展幼儿活动时,往往图省事,以单一的集体游戏为主,因而游戏中投放的材料也就比较单一。看起来投入不少,实际上就这几件。由此,幼儿无法与操作材料产生相应的互动,也就不能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和各种经验的积累。如反复安排叠手绢、搭积木、玩皮球、看图书等的重复游戏形式。这些老生常谈的游戏材料,无论在层次上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游戏层次和游戏需要。调查中发现,一些幼儿园尽管分小、中、大三个年龄班,但各年龄班的玩具无论在数量、种类上都大同小异,而且从小班到大班的幼儿们几乎玩着相同的玩具。

3、游戏材料破损严重,安全隐患存在。有幼儿园投放游戏材料后,就不注意检查回收。当幼儿开展新活动时,又将新的玩具材料投放下去。这种做法,导致新旧两种玩具材料交织在一起,容易造成幼儿认知的不平衡。而由于游戏材料过多,又长时间反复使用,造成玩具材料的破损,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调查发现,不少幼儿园的玩具几乎是天天使用。如积塑,在每天的晨间和下午的游戏中都会用到,而且有些破损严重,容易使幼儿受到伤害。

二、解决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材料问题的措施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具有科学性、动态性和变化性的游戏材料。体育游戏材料是幼儿最适当的教科书和学习的基本工具,为幼儿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游戏材料的数量与幼儿的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说来,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相同种类的游戏材料的数量要多,以满足幼儿相互模仿、平行游戏的需要。在第一次投放新材料时,教师在观察时能及时发现,在准备其他活动材料时可适当增加新材料的数量,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小班幼儿对玩具的需求与其生活经验密切相关,他们对玩具的形状、色彩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为小班幼儿提供种类相同但数量稍多的色彩亮丽、形象逼真的主题玩具,供他们开展平行游戏;中班幼儿不仅喜欢各种主题玩具,对多样化的智力玩具也感兴趣。因此给中班幼儿选择玩具的范围可扩大;大班幼儿对各类玩具都感兴趣,且在体力和智力上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可根据游戏情节发展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多样化、复杂化、富有挑战性的玩具。随着幼儿经验的不断丰富,教师适当变化游戏材料可以更加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注重提供多层次、多递进性的多元操作材料。层次性是根据幼儿在运动能力和认知经验方面的个体差异。幼儿园应把不同年龄段幼儿应掌握的内容分解成不同层次,并配有不同层次的材料,使不同水平的幼儿能够有兴趣地参与活动,从而有效地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不同年龄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在内容安排上必须要有层次性。如篮球区开设的运球活动分为原地运球和绕障碍物运球,滚球分为面对面滚球或过拱门的滚球,投篮分为在不同高度的篮板、圆圈和镂空木板上的投篮。为了增加难度,还可设站在平衡木上的投篮项目。这些活动的设计,可以满足高中低不同水平幼儿运球、滚球和投篮的要求,使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活动的内容。用这种多层次、多递进性的多元操作材料,才能够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需求。

3、新旧体育游戏材料的投放保持一定的比例。笔者在两个同年龄班的角色游戏中,投入了不同比例新旧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新旧材料的数量相等,幼儿互相商量交换材料的现象较多,但创造不多;如果新材料比旧材料多一倍,幼儿就会忽视旧材料,而将注意力集中在新材料的摆弄。而当新旧材料的比例在1:2时,材料的使用效益最大,幼儿容易创造性的使用新旧材料。如在“爱心诊所”主题中,投入放大镜、小公共汽车以后,新的主题“食品检验所”和“流动采血车”便产生了。幼儿在游戏中赋予旧材料以新的意义:放大镜不仅用于看“病人”的五官,还用来检查食物是否新鲜。医疗器械不仅为病人治病,还可以为献血献爱心。总之,幼儿园要根据幼儿的认知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投放体育游戏材料,努力使幼儿在自主、宽松而和谐的氛围中动心、动手、动眼、动脑,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幼儿园游戏学习材料范文5

关键词:活动区;绽放生命;体验;快乐;农村幼儿园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不断贯彻深入,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更新。近阶段,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体验式活动区学习活动”即“生命体验式活动区游戏”这种学习形式已成为幼儿在园学习活动的新潮流。活动区游戏既是学习也是游戏,其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活动环境轻松自由,在与不同层次的材料互动中,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得到了发展与满足。但在实际观察中发现,农村幼儿园活动区游戏的开展常流于形式,教师缺乏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判断,活动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幼儿不是被材料限制了“思想”就是被教师的要求束缚了“手脚”,忽视了幼儿真实体验的过程。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幼儿园活动区游戏开展的实效,真正发挥活动区的教育价值,使幼儿在活动区游戏中充分与环境、材料、同伴、教师互动,感受生命带来的一切不同体验,引导幼儿在体验式活动区游戏中感受快乐、绽放生命,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巧设活动区,体验“爱社会”“亲自然”“懂生活”的精彩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相对落后,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创设体验式活动区游戏环境成为游戏开展的一大难点,为此,我们大胆尝试、巧妙设置,让幼儿在综合式的游戏环境里充分感受生命带来的无限精彩。

1.充分利用室内空间――生活场

农村幼儿园一般只有一个活动室,是集中活动和分区活动公用的场所,所以活动区游戏设置的主要空间是在教室内。如果幼儿人数较多,为了避免过分拥挤而影响游戏开展,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连通各个活动区,使幼儿体验到这是一个大家庭或一个生活场,还可以将空间扩展到活动室中央,延伸到活动室的每一个角落,一切契合孩子的需要,这些可以在活动准备阶段与幼儿一起商量,活动室的分区格局可以由师幼共同决定。

2.适当拓展室外空间――小社会

由于室内空间有限,教师可有效利用走廊、阳台、楼梯、窗台等地方,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如利用走廊创设“美食长廊”,各个美食铺上或加工或叫卖,不亦乐乎;利用围墙创设“涂鸦墙”,幼儿自由涂抹,尽享创作的乐趣;利用窗台布置成“娃娃家”的小床或小衣柜,让幼儿在衣柜上做好各种标记,在玩“娃娃家”游戏时,幼儿可以进行折叠整理,分类摆放;利用楼梯拐角处布置“自然角”,由幼儿种植与培育各种蔬菜或花卉,感受植物旺盛的生命力。

3.走出去的广阔天地――亲自然

农村到处是广袤的田野、茂密的树林、清澈见底的小溪等,看似不起眼的泥土,孩子们却玩起了“挖宝藏”的游戏;卷起裤腿就可以在浅浅的小溪里摸小螺、抓小螃蟹等,大自然环境更能给予幼儿获得游戏体验的满足感。此外,教师还将大自然“搬进”幼儿园,在园内的小庭院种植了各种果树、蔬菜与花草,孩子们观察树木生长、采摘果实,在树下游戏,体验四季变化、花开花落。在大自然环境中游戏时,无需教师预设或安排,一颗普通的小石子,在孩子们眼里,它都可能是一件道具;一片树叶可能是某只动物的房子……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幼儿自然习得了很多东西。

二、灵动游戏材料,给予幼儿充分的体验时间和空间

活动区游戏材料是引发幼儿多种感知、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如何利用周边资源,提供适宜的区域材料是游戏开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体验过程快乐的保障。

1.投放开放性的材料,将玩法设计交给幼儿,让体验式探索更具挑战

以往,教师认为幼儿只对新投放的材料感兴趣,于是不停地提供新鲜材料,但因为目标指向单一、玩法单一,幼儿很快失去探索的兴趣。比如,往大班数学区里投放扑克牌,幼儿通常玩的是比大小、排序等,现在考虑到要充分探索材料的多样玩法,让幼儿获得更多感知,教师应把设计和选择的权利交给幼儿。幼儿发现扑克牌可以用来建构,折叠或两两相靠就可以让扑克牌立起来,接着就想着如何让扑克牌搭得高、搭得稳,让搭的桥或房子更具特色一些;幼儿想办法去改变扑克牌的形状,折起来就是高架桥,卷起来成了来钻隧道,还取来其他的辅助材料,如吸管、回形针、积木等,一次次倒掉……幼儿接受挑战并不断调整搭建,一张张扑克牌成了多样的建筑,幼儿体验挑战成功的种种喜悦。通过对比观察,我们发现幼儿容易被教师讲解的固定玩法所影响,教师应该把选择和设计材料的权利留给幼儿,体验挑战材料多样玩法的无限乐趣。

2.搜集多样性的自然材料,把学习目标隐含其中,让体验式探索更具价值

农村蕴含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多种多样的自然材料能够给幼儿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教师可以打破过去材料收集渠道的单一性,发动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材料,在幼儿园各班门口设置“百宝箱”,制作标签分类摆放,并强调班际资源共享。在对这些自然材料进行初步检验的情况下,坚持以安全、卫生、实用为原则,结合活动区游戏目标,提倡一物多用、废物利用,对同一活动区进行多材料投放,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如收集来的贝壳、鹅卵石和树枝,幼儿将贝壳藏于沙中,将鹅卵石建成堡垒,持“枪”(树枝)开始了“两军夺宝对战”的游戏。看似普通的自然材料,却为幼儿的游戏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让体验更深入,让活动区的游戏更具地方特色。

三、“灵活”把握介入时机,引领幼儿体验“生命绽放”的精彩

教师是活动区游戏的“幕后工作者”,同时也是幼儿游戏的合作者、支持者,教师只有通过不间断的观察,及时发现幼儿的活动需要,再决定是否介入,以丰富游戏环节,提升游戏技巧,促进幼儿更好地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1. 理解是前提,尊重幼儿想法和做法,让体验式充满乐趣

以往农村幼儿园有一种固定的区域活动组织模式:介绍新材料―教师强调注意事项―开始自由活动,这样的做法存在行为高控,严重阻碍了幼儿的发展。如何促进幼儿自发自主的游戏行为?经过研讨与思考,我们进行了“有趣的沙子”的活动区游戏实践。我们带领孩子们先自由观察玩沙的工具和材料,自由选择玩沙材料和探索方式,使其在不受教师支配的情况下初步感受玩沙的乐趣。孩子们自主制订玩沙活动的规则和游戏玩法,他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与同伴合作,也可以自己想象要怎样进行沙子塑型或是沙子创意,教师不随意介入幼儿的活动,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不过多地干预幼儿的体验过程。所以,他们的玩沙体验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发现孩子们有时会自己玩出不同的花样来。如有的幼儿会拿一个筛子当蛋糕的底座,用沙子在上面做蛋糕,并选择树枝当作蜡烛;还有的幼儿会在沙池里挖一条通道,看到自来水管,会把水引导到通道里,发现水管太短会用不同的竹片连接起来,把水引到通道里……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在教师的这一教学策略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观察是关键,用心感受生命的价值,体验活动的乐趣

了解幼儿是体验式活动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学会观察,了解活动中他们遇到的困难,教师在这一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建议。如教师在玩沙区见到孩子们在建构“小小儿童乐园”时,只是把沙子堆在一起,这时教师就以乐园工作人员的身份介入说:“今天的儿童乐园人比较多,天气比较热,这可怎么办呢?”“儿童乐园今天要给6月出生的小朋友办个生日party,怎么办呢?”在教师的层层引导下,孩子们纷纷举手,想出不一样的点子,并主动参与到儿童乐园的下一步建构中。有的幼儿在“道路”两旁放上休闲椅,种上许多树,有的幼儿找来班上没用的彩带做成“霓虹簟保有的幼儿用树枝当作乐园的“花圃”,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深入。所以,在观察了解幼儿游戏行为的基础上给予幼儿适当的引导,这也是教师观察的重点所在。

3.支持是策略,感受生命体验活动区带来的乐趣

教师如何在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需要时,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和帮助,这也是我们在设置生命体验活动区过程中的又一重大突破点。针对幼儿的发展水平与能力不同,教师分别采用个别支持和参与支持者两种方法。个别支持是指教师针对幼儿能力强弱而给予不同的指导策略,如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以让他们带领本组的成员共同商议要开展的玩沙内容,并尝试分工与合作;对于能力弱的幼儿,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在基础玩沙的水平上,寻找生活中或身边其他代替物,以丰富游戏内容,在游戏中体验生活带来的不同经历。

参与支持的方法就是教师在观察幼儿活动情况的基础上参与其游戏,给予其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如在“有趣的沙子”活动区游戏中,教师发现小烁和小云在“道路”两旁植树,由于树的底座是一个圆盘,风一吹就倒,反复几次之后,两个幼儿都有点不耐烦想放弃了,这时,教师走过来问:“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树会倒?”“上面的树枝太重了,风一吹就倒”“那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吧!”教师的参与激发了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丰富了游戏环节,引导他们在如何让“树不倒”的问题上积极动脑,身体力行,在活动中体验生命的精彩绝伦。

总之,活动区游戏作为农村幼儿园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游戏代表,它彻底解放了教师的“双手”,让幼儿在丰富的游戏环境里,自主解决问题,充分展现自我与同伴正确交往的能力,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领下的活动,促使幼儿在体验式活动区游戏中感受生命的精彩,绽放快乐的区域活动生命之花,让孩子们更加健康地成长,向着他们的未来稳步迈进。

参考文献:

[1]向建秋.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5).

幼儿园游戏学习材料范文6

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但幼儿游戏决不是单纯感觉上的快乐,而是伴有生命充实感的快乐。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不是在外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幼儿出于自己的兴趣与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活动。幼儿游戏的类型很多,本学期我们班创设了角色游戏和晨间自选活动,其中包括奶茶屋、小超市、医院、跳房子、踩高跷等游戏。下面对我们班本学期的游戏活动作一总结。

一、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知识告诉幼儿,让幼儿被动、静止地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

本学期,我们创设了"小超市"、"人民医院"、"七彩奶茶屋"等,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了售货员、医生、病人、顾客等等不同角色,在角色的扮演过程中,幼儿摆脱对本班老师,熟悉环境的依赖性,有了更广阔的想象、发现和创造的空间。幼儿间的合作交往更为主动、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晨间自选活动

除了角色游戏,晨间自选活动也是幼儿在园游戏的一部分。它是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始,因而要精心组织每日的晨间活动,做到有目的、有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每天都有新收获。为了让幼儿轻松愉快的进行晨间活动,我们采取了让幼儿自由组合、自由选择。如:有的幼儿喜欢跳格子、有点喜欢拍球,都可以让她自由选择。

三、游戏评价

不论是角色游戏还是晨间自选活动,我们都会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很多,有时是全班进行,有时是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幼儿自己评价,由老师指点迷津等。幼儿的自主评价主要是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如:以教师的鼓励性言语来鼓励幼儿的"你搭建的楼房可真高,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搭建经验吗?"由幼儿主动评价的"我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又如:以教师的全面评价为主的"今天哪一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等等。

当然,在本学期的游戏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注意和改善。如幼儿人数少、游戏相对集中、游戏的角色分配较少等。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是游戏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幼儿的生活知识。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我们会加强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2)幼儿园大班游戏总结

时间就像一只小鸟,瞬间就飞到了六月。六月是灿烂的六月、是开心和充满回忆的六月、是永远不忘的六月、在这难忘的六月里。孩子们即将结束了幼儿园三年的学习生活,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我们也将结束了这一学期的工作,我们的游戏活动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孩子们的游戏水平大大的提高了,在游戏中的角色意识较强、想象力、创造力很丰富,区域活动中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能自己设计游戏情节,在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表现自己、快乐的活动。能主动和同伴进行交流和协商,解决游戏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还会积极主动地收拾游戏材料。

一、总体发展情况

本学期我们为了迎接综合考评,大家积极的将游戏的内容与环境作了一些添置的布置,主要围绕花桥老街的特色进行打造,通过游戏环境的改造,我们发现幼儿对各种游戏的参与性越来越强,对游戏的喜爱近乎疯狂,不仅在游戏活动中能积极动脑、动手。主动交流。还能在游戏中好学好问,大胆发表自己的主见,把自己的想象在游戏中得以实现、完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活动量也增大了,各种能力也有了提高。对游戏的材料准备、游戏的规则的遵守、游戏的操作能力有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对材料的使用方面更巧妙、更丰富、更富创造力。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班级的环境设施,对本学期创设了大舞台、老街一日游、工艺坊、成衣坊、洋行、中药铺等角色游区。以及利用班级空间创设了一些活动区如:美工区、益智区、建筑区、表演区、阅读区,他们在区域里写字,画画,做算式题等,我们能及时对游戏角和区域活动更换或增添不同的操作材料、半产品,同时也根据主题和季节变化,及时更换游戏角和区域活动材料。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幼儿游戏计划。按计划进行实施,让幼儿有目的的进行游戏活动。

二、具体完成情况

(一)自主性游戏

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本学期我班开展了《娃娃家》、《成衣坊》、《工艺坊》、《中药铺》《洋行》等角色游戏区。和孩子们共同创设温馨的有活动价值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各种形状的彩纸、海绵、纸盒等半成品鼓励他们创作游戏中所需的“食品”、“玩具”、“机器”等。同时指导幼儿加强游戏和区域活动及各主题间的交流,使游戏主题不断深化,游戏中幼儿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不断提高。幼儿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商量来分配角色。通过游戏活动,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强了幼儿对角色的理解和兴趣、提高了幼儿对角色、道具、材料的使用能力。指导幼儿在角色中大胆地进行交往、模仿和学习成人生活中的角色,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同伴间的合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成衣坊:配合游戏内容,让幼儿通过模仿成人的劳动,发展幼儿的劳动技能,让幼儿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欣赏劳动成果的喜悦。

动物乐园:结合班级特色——画动物。通过特色课,让幼儿绘画各种动物的造型。并结合主题活动和节日进行一些手工制作活动。同时,充分挖掘废旧材料的价值。师幼共同收集各类废旧材料如:瓶、纸箱、盒子、纸棒等等。利用晨间来园、午间和游戏时间指导幼儿进行创作活动。幼儿制作的动物、玩具形象栩栩如生。幼儿对自己制作的玩具手更是喜爱有加,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幼儿的绘画、折纸及剪贴技能和创造力、想象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智慧岛:为幼儿准备丰富的科学材料,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促进语言、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引导幼儿开展:“种子的发芽”、“小工具”、“声音的产生”、“水的秘密”、“磁铁的特性”、“春天在哪里”、等活动。幼儿在探索活动中能主动提问、互相讨论。。

书画的海洋: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如:图书、识字卡、图片、标记图、台历等。围绕主题活动及时收集并投放相关内容的图书如:《科学家的故事》、《人们的劳动》、《迷宫》等。组织幼儿看报、剪报进行阅读。开阔了幼儿的眼界,幼儿的知识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星光大道: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表演材料。如:头饰、木偶、小鼓、彩带、花朵、等。引导幼儿在音乐伴奏下,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扮演角色进行表演。学习自制一些表演道具。鼓励同伴间相互商量设计情节,创编内容。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益智区:自制一些标志卡、式题卡、及一些拼图、棋谱、迷宫图等。引导幼儿在晨间和午间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进行游戏,根据主题活动及时投放材料。指导能力强的和能力差的结对游戏。游戏中幼儿的规则意识明显增加。游戏的坚持性也有了提高。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内容及作业本的简单使用方法,对小学生学习有好奇心。

建构区: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特征,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提供各种建构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构造《心目中的小学》、《未来的小学》等活动,增加主题构造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能相互分工合作,表现了极强的创造力。

(二)有规则游戏:

1.结构游戏: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建构材料如:纸盒、毛线、易拉罐等。鼓励幼儿进行主题构造活动,幼儿对积木特别喜爱。教师通过启发提问,引导幼儿丰富构造内容,指导幼儿同伴间相互合作、相互协商。让幼儿有目的的认识各种材料,有意识的拼搭,从简单到复杂。指导他们搭建《我们的幼儿园》、《机器人》、《春天的公园》、《各种各类的房屋》、《大马路》、《美丽的家园》、《未来的小学》等幼儿喜欢的物体。培养他们多观察生活周围的物体,激发他们对物体塑造的兴趣。并且根据主题添置材料,安排活动场所,引导幼儿自觉遵守结构游戏规则,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游戏,让幼儿学会了幼儿自己整理材料,评价结果。

2.表演游戏:

有目的指导幼儿完成本学期所学的故事、诗歌等表演,向幼儿作示范性的表演,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对表演的愿望和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积累表演的能力,学会各种表演的技能技巧,教师参与幼儿的表演活动,给幼儿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鼓励幼儿大胆去尝试、体验角色的含义,理解作品的内容。幼儿同伴间相互商量设计情节、分担角色、准备道具。与幼儿共同制作表演所需的纸偶、头饰等。很好的完成了本学期表演游戏活动的目标。

3.音乐游戏:

是幼儿爱好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大胆地唱歌、跳舞,感受音乐美、抒发幼儿美的情感。提高幼儿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并指导幼儿创编游戏情节。在音乐中创编自己喜欢的动作及舞姿。提示幼儿遵守音乐游戏的规则。对本学期音乐内容有计划的进行,很好的完成。

4.体育游戏:

我们加强体育游戏的开展。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为幼儿制作了沙包、尾巴、纸棒等体育小器械。同时利用幼儿园的环境设施利用晨间、午间将开展一些体育活动,如:走轮胎、踢足球、过吊桥等。幼儿能遵守游戏的规则。在游戏中幼儿的创新能力、勇敢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能力,游戏的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5.智力游戏: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如:棋类、拼图、接龙卡等。鼓励幼儿主动收集、材料,要求幼儿遵守游戏的规则,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学习,通过语言讲解游戏的规则。要求幼儿能独立地进行游戏,鼓励幼儿自行选择游戏的内容。引导幼儿共同研究,自行解决遇到的问题,在教师的鼓励下一些胆小幼儿都能积极参加游戏。培养幼儿对智力游戏的兴趣,养成幼儿爱动脑,善于思考、克服困难的习惯,。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