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哲学论文范例6篇

大众哲学论文

大众哲学论文范文1

在对马克思大众化的根本概念完全明确后,就需对哲学大众化的概念进行明确了。所谓马克思哲学大众化,即是指将其抽象化转变为形象具体化。大众化中所说的“大众”是指人民大众,其自身具有突破政治、经济、地域、年龄、性别等限制的特点。自改革开放后,现今社会的进步发展使得我国开始出现一些新型的社会阶层,他们同样归属于人民大众的范畴中。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对于群众的理解也需跟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促使其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特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人民大众能够对马克思哲学理论灵活运用并用其对各类实践、改造活动进行科学指导,进一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运用各类实践活动操作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进一步改进完善马克思哲学理论,推动其良好发展。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科学途径

(一)积极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意识

历史与现实均表明,在现今的社会中,大众化哲学的存在极为必要。所以,广大的哲学研究、教学者及人民群众需积极树立增强哲学大众化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哲学的信念。长时间以来,在我国出现了极为突出化的群众不懂哲学,学生不喜哲学、哲学招生淡薄、不注意加强哲学宣传的情况,最终导致出现马克思哲学被完全忽略,相关世界观、方法学说空洞、无力的问题。此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大部分人未将哲学作为一门与实践活动相关联的科学,还未将哲学的概括、抽象性及现实、革命性进行有机结合。归根结底,是这些人未对哲学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充分了解掌握,对实践活动与哲学的引领作为未完全明确。相关哲学工作者在推进其大众化时,需做到有的放矢,对社会实践中存在的新问题、情况充分认识及解决。另外,在马克思大众化的推进中,对于“庸俗化”的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大众化并不等同于庸俗化。马克思哲学大众化是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项具有高度政治意义的事业。所以,广大哲学工作人员必须将自己从课堂中解放出来,对自身的历史使命完全担负。

(二)多形式的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活动

马克思哲学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化的活动,需要相关研究部门、媒体、学校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哲学工作人员需加强自身与实际之间的关联,积极选取一个恰当适宜的课题。开展哲学大众化的研究,如哲学大众化推进的必要性;哲学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之间的联系;哲学大众化的实质、特点等。而相关出版部门则需组织编写一些不同风格、类型的大众化哲学读本。可以对《大众哲学》、《学哲学,用哲学》等书中进行借鉴。各家新闻媒体则需积极开展一些有关于哲学大众化的宣传活动。学校是马克思哲学大众化推进的主要地区,思政课便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载体。所以,各大高校的思政教学需进行科学化的创新、改革,进一步提升其实效性,对学生进行理论、实践有机结合的哲学教育,帮助其进一步树立起一个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

(三)落实马克思v哲学大众化的基础、生长点

马克思哲学必须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其对马克思哲学进行灵活运用,将哲学作为认识、改造世界的有效手段及武器。所以,我们需积极采取一个极为有力的措施,促使哲学理论与社会实践之间存在的距离得以缩短,进一步形成一个学哲学、用哲学的和谐环境。第一,进一步奠定哲学大众化的群众基础,将其根植于群众之中,为广大群众所服务,代表其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为其大众化奠定一个坚固的基础。第二,奠定哲学大众化的制度基础,在大众化活动推进中,需做到坚持不懈,促使其形成一种制度。第三,奠定哲学大众化的实践基础。哲学大众化进行中需做到立足实践,从实际出发。

三、结语

大众哲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哲学大众化 价值论 解放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01-02

促进哲学的大众化是艾思奇哲学思想的主要理论要旨,也是艾思奇哲学的特点与魅力所在,在旧中国,艾思奇所提出的哲学大众化思想引领了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今天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如何在新的时代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入人民大众的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的要求,更是塑造新的时代精神的必然要求。

一、从价值论角度看哲学大众化之必要性

从价值论的角度看待问题,往往要从一个命题存在的必要性来进行分析。哲学的大众化对于很多哲学研究者而言,特别是研究艾思奇哲学的研究者而言,其必要性似乎是不言自明的。但就是这个不言自明的命题,在现实的社会中却面临着很多难以言表的困境,一方面,传统的哲学研究领域不断地被其他学科蚕食,或者是直接分化为新的学科;另一方面,哲学研究领域与空间却又在不断缩小,造成哲学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渐行渐远,逐步退入到了一种“边缘化”的境地。

但回望艾思奇提出哲学大众化思想的时代,却发现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了无数革命青年信仰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的桥梁,为何在艾思奇的手中,如今看似被“边缘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会发挥出如此大的力量,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能还要从人们应该如何看待哲学说起。

1.如何看待哲学?

我们该怎样看待哲学?不同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哲学观,艾思奇认为“哲学思想是人们的根本思想,也可以说是人们对于世界的一切根本认识和根本态度”;对于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一种“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理解全部哲学问题的哲学观,以实践的观点去理解人与世界全部关系的哲学观”。说的更具体一点,对一种哲学观的理解,更主要的是对这种哲学的精神实质进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人的解放作为其最高价值诉求,与之相应,马克思主义哲学追求的就是“在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绝不是专注于‘世界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人何以可能’的‘知识论’哲学,也不是热衷于抽象的议论‘存在的遗忘’的生存论哲学,而是以人的解放为理论旨趣,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非人生存状况为理论进路,以探索变革人的生存方式的现实道路为理论内涵的‘解放何以可能’的解放论哲学”。作为一种要能够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哲学,必须有一个能为普通人所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哲学观,它必须反应这种哲学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哲学的大众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艾思奇所推行的哲学大众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体现的为全人类所接受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趣。

由此产生出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哲学的价值问题,“社会为何需要哲学”,这是致力于推进哲学大众化的理论研究者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长久以来,哲学一直被视为一种只供少数“有天赋”的人去钻研的“精英之学”,但自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到“生存哲学”的产生,再到近年来价值论哲学的兴起,哲学回归到“人的生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价值的思考不仅要阐明人生活的目的,而且也要确立一种达到目标的指导原则”,价值论哲学是一种紧紧围绕人与人的生活展开的哲学。因此对于哲学是否有用的问题,也不妨从价值论哲学的视角下来进行分析。

2.从价值论角度分析艾思奇哲学大众化思想的成功

哲学大众化的价值论基础,说的通俗一些,就是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对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问题。价值论中的价值,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产生于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现实活动;价值的本质,是客体属性同人的主体尺度之间的一种统一,是‘世界对人的意义’”。在价值论哲学的视野下,人与价值是紧密相连的,人本身的存在状态就是一个价值的存在,即使大众很难意识到这一点,但人的生活一直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主导,那就是人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主导着人们的行为和选择,我们为何觉得有的事情非做不可,而又对有的事情厌恶至极,原因就在于价值观念决定了我们的选择,因为价值观念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价值取向和态度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形态”。

这里再回到艾思奇的时代,为何艾思奇的哲学思想能受到如此多有志青年的青睐?的确,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以及他另外的著作中,从没有发现有关价值论的蛛丝马迹,更没有发现有对那个时代人们价值观念的分析与论述。但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就不难发现,在当时积贫积弱,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国,如何救亡图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共同的价值诉求,而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拯救中国之最有效地革命理论,这就天然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价值观念基础,而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中也可以找到这种将中国当时的现实国情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结合的痕迹,例如,在论述单靠客观真理的害处时,举了如何看待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例子,在论述如何从实践中去认识真理的例子时,用了“一·二八”事变后李顿调查团作为反例;用帝国主义侵略本性的不变性与侵略方式的多样性来解释现象与本质的问题。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艾思奇用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联的例子,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正好契合了当时广大青年的价值诉求,因而在推进哲学的大众化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的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从其内容来说,都要和自己的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用马克思的这句话也许最能解释艾思奇哲学大众化成功的原因,正是因为艾思奇的哲学思想在精神追求上契合了那个时代救亡图存的时代精神,才能在广大有志青年中产生广泛的共鸣。

如今,那个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时代精神,即使在我们这个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也概莫能外。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其与“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本身就是一种哲学的大众化,而以“人的全面自由和发展”为最高价值追求,以“改变世界”、“解放全人类”为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天然地就具有大众化的理论特质和内在要求。但是仅仅从理论上解决哲学大众化是否有必要的问题是不够的,只是理论界对哲学定位的一种自我反思而已,要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向大众,还面临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即:哲学的神秘性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哲学走入普通人的生活才会有真正的可能。

二、从价值论角度看哲学大众化所面临的困难

很多对哲学有兴趣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和普通人聊到哲学,他们一般都会说哲学好难,哲学著作看不懂;或者直接就问:哲学研究什么?哲学干什么用?产生这些看法和问题,归结起来就在于人们对于哲学的不了解。

思想与常识的纠结:哲学为何神秘

艾思奇在其《大众哲学》的开篇,写的就是“哲学并不神秘”,可见,无论是对于几十年前的有志青年,还是对于当今迷茫的现代人,哲学都有其神秘的一面。所谓的神秘性,其实对于大众而言就是不知道哲学研究的对象,也听不懂哲学家们在说什么。对于前一个问题,艾思奇在其《大众哲学》中指出,哲学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甚至可以说就来自于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感想。但“哲学比感想更有系统”,而哲学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追求,是为了确定“人的生活目的在于追求幸福”。听上去虽然美好,但却使人感到空洞,空洞的原因,是哲学所学习和研究的内容似乎与此目标相去甚远。我们更愿意去理解和接受的,却是很多哲学研究者们避之唯恐不及的“常识”。

“常识的本质特性,就是它的经验性”,也就是说,常识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相互沟通的工具,在于其来源于人类共有的“共同经验”。但哲学要表达的却是一种超越经验的形而上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对经验常识的超越。哲学思维与常识思维的矛盾,就决定了一方面,哲学家要与限制自己思维的常识作斗争,从而达到超越其的目的;另一方面,常识作为人把握外部世界的最基本工具,哲学研究者又必须使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说,必须用来源于经验的语言表述哲学研究者们超越经验的思想,这就直接导致很多哲学大家所撰写的哲学著作曲高和寡,只能在有限的概念框架内得到认知和解读。这无形中就在哲学研究与大众之间,设置了一道看不见的藩篱,使大众对哲学敬而远之。

三、突破藩篱:哲学的大众化与解放大众的哲学

一直以来,哲学与大众之间却存在着这一条看不见的“篱笆”。既是由对哲学心生敬畏的普通大众所构筑的,也是由那些“看似‘自我放逐’实则逃避现实” 的哲学研究者们所构筑的。哲学的神秘性与实用性的问题,就是这一现状的写照,大众因哲学的“无用”而远离哲学,很多哲学的研究者们又需要用哲学的“神秘”来体现自己的“高深”与“智慧”,但是,哲学不是书斋里少数学究的思维玩具,也不是对普通人而言可以将其束之高阁的“闲学”,而应该成为指引大众追求幸福生活,走上真正的“成为人”的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实际只需要一个答案,那就是找到一种能够大众化的哲学并使之大众化。

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哲学研究一直在追寻几个问题的答案人是什么?人需要什么?人活着要追求什么?站在马克思主义论的立场上,从价值论的视角分析,人是一个社会的存在物,也是一个追求价值的存在,人类需要自由,需要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此,人要不断追求解放自己,从各种有形无形的限制中解放自己。而人的本质与人的追求,决定了作为“终极关怀”的哲学,必然要以某种形式与人的生活,人的生存方式,人的行为方式融为一体。

这种融合,就是哲学的大众化,在几十年前,艾思奇以通俗的语言、恰当的比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介绍给了中国的广大青年,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精神带给了苦难的中国。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上,各种流派的哲学思想,如生命哲学、新康德主义和唯意志论等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也大行其道。但唯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了带领广大中国人民争取自由与独立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外的哲学,无论是旧唯物主义哲学还是唯心主义哲学,不是“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并且仅仅限于感性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就是“不知道真正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哲学,这样的哲学早就背离了“认识你自己”这句作为哲学研究最根本原则的古希腊名言,它们又如何能与普通的民众产生心灵的共鸣?

在当今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不能仅仅只是编写几本通俗易懂的教材就可以,理论即使再通俗化,如果它与大众的价值追求并行不悖;甚至是背道而驰,那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所谓的大众化。因此,作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理论工作者,首先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追求、精神旨趣与思维方法,同时,又要对我们所处时代的时代精神,社会发展以及民众的价值观念进行深入的反思与剖析。

新时代的哲学大众化是要以各种大众能够接受的形式,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传递给社会大众。这种传递并不仅仅是一种说教式的传授,而是一种精神的交流的互动,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追求解放的价值诉求传递给大众。哲学思想存在于一切文化形式和样态中,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不仅仅是将哲学理论用一种大众可接受的形式表达出来,更要以各式各样的大众化的文化载体(小说、戏剧、影视、漫画、歌舞等等)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追求自由、追求解放精神实质与价值追求,从而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

总而言之,我们不需要要求人人都像哲学研究者那样研究哲学理论,而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内涵传达给普通民众,使之能够以具有哲学色彩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形成新的价值观,最终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实现对其自身与所处社会的自我解放。只有这样,才能在大众与哲学之间构筑一座桥梁。让哲学“回到人间”,让大众“走向天堂”。

参考文献

[1]艾思奇 《大众哲学》(修订版),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2]孙正聿 《哲学通论》(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3]李兵 《生存与解放》,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4]牧口常三郎 《价值哲学》,马俊峰江畅译,1989年版,第3-4页

[5]李德顺 《价值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6]李德顺 《价值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120-121页

[8]艾思奇 《大众哲学》(修订版),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9]牧口常三郎 《价值哲学》,马俊峰江畅译,1989年版,第107页

大众哲学论文范文3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比较难懂的,常人难以理解的学问通俗化的一个过程,换句话说就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从抽象难懂向具体、通俗易懂转变的变化过程,这样使得原来仅仅有一小部分的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而转变为被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并且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成功与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在中国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它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命运。人民大众包括的群体众多,无论何种职业、宗教、地位等人群都可以称之为人民大众,人民大众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作用重大,人民大众创造了历史同样承担了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民大众所掌握所运用,而不是“小部分人的特权”。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主要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和用人民大众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知识、经验来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基本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行研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就需要在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要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之通俗化的语言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民大众理解并运用。

1.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紧迫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发展进步,经济文化不断地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第一,一部分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小部分学者们的知识,而且他们只是执政党的一个执政手段。第二,一部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晦涩难懂的理论,没有认识到其在指导实践方面的重要意义。最后,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至今仍有一部分人对马克思列宁等经典思想家的观点还存在着一些偏见和误解。实际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单单只是这些思想家的经典观点,还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发展的指导人民生活的更好的理论。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对过去错误看法和误解予以更正,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应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其与我国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我国的实践中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但是,在生产力、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变化很大,这种变化势必会引起哲学领域的变革。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提出与19世纪为了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在社会的变化中要不断的发展变化,进行不断的丰富。将高深的哲学理论转变为能被人民大众都接受的文化理念,使其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继续服务。

2.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

2.1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深入研究

专家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和推广过程中,应该继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本成果理论继续重视和发展。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品一般都是比较高深专业难懂的思想,因此,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要将高深难懂的理论思想简单化,使得人民大众都能接受,最理想的就是让文盲都可以接受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想在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上下都理解拥护。

2.2对最新成果的宣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重点之一,推动最新成国的形成,从而有利于大力推进哲学基本原理的创新,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3应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应在当今的社会实际的前提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观点来指导社会发展,促使社会的科学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和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紧密联系,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和情况。

3.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方法

3.1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深奥的哲学理论

在具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工作过程当中中,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应将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转换为通俗易懂的理论,使得人人都可以理解都明白,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更进一步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诸如将相关的理论书籍用大众化的语言进行编写等措施,使得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其地位不能变,它是人人都需要尊重敬仰的一种文化,不能过于低俗或者庸俗。

3.2运用多种宣传方式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要多种宣传方式的综合运用。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实现宣传手段的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使得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但在这个过程也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诸如生活习惯、知识水平等因素,将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工作进一步的深入。

大众哲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三部分重要组成,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引我们进行社会实践的。随着现代精神文明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的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从而可以为解决各种关于时展中的重要问题,也可以成为精华来引领时展精神,这样就引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大众化的问题。理所当然,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众之间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理论困境与现实问题的双重诉求又该如何处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的重点关注问题

(一)大众化是通俗化,不是简单化和庸俗化

沉痛的教训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并不是没有发生过,那是发生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相继去世后的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被第二国际领袖考茨基、伯恩斯坦等人把持,马克思主义被扭曲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变得严重地庸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被称为科学理论,毫无疑问首先必须要做到科学、准确,关键是怎么样体现出来而不是一味追求简单易懂。若果不具备科学性就不能称为科学理论。当用哲学的名义来美化现实中的任何一切就是庸俗化的表现形式。一些单纯追求市场完全不顾一切的迎合相关人群的需要,抛弃了哲学应该有的科学性而沦落为低俗趣味的大众化出现。死亡哲学、饮食哲学,等等就是如此。所以我们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要做到让大众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理解,用一些大家可以接受的理解的说法,日常谈话的方式来传播,另一方面也要谨防沦落到庸俗道路。

(二)要关注大众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求首先要看到大众的新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社会阶层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新的阶层的出现打破原有旧阶层,但是新出来的一些阶层格局有很多不稳定性,这些不稳定性成为阻碍我们实现大众化的因素。社会经济方面,它的组成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分配方式等多样化的趋势还将进一步发展。我国各个社会阶层的再就业、分配等方面出现了多样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有相同的爱国情怀和理想促使他们成为大众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取向使他们对哲学理念的偏好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因此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最广大人民的大众哲学必须要按照大众的差异性来拓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具有包容性。

二、大众化的具体实现路径

(一)用大众化的哲学理论来指导实践

用大众化的哲学来指导实践,即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解决生产生活的问题,这就必须要求大众化哲学必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进入大众贴近生活。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得到大众的认同必须做到在符合我们的心理生理习惯,与大众同气连枝,才能更好地指导大众得到效果。恩格斯说过一段话:“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越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给美国工人,而越多有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去检验它,它就越会深人他们的心坎。”另外,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要迫切的最大化的表达人民的利益。大众自身的各种利益的满足程度决定了大众对价值观的态度。同志曾经说过“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只有进入寻常百姓的社会生活中,才可以主导主流价值观才可以通过主流价值观达到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才可以有更加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力。

(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方式

大众文化的日益兴起是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随着现代民主意识的发展,因而大众文化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它具有广泛性、平等性和普及型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匹敌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怎么样才能在众多的社会思想大潮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被大众认可和喜欢以及被接受之后如何实现大众化是要解决的关键点所在。在过去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主要通过组织育等传统的传播方式下来传播的。但是在信息高速发展和传播的今天,我们要利用具有互动性、兼容性和形象性等特点的传媒技术和其他的便捷的相关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来取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的。电视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手段,在我国电视的普及率是很高的,它的观众多覆盖范围广可以说适合各种阶层各种年龄的人群,而且它是声音图像集为一体可以从视觉听觉等方面来传播而且实时性互动性兼容性都是一流的,具有很大的传播优势。当然除了电视途径,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快速传播,在这个时代大众所需要的知识只需轻松点击网络即可,而且大众也越来越依靠网络,顺应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也必须从网络抓起,而且这样更利于大众接受和传播。

综上所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我国开始,它就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实践紧密的结合,更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优良的传统结合起来,进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进程中不断地自我更新完善,甚至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牢不可破的指导思想。正是因为我们不断的开展积极地大众化运动,才使得哲学具有了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我们更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参考文献:

[1]周宏,侯惠勤.当代信仰问题的哲学思考[J].理论战线,2012(11):47-50.

大众哲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探索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在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并赋予鲜明的中国民族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突出了下列几方面。

一、理论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各个领域。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对中国社会性质、各阶级状况和时代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建设人民军队和依靠人民群众进行人民战争等战略思想和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运用于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战略等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原理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运用于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提出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表现。

二、方法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把科学的世界观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种突出表现。同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正确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鲜明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日益紧密的结合。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结合起来并运用于指导实际工作,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可以说,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原理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所形成的许多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贡献。

三、群众化

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广大劳动群众争取彻底解放的思想武器,然而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抽象的理论真正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变为他们的思想武器,需要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通俗化和群众化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群众化的大师。他善于运用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优秀成果去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去通俗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道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他不但身体力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还大力培育了我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而大大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

四、实践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其最终目的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变为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是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彻底解放的锐利思想武器。从民主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一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和行动的指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变为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根本要求和最高表现形式。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必须大力倡导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加强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哲学思想的研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大众哲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制约因素;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1-0043-04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和开辟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的实践路径。然而,伴随着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信息社会、风险社会的到来,我国社会正经受着一场价值多元、思想激越、文化碰撞的急剧转型期。与这一宏阔社会转型际遇相伴生的是各种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诸如:贫富差距扩大,阶层分化,诚信缺失,信仰迷失,道德滑坡,政府信任度下降,环境问题凸显,“拼爹”现象频发……所有这些,致使人们极易产生纷乱迷茫、无所适从之感。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引我们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客观环境已发生重大转变的历史境遇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亦需与时展同步,解答时展中的重大问题,继续成为引领时展精神的精华,这就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大众化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众之间的关系?如何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产生的理论困境与现实问题的双重诉求,已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反思问题:转型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现象透视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加速转型期,社会转型的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均前所未有。在社会加速转型过程中,社会的快速流动使社会结构趋于复杂化、多元化、碎片化、多向度化。社会的巨变,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亦要顺应时代的变化。纵览我国转型时期的社会实际,当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呈现以下面相:

(一)主体意识的普遍觉醒要求哲学更高水平的贴近与参与

透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维度视角,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传统的宣传理念落后,致使一部分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而伴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受众与传播者站在“平等”的位置上,网络世界中沟通的主动性、对话的平等性、传播的广泛性以及交流的匿名性使得信息传播过程中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地区化、去现实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如果说传统的“大众化”让人感觉是一种“皮下注射”式的强制灌输的话,那么,网络文化给予的自由选择意识大大释放,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个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张扬,“今日碎片化制度下的主体,从反思状态转向了自反状态。”[1]从而使得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意识形态多样化倾向日渐强烈,给“大众化”带来严重的冲击与危机。当下,主体意识的普遍觉醒,要求哲学更高水平的贴近与参与。正如陈先达教授所言:“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喜欢幽静孤寂,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它们文风晦涩艰深,难以读懂;它们那种玄妙的自我深化在门外汉看来正像脱离现实的活动一样稀奇古怪;像一个魔术题目,若有其事地念着咒语,因为谁也不懂他在念些什么。他的这一批判性思想是我一生从事哲学工作的指导。我一贯反对纯哲学思辨,只在概念上兜圈子,无论是文章还是专著,总要让人知道你在说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谁也看不懂的哲学文章,除了哲学圈子里的人以外是很难流传的。我们不是活在康德、黑格尔的时代。看不懂的文章就是好文章,这是吓人的话,对于面对群众面对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是不能成立的。”[2]

(二)对社会秩序公平正义的强烈诉求需要更深层次的哲学批判与理论引导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观之,人类社会是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历史架构中向前发展的。在宏阔的历史境遇中,社会整体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断接榫、磨合、调适的进程中向前推进。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期间也伴随着社会转型。从总体上看,35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则充满着探索、创新和奇迹,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濒临“经济崩溃边缘”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迅速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样的社会转变和结果确实让我们振奋,让世人震惊。而当下,我国社会阶层却发生了许多深刻而剧烈的变化,财富的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化的形势和由此造成的社会结构紧张局面开始越来越严峻;阶层结构出现“固化”倾向,社会中间阶层比例较小,阶层利益呈现“多元化”、“碎片化”之特点。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3]284在新的历史时期,公正问题正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下,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的大众主体,贫富分化过度导致人们经济上、心理上的失衡。他们对社会秩序公平正义理想的强烈诉求,需要更深层次的哲学批判与理论引导。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逻辑日渐充斥,大众理性思考、价值判断与选择需要遭遇种种深层困惑

现代社会中,资本的运行逻辑把人群依照经济依赖性进行安置,哲学的发展、研究已经无法漠视社会经济活动的存在,否则,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同时,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也不能再拒绝哲学的介入,经济活动中哲学理念不是哲学在凑热闹,更不是用一种前定的逻辑体系先验演绎的,而是经济行为内部以及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本身就存在着哲学意蕴。像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市场经济的诚信问题、现代管理学中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等等,都内在地蕴含着哲学理念。哲学对市场经济的穿透,实际上是经济活动本身的内在本质的一种映射,通过这种映射,我们就可随时廓清经济现象中种种迷雾,使我们从深层次上来理解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但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日益蔓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同日趋边缘化。对于这个问题,曾明确指出:“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4],我们应当正确面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为什么人们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出现了什么问题?人民大众究竟需要怎样的价值追求或精神家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如何才能代表和满足人民大众需求?这些都是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四)对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一元主导与大众文化、接受心理已发生重要变化之间的某种错位现象,未能提供自觉审视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表征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传播包括社会渗透、心理渗透、历史渗透和人为渗透。社会渗透是指意识形态在社会群体间、组织间的共享程度;心理渗透是指意识形态中的价值观、信仰、态度;历史渗透是指意识形态中的价值观等在一段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而人为渗透则是指不可见的意识形态要求从可见的宣传、文化等载体中体现出来,如物质环境、政治作为、结构、政策和政治社会化等。而“一种意识形态并不一定是静止的,新的形势会需要人们对新目标做出新解释和强调,于是,新奇的、互不相干的甚至前后不一贯的要素都会悄悄而入。这样相当大的含糊性反而成了一种明确的优点,因为恰恰是含糊性允许了灵活和变化。”[5]

在后工业社会、消费社会、后现代社会和风险社会历史节点上,在国际社会新思潮不断涌现、思想多元日益激越、文化碰撞越发激荡的全球化时代,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受到挑战与筛选,在观念文化层面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盛行,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信仰的危机、价值观的扭曲。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环境的演化存在一个跨界现象,即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部的社会观念和价值的微观演化,也包括与外部环境宏观的共同演化,而且这些层次的演化是交互嵌套、难以区分的。行为主体的微观活动有时会对全局、宏观产生影响效应,反之亦然。例如,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以反抗全球化为特征的环境运动、极端自由主义的爱国主义运动、反对社会排挤运动、女性主义运动等,已经很难用“好”或“坏”等传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范式来判断。把握话语霸权和垄断性科技优势,借机渗透西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欧美中心主义”的各种文化意识形态产品以“市场准入”方式进入我国,挤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空间,并被“边缘化”与“弱势化”。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的日益增强对转型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淡化”和“失语”的危机。如何回应全球化进程中“非意识形态化”干扰的复杂局面,对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深度探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归因分析

通过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不难看出,在我国之所以出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今天之局面,是有一定原因的。我们可以从信仰危机、理论困境和环境驱动等多维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归因予以深度探源。

(一)信仰危机

信仰即“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6],信仰就是对一种主义、理想的确信、尊重和践行。信仰是适应一定经济基础产生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信仰,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可以立刻付之于实际谋生的工具,它解决的是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不是具体的微观实际的问题。它所解决的问题关涉人的精神信念和理想追求,关涉具体实践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一些人别有用心地抛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失败论”;另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西方文化也在更广泛、深入的领域进行交流、碰撞,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也企图从文化意识形态领域腐蚀我们。从国内环境看,21世纪我国进入全新的历史时期,伴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随着经济的多元化,主流文化的影响逐渐式微,文化、思想和价值的多元化异彩纷呈,从而“把我们推进激烈的价值冲突中”[7]。在意识形态与思想文化多元并存的情况下,社会大众的信仰选择日益多元化,受其影响,我国社会已经显露出世界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普遍出现的弊病:对大自然的过渡开采,造成了社会财富浪费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人们的精神空虚,道德败坏,物欲横流等面相,甚至出现“表哥事件”、“房妹事件”、“常艳事件”等。

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是可悲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是推动人们去创造和开拓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世界,推动人们不断努力奋斗,改变自身的生存条件和进行自我完善的精神动力。观照当下我国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城市改造、房屋拆迁、城镇建设、占用土地、下岗失业、农民进城,社会保障不完善、社会管理跟不上、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个别国家工作人员等等,使得人们的思想困惑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念信念成为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步伐所面临的极为现实的问题。

(二)环境驱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环境的共同演化是受社会环境、发展战略、系统组织、系统动力等直接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活动,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形态——人的发展需要。从中国的实践来看,接受马克思主义不仅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政治需要,更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摆脱原来“极左”理论思潮和僵化体制,在开放的条件和改革中对各种机制和体制的借鉴和移植,社会结构、社会生产方式、交往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过时论”、“无用论”、“终结论”这股非意识形态思潮也陆续侵蚀马克思主义,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也越来越受社会上的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但作为科学真理的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在这种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形成若干个“力的平行四边形”[3]697形成强大的力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前进。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和发展的环境资源较为丰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所积累的成功经验,有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剧变的教训,还有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社会资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挑战性和创新性研究奠定了基础,也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探索务实、求真去伪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影响其所处的环境,而环境反过来也会作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变革,两者的演化轨迹是相互缠绕在一起的。

(三)理论困境

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8]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9]这些年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课程项目、专著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是,真正把学术成果积极地转化为一种“大众”思维方式的却不多,真正属于反映“中国问题”的文章屈指可数。这就衍生出一个深层的理论问题是:哲学与社会现实、哲学与大众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对此回答直接击中的是,如何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产生的理论困境与现实问题的双重诉求。

观照当下,我们不仅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问题日趋复杂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摆在执政党和全国人民面前,迫切需要理论界去研究、去破题,提供深度分析和新的视角,这是每个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三、方法论构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特征是其现实生命力之所在。全球化与改革开放的内外因互动,以及社会矛盾、生活境域和接受心理的总体性变化,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构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是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

从理论的内涵方面来看,民生视角对于推进大众化至关重要。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来看,哲学本身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面临着如何“化”大众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植根于社会生活,贴近人民大众,重视人民利益诉求,真正关心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城市改造、房屋拆迁、城镇建设、占用土地、下岗失业、农民进城,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新的执政理念,为实现马克思主义最终目标即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实现路径。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在体现民生、关注大众物质利益的实现与现实生活才能赢得人民,深入大众之心。

(二)构建互动协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传播方式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人能够去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对谁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怎么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传播?笔者认为,首先,要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传播的方法论方案。其次,要改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创新传播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通过理论专题片、理论讲坛、理论访谈、通俗读物等大众化品牌活动,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载体创新,变抽象为具体,变道理为形象,变思想为故事,让科学理论真正走进基层群众。再次,要构筑多位互动协同传播模式。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理论切近社会裂痕、化解矛盾和冲突,是理论的生命力所在。理论若陷入盲区,则必然导致实践上的操作误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若缺少与实践相对称的理论,实践者和大众主体就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谬误性。因此,构建内含“系统”、“多位”、“沟通”、“互动”、“对话”和“协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多位互动协同传播模式就更符合当今的社会现实。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层意蕴就是要进入中国文化的深处,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文化的新的组成部分,实现中国文化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也是要实现中国文化的复兴,这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结合的终极指向。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改革急剧转型时期,要从在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信息社会、风险社会等多元思潮影响下的“大众”出发,在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的“历史高度”的同时,书写出既“可信”又“可爱”的作品,以解决大众的精神世界问题。

参考文献:

[1]乌尔里希·贝克,伊丽莎白·贝克-格恩斯海姆.个体化:(序一)非线性模型中的个体化[M].李荣山,张惠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6.

[2]陈先达.信仰与探索:陈先达自选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9.

[5]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81.

[6]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辞书出版社,1949:247.

[7]马蒂亚斯·霍尔茨.未来宣言:我们应如何为二十一世纪作准备[M].王滨滨,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20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