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论文大全范例6篇

中学德育论文大全

中学德育论文大全范文1

关键词:社会化;全面发展;世界历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6-125-02

高校德育社会化,是指高校德育为了发挥塑造学生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借助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构建以学校为主导的社会系统工程,实现不断完善自身和适应、改造与发展社会的过程。它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密切相关,它既是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又是高校德育发展的主观诉求,高校德育社会化的发展,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本文主要探讨高校德育社会化发展的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德育社会化的发展

1 高校德育社会化要坚持“以人为本”。高校德育社会化要遵循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首先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大学生的成才,从而促进其德育的完善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高校德育社会化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教育者为本,尤其要以受教育者为本,“德育作为主要关注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塑造的专门的教育领域,其教育成效的体现就是学生人格的全面提升与素质的全面完善,而其教育成效取得的关键则在于德育本身的人本发展,也即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内在潜能。以学生的实际为教育的出发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根本目的”。高校德育要把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但同时也良莠不齐。针对情况的不同,高校德育教育者在研究学生的不同需要过程中可借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即根据生理、安全、归属、爱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不同来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逐步引导其更高层次的需要。在需要和满足的循环往复中培养学生的理想。

2 高校德育社会化要促进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充分发展。高校德育既要承认学生是能动和受动的辩证统一体,也要正确处理好共性和个性协调发展的关系。电就是要促进大学生和集体的和谐发展、大学生和他人的和谐发展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一方面,在各种集体活动中,每个大学生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都会积累共同生活的经验,掌握丰富的道德规范和与人相处的学问与技巧,促进个体社会化;另一方面,每个大学生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活动、工作和角色,不断发展自己的志趣和爱好,更加个性化。大学生和他人的和谐发展主要是指生生的水平交往和师生的垂直交往搭建人格平等、教师首席、学生主动参与的交往网络,尤其是网络环境下的匿名交往,心灵的沟通是主旋律。大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指的是高校德育在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正面引导,从而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人格。

二、世界历史理论与高校德育社会化的发展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之所以重要就在于马克思通过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一定灭亡、共产主义一定胜利的必然性。“世界历史”不是一个地理性概念,也不是指有人类以来的历史,而是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全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状态,是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彰显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价值和意义。当世界历史理论作为一种现实社会的发展趋势已不可阻挡。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高校德育社会化也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世界历史理论不仅是社会经济命题,也是政治实践命题,更是思想文化命题。在思想文化领域内,世界历史理论和高校德育社会化是双向互动过程,世界历史的发展对中国来说是由外而内,从整体到部分对高校德育社会化产生影响,而高校德育社会化是由内而外,从部分到整体回应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高校德育社会化就是将高校德育“‘扩展到世界范围’,‘上升到世界水平’,‘在世界范围内组成一个整体’,‘着眼于世界范围进行思考’,‘在世界范围内采取行动’”。高校德育社会化将世界历史引向深入,直达人心,世界历史将高校德育社会化推向世界,在沟通和交流中提升和发展。

1 世界历史扩大了高校德育社会化的交往范围。基于世界市场普遍交往的世界历史拓宽了高校德育社会化的发展空间。信息资源共享,现实社会和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打开了高校德育的视野,充分利用人类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世界性的普遍交往是高校德育广泛参与世界性的文化生产与消费,实现文明共享,从而使自己得到丰富。世界历史有利于高校德育主体成为类存在和个性存在的主体。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一方面是人的自由个性日益生成,超越了狭隘的地域性存在,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共通性日益凸显,人本意识、类意识、人类的共同利益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应对全球性的道德问题、环境问题等。世界历史有利于增强高校德育与世界之间的全面依存关系,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高校德育在坚持民族性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也能为世界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2 世界历史理论明确了高校德育社会化的时代使命。高校德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世界历史时代,高校德育社会化将“社会”延伸至世界。也就是说,它不但要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绝不等同于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一体化。我国在推进世界历史进程的同时,必须坚守自己的民族特性和文化特性,而这也是高校德育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和意识形态性就是在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我国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保障和智力支持。高校德育面对世界历史,既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公民,也要培养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简言之,高校德育社会化将世界历史引向深入就是在国内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在国际上致力于构建和谐世界。

三、社会有机体理论与高校德育社会化的发展

马克思在1847年《哲学的贫困》中明确提出了“社会有机体”这一范畴。他正式向世人阐明了社会有机体理论,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此后,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研究和写作中又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通过这些论述,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到马克

思所强调的社会有机体是一个由各部分、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中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囊括了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范畴。高校德育社会化就是要以学校为主导把德育推向整个社会,借助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来共同完成德育。从其内涵的表述,不难看出德育一开始就应该是全社会的事业,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尽管高校德育要以学校为主导,但仅凭学校或家庭的力量来实现德育社会化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只有争取全社会的力量,借助于社会环境和社会教育才能实现德育的育人功能,

1 高校德育社会化的实现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传统的高校德育过分夸大学校教育的功能,大包大揽,偏重理论教化,是一种与社会脱节的封闭式教育,这种教育不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也不能协调各种德育力量来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因此导致德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并及早实现高校德育社会化,理应树立德育系统工程的理念,把德育看成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集中全社会的资源及力量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分工明确但又紧密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同时处于主导地位的学校,不但要注重理论教化,更要注重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应与社会联合开放办学,让社会参与到学校的办学工作过程中,不断拓宽社会德育渠道,引导社会、家庭、大众媒体等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来,逐步营造一种社会关注德育,学校关注社会,同心协力,共同育人的良好的工作氛围。为此,高校要主动向社会渗透,德育工作者应走下讲台,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向社会学习,向时代学习,只有树立德育是全社会系统工程的理念,才能实现高校德育社会化。

2 高校德育社会化要求我们不断优化社会环境。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指出。社会是个特别复杂的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大环境。高校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并与社会环境发生着重要的交互作用,大学生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反映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折射着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高校德育社会化就要求我们不断优化社会环境,充分发挥社会环境在高校德育中的育人功能。首先,优化传媒环境,为高校德育社会化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信息化时代来临的大前提下,传媒输送的海量的、良莠不齐的信息给高校德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导致教育性传媒内容受到冲击。大众传媒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其次,优化学校周边的社区环境,为高校德育社会化提供有力保障。要依法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最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为高校德育社会化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风气是影响德育环境的重要因素,其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德育社会化的实现程度。因此,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弘扬社会正气,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并积极有效地发挥其正面功用,是实现高校德育社会化不可缺少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袁本新,王丽荣,人本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1,

[2]张世鹏,什么是全球化[J],欧洲。2000,(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M],北京:人民出版杜,1995:142―14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杜,1995:102,

[5]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杜,2007:318,

中学德育论文大全范文2

关键词:和谐校园 德育教育 德育体系 构建

和谐校园从根本上讲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和谐。在一个和谐校园中,不同背景的人平等共处,不同取向的价值观互容共存,良好的关系、融洽的校园气氛使各种矛盾冲突得以缓和,起到了重要的社会剂作用。而要实现校园的和谐,必然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传统德育教育的不足

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是对学生的关爱,核心是教学生如何做人,重点是知识的学习。长期以来,我国的各级教育机构片面地把教育只看成是对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育的基础,淡化了教育的核心,导致了德育教育的“四个不够”:

1.重视程度不够。以德治校的理念逐渐为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但这种认识往往停留在口头上,把德育教育看作可有可无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2.全面理解不够。即使强调德育教育,事实上却把德育教育等同于政治理论课教育,理论层面突出阶级、国家、制度体制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或多或少地忽视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教育。

3.教育的针对性不够。当代大学生希望正确认识社会,但又缺乏辩证思考的能力;他们追求理想,但动机趋向功利化;他们的智力发展达到高峰,但缺乏辨识能力;他们的自我设计愿望强烈,但自我评价片面;他们要求独立,但又意志薄弱,存在依赖心理。而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却对大学生身上存在的这些缺陷缺乏足够的认识,片面强调德育理论,缺乏教育的针对性。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够。德育教育只是表现在几节政治理论课上,即使在课堂上也缺乏师生间的互动,课堂教学局限于单一的“传道”,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及各种困惑;课外虽建立了一些学生社团并组织开展了各类活动,但学校对这些往往缺乏人生观、价值观、义利观、集体观念等的正确引导,德育教育的效果不够明显。

因这种教育体制而产生的德育教育缺陷,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素质建设的重要因素,更是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此,建立一整套适应和谐校园建设的德育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德育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德育体系的构建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和谐校园的客观需要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为基础,以德育教育途径的多样化为手段,形成“整体构建,全面实施,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德育格局。

1.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和谐校园构建的总开关。

⑴抓教育,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德育教师不可能独自承担学生德育教育的全部责任,学校和员工等环境因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整个校园构建了教育环境,而这个环境必然影响和塑造着每一个学生。因此,德育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由几个德育教师在课堂上来完成,必须扩展到整个校园和全体教职员工更广阔的领域,必须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树立全员参与德育教育的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⑵抓制度,实现德育教育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良好的德育环境要靠健全的制度做保障,因为制度更具有长期性和规范性。当前主要的是建立健全全员参与德育教育的相关制度,形成和谐的工作、服务体系。和谐的工作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保证,其重点是要解决德育首位的问题。把德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全方位地构建起由党委领导,各职能部门参与,思想政治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唱主角,各科教师配合的高度统一的、协调的德育网络,实现教育目标的和谐、全面发展。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应把和谐的服务体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大学生思想教育总体规划,只有不断完善,建立健全校园管理服务体系,才能保障大学生学习活动的有序进行,使当代大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比如:关注有心理障碍和学业困难的学生,贫困学生的优惠政策等,切实为他们服务。⑶抓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是创造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历来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起到无声的育人效果,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想的文化融合,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实效性。当前要注重大学精神的培养,注重大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注重大学生诚信理念的培养,切实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学术道德、学习道德氛围,促使青年学生在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推动下思考、理解、感悟和完善自我。

2.建立和谐、科学的德育教学体系,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⑴突出传统美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教育,应当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立足全民族、全社会和全人类,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精神文明成果,加强人道主义、国际主义等“共同道德”的教育,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教育。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源远流长的传统道德构建了古代中国的社会秩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今天要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领域的谜团,应补上传统美德教育这一课,因为它是民族的、传统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是经历数千年考验而传承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就传统道德来说,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又要对传统道德进行批判、改造、创新,着力塑造与当今发展趋势、基本要求和历史使命相适应的时代精神,以形成社会主义道德的新优势,构建大学生的道德体系。⑵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教育与就业上岗零间隙的双赢人才。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在社会需求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长势必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学生和学校三者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找适合自己要求的毕业生也越来越难。由于大学生缺乏职业化素质和职业规划意识,导致自身缺少市场竞争力。究竟大学生缺少什么样的职业指导?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上存在哪些问题?我们能够为此做些什么?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要深入细致的做好职业指导工作,职业指导工作必须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这样做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毕业生盲目择业,而且还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聘请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结合他们自身成功和成才的实践体会,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敬业和勤业精神教育,开展榜样教育,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把这种压力作为动力,促使学生刻苦学习、勤练技能,为就业做好准备,以此提高学生市场的竞争能力。⑶突出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化解思想矛盾和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优良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当前,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各种压力直接造成很多学生的心理负担,由于大学生的文化层次较高,社会对他的期望、要求较高,大学生自我关注和人生目标的定位也较高,因此,他们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自然要比一般的社会成员大得多。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乐观地面对人生,因此,高校应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变化规律,关心他人,遵纪守法,自觉承担社会义务,拥有协调的人际关系,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建立德育教育途径多样化的体系,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德育是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素质教育过程,是一个如何从“自然的人”、“生物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道德的人”的过程,德育教育的社会性决定了教育方式的实践性。必须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多方式的德育教育,切实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⑴结合课堂教学,探索行之有效的育人方式。理论知识的传播是不可动摇的,但传播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思想道德课程的特点就在于它的贴近性,其形式与内容一定要与现实社会生活相适应,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通俗讲解,使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摒弃不良行为,提高其政治理论素养。要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在进一步改善现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将抽象教育与直观教育相结合,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要大力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探索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法、直观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⑵结合专业课教学,寓德育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学校在深入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同时,各专业课、实验实训课的教学也应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道德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⑶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努力实现德育途径活动化。应当发挥大学生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主体地位和群体功能,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构建和谐校园的活动中来。各类学生社团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支持和帮助学生成立诸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会,引导学生形成浓厚的政治理论学习氛围。同时要与大学期间的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主题班会活动、党团组织活动、形势教育活动、社会调查活动、问题辩论会等丰富多样的校内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正确的舆论占领校内宣传阵地,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认识自我,在管理中调节自我,在生活中完善自我,养成宽容、谦和地对待他人,和谐地对待自然和社会的人格素养,促进道德知识、道德能力和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虞云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前线》,2005.4。

[2]《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2005.1。

[3]石国亮:《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教育报》,2005.1。

中学德育论文大全范文3

一、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理论的著述

现代德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有关著述中。由于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在德育思想建设方面冲破了原来的“封闭”状态,出版了一批西方国家德育理论的译著和国内学者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的编著,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翻译出版了当代西方德育论著作,除80年代初傅统先、陆有铨翻译出版了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1984)外,有陈欣银、李伯黍翻译出版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989),博维利翻译出版了美国哈什的《道德教育模式》(1989)等;此外还有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学文集》(1989)的第二、第七卷均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德育译著。我们不敢说翻译出版的这些著作一定都是符合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德育思想,但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的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论成果,然后才谈得上对其进行分析。第 二,许多学者出版了介绍西方德育思想理论的著作,如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1993),魏贤超的《现代德育原理》(1993)、《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1994)、《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1995),戚万学的《冲击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詹万生主编的《中国德育全书》(1996)中也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国内学者还编著了一定数量的有关现代德育论的著作和教材,如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张志勇著《情感教育论》(1993),戚万学著《活动道德教育论》(1994),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1994),班华主编的《心育论》(1994),詹万生著《德育新论》(1996),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1996),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1997)等。这些编著是近五年来的成果。

二、现代德育思想的精髓

我对德育思想现代化或现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德育论》“绪论”和拙文《世界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已有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强调了“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但未拓宽到生态空间考虑,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性德育。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性德育”。相对于无视儿童自己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性”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是德育观上的飞跃。但忽视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问题,“认知—发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现代道德主体,发展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主体—发展性”可以看作是现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体现了现代德育目标要求,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促使其德性的现代化发展;2、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亦即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3、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说,“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

三、关于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的探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对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德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德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王逢贤教授对德育本质属性、德育实体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统论述。德育本质是德育理论的最高问题,多年来的一种观点即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与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德育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认识。现代德育性质是德育本质在现时代的具体展现。在认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我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把德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即始终联系社会与人的发展认识德育,而不是脱离社会与人孤立地就德育论德育。二是动态地即在德育、社会、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析三者关系,阐明德育现代化问题。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发生、发展,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们没有把自然生态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易连云提交了关于德育生态环境的论文,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社会、自然广阔的背景上思考德育问题,才是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思想的。

现代德育功能的探讨,弥补了把德育只看作因变量的局限。关于德育功能,鲁洁教授发表了系列论文,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视野。虽然有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但是可以促进人们作更深入的探讨,求得更符合科学的认识。

我们把现代德育社会功能概括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与传统德育社会功能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指出现代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特点。

结合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人们对现代德育功能的认识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识空间。“今天有识之士都认为世界是一个命运相联系的共同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处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例如德育的政治功能,当前各国各民族之间既有竞争,也表现出各国、各民族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尊重。应立足于全球来认识现代德育功能问题,为了全球的、全人类的利益,必须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也为本国、本民族的自身利益,同舟共济,通力合作。所以,现代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

基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德育经济功能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实践,使德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而可持续性发展思想也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德育的经济功能在内容上不是片面地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增长,也就是在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的增长;2、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德育的经济功能促使人们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益关系;3、德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代替原有的资源观、发展观;4、培养经济道德,坚持勤俭建国方针;5、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教育包括德育尤其应注重创新性素质的培育,知识经济需要现代科技支撑,也需要现代德育支撑。

可持续性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由对经济功能的认识扩展到对德育生态功能的认识。当然德育生态功能的实践依据是生态环境的现实,主要理论依据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奠基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按三步发展的:人——人关系的道德,人——社会关系的道德,人——自然关系的道德。生态伦理学扩大了伦理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德育的范围,从而也扩大了德育功能的范围。40年代莱奥波尔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来,生态伦理思想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编制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生存的道德”,认为“可持续生存道德”是“可持续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德育的生态功能就在于要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正是由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学者们也纷纷提出关心环境的教育或生态德育的命题。1996年全国德育年会上刘惊铎、王磊提交了《生态德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论文。

四、关于德育过程思想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对德育过程的思考和研究很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时,已作了系统的回顾。由于学者们对过程研究的重视,使有关理论更加系统化、更加深化。关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的影响与环境影响,德育过程与各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各阶段及运行等等,都作了较前更为深入的探讨。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更有很多人作过探讨。但作为德育过程区别于其他各育过程固有的特点,似研究的不够。笔者提出过两方面的区别,一是教育目标上的区别;二是德育与其他各育所依据的规律方面的区别(详见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第八章)。

德育过程在历史上就是存在着的,我们要探讨的是现代德育过程;然而作为客观的德育过程,现代的与历史上的应当是有一致性的,其客观规律应当有其共同性。探讨所谓现代德育过程,实际上是探讨德育过程在现时代的表现形态或现代性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现代德育过程思想,在德育的现代性特征中有两点是能鲜明体现现代思想的,一是现代德育过程结构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变化。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两个基本要素。在传统的德育思想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对立的,教育者居高临下,以专制的、强迫的办法,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德;受教育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现代德育过程的思想,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在教育者的指导、引导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德育过程,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双向影响,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因此,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二是现代德育的开放性,现代德育过程是与外部环境相互开放、双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所谓外部环境包括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以致国际环境;当然,以德育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还应当包括自然环境。

五、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现代德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现代化,这就把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这是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的发展观已转向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统一。依据三维思想品德结构的设想,1987年前已把道德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作为德育目标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期尤需对学生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德育目标是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的首要因素。德育的现代性集中体现在德育目标上,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将影响着对德育内容、课程、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因此,对德育的探讨极为重要。转贴于

当前“可持续性发展”、“全球本位理论”是认识确立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重要理论依据。人、社会、自然的统一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宏观文化结构的基础,德育目标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要求。对未来道德主体的素质要求,在道德与心理素质方面,不仅要具有我们通常要求的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有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应更具现代性,在心理和道德上更重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等。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思想道德不断发展。70年代国外便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上升的价值观和衰落的价值观。按E·拉兹洛所述,人们已对19种主流价值观念和信念提出质疑,而有10条新兴起的社会观念;同时人们还面临着政治上绿色趋势等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向未来的道德主体提出了终身德育的要求。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是体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S·拉赛克和G·维迪努对现代教育内容的源泉作了系统阐述,其中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变化,社会政治变革,文化变革与科技进步,世界性问题,教育系统内部动因等。这对我们研究、制定德育内容同样具有参照的价值。袁正光教授关于经济、社会、科技变化所作的概括,更能看出制约现代德育内容的因素:经济,正在发生新的革命,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新的转型,工业社会转向知识社会;科技,正在出现新的突破,走向数字化信息时代。

基于现代德育目标要求的提高以及其制约因素,现代德育内容正在拓宽,形成一系列崭新的极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1、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

2、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

3、经济教育,含经济伦理教育,其中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

4、信息道德教育;

5、现代人的(道德)心理素质教育。

此外,还应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人口问题中的道德教育等。

六、德育方法的改革

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进展迅速。

(一)基于对德性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受教育者自主性。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着重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它首先是一种德育思想和德育要求,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也是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中学和小学关于主体性德育的课题研究,改变了忽视自我教育,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体现了主体性德育精神。主体性德育当然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国内学者研究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很多,例如韩进之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1983—1987);刘守旗“自我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的研究(1990);刘秋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1991)等。近年来提出的“自我教育力”或“自我教育力量”的概念,包括自我教育的意愿、要求,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力,自我教育的习惯等。

但不是任何一类“自我教育”都是完全符合“主体性”要求的。只有在主体—发展性思想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即把德育当作主体人格的提升,当作主体德性发展的过程,才是符合现代德育要求的。因此,自我教育有两类情况:一是姑且称其为“约束性自我教育”,即把自我教育主要看作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之类的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的过程;总是把自己当作教育、改造的对象。这是很难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主体人格的,很难发展其积极的个性道德品质。另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发展性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着眼培养主体精神,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不是片面地、单纯地检讨自我,约束自我,而是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因而能够悦纳自己,充满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对“灌输”问题人们已有共识。当然“灌输”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不仅是“方法”问题,包括德育(目标)意图、方法、内容、效果等方面。德育实践已经向人们展示: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灌输”,它不是外界“授予”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因此重在主体自己的积极活动,包括外部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着重依赖于主体的践行、体验、体悟。魏贤超的关于主体参与大德育思想,建立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的思想,戚万学的活动道德教育论等,都是从根本上改革德育方法的指导性理论。

(三)关于品德测评方面,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胡卫和肖鸣政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四)关注现代德育手段的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之于德育,有其优越性,但它毕竟是“手段”。不论何种道德价值观都可借助于这些工具进行传播。所传播的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因此它可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效应。1996年的全国德育年会上郭娅玲提交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德育功能问题的论文;麦志强提交了现代文化传播技术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论文。

七、关于德育课程论的重要进展

在以往的教育学论著、教材中,包括在德育原理的著述中,几乎未见“德育课程”这一术语,较多见到的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组织形式”这类提法。近几年来使用“德育课程”这个术语的频率日益提高。“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也被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之中。近20年中,我未见专门论述“德育课程”的专著。我第一次见到系统阐发德育课程理论的著作是1994年出版的魏贤超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几章。1995年魏贤超又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一文,再次阐明了他对大德育课程体系的见解,以全息论、系统论、现代课程论为指导,他提出了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这一德育课程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德育课程理论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我们的德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备。此后,在笔者主编的《现代德育论》中,设专章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强调德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育德性,提出区分“德育课程”和“关于德育课程”的问题。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一书中,更以较大篇幅系统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思想,其中介绍了许多国外德育课程思想理论,更开阔了我们对德育课程的视野。

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范围很广,涉及问题很多,以上是就个人学习中提出的几点看法,因篇幅有限,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没有阐述。本文所涉及的仅是有限的几个方面。

注:

[1]见《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1期,或朱永新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柯尔伯格著,魏贤超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教社1989年版。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5]易连云:《德育生态环境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6]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第11—12页,第10、76页,第77页。

[7]《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第93页。

[8]王伟立著:《生存与发展》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96—97页。

[9]例如1991年朱正威等编著了《环境教育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此书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并在有的学校开展了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我国的环境教育从70年代初的始创阶段到80年代以来的发展阶段,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环境教育体系。

[10]见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第五章《德育目标》,北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

中学德育论文大全范文4

【关键字】思想道德;一二三课堂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国内经济秩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物质极大丰富,国际交流频繁,思想道德教育一直以来受到各界的关注,国外的思潮、价值观不断涌入。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冲击着校园文化,非常容易侵袭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传统的价值观逐渐被弱化,学生的思想观念也会随之改变,这对于培养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这也是思想品德教育丞需解决的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及成员的关注。

而学校对学生开展的相关课程则被视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原本应该鲜活、生动、形象,然而却被看作是向学生灌输思想的工具课,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了畏惧,教师也怕教的趋势。尤其把升学率看作是衡量学校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的今天,学校片面追求成绩,一味的迎合考试、重视分数,轻视甚至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学生自我意识太强,以自我为中心,参与协作能力差,造成一些学生思想素质低下。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学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使其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直观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仅限于学校开展的课堂教学中的四十分钟是不能达到教育目的,因为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是在课堂上的教学,也为校园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品德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二三课堂的整合,让学生在积极活动中去体验,发掘生命的活力,进而不断的使道德理念得以提高升华,达到德育教育的目标。

因此,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多侧面的教育,必须梳理一二三课堂研究近况,采取综合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人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近况分析及结论

从查献来看,对思品一二三课堂资源研究的资料较多,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第一课堂”的研究

第一课堂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学者们主要是围绕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与途径、教学模式与效果展开研究。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的研究。范贵富在《试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科海科教论坛》2010年第5期)一文谈到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不仅要对教育观念进行转变,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对学生的心理、习惯的养成进行培养。他强调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注重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要精心设计活动课,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知行统一。戴洪才在《新视域下初中思品课中目标教学的运用》(《文科爱好者》2011年第6期)一文提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创设情境教学目标等六个环节进行实施,有利于优化课堂结构,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提高课堂效率。郑丽红在硕士论文《初中思想品德课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研究》(2005年)中谈到从新课程改革等方面详细的阐述了其重要性,并针对如何有效的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阐述和论证,最后提出自身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和过程的研究。吕志莲《关于思品课创境激趣教学环节的几点思考》(《教育学刊》2012年第2期)一文中提出思想品德课创境激趣环节要与其学科门类相衔接。在表现形式上要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的机会,注重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学生在探知、求索的引导下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乔铭礼《思想品德课导入法之我见》(《教育学刊》2012年第2期)一文中提到了教师应将具有创造性的导入法深刻地融进教学中,介绍了巧设疑问等六种方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具体运用。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和效果的研究。毛文兰《初中思想品德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一文中提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源头,其实质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的过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刘朝明《浅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科海科教论坛》2010年第5期)一文中提出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进而发现其身上的独特个性;教师还应在教学中充分的发挥主导。合理的运用声像,加强教学的效果,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求知欲。

学者们对第一课堂的目标、理念、内容、方式方法、教学设计、过程步骤、模式、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反映出第一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特e是围绕第一课堂教学目标,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和不同学生的需要,把握教材教学特点,提出了如情感法、创景激趣法、头脑风暴法等各种生动而有实践意义的方法途径,这为第一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参考咨询,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学习成长、相互交流进步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丰富了目前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现有研究,也启发了笔者对已有研究成果中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标准的共鸣和渗透,为笔者在研究第一二三课堂的整合时,提供了借鉴和创新的源泉。

第二,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第二课堂”的研究

姚小丽《在活动中体现德育教育的直观有效实施》(《教育学刊》2012年第2期)一文中谈到实践活动是紧密联系学生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桥梁,也是体现他们对知识的综合利用。且对学生产生直接的经验,尤其是活动内容的三个特性。让德育教育具体融入到活动之中,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去体验。

张雪兰《浅谈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才智》2012年第8期)一文中提出教学生活化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教学生活化,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要结合时政热点,培养学生责任感;要使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亲身体验,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第三,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第三课堂”的研究

蔡俊成《浅论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科海科教论坛》2012年第5期)一文中谈到以生活基础,课程也始于生活,促进学生在社会性方面的发展。提出以生活为本,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让学生快乐的享受生活。

陈明明《环境调查活动的开展--初中政治社会调查活动初探》(《政治课教学》2004年第1期)一文中提到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要关注学生生活,还要与社会实践的联系相结合,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各种活动,对知识结构和能力进行逐渐地完善,提升生活经验。以环境调查为对象,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强调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第四,对“中学思想品德结合一二三课堂运用”的研究

经查阅相关文献,有关中学思想品德整合一二三课堂教学的研究论文论著基本没有,只有在高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相关的论文论著,但都少见。

王多明《整合一二三课堂教学资源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一文中提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全方位的促进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对思想教育的纵深度进行不断地挖掘,将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得到全面地发挥,大力建设第二课堂的精品文化活动,紧密结合第三课堂的实践活动,全面整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育人的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各具特色。但笔者认为,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研究仅仅局限于国内的经验介绍,对本文有开拓思路的作用,对国外的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问题的研究尚未检索到相关论文,没有从根本上起到对比借鉴作用;有些理论性的研究,往往停留在教师对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问题理论研究的表面层次和部分地方,缺乏对理论的系统和深刻的研究和剖析,对思想品德教育在实践中的意义指导不太明显;有些实证性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某几个或一个环节,如模式、内容、途径、目标、效果评价等,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其规律,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第二三课堂的关注也比较少;已有研究往往只是停留于单一内容的描述,而对第二三课堂的重要性等问题缺乏深入的分析与论证,对于如何解决三个课堂相互联系和补充的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探讨。有关一二三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现状的研究尚未检索到相关论文,可见加强对它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同时也具有巨大的研究空间。

三、研究意义

一二三课堂资源的研究,既是全面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发展需求,也是把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论付诸于实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各种各样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精品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思想品德教育的乐趣,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丰富思想品德教育理论,创新教育方式及手段。对制约本地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三类课堂质量和影响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高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并总结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及学生成长有实质性指导意义的理论观点和操作方法,进而从发展的角度进一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实践的影响,思品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思品教育的实效性,丰富三类课堂发展的教育理论,创新教育方式,为社会教育机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加强思品教育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工作参考。

中学德育论文大全范文5

论文关键词:高校;德育;诚信;素质拓展;德育论文

教育部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德育工作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问题,深入研究和探讨高校德育工作的问题与措施,对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德育是维系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重要手段,是培育人才、促使个人发展,塑造国民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途径。就高校而言,德育是坚持办学方向,全面实现大学生培养目标的保证;就个人而言,她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及素质的提高起方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在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曾经有过“重智轻德”的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们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人生价值有所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辨别力......”。2001年,在韩国召开的“21世纪文明社会与大学道德教育”学术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与会学者申明:①面对人类的道德危机,大学教育应当有所作为,不应成为“职业训练所”;②新一代大学生应当成为“有德性”的人才,他们的重要使命之一,是改变人类的现代愚昧,建设2l世纪的新文明;③2l世纪的大学教育,更多地思考自身传承文明与道德教养的功能,并在办学理念、课程结构、评价体系等方面有所体现;④大学要设计道德教养课程体系、大学生道义实践的途径与环境,以及结合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等闭。可见,高等院校不应成为单一的“知识发送站”、“职业训练所”、“准就业机构”,而应该融专研学问、积累教养、准备就业三种功能为一体,培养一代有德行的高等人才。这种人才观不仅是高等院校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也是2l世纪世界高等院校发展的新定位、新趋势。

三、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l、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德育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高创造性与现实德育队伍状况错位:高校德育是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要传授科学的德育理论,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而且要从根本上转变人的思想,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完美人格。要实现德育目标的高难度,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高水平素质,要真正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目前,从总体上看德育工作队伍是较好的,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成才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德育工作队伍思想不稳定,信心不足,对德育工作的价值认识不够;不少辅导员、班主任精力投入不够,没有把德育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少数辅导员、班主任人格形象欠佳,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生工作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欠缺,不能很好的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工作效果达不到要求。

(2)德育方法机械、呆板、缺乏灵活性: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缺乏有效的方法,在现实的德育教育中,往往满足于一些道德理论、价值观念的讲授,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这就阻碍了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实践转化,从而导致实践中出现了德育考试高分而实际表现却不如人意的双重人格现象。

(3)德育途径和手段单一:在德育工作中,往往存在着只注重课堂教学的作用,而忽视隐性课程在德育中的特殊作用的现象。所谓隐性课程,一般指以“课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的教育影响因素”。隐性课程发挥的作用是间接的、潜在的、隐蔽的能起到显现课程难以发挥的作用。在实际德育工作中,往往对隐性课程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能在各学科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全面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育人观念,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班集体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从而使德育手段和途径陈旧、单一。

2、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原因:许多大学生获得的信息,并不完全来源于课堂,而是来源于大众传播媒体,但学生已形成的基本观点以及仅有的生活经验,并不具备处理众多信息的本领,特别是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太少,这是当代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贫血病”。

(2)社会及历史原因:我国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放松了对青年的道德教育,导致了“一手硬一手软”,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教育重至于轻德育,造成了教育实践中德育不到位、不落实的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其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承认个人对利益的追求带来了社会进步,由于对利益追求合理性的承认,青年对金钱、义利等重大问题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成就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效率意识逐步形成。但注重个人奋斗,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过于讲究实惠功利等消极现象也随之产生;以及社会上的大众媒体、不良社会风气、网络等都对大学生产生着负面影响。

(3)家庭原因:现在的青年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寄托了父母的全部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使许多家庭过分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做人”方面的道德品质教育,家长对孩子的奖惩也是重物质奖励轻精神鼓励,使孩子产生道德方面的错觉。

四、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措施

高校教育正承担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重任,能否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与时俱进,培养出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是当今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问题。

1、加强管理队伍

康德说:“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只有人才能教育人。换言之,即只有自身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教育人”。作为德育主体的辅导员、班主任必须时时、刻刻、处处加强学习德育理论,使自己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和优良德行。

2、创新德育内容

德育创新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选择,也是德育具有实际意义并不断发展,走向科学化的本质要求。德育内容要创新就要作到四个转变:由重灌输向灌输与渗透并重转变;由主观的生硬说教向民主说服引导转变;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由传统式向现代化试转变。

3、优化德育环境

大学德育工作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他必然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良好的德育环境既是一种客观的教育力量,又是德育工作富有成效的前提条件,所以要不断加强对德育环境的预测、分析和研究;努力营造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建设科学、健康、高雅的育人涵义和科学、人文精神深厚的校园文化;强化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教育。

4、充分合理利用网络技术

由于网络隐蔽性的特点,他是大学生真实道德水平的主要表现场所,也更是大学生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和重要方法之——慎独的重要处境。因此网络提供了道德修养和道德训练的新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加大网络文化建设,如网络上论坛、QQ、博客、E-mail等。

并通过网络文化的建设引导大学生磨练道德意志,进而形成道德行为,真正实现知行统一,实现美好的道德理想。

5、建立德育论文答辩制度

为能较好的改变目前许多高校“重理论教育轻德育教育”的现状,可以在以往毕业论文的同时要求大学毕业生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出认真的回顾和分析,并形成个人总结德育论文,将大学几年来的成长历程在德育答辩中进行自我陈述,如“大学中我最难忘的是遇到的第一个挫折”;“我最大的一次失败是什么?”;“我最无法忘怀的是那次考试有一门功课''''挂''''了”;“在我取得的这些成绩中,我最享受的是大家一起参加比赛时的过程”......通过德育论文答辩可以全面考核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情况,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不断完善高校德育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从2003年起开始启动毕业生德育答辩,每个毕业生结合自己的大学经历撰写3000至5000字的德育答辩论文,回顾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人生感悟、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学院负责人、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答辩委员会,为每个学生的答辩进行评判。德育答辩的最终成绩由现实表现、书面总结、同学互评以及交流答辩等几部分成绩组成,分为优、合格和待考察,成绩评定为待考察的同学还有二次答辩的机会,每名学生德育答辩的最终成绩将记入学生成绩单。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目前正在酝酿将北理工的经验在全市推广,合适的时候在全市高校中实施。

6、实施素质拓展学分制

素质拓展学分制目前在一些高校已开始实施。把德育工作纳入学分制,赋予德育情况一定的学分并与毕业证挂钩。也可以使大学生自觉的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行为。

总之,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共同做好高校的德育工作,使大学生能真正的在德、智、体、美、劳中全面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刘利才。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6):107.''''

中学德育论文大全范文6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以德育人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强化以德育人的认识,把德育放在首位,这是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是个人发展、国家繁荣稳定、长治久安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这是带有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在任何时候,不能动摇,因此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同心同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关键词】强化以德育人的认识 把德育放在首位

【本页关键词】论文写作 期刊征稿

【正文】

三、把以德育人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三种关系1.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智育、体育关系,坚持把以德育人放在首位以德育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这是正确认识和理解素质教育的核心。德、智、体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文化科学素质,以及良好的身心素质,是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因此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德、智、体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要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人才的首位。2.正确认识“德育首位”和“教学中心”与德才兼备的关系“德育首位”和“教学中心”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不应该使二者对立起来。社会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德育解决人生的根本方向和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摆在首位。“德育首位”对“教学中心”从方向上和动力上起保证促进作用。而教学这个中心工作又为德育的实施提供了主要的舞台。这恰如一个旅行者“识别方向”与如何行路之间的关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人才成长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才的首要条件。德对才具有促进和导向作用。一个人志大才疏,不学无术不行;反之,才大志疏也不行。美德出良才是人才成长的一条重要规律。人有高尚的道德,才能正确运用科学知识为人类造福。而道德丑恶者,只会用科学手段伤害别人,危害社会。有德无才办不成事,有才无德坏大事,治国之道,吏治为本,选人之道,品质为本。这是有识之士的治国方略。有道德,人才能高尚;有修

一流信息监控拦截系统

一流信息监控拦截系统提醒您:很抱歉,由于您提交的内容中或访问的内容中含有系统不允许的关键词或者您的IP受到了访问限制,本次操作无效,系统已记录您的IP及您提交的所有数据。请注意,不要提交任何违反国家规定的内容!本次拦截的相关信息为:江泽民o:p>

【文章来源】/article/65/3189.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