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经济形势论文范例6篇

国内经济形势论文

国内经济形势论文范文1

[关键词]宏观经济;领导干部;把握能力

[中图分类号]D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09-0056-04

同志曾在讲话中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而正确分析把握宏观经济形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基础,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能力之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深刻转型的特殊时期,“十二五”开局已经两年,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分析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能力尤为重要。

一、增强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能力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大量存在。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之中,但复苏进程还很脆弱、很不平衡;从国内看,虽然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但面临的矛盾也仍然不少。从深层次和长远来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并不是一个短期现象,而呈现出一种常态化,并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日益加深。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清醒地认识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妥善处理好长期累积和不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矛盾,关系到能否巩固当前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趋势,关系到能否顺利为“十二五”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把握能力,积极引导经济社会良性有序发展。

导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现已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发展的多元所有制结构。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主、资本所有者、中介组织人员以及民营经济、“三资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新的经济利益主体大量出现。多元化的经济主体各自有其独立利益,分别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环境以及对经济活动的预期等相互博弈、分散决策,从而增加了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在初步建立阶段,经济运行市场化的基础已经确立,但计划经济的思维和管理方式仍然在现实中存在一定“市场”,企业和政府的行为机制具有双重性和复杂性,正如同志讲话所言,市场经济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再次,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还没有完全改变,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城市化进程滞后,城乡关系不协调,特别是在当前各类问题叠加而致的“矛盾凸显期”,使宏观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客观上增加了正确把握经济形势的难度。最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生产要素、劳务、资本、技术等流动更加迅速,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国际产业转移、各国经济政策制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将会更加明显,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

二、增强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能力的有效途径

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借助于经过经济发展实践检验相对成熟的经济学理论和各种有效分析工具,辩证认识经济运行的主客观现状和条件,致力全面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规律。

1.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理论基础。领导干部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目前我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所依据的凯恩斯理论等更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能力务必熟知的基本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等多领域内的有关理论,立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题是发展。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提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系列内容;对外开放的理论,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上,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1]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凯恩斯经济理论主张政府应主动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该理论认为,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这里所称的“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过商品的供给,生产厂家就会增雇工人,扩大生产;反之,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生产厂家或者被迫降价出售商品,或让一部分商品滞销,因无法实现其最低利润而裁减雇员,收缩生产。因此,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由于在短期内,生产成本和正常利润波动不大,因而生产厂家愿意供给的产量不会有很大变动,总供给基本是稳定的。这样,就业量实际上取决于总需求,这个与总供给相均衡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2]在干预经济的方式上,凯恩斯强调运用财政政策,而且主要是赤字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随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没落应运而生的,他的理论开创了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学,为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制定宏观经济管理政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上世纪80年代,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已经历经30余年的计划经济时代所导致的“短缺经济”仍然有其影响。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步改革,社会生产力逐步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至20世纪90年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鉴于此,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与调控充分借鉴凯恩斯经济理论,以其所主张的“逆经济风向行事”和“相机抉择”为经济运行的主要原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行的“需求管理”的方式运用到中国经济的实践之中。应该说,在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影响下,无论是通过直接增加需求还是通过影响人们的预期,都使总需求有所增加。但是由于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都没有被带动起来,总需求仍然不振。这主要因为凯恩斯理论在我国运用的市场体制还不够成熟,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时,以凯恩斯经济理论为主的西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经验是值得借鉴的,但必须充分与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更好地利于我国宏观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2.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原则。分析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被实践证明科学成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科学通行的分析工具,遵循宏观与微观结合、总量与结构结合、现状与趋势结合、国内与国际结合的原则,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并用,准确判断经济运行的基本面和主要问题,丰富和深化对经济运行总体状况的认识,正确确定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重点和政策组合,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变化的维度。

要把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结合起来,宏观分析是把握宏观形势的基本依据,微观分析是宏观分析的基础,没有宏观分析的微观基础,宏观分析无异于缘木求鱼。宏观分析,重点进行总量、结构、财政、金融分析;微观分析,重点考察企业行为:销售、利润、库存、订单、企业家信息(11项PMI指数),居民行为:收入、消费、储蓄、信心(消费者信心指数)。要把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结合起来,总量分析是宏观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最高层次,因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互关系是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主线,总量分析主要分析总供给和总需求,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在我国经济目前正处在以结构变革为中心的新成长阶段,结构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结构分析主要是分析各主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包括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要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加强趋势分析,现状分析,主要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趋势分析,主要进行增量分析、边际变化分析、环比分析(趋势往往领先同比1-2个季度)、景气分析(先行指标分析)。要把国内经济放在国际环境大背景下去审视,重视国内国际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国际分析主要分析国家经济和政策、产业发展和科技发展、国际商品市场和价格、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汇率、利率、股市、资本流动等),在分析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时,必须做到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3.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方法。西方宏观经济学主要运用总量分析方法来研究市场经济运行。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用凯恩斯主义调控宏观经济。但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出现“滞胀性”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的科学性在西方经济学界因此受到质疑,新自由主义逐渐开始盛行。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尤其是2008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发端、至今余波未平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新自由主义的地位迅速动摇,西方经济学界“回到凯恩斯”的声音日益强大。尽管对于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系列矛盾,西方宏观经济学也在与时俱进,并先后出现了“新古典综合”、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和奥地利学派等多个流派,但是这些理论并没有超越或代替凯恩斯主义,而是与凯恩斯主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凯恩斯主义在实践上已证明其存在难以言说的种种弊端,可以称得上与其一脉相承的改良后的各种西方宏观经济学流派也非促进宏观经济理论和方法走向科学的途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学界一直关注与宏观经济分析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但是受制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的观念束缚,早期的研究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舍弃了商品与货币流通、资本流通等,对马克思宏观经济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或片面性就成为了必然。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经济学界开始普遍关注市场经济的流通关系,尤其在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分析、实证方法和预测宏观经济运行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是,过犹不及,在拓展研究视野、方法的同时也出现了另一种严重倾向:有人把凯恩斯主义奉为唯一的现代宏观经济学,并将之作为一种科学的经济理论体系,甚至认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操作实践只能依赖于它,并发展到直接套用凯恩斯主义来分析我国的宏观经济问题并提出对策。而对马克思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和发展置若罔闻,甚至将其完全抛弃。事实上,要实事求是地调控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必须抛掉对于凯恩斯主义的迷思。宏观经济分析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关于西方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理论对于资本主义经济进行过一系列科学的宏观分析。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认真继承、研究、运用和发展马克思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显然是可行且不可缺失的。马克思主义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是科学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在经济学领域的体现和应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唯有与新的经济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为主,博采凯恩斯主义等西方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众家之长,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

三、提高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能力的素质

1.加强学习打好基础。对于同样经济现象的分析,理论素养不同,分析水平就不同。提高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能力的素质,首先必须加强学习。要加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在当下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党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举措的新的理论概括,又是关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规律和本质的探索和总结,尤其应该进一步深刻领会。要理解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了解价格、税率、利率、汇率等调控手段的特点,把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原理。要加强学习掌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理论。比如:现代产权制度理论、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关系理论、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理论,了解资本流动、国际贸易的规则和特点。要加强学习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史特别是近现代经济发展史,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理论和工具,不断总结实际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2.调查研究掌握实情。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重视调查研究,加强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调查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导方法和领导环节,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了解实际情况。只有掌握了实情,才能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趋势。如果没能完全了解实际情况,甚至被虚假信息所蒙蔽,那就很难做出正确判断和把握。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围绕大局,把握中心,确定调研方向,在宏观上把握大局,在微观上抓住重点,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问题的实质,发现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社会、一个信息时代,处处留心皆信息。领导干部只要心细,随时随地注意掌握情况,都能为自己的调研找到准确、实在的第一手资料和有参考价值的情况。调查研究要调查了解和听取各方面的情况反映,“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好的坏的都要听,要广泛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情况反映。在掌握相关资料后,要认真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形成有质量、有深度的调研材料。领导干部工作忙,时间比较紧,动手写文章的时间可能不多,但也要抽时间多写调研文章。

3.科学分析准确把握。掌握实情,是分析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和前提,但要真正准确研判宏观经济形势,各级领导干部还必须密切结合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审核、检验、分类、汇编等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深入解剖经济现象之间、经济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抓取主要的、关键性的信息,努力从经济运行的现状中找出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势,从纷繁复杂的宏观经济表象中揭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切实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运行的脉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能力是领导干部的核心能力之一。针对当前领导干部的实际情况,各地各部门应充分创造条件,以增强领导干部分析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能力素质为重点,优化领导干部队伍知识结构,提升领导干部队伍服务发展能力。比如可以组织领导干部成员到知名高校进行宏观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专题培训,或者邀请高层次专家教授举办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专题讲座,通过从理论到实务的专题化学习,全面提升领导干部对宏观经济形势、外向型经济等专业知识的掌握理解水平和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高效服务的能力。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是好的,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趋于改善,经济与社会发展趋于协调,一些突出矛盾正在逐步缓解,但是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十分复杂。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面临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比以往更加重视和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工作,为有效调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力求巩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参考文献:

[1]张根海.美国金融危机的社会根源及凯恩斯主义的回归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12).

[2](美)曼昆.宏观经济学(6)[M].张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2.

[3]邓小平文选(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3.

[4]高新民:论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4).

国内经济形势论文范文2

【关键词】区域;优势产业;区域经济;产业集聚

1.区域优势产业的理论基础

不同的经济理论视角对区域优势产业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界定。目前国内关于区域优势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考虑区内资源要素现状,确定优势产业;二是以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运用钻石模型对区域产业所处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结合产业市场竞争力表现,确定区域优势产业。我们将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确定区域优势产业内涵的理论基础。

1.1 区域优势产业的定义及特征

(1)区域的界定

在我国,行政区域内通常拥有功能结构完整的经济系统,但经济系统是开放的,行政区界不能阻隔不同经济系统的对接开放,因此按不同层次的划分,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有所区别。本文中的区域主要是指行政区域,而非经济区域。

(2)区域产业系统的发展目标

区域产业系统发展的最终目标在于使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增强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和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同时充分发挥不同区域产业系统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产业系统的发展[1]。

(3)区域间关系的假定

在一国经济体系中,微观、中观、宏观的纵向关系是引导、服从关系,高层次系统拥有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所进行的产业规划、功能定位更具宏观指导性和综合统筹性,因此低层次产业系统的发展应坚持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以符合更高层次系统发展方向和定位为制定本区域系统产业政策的首要前提。不同的区域经济子系统既有各自的地区利益,也有共同的宏观目标和国家宏观协调机制,因此它们应加强合作,合理进行产业分工以获取经济福利最大化,但不同区域的同一产业所面对的市场是同一的,互为竞争对手,各自的发展都意味着对资源要素的竞争性占有、利用、对公共产品的排他性利用,因此它们还存在竞争关系。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尽量发挥互补性,使区域合作大于竞争,从而谋求整体福利最大化。因此不同区域产业的发展关系应该是互补性合作大于竞争。

1.2 区域优势产业定义

区域优势产业内含相对性和动态性,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维度下,它是变化的[2]。区域优势产业应考虑一国背景下区际间的合作与竞争,它的发展不只是单纯地有利于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更应是在促成区际产业互补效应充分体现的前提下而实现的区域优势的发挥。因此区域优势产业的动态发展除应体现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向外,还应体现国家对不同区域进行不同功能定位的战略意图。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基础在于优势的发挥,因此需要注重对区域内优势资源要素的利用,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使它快速发展以推动区域经济和区际间协作的发展,进而使区域内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区域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区域现有的比较优势未必是持久的,因此只有依托区域内比较优势,通过形成并发挥竞争优势,才能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使优势本身具备一定的自组织和自发展机制,保证区域优势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分析,我们认为区域优势产业是指:以区域的功能定位为基本立足点,依托区域内所拥有的现实或潜在比较优势,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共同作用下,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面向国内国际不同层次的市场,在产业价值链条中某环节或多个环节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产业绩效高、产品市场空间广阔的产业或产业群[3]。

1.3 区域优势产业的基本属性和特征

区域优势产业作为经济客体对象,有着它的一般属性,通过分析它的基本属性有助于我们把握其本质。我们认为区域优势产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属性。

(1)系统性

从系统经济学的观点看,区域优势产业系统有其完整的功能特征,经济元和经济联系特征明显,优势资源、产品、产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系统。区域优势产业既是相对的高级系统,拥有众多企业厂商、消费者群体、商会等子系统;它又是相对的低级系统,在它的外部存在众多平行性系统、高层次系统。因此区域优势产业具有系统性属性。

(2)相对性

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系统既是认识主体也是认识客体,既包括对外部经济世界的认识,也包括指向自身的认识;区域经济系统的认识不仅包括同层次之间,也包括不同层次之间的。因此不同区域经济系统的认识主体、资源位、比较的特征时空尺度、自身的知识、信息、偏好和对未来的预期都是不同的,决定区域优势产业的界定有着相对性。

(3)动态性

区域优势产业的基础是优势资源要素,在短期内它是难以变化的,但长期来看则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区域优势产业需要随着资源要素禀赋条件和产业配置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也是动态过程,区域优势产业可能发展为区域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4)综合性

区域优势产业是综合性优势共同作用的系统,仅具有单一的优势不可能形成优势产业,资源、技术、产品上的优势应是基础性的构成。几种优势并非简单的叠加,应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机制把其有机地联系起来,各种单一优势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把优势进一步放大和扩张,从而整合成产业的优势。结合区域优势产业的定义和基本属性分析,我们认为区域优势产业主要具有六个特点。

①弱可模仿性。优势产业既是众多优势资源共同作用的产物,也是对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平台;它具有较强的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可模仿性弱。

②时空性。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或时间纬度)有着不同的优势产业,不同的区域层次(或空间维度)也有不同的优势产业选择。

③发展性。优势产业拥有优势资源或较好的经营管理体制,需求市场较稳定;由于收入弹性高等因素作用,发展空间也较大,从而产业的增长率较高。

④创新性。优势产业的优势都将体现于产品,因此它的重要表现特征在于拥有受市场欢迎的创新产品。此外优势产业还体现于形成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生产流程创新等企业创新机制,保障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

⑤产业关联性。区域优势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发展较好,关联产业间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循环,优势产业对它的前后向产业及辅助产业具有一定的拉动或推动作用,它有可能发展为区域内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⑥差异性。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优势产业,彼此互补协调发展。优势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区际间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合作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避免区域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趋同,最终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2.我国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我国产业集聚变化情况

我国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2002年)将经济活动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门类采用英文字母编码,大、中、小类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本文的产业集聚研究对象为第二产业B门类采掘业、C门类制造业和D门类电力、热气、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本文对产业集聚的统计数据均来自于相关年份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统计对象为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我们把研究时段定为1999-2003年(缺1998年数据)。我们以工业总产值作为各地区各产业经济规模大小的衡量值,产业集聚度的衡量采用空间基尼指数和E-G指数1988-2003年各指数的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1999-2003年,Gini指数下降的有8个行业,E-G指数下降的有3个行业,这3个行业也在Gini指数下降的8个行业之中。指数下降的行业主要集中于自然资源采掘与加工行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一些利润较高的行业,如烟草制品业,但总体来说,下降幅度不大,一些行业的下降程度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从整体上看,我国产业集聚程度在持续提升。采掘业及资源密集型加工业一直在我国产业集聚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其集聚程度有下降的趋势,但这一趋势还不明显,而高科技产业和一些规模经济性较强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产业集聚程度一直在提高,且有不断增强的趋势。

2.2 我国地方优势产业地区分布

产业集聚促进了地区分工水平的演进,从而在各地区形成专业化优势产业不断强化的态势,如浙江的“原发型”专业化产业区和广东主要依托外资形成的“嵌入型”专业化产业区,都形成了以产业集聚为主导形态的区域经济格局,并出现许多产品销量位居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的专业化产业区。我们用区位商来衡量我国地区优势产业的现实状况[4]。从理论上讲,如果某产业的LQ(区位商值)>1,则该产业具有相对优势。在实际操作当中,我们取LQ≥1.5。对某地区优势产业的衡量,不能仅仅看其产值或资产规模的大小,还应考虑到就业规模大小,否则,该产业只具有“飞地式”经济特征,对促进当地劳动者就业的贡献有限,难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福利水平。我们利用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计算出各地区的区位商值及其相对应的优势产业,见表2。

2.3 我国地方优势产业分布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为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一部分资源加工行业。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是采矿业、一部分资源加工业以及一部分轻工业行业,如食品、饮料制造业。因此,从相对优势的角度看,内陆地区的产业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从而使各地区经济有朝着专业化分工格局发展的态势,这也从区域分工指数、产业集聚指数中得到反映。我国区域分工指数、产业集聚指数整体上升,说明地区之间的分工水平在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发展越来越明显,从而使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虽然地方保护主义、诸侯经济目前仍较为普遍,但这不能从整体上阻挡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

总体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大量的文献已证明了这一事实。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的劳动分工水平有所提升产业集聚态势得到增强,相对优势产业在各地基本上出现[5]。但是,内陆地区的相对优势产业基本上还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对当地的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高。

3.简要结论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是从就地取材开始,根据当地的资源而逐渐形成产业集群,非常符合系统性和动态性的两个属性。如何促进发达地区成熟产业向内陆地区的转移,以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刘丽琴.论珲春市优势产业的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孔庆峰.论我国比较优势产业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及对策[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4]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2004(12):32-40.

[5]水.产业经济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国内经济形势论文范文3

关键词:传统优势理论;对外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优势理论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对外贸易总量迅速扩大,入世以后,我国经济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因此,要充分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就必须完全了解我国对外贸易优势理论以及国际对外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传统理论展望

1.传统优势理论回顾

(1)绝对优势理论

法国一位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市场经济体系以及市场利益驱动下,社会一切经济主体需要按照自己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实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利用市场完成交易,从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优化。一旦交易活动超出本国范围之内,就出现了国际分工或者国际贸易。这一古典经济理论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

(2)比较优势理论

英国一位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两个生产力水平不平衡的国家,如果一国在生产某种产品时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时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只要这两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有所差别,那么各国所生产的相对优势产品也能从国际分工或者国际贸易中取得收益,国际总体福利水平也能够得到提升。

2.对外贸易方式回顾

最原始的对外贸易方式是用货换货,目前国际市场上存在的所有经济贸易方式,都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在国际贸易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外贸易方式的产生是为了适应不同的政治和经济需求而逐渐形成的。伴随着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日益突出以及国际贸易的逐渐开拓,国际货物买卖状况和营销手段、销售过程也在迅速变化和进步,国际贸易方式也逐渐多样化,由传统的贸易方式发展到广泛的现代贸易方式。传统的贸易方式主要由单纯的单边商品完成进口和出口关系,现代贸易方式是指主要实行广泛的技术、劳务和资本等合作的贸易方式,这种贸易方式的转变,使国际贸易实践过程中的商货交易、合作经营、合资企业、加工贸易、补偿贸易、技术转让和国际租赁等新型国际贸易方式成为可能,旨在实现国际贸易中的一切利益需求。

二、新形势下国际对外贸易理论

1.国际对外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970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垄断竞争以及产业内贸易等新现象。对于这类现象,法国贸易理论学家曾经做出了更进一步的解释。在现代贸易中,大多数国家相互进口、出口的产品主要是种类相同但是品牌相异。在此类贸易交易中,产品的差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市场垄断竞争的过程中,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相似性使其互相代替的可能性逐渐扩大,最终导致竞争的产生;而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将会导致一定范围内的垄断竞争。提高产品的差异性,那么产品的可替代性就会变小,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也就逐渐变低,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生产厂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产品的价格变化。对于这种变化,传统贸易理论是解释不了的。

2.国际对外新贸易理论的缺点

当今社会的主流贸易理论就是新贸易理论,但是新贸易理论的产生并没有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理论形式。这是国际新贸易理论的唯一缺点。比如说,如果新贸易理论假设全国市场机制基本趋于完善,对正处于经济转型的中国来说,这些新贸易理论机制缺乏目的性和实用性。

三、优势理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对策

1.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和成本的提高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依据传统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进行的生产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是拥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近代中国如果努力发展资本技术以及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的进口和出口关系,将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人才和技术要素的投入控制。而对于那些继续坚持传统的以要素察赋和以成本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可以为新兴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积累资金和技术,最终为技术创新、生产要素突破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2.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

就我国经济来说,所谓的广义比较优势是指后起者优势,它是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起者优势是指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在其所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上汲取正反两个方面的有效经验,再联合本国的具体形势,做出明智的发展策略思想,加快缩短本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因此,我们必须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成功经验,努力联合自己的基本情形,利用后起者优势充分发挥我国原有比较优势的重要措施。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国际对外贸易理论逐步走向成熟,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发展也变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要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水平,努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和成本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形势与热点.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大潮[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

国内经济形势论文范文4

关键词:后发优势;间接作用;产业升级;经济增长;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5-0003-03

当今世界各国被划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三类,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前者相对于后者为先进国家,后者相对于前者为后进国家。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一部后进国家不断追赶先进国家的“追赶史”。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兴起的后发优势理论为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并且后来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从实践角度证明了该理论正确性。然而,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至今仍然很缓慢,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呈不断拉大之势,这似乎又证明后发优势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成立。

一、经济增长的动因

经济发展的内涵丰富,涉及到社会、经济、环保等各方面内容,准确地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需要通过各种不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其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研究机构都主要通过经济增长速度来衡量和比较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本文仅仅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因此,本文仅仅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从技术层面来说,主要取决于三方面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具体来说,一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不断投入生产要素的总量,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二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促使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重新配置,进而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使得经济总产出在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同样会增加,即经济增长。因此,根据林毅夫的观点,任何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增长,都必须从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这三方面来考虑。

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的观点,发展中国家虽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它具有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后发优势。只要发达国家充分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就可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赶超发达国家。那么,什么叫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该理论观点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本文将在后面做详细论述。

二、简评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现状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Gerehenkron)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论后,对后发优势的研究从未间断。各国的经济学家和学者都先后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得出了许多不同的有意义的理论成果。本文认为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创立阶段。代表人物是格申克龙、列维和阿莫拉诺维茨等,他们是在19世纪德国、意大利和俄国等欧美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二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深化阶段。代表人物希尔曼、南亮进、金泳镐等,他们是在20世纪拉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后发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阶段。目前,这一阶段正在进行中,主要代表人物有国内的林毅夫、郭熙保等,他们主要是以中国、印度等新兴的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基础。

虽然后发优势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且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学术界也还没有对后发优势形成一个全面的并被学术界公认的概念。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可以利用这些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技术变迁,从而使经济发展得更快。这就是所谓‘后发优势’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林毅夫看来,技术是后发优势中的主要内容。郭熙保认为:“从发展的技术角度来考虑,后发优势应该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结构五方面。”在郭熙保看来,后发优势具有多维性,它不仅包括技术,还包括资本、人力、制度和结构;而且郭熙保还将后发优势界定为“后发国家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这一益处先发国家没有、后发国家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

综合上述,后发优势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再结合前面关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动因的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后发优势。据此推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自然而然地应该比发达国家发展更快。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十分缓慢,甚至有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因此,后发优势理论似乎并不能成立。

本文认为,并非是后发优势理论不成立。因为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观点,后发优势会通过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然而,本文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所包含的五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仅仅是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而且还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一般来说,间接作用就必然需要很多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更好地被发挥出来。如果不具备其他条件的有效配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很难被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制约了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整体作用的发挥。

三、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概念

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丰富,劳动要素价格自然就比较低,可以通过大量投入来增加产出;第二,发展中国家虽然技术相对落后,但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来推动技术变迁,进而增加产出;第三,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降低升级过程中的成本,进而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产出。因此,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在发展中国家都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且这种优势都是直接地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指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资本、劳

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会首先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然后,产业结构升级叉会促进该国经济增长;简单地说,就是指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通过结构这个中介而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该国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2、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的具体表现

根据后发优势间接作用的概念,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间接的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产业结构升级,也称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一般简称产业升级,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从产业附加值角度看,产业结构的发展是向着附加价值更大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越来越占优势地位的方向发展。因此,产业升级必然伴随着产出增加,即短期内就会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必须注意,产业升级有别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即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虽然从长期来看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短期内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的增长。

下面就看看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1)资本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资本相对丰富,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相对稀缺。根据资本报酬递减规律可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如果国际资本是自由流动的,或者说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那么资本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有助于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当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促使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渐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资本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2)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关于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学术界研究的比较多。其中,林毅夫的研究最为透彻,他从成本与收益角度进行论证,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实现技术变迁,促进经济增长。本文认为,在这里,林毅夫主要论证了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其实,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有利于该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推动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而产业结构升级又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技术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3)人力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这种优势既是比较优势,又是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具有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可以发展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从发达国家购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双方共赢。而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低廉,首先吸引了很多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例如,我国目前之所以被称为全球制造中心,就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便宜;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的进人也必然会伴随着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和理念的进入,如他们为了使企业正常运作必须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及管理知识和理念培训等,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这就必然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力资本。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高级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4)制度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历史经验证明:一种有效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支付高额代价的不断试错的过程,经过反复、动荡、危机乃至战争等才能形成。但是,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一旦这种制度形成并行之有效,后来者就可以避免这种试错的高额代价,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创新,节约经济发展的创新成本和时间成本,以相对较小的社会成本和代价取得相对较大的发展收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学习、效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经本土化改造所产生的效率和益处。

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当中,通过学习先进国家在经过实践检验后形成的优秀的制度,可以减少该国在制度安排和创新过程当中所需要的时间和社会成本,有利于产业结构更快更好地升级,进而促进该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更好更快地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可知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其在资本、技术、人力、制度和结构方面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

3、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产业政策的配合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如果缺少相应条件的配合,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虽然发展中国家本身具有后发优势,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支持后发优势,致使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例如,目前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很慢,甚至有很多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呈不断拉大的趋势。

当然,如果具备相应条件的有效配合,那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会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特别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虽然起初经济落后,但已经接近或者成为发达国家。仔细分析这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都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且十分有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就是指政府部门专门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它与产业结构升级有着密切关系;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会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会阻碍经济增长。

因此,本文认为,产业政策就是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间接作用充分发挥所需要的最重要的配合条件之一。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国内经济形势论文范文5

关键词:经济合作 国际分工 一体化 要素移动

一、传统国际经济合作理论

(一)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

1.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由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发表的《国富论》中首次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两个国家进行贸易的基础是以绝对劳动生产率衡量的绝对优势,生产和交换彼此具有绝对利益的产品,以达到共同获利的目的,从而可以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给各国带来绝对的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利益,而是比较利益或者比较成本,并且把比较利益作为国际分工的理论基础,倡导两国进行专业化分工。比较优势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绝对优势理论的缺陷。

2. 要素禀赋理论

俄林-赫克歇尔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各国都存在资源禀赋的差异,每个国家都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进行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按照该理论,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反之。

(二)国际相互依赖理论

国际相互依赖理论中以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最为有名,该理论把世界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另一部分是发展中国家。中心国家在社会经济方面都有很多优势,而国家在社会经济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两者存在根本上的不平等关系,前者越来越富,后者越来越穷。国家在经济上处于依附中心国家的不利地位,社会生活条件日趋恶化。该理论启示发展中国家应该联合起来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新秩序。

(三)结构需求理论

结构需求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从需求角度对北北贸易和部门内贸易做出了解释,根据该理论,贸易按照如下方式进行: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对工业制成品尤其是奢侈品的需求增多,从而带动本国工业制成品产量的增加,如果产量的增长超过了需求的增长速度,从而有能力出口这类产品,只有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才会有较多的需求,因而出口对象国是收入水平相近需求相似的国家,这样就使得两国间的贸易量增大。

二、经济一体化理论

(一)关税同盟理论

1. 静态效果―贸易创造和转移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是指建立关税同盟后,关税同盟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被同盟内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的进口所替代,从而使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扩大了生产所带来的利益;同时,通过专业化分工,使本国该项产品的消费支出减少,而把资本用于其他产品的消费,扩大了社会需求,结果使贸易量增加。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缔结关税同盟之前,某个国家不生产某种商品而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商品;建立关税同盟后,如果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被排斥在关税同盟之外,则关税同盟内部的自由贸易和共同的对外关税使得该国该商品在同盟成员国内的税后价格高于同盟某成员国相同商品在关税同盟内的免税价格,这样同盟成员国原来从非成员国进口的成本较低的商品转从关税同盟内部生产效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来进口。

2.动态效果

关税同盟的建立,在长期对同盟成员国的经济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包括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有利于获得专业与规模经济利益,有利于投资的扩大,有利于技术进步。

(二)大市场理论

大市场理论的提出者西托夫斯基认为,把那些被保护主义分割的小市场统一起来,结合成大市场,通过大市场内的激烈竞争,可以最大限度追求经济福利,其核心是:⑴目的是扩大市场范围获取规模经济利益,从而实现利益;⑵通过市场的扩大,创造激烈的竞争环境,进而达到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利益的目的。

(三)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该理论认为,如果两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相近,该种产品在那个国家生产没有差别,那么一个国家就可以放弃某种产品的生产把市场提供给另一国,而另一国则可以放弃另一种产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对方,通过协议建立分工关系。

三. 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理论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即指生产要素以及国际经济合作形式在各国间所进行的直接流动,还应包括以商品为外化形式进行的间接移动。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原因有要素禀赋在各国之间差异性,国际市场机制原因,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和扩大等因素。

四.基于超边际分析方法的最新理论动态

超边际分析方法由杨小凯提出,它是新兴古典经济学研究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复活了斯密关于分工的重要思想。新兴古典经济学用超边际分析方法,从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新视角重整了以新古典经济学为核心的多种互相独立的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学发展的前沿课题。即对每一角点进行边际分析, 然后在角点之间用总效益费用分析,这是处理最优决策的角点解所必须的。超边际分析就是在人们在做出资源配置的决策之前,先选择专业和分工水平,从而就产生的“角点解”和用来使对它的分析简化的“文定理”,不能不说这是伟大的创新.

五.国际经济合作趋势预测及总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高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强,服务贸易异军突起,新的趋势主要如下,一是WTO成为世界范围维护和完善贸易秩序的重要机制,未来的经济合作也势必以此为解决争端的机制;二是FTA的贸易创造效应成为全球贸易新的增长点,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当今世界处于一种旧格局崩溃,新格局尚未成型的转折时期,充满着各种变动和相对不变的因素。只有准确把握时代趋势和形势特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才能正确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挑战,发展自己并有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

参考文献:

[1].崔日明,李兵,刘. 《国际经济学》[M].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国内经济形势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中部地区;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升级

一、FDI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理论分析

产业,主要指经济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分为三类,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分流通和服务两部分。产业结构是指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1)赤松要的“雁行模式

(Flying Geese Pattern)”理论。赤松要的雁行模式(Flying Geese

Pattern)理论,是指依据动态比较优势原则基础,对于早期模仿国可能向后进模仿国发展贸易,形成追赶型经济发展的理论格局。雁行模式包含一个原形和两个变形。原形:后起国特定产业的生命周期一般由三个阶段构成。即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变形一:国内各产业生命周期均经过上述各阶段。变形二:随比较优势动态变化,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在国际间出现产业转移,东亚的后起国追赶先行国的进程就具有“雁形模式”的特征。(2)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是小岛清在对日本与其他发达国家FDI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时,运用H-O模型来分析日本的FDI问题时提出的。(3)需求决定说理论。由可支配收入变化引起的需求结构的变化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一般说来,需求结构分为三种,即国内需求、进出口需求与中间需求。(4)供给决定说理论。由于资本供应的结构和总量是导致产业结构转变的直接原因,而FDI对于东道国的资本数量以及资本结构均会产生影响,不仅如此,FDI在为东道国引进资本的同时,还会带来东道国在生产技术层面的革新,弥补东道国生产技术的不足,进而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及产业升级。(5)国际贸易学说。国际贸易使得一国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出口来刺激一国总需求的增长,进而刺激经济增长,也就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是通过进口外国的商品来增加国内商品的供给。

二、FDI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中部六省在过去的十年内,都以吸引外资作为发展经济的一大途径,外资与内资的比率甚至达到了各占一半的水平。上海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优势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上海之所以能够吸引外商大量投资,主要是由于上海政府推出的吸引外资的政策以及该地区良好健全的金融秩序和法律服务、巨大的市场以及良好的产业基础都是吸引外商在上海进行投资的前提条件。另一个成功引入外商发展的例子是珠三角地区,与上海不同的是,珠三角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上海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则主要是以资金或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主,所以在珠三角的外商青睐使用这些大量的劳动力,因此珠三角地区也就奠定了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基础的局面。对于中部地区而言,无论是上海还是珠三角地区或其他地区的FDI发展模式都不可直接照搬,首先要做的事是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合理配置资源,在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也不要让劣势产业的存在成为中部经济发展的阻碍。

三、总结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在同时利用内资和外资的基础上,做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利用内资发展经济由来已久,但引用外资来弥补内资的不足也同样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从钱纳里提出双缺口模型之后,已有许多的经济学者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可能带给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各种效应,及产生这种效应的途径做了理论的或实证的分析,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各个方面。在文章的最后,通过分析中国其他地区一些成功引入FDI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案例与中部地区进行对比,得出了中部地区如何更加优化使用FDI,促进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对策。

参 考 文 献

[l]Rosenstein—Rodan,P N.International Aid for Underdeveloped Coun

tries[J].Review ofEconomics and Statjstics,vol 43,1961:62

[2]Globerman,Steven.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spillover efficiency benefits in Canad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Canadian[J].Journal of

Economics,Feb79,Vol,12 Issue l,42~56

[3]唐艳.利用外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问题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2010(9):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