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资产管理范例6篇

流动资产管理

流动资产管理范文1

一、普通中小学资产管理现状

(一)规模不大,但呈逐年大幅上升之势

以重庆市黔江区普通中小学为例,2014年,教育经费投入90000多万元,全区中小学资产总额96304万元,非流动资产新增9490万元,全区非流动资产达到59793万元,不含大部分土地价值和政府融资平台代建的未移交的70000万元非流动资产。2015年预算安排的资本性采购支出5000万元,基建支出10000万。我区普通中小学非流动将达到74793万元,资产每年以亿元速度增加。非流动资产规模虽然比国有企业少许多,但增加速度快,资产存量规模逐渐增大。

(二)非流动资产结构以房屋建筑物为主,类别多元化

普通中小学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待处理资产五种,普通中小学不允许对外投资,因此不存在长期投资资产。2014年底,我区学校非流动资产59793元,其中房屋建筑物33249万元,在建工程679万元,合计33928万元,占非流动资产总量的56.8%,实际情况远大于该数据,因为政府融资平台代建的未移交资产绝大多数是房屋建筑物,价值70000万元;汽车585万元,占非流动资产总量的1%;专用、通用设备等固定资产25075万元,占非流动资产总量的41.9%;无形资产205万元,不含土地价值,我区普通中小学土地一般未入账,占非流动资产总量的0.3%。

(三)非流动资产来源比较复杂

普通中小学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主要来源为财政补助收入,但也存在高中学费收入、小学附设幼儿园保育保健费收入、其他收入等收入。现在我区把以上收入一并纳入了财政预算拨款管理。取得非流动资产的经费来源,主要有财政补助收入,捐赠等。取得的方式主要有政府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划拨、捐赠等形式。

(四)非流动资产存放地点分散

我区教育委员会直接管理的学校59所,村完小71所,资产分散在这130处,遍布全区各个地方,特别是村小完小,地点偏僻,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资产分布零散,管理难度大。

二、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指导思想不明确

人们一直在认识上以为,学校是以“教学为中心”,学校的好坏是教学质量的高低,学校就是一片净土,主管部门对普通中小学的考核也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对于学校资产的管理,仅限于货币等流动资产的监管,对非流动资产的管理不重视,认识不到位,往往只停留在报告和口头上。不认真学习国家、政府对国有资产管理、处置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管理措施不到位,重购轻管,不重视资产的日常维护、修理。

(二)管理责任不明确,责任不落实

普通中小学由于人员编制问题,一般都没设置资产管理机构,也没有专职资产管理人员,兼职管理人员,多为学校出纳人员(报账员),同时资产采购、登记都是一人办理。兼职管理实际等于不管,一般职责就是一年录一次资产管理系统,把新增账面资产录入系统就完事。管理责任不明确,责任追究不到位。制度不完善、操作性差。普遍存在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一些学校没有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即使有制度也是立于形式,多系从网上抄袭下载,不符合国家的资产管理的规定,与实际脱离,不具备操作性,对资产的管理无法起到控制作用。

(三)家的不清,管理比较混乱

普通中小学学校非流动资产管理混乱主要体现在:一是入账标准不统一,没严格按照《中小学学校会计制度》对非流动资产的规定,一些单位同样的资产一些纳入了非流动资产管理,一些作为了办公用品、专用材料处理。土地等无形资产部分纳入了无形资产管理,绝大部分没入账;二是入账价值不规范,对于资产的入账价值,多数学校未按规定核定资产价值,资产取得时的税费(车辆购置)、运费、安装调试费等一般未计入非流动资产原值;三是入账时间不规范,特别是在建工程,委托代建代购资产,多年不入账,价值70000万元,比账面整个非流动资产价值还多;四是使用年限不明确,资产账上资产使用年限不统一,不科学;五是不定期盘点,不按规定报废,存在账外资产,特别是捐赠,划拨资产,如通过政府集中采购分配到学校的资产多数就未入账;五是资产使用、出借不登记,导致资产损毁、流失。六是账实不符,账账不符。学校登记账、财政资产信息化管理账、财务账三套账登记的资产不符,家的不清,经办人员都不知道哪套账数据是正确的。财务账登记的资产过于笼统,特别是类别较多批量购置的的资产,入账常常采用批量入账,资产记录信息无法详细反映资产情况,使账上记录的资产数量、价值与实际数量、价值存在差异。

(四)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存在巨大差异

账面价值远远低于实际价值,无法真实反映国有资产存量。全区普通中小学的土地价值,极少部分记入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多数未入账。由政府融资平台代建的资产未入账,主要是职教中心3个多亿元,正阳中学2.5亿元,舟白中学1亿元,育才小学0.5亿,合计7个亿的非流动资产,已由学校使用,但资产未入账,比整个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还多。捐赠划拨的资产多数未入账,近两年通过政府集中采购的资产共4000万元,分配到各中小学,只有少数入了账。房屋建筑物大修,改造未增加资产价值,2008年后加固工程3000万元,均未入账。资产正常增值部分无法记入账上。(五)闲置资产多,资产使用效益差学校在资产采购时,盲目跟近,不考虑学校自身情况,有些资产由于学校师资、场地等条件达不到要求,采购的资产无法使用或很少使用。资产长期闲置,成为学校“充面子”摆设。有些设备本身就是过时过期产品,采购时缺乏远见和预见性,采购的设备还未来得及使用即被新设备淘汰。例如有些学校采购的电视机、VCD、光盘资料,花了钱基本未用就被多媒体设备(班班通设备)淘汰。大量村完校停止招生,所有资产闲置,我区现有闲置村(完)小校83所,学校停止招生后,资产闲置,管理困难,维护成本高,学校一般放弃管理,凭资产毁损,或被人为破坏,侵占。

三、形成的原因

(一)学校资产管理不到位

中小学会计制度规定,中小学校所有非流动资产不提折旧,有条件的的学校应当设置固定资产折旧辅助账。调查得知我区所有学校均未按照会计制度要求设置固定资产折旧辅助账;学校没有坚持定期盘点制度,对资产盘盈盘亏未做账务处理;学校未按要求把划拨、捐赠等非本到位采购资产入账。以上原因导致无法反映中小学校资产实际价值,导致资产价值不符。

(二)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政府代建机构衔接不到位

由财政或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采购的资产,分配划拨到学校时候,未把资产的相关财务票据随货送达给学校,同时学校的资产接收人又不是资产专兼职管理人员,收到资产后不知道资产登记程序,学校专兼职管理人员不知道情况,导致资产无法入账。接受捐赠的资产大多也是类似的原因未能入账。由政府融资平台代建代购的资产,往往是建好后学校直接入住,未完成资产方面的交接手续。长期或永久都未完成资产移交手续,导致学校无法入账,或入账错误。资产构建者与学校衔接不力是导致划拨、代购代建资产入账不准确的主要原因。

(三)核算会计与学校资产管理人员衔接不到位

普通中小学会计核算一般采用的是集中核算,资产在学校,资产核算人员在教委,如果学校不如实完整的提供资产购置、报废的资料,会计人员对资产的核算就不准确,导致资产核算信息失真。因此核算会计与学校资产管理人员衔接不到位,制度约束不力是资产核算不准确的直接原因。

四、加强中小学资产管理的建议探究

(一)落实责任、强化管理

严格按照《中小学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通知》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学校资产进行管理。落实资产管理的责任,城市普通中小学必须设置专职资产管理人员,乡镇普通中小学人员紧缺的学校必须设兼职资产管理人员负责学校的资产管理工作,明确资产管理责任,严格执行资产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奖罚到位。建立资产折旧台账,普通中小学非流动资产按要求不提折旧,其缺点是无法准确反映资产存量,很有必要按照《中小学学校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资产折旧台账,准确反映学校资产存量。单位领导、资产管理人员离任时,除单位领导、资产管理人员外的人员调离时,要组织核查,办理资产移交和监交手续,确保人走账清,防止资产流失。

(二)重点控制非流动资产管理的三个关口,即“采购关”“、使用关”、“报废关”

普通中小学的非流动资产采购一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要求,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同时结合财政预算管理要求,明确经费来源。加强捐赠、拨款等划拨等无偿取得的资产管理,保证非流动性资产登记完整、信息齐全,抓好“采购关”。非流动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监管,保证资产安全、高效,确保所有资产在监控下运行。坚持定期盘点制度、使用登记制度、出借审批制度、毁损追究赔偿制度,资产管理平台、财务账、学校台账应经常核对,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管好“使用关”。非流动资产到达规定使用年限、正常毁损报废,一定按照《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通知》要求办理。主管部门一定要加强核实,坚持做到不核实不签字,不签字不报废的原则,控好“报废关”。

(三)建立普通中小学资产绩效评价体系

流动资产管理范文2

关键词:流动资产;流动资产管理;对策

流动资产是能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营业周期内变现的资产,主要包括存货、现金、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是企业所有资产中活跃性最强的部分,其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周转速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流动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流动资产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当下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

一、提高对流动资产管理的认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流动资产在企业资金循环周转过程中的占用形态不断变化,是企业总体资金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其管理和运转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状况。只有使流动资产处于良好的运转之下,企业才能够得以生存和继续发展。企业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流动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流动资产管理的加强对于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企业管理者应认识到流动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重视它,建立科学合理的流动资产管理体制以及投资监督机制,进一步提高流动资产管理水平,规范投资行为,以减少投资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选择合适的流动资产管理策略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未来情况具有不确定性,企业不可能准确预测流动资产各项目数额及流动资产总额,因此必须制订不同的流动资产管理策略。流动资产管理策略一般包括三种类型:激进型策略、谨慎型策略和适中型策略。激进型策略的目的是想通过降低流动资产在全部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来提高企业的收益率,是一种风险大、收益率高的管理策略。激进型策略虽然可以增加企业的收益,但也增大了企业资金短缺风险和偿债风险,因此只适用于企业外部环境相当确定的情况。谨慎型策略是指流动资产在全部资产中所占比重较高,同时保持较低水平的流动负债比例。企业实施这种策略,是想使企业保持较高的变现能力,以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谨慎型管理策略虽然降低了企业的风险,但却降低了收益率,一般只适用于企业外部环境极不确定的情况。适中型策略分为两种,一种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所占比例都较低,但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和长期资金融通比例都较高;另一种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所占比例都较高,使企业风险居中。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流动资产管理策略,以进一步实施相应的流动资产管理措施。

三、加强存货管理

存货是流动资产的一类,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要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存货管理的有效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收益、风险、流动性的综合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存货的管理对于提高企业流动资产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1 加强存货采购管理。采购环节是生产经营中资金投入的开始,企业在进行采购时,首先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并对采购行为进行规范,使采购过程透明化。对大宗、大型物品进行采购时,可采用招标模式,杜绝暗箱操作,以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2 对存货进行分类管理。对存货进行分类管理有助于企业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一般常用的方法是ABc控制法,即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种类型。A类存货资金在存货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大,品种少,应实行重点管理;B类存货为一般存货,可按类别实行一般控制,C类存货品种多,金额小,可以按照总额进行一般管理。

3 抓好存货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管理。强化存货在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应加强对半成品、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现场管理,严格控制成品资金使用情况,以降低在产品的资金占用量。企业各部门要按时编报存货管理的报表,做好存货的去向记录,在月末决算时对本部门所占有的存货进行清点,并对占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下一步工作制定出合理的存货使用计划。

4 在整合内部物流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掘第三方物流的作用。企业内部物流资源包括仓储资源、运输资源、信息资源等,这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存货的经济采购量、仓储量和存货成本。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加大了对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力度。在整合内部物流资源的基础上,企业还应充分发掘第三方物流的作用。充分运用第三方物流,可降低企业的仓储费用和运输费用,减少了存货储存资金的占用量以及物流设施的投资费用,有助于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四、加强现金管理,满足企业日常需要

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短于三个月期限兑付的现金等价物,充足的现金是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现金管理是财务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1 要加大现金的收支控制力度。企业必须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现金管理制度和结算制度,建立并完善现金管理责任制。财会部门应配备专职出纳人员,负责办理库存现金的收支和保管业务,其他人员则不能接触现金收支业务。在对现金收支进行控制时,需要业务部门、财务部门、清查小组等相互配合。业务部门负责原始凭证审批工作,可以保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财务部门负责账账核对,保证了现金收付和会计核算的正确性,清查小组负责库存现金的清查,保证了现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通过业务部门、财务部门、清查小组等之间的配合,可以有效发现现金收支过程中的不正确、不合法、不真实的环节并及时进行纠正,提高了企业现金管理的水平。

2 加强现金的安全性管理。企业在任用财务部门工作人员时,不仅要求其应具备从业资格,还应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并要建立定期换岗、轮岗制度,防止一个人长期做同一工作。同时,企业还应做好账实盘点工作及银行对账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现金进行盘点,并要求监督人亲自取得银行对账单,保证账实一致。除此之外,企业也要加强对印章的管理力度,禁止一个人保管支付款项的全部印章。

3 合理利用闲置资金。对闲置现金进行合理利用,可以为企业创造较为可观的收益。当存在较多的闲置资金时,企业可以用于短期证券投资或者在一级市场申购新股,以获取一定的利息收入或投资收益。若企业预计现金闳余较长时,还可以购买国债,不仅风险低,还可以享受免利息所得税待遇,并且国债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当企业急需资金时,还可以提前兑取。

五、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是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尚未收回的被购货单位、接受劳务单位占用的款项,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流动资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减少存货,增加销量,加多的采用了赊销方式,应收账款数额明显增多。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巳成为企业流动资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 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方面,是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所采取的原则性的规定。企业应根据所处经济环境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信用政策。信用标准的合理与否,对企业的收益与风险有着很大影响,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企业可采用比较分析法,确定相应的最大信用额度。信用条件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不过长,一般企业在规定信用期限的同时往往会附有现金折扣条件。最后,企业要制定恰当的收账政策,对不同时期的账款,应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流动资产管理范文3

【关键词】 流动资金 管理控制 新思路

近些年,多数地产企业特别是集团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就是流动资金紧张。看似发展迅速的集团企业一旦资金管理出现问题随时可能轰帐倒地。而导致集团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集团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各项优势,开发潜在的实力,对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加强管理流动资金的内部控制,使企业资金合理的运转。本文针对集团企业流动资金紧张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集团企业资金流动的现状及原因

1.1集团企业的流动资金和在建工程的比例严重失调

部分企业在成立时,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在满足办公用房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建设后,剩余的流动资金已经所剩无几,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应该事先考虑自身的实际能力,避免流动资金不足。此外,企业在扩展规模后,没有按照市场的发展规律去经营,很盲目的开工建设,最后导致投资比例失调[1]。最终是集团企业的流动资金形成了长期的资产,很难支持企业的全面开发和经营。

1.2缺少对资金的流转过程控制,容易造成分配不合理

集团企业成员多头开户,集团无法对资金流动实施有效监控,资金帐外循环,流向不清,信息失真,缺少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无法科学的实现资金对项目开发、运作、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有效融入。

1.3集团企业内部交易形成三角债、汇兑费用及人力成本加大,资金的经营效益低

集团企业内部存大着大量内部交易,在没有结算中心和内部结算系统的情况下,极易形成互相拖欠的三角债,大量内部交易占用人力成本相应增加,同时,银行处理内部交易也形成了高额的汇兑费用。

2.加强企业流动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2.1进行科学事前控制,注重资金需求预测

企业流动资金的基础是筹资环节的控制,企业要注意资金的事前规划,进行科学的预测资金需求量,由此才能确定筹资数额[4]。企业首先应该考察多种筹资渠道和方式,实现最好的筹资组合,根据现金的实际情况,使新筹资金量与现有资金量相平衡。

2.2提高事中控制,加强资金使用效率

优化企业流动资金的内部结构,使资金得到有效的使用。因此,企业应提高保持较好的资金结构,减少资金在各个环节的浪费,使资金加速周转,促进资金的有效使用。根据资金的周转制定出科学的使用政策,还应该建立一套健全、科学的信用政策,加速资金周转。

3.控制资金流动的新思路

3.1建立结算中心

结算中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集团企业通过结算中心这个管理系统控制资金流向,有利于资金统筹安排,合理调节,有利于集团企业集中财力,减少内部资金积压,盘活沉淀资金,减少银行贷款和贷款利息,也有利于减少资金的体外循环,加快资金周转,实时的掌握整个集团集资金的流向、存量;实现内部的资金通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2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模式,通过对业务计划的预测,建立未来较长时期的资金来源、使用及结存的模型,实现未来业务的有序规划,并结合日常的预算控制流程以实现资金的控制,资金的计划可以根据组织的结构灵活性的自定义审批流程,流程的审批可以通过工作流的方式实现

全面预算管理工具是一个很好的资金控制管理工具,通过事前的资金规划、并通过建立完善的预算流程以实现资金的有效控制,并且将所有的业务活动都纳入到财务监控之中,实现业务活动的计划控制。将全面预算结合资金的集中管控模式,制定每月(甚至周)的资金收支计划,季度资金收支计划,年度资金收支计划,并结合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实现企业资金的有序管理。

从动态上看,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是一个伴随企业经营活动而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实际运行产生差异可能是预算编制不准确需要修订预算,也有可能是执行过程产生偏差,通过分析和确认造成差异原因采取措施矫正差异,如此不断循环下去,最终实现企业预算目标,达成资金的有序使用和控制。

3.3建立现代信息技术与银企对接模式

通过建立业务、流程、数据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实现高效协同。信息平台通过业务驱动的流程管理实现业务与流程的深度绑定,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业务的高效执行;通过数据一体化管理,实现了“一套数据、多套报表”的数据多角度应用及商业智能的深度应用,最终成为集团企业的数字神经系统。同时利用集团建立结算中心能够进一步丰富发展银企合作关系,通过信息平台与银行网上交易系统相连接,实现数据自动交换,并能统一管理对内对外结算帐户,最终实现资金的高效运作。

结语

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控制是一个重要环节,但笔者认为只依靠资金控制是远远不够的,要实现房地产企业的良性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模式。这个管理模式包括:营销管理、技术力量储备、土地储备、品牌运营、监理及质量控制、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方面面,只有实现上述能力的综合提升,才能够有效提升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邹佳佳,黄淑芬.房地产企业流动资金内部控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5):76-77.

[2] 王要武,金海燕.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8,41(8):105-111.

[3] 曾,张武.论防范房地产开发商欺诈行为的法律对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29(4):136-139.

流动资产管理范文4

第一条目标和原则

园区工业企业资产合理流动管理目标:规范园区工业企业资产合理流动,着力盘活闲置资产,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资产合理流动基本原则:分类处置、集约利用。

(一)分类处置。

1、依约处置:依业主与园区签订承诺书、协议书条款进行闲置资产处置;

2、依法处置:依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进行闲置资产处置;

3、协商处置:除依约、依法处置的资产之外,由园区与业主协商进行闲置资产处置;

4、自行处置:除依约、依法处置的资产之外,园区与业主难以协商的,由业主对企业房地产直接转让、追加投资、出租等三种形式进行资产处置。

以上各类处置方式涉及到园区(受国土部门委托,下同)收回的,均以不动产回购方式,机器设备等动产由业主自行处置。

(二)集约利用。对闲置土地的处置要体现集约利用的原则,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等控制标准,在盘活中实现节约集约用地。

第二条工业企业资产处置方法

(一)依约处置

供地六个月后且开工条件已具备或土地已办证的未开工项目、供地后一年但未满二年的主体厂房未动工项目:土地必须由园区按项目取得土地时出让价依约回购,并由国土部门办理终止国有土地出让合同手续。

(二)依法处置

1、超过合同约定开工日期二年未开工的项目:土地必须由园区按项目取得土地时出让价依法收回,并由国土部门办理终止国有土地出让合同手续。

2、供地后二年内开发建设面积比例不足1/3或投资额度不足25%的企业(项目):

①闲置土地可以分割的,闲置土地必须由园区按项目取得土地时出让价收回;业主原意整体由园区收回的,闲置土地和建筑物一并由园区收回和回购,土地按项目取得土地时出让价,建筑物按评估重置价回购。

②闲置土地不可以分割的,闲置土地和建筑物必须由园区收回和回购,土地按项目取得土地时出让价,建筑物按评估重置价回购。已投产企业愿追加投资,须重新限期签订项目投资承诺书和协议书,并按相关规定交纳土地违约金及闲置费。

(三)协商处置

开发建设面积比例超出1/3或投资额度超过25%且未合理利用土地10亩以上的企业(含标准厂房项目),业主对房地产处置可与园区协商解决:

1、未合理利用土地可以分割的,其未利用土地必须由园区回购,分割的土地按当年工业用地基准价回购;经协商,房地产一并由园区回购的,土地按当年工业用地基准价,建筑物按评估重置价回购。

2、未合理利用土地不可以分割,经双方协商,企业房地产一并由园区回购的,土地按当年工业用地基准价,建筑物按评估重置价回购。否则按土地出让协议收取违约金及土地闲置费等相关费用,并重新签订投资承诺书和协议书,限期投资到位。

3、已投产但尚有未利用土地,但项目引进时协议同意企业分期投资,且企业实际投资额已达到协议投资额70%以上,或上年度销售额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应按原协议限期追加投资或寻求合作,严格履行到位。

(四)自行处置

除依约、依法处置的资产之外,业主与园区难以协商解决的,业主对资产可以如下处置:

1、直接转让

①企业可以直接股权转让、整体资产转让等形式处置。国土部门按规定标准收取未合理利用土地违约金及土地闲置费,企业按规定全额交纳相关税费。

②企业资产直接转让时,企业房地产评估须按建设、国土二部门评估程序执行,土地评估价格不得低于转让时工业用地出让基准价,厂房等建筑物不得低于500元/平方米、围墙等其他配套设施不得低于2万元/亩评估定价。如有闲置土地,受让方要重新签订投资承诺书、协议书,限期投资到位,并交开工、投产保证金,若不能在约定期限内建设的,土地由园区收回。

2、追加投资

企业尚有未利用土地,又难以分割,业主有意向对未利用土地进行追加投资的,业主可以对企业未利用土地追加投资,或引进合作伙伴追加投资。追加投资的项目应经园区同意,限期二个月内开工、一年内投产,按规定交清未合理利用土地违约金及土地闲置费,重新签订投资承诺书、协议书,亩均税收承诺3万以上,并交开工、投产保证金后方可开工建设。

3、资产出租

有闲置厂房,允许企业出租,原则上要求闲置厂房整体出租,租赁方新办工业项目必须符合入园条件或产业要求。为防止租赁方对民工欠薪,参照同类行业的用工人数和工资标准,承租方应交公司全年工资总额10%的欠薪准备金,欠薪准备金暂由园区保管,租赁结束如无欠薪情况,由园区退还欠薪准备金本金,出租方要与园区签订监管责任书。

第三条资产流动处置政策

(一)园区内所有的资产流动事项和受让方、承租方新上项目必须经县工业项目决策领导小组决策。

(二)由园区收回资产转让的新入园企业,新上项目经决策咨询同意后,享受新入园企业优惠政策。

(三)直接进行资产转让的企业,新上项目经决策咨询同意后,享受优惠政策时间按原企业延续计算。

(四)由园区依法、依约收回的闲置土地和房产,免收过户费用,过户税金全额贴补给交纳方,免收未合理利用土地违约金及土地闲置费。

(五)符合依约、依法收回的资产,业主不同意园区收回,园区、国土部门可依约、依法强制解除合同,依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的通知》(国土资电发〔20*〕36号),土地闲置费按出让价的20%征收,依法可以无偿收回的,坚决收回。不符合无偿收回条件的,按协议约定或国土法规定收回。

(六)业主自行处置的资产,按规定征交未合理利用土地违约金及土地闲置费,并全额征交相关税费。

(七)企业房地产转让应交纳的税费,按成交金额计征,即出让方:营业税及附加、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承受方:契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个人股权转让、企业(公司)股权转让按规定计征所得税;按企业清算后所得收益按规定计征所得税;其他费用按园区规定收取。

第四条资产流动办理程序

(一)依约、依法资产处置办理程序

园区收回闲置土地程序:园区对入园项目进行清查,符合依约、依法收回的,报园区办核实,经决策后,园区书面告知业主收回闲置土地,国土部门办理终止国有土地出让合同手续,收回土地使用权证,园区退还业主土地出让金。园区回购建筑物程序:由业主和园区双方委托中介机构评估,回购资产由园区重新出让,并由园区牵头协同相关部门根据从简原则给予办理转户权证。需通过法律途径收回的,相关部门要按法律程序快速办理。

(二)协商处置、自行处置资产办理程序

经园区对项目逐个审核,与企业协商后提出方案,属企业自行转让的,报县工业项目决策咨询领导小组决策。经协商回购的,其土地由国土部门办理终止国有土地出让合同手续,收回土地使用权证,园区支付业主土地出让金。房产由业主和园区双方委托中介机构评估,并办理过户手续。受让方新上项目,按新入园项目进行管理。

(三)追加投资办理程序

由企业提出申请,经园区核实同意,并向县工业项目决策领导小组提交项目申请报告,经县工业项目决策领导小组同意,再与园区重新签订投资承诺书、协议书。

(四)资产租赁新办企业办理程序:

租赁方新办工业项目向园区提出申请,经园区审核后,向工业项目决策咨询领导小组提交新上项目申请报告,经决策咨询领导小组决策同意,再办理相关手续。

第五条申报材料(原企业)

(一)填报《工业企业资产转让有关登记事项审查表》。

(二)营业执照;

(三)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书,委托他人办理的应提交授权委托书;

(四)土地使用权合法凭证;

(五)房屋所有权合法凭证;

(六)用地平面图和厂房设计图;

(七)在办理手续时,按各部门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第六条组织领导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确保闲置资产“家底清、盘得活”,扎实推进“腾笼换鸟”工作,通过园区收回闲置土地、业主自行转让资产等方式尽早盘活存量,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最大的效益。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建立工作小组,由王良春付县长任组长,洪士友、范卫祥、严志源任付组长,陆雄、汪晨鸣、姜风、夏剑平、方玉林、夏浩波、虞婷婷、姜忠军、陆寿泉、劳志平、王胜、祝文波为成员。县园区办具体负责实施。园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资产合理流动工作纳入园区年度建设工作考核。

(三)落实措施,确保推进。园区及有关部门应对入园项目每季进行一次清查,按照项目投资协议书和承诺书确立的建设进度要求,及时排查清理。涉及相关部门职能的,应制定措施,落实人员,及时快速办理,确保园区资产合理流动,推进园区项目建设。

(四)协同配合,明确责任。处置闲置资产涉及到经贸、园区、国土、财政、招商、项目引进单位、工商、金融等多个职能部门,需各单位之间加强联系,密切配合,扎实推进闲置资产的盘活利用。各部门具体职责如下:

1、经贸(园区办)部门:负责规范园区企业资产合理流动管理办法制订,承担资产合理流动的组织和管理,牵头项目决策咨询,对资产流动全过程进行核实、监督和管理。

2、园区:负责如实提供园区内企业(项目)的闲置土地、投资额度、经营状况等基本情况,报园区办核查;负责与企业对接、协商工作,按决策意见落实资产处置措施;严格执行与业主签订的投资协议书、承诺书。

3、县国土部门:负责闲置土地处置的政策指导和监督把关,负责审查项目实际用地情况,依法征收未合理利用土地违约金及土地闲置费,办理终止国有土地出让合同手续或转让手续。

4、县财政税务部门:要做好资产过户各项税费政策执行情况和资产清算工作。

5、招商局:严格把好招商项目关,掌握客商的投资实力;做好处置后资产的招商文本建立和宣传工作,对未完成协议投资额的企业,进行后期项目对接工作;协调引进单位做好对处置资产企业工作,并将其纳入招商引资考核。

6、项目引进单位:按决策意见协助园区做好与业主对接工作和与园区意见有分歧的业主的思想工作。

7、工商部门:对所有进行资产处置的企业,变更工商注册登记,要按工业项目决策咨询纪要要求办理,并协助做好业主工作。

8、金融部门:要配合园区做好已抵押的企业资产的处置工作。同时,对配合园区资产回购工作的企业,在融资方面给予扶持。

9、法院:按法律程序做好涉及由法律裁定的企业资产的处置工作,并及时与园区沟通。

10、法制办:负责资产流动全过程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工作。

11、其他部门(建设、规划、环保、消防、安监等部门):要进一步简化手续、放宽政策、做好服务,创造有利于盘活闲置资产的各种条件。

流动资产管理范文5

一、抓好制度和责任落实,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现金流巨大,稍有疏漏,将可能出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结局,无论是制度硬规定还是责任软约束,资金安全运行都是财会管理的首要任务。

第一,要建立健全严密的资金管理制度,为资金安全提供保证。集团性企业,要以提升资金运行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为目的,建立资金集中管理的资金管理制度,该撤并的银行账户一定撤并,将闲散资金统一上存集团公司。按照收支两条线设置账户,从根本上消除资金不安全隐患。企业经营设立外埠项目的,应建立外埠项目财务管理办法,规范外部项目的财务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第二,要增强财务从业人员的职业责任,严细认真抓好核算。应收及预付款的管理是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重点是核算,核算的重点是基础工作。财会人员所制作的每笔会计凭证,都是要经过历史检验的,永远是一种责任。比如清欠工作,虽然清理的是历史的债权,但是清欠的责任却在当下执行的财会人员身上,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在清理历史欠账的同时,把握当前的核算,不能出现前清后欠的问题。会计人员的核算必须要有原始单据,依据经济合同,按照真实性和权责发生制等原则处理业务。在预付款的核算上还要执行有关管理规定,规避资金风险。

二、抓好流动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运营效益

存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一般占到企业流动资金的30%以上,其管理利用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资产运作效率,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此,财务部门必须把存货管理作为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坚持“高效运转。保障有力”的存管原则,努力实现“三零”管理目标,即原料零风险存货、成品零库存销售、货款零资金外欠。

第一,要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形成存货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实施目录管理,力促科学存货。通过建立各类物资采购、使用、存储目录,实时掌握各类物资采购、使用、存储的变化情况,充分发挥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指导作用。通过完善存货登记制度,结合库存物资的采购时间、质量的不同,将各类物资进行分类登记,确保合理使用,降低库存费用。通过强化实物管理,按月考核产销平衡率指标,减少产品库存,杜绝产品积压,监督产品存量的变化,提高存货周转率。尤其应强化产品的变现能力。制定资金回收100%的指标,控制不良销售,杜绝赊销现象,保证存货的变现速度。此外制定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每月盘点应收账款明细,定期进行账龄分析,实行动态指标管理。每月考核资金回收率,严格奖罚制度,提高资金回收和利用率,确保存货良性周转。

第二,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分析体系,科学分析预测,降低存货成本。要结合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市场发展趋势、生产运行状况,每月由财务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编制经济运行分析,对企业当月运行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影响效益和有利于提高效益的主要因素,制定应对措施。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市场变化、仓储条件影响,制定最佳存货计划,降低存货成本。

第三,要加强消耗管理。提升成本优势。企业在成本管理上要实行成本计划责任制,开展降低存货消耗管理活动,对各生产单位的实际消耗和成本情况进行考核,以指标完成情况核定效益薪酬,使成本消耗不断降低。

三、抓好库存物资管理。盘活与减值并举。降低资金占用

物资管理是企业为完成生产、管理、经营、科研等工作,对所需物资进行计划、采购、保管、供应等组织管理工作。目前物资管理主要以库存管理的形式进行管理,是企业财务部门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就目前库存物资管理的实践看,通常存在以下共性问题。一是采购管理不健全,存在物资无计划采购现象,各物资库库存额与科学值比较偏高;二是物资人库制度不健全,很多企业仍运用付款人库方式核算购进物品。货到票未到和货到票到但尚未付款,物资得不到反映,账面数反映不出实际库存量,甚至出现库存数为红数的现象;三是物资出库制度不健全,出库审批手续不严格,甚至出现物资采购后直接送交领取人的现象:四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库存物资积压问题。

上述问题中最为严重的是库存物资积压问题,这是最严重的也是可以避免的资金浪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企业财务管理要重点抓好库存物资中无动态物资问题,避免最无效的资金浪费。一方面,要强化日常管理,把住出、人两道关。在入口方面,要把好采购物资的计划关。做到没有计划不能采购,没有合同不能付款。杜绝个别单位和部门用“急需”两个字就走捷径,特殊突发事件走快速通道的,也要按程序办事。另一方面,要强化物资或存货中的不良资产的控制。企业要制定积压物资、外购材料的减值、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的减值、生产成本的减值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的减值等各种原因形成不良资产的管理办法,要建立造成新物资积压的责任追究制度。财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一旦发现新的物资积压的苗头,要及时“报警”。

流动资产管理范文6

【关键词】营运资本;偿债能力;零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管理是企业的一短期财务问题,是一个影响企业生存和良好发展的领域。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营运资本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营运资本管理比较复杂,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尤其需要采购、生产、销售和信息处理等部门的配合和努力。企业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持有水平和流动资产的组成、用途等由营运资本的投资和筹资政策决定。

一、营运资本分析

(一)营运资本的概念研究

企业的营运资本,从大的范围讲,指投入日常经营活动(营业活动)的资本。在学术上,包括三个具体的概念:

1.广义的营运资本

广义的营运资本,又称总营运资本,通常是指流动资产的资金来源,例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流动资产”通常指营运资本的各种占用形态,例如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等。营运资本与流动资产从数量上相等。

2.狭义的营运资本

狭义的营运资本也称为营运资本净额或净营运资本,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由于: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权益+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推导后,得到结论:净营运资本=长期筹资-长期资产=长期筹资净值。

3.经营性营运资本

经营性营运资本是指用于经营性流动资产的资金,包括现金、存货和应收账款等占用的资金。数量上,经营性净营运资本=经营性流动资产—经营性流动负债(即自发性负债)。

(二)营运资本投资政策

营运资本投资管理,即流动资产投资管理,分为流动资产投资政策和流动资产投资日常管理。流动资产的组合,一般有如下三种策略:1.适中的资产组合。适中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就是在权衡短缺成本和持有成本的基础上,使其之和最小,确定出最佳投资需要量,安排流动资产投资。2.保守的资产组合。保守的资产组合即宽松的流动资产投资政策。保守的流动资产投资政策,流动资产与收入的比率较高。这种政策需要较多的流动资产投资,承担较大的流动资产持有成本,主要是资产的机会成本,有时还包括其他的持有成本。优点是企业中断经营的风险很小,其短缺成本较小。3.冒险的资产组合。冒险的资产资产组合即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政策。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政策,流动资产与收入的比率较低。该政策使企业流动资产的持有成本降低,例如可以使各项资金的机会成本降低,但企业要承担例如经营中断和丢失销售收入等短缺的风险。

(三)营运资本筹资政策

营运资本筹资政策,主要指企业如何安排短期流动资产和长期流动资产的资金来源,通常情况下可分为三种,即配合型、激进型和保守型筹资政策。

1.配合型筹资政策。配合型筹资政策要求企业要有比较严密的短期资金融资计划,实现现金流动与预期安排的一致性,企业应根据临时性流动资产需求时间和数量确定与之配合的短期金融负债。

2.激进型筹资政策。激进型筹资政策下短期金融负债在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所占比重大于配合型筹资政策。其特点是长期资产与长期性流动资产之和大于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和权益资本之和,是一种收益性和风险性均较高但资本成本较低的营运资本筹资政策。

3.保守型筹资政策。保守型筹资政策的特点是资金需要中临时性流动资产的一部分由短期金融负债融通,另一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则由长期资金来源支持,是一种收益性和风险性均较低但资本成本较高的营运资本筹资政策。

二、“营运资本管理”的基本原理

“营运资本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从营运资金管理的投资和筹资点出发,在满足企业对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通过规划与控制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并利用短期负债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比较强。

在传统的营运资本管理中,往往强调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要有充足的偿债能力另外由于企业现金流量的难于预测性和非协调一致性,因而要求公司保持适量的营运资本,以应付财务风险。但是,从盈利性的角度分析,由于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盈利能力上的差别,以及短期资本与长期资本筹资成本上的差别,净营运资本越多,意味着企业是以更大份额的筹资成本、较高的长期资本运用到盈利能力较低的流动资产上,从而使企业整体的盈利水平相应地降低。当今国际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企业已很难通过提高售价来保持盈利,因为提高售价会削弱竞争力,会影响销售。为适应这种新的竞争环境,财务管理人员不得不转向控制成本,加速各项周转。于是,“零营运资本”的财务理念便应运而生。

三、实现营运资本管理的有效途径——“零营运资本”管理

“零营运资本”管理属于一种极限式的管理,它并不是要求营运资本完全为零,而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尽量使营运资本数量趋于最小的管理模式。“零营运资本”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使企业满足流动资产的基本需求,尽可能地减少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并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对流动资产进行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