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妇联工作计划范例6篇

农业局妇联工作计划

农业局妇联工作计划范文1

按照市会议精神,我县从四月中旬开始,对2001-2005年我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县政府对这次评估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任组长的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经过主管部门的周密安排和综合协调,各有关单位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在预定的期限内顺利完成了评估工作任务,并撰写了《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中期监测评估报告》和《中期监测统计报告》。

我县共有人口近50万,妇女占总人数的一半,0-14岁儿童有9万人。2002年初,县政府制定了《乐亭县妇女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和《乐亭县儿童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既定目标任务,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符合我县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整体工作格局。即:党委重视,政府协调,人大监督,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支持配合,广大妇女儿童积极参与的格局,有利地推动了规划的实施,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到目前为止,妇女儿童《规划》中所涉及的各项指标大部分均已达到,仅有一小部分没有完成。全县妇女儿童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双提高”(妇女儿童地位提高和妇女儿童素质提高),“双促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的良好效果。下面将五年来我们的具体做法向各位领导做以简要汇报。

一、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奠定了妇儿工作的思想基础

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设计部门多、工作对象广、任务指标实、专业性科学性强,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为此,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大政府干预的力度,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有政府把《规划》中涉及的指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合理安排,统筹兼顾,系统管理,并作到了“三个到位”:

1、领导认识到位。妇女是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21世界的主人,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为此,县委、县政府把妇女儿童工作做为头等大事来抓,提高到战略的位置来认识,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了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副县长亲自抓此项工作。各级领导把《规划》的实施作为自己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密部署,真抓实管,同时注意摆正了三个方面的关系。即:摆正了完成《规划》与本地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关系;与提高全民素质的关系。为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目标责任到位。明确目标,划分责任,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可以减少互相扯皮,又有利于加强协作。工作中各单位从强化责任入手,把《规划》的落实纳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范畴,明确规定把完成指标的情况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政绩的一项重要依据,并建立健全了妇女儿童的网络体系;即以卫生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牵头的妇女儿童保健体系;以妇联、司法局、法院、公安局牵头的维权体系;以教育局、宣传部、广播电视局牵头的宣传教育体系;以人事劳动局、总工会、卫生局牵头的妇女就业与劳动保护体系;以农委、妇联、科技局、畜牧局牵头的帮扶体系;以县委组织部、妇联、教育局牵头的妇女儿童人才培养选拔体系。同时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如:每月的联络员例会制度、委员汇报制度、宣传制度、培训制度等。使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沟通密切配合,为落实《规划》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3、督导检查到位。为掌握全县《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便于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专门会议,听取各成员单位的工作情况汇报,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县妇儿工委还成立了监测评估小组,每年对《规划》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自查评估。通过自查评估,使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工作任务,明确哪些指标已经完成,哪些方面和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便于研究制定响应对策,为《规划》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齐抓共管,措施得当,确保了规划实施的整体推进

实施《规划》涉及到部门多,领域广。为使这些职能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规划》中指标凡是涉及两个以上的部门都做到了及时沟通、协调,共同完成,使各自一摊分条管理的工作真正符合妇女儿童发展的总体要求,使各“条”在“块”中结合,在妇女儿童身上形成综合效益。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部门配合,协调联动,全面实施“四大工程”

1、素质工程。五年来,为落实好《规划》,我们始终注意把提高广大妇女儿童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常抓不懈,并注意从基础抓起。为提高人口素质,县妇幼保健医院积极开展了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县计划生育局实现“四上门”服务制度,即:婚后上门传授优生知识,孕后上门指导孕期保健,产后上门讲解科学育儿及节育知识,术后上门开展生殖保健服务;县妇联还积极协调计划生育局、民政局、卫生局在全县开展“十万家长学三优”活动,先后组织了“读书竞赛”、“少生快富美好家庭征文”,以及“爱心献给孩子们”巡回医疗服务等活动;县妇联在全县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这些实质性工作的开展,使我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降到了目前的千分之4.78;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实施“春蕾计划”使我县千余名贫困女童得到了救助,继续完成学业,杜绝新文盲的产生。为提高广大妇女的科技素质,县妇联牵头与县科技局、县农业局、畜牧局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为广大农村妇女提供科技知识,按照我县农业产业化特点和区位优势,大力普及种植、养殖、加工等项新技术;县妇联在全县组织开展“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依托三级科技培训网,对参赛妇女进行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培训。为提高广大妇女的法律素质,县司法局、县妇联采用妇女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炕头学法,编制法律小故事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妇女群众依法维权的自觉性。为提高广大妇女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宣传部、文明办、县妇联还积极组织开展了“家庭美德事迹报告会”、“公开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活动,对广大妇女进行“四有”、“四自”教育。各学校通过主题班队会、校外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儿童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通过“三校联办”(农民业校、农业技校、人口学校)、“三教统筹”(科学知识教育、家庭教育、计划生育教育),既讲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又讲科技知识和科学育儿知识,教育引导妇女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社会多奉献。充分调动了广大妇女儿童参与《规划》实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保健工程。为改善全县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条件,县委、县政府多次研究以产科建设为重点的医院房屋改造问题,要求每个卫生院都要达到300平米以上的医疗业务用房,产科必须有独立的专室。2005年政府投资2316万元用于基层卫生院的改造和卫生事业发展,建起了符合要求的医院和家庭病房,购置了先进设备30多台(件);为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这五年中我县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达到了99.7%,产前医学检查率达到了100%,孕产妇死亡率降至为0。进一步加大了镇(乡),村防保站建设力度,各站配备了3名防保人员,负责本镇乡妇女儿童保健管理、监督检查以及业务指导等项工作,充实了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承担妇幼保健任务,加强农村乡级医疗保健网络建设,实现了一村一个卫生室;以卫生局为重点,创建爱婴县、爱婴医院。全县2所县级医院、5所基层分院达到了省要求的标准。

3、人才工程。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赢得了主动。为此,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我县把培养新世纪人才做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坚持抓早、抓小、抓妇女人才的培养。在0-3周岁散居儿童家庭中,我们积极引导儿童家长注重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爱好,并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当好启蒙教师。在县妇联的协助下,通过社会力量办学,在我县建立了早期教育学校,实施了0岁教育计划,为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孩子的能力,还建立了“爱信诚”学校。在学校教育中,全县中小学普遍成立了文艺队、体育队,组建了各种活动小组,设置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劳动技术等课程,丰富了校外活动,优化了第二课堂,使一大批特长学生脱颖而出;在培养妇女人才工作中,县妇联通过开展“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着力培养了千名女农民技术员,这些女技术员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大对妇女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和能力,县妇联建立了妇女后备干部人才库,与组织部后备干部人才库联网管理。县妇联对妇女干部进行跟踪考察,并不定期地向组织部门推荐,做到了成熟一个推荐一个,使一大批优秀妇女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目前,全县干部人数9282人,其中女干部数为4762人,副科级以上女领导干部68人,县级女干部5人;女人大代表和女政协委员分别有41人和42人,女性比例占19%和24%。同时县委组织部还加强了对女知识分子、各类女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为她们施展才华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从生活上关心她们,使她们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4、拉手扶贫工程。为了让贫困妇女脱贫致富,让贫困面临失学的儿童完成学业,县妇儿工委还在全县实施了拉手扶贫工程。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对贫困妇女和贫困儿童的帮扶工作,把全县贫困户分包给28个涉农部门,多方扶持,鼓励他们尽快脱贫。几年来,县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和畜牧局等多家职能部门对贫困户妇女在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县妇联以“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为依托,在全县开展了“一助一”(一助多)团结互助奔小康活动,使全县三百多名科技专家与女能手结成了帮带对子,女能手与贫困户妇女结成了帮带对子,这些贫困户不仅脱贫致了富,有的还成了女能人。县计生局以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为依托,对全县符合条件贫困户妇女在项目、资金等方面也给予了政策上的优惠;为让因贫困即将失学的儿童继续完成学业,县成立了“救助会”,制定了章程,并设立了救助基金,除政府拨专款外,鼓励社会热心人士捐款资助。到目前,我县没有一名儿童失学。

(二)抓重点、攻难点,着力实现“三大突破”

在实施《规划》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需要急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在硬件建设、基础教育投入、人才培养、改水改厕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影响妇女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制约《规划》的顺利实施。为此,工作中我们加大力度,狠抓了“三个突破”。

1、实现硬件建设的突破。我县是农业大县,基础薄弱,财政比较拮据,财政的不足成为困扰《规划》实施的难点问题。为确保各项指标均衡发展,县委、县政府班子形成共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一定要舍得投入。为此,五年来,县财政性教育经费共支出40260万元,卫生方面的投入8084万元,主要用于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建校舍、医院和卫生院以及卫生室,购置先进设备等,如今各大医院设备齐全,各卫生院都配备了各种医疗保健设施,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购置了b超仪和红外线治疗仪等先进设备。为妇女儿童保健提供了可靠的医疗保障。

2、实现妇女儿童生存保护环境的突破。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我们把妇女生存保护环境做为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加以改善。五年来我县的爱婴医院的建设已经达到了高标准,妇幼保健人员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通过举办孕妇学校,发放母乳喂养的宣传手册等,使“母乳喂养好处多”的观点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在有条件的分院、卫生院和县级医院设立了母婴室,不断加强对孕产妇母乳喂养的宣传指导。县委、县政府把乡村卫生室建设列入小康建设的规划中,要求与党支部“两室”建设一起布置,一起检查验收,使这些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规划》的目标任务,村村建起了活动室。同时我们把改水改厕工作也纳入重点难点工作之中,这项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量大面广,最直接的阻力就是传统的陋习。为彻底改善妇女儿童生存环境,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改水改厕规划》,确定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并做为小康村镇建设达标的验收条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经过各级组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使这项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63.18%,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了80.65%。

3、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家长教育观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新的“读书无用论”以及“只有高考一条路”等错误观念又有所抬头,实施《规划》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县妇联、教育局联合全县开展了“素质教育进家庭”活动,县妇联还结合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素质教育0岁抓起”的新思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引导广大儿童家长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子观、人才观,努力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新型公民。

三、求真务实,扎实运作,推动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

五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规划》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展顺利,妇女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达到了“四个优化”。

(一)优化的社会环境

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面向(面向领导层、社会、妇女儿童),加强宣传,营造了全社会都来关心妇女儿童事业进步发展的良好氛围,“男女平等、儿童优先”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只要是涉及妇女儿童的事,各级各单位都予以优先考虑。妇女儿童置身于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学习、生活、劳动,充分享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广大妇女学科学、用科学,努力为社会贡献聪明才智,儿童少年学文化、爱科学,长大立志成材。

(二)优化的育人环境

五年来,从硬件投入到基础教育投入,我们的育人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到目前,全县已经全部修建和改建了危房,破旧校舍已经不复存在了,由于生源的逐渐减少,各镇乡逐步在撤校合并,预计今年暑假后全面完成撤、并校工作。大力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3-6岁儿童入园率达到93.2%,学龄前一年受教育率达到了100%,小学巩固率达到了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9.2%,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1.6%。各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初中全部普及了语音室、微机室,实验室、仪器室全部达到了二类以上标准。学校以净化、美化、绿化、地面硬化和校园文化“五味一体”的创建花园式学校充分发挥了校园环境的隐形教育功能,并全部通过了普九验收。由于公安、司法等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加强了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我县未成年人犯罪率降至为0.023%。为了教育引导广大妇女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在农村,村村建立了妇女儿童活动室,购置了各类图书;通过“双学双比”各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充分调动了广大妇女学科学、用科技,靠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县共培养女农民技术员1280名,十万名参赛妇女掌握了2-3门实用技术和1-2门高新技术。在城镇,广大女职工积极参加“巾帼建功”竞赛活动,她们爱岗敬业,一技多能,成为企业改革的支持者和参与者。通过加大培养选拔妇女干部的力度,到目前全县县直大部分单位都配备了女领导干部,14个乡镇全部配齐了女领导干部,女领导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98%。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参政议政能力也不断增强,

(三)优化的就业环境

《规划》实施以来,社会各界积极为女职工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针对下岗问题,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对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实行减免税收等政策。为了使下岗女职工适应社会不同岗位的需要,掌握实际技能,县妇联成立了巾帼培训中心,各种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并和县劳人局再就业培训中心联合,组织下岗女职工参加培训,使广大妇女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为她们积极开拓就业渠道,教育引导下岗女职工转变择业观,下岗不矢志,鼓励她们自谋职业,闯出自己的新路子,使她们尽快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五年来共培训下岗女职工2000多人,全部走上了工作岗位,上岗就业率达到100%。

(四)优化的保护环境

在城镇企、事业单位中,认真贯彻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和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女职工“五期”劳动保护不断加强。每年,总工会、妇联会同妇幼保健医院和县医院为女职工义务检查身体一次;各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每季度为育龄妇女进行免费查体查病一次;在优化儿童生存保护环境中,通过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使孕产妇早期检查率、产前检查率和保健覆盖率均达到了100%,母乳喂养率达到了98%。每年“六一”节期间,卫生部门组织医疗技术人员巡回全县,义务为儿童查体;通过实施改水改厕工程,全县农村卫生环境有了很大改观。

农业局妇联工作计划范文2

下面,我代表市双学双比活动协调小组作工作报告,总结我市2013年以来双学双比工作,部署2014年工作任务。

一、2014年以来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双学双比活动协调小组和各成员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双学双比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以组织广大妇女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线,以提升农村妇女综合素质、服务创业就业、帮助增收致富等工作为重点,创新载体、扎实推进,双学双比活动取得了新成效, 为美丽乡村示范市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围绕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合力优化双学双比工作环境。各级协调小组和成员部门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南,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努力营造双学双比活动和农村妇女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开展美丽主题活动,营造向上向善的道德环境。大力弘扬中国梦主旋律。在全市农村妇女中开展“我与中国梦·巾帼共筑梦”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巾帼梦·家庭梦·中国梦”征文和演讲比赛、“湖州最美妈妈”评选表彰等系列活动,用中国梦团结凝聚妇女力量。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发挥《湖州日报—半边天》月刊、市县区妇女网、妇联官方微博等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农村妇女典型和妇女工作,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七家中央主流媒体聚焦美丽湖州、美丽家庭、美丽女性,开展“创业·建功·圆梦”市女村官女大学生村官创业论坛,利用“湖州新女性讲坛”举办“女性、创业、励志”专题讲座等,发挥宣传教育功能。坚持先进典型引路。组织参加“2013年感动湖州”、“时代新农民”和“浙江最美女性”等系列评选活动,一大批农村妇女典型脱颖而出,引领广大妇女争做美丽女性,激扬巾帼正能量。二是争取各级党政重视,营造男女平等的政策环境。我市双学双比工作一直以来得到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去年全市双学双比工作会议上布署工作意见后,各级党政进一步强化男女平等国策意识,加大对主体活动领导力度,对本地“十二五”中期双学双比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监测,市、县区政府和部门及时调整成员,明确职能分工,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加大政策推动力度。市政府出台了《湖州市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将来料加工列入实施项目并通过以奖代补促进妇女就业增收;市妇联向政协提交了《关于出台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项目的建议》,得到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德清县实施关爱妇女的“百千万”工程,长兴县妇儿中心落成并全面启动妇女培训工作,安吉县出台“女性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等,从政府层面加强领导、优化环境。一年来,市、县区政府给各级协调小组办公室下拨工作经费约50万元。三是加强成员部门合作,营造互利互惠的工作环境。各成员单位积极整合资源、齐抓共管,从政策、项目、经费、服务、信息等多方面共同推动双学双比活动。市农办帮助申请“市校妇女组织合作”和“美丽乡村样本户创评”项目经费,市林业局、市妇联建立“三八绿化示范工程”,市计生委设立“生育关怀基金”,市农业局、市妇联举办女农民培训班,省农信联社湖州办事处提供“巾帼创业创新贷款”,各级卫生部门牵头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科技和科协部门服务“巾帼科技示范基地”,民政部门推进农村贫困妇女儿童救助工作,教育部门实施“贫困女童入学”工程,水利部门扶持“三八”水利工程建设,工商、供销部门优化农村妇女商贸服务程序, 广电、报社等文化新闻单位加大妇女工作宣传力度等,进一步加大服务农村妇女发展的工作力度。

(二)围绕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开展农村妇女人才培育。各级协调小组和成员部门有效利用市新农村建设工程中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的政策资源,根据农村妇女需求和不同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妇女素质培训和人才培育工作。一是拓展各类妇女培训阵地。各地农办、农业、科技、妇联等部门依托农函大、农广校、成校、远程教育点以及各级妇儿中心、巾帼创业基地、妇女学校等培训阵地,组织农村妇女参加现代农业知识以及失地、转移就业妇女创业就业技能等培训。目前,全市妇女培训基地达到514个,市、县区建成妇女儿童活动中心4个,并拓展四级妇联培训联动平台,市妇联加强湖师院女子学院、与浙大妇女组织合作工作,德清县成立社区教育学院开展女性素质培训,长兴县启动“万名新型女农民培训工程”,吴兴区开设“青年女农民大讲堂”,南浔区实施“浔溪家政大嫂”培训项目等,有效发挥了规模培训和幅射带动作用。二是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工作。组织首届湖州市妇女SYB创业培训班、女能手“湖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展望”、农产品营销等专题讲座;市妇儿中心承接了政府“学历+技能”农民大学生培训项目,举办高技能人才系列培训班;各县区妇联举办家政服务员、月嫂、来料加工等技能培训班。组织参加全国和省级各类培训,共有200多名妇女参加“中国女性创业能力开发培训项目”、全国巾帼科技示范基地负责人、省农村妇女“两创”实用人才、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产品女经纪人等系列培训班。多形式、有成效的培训使农村妇女发展现代农业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三是各项培训取得成效。培训面和量实现新突破。2013年,全市组织女农民新科技和就业技能培训1157期,培训妇女10万多人次,1.5万名妇女参加农村经营创业型培训,组织失地妇女转岗培训2.9万人次,帮助转移就业妇女2.4万多人,全市农村妇女素质培训面达20%以上。培训成效呈现新亮点。各地通过建立实训基地、专家教授田头指导、项目实施上岗培训等形式,将课本知识与实用技能相结合、课堂讲解与田头实践相结合,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去年,全市有4023名妇女参加农函大培训、1556名妇女获得绿色证书、149名妇女评为农民技术员、22户评为科技示范户,累计培育农村女能手966名。

(三)围绕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努力拓宽农村妇女致富渠道。各级协调小组和成员部门紧紧围绕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在着重满足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要求上做好服务工作。一是创新科技服务助推发展。市妇联、浙大女工委、市农业局、浙大农推中心合作签约,以“141N”模式成立了“湖州市妇女创业科技服务联盟”,即:建立1个覆盖全市的联盟组织、搭建四级妇联联络站、各地设一个专家组、科技服务幅射所有“妇”字号基地。目前,己建立科技服务站29个,6个专家组成员67人,开展妇女培训和科技交流服务30项,经济合作项目25项,其中4个项目获得市校合作财政资金补助,85%以上项目投产并取得经济效益。各县区以科技联盟为平台,以科技下乡、产学研结合为载体,助推农村妇女发展生产。德清县农业局帮助女能手沈桂英建立了“省农科院优质鸡生产基地”,女能手罗亚琴的长兴鑫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浙大合作的“大棚瓜果蔬菜基地”项目被列入省农业科技重点项目,安吉县组织科技服务小组走进女子专业合作社,吴兴区与浙大专家和区级农技人员建立了“1+1+N”新型产业发展联盟合作关系,南浔区开展浙大专家教授科技现场咨询活动等,科技服务的“组合拳”,为农村妇女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有效服务。二是开展实事项目惠及妇女。抓好妇女来料加工项目推广项目。组织妇女参加义博会、村企对接、商贸洽谈,出台扶持政策,加强女经纪人培训等,积极鼓励妇女从事来料加工业。目前,全市来料加工业形成了“一县一业”和“一乡一品”的规模和特色。2013年,全市来料加工点达到916个,从业妇女5万多人,年发放加工费2.5亿多,成为农村妇女就业增收的主渠道之一。实施新一轮“巾帼创业创新贷款”项目。市妇联与农信联社湖州办事处签订了新一轮合作协议,推出助创、助飞、助强三类新品种,以更加优惠便捷的信贷服务妇女创业。截止到今年3月底,巾帼贷款项目累计授信18亿,贷出15.5亿,扶持10233名妇女创业。争取省“妇女创业创新专项补助资金”20万元、省“爱娟”和双学双比等资金扶持项目85万元,各县区妇联设立“巾帼创业扶持基金”达100多万元,从多渠道帮助农村妇女缓解创业资金紧缺问题。推动巾帼助困帮扶项目。各级卫生、财政、民政、妇联等部门合力做好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和救助工作,2013年,全市完成宫颈癌筛查15518例、乳腺癌筛查9663例,超过省下达任务数的141%%和207%%;市妇联与慈善总会设立了“湖州江南巾帼助困基金”和“晓玮关怀基金”,争取全国农村妇女“两癌”救助金10万元,全市共帮扶困难妇女儿童4000余人次,募集资金200余万元。三是发展经营主体带动增收。积极探索农村妇女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的途径,按照“培育重点、特出优势、立体发展、示范带动”的思路,加大工作推动力度。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参加“发展家庭农场”、“组建专业合作社”等课程培训、实地参观考察;举办“湖州市女企业家休闲旅游产品洽谈对接活动”,吸引“妇”字号农特优产品进入旅游景点,提升品牌、扩大销售;邀请农业、科技、工商等部门专业人员为女能手家庭农场注册与管理、产业科技项目申报等进行指导帮助,协调金融部门为女能手提供信贷支持等,激发农村妇女开办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各地根据实际有序推进,形成了特色。如德清县、长兴县巾帼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安吉县巾帼农家乐越做越强、吴兴区巾帼家庭农场应运而生、南浔区巾帼电商崭露头角。目前,全市在工商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229家,妇女领办的专业经济合作社102家、“妇”字号农业龙头企业__家,巾帼科技示范基地153个、巾帼农家乐173家,“三八”绿化工程185个,妇女在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四)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创新推动“五美庭院”更加出彩。各级协调小组和成员部门以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市为目标,以双学双比活动为载体,发挥妇女作用、立足家庭创建,全力打造“五美庭院”升级版。一是全面启动美丽乡村样本户创评。根据省美丽乡村建设样本户创评率1%的要求,市农办和市妇联下发了《关于开展湖州市美丽乡村样本户创评工作的意见》,制定了我市每年按2%发展、五年递增至10%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创评条件、考核办法和工作要求。样本户创评在“庭院设计布局美、杂物摆放整齐美、清洁卫生环境美、种树栽花绿化美、户户创建和谐美”的“五美庭院”基础上更加突显农户文明素养、创富能力,是“五美庭院”的深化。各县区及时贯彻意见,将样本户创评工作纳入本地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及双学双比工作中,加强领导,落实措施,扎实推进。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整合资源开展宣传发动、专业指导、督促检查工作,为创建村及农户提供资金信贷、通讯优惠、苗木赠送、文化下乡等服务,激发农户的创评热情。2013年,全市共有624716户参与创评活动,产生各级样本户15452家,创评率达2.47%,评选表彰市级示范样本户100户,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二是大力推进星级美丽家庭创评。发挥家庭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召开湖州市文明家庭暨星级美丽家庭创建工作会议,下发《湖州市“星级美丽家庭”创评活动实施意见》,市妇联在太湖度假区开展了“文明家庭文明行”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联合广电等部门开设《美丽家庭幸福事》栏目,宣传50户文明家庭先进事迹。德清县深化“和美家庭”创建、长兴县举办绿色家庭创建表彰暨妇女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大会、安吉县开展“美丽家庭文化年”活动,吴兴区评选表彰了500户区级幸福家庭、南浔区开展家家参与“文明城区”创建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家庭创建活动,彰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气象,展示农村妇女及家庭新风采。三是积极组织巾帼志愿者活动。创新巾帼志愿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载体。在全市各界妇女中开展参与“四边三化”、 投身“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湖州”行动。组建1078支巾帼保洁队参与村庄、公共场所绿化、美化、洁化和长效管理。组织“创生态城市、建美丽家园”巾帼志愿者绿化造林月、“巾帼示范村”创建、建设“巾帼护水工程”和“三八”绿化工程等活动,使“五美庭院”创建工作内容更丰富、参与面更广。

回顾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各成员单位的通力合作和辛勤工作,得益于各级妇女组织和广大妇女群众的团结奋斗和积极参与。在 此,我代表市协调小组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双学双比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工作载体和方式还需要不断地创新发展,农村妇女的素质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部门之间的配合和资源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与整合,这些需要我们作出新的努力。

二、关于下一步工作意见

下一步,全市双学双比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区为主线,以提升农村妇女素质、服务创业就业、促进增收致富、推进协调发展为工作重点,努力开创双学双比活动新局面,组织引领广大妇女为建设“四个湖州”作出新贡献。

(一)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进一步发挥双学双比活动在农村深化改革中的载体作用。一是围绕大局,充分发挥政府和职能部门主导作用。要紧紧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大政方针,围绕加快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区的中心任务,将双学双比活动主动融入大局,在大局把握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在大局中争取工作的资源和条件,在大局中推动农村妇女协调发展。目前要以帮助农村妇女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实施规划、出台政策时向妇女和弱势群体倾斜,大力支持双学双比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发挥成员部门优势,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把服务农村妇女的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各级协调小组办公室要组织专项调研,提高建言献策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创新工作的能力,促进双学双比活动环境进一步优化。二是夯实基础,组织引领广大妇女构建精神家园。要在农村妇女中广泛宣传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引领妇女做改革的拥护者、实践者,坚定不移跟党走、听党话、做党的好女儿。深入开展“我与中国梦·巾帼共筑梦”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唱响“巾帼建新功、共筑中国梦”主旋律,引导妇女群众成为中国梦的追梦者、筑梦者、圆梦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农村女性典型的培树力度,表彰“湖州美丽妈妈”、农村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和个人,塑造湖州农村妇女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组织成员部门和巾帼志愿者开展送文化、送文明、送科技、送健康、送绿色的“五送进农家”活动,组织巾帼文艺队、巾帼宣讲团开展多种宣传活动,传导农村精神家园中的巾帼正能量。

(二)以全面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为要求,进一步加大农村妇女人才培育力度。一是实施“十万农家女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要在农村妇女中进一步推动学科技、学技能,比成绩、比贡献的“双学双比”活动,大力培养有文化、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女农民。加强各级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巾帼创业培训基地、妇女之家等阵地建设,整合成校、劳动力培训机构、农村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开展有针对性、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现代农业科技、就业技能、创业能力等学习培训,举办家庭服务业、母婴护理师、公共营养师等高技能人才培训班等,切实提升农村妇女创业就业能力。计划全年完成组织10万农村妇女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任务。二是实施“百名巾帼创业带头人培育计划”。培育一批农村妇女致富带头人,促进农村女性人才层出不穷。深化市校妇女组织合作共建。组织“市妇女创业科技服务联盟”启动“带科技、带项目、带信息,进企业、进基地、进农户”的“三带三进”活动,为农村妇女创业提供项目对接、基地扶持、产业带动等科技服务。拓宽农村妇女致富带头人培育渠道。组织参加全国、省市级“两创”人才培训、考察交流、商 贸洽谈等活动,提升女能手综合素质和能力。加大与各金融部门的合作。年内发放“巾帼创业创新贷款”3亿元以上,积极争取省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推广建立“巾帼创业互助基金”等,多渠道缓解妇女创业资金瓶颈难题。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加大对妇女来料加工业的服务和扶持,组织来料加工洽谈对接、“民间巧手”评选、义博会展销、电子商务推广等,打造湖州来料加工升级版。计划全年要培育100名市级以上“巾帼创业带头人”。

(三)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共识,进一步引导妇女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增收。一是在思想观念上做好引领文章。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村深化改革的重要标志。各级协调小组和成员部门要确实树立“发展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是扶持农业,就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就是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思想理念,加强工作领导、加大服务扶持,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让更多的农村妇女了解政策、知道做法、得到实惠,吃上“定心丸”。要针对农村女种养大户组织学习培训、实地考察、现身说法,发挥女能人在当地及家庭中的影响力,带动个体经营向家庭农场的转变、农业大户向企业家的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粗放经营向集约精细化经营的转变,推动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二是在培育壮大上做好服务文章。围绕我市新农村建设工程中产业发展工程,积极引导农村妇女调整发展方式、进行产业升级转型。要以政策引导、项目推广、科技服务、小额信贷、示范带动等为手段,引导妇女发展农村服务业、乡村旅漩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农家乐等新型农业业态,组建开办规模化家庭农场、专业经济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电商销售平台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以湖州市与浙大实施“新1381行动计划”和市校妇女组织合作为平台,继续扶持“妇”字号农业龙头企业、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妇女专业合作组织做强做优,发挥带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幅射作用。今年,计划开展市校妇女组织学习交流活动13项、实施经济合作项目20个,新培育“妇”字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个。

农业局妇联工作计划范文3

一、努力做好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

(一)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继续开展“春风行动”和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及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企业招工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引导和就业服务。指导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工作,推广经验做法。开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总结,完善统筹城乡就业管理制度和政策。加快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提升农民工就业服务能力。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不断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市场监测体系,逐步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分析制度,探索建立招聘信息异地合作机制。将农民工纳入失业统计范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农业局、统计局、市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参加)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加大对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的投入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创新发展,努力拓宽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渠道。积极组织农民工参与农村公共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农业局参加)

(三)鼓励和扶持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将农民工创业工作纳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总体安排,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强化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大力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农民工创业贷款业务。落实税收优惠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农民工创业。总结推广农民工创业的典型经验,指导和促进农民工创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发展改革委、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农业局、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扶贫办、市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参加)

(四)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农民工就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和我市的实施意见。落实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及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大力加强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建设。鼓励农民工到家庭服务业就业创业,开展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定向培训,维护从业人员合法权益。推动一批中小企业做专做精,逐步扶持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搞好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发展改革委、民政局、财政局、商务局、市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参加)

二、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五)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制定并落实实施办法。研究制定《市农民工培训发展规划(—2015年)》,指导各地结合实际,编制本地区、本行业的农民工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农民工培训的规模和重点,科学规划培训机构的类型、数量和布局,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发展改革委、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住房建设局、农业局、安监局、扶贫办、市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参加)

(六)提高培训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大农民工培训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培训补贴政策,科学合理地确定培训补贴基本标准,按照同一地区、同一工种补贴标准相同的原则,确定具体的补贴标准。积极探索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的办法。加大对培训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发展改革委、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住房建设局、农业局、安监局、扶贫办、市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参加)

(七)加大各类农民工培训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培训、雨露计划、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工程的培训。充分发挥各级职能部门、工会、共青团、市妇联组织在培训中的作用。鼓励行业、企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开展农民工培训,发挥企业和院校产学结合的作用。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岗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农民工技能竞赛活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发展改革委、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住房建设局、农业局、安监局、扶贫办、市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分别负责)

三、加强农民工劳动用工管理

(八)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认真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深入开展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专项行动,大力推广适用于农民工的简易劳动合同示范文本,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合同签订率。全面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实现对劳动用工的动态化管理。(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住房建设局、国资委、工商局、市工会参加)

(九)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继续推动各地建立建设领域工资保证金和欠薪应急周转金、一级建筑承包企业解决分包企业欠薪制度、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欠薪逃匿制度、地方政府总负责制度。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信息平台作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住房建设局、公安局、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国资委、法制办、市中级法院、市工会参加)

(十)推动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适时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深入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彩虹计划”,稳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扩大覆盖面,提高实效性,促进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继续落实并完善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为企业合理确定和提高工资水平提供参考。(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发展改革委、国资委、市工会参加)

(十一)加强劳动标准管理工作。完善工时制度,指导企业依照法定程序科学确定劳动定额,加大对企业超时加班惩处力度,促进企业提升劳动管理水平。督促企业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维护农民工的休息休假权。加强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工作,严谨使用童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公安局、法制办、市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参加)

(十二)切实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健康权益。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5)》。按照《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5)》要求,加强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培训,完善相关制度标准。加强劳动保护工作,完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实施职业危害申报登记、警示告知、监测检测制度。开展职业危害治理专项行动,推动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加大对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监督管理力度。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和专项调查。推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妥善处理各类职业病引起的突发事件。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市安监局和卫生局牵头,监察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农业局、住房建设局、财政局、市工会、市妇联参加)

四、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

(十三)大力推进农民工特别是服务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和修订后的工伤保险条例有关规定,制定实施相关配套政策办法,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工作。继续做好建筑企业和餐饮服务业较集中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进一步探索完善服务业工伤保险参保办法,努力将符合条件的服务业农民工都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积极推进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乡镇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财政局、农业局、住房建设局、工商局、安监局、市工会参加)

(十四)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贯彻落实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做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努力扩大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研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方便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保障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权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国税局、地税局、市工会参加)

(十五)扩大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继续推进农民工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做好已就业农民工流动时的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和费用结算等政策衔接和服务工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财政局、卫生局、市工会参加)

(十六)做好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工作。研究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鼓励企业为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的政策措施,加大农民工参保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失业后享受到相关待遇。(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财政局、市工会参加)

五、加大保障农民工权益工作力度

(十七)加强农民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进一步提高仲裁机构争议处理效能。推广多方联动、巡回仲裁、优先受理、优先开庭等快速有效处理农民工劳动争议的经验做法。对重大集体争议,通过政府主导、工会及相关行业组织参与的调解方式解决纠纷。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建设。在部分国有企业探索开展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加强人民调解与仲裁、诉讼等纠纷解决机制的对接,建立农民工权益纠纷联动调处机制。(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司法局、市中级法院、市工会参加)

(十八)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着力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和网络化管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落实监管责任,加强预警预测,提高监察执法效能。组织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情况大检查及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加大对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公安局、住房建设局、国资委、工商局、市工会参加)

(十九)积极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法律服务机构设立法律咨询热线,在农民工聚集地区设立法律服务联系点,方便农民工及时获得法律帮助。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建立经济困难标准和援助事项范围的动态调整机制。规范农民工法律援助事项办理程序,改进案件指派方式,推行点员制,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推广采用政府购买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发展专业化的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团队的做法,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市司法局牵头,财政局、市中级法院、市工会参加)

(二十)切实维护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全面落实农民工对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稳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体系。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承包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市农业局、司法局、市中级法院共同负责)

(二十一)保障农民工享有民主政治权利。积极发展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促进增加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在人大、政协和工会代表大会及企业职代会中的名额,拓宽农民工参政议政、参与决策管理的渠道。加强农民工党团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农民工党团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注重在优秀农民工中发展党员和团员。逐步扩大农民工在劳动模范及其他表彰奖励项目中的比例。(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民政局、国资委、市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参加)

六、加强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二十二)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使农民工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指导各地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统筹考虑在城市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逐步加大投入。建立农民工公共服务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市发展改革委牵头,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住房建设局、文化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委参加)

(二十三)加快推动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依托街道、社区居民服务中心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等机构,加快推进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为农民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发展改革委、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住房建设局、文化体育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委、市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参加)

(二十四)加强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推动各地把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确保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推动各地制定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积极推动城市职业学校扩大招收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规模。加强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生活教育。城镇幼儿园建设要充分考虑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推动各地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健全动态监测体制。开展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支援服务行动。(市教育局和市妇联牵头,发展改革委、公安局、财政局、团市委参加)

(二十五)进一步加强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强化对农民工的健康教育和聚集地的疾病监测。落实国家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和救治政策。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完善农民工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加强对农民工适龄子女免费预防接种工作的管理。继续推动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探索进城务工妇女儿童保健服务有效模式。(市卫生局牵头,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参加)

(二十六)做好农民工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和《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加强督促检查。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创新,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建立完善“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工作机制,构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格局。建立完善流动人口全员统计和动态监测制度。深入开展“关爱关怀”和便民维权活动,切实加强农民工计划生育协会建设。(市人口计生委牵头,财政局、统计局参加)

(二十七)不断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制定关于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将农民工文化服务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规划。组织开展文艺演出进工地等农民工文化送温暖活动。引导和鼓励各级文化单位创作农民工题材的艺术精品。发挥现有公共文化设施及文化重点工程作用,对农民工进行科普、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倡导企业组织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满足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组织开展关心、关爱农民工的文艺演出。(市文化局牵头,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住房建设局、人口计生委、市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参加)

七、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二十八)积极稳妥推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工作。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指导各地进一步放宽城镇户口迁移政策,切实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问题。探索实行居住登记制度。(市发展改革委和公安局牵头,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住房建设局、农业局、人口计生委参加)

(二十九)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研究解决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农民工的居住问题,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鼓励并指导地方逐步将符合保障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解决农民工居住问题的长效机制,不断改善农民工住宿条件。(市住房建设局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参加)

八、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机制建设

(三十)将解决农民工问题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研究制定“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工作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制定对口支援农民工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指导各地制定本地区农民工工作专项规划。(市农民工办牵头,各成员单位参加)

(三十一)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工作协调配合机制。探索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农民工工作协调配合机制,加强各地区、各部门的沟通和配合,做好信息交流、数据共享、政策协调和调查研究工作,掌握工作动态,交流工作经验,为加强农民工管理和服务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和地方农民工工作协调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共同推进农民工工作的合力,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工作效率和水平。建立对各地区农民工工作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培训等工作的考核。指导和推动各地建立农民工工作区域性沟通交流机制。(市农民工办牵头,各成员单位参加)

农业局妇联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农村妇女;种子计划;发展;项目管理;参与式

中图分类号:C91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1-0110-05

“启璞计划”是全国妇联和李嘉诚基金会联合实施的大型NGO女村官培训项目。“种子计划”是“启璞计划”的核心内容,其初衷是推动女村官采取行动、大胆实践,提高女村官开展项目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倡导项目参与性理念——以村民(尤其是农村妇女)为主导、调动各个相关利益群体共同参与到项目的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价过程中,并发挥项目杠杆效应,带动当地农村社区内部、地方政府等更多资源投入到农村发展项目中,注重项目的可持续性、可推广性、可示范性。

一、调查样本概况及项目作用

(一)样本概况

研究者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2011年承办的“启璞计划”培训的14期共1052名女村官进行培训期间问卷调查和访谈,对105名学员培训后电话回访,并根据广西地域经济发展情况、“种子计划”项目类型及实施情况等抽选14个县32个不同类型项目进行实地调研。综合各种情况,本研究最终以获得“种子计划”奖励金支持的106个项目为研究样本。

106个“种子计划”项目内容涵盖了农村社区发展的各方面需求,其中以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化建设项目为主。社区服务类项目包括妇女之家、幼儿园、儿童之家等,占项目总数的21.7%;基础设施建设类,如硬化道路,修建垃圾池、办公室、五保户住房等,占20.75%;文化建设类项目包括刘三姐山歌队、彩调队、文娱队等占18.87%;经济协会和合作社类,如毛葡萄种植、蔬菜种植合作社、养鸡协会、茶叶种植合作社等,占12.26%;农业技术培训类,如茶园管理规划及加工技术培训等占13.21%;妇女培训项目,如农村妇女培训中心等占10.38%。其中83个项目已经完成,占78.3%。

(二)农村妇女参与项目产生的效应

通过参与“种子计划”项目,无论对农村妇女自身,还是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益处。有87.7%的女村官认为,参与项目最大的效益就是“增加女性知识才干”,提高了农村妇女自身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等能力,使其重新认识自身经济独立的价值和重要性,提升了自信心。同时,有80.2%的女村官认为项目促进了农村妇女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提高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实地调研中发现,相对于其它妇女培训、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类别的项目,经济发展项目实施难度相对比较大,对农村妇女自身经营管理、技术要求更高。但一旦项目实施成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之后,尤其是当在经济利益分配中一直处于弱势群体地位的农村妇女自身的经济收入足以支撑一个家庭的各项开支,女村官也能带领一个村致富之后,农村妇女的自信心尤其是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女村官的威信与地位就得到很大的提高。因为这意味着农村社区内部经济资源的分配权实现了男女平等,村民都很现实,尤其是男性村民对女性村民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经济发展能力及效益,女性村民在经济上的成功是提升其在农村社区地位的主要和最直接的途径。总的来说,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同经济参与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所在[3]。

表1 “种子计划”对农村妇女的作用

注:本项为多选。

表2 “种子计划”对农村社区的作用

注:本项为多选。

二、农村妇女参与“种子计划”的基本情况

(一)动机

106个项目调查显示,农村妇女参与“种子计划”项目的首要动因是“男女平等,我也可以干事”,占73.6%,其次是“自己想发挥才能”,占67%,“为村集体做贡献”占35.8%,而“别人干,我也跟着”只占21.7%,“村干部要求”只占17.9%。实地调研中,研究者发现农村大量男性剩余劳动力转移客观上推动了农村妇女参与农村发展事务,促进大部分的农村妇女在思想上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不是被动地参加项目,而是主动地参与项目展现自己的才能,同时为所在社区发展做贡献,农村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半边天”的作用更趋明显。同时,“寻找致富门路”占49.1%,在男性青壮年劳动力普遍外出打工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妇女参与项目的最现实动机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研究中还发现,项目所在村经济越是落后越是倾向于选择经济建设类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种子计划”项目,愈加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有女村官反映如果在经济都发展不起来的情况下,办唱歌跳舞的文娱队或者是读书看报的图书室对村民的吸引力不大,自己工作也没有足够的号召力,甚至会被认为是不干“正事”,还不如做些能赚钱的项目或者是能帮村里面争取资金修条路更加“实在”,自己的工作也更容易得到村两委干部和群众肯定。

(二)女村官在项目中的作用

女村官在项目实施中承担的角色很重要,包括有效协调村“两委”干部参与项目管理,动员、引导村民参与项目,以及与当地村民、当地政府及妇联、社会团体之间沟通协调争取项目资源等。

调查结果显示,106个项目中,有70个项目实际负责人是女村官,占66.04%;有22个项目实际负责人是男性村官,占20.76%;有14个项目由女村官和男村官共同负责,占13.21%。实地调研中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女村官灵活地处理与其他村“两委”干部尤其是与村委书记和村主任的关系,不拘泥于谁拿到项目就一定要做负责人,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与作用,这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女村官原本就担任村委书记或者是村主任,则在项目实施中仍然会继续担任项目负责人,通过村“两委”统筹协调整个项目实施工作;如女村官是村“两委”副职或者是村妇女主任,那么涉及整个村发展的项目,如硬化道路、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类建设项目等,则会与村两委干部尤其是村委书记或者是村主任协商,一般由最有威信的村“两委”领导担任统筹协调项目工作,否则项目开展的阻力比较大;妇女之家、卫生室等以妇女发展事业为主的项目则由女村官带领妇女群众开展工作,村“两委”协助提供场地设备等;养鸡协会、茶叶种植等经济协会和合作社类项目则视情况而定,如果女村官是经济能人,具有项目前期基础,则起牵头作用成立经济合作社,村“两委”一般是辅助支持,否则项目交由村“两委”做决策和组织实施。此外,女村官公正处理项目资金利益关系也是项目实施成败的关键,尤其是经济发展项目。实地调研中就发现有个别女村官在项目实施前期没有和村“两委”及村民商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过分偏重个人家庭和亲属等少数村民的利益,使得项目惠及面不广,其它村两委干部不支持,群众也不参与,项目最终失败。

(三)农村妇女对项目的支持度分析

“种子计划”奖励金项目提高了女村官的威信,改变了村民以前认为女村官出去培训就是政府组织去外出旅游见见世面或者布置计生、林改、保险等工作的传统观念,村“两委”和村民对实施项目的积极性相对提高,积极集资、出工出力参与项目,充分挖掘农村社区内部资源投入项目。

106个项目中,农村妇女支持度“很高”的项目71个,占67%,支持度“高”的项目26个,占24.5%。男性村民对“种子计划”项目的支持度比农村妇女相对要低,支持度“很高”的项目仅有59个,占55.7%,支持度“高”的项目有21个,只占19.8%。主要原因是“种子计划”项目设计获益对象主要为女性,尤其是妇女健康卫生室、妇女活动中心等农村社区服务活动项目以及文艺队等以女性为主的文化建设项目,男性村民一般都采取旁观的态度,参与积极性较低,尤其缺乏参与项目决策的强烈意愿。

(四)农村妇女在项目中的角色分工

“种子计划”项目在设计时融入了参与性理念,但有些项目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实施中仍然遵循了以往的常规模式,即由村“两委”主导、村民执行。文化建设、妇女培训、社区服务及基础设施等类型的“种子计划”项目,其决策过程普遍体现了参与性理念的要求。一般是征询妇代会或者全体村民(以妇女居多)的意见后再实施,在项目讨论期间,大部分妇女都能秉持“与我有关,积极参与决定项目”的态度积极发表意见,并且这些意见也能贯彻落实到项目决策及实施过程中,项目完成后的主要受益者和管理者也是以农村妇女为主。但是,合作社及经济建设等类型项目的实施团队普遍都是由村“两委”干部或者是村里的经济能人(一般以男性为主)组成的,大部分妇女表现出“与我有关,参与讨论”的态度,她们主要在项目实施初期参与项目决策的讨论,村两委干部或经济能人也一般是以召集村民会议等方式号召村民为项目集资或投工投劳,农村妇女也普遍满足于通过参与项目获得部分经济收益,对于需要承担更大经济风险但收益较高的项目领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兴趣不大,比较少有妇女代表被吸收进入项目管理核心层(见表4)。这表明农村社区内不同利益群体在争夺资源时,尤其是显性的经济资源时,妇女群体是一个弱势群体,她们的需求容易被忽视,更谈不上优先,当然以妇女健康娱乐活动为切入点,一开始就明确了妇女是项目的对象和主体,也就避免了男性对资源的争夺[1]。

由表4可见,在具体分工上,由于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已经外出务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留守妇女除了承担管理者的角色,还要以投工投劳、集资的方式参与项目建设。虽然男性村民对文化建设、妇女培训等类型项目的支持度比女性要低,但在社区服务及基础设施、合作社及经济建设等类型的“种子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男性村民仍承担主要的角色,尤其是充当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角色,因为男性在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工作上更有优势,更有利于尽快完成项目。但项目建设仅从妇女的生产角色出发,而忽视妇女所承担的其他角色,如再生产角色和社区管理者角色,这样若不涉及改变传统的两性分工模式的话,就会加重农村妇女本来就已经很重的负担,即使收入增加也不能带给她们生活质量的提高[2]。

(五)女村官争取项目建设资源的途径

106个“种子计划”项目分别获得4000元至20000元的奖励金支持,基本可以完成文艺队、农业技术培训等所需资金较少的项目,但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合作社等项目则需要争取当地村民、政府、妇联等投入资金、物资、技术等外部资源。获得“种子计划”奖励金支持的女村官更有积极性和自信心去寻找更多的外部资源投入,其中,长期担任村干部的经验丰富有威信的女村官,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的大学生村官,这两类群体在争取项目外部资源时能力突出,容易获得政府部门的支持。

女村官争取项目外部资源的对象主要是当地党政群机构,其中乡镇党委政府占93.4%,县妇联占87.7%,县农业局、林业局、广播电视局等占33.0%。一般以定点扶贫、新农村建设帮扶等途径赞助设备、物资、技术及少部分现金,希望项目所在村在原有基础上“锦上添花”,倾向于扶持“种子计划”项目做大做强,以充分体现本单位的政绩。如百色市平果县某村原已是当地的典型示范村,该村副主任兼妇代会主任农性女村官在几次培训中都明显表现出比其他女村官更强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在获得“种子计划”20000元奖励金创办农村妇女培训中心后就主动制作“全国妇联-李嘉诚基金会种子计划试点项目”牌匾悬挂在村委办公楼(农村妇女培训中心用房)前,培训中心桌椅等物资也喷涂了“李嘉诚基金会捐赠”字样,积极宣传了全国妇联、李嘉诚基金会开展“启璞计划”的意义,大大提高了该村的知名度以及村“两委”在村民中的威信,也得到了当地党政部门充分认可,先后获得了自治区司法厅、县文体局、妇联等多个单位赠送的书籍、办公桌、书柜、电视等物资10余万元。

女村官争取项目资源的对象中,企业和个体老板只占26.4%,这是因为很多项目所在村经济条件较差,所在地没有企业,也没有经济能人。但在经济协会和合作社类项目中,企业和个体老板支持的资源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支持包括技术的支持、产供销的合作等,如南宁市武鸣县某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妇代会主任吴性女村官负责的西红柿合作社项目,就获得农业科技公司赞助种子24万元,在西红柿的生产、销售环节进行深度合作,促进了西红柿合作社项目的发展。

三、影响农村妇女参与“种子计划”的因素

(一)基层政府项目建设价值取向与“种子计划”不同

基层政府和妇联组织等女村官上级领导部门存在惯性思维,在谈到项目建设时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政绩”思想的影响,要求女村官在短期内把项目做好做出成绩,普遍只看重项目建设“成功”的结果,把项目是否建设“完成”作为评价女村官工作业绩的主要标准,也作为接受上级考核的工作成绩与亮点。这些看待项目的传统价值取向导致其对“种子计划”所倡导的农村妇女参与性理念等项目独特的深层价值基本没有兴趣,也缺乏动力去检查、督促项目参与性理念落实情况。

(二)农村基层缺乏项目“参与式”理念的氛围

在村干部传统经验中,村里做项目多是被动上马的多,很多工作只为了应付上级任务,即使有时为争取项目而做规划,一般都是村“两委”班子决策,村民执行。在村民层面,有些女村官即使在“种子计划”项目建设中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往往也难以得到积极响应,因为农村留守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些人能力有限,认为项目建设是政府和干部的事,与他们无关,参与项目的热情不高。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加之项目实施一般牵涉到各方面的利益平衡问题,为了避免麻烦,加快项目进度,女村官和村“两委”干部往往在项目实施中采取“大包大揽”的行事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妇女参与被当成是妇女“出席”的代名词,即一谈到参与就成了组织妇女来出席会议,参加劳动等[3]。

(三)农村妇女自身面临的困境

调查结果显示,有86.8%的女村官认为影响本村妇女参与“种子计划”的首要因素是“文化素质偏低”。因此,在项目实施中主要承担的工作就是技术含量较低的投工投劳,而在决策和管理上总体参与程度及发挥的作用较男性村民并不突出;其次是“农村妇女家庭主妇、劳动力角色负担太重”,占61.3%,由于越来越多的男性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妇女身挑生产和家务两副重担,普遍感到负担过重,缺乏精力和时间去开展“种子计划”项目(见表5)。大部门农村妇女曾经过过苦日子,如今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对目前这种生活状况很满足,缺乏对自身潜力和作用的认识和利用。还有一些农村妇女存在着依附心理、满足心理、自卑自弃、心理闭锁心理等心理障碍[4]。

表5 影响农村妇女参与“种子计划”的自身因素

注:本项为多选。

(四)项目设计上存在的缺陷

项目设计时强调统筹考虑平衡村民(尤其是女性村民)需求、村委会领导的才能以及可利用资源三者间的关系,但部分女村官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项目设计不能做到量力而行,资金需求量大,超越村庄财力、发展基础和群众承受能力的项目,以实现个人“政绩”。有些年轻的或担任副职的女村官,设计了超出其职务分工和经验能力之外的“种子计划”项目。在项目实施中,有些女村官缺乏工作技巧和方法,面对存在较大困难的“种子计划”项目,持观望态度甚至置之不理。

四、农村妇女参与“种子计划”的经验启示

影响农村妇女参与“种子计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从可行性、可操作性的角度提出促进农村妇女参与“种子计划”项目的三方面经验和启示:

(一)以“种子计划”为核心设计培训内容

“启璞计划”培训日程只有7天,安排了9个专题的内容,其中“应用、设计和管理项目”(“种子计划”设计)只有1天的学习时间。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绝大部分女村官认为培训所学内容对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帮助,但一些隐性的内容如自我认识与规划、男女平等等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并不明显,对她们的工作没有明显的帮助。但女村官认为运用政策法律、沟通技巧等调解农村林权、土地、家庭纠纷,运用项目设计的知识与上级政府、企业等沟通获取“种子计划”项目建设资源等显性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能应用得上,并且成效明显。因此,建议适当调整培训内容,与女村官项目建设实际工作需要相结合,激发农村妇女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提高“种子计划”项目实施质量。

(二)加强项目监测评估

按照参与式理念,“种子计划”项目的监测评估应该主要由村民负责,全国妇联项目办文件也规定县乡妇联有监督管理职责,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培训单位也负责抽样进行电话回访和实地回访,评估项目建设情况。实际实施中,村民参与项目的意识与能力需要逐步提高,县乡妇联参与式理念有待培养,培训单位精力有限只能做抽样回访,结果项目的监测评估最终没有落实到位,参与式的理念就变成了项目汇报材料中农村妇女出了多少工集资多少钱而已。所以项目立项单位有必要出台基本的评估程序和要求,尤其是对农村妇女参与项目的决策、实施、评估、利益分配等做出原则性的规定,这样无论培训单位、基层妇联还是村民对项目的监测评估才有章可循,才能逐步引导女村官和村民将参与性理念融入到“种子计划”项目中。

(三)对基层妇联干部进行“种子计划”项目培训

各地妇联尤其是县乡妇联是女村官实施“种子计划”项目最直接的领导者和支持者,也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女村官和政府部门之间沟通的纽带,但其对“启璞计划”及“种子计划”的内容了解并不多,尤其对“种子计划”项目所倡导的参与式的理念内涵没有透彻了解,导致基层妇联组织普遍把“种子计划”项目作为一般的妇女发展项目加以管理。女村官通过“启璞计划”培训学习了“种子计划”项目设计等内容,接受了参与式理念等先进的妇女发展理论,基层妇联干部作为管理者也有必要培训学习相关知识,否则在“种子计划”项目管理中还采用传统的思维,难以正确履行项目监督管理引导的职责。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农村妇女:从经济参与看政治参与[J].民主与科学,1999(1):38.

[2]高小贤.一个赋权农村妇女的发展项目:丹凤个案[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C].西安:陕西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2000:5-11.

农业局妇联工作计划范文5

妇联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如何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执政亲民化、人员流动加速化的新形势,更好地履行联系群众、代表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重要职责,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实践与特点

我县是个农业大县,农村妇女占主体,她们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发挥着独特作用。

1、围绕中心贴得较紧,服务大局有新成效

一是抓宣传造势,为大局工作凝聚人心。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发挥代表广泛、联系深入的优势,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文艺活动和实践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做好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工作。

二是抓培养人才,为大局提供智力支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努力提高妇女素质。我县不断深化以“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为主题的“双学双比”活动,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致富技能培训,提高妇女创业就业的本领,在促进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的同时,鼓励和扶持妇女返乡创业,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走上增收致富的小康之路。4年来,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期5200余场次,受训妇女8万余人次。

三是抓引导创业,为大局工作增添力量。近年来,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引导群众创新创业,大胆作为。积极开展“巾帼示范村”、“巾帼文明岗”等创建活动,组织和动员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富厚双峰建设,积极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在双峰县第十一次妇女代表大会上,县委政府隆重表彰了“十大创业女明星”。县妇联还举办了“中华女杰之乡”时代女性风采展,向社会大力宣传“人民好公仆”、“行业女精英”和“十大创业女明星”等优秀女性。目前全县涌现了全国“双学双比”致富女能手肖金莲、全国妇联“创业女明星”刘跃强、省“巾帼建功标兵”彭海珍、双峰县“十大创业女明星”邓锡华等一大批优秀创业女性和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县妇幼保健院、全国“巾帼文明岗”县国税局办税大厅等一大批以女性为主体的先进集体。

2、服务群众较好,履行职能有新作为

一是注重把服务对象联络好。各级妇联组织建立了密切联系服务对象的工作机制,设计了许多有效的工作载体,使妇联干部经常深入基层,深入服务对象,及时掌握服务对象的需求,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较好地发挥了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如各村居妇女主任基本上是计育专干,利用计划生育工作平台,切实加强了服务联络。

二是注重把妇女儿童权益维护好。各级妇联组织坚持把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县妇联积极争取县委政府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改善了妇女生存环境,如进一步健全妇女工作制度,制订了《双峰县妇女发展规划(20xx-20xx年)》和《20xx—20xx年双峰县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规划》,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等,鼓励、引导妇女积极参与平等竞争和民主管理。免费为广大农村妇女、城镇失业女性和贫困妇女提供技能、技术培训,加大女性就业创业奖励和扶持力度,为妇女参政就业提供政策保障。在农村免费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实行由财政统一买单的免费婚检制度,在娄底市率先筹建了双峰县贫困母亲儿童援助基金会,和从20xx年起按照全县妇女儿童人口总数每人每年不低于0.2元的标准划拨妇女儿童工作经费等,为妇女事业快速发展提供经费保障等。

三是注重把弱势群体关爱好。近年来,借党政之台,举全社会之力,营造关爱妇女儿童之势,促两性和谐发展之局是我县新时期妇女工作的有效方法。如借“五五普法”计划制定之机,争取县人大及县普法领导小组的重视,将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湖南省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列入了我县“五五普法”内容,促使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入了党校的课堂,从而加大了对妇女儿童维权法律及基本国策的宣传力度。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期监测评估有利契机,建立健全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社会化维权网络。从20xx年以来,先后建立了双峰县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协调小组,县、乡二级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机构,逐步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反家庭暴力工作网络。同时借承办全国妇联“送温暖、三下乡”示范活动启动仪式,为留守儿童、烈士遗属和困难群众家庭提供了重点关爱,开展了“健康女性与千金同行”的健康普查活动、女性健康知识讲座、推广女性系列安康保险、“关爱母亲送健康”活动等,提高女性健康。

3、固本强基抓得较实,自身建设有新发展

一是组织网络有所拓展。近年来,我县以村支两委和县妇联换届为契机,配齐配强了县、乡、村三级妇联领导班子,妇联基层组织进一步健全,全县898个行政村和28个居委会的妇代会组建率达到100%,16个乡镇和 经开区妇联组织组建率达到100%;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建设全面推进,有6名以上女干部职工的县直机关单位均建立了妇委会,还在女性比较集中的一些民营企业建立了妇女组织,延伸了妇女工作手臂,实现了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服务覆盖的目标。

二是队伍素质有所提升。为打造一支思想可靠、作风过硬、能力较强的妇联干部和妇女干部队伍,我们积极争取县委重视支持,创新培训方式,将妇女干部分批选送到全国妇联、清华大学、上海市、浙江省和各级党校及各种专业学校学习深造,让她们在学习中培养优秀品格,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年来,科级女干部受训率达80%。20xx年,为强化女干部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意识,提高妇女干部维权工作能力,开阔妇联干部的眼界,县妇联与县委组织部在省妇干校联合举办了一期以35岁以下科级女干部和妇联干部为主体的女干部培训班。三是参政议政比例有所提高。近年来,以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换届为契机,积极协助党委有关部门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县四大家均配备了女干部,16个乡镇党政班子至少配备了1名女干部。在村委换届选举中妇女参选率达100%,村(居)妇代会主任进村支两委率达100%,村(居)委会妇代会主任、计育专干和妇幼保健员“三位一体”率达到80%。本届县党代表中女性占18%;县人大代表中女性占26.82%;县政协委员中女性占17.99%,较上届都有大幅度上升。加强教育引导,在农村积极发展有文化、有技术、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青年妇女入党,在城镇积极引导广大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妇女入党,不断壮大妇女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党员中的女性比例有所提高。我县妇女参政议政水平显著提高,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问题与挑战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要求统筹兼顾,创建和谐社会,对妇联提出了新要求;金融危机背景下,要求更多的女性挺身而出,担当重任,对妇联寄托了更大的希望;市场经济条件下,妇联工作环境更加开放,要求妇联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妇联面临的挑战更大、更严峻。因此新形势下妇联工作还存在“六个不适应”。

1、思想观念与统筹发展的理念不相适应。当前人们对妇联工作的认识还存在差距,一方面有的领导认为这是务虚的工作,可有可无,无关紧要,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另一方面一些妇联干部自身认识也不够到位,存在应付、畏难情绪,没有真正把妇联工作当作事业来干。

2、组织建设与人员加速流动的趋势不相适应。目前一方面存在有组织无人员或有组织无活力现象;另一方面随着流动性加大,,妇联组织建设未及时跟上,一些民营企业、台资企业、外资企业存在有人员无组织的情况。

3、工作思路与科学定位的要求不相适应。妇联工作应坚持服务群众与服务大局相统一,注重从二者的交汇点上科学定位工作,但部分基层妇联不善于从大局中思考结合点,不善于围绕党政工作中心开展工作,或工作缺乏创新和策划,对广大妇女群众缺乏影响力。

4、投入保障与妇女事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一些乡镇,妇女工作经费没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更没有必须保障此项开支的硬性措施和规定,或挪作它用,只有开展活动时向政府专题申请活动经费,这就对我们基层妇联工作造成较大的约束和被动,不能自主地开展工作。

5、干部素质与新时期妇联工作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妇联干部服务群众意识不硬,做群众工作能力不强,不愿意扎根基层;少数女干部政治素养不高,进取精神不强,工作能力有限,参政议政比较吃力。

6、所处的地位与所承担的职能不相适应。如乡镇妇联主席都是身兼数职,妇女工作倒成了副业,仅仅是应付一下检查。村居一级,村级妇代会主任基本上是计育专干,主要精力也是从事计划生育工作,这样常常顾此失彼,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妇联工作流于形式。

三、思考与对策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妇联工作,总的说来,要在服务、转型、保障三个方面下功夫。

1、在服务上下功夫。一是搞好人才服务。各级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精英聚集的优势,进一步完美人才工作机制,切实抓好各类协会、学会、行会、基地的建设,为女性人才成条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强女性人才管理,为双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好、举荐好、输送好人才。二是搞好创业服务。要凝聚力量,善于造发展之势,鼓实干之劲,把服务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要培育典型,运用评选巾帼建功英雄、创业能手等载体,进一步营造学先进、比贡献的良好范围。要优化服务,帮助女性更好地创新创业。三是搞好维权服务。要增强预见性,注重从源头上、整体上维权。要增强维权合力。不断探索建立社会化维权机制,向多层面、多角度、多群体推进。要改进维权方式。特别是针对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善于通过法律、舆论维权。

农业局妇联工作计划范文6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贯彻落实好妇女儿童工作新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2014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为今后一段时期群团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的驱动力。区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了“重振雄风,再创辉煌,争当全市转型升级先行区”奋斗目标,为在全市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发挥作用。要紧紧依靠社会主义法治的强有力保障,紧密结合妇联职能,主动适应变化,延伸工作领域,创新履职平台,健全机制措施,提升队伍素质,推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法律法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不断提高妇联工作法治化水平。二要在全区妇女事业发展中勇当先锋。要准确把握党中央对新时期群团工作新部署新要求,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妇联工作的特点规律,积极探索创新开展工作、加强自身建设的新办法新途径,把党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妇女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围绕街道的工作大局谋划创新工作,切实彰显妇联组织新作为

基层各级妇联组织要把妇女工作放到区委确定的“思想再解放项目大突破城建新提升”的大局中思考、谋划、推进,深入开展女性素质提升、妇女创业就业、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及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四大工程,最大限度激发妇女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半边天”的积极作用,努力推进全街道妇女工作迈上新台阶。

1、大力推进女性素质提升工程。注重研究女性人才成长规律,健全女性人才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创造促进各类女性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针对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网络,帮助妇女掌握就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

2、大力推进妇女创业就业工程。加强创业指导服务,为妇女创业提供新技术培训、科技信息传递、小额信贷扶持等服务。关注农村女能手、女经纪人等初创业群体,积极推动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她们排忧解难,帮助她们融入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能力。引领涉农项目的女企业家、女带头人创办家庭农场、农家乐,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农村现代服务业,带动单亲贫困妇女、留守流动妇女等弱势群体增收致富。大力发展巾帼家政服务业,提升家政服务员素质,扩大“好苏嫂”品牌影响力,带动更多的妇女在家政服务行业就业创业。

三、以建设服务型妇联组织为核心,全面加强妇联自身建设

街道妇联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党的妇女群众工作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主动适应形势的新发展和妇女群众的新需求,勇于以改革创新增活力、促发展,真正把妇联建成妇女群众可信赖、可依靠的温暖之家。

1、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组织队伍建设。不断抓基层强基础,进一步健全完善妇联执委和妇女代表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团体会员的积极作用,力求更广泛地联系和服务妇女。以妇儿规划为抓手,着力实施基层妇联干部成长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