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例6篇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1

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经济时代的产物,又是自由、民主政治环境中媒介调整其与政党、公众、经济利益团体间复杂关系的权杖。在整个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新闻媒介既是历史的叙述者,又是现实社会的参与者。美国新闻职业走向专业化的过程,不仅有无数先驱人物为新闻自由前仆后继,而且在技术突飞猛进、民主政治环境的孕育、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中,开始渐成气候,如滚雪球一般越发庞大。战争、运动、萧条这样动荡的政治、经济环境也催生了新闻报道体裁、文体结构等新闻形式和内容的嬗变。当新闻作为职业获得专业称号的时候,它需要有其必备的属性,必须向社会证明它是成熟的复杂职业,是利他的正式全日制职业,从业人员要积累该职业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遵守该职业的伦理规范,以实现对公众利益的维护与守卫。

新闻与医学、法律等专业不同,没有非同寻常的深奥知识和复杂技能形成阻挡其他职业进入的保护性壁垒,新闻因为其大众化普遍性和尚未成熟的知识体系,专业化过程或许还没有走完。传播学者拉斯维尔和莱特对大众传播媒介社会功能总结为:监视环境、协调社会、传承遗产和娱乐,新闻业作为社会信息系统,在信息数字时代的运作确立其专业角色。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来自自由主义的媒介理论。按照这个理论,报业是一种自治的体系,是监督政府的第四种权力。它必须对政府、对政党、对政客采取一种独立的、批判的态度,否则便不可能保持它树立的公众“保护者”形象,便不可能拥有公众的信任。

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中“观点的自由市场”的提出,为新闻争取了自由讨论和出版的权利;安德鲁・汉密尔顿为曾格案件中舆论批评自由的滔滔雄辩,确定了抗拒政府压制民意的传统,还有那些在反抗《许可证法》、《印花税法》、《煽动法》等苛法的斗争中逐渐成长的独立性报纸,在走出政党操纵报刊的谩骂黑雾、在新式新闻事业中开始客观性报道原则的确定中,新闻自由开始闪现其特有的光芒。

从1833年本杰明・戴创办《纽约太阳报》开始,专业主义被煽情化的大众报业的洪流卷涌而下,直至1896年,阿道夫・奥克斯掌管《纽约时报》后提出高尚的新闻政策、独立公正的评论和正确详尽的新闻资料三大目标,与刺激性的黄色新闻相对抗。家族企业传统和专业主义精神的结合成为美国新闻史上的别样风景。《纽约时报》正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既遵循公共服务的观念,又秉承奥克斯家族的传统,绝非服务于某一利益集团。其所基本形成的新闻信息模式,则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根源。新闻史学家们把便士报所代表的办报模式称为“故事模式”,而把1869年后的《纽约时报》称为“信息模式”。信息模式继承了故事模式注重“事实”的传统,并创造性地将这一现代新闻业指向扩展到更为广阔的报道领域,使客观报道方式得到加强和提高。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客观性法则,特别是对新闻和言论的严格区分,已经深入人心,并得到广泛的赞誉。其间顺势而出的广播、电视,乃至今日的网络、手机等媒体,也只是对其内容的补正与丰富。

具有专业意识的新闻从业者二百多年却从未改变对独立自由精神的渴望和追求。在历经煽情主义的极端――黄色新闻之祸后,随着1947年哈钦斯委员会的总报告《自由而负责任的报刊》,社会责任论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新闻职业伦理和准则进一步确立。由自由放任到自由约束,正是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的日臻完善之路,尽管关于新闻工作者是否称得上专业人士在美国的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一系列的行业规范建立构建逐渐完整的新闻专业主义。正如《美国新闻史》中所说,世纪之交的美国新闻业已日益成为科层化的机构,编辑记者与经营管理人员逐步分开。复杂的经营管理问题,如抢占广告和销售优势、革新机构技术、处理节节升高的投资费用、越来越激烈的劳资矛盾等等,导致了一支管理队伍的产生。这一现象与当时美国企业界的经理人员普遍形成一个阶层的趋势相一致。与经营管理专业化趋势相一致,新闻工作也日益专业化,形成独立的编辑和记者群体。

新闻专业主义强调传媒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子系统的收集、整理、传播信息的功能和责任,在此基础上,它还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更权威的精神和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因此,新闻专业主义的涵义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和操作理念,包括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目标,独立于政府、公众、财团,担负独特的社会责任等一系列行为规范和行业标准。19世纪30年代,美国大众化报纸的滥觞标志着新闻业进入到大众化和商业化的时代,同时也表明,新闻业成长为一个独立的、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追求的行业成为可能。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规模的经营”使报纸一跃而成为庞大的产业组织,从而使职业记者成为一个较常态的行业。美国新闻史学家莫特认为19世纪70年代以后,独立报纸正式兴起。这一时期,独立报刊的共同特征大致反映出独立报刊思想的基本观点:第一、报刊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同时还要干预和推动社会;第二、性质上报刊是一个独立专业,因此,它必须是自主的;第三、报纸的目的是为公众服务,并反映民意;第四、报纸的运转是靠自己的有效经营,尤其是广告收入;第五、报纸的约束机制是法律和职业道德自律,尤其是后者。此时的独立报刊已具有一定的职业报刊精神和观念。这也是新闻专业主义最初的萌芽。

媒体在目前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硬新闻的式微,市场经济对新闻从个人到组织的侵蚀冲击,全球严肃新闻的娱乐化分量加大,大众文化工业的机械制造,新闻策划痕迹的日益明显,对新闻专业主义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专业主义与市场理念会在冲突中寻找平衡和生存发展。

参考书目

1.《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美) 迈克尔・埃默里, 埃德温・埃默里, 南希・L・罗伯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20世纪初美国的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主义确立》谢静《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1卷第2期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2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既能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能在宣传文化系统、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产业各个行业(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艺术演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事业等)的综合管理层中,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也能到海关、银行等部门从事国际文化贸易管理及文化投资咨询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影视、公关、互联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2、公关/市场推广/会展;

3、互联网/电子商务;

4、房地产;

5、广告;

6、教育/培训/院校;

7、金融/投资/证券;

8、新能源。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文案策划、储备店长、投资经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文案策划;

2、储备店长;

3、投资经理;

4、注册监理工程师;

5、测量工程师;

6、电气工程师;

7、高级项目经理。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考研方向(专业硕士)公共管理

(专业硕士)公共管理(学科代码:125200)是管理学领域下的专业学位专业。

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缩写为MPA)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而设立的,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要求毕业生成为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具体公共管理或政策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以及其他公共服务人才。

(专业硕士)新闻与传播

此专业为专业硕士(学科代码:055200)。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MJC,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新闻学

新闻学(学科代码:050301)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新闻事业与社会的关系,各种新闻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其运用,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规律,新闻事业的管理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和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毕业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遵守法律、能够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职业理念,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熟练掌握新闻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能从事新闻学实务和新闻学教学、科研工作。

传播学

传播学(学科代码:050302)是新闻传播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之一。它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培养目标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3

【关键词】日本模式 新闻传播 素养教育

1.日本新闻传播教育现状。研究日本的新闻教育,必须要提的三位人物是松本君平、小野秀雄、小山荣三。松本君平1899年出版的《新闻学》是日本的奠基之作。1918年,我国第一个新闻研究组织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蔡元培任会长,邵飘萍做讲师,听课半年)即使用此教材。由于当时日语几乎全是汉字,所以可直接引进。小野秀雄1926年创办《新闻学研究》期刊,1929年创立东京大学新闻研究室,1932年创办上智大学文学部新闻学科,1951年发起日本新闻学研究会并任会长。小山荣三1935年出版《新闻学》,1946年出版《舆论调查概要》,1949年创建东京大学世论研究所并任所长,1969年出版《新闻学原理》,其弟子饱户弘(后任世论所所长)也是我的导师水野博介的老师。传播学传入日本较早。目前在日本国立及私立的四年制大学中开设六门以上与新闻及传播有关课程的高校有67所,其中有22所高校开设17门课程以上。在上述67所高校中,开设传播学系的高校不足10%,开设新闻学或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只占25%,开设新闻学或传播学讲座的高校也不足25%。

2003年,通过对开设与新闻及传播有关课程17门以上的22所高校所做的调查表明:课程主要集中在多媒体及新媒体(23.7%)、大众媒体(20.1%)、传播学(16.3%)、广播电视(15.4%)、大众传播史(14.7%)、新闻学(14.7%)、文化及大众文化(12.1%)、情报社会及情报化(11.8%)、媒介产业(10.0%)、国际及跨文化传播(9.7%)、广告(9.2%)等。日语中的情报与中文里的情报意思不同,正如经济、广告、会计等近代许多词汇一样,情报也是从日文中引用过来的。但日文中的情报,以1921年为界,发生了重要的意义变化,而我国仍沿用至今。1876年,日本陆军少佐酒井忠恕翻译《法国步兵阵中要务实施演习轨典》,首次使用“情报”一词。1903年,森林太郎,即后来明治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森鸥外翻译库拉吾泽威茨的《大战学理》。“情报”一词引入我国并定着下来。而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1921年藤冈胜二出版的《大英和辞典》又第一次将信息译为情报。从此,情报的含义在中日两国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即:日本变了,中国没变。

学新闻传播的学生也可以从事其他职业,而新闻媒体也录用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来工作。日本传播教育乃至日本高等教育中“通才教育”的理念,使这种自由的转换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2003年通过对日本23家各类媒体所做的调查表明:传播媒体希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方向应该定位在:①具有平衡的思考能力;②拥有宽泛的知识结构;③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④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由此可见,日本的传播教育对学生的一般教养的培养非常重视,传播媒介也更需要基础知识宽厚扎实和一般性(非专业性)工作能力良好的人,反而对专业技能要求不高。从媒体对传播教学部门的需求来看,以日本五大报为例,每年招收的从业人员中,有不到20%来自于在校期间学过或接触过新闻传播方面知识的高校毕业生,其余的则来自于不同学科,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所进行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培养你思考问题的方法;有关采写编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则是踏进媒体后通过培训和锻炼等来获取的。媒体的要求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除了把事实公正地报道出来,还应是社会分析家、引导社会变革的评论员。为了培养合格的新闻记者就必须进行系统的专门训练。除了学习信息收集、写作方法、计算机操作等等之外,还要学会分析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知识性标准化教育。

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员工进入报社后,先要在各大报社的总部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报社的运行机制、内部管理规程、职业道德等等诸多方面。据说有些报社还为新进人员的培训请来了律师,讲解采访活动中涉及的一些法律方面的问题。总部培训结束后,则全部被分配到该报社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分社去接受锻炼。其理由是,总社的各个部门分工比较细,新进员工无法体验到所有的工种,而分社则不同,一般需要负责一个省或市的报道,涉及的面较广,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在地方分社(1至2个)全方位地锻炼了数年后,积累了经验,再回到总社从事编辑工作。无论是在分社还是在总社,在成为一名熟练的记者以前,一般都要接受经验丰富的记者或编辑的指导。这种指导既涉及采写编评等专业知识,又包含了作为一名记者所应具备的素质和人格。另外,每隔数年,还要对记者进行一次集训。而且,在地方还多数从治安报道入手,叫做“回转警察”,据说在日本做新闻这方面是最简单的。没有个人发挥,只要听警察的话、多拜访警局即可。

2.日本新闻传播教育的模式。在日本,对新闻教育的理解通常有三个层面,即专门教育、普及教育和职业训练。试分述如下。

首先,看一下专业教育,即以培养新闻工作者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三个层面中,这是相对最不发达的。在日本全国500多所大学中,设立新闻院、系、专业的,只有27所,约占1/20。而同期的美国为700多所,中国为600多所。固然,与中国相比,由于日本的人口约为中国的1/10,这个数字亦不算小;但与美国相比,则差距还是十分悬殊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日美两国在职业训练层面上的观念和机制不同:前者依赖传媒,而后者倚重学校。

与此同时,必须指出另一个重要的动向,即“新闻”概念的扩大化。既然新闻教育机构的兴盛依托于信息化的洪流大潮,则广义的信息教育也就必然地、势不可挡地渗入了传统的新闻教育内容。这里仅观察一下各院系专业的名称,就不难看出这一从“新闻”到“信息”的大趋势。在上述27个教育机构中,至今仍以“新闻”命名的,仅有4个,甚至一贯流行的“大众传播”称谓也只有6个,而挂起“信息(情报)•传播”招牌的最多,达9个,并呈越来越多之势(参见表4)。

尤需注意的是,日本始终没有出现过“新闻学院”。仅有的两个学院级机构,一称“情报学院”(文教大学),一称“传播学院”(东京经济大学)。在这类学院中,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学科也好,大众传播学科也好,自然都只是广义(社会)信息(传播)学科的组成部分之一。以东京经济大学传播学院为例,它下设“个人与共同体”、“组织与产业”、“异文化”三个系,分别展开有关“家庭、社区等传播”、“企业、社团、行政机构等传播”、“宗教、语言等异文化之间传播”的研究和教育,这就完全打破了历来的构架,不再以具体传播学科而是以社会活动领域作为划分、确定培养目标类型的基准。正如该学院创立宗旨所指出的,在信息化社会中,一切领域都迫切需要信息(情报)和传播的专家。为此,培养大批信息和传播的“通才”,就成了高等教育的一个重点和方向。

其次,再看本科教育,更能进一步体会上述信息化的强烈冲击和影响。与专门教育相比,这个层面显得格外热闹。500多所大学中,开设相关课程的,现有140多所,比70年代初的30多所,翻了两番。同期,课程数也从300多门迅速攀升为1500多门。有趣的是,这些课程名称所使用的关键词的变迁,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新闻”从狭义向广义即“大众传播”乃至“情报•传媒”扩展的轨迹(参见表5)。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新闻学科的消失。事实上,“新闻”、“传媒”及“报纸”、“广电”等微观性、操作性课程也在不断增加,只是速度相对慢一些。但无论如何,在讲授宏观性、理论性课程时,从“大众传播”及至“情报传播”的高度来把握“新闻”和各种“传播”现象,确已成为主流。

概而言之,在整个社会急速信息化(导致各行各业都空前急迫地需要新闻和传播知识)的条件下,普及教育得天独厚地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就现状而言,整个传媒界中,新闻类毕业生仍只占少数,但可以肯定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述普及教育的发达,进入传媒的各类毕业生中拥有一定的新闻相关知识的越来越多了,这自然受到传媒的欢迎。也许更准确的说法是,学校实施“通才”教育的方针,正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包括传媒在内的用人单位的需求。

最后,从职业训练层面看,则可以发现日本新闻教育机制的最大特点――新闻(大众传播)工作者的培养或者说最后造就,主要靠传媒自身而非学校,即传媒仍采取“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对年轻职员进行系统的以实务为主的职业训练。与此相关联,在每年面向社会的公开招聘中,传媒一般不特别青眯新闻院系专业的毕业生(如前所述,由此而造成专门教育的相对滞后)。由此可见,日本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主要是通才教育,这与日本高等教育的整体理念吻合。他们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伦理及思想、新闻传播史、传播内容的分析与解读等基础性理论知识和通用性工具性研究方法的内容;而有关新闻的采写、节目的制作以及媒介企业的经营等技术方面的学习则被认为不必太注重。2003年对在高校传授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教员和媒体从业人员所进行的调查表明,日本传播教育者对这一理念认同程度较高。

3.从新闻到“情报”,从东京大学到上智大学。以上是对日本新闻传播教育全景式的勾勒。接下来,拟通过个案分析,获得对细部的了解。

在日本高校现有的20多个新闻院系专业中,创建于1932年的上智(SOPHLA)大学新闻系是最古老的新闻教育机构之一。比它再早的,唯有成立于1929年的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它是1949年由东京大学新闻研究室改为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1992年又更名为东京大学社会情报研究所。

由此一般认为,上智偏重教育,东大偏重研究,可以说,上智的办学模式,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综观“上智模式”有以下特点:

3.1 教育宗旨――由“专才”变“精英”。早年,上智与其他新闻院系专业一样,曾经以“培养记者(及编辑)”为唯一目标。如今,适应信息化形势的需要,改为培养“理论与实务并重”的通用型人才。强调即使不进传媒,也要成为“富有良知的社会一员”。

3.2 课程体系――通识/研究。与上述思路相配合,上智的课程设置比较合理、灵活,请参阅表4。四个学年中,一共有三套课程:必修课、必修选择课(分为A、B、C三个系列,每个系列至少选一门)、任意选择课。专业课程数计32门,约140个学分,要求从中最少修满96个学分;公共课程数除必修课(外语、体育、人类学)的16个学分之外,还要求在全校公共选择课中修满24个学分。也就是说,总计取得136个学分的学生,就可以毕业了。如表4所示,这一体系既力图避免各门课程在横向上的重复,又考虑到尽量保持各个学年在纵向上的连贯。另外,有一门贯穿后三个学年的所谓“研讨”课,很值得一提。其具体做法是,让每个教师带领约10名学生(由学生根据本人志趣、教师专长等自由选择、决定),开展从小组讨论、实习、个别答疑直至毕业论文指导等活动。这也可称是一种“导师制”,虽然只算1个学分,却大有益于教学相长以及师生关系的密切化。

3.3 人员结构――教授多/讲师少。上智的一个突出优点是,人员极其精干。这所诞生于1913年,具有教会背景的私立大学,现有在校学生总数超过10000人,而专职教师仅约500人,另有兼职教师约400人,职员约300人,共计约1200人。与此相联系,新闻系每年招生约70人,在系学生总数约300人;现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7人,讲师1人),兼职教师7人(主要聘自传媒,担任实务、操作性课程),职员2人,共计17人。我的母校国立琦玉大学是两长一短三学期,短学期几乎全是兼职。

3.4 毕业出路――半数媒体、半数事务性工作。据统计,建系75年来,上智大学新闻系培养了3000多名毕业生,其中约一半在传媒任职,成为业务骨干或行政要员的也不在少数。这说明,其竞争力还是比较强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前述日本特有的“传媒重实务、学校重理论”的大气候下,专门教育机构的作用比较有限,即如上智这样老资格的院系专业,也不例外。但尽管如此,它的若干经验,对我们仍不乏参考意义。

扩而言之,从整个日本新闻教育事业的沿革、布局、机制和动向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启迪。新闻教育要由单学科教育向多学科教育转变,从侧重应用教学向重视素质教育转变,要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美育人格、提升能力的思路,呼吁社会给予大学生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各界人士支持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以及高修养的社会一员。

参考文献

1 日本集英社编.日本数据.1995:57页

2 日本大众传播学会编.大众传播学研究.第43期,三岭书房. 1993:84页

3 日本东京经济大学编.传播学院简介.1995:5页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4

日本则是移动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最为发达的国家,其对新媒体从业人员的培养有其独树一帜之处。

网络新闻传播是传播院校的必修课

网络已经迅速成长为一个重要的新闻获取渠道,普利策新闻奖的颁奖者哥伦比亚大学,这一传统媒体学术大本营敞开胸怀拥抱网络媒体,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反映了目前正在不断增长的网络新闻及其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全美新闻传播教育界的肯定。 此外,美国网络新闻奖(Online Journalism Awards)始于2000年,每年一次,迄今为止已经举行了六届。由美国网络新闻协会(Online News Association)联合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南加州大学安纳堡传播学院共同主办,旨在表彰在网络新闻报道做出突出贡献的网站。 在此环境下,美国网络新闻传播已经成为所有新闻传播高校的必修课程。

尽管,在美国网络新闻传播的课程名称并不统一,但是其教学内容却比较一致。主要包括:网络新闻传播的定义、特征,从互联网收集信息进行报道的方式与特点,网络新闻写作,阐述网络新闻编辑,网络中的摄影新闻学,相关伦理问题,在网络新闻报道中图像与动画的应用;网络新闻报道中声频与视频信息的应用与处理;新闻网站的设计、布局原则,网络新闻受众的分析;网络新闻法规、案例分析等。

课程名称的多样性

美国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美国新闻传播学高校中开设的Online Journalism。当时的授课内容是新闻类与学术类数据库的检索,及计算机辅助报道。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了网站设计、网页制作等内容。

但是,Online一词的本义是联机、在线。根据美国《桌面型计算机百科全书》(Computer desktop encyclopedia,2003版)的解释,虽然人们现在可以将与互联网相连接称为Online,但是Online也可以指一个设备(如打印机)与计算机相连;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计算机先驱们还将Online作为(batch)批处理的反义词,指终端设备与主机相连接。Online还经常指上个世纪60年代诞生、70与80年代成熟与盛行的远程计算机联机信息检索系统。但是人们所称的“网络新闻传播”中的“网络”一词无疑是指互联网。可见,将“Online Journalism”与“网络新闻传播”或“网络新闻学”等同起来并不准确。

因此,出现了Web Journalism、Digital Journalism等新名称,但是并没有引起教育界与学术界的共鸣。因为,Digital(本意是“数字的”,此处也可以指“数字媒体”)一词的内涵与外延太广。美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界与学界没有人使用“InternetJournalism”或“Internetcommunication”一词作为课程名称或学科名称。“网络传播”也不能翻译为“Internet Communication”,在美国,Communication是个多义词,除了有传播的意思外,还有通讯、交通等含义;此外,Internet也已经是一个被人用滥的词。不过,使用“Interactive Journalism”或“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作为课程名称的院校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趋势。的确,从技术上看,网络新闻传播的根本特征是数字化;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络新闻传播的根本特征是互动性(Interactive,也翻译为交互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一些大学新闻学院积极推进“媒体融合”专业,而不是推进名为“网络新闻传播”、“新媒体”等专业。例如:从2005年开始,密苏里新闻学院增设了“媒体融合”的本科专业。在当今时代,由于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新闻传播手段多样化,传统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界限正被不断突破,各种媒体有冲突、竞争走向融合,已经成为当今媒体格局变动的大趋势。因此,培养出来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采写编、录制制作新闻的时候,应具备突破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能同时适应不同新旧媒体的需要。在研究生教育中,也对“媒体融合”给予高度的重视,开设了相应的方向和课程。

与业界联系密切,重视参与实践

美国的新闻传播学院的师资来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他们教授传播理论、研究方法等课程;另一类是专业实践教师,他们一般都具有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或有突出业绩的新闻工作者。

美国的新闻传播学院的兼职教师非常多,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等知名高校,兼职教授数量超过了全职教师。大量的兼职教师来自业界,使得新闻传播学院与实务界关系十分密切。

美国的新闻传播学院不教新闻理论,也不招收新闻理论方向的研究生,这与中国的新闻教育差别很大。在网络新闻传播的教学内容上,也体现了美国新闻学教育的实用主义传统,即重网页设计制作技术、网络新闻编辑实务,轻网络传播理论。

美国大多数新闻传播学院办有小型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一般由教授担任主编,并做指导,学生负责采访写作、网页设计等具体业务。此类由学院办的媒体,主要由学院投入资金和人力;但是亦一小部分广告收入,可以弥补部分开销。例如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的网站就完全由学生制作各类新闻作品;但是由学院出资聘用网站管理人员作为技术支持。

但是美国的网络新闻传播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最明显的不足在于普遍没有对网络媒体的赢利模式、经营管理进行教学研究。这在一个媒介经济、网络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度里令人难以理解。这或许与美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师不少出身于记者编辑,对网络新闻实务有特殊的偏爱有关。

日本新媒体注重在职培训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5

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环境中,记者是类似于医生、教师等人群的职业群体,拥有与普通公民不同的职务权利。记者所享有的采访权、报道权、评论权等职务权利,是基于中国《宪法》赋予所有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及批评建议权等权利的衍生品,同时享有国家机关通过行政审批或司法行为等赋予超越一般公民的特殊权利。应该说,今天记者权利的行使日益具有职业特点。

记者的职务权利是什么

1.记者及其职务权利

要想厘清记者的职务权利,必须先明晰两个前提性概念:记者(此处特指中国的记者)与职务权利。

记者是新闻记者的通称,是指新闻传播机构中专职采访报道人员(本文论述“记者”职务权利,主要是这种意义上的“记者”,而非后文泛指);同时,泛指新闻工作者,包括总编辑、编辑、记者、播音员、通联工作人员等。

在中国早期的新闻机构中,编辑和记者没有严格的分工,编辑、采访合一。1872年,《申报》创刊后开始设立“访员”,专门采访本地新闻。之后,《申报》在北京、南京、杭州、武昌、宁波、扬州等26个城市招聘“报事人”或“访员”。这些“访员”或“报事人”从事的工作类似于记者的采访报道。1899年,《清议报》第7期上首次出现“记者”一词。现代社会,社会公众普遍认为在新闻机构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就是记者(Journalist或Reporter)。

除了从新闻史和社会公众的习惯性认识来定义记者,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是:在中国,一个记者的诞生有哪些必经程序?

按照目前的操作惯例,一名新记者的诞生须经过以下步骤:媒体从社会上进行招聘,选拔认为适合自己媒体的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经过一段时间的见习(3个月、6个月或1年,根据媒体的不同而略有不同),见习记者参加新闻采编资格培训及考试,顺利通过后,由新闻出版主管部门颁发记者证。获得记者证之后,新闻从业人员才能享有法律法规意义上的记者职务权利,才不会被称为“假记者”。

综上,笔者以为,可以将记者定义为获得国家行政许可在新闻机构中从事专业信息传播的工作人员。

在此,之所以提出记者职务权利,是考虑到记者在信息传播方面享有不同于普通社会公众的权利和必须承担的义务。有学者将职务行为分为广义、狭义、中义三种,而将记者的职务行为定义为“中义的职务行为”,是指一些对社会或他人具有一定制约、支配或影响能力的行业从业者的职务行为,强调的属性是职业或职位的支配或影响能力,主要适用于一些特殊职位职务行为,比如医生、教师、律师等;由于职业地位的特殊性,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对一定状态下的特定人群具有较强的支配或影响能力。①

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肯定的是记者从事专业性信息传播所带来的社会舆论效果,也就是说,记者的职务行为能够带来不同于普通社会公众传播信息或提出批评建议的效果。

2.记者职务权利的类型

从社会角色的分工来看,记者的职务权利是建立在新闻采写报道的基础之上的,具体包括采访权、报道权、评论权等,其中采访权是一切权利的基础。

记者能够充分行使采访权,对新闻媒体及社会公众均具有重要作用。记者通过各种采访方法采集信息,就是其行使采访权的活动。目前,记者的采访权主要是一种习惯性权利,是基于记者首先是公民这一身份前提而衍生出来的权利,即《宪法》赋予的知情权;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政府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记者的采访权。

记者的报道权,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宪法》赋予公民的表达权。当然,记者的表达是借助了大众媒体,其传播渠道及范围比一般公民的表达具有优越性和广泛性。报道权是保障采访权能够最终落地的权利,报道权有效行使的果是采访内容直接对社会公众产生影响。

新闻评论权,是指新闻媒体和记者依法享有的通过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发表意见、看法的权利。记者享有的评论权,是表达意见、提出建议、进行监督的重要权利,在法治社会,记者发表的评论对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

记者的职务权利有多种,但最为基础的是采访权、报道权和评论权。限于篇幅,在此只对这三种权利进行论述。

记者行使职务权利面临挑战

1.记者的采访权面临挑战

如前所述,采访权是记者所有职务权利的基础,采访权无法有效行使,其他职务权利均为空中楼阁。但在当下,记者的采访权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尤其是在进行舆论监督性质的采访活动中。因事实真相见诸媒体有可能对自己产生不利后果,采访对象一般会直接采取强硬措施、不计后果地与记者进行对抗。

虽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施行4年,但在信息公开的数量及形式方面,远远无法满足记者采访报道的需要。尤其是涉及到负面事件时,政府部门往往以“”等为由拒绝告知记者信息。

资本力量,往往是通过广告投入等来间接影响媒体决策,这在都市类媒体中表现更为明显。笔者曾向湖北省某省级媒体举报一大型连锁超市不符合规定的禁止售货行为,这位记者在听到超市的名称时,第一反应是“报社老总早就打过招呼了,像这些广告大客户的负面新闻一般是不能进行采写的”。由此可见,资本对采访权的限制已经让记者形成了“自我”的意识,尽量不触碰此类主题。

2.记者的报道权面临挑战

目前,记者的报道权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政府部门和资本的联合威胁,使得记者及所在媒体坚持发表事实真相、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面临诸多挑战。

2008年辽宁省西丰县公安局警察进京抓记者、2010年浙江丽水遂昌县公安局网上通缉记者等案例表明,记者的报道权往往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挠,甚至会给记者本人带来人身安全威胁。

3.记者的评论权面临挑战

新闻评论,往往是根据已经报道的新闻事实或者以采写中发现的新闻事实为基础,发表观点、意见和看法。记者在批评报道中发表的观点、意见等往往会引来大量的“新闻侵权”争议。

在司法实践中,已对新闻评论权的侵权边界做出了明晰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新闻单位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没有侮辱内容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其名誉权;主要内容失实,损害其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可见,判断新闻评论是否构成侵权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评论所依据的新闻事实主要内容是否真实;二是评论所发表的观点等有无侮辱他人的内容。

记者职务权利的保护

笔者认为,记者职务权利的保护须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此外,还有必要明确,记者的职务权利不是一种“权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且必须在法律法规和职业伦理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1.健全新闻法制,使记者行使职务权利有法可依

记者首先是一名公民,他并没有“法外特权”,但由于职业的公共利益特性,又必须从法律的高度对这一群体的职务权利进行规范。在中国当下尚未进行专门新闻传播立法的情况下,可以从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中提出对记者职务权利的规范性条款,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这其中既明确了记者职务权利的边界,也有利于保证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通过对政府等公权力部门信息公开行为的规范,也可间接保障记者的职务权利。《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虽然规定的是政府的信息公开责任及其规范,但同时也是对记者职务权利的一种保障――在面对政府部门压力时,记者可以依法衡量如何行使自己的职务权利。

2.力倡专业主义,提高记者的职业素养

应当说,记者职务权利之所以面临诸多现实挑战,记者自身专业素养缺失也是原因之一。近年出现的多起假新闻事件,笔者发现往往是记者缺乏最起码的专业主义精神和必备的专业知识导致的。

作为专业化信息传播者,记者与“公民记者”的最大差别就是“职业素养”。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微博等这类可以迅即传递信息的“自媒体”会大量出现,但永远无法替代记者的作用。囿于利益问题,“自媒体”的传播者往往很难做到真实、客观、公正,而这三个要素又恰恰是新闻专业主义对记者的基本要求。

在职业素养提升方面,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管理部门有必要提升专业记者的准入门槛,可以设立类似职业律师准入的方式,以此强制提升职业素养;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机制,通过组织培训等方式,行业协会将国内外最先进的新闻理念传播给从业人员。

3.提高惩罚力度,打击侵犯记者职务权利的行为

由于没有《新闻法》之类的专门新闻传播法,侵犯记者权利案件一般依照刑事、民事法律及《治安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处理。目前所有侵犯记者职务权利的事件,最终往往有两种果:一种是事件过去之后,不了了之;另一种是行为人受到轻微的治安处罚。这种轻微处罚,不但无法有效遏制类似案件的发生,反而给记者职务权利的行使蒙上了一层阴影,也是导致如今侵犯记者权利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

有必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或纪律规定,对侵害记者职务权利的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同时对利用公权力侵害记者职务权利的公务人员给予党纪政纪乃至司法处理。

只有加大侵权惩罚力度,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对记者职务权利的敬畏感,才能最终推动社会公共利益的更好实现。

注释: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6

【关键词】新闻 专业主义 构建与消解 话语实践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起源与涵义

新闻客观性在20世纪20年代被提出,舒登声认为“新闻客观性是专业化职业化组织的一个标志”①。在大众报刊如火如荼发展的背景下,新闻专业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理念和话语模式在美国兴起,中立性和客观性是其特点。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李普曼也认为没有客观性,新闻业不可能专业。《曼海姆早报》曾要求接受广告不得影响新闻编辑的客观性。

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规范曾被概述为以下五点:1、传媒是社会的守望者;2、新闻记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而非某一利益集团的宣传者;3、传媒是信息“把关人”,以主流价值判断和过滤信息,不参与任何政治或经济利益冲突;4、以实证科学的标准评判事实的真伪,不屈从于政治权力或经济利益;5、新闻从业者接受法律、道德的制约和专业社区的自律,不受此外的权力控制。②

新闻专业主义的建立,要经历四个步骤:专业组织的建立、专业行为准则的公布、新闻教育和专业自律机制的建立。呈现出立体的制约机制,涉及的各方互相牵制,而每一方又必须保持自律。如果一方沦陷,若能及时补救,那么还是呈发展趋势;而如果多方沦陷,甚至整个环境都用另一套做法来诠释这个理念,那么很可能形成错误的倾向。

二、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与争论

主持《论坛报》的格利里是不依靠低俗的煽情新闻而获得成功的第一人。他的发家经历或多或少能看到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子。《纽约论坛报》曾宣称不拥护任何党派或成为某集团利益的代表,在读者的拥护下,独立报业在美国形成。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深入推动报业向前发展,其自身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不断深化。

新闻专业主义体现在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四个方面。二战后,美国报业大规模制定规范,大到整个报业的工作道德准则,小到具体的新闻操作细则。有权利和义务依据的报业,带上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话语模式。“水门事件”的揭发,更是提高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受欢迎程度。新闻专业主义成了“诠释和评判新闻事业的主导话语”。③

然而,随着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不断深入,很多学者认为美国向来宣称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质上带有一定的虚假成分,或者说只是美国式“商业化专业主义”。如罗马尼亚发生反政府骚乱事件,法国《解放报》在报道中夸大死亡人数为4000人,而实际上是147人。2002年,《纽约时报》黑人记者杰森・布莱尔抄袭《旧金山快报》和制造假新闻事件等。

从广告行业对媒体的经济制约来看,媒体在版面、时段极力渲染消费至上,降低了新闻的专业性;从近年行业内激烈的竞争看,也使得媒体放低职业追求,与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相去甚远;从编辑策略看,媒体容易受长久习惯的议程设置和框架理论的限制;此外,党派利益的煽动和诱惑,使媒体时常违背客观中立的原则。观照现实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之间的差距,“社会学、文化学、组织学、批判学派等的研究和揭示,使新闻专业主义遭到前所未有的困境。”④凡此种种,新闻专业主义正在不断消解。

三、新闻专业主义的构建

新闻专业主义被引进中国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尽管中国和美国一样,都存在着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专业主义本身的好坏,而在于不同的国情和价值观。报纸只是工具,人才是主宰这项工具的主体。由不同的人构成不同的社会形态才是差异的根源。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就有什么样的媒体制度,除了进行各种体制内外的试验和摸索,在中国的媒体生态中,新闻专业主义与其说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不如说是探索中的话语实践。

其实,在中国曾出现过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子,如《人民的喉舌》中可知邹韬奋办报思想和经验,实质上是一种人民报刊的理论和实践;著名报人邵飘萍反对“有闻必录”,体现现代新闻价值标准和选择。上个世纪新闻事业中的新闻专业主义根源于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所以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建立一套有特色的落地机制。

(一)体制层面

1、宽松地加以引导。大力提倡透明、真诚、守信。2、媒体加强自身整合。3、培养共同的归属感。

(二)操作层面

加快确立媒体内部的自律机制。马克思曾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⑤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要求是新闻从业者加强自律意识。

加强舆论监督机制。阻挠舆论监督的因素大致有:心理偏见、行政干预、暴力抵抗等因素,要有立体机制相互监督。

加快新闻传播立法。没有专门和完善的新闻法律,新闻工作有关隐私、采访等问题的解决就得不到保证。同时,记者也要提高法律意识,补充法律知识。■

参考文献

①叶晓华、程群,《赫尔墨斯的困境――新闻采写过程中的建构》[J].《新闻爱好者》,2008年11月(下半月)

②林克勤,《从专业自觉到理论重构――中外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时间比较》[J].《当代传播》,2008年第6期

③张珊珊,《“新闻专业主义”:要不要“专业”?》[J].《青年记者》,2007年6月上

④⑤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