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幻作文范例6篇

小学生科幻作文

小学生科幻作文范文1

科幻小说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一般认为英国作家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第一部科幻小说。其后,美国诗人爱伦·坡也相继发表了一些具有科幻性质的小说作品。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文学界出现了两位极其重要的科幻小说家:法国人儒勒·凡尔纳和英国人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两人创作了大量科幻小说作品,并使科幻小说作为一种严肃的文学体裁,正式得到主流文学界和读者们的认可,凡尔纳更是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凡尔纳的作品天马行空,充满了奇妙的想象,且科学严谨。可以说,凡尔纳以科幻小说的形式,预言了20世纪许多科技成就。比如潜水艇的发明、人类进入太空等。《从地球到月球》这部作品中的许多数据,包括飞船发射地点、飞行时间、登月人数都跟后来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相近。而美国第一艘核潜艇,也以凡尔纳小说《海底两万里》中描写的 “鹦鹉螺号”潜水艇命名。美国核潜艇之父海曼·乔治·里科弗直言,他制造核潜艇,就是受到了《海底两万里》的启发。

如果说凡尔纳开启了科幻小说的大门,那么,威尔斯则是开疆拓土,为后世科幻作家指明了方向。20世纪科幻小说中的几大主流话题,都是由威尔斯开创的。他在《时间机器》中第一次提出了“穿越时空”这一科幻理念,随之衍生出无数文学作品,包括国内流行的穿越小说。而他在1898年创作的《世纪大战》,是第一部写外星人的文学作品,其对外星人外貌特征的描写,也成了后来科幻小说中外星人的标准形象。

在这两位先驱者的带领下,科幻小说在20世纪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欧美涌现出大量科幻小说作家。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创办了一大批风格鲜明的科幻杂志。如《奇异传说》《惊奇故事》《奇幻与科幻小说杂志》等。《惊奇故事》的主编雨果·根斯巴克第一个提出了“科学幻想小说”这个名词,用来表示这类新型小说题材。他对科幻小说的杰出贡献得到了后世的尊敬,美国科幻小说最高奖雨果奖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幻小说作品中许多对未来的想象都变成了现实,如火箭、计算机、核武器等。人们发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现实生活,和40年代出版的科幻小说作品中描绘的场景惊人地吻合。这使得科幻小说受到了众多读者的追捧,科幻小说也因此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直至今天,科幻小说仍然是最受欢迎的小说题材之一,由科幻小说改编成的影视作品也被广泛传播。除了小说和影视作品,还有许多科幻动漫作品也大受读者欢迎。

科幻作品推荐:

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时间机器》《基地》《三体》《》

科幻电影:《星球大战》《变形金刚》《终结者》《盗梦空间》

科幻动漫:《哆啦A梦》《铁臂阿童木》《钢之炼金术士》

国内科幻小说作家推荐:

倪匡:1935年出生于上海,1957年到香港,曾经是工人,通过自学成为了职业作家。他的作品范围极广,包括武侠、科幻、推理等各类型小说。他也写过很多杂文、散文评论和剧本。

倪匡最著名的作品当属科幻小说《卫斯理系列》和《原振侠系列》。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卫斯理和原振侠题材的影视剧已经拍了几十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中国第一个专门为科幻小说设立的奖项——倪匡科幻奖,就是为了表彰倪匡对中国科幻小说的贡献而设立的。

刘慈欣:1963年生于北京,曾是计算机工程师。刘慈欣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科幻作品,现在是中国科幻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被誉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他曾于1999年到2006年连续八年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其作品宏伟大气、想象绚丽,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并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

《三体》三部曲是刘慈欣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作品,又被称为《地球往事三部曲》,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被誉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在各大书评网科幻类小说的排名高居榜首。

王晋康:曾经是工程师,为了给儿子讲故事而偶然开始了科幻创作,处女作《亚当回归》获得了1993年全国科幻征文奖,该作品在1997年又获得了中国科幻银河奖。

王晋康的小说厚重、大气,他常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科学技术的发展。他的作品中一直传达着“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理念,时常表现出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王晋康的作品颇具特色,尤其是其小说结尾处,常常奇峰突起,并少有大欢喜、大团圆的结局,常给人沉重的压抑感,引人深思。

何夕:又名何宏伟,于1991年开始创作科幻小说,是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多部作品,如《光恋》《电脑魔王》《平行》等都获得过银河奖。

何夕喜欢在未来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对人性的善恶进行探讨。他的作品既包含着宏大的科学背景,又有着细腻的感情,其中也不乏美好的爱情。将复杂的科学背景和人们细微的感受融于一文,是他小说的特点。

中国科幻大本营

——《科幻世界》

《科幻世界》创刊于1979年,前身是《科学文艺》和《奇谈》,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科幻世界》主要刊登国内外一流科幻小说和最前沿的科学动态,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也被誉为中国科幻期刊中一块历久弥新的金牌。

小学生科幻作文范文2

对于苍穹之上的世界,人们的想象似乎就没有停止过。天文学家开普勒的小说《梦》,就为大家描述了宇宙飞行的画面。但开普勒极尽想象力的作品,却无法让其成为科幻小说第一人,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主人公实现月球旅行的办法超出了科学范畴,他使用的是巫术。从开普勒编造的遗憾中,我们不难看出,科幻并不是对宇宙或者人类毫无边际的幻想,而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创意与想象。

1765年瓦特创造了世界第一架蒸汽机,1807年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史蒂文森制造了火车……在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开始前,哥白尼就已确立了太阳的中心位置,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牛顿找到了万有引力的定律,所有这一切,强烈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冲击着社会和经济,而这让人们见识了科学技术的神奇,也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打开了一扇科幻的天窗。

1818年,玛丽・雪莱创作了《佛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一书,这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它讲述了科学家弗兰肯斯坦通过实验创造了一个丑陋的怪物,一开始这个怪物对人们充满了善意和感恩之情,可后来他却要求创造者和人们给予他更多的东西,最后这个怪物在误杀弗兰肯斯坦之后懊悔地跳海自杀了。这部作品曾数次被改编成电影。

可以说,玛丽写这部作品是受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又或者是她天生对科学充满无限的热爱。她突发奇想地改变了当时流行的哥特小说的一项重要元素:“怪物”来自电力,而不是魔法。而玛丽对科学与世界、科学与人类的关注令科幻小说就此诞生。

毋庸置疑,快速发展的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状态:出行更快,生活便捷。而伴随工业革命徐徐展开的科幻天地又给人们带来什么呢?更丰富的想象,更宽阔的视野――看看我们身边那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的产品: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智能眼镜,也许你会发现科幻对我们的影响远远不止精神食粮那样简单,它还奠定了我们对智能时代的期待。

“在科学技术的力量到达之前,我们已经到达了那些世界。”这就是科幻的魅力,也是它的现实意义所在。若是现在已有可能,则见不到想象力的成分;而假如未来亦无可能,那就代表该构思已抵触了既有的科学。在人工智能的世界里,科幻作品就像一盏引路的灯,带着我们到达未知的世界,许诺我们一个更美好的希望。

此外,虽然萌芽时期的科幻作品并没有将科学与技术放在主要地位,但是它们对科学的想象还是确立了之后科幻作品太空探索、奇异生物、战争、太空旅行等题材类型。

1938年万圣节的前夕,美国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为即将到来的节日激动不已。相反,恐惧不安的情绪开始笼罩这片土地。让美国人陷入深深不安的,不是来自纳粹的威胁,而是源于火星人准备进攻纽约的消息。这情节应该只存在于标准的科幻小说中,可事实上它是活生生的历史。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了由小说《世界大战》改编的《火星人入侵地球》,由于当时奥逊・威尔斯把这一切演绎得太过活灵活现――“关掉点灯!让外星人找不到这座城市!”就这样600万收听广播的美国人中有170万人信以为真,大约120万人准备马上逃离。这就是科幻小说在当时所显示出的魔力!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图灵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也还处在最初级的阶段,而文学界却迎来了科幻作品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其中美国的海因莱因、英国的克拉克、美国的阿西莫夫被后世并称为黄金时期的“三巨头”。

克拉克因他的“太空奥德赛”系列而知名,特别是小说《2001:太空奥德赛》,成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的科幻小说,也是一部广受欢迎的电影,这部小说把科幻题材带入了文化主流。克拉克的作品具有极强的预见性,联合国、NASA和互联网界都从他的书中受益。

作为美国具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Robert Anson Heinlein)以高超的叙述技巧、精巧的科幻构思、极具时代感的激进思想以及对美国历史和文化独特的科幻化阐释,被誉为“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海因莱因是硬科幻小说大师,其代表作有《星际迷航》、《严厉的月亮》、《双星》、《银河系公民》、《银河行商》等。

在三巨头中,阿西莫夫或许是最有名气的,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他提出了伟大的“机器人三大定律”,后来成为科幻界无可撼动的铁律: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袖手旁观坐视人类受到伤害;二、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三、在不违背第一法则及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黄金时代之后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科幻作家们曾尝试主动出击,向主流文学靠近,于是新浪潮运动来临。而新浪潮之后,美国的科幻小说又经历了“赛博朋克时期”,威廉森・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是这时期的代表作。之后,我们看到的《黑客帝国》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现在,美国科幻的发展进入了平稳期。杂志逐渐转向图书出版,以及随之而来的更多的影视动漫化的改编,让科幻产业在美国一派欣欣向荣。但事实,伴随着整个文学市场的萎缩,科幻小说的销量也远不如从前。很多科幻杂志社都倒闭,还有一些杂志转向电子化订阅,杂志在科幻市场进一步式微,奇幻小说开始在幻想小说中崛起,《魔戒》、《哈利・波特》等作品引领了很多奇幻作品的出现,而新作者们也都是一手科幻,一手奇幻。进入21世纪后,随着《冰与火之歌》的大卖,奇幻小说更是占据了市场的主流。

中国科幻文学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以王晋康、星河、韩松等为代表的科幻作家在这一时期发表了一系列作品,其中以网络空间为题材的《网络游戏联军》、《决战在网络》和侧重于科学探索的《天火》、《2066之西行漫记》(又名《火星照耀美国》)都引起了极大反响。

2010年,贵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科幻黄金时代大师作品选》,以纪念中国科幻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代。在此期间,一系列本土科幻作家和作品的涌现,也彻底让中国科幻摆脱了乏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其中,刘慈欣《三体》三部曲的出版更是将中国科幻带上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小学生科幻作文范文3

陈楸帆有着令广大学子们艳羡的学习工作经历,他是北京大学文学与艺术双学士,香港大学与清华大学整合营销传播(IMC)研究生,先后进入顶级企业谷歌、百度工作。但无论学习生活如何变迁,他始终执著地与科幻小说如影随形,以自己的想象直面现实,创造着属于他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科幻世界。

科幻是一个美妙而独特的世界

记者(以下简称记):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中,你一举斩获最佳长篇科幻小说金奖、最佳科幻短篇小说银奖、最佳新锐科幻作家金奖,成了最大的赢家,你有什么感受?在你而言,科幻的魅力是什么?

陈楸帆(以下简称陈):我感到非常荣幸,作为一个埋头写作的人,看到了大家对我的支持与肯定,我会继续创作下去,希望写出更好的作品。没有什么比从自己崇拜的偶像刘慈欣老师手中接过奖杯更令人激动的事情了。对我而言,科幻是一个美妙而独特的世界,它既有狂野的想象力,也有严谨的科学逻辑,甚至跳出常规来反思人类、反思科学、畅想宇宙。

记:在你创作的作品中,《荒潮》是环保主题,《开窍》中的无脑人是一个隐喻,《无尽的告别》是关于记忆。科幻文学表现的内容其实是非常广泛的,对吗?

陈:没错。国内不少读者长期以来对科幻文学有种误解,认为它是属于青少年文学或者儿童文学什么的,包括在大学里,像北师大设立的科幻文学专业也是作为儿童文学下面的一个分支存在的。其实不是这样的,科幻只是一种载体,它可以承载任何一种思想或者主题。只要是跟人类文明有关系的,历史、地理、政治,我都挺感兴趣的。我的作品主题一直在不停地变化,就像在追寻真相一样,但永远不可能到达,因为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终极的真相。但我觉得在追寻的过程中,这些自我的探索、发现其实很有意思,在创作里面不断地去自己,不断提出新的假设……我觉得科幻作家在这方面还挺像科学家的。

记: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老师在评价《荒潮》时,曾提到故事里包含了多个层面的冲突,这些冲突让《荒潮》这个故事读起来非常丰富,甚至是对读者智商的考验。你在创作时是如何安排这些冲突的?创作时碰到什么困难吗?对以前的作品有什么突破?

陈:在动笔之前,我花了很长时间在头脑中构思,以理清这个故事中纷繁复杂的线索,所以从一开始这些不同层面的冲突就已经存在,我的努力主要在于如何把它们有机地编织成一幅全息立体的图景,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一个可能的未来。最终我的办法就是像《冰与火之歌》那样选择不同人物的视角,赋予他们不同的使命,然后人物间互相碰撞带出主题的碰撞。困难当然会有,主要是如何保持主题和人物均衡的问题。相对之前的创作,第一次写了这么长这么复杂的作品,这是一种突破,觉得很有成就感。

记:对你来说,想象力是一种天赋吗,幻想和真实的边界大约在哪里?作为作者,你是如何驾驭语言的?

陈:想象力确实是一种天赋,但也可以通过后天不断地培养进行自我提升。它是一种在两种看似毫无关系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幻想与真实的边界或许只存在于感官层面,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也许有一天你所想象到的便可以成为可感知的实体出现在你面前,到那个时候,边界就会变得非常模糊。我经常会看到一则科技新闻就开始想象一项新技术对人类生活整个社会的变革,比如谷歌眼镜,在《荒潮》中其实就进行了很多推演。我觉得这种想象力是可以培养的。

作为一个好的作者,首先要培养对文字的良好品位,这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来实现,其次就是要不断练习,提高自己准确表达的能力。

我从来不是最勤奋的乖学生

记:你从小就对科幻着迷吗,还记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科幻小说的吗?

陈:大概从幼儿园起,我就看父亲从单位带回的《知识就是力量》《科学画报》上面的科幻小说,印象最深刻的是《失落的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神》,后来又读了凡尔纳的《神秘岛》等,我很早就在电视上看到了《星球大战》系列以及《星际旅行》动画片(TAS)。 所以我觉得,在同龄甚至更小一辈的人里,可能很难找到像我这么“核心”的科幻迷。

第一次写作科幻小说应该是在小学一二年级,当时我模仿《星球大战》写了一个太空歌剧式的故事(足足1500字),里面有机器人、外星人、激光枪、太空船等,然后给亲戚看,他们都觉得很惊讶。

记:童年时代有过什么特别的奇幻经历吗?科幻小说写多了,会不会在真实的世界里忽然错乱,比如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走来走去时,代入科幻视角,觉得前面的美女其实是机器人,而汽车随时会变成人……

陈:小时候过着很现实主义的生活,最奇幻的经历也许就是听老一辈人讲鬼故事了吧。虽然我写了很多科幻小说,但在真实世界里我很正常,或许过分正常了,总是像一个旁观者,如果把虚构和现实混淆起来,那这个人可能就得进疯人院了。小时候会经常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会是我,而不是别人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胡思乱想多了就变成了所谓的哲学思辨。

记:高中时代的你是什么样子的,叛逆吗?做过什么令你至今印象深刻的疯狂事吗?

陈:我觉得我不叛逆,但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乖学生,做过最疯狂的事情可能就是逃课去踢球吧。那次我迟到了,于是一直躲在操场的角落里,等着下课时混进去。结果我跟上体育课的其他班同学一起踢起比赛来,就完全忘记了上课这回事。中学时代对我来说很美好,因为我并没有感受到很多学业的压力,相反干了许多自己想干的事情,比如作为班级足球队守门员带领球队获得年级冠军(我特别喜欢在场上去拼搏获胜的那种集体荣誉感),参加了学校文学社,以自己的名字做了一份报纸,并被大家推举为社长,办了一份文学杂志(虽然最后夭折了)……

记:从汕头的高中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你一定有非凡的学习能力。你是学霸吗?你的学习秘籍是什么?

陈: 我不是学霸,因为我从来也不是最勤奋的那种学生。考上北大只能说我比较幸运,高中时其实我成绩最好的科目是物理,可后来在一个代课老师的劝说下转到文科班,再后来班主任逼着我报北大。于是我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上了北大中文系。说起秘籍,可能就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吧,有规律可循的东西总不会太难,所需要的只是时间和专注。

记:传说中的北大中文系,在你眼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这所大学让你收获了什么?

陈:北大中文系很伟大,从“五四”到现在出了无数人才,与中国现当代社会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能成为北大中文系的一员,我感到无比骄傲。另一方面,同学们都很有性格,很有见识,因为女生比例比较高,所以男生成了稀有动物,呵呵。中文系所在的静园里,草坪非常美,有一种古典的韵味,那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

无论上哪个大学都会是人生的转折点,因为你第一次踏出家门,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这是一种人类学上的成长和迁徙。大学四年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图书馆看书、看电影,偶尔上上课,顺便读了双学位。大学确实让我收获颇丰,最有用的一点就是永远保持热爱学习的心态。

记:北大中文系毕业后,你先后去了谷歌和百度工作,从事的工作与你的文学创作并不搭界,这是怎么样的一种工作生活模式?工作与写作会互相影响吗?

陈:我是先去百度,再去谷歌,然后又去了百度。干的工作涵盖了互联网广告策划、市场推广、客户管理,等等,主要就是用技术和创意去满足客户的需求,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体验如何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如何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去设定不同的目标,然后通过有计划的努力去一步步实现它。

工作模式和写作模式之间来回切换,最大的考验就是时间和精力的调配,只要做好计划,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加上自律性,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其实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用科幻来反映现实

记:科幻小说从在西方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大众文学,可在中国却成了小众文化,你写作科幻小说多年,始终耕耘于其中的动力来源于什么?为什么中国人都很爱看科幻电影,但有影响力的原创科幻作品却不是那么多?

陈:我觉得是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问题。美国欧洲历经了工业革命到信息技术革命的完整过程,那里的观众及影视创作者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是比较成熟的,因此科幻电影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理所应当的事物。中国的历史进程是断裂的、跳跃的、浓缩的,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都没有做好准备,但可喜的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科幻小说已经开始起步并且以较快的速度向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靠拢,比如刘慈欣的《三体》。随着《三体》的走红,中国原创科幻毫无疑问变得越来越引人瞩目,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这肯定是一件好事。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对我们的科幻写作者、图书出版界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不可能只靠一部《三体》或一个作者来支撑整个科幻市场,需要更多的优质作家作品来实现繁荣。我们在培养一个庞大的具有科学素养的读者群体,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今后将会从事影视创作,所以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记:刘慈欣说:“科幻的使命不是描写社会,我不喜欢那种科幻,通过科幻的形象来暗指社会中某种东西。我倾向的科幻是离现实远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你的创作倾向是什么?

陈:所有看过《三体》的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刘慈欣的小说不隐喻社会,他直接表现社会,而且他的作品是非常现实的,所以了解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是看他的作品。我的倾向其实很简单,就是用科幻来反映现实。

记:有读者称,从你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悲观主义情绪,你自己认为是这样吗?

陈:也许吧,我是一个大悲观小乐观的人,对于人类或者宇宙的命运终归是要归于寂灭,但对于个人命运我觉得应该会有很多快乐的事情发生。比如到世界许多地方去旅行,品尝各种美食,交各种不同背景的朋友,以及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记:在科幻作家中,你最欣赏哪些作家,最喜欢的科幻电影是什么?

陈:国内的刘慈欣、韩松、马伯庸。世界范围内就太多了,克拉克,特德·姜,刘宇昆,等等,因为他们的作品中能触及人性的深处以及宇宙的真相。我最喜欢的科幻片是《2001太空漫游》。

记:平时你会挑哪些书来看?你认为值得向中学生推荐的科幻小说有哪些?

小学生科幻作文范文4

辩:如果一个科幻迷这么说,那只是他懒惰的借口。如果一个评论家这么说,说明他根本自己没写过东西,所以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鲁迅和郭沫若都是学医的,却成了文学大师。迈克尔・克莱顿大学读的是文学专业,却成了“高科技惊险小说家”,学文学理根本不会限制他的创作。

文学创作是创造力丰富者的活动,真正的创造力并不受什么教育体制的影响。爱迪生和爱因斯坦都是高材生吗?哪所学校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要知道,中外那些伟大的科幻作家,当他们回顾起自己的创作经历时,几乎没人提过学校教育对此有什么帮助。

八,“我们将拍摄中国首部科幻片”。

辩:直到今天还有制片人拿这个当炒作点,很可笑,这只是借用了人们的一个普遍误解――中国没有科幻片。其实要说中国第一部科幻片,1939年就有了。要说新中国第一部科幻片,上世纪60年代就拍过了。要说中国第一部科幻电视剧,80年代也上过荧屏了。大陆“大片时代”以前有过十几部科幻片,香港的科幻片更是从70年代起就没断过。所以中国科幻影视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好不好、观众影响大不大的问题。

九,拍科幻片一定要花许多钱,搞许多高科技的特技场面。

辩:国人对科幻片的印象主要是由80年代以后美国科幻大片塑造的。其实美国也有许多优秀的科幻“小片”,低成本,没什么特技,主要靠故事吸引人。只不过由于投资少,发行渠道有限,宣传经费少,国人往往看不到。如果你看过300部以上的美国科幻片,你就知道科幻片完全可以在低成本的前提下拍得很优秀。

特别是80年代以前的美国科幻片,几乎没有高成本、高科技。其实美国科幻片大量烧钱,是从《星球大战》和《超人》这两部片子开始的,时间是70年代末。在那以前,我们能看到不少“朴素的”科幻佳片。现在人们提到《珊瑚岛上的死光》,总是说它的特技多么幼稚,其实它和当时美国主流科幻片的技术水平差不太多。别老拿大片的标准来衡量,在美国一年也不过生产十几部大片。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国家,特别是法国的科幻片,完全搞不出高成本、高科技,但是有不少出色的创意。这些完全靠故事取胜的科幻“小片”,才是中国电影人应该关注和借鉴的。

如果你以前唯大是举,实在想不起看过哪部科幻“小片”,下面两部影视作品你可能会看过。一是《终结者》第1集,典型的低成本电影。二是《X档案》首季,典型的低成本科幻电视剧。

小学生科幻作文范文5

关键词:科幻小说;刘慈欣;“宇宙社会学”

科幻小说是一种独特的通俗文学类型。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兴趣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科幻小说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科幻小说的繁荣与否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达与否。我国科幻小说从清末诞生到现在已经有百年的历史,期间虽然也有过几次发展的小高潮,但进十几年间优秀作品不多,直到2013年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小说出现,成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新旗帜,重新引起了出版界,实业家和普通读者的广泛关注。这种现象对于中国科幻小说来说并不多见,因此有必要对于刘慈欣《三体》系列小说的成功原因进行探讨。

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小说包括《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小说的初衷在于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人类是否应该主动与外星文明联系,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收到外星文明的信息,我们要不要回应?整个系列小说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线索,就是三体星球舰队对地球的入侵以及人类文明与三体文明之间长达几百年的恩怨情仇。同时每部小说自己内在的情节设计也很完整。如《三体》讲述的是因期间一次偶然的星际通讯引发了三体文明对地球的入侵,各国清除地球三体组织的故事;《黑暗森林》设计了面对三体舰队即将入侵地球的危机,人类如何应对的故事。作品中最后的面壁者罗辑与三体文明展开了智慧博弈,最后利用宇宙黑暗森林”法则逼退了三体舰队并建立了对三体文明的“黑暗森林”威慑。《死神永生》是整个系列的终曲,讲述了人类和宇宙的最终命运。在“黑暗森林”威慑失效后,人类被三体文明侵略,这时人类逃离的飞船向宇宙广播了三体星球的坐标,三体星球被摧毁,三体人撤离,人类最终也在宇宙舰艇上延续了文明。

可见从情节设计上看,《三体》系列小说无论是作为每一部还是整体系列是完整的,同时也是虚幻的。比如《三体》中三体星球的恶劣的生存环境,正是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催生了三体文明向外移民的需要。《死亡永生》中二向箔最终灭亡了整个太阳系。在《三体》系列小说中处处展现了大量作者这样的奇思妙想和经典创意。这种奇思妙想和经典创意带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些堪称经典的科幻设想给人带来了极大的阅读享受。但是如果仅仅依靠这些幻想不足以引起读者的广泛的关注。因为从现实来看我国民众对科学的兴趣不是很大,尤其是成人更关注自身的成功与发展,关注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也比较偏向务实的现实主义,而摒弃玄想。如果科幻小说局限在遥远的未来、外星人、星球探险等题材上,不能对这些题材进行更深的哲学思考,就容易令人产生脱离现实,无中生有的感觉,很难与读者产生共鸣,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而且科幻小说中的虚幻情节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虚构情节不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是可以把这种情节当做是真的发生过的一样,因为在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中情节的社会背景是真实的,而科幻小说中的虚幻情节往往是建立在科学推理上,本身就是离普通读者比较远的,比较难以理解的,是很难让读者将此当做是真实发生的一样,因此科幻小说中的情节往往难于和读者产生共鸣。而《三体》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在于《三体》系列小说中的情节都是在一个完整的逻辑下展开的,三部小说每一部都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同时三部小说又有一个比较严密的逻辑,作者的所有的天才的设想都是服从于这个逻辑的。在《三体》系列小说中所有的情节逻辑都是从一个科幻设想展开的,而这个科学设想就是这个作品的逻辑起点。这个逻辑原点是比较严密且符合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和认知的。这个科学设想就是作家在作品中探讨的“宇宙社会学”。

“宇宙社会学” 有两个公理: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2、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从这两个公理出发引入了猜疑链和技术爆炸两个概念,从而得出了“黑暗森林”法则的重要推论,即在一个黑暗森林中,只要暴露自己,就一定会遭到更高一级文明的打击。这个“宇宙社会学”成为小说中的所有情节设计的逻辑原点。如《三体》中三体文明之所以入侵地球,就是三体星球恶劣的生存环境,基于第一个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的原因,三体星球入侵地球。《黑暗森林》中罗辑能逼退三体舰队也是依靠“黑暗森林”法则,《死神永生》中三体文明的撤退同样是这一逻辑在起作用,可见“宇宙社会学”绝不是书中的一个简单设想,它是整部书情节设计的逻辑起点。

“宇宙社会学”特别是其中提到的“黑暗森林”法则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在书中这种法则是宇宙中各种文明的生存方式,但在读者看来,这种宇宙中的文明生存方式正是现实中许多人感受到的生存方式。大到国家之间的纵横捭阖,小到个人之间的你争我夺勾心斗角,都能看到“宇宙社会学”里的“黑暗森林”法则的影子。虽然现代社会不是丛林社会,人们之间有合作包容的一面,但必须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竞争的程度越来越激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在竞争中表现出的残酷性与“黑暗森林”法则有共通之处。同时在现实社会中,激烈的社会竞争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一种惶恐感,《三体》系列小说中的所有人在“黑暗森林”法则下,同样都有这种惶恐感。所以虽然作品描写的是与我们生活的时代遥不可及的未来发生的事情,但是读者从中体会到的审美感受却是现实的和现代的,人们基于日常生活的切身体现,就易于对《三体》系列小说产生情感共鸣。可见《三体》系列小说通过“宇宙社会学”和“黑暗森林”法则,将科幻与现实在逻辑上打通,从而使读者能够与作品产生共鸣,获得了比较大的成功。

小学生科幻作文范文6

乍一看,他平淡无奇:短发,圆脸,和和气气,茶色眼镜后面的眼神软软的,近似于无的淡眉毛像某种行动缓慢的海洋鱼类,完全不同于他在写作中透露出来的冷峻。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男人,被认为“创造了中国科幻文学界的里程碑”,这里指的是他最负盛名的“三体”系列科幻小说。而让刘慈欣引以为傲的作品当然不止“三体”,《乡村教师》、《流浪地球》、《朝闻道》、《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许多资深读者对他短篇作品的喜爱,不亚于规模磅礴的长篇。

虽然“三体”系列在结构、人物塑造以及某些理论方面遭到一些诟病,但并不影响大多数人认定它在中国科幻文学史上的地位:它的成功和瞩目是不可回避的,它的宏大叙事和冷静深邃令人着迷,而其中悲天悯人的内敛气质,则在冰冷的科幻外壳下注入了一股暖流。

“三体”之后,刘慈欣的知名度渐渐扩散至整个华人世界。影视圈的人也开始和刘慈欣密切接触。据悉,他的小说《乡村教师》和《球状闪电》都有望改编成电影剧本,登上大银幕。而这也正是刘慈欣和无数读者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

刘慈欣代表的是一种朴素的力量,在俗世中默默浮起。

写作的秘密花园

如今的刘慈欣仍然只是娘子关发电厂一名毫不起眼的电脑工程师。有一次,他的某个同事对他说:“刘慈欣,我在网上看到有个写科幻小说的人很火,他的名字竟然也叫刘慈欣。”

刘慈欣老老实实,声称自己只是个“科幻迷”,坦白自己不知道谁是巴赫金。中国的科幻作家里,能把科幻小说写到世界大师级水平的寥寥无几,他是其中之一,连续拿了八年的银河奖――中国科幻文学的最高奖,“三体”的销量超过15万,是国内近20年来最畅销的科幻小说。他在发电厂的领导和同事对此仍然一无所知。

他习惯了做人内敛,不怎么混圈子。用他的话说就是,“我这里没有圈子可混”。在发电厂任职,写科幻需要小心谨慎,因为会有“可以赚钱的副业”的嫌疑。即使在“三体”系列大红大紫之后,他在单位里仍然是“老刘”或者“小刘”。他的朋友和家人也几乎不看他写的小说。

这些年他一直在默默地思考,默默地看书,默默地写书,默默地卡壳,默默地写完,和80年代中后期中国科幻小说低谷时的地下创作没有太大差别。只是现在写完之后,可以放心大胆地发表出来,让越来越多的陌生人读到,作品也越来越值钱。在网络上,成千上万的读者把他尊称为“大刘”,俨然自成一派。

许多没有见过刘慈欣肖像的读者,会自动在心中勾勒出另外一个刘慈欣的形象:坚硬,刚毅,棱角分明,不卑不亢,富有柔情,甚至可能有点英俊。而他本人看上去只是一个有些木讷,不太善于和外界打交道的普通中年男人,过着和大多数中年男人雷同的平淡生活。忙的时候连续几天加班,不忙的时候就在办公室里闲坐着。写作的时间也都是零零碎碎拼凑起来的。上班时,手头的事情忙完,他不爱串办公室聊天,就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开始不动声色地写作。晚上回到家继续写,每天都要写出三四千字。

在这个世界里,他生活简单,形象模糊,容易被人遗忘。有时候出型场合,也会衣着朴素地上台发言,笑起来有些理工男特有的羞怯。对于生活,他有自己的“奢望”:“钱多到不用工作,时间多到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在哪儿待多久就待多久。”他目前最想去的地方是“酒泉航天基地”,他想去看火箭发射,“我这辈子还没见过呢”。

娘子关发电厂的工作,对他来说

“意味着稳定的收入来源,意味着与社会接触的窗口”。而科幻,是他在四下无人时纵情游乐的秘密花园,那些数万光年之外的星尘,是秘密花园里肆意生长的野蔷薇。硬科幻的代表

上世纪60年代,刘慈欣生于北京,在山西阳泉长大。1988年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毕业后,进入山西娘子关发电厂任计算机工程师。1999年开始创作科幻小说,被众多读者推为硬科幻派小说家。

让人意外的是,作为一个硬科幻派小说家,他的知识摄入渠道居然主要是靠看书。他不认识什么科学家,离科研圈子也很远,“本想到酒泉去看天宫一号的发射,作为一个写太空科幻的人,连航天发射都没见过,有些遗憾,但我在航天系统的朋友临时改变计划,我也就去不成了。那里现在已经不让外人进入,旅行团只允许一日游。”

刘慈欣喜欢去人迹罕至的地方旅行,但机会不多。“几年前,曾同一群科幻作家一起到过一个神奇的城市――康定,印象最深的就是穿过城市的那条河,我第一次看到那样湍急而又清澈的河,特别是在夜里,那条河仿佛是穿过城市的梦境。”

最多的旅行机会是去参加各种科幻笔会。他念念不忘1999年参加的科幻笔会,那是他第一次与科幻界接触。“到了科协招待所已是深夜,看到服务台前有一对少男少女,男孩儿的英俊和女孩的美丽几乎是我从未见过的,仿佛是从神话中走出来的人物。直到今天,当年参加笔会的一些作者的形象都模糊了,但那对深夜中遇到的少男少女还在我的记忆中栩栩如生,几乎成了科幻的化身。”

刘慈欣是爱美的。他喜欢古典的、东方式的美人,娴静飘逸,温软良善,他喜欢纯净诗化的电影,音乐也要听古典的――但他后来很老实地对我说,其实他几乎不听音乐。

我问他如何理解爱情,“爱情是宇宙的另一个维度”,刘慈欣说。他对美的感受更多来自于永恒的、漫长的、浩大的事物,比如宇宙和时间,诞生与灭亡。这些是他生命里最大的迷恋。影响他最深的科幻作家,是英国的阿瑟-克拉克,《2001,太空奥德赛》和《与拉玛相会》,从1980年初次接触后,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科幻圣经。他沉湎于那种跨越数万光年的巨大美感,而宏大叙事的冷酷和唯美,也由此成为他的科幻作品最大的特质。

孤独地面对宇宙的神秘

和同辈科幻作家韩松的邪异文风相比,刘慈欣的写作路数朴实得多。《科幻世界》杂志前主编阿来曾经如此评价刘慈欣的小说:“《乡村教师》在刘慈欣的作品中,是给予现实强烈关注的一部。它讲的是明明白白的故事,说的都是人话。”的确,他的几乎每一部作品,都从最日常、最普通的凡夫俗子入手,而又多多少少带有自己生活经历的影子。对《地火》里的矿工子弟――刘慈欣把小说的主人公命名为刘欣,他如此写道:“刘欣恍惚着拿起父亲的饭盒,走出家门,在1978年冬天的寒风中向矿上走去,向父亲的二号井走去,他看到了黑黑的井口,好像有一只眼睛看着他。”刘慈欣的父亲从前在北京的煤炭研究院工作,后来下放去了山西。作为在山西长大的孩子,他小时候常给井下的父亲送饭。

刘慈欣是由衷关心平民阶层的,以至于他的作品,总是显得有些“左”。在这个知识分子普遍以“右”为荣的时代,刘慈欣似乎是一个另

类,他宣称自己不左不右。作为一个在小城生活的电脑工程师,他不愿意卷入文化圈拉帮结派摇旗呐喊的风潮。他甚至对网上的新鲜事都不甚感冒。不过,幸好他还知道、苍井空和武藤兰。

刘慈欣虽然被看成是“技术主义者”,每一部作品,不管是长篇还是短篇,都有着极其冷静的思维和整齐严谨的外观,像一架结构坚固的机器,清楚而精准。但读下去,又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分外柔软的东西,像他的外表,柔和而略带羞怯的微笑。

他的同行,著名科幻作家韩松如此评价他:“刘慈欣的作品中,渗透了一股对宇宙的敬畏。他写一些技术味道很浓的科幻,但是,后面的东西,骨子里的东西,其实是形而上的。也就是有一种哲学上的意味,宗教上的意味。刘慈欣总是在悲天悯人,而且是一种大悲大悯,像佛陀。”

在刘慈欣看来,他只是勤勤勉勉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生活简单,白天上班,晚上写作。在那个偏远的小城里,连电影院也没有,空闲的时候,他就在网上看电影――如果没有互联网,他的生活就仿若停留在80年代一般。

科幻小说对于刘慈欣来说,是精神上的一根脊梁,无法从生活中抽去。即使在科幻小说最艰难的80年代中后期,他仍然坚持地下写作,那是他生命中噩梦一般的时期。而十多年后,时来运转,伴随着女儿的出生长大,他的小说也开始陆续面世,并连续拿下科幻届的最高奖项银河奖,直到如今“三体”三部曲的大红大紫。

而生活对他来说一切依旧。顶多是签售会变多了,可以去更多的地方旅行了,手也会更累些。

“如果有一天你停止写小说,你会干什么?”刘慈欣说,“哦,不会有那一天的。”

刘慈欣依然清晰记得,1981年的那个冬夜,看完了阿瑟-克拉克的小说《2001,太空奥德赛》,他走出家门,一抬头就是深邃无垠的星空。“突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壮丽的星空下,只有我一个人站着,孤独地面对这人类头脑无法把握的巨大神秘……”

“人类对于宇宙毫无意义”

吴虹飞(以下简称吴):80年代是科幻文学的低谷,那段时间你是如何度过的?

刘慈欣(以下简称刘):80年代初是国内科幻的高潮,后面才是低谷。我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幻迷,也做不了什么,只是尽可能地寻找已经很稀少的科幻小说来阅读。同时努力学英语,想着如果以后国内永远不出科幻小说了(当时真有这个趋势),还可以看原版。但那时和现在不一样,没有网络,原版小说只在大城市少数书店才买得到,且贵得很,所以也没看过什么。几年过后,我与科幻渐行渐远,直到90年代的复苏。

吴:有没有想过中途放弃?写不下去的时候你会怎样说服自己?

刘:有时半夜醒来,突然对正在写的整个故事失去信心,这对长篇写作来说真是一个噩梦。这时就需要把已有的构思全部推倒重来,这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我的创作有一个底线,不能打动自己的故事绝不拿出来发表,所以最后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写完了。

吴:在你看来,科幻小说能否成为主流文学的一种?你如何看待“三体”带来的科幻热潮?

刘:主流文学现在已经成为类型文学的一种,而且是很边缘化的一种,科幻没有必要非向主流靠。关于以后的科幻出版,我认为国内科幻作家数量太少,专业的更少,难以产生真正有影响力的作家,所以科幻市场由此转向可持续的繁荣还有一定的困难。

吴:你可以描述一下科幻文学圈子的形态吗?作家之间如何相处?你比较欣赏国内的哪些科幻作家?

刘:由于地处偏僻,平时也没时间参与网上交流,所以我与科幻圈接触不多,大多是一些业务上的往来。在我看来科幻作家之间的相处还是很融洽的,有一个很健康的氛围,与主流文学圈相比尤其如此。

不管国内还是国外,我一般不会盲目欣赏某个作家,包括对把我带上科幻创作之路的大师们,如克拉克,也是如此。因为从我的不算短的阅读经历来看,同一个作家不同的作品相差很大,所以我欣赏的一般是具体的作品。如果非要找出一位来,我很欣赏郝景芳,她的小说中有一种别的作家所没有的色彩,一种理想主义特有的高贵和典雅。这种东西其实并不算新,就像消失很久的金色夕阳又照回来了。

吴:科幻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刘:意味着我生活于其中的两个平行世界中的一个。

吴:“三体”里几乎没有出现性描写,而且在所有的科幻小说里几乎都没有出现过性描写,是因为不擅长还是认为没必要?

刘:性在宇宙中只是一件很小的事,甚至可能只是阶段性出现的事,对于一种很小的只是阶段性出现的东西,没必要花那么多笔墨在上面,我猜他们也是这么想的吧。

吴:你对超自然的一些东西,比如,巫术、宗教怎么看?有人说宗教与科学或者说唯物与唯心,只是两种方向的研究,最后,真理会殊途同归。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刘:我是个不可教药的唯物主义者,我不认为巫术和宗教能与科学殊途同归,虽然科学中也没有绝对真理,但我感觉巫术和宗教离真理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