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原理范例6篇

心理学原理

心理学原理范文1

国内外学者对幽默的研究源远流长,主要从生理学、心理学及语言学角度开展研究。对自嘲式幽默的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自嘲式幽默产生的心理机制和心理功能等方面。

孙国兰等归纳分析了自嘲的种种动机:表达自谦、道歉、遮羞、遮丑、愧疚等。李春分p等从心理认知角度的乖讹论探索了自嘲产生的三种形式:心理期望的突然扑空、经验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和情感郁积的巧妙释放。自嘲式幽默是一种常用的社交手段,从心理学角度我们不难找到自嘲产生的心理原因。

一、自我佯攻——摆脱尴尬,提升自尊

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时刻会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事物产生意识。心理学家罗杰斯将个人对自我的意识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自我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w指出,由于种种原因,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自我与个体心目中理想的自我并不总是一致,有时甚至相距甚远。当个体意识到两者不一致时,会采取自我防御措施以防止焦虑的产生。一种防御涉及对经验的歪曲,另一种防御涉及阻止威胁性的经验进人意识。

自嘲,是自我防御的有效手段之一。当令个体产生尴尬的事情发生之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产生了差距,个体为了避免他人的嘲笑,率先对自身展开“攻击”。而这种“攻击”,或者避重就轻,或者避实就虚,或者故意曲解,或者完全脱离事实。通过自我佯攻、自我否定,可以减轻或免受他人攻击可能带来的更大的痛苦。通过自嘲带来的“快乐”,可以掩饰现实与理想落差可能带来的悲伤、失望、孤独、后悔等等各种情绪,在表面上维护了理想自我,因而可以提升自尊。

ItwasrushhourandIwasdashingtoatraininNewYorkCity’sGrandCentralTerminal.AsInearedthegate,aplump,middle-agedwomansprintedupfrombehind,loseherfootingonthesmoothmarblefloorandslidontoherback.Hermomentumcarriedherclosetomyshoes.BeforeIcouldhelpher,however,shehadscrambledup.Gaininghercomposure,shewinkedatmeandsaid,“Doyoualwayshavebeautifulwomanfallingatyourfeet?”

上班高峰期,一位中年妇女匆匆忙忙赶往车站,却仰面朝天摔倒在一名素不相识的人面前,这是很让人尴尬的一件事。然而,这位妇女却立即爬起,恢复常态,并自称“漂亮女子”拜倒在人面前。可以想象我”当时的表情应该是从惊愕到可笑同情再到一笑了之。而那位中年妇女,身体摔疼了,甚至可能摔伤了,但通过貌似轻松的自我解嘲,挽回了自尊,众人也为她捏了一把汗。

二、利他主义——成人之美

有时候,人们互不相识,却愿意无偿地帮助他人,并不期望他人日后报答,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最终目标是为了他人利益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根据利他行为产生的不同心理动机,巴特森®将利他行为分为两种类型:自我利他主义和纯利他主义。前者在做出利他行为时有考虑自身的情感,例如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不安,防止日后可能产生的后悔自责情绪,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实现自我价值等等。这种助人行为在主观上有明显的“利己”成分,虽然个体在助人时未必意识到了。后者则没有考虑自身的利益,完全是受外部动机所驱使,为了改善他人的处境或减轻他人的痛苦而出手相助。不论出于“利己”还是“利他”,利他主义都考虑了他人的情感和利益。真正的利他主义来自于共情——能感知他人的情感和幸福。当某人需要帮助时,共情将会弓丨起同情、怜悯和温情“共情”能让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和解决问题。正是这种人类身上普遍存在的“共情”,让我们互相怜悯,互相帮助’共创文明社会。

某些自嘲式幽默,在贬低嘲笑自己的同时,往往从他人的情感需求人手,给予他人所需要的褒扬、关注、同情等。这属于情感利他主义。不论自嘲的制造者是出于“利己”还是“利他”,虽说有贬低自己的成分,但由于幽默本身能给人带来愉悦,所以既“利他”又“利己”,实现“双赢”。

请看下面一则幽默:

Onacrowdedbus,afineladysteppedonagentleman’snewleathershoesinstilettoheels.‘I’msorry,”theladysaidimmedi¬ately.“Itdoesn’tmatter,”themanrepliedwithasmile,“ThankyouforremindingmethatIshouldpolishmyshoes.,’

公车上被人踩是经常发生的事。而这位男士在新皮鞋被人的高跟皮鞋踩了之后不但控制住情绪没有爆发,而且能微笑着感谢对方提醒该擦皮鞋了。他尽管自己受到了伤害,却能理解女士并非故意为之。为了避免给别人带去内疚、自责,他嘲笑自己皮鞋脏了,该擦了。在这则幽默里,女士紧张的情绪得以释然,男士也必定因为自己的幽默机智和绅士风度而让人刮目相看。

三、亲和动机——缩短交际心理距离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既有生存的自然需要,又有行为活动的社会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从基础到高级分为七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敬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8]。有需要就会产生行为动机。李元授把人们因友爱、归属需要而产生的动机称为亲和动机。所谓亲和动机,主要是指人们害怕孤独或深感力量单薄,需要与他人在一起的渴求和愿望

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结构图,我们发现,一方面,人们有友爱和归属的需要,这个需要是建立在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之上的。在物资匮乏、生活条件恶劣的远古社会,人们相互友爱,互相帮助,以联合的形式进行生产和生活的斗争,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友爱和归属的需要是人们获取尊敬、求知、求美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的基础之一。现代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到极大发展,人的生理、安全的需要巳基本得到满足。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各行各业之间的生产、分工更加明确,也越来越细,人们互相之间的依赖程度也越来也高。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追求和实现人生的价值,人们同样需要维系彼此之间的亲和关系。

幽默,通过使人发笑的机制,能调节人的生活节奏和心情,提升个人自我形象,缓解和改善紧张的人际关系。自嘲式幽默’通常站在与自己“对立”的立场进行自我攻击,或者丑化自我,或者贬低自我,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让他人感觉到心理优势,从而缩短与他人的情感距离。下面一段话节选自2007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Iapplaudthegraduatestodayfortakingamuchmoredirectroutetoyourdegrees.Formypart,I’mjusthappythattheCrim¬sonhascalledme"Harvard'smostsuccessfuldropout”.Iguessthatmakesmevaledictorianofmyownspecialclass".Ididthebestofeveryonewhofailed.

缔造了宏大的微软帝国,连续21年蝉联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作为公众人物,头上顶着巨大的耀眼光环,让人肃穆起敬,敬而远之。然而,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盖茨却自嘲为“哈佛大学史上最成功的綴学生”,并把自己归为“失败者”——“在所有的失败者中,我做得最好”。原本与听众相距遥远,有着光辉形象的盖茨一下子“跻身”普通人的行列,架起了心灵交流的桥梁,为之后的演讲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不仅仅盖茨,很多公众人物都喜欢采用自嘲式幽默。幽默家孙绍振认为,自我调侃,自我贬抑的幽默语言,比诗化的语言更有感人的力量。天道教育一国际教育知名品牌,甚至认为“自嘲几乎是大部分名人演讲的必杀技”。

四、把握自嘲的度

心理学原理范文2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存在上升趋势,大学生自杀与杀人案件时有发生,因此全国各地非常重视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和危机干预的研究工作,试图找出干预心理危机、防治心理疾病、提高心理耐挫力的有效方法。由于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复杂,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特点,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中坚持一定的原则,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

由于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对挫折的承受力较弱,同时又面临着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因此普遍存在发生心理危机的潜在可能性。

原因及症状复杂心理危机是个体的生活环境、家庭教养、人际交往等关系相互交织的综合反映。大学生在危机发生时出现的症状是复杂的,也是难以理解的,它不遵守一般的因果关系规律。危机一旦出现,就会有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危机干预工作者进行直接的干预。

调整大学生心理危机应遵循的原则

预防性原则。由于自杀原因的复杂性、症状的瘾匿性和行为的突出性,以及学生自杀完成或危机干预的失败,很多人认为大学生自杀不可能预防和干预,导致方法上被动无为或对自杀危险性评估不足,危机发生时手忙脚乱,影响自杀干预的实效。因此,要做好大学生自杀干预工作,首先要树立大学生自杀是“可干预”的思想和理念,才能调动教师和学生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高校在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案件时,应以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为主要目的,也是世界各国处理学生危机事件的基本原则。要求高校把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因此,心理危机干预的首要原则就是要树立“生命高于一切”的思想。

及时性原则。心理危机理论创始人开普兰认为,导致危机最本质的因素是压力和问题的重要性,当每个人经历或目睹重大且突发事件的发生时,超过个人平时身心所能承受的压力,使他无法通过常规的手段去对付面临的困难,便陷于惊慌失措的情绪状态,个人失去导向及自我控制力。危机发生的本身是应激性的,危机干预中时间是一个关键因素,不允许进行许多细致的思考和无谓的尝试。因此,危机干预者必须能够对危机中不断涌现、不断变化的问题做出迅速的反应和处理,否则,将失去干预的最佳时机或导致危机发展成失控状态。

发展性原则。危机,既意味着“危险”,又存在着“机会”。一方面,危机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包括杀人或自杀。另~方面,危机也是一种机会,因为它带来的痛苦会迫使当事人寻求帮助。如果当事人能利用这~机会,则危机干预能帮助个体成长和自我实现。危机干预不仅以解决当事人所面临的问题为干预目标,而更应该以帮助当事人快速提升应对危机能力为干预目标。危机干预应遵循“促进当事人和当事人所在团体的发展”为基本原则。通过危机干预,充分调动当事人的积极资源,在有效应对当前危机的基础上,从中获得新的经验,能够从不利中看到有利;从绝望中看到希望:从危机中看到生机,全面提高应对未来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释放为主的原则。释放是指个体把可能引起心理危机的情绪或其它负面的心理能量及时排遣的过程。是将来自人的生理本能的;中动或外部不良刺激进行非理性处理并使之进入潜意识状态,而心理危机由不良情绪积累到超过心理防御临界点而发生的。理性的压力和非理性内驱力(潜意识状态)经常出现相互倾轧,即使理性获胜,个体也将产生抑郁或焦虑,如果能及时恰当地释放这种不良情绪或;中动,将很好地减轻心理压力。

价值中立的原则。当大学生因学业受挫、恋爱失败、人际;中突等原因导致心理危机时,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咨询师应遵循“价值中立”的原则。此时的“价值中立”是指咨询师对自己价值观的“暂时搁置”。

心理学原理范文3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心理知识,对于启迪学生智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

一、运用心理换位,重构新型师生关系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灵深处发出的才能直抵心灵的深处。心理换位意味着教师必须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体会学生的所思所行,创设和谐、宽松的教育教学氛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亲师重道、共生共长的新型师生关系。

当代青少年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明显增强,对人格的自由发展充满渴望,抱着怀疑、审视的态度重新估量一切。这些变化启示我们,必须遵循历史教学规律,从历史学视角出发,寓德育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尊重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以平等的人格态度对待学生,用民主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多一份期待和激励,多一份赞扬和关注,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促进,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共生和共长。

二、运用学习理论,构建学科知识框架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主要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根据这一原理,学习历史学科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那些核心的、基本的概念、原理、态度和方法,抓住它们之间的意义和联系,并将其他的知识点与这些基本结构从逻辑上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理解了基本结构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布鲁纳认为,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建构得很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就会忘记。

三、运用知识迁移,激发学生学习诱因

知识迁移,就是在了解学生原有的历史知识结构基础上,把新旧历史知识联系起来,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引出新的历史知识,再把新的历史知识纳入旧的历史知识结构之中,从而产生新的历史知识结构。知识迁移理论启示我们,教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能引发学生兴趣的知识,精心处理教材,巧妙组织教学,利用知识迁移规律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让兴趣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和诱因。

四、运用记忆规律,巧送学生记忆金针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记忆规律又称遗忘规律,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系列实验研究得出:学习新知识后,开始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即先快后慢。记忆规律启示我们,当学习了历史知识后,要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在学习历史知识时,采取六个步骤会提高学习效率。一是预习。涉略全章各节内容,了解教材讨论的一些总的课题。二是提问。对各分段提出问题,通常只要把各分段的标题改为适当的问句就可以了。例如,可以将“程朱理学”改为“什么是程朱理学?”或“程朱理学有哪些特点?”三是阅读。仔细阅读分段内容,尝试回答所拟问题。四是思考。在阅读课文时要积极思考,力图理解,想出一些例子和原理来加以说明,力求把教材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五是复述。在学完一个分段后,尝试回忆其中的内容,如果不能回忆,就重读记忆因难的部分。六是复习。学完全章后,默默回忆其中要点,最好把各要点写出来,并再次尝试回答各节提出的问题s开始复习时,时间间隔要短些;熟记后,复习的时间间隔可适当延长。

五、运用思维规律,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品质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锐性。培养这些思维品质,可以结合历史教学来进行。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比如,唐代罗隐的《西施》诗: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中国古代有“女人是祸水”的看法,但本诗一开头就表明吴国灭亡不应归罪于西施,如果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谁呢?这种联系时运分析国家兴亡的历史观念说明了作者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反映的是作者独立思考还是墨守陈规。

六、运用注意规律,塑造学生注意品质

心理学原理范文4

要提高我国整个中学以至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基础与关键,就在于提高非重点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那么当前非重点中学进行英语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障碍是什么?笔者认为除了师资本身质量之外,最主要的是师生心理状态问题。师生两方面都片面理解了智力因素的条件问题:教者认为英语难教,学者认为英语难学。要进行教改,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改变这种不敢有所作为的消极、被动的心理状态。同时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来设计、组织教学,笔者在这方面有一些体会与同仁分享。

一、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教育好的

教师的职责和工作的重点应主要体现在对数量最多、智力条件一般的学生的教育上,如果能对这些学生施以严格的训练和正确的鼓励,他们当中有很多人会取得突出的成绩。教师帮助他们成为有用之才的过程,也就是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合格教师的过程。

二、因材施教

在坚信每个学生是可教育好的同时,还必须承认每个具体学生的差异性。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尽量给予不同的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反应快,掌握得也牢固;有的学生开始学得很慢、很吃力,后来却能突飞猛进。切忌简单地用强迫手段去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进度,事实上这样做也是办不到的。教师只有正视这些规律,因势利导,切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

三、要让学生热爱英语学习

学习的兴趣是产生学习自觉性最好的动力。只有当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时,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现代教育心理学非常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发展。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志,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杠杆:既是教改的重点,也是备课的重点。笔者认为,对非重点中学的英语教学来说,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是首要问题。当然,课本编得是否生动有趣,是否吸引学生,是特别重要的。但再好的课本也代替不了教师。笔者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成为激发学生兴趣、保持学生持久兴趣、帮助学生“学会”的过程。笔者的做法是:

(一)采用逐步深入的方法,即降低难度;

(二)加强备课,尽力挖掘课文内容中的文化因素,即知识因素,增进课堂的趣味性;

(三)坚决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充分发挥青少年获得“成就感”的心理特点;

(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堂教学轻松活泼。

四、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和复习工作

一方面分散教学难点,反复操练教学重点;另一方面,尽量将瞬时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将机械记忆转变理解记忆,将有意识记忆与无意识记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非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最大限度地提高旧内容的复现率并做到适时复现,是英语教学中防止分化、提高质量的关键。复现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旧内容的逐步深化。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求教师满腔热情地设计课堂复现训练,做到新旧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听力训练和课外阅读则是最好的措施和最有效的方法

五、辩证处理多与少、难与易的关系

材料是个纲要,只靠教材本身去达到“纲要”的要求是办不到的。根据外语学习的特点与规律,教学内容的多与少、难与易的关系是辩证的、相对的。并不是“多”就等于难、“少”就意味着易,也许恰恰相反。教师的职责就是根据“纲要”的要求,灵活运用教材,增加辅助教材,用以进行听说训练、背诵、复述和课外阅读等。许多重点中学生正是这样做的,并取得了成效。

六、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心理学原理范文5

我想就器乐演奏者从事演奏活动而产生的复杂而细微的心理过程加以探讨。在演奏时,中枢神经积极参与活动而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感觉、思维、记 忆、情绪意志力强化等),这些神经心理活动、状态,使演奏者再现音乐时的创造性每每表现不同。现在我来分别解释一下前面所提到的器乐演奏中出现的各种过程和状态。

一、感觉

感觉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对物质世界物体特质的下意识反映,或是我们躯体的一种状态。通过感觉器官,我们会得到各种声音、色彩、气味、冷热、大小等周围事物特质的必要信息。在演奏实践中,感觉作为心理过程的起始,对激活演奏者身躯内外复杂的心理活动形式的转化,起着特殊的导向作用。器乐演奏者是根据自己感觉体验,获取演奏过程各方面信息,确定或以这些感觉为介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在人体的多种感觉中,对于器乐演奏者最为重要的是:听觉、视觉、触觉、肌动与疼痛感。听觉是任何职业演奏家的根基,使他能对复杂的音乐信息流向进行引导,即决定音高、音量、音色、时值、音准以及它们的声音特质。演奏者借助视觉识谱、辨别各种记号,保持演奏者姿势,观察指挥动作,判定周围物体的形状、颜色,确定空间位置等。触觉为演奏者保持与乐器的密切接触,特别是指下唇同哨片的含接特点,上唇与上齿同嘴子气口的含接,手指在音孔音键及指板上的位置等等。肌动感觉指示演奏者控制演奏过程中的时值与各种动作的准确度——手指动作、唇器官的动作、呼吸肌的涨缩等。此外,感觉会告知、分辨躯体的紧张度,避免肌体过劳。最后,痛感是肌感觉的一个特殊形式,它的重要性是为躯体起特有的保护功能,是预告某一肌群是否出现过度紧张。在大多数情况下,过劳常出现在持琴的右手大姆指根部 ,双手掌指骨连接处,嘴角、下唇中部以及其他部位。

二、知觉

在认知过程中,除感觉外尚有知觉。知觉与反映部分刺激因素的感觉的不同,是人的感知器官对物体和现象的整体反映,是称之为知觉属性的组合。但是,作为感觉的组合体,知觉并不是总量,而是质量上带有新特点的新的认知阶段。

知觉并非感觉器官的独立实现,而是带有各种特质、愿望、兴趣、知识与生活经验的鲜活的人的感知觉。同人的心理特征、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的知觉,有一个称谓:统 觉。 知觉至关重要的特征是它的活跃好动。人的知觉会产生许多相联运动——领会的——动作,它们合而为一作用于感觉器官。人是在如此这般过程中认知事物和现象,下意识地掂量它们,并用已熟知的类似事物找出相同点,为此便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和已有的经 验。因而,知识越丰富,经验越多,认知的事物特征越多,感知也越多样化。

知觉的特异性会影响到它的内涵,心理定势作为心理特定状态的实质,是摆在人面前的特定目的与必有的动作“调动”他的感觉器官、分析器官、肌肉组织等去成功地完成任务——事物或现象形象的内在结构。这一调动的重要条件,是应用过去经历过的经验提前预感早已料到的活动。最后,知觉同感觉相比,要大脑去做更为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对任何事物或现象作为一个整体去理解,应把它先划为几部分(分析),然后再把这些部分汇合起来(综合)。音乐知觉也是建立在这些先决条件之上的。例如,一位有着相当音乐经验的器乐演奏者 ,在听自己演奏时,定会进行多次的分析综合:把音流划分为数个乐段,确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体与几部的对比,突出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找出旋律、和声、节奏特征 ,认清整个作品及其各乐章等等的感情形象的内容等。对于演奏者所有这些运作,都带有指导意义,根据他的领悟程度确定用固定的方式调整自己的心理机制去完成具体的认知与积极创造性的功能。

演奏者较听众对音乐的艺术思想理解感知独特之处是在于他的生活经历,因为生活经历中饱含着人生活的情绪、感情、运动动作、时间、空间、社会等各个方面。对于领悟音乐具有特殊意义的是,个人的时空、动力经验。正如现代研究家所提出的,时空经验有两个衡量尺度:一是空间范畴(演奏者与听众所占有的空间、容量、形式以及演奏场地音响条件等);二是内部空间状态(按三维条件测试音响的实际空间)。所以,音响的特有的“深度”是音量的强化与弱化使得声音或远或近,模拟“回音” 等手法的错觉而得;“纵线”是各声部在不同音高线上构成的,即音乐织体的多计划性 ;“横线”是音乐在时空发展中得到的,换句话说,音乐作品各元素循序进行和对称分布是音乐形式与结构的基础。

那么什么是动力经验呢?这一经验对音乐节奏结构感知有着直接的影响,人对音乐速度节奏感知的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他特有的各类节律运动形式有着内在联系。 这些是心跳、呼吸频率、步行或跑步速度、劳动的节奏等。这些非音乐动作率, 会成为肌动感觉与概念,也化为感知音乐节律及其表现的基础了。在领悟音乐时,提前预想原则、预测其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这是在感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经验丰富的听众往往不单感知到每一个乐音的进行,而且能预感到音乐构思的进一步发展。最典型的是会从音乐进行逻辑里预先想到,感觉出调式倾向、主题的相似性、预期高潮以及某些其他进行。

三、思维

思维是客观现实在了解、判断、做结论之后的反映过程,是最高级组织物质——大脑的高级产物。与感觉认知过程不同,思维所反映的是事物、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事物的联系与关系。人借助思维丰富了感性经验,深入到“物质的深处”,探求现象之间的联系及其规律性。思维的内容是在这些感觉、知觉与概念基础上积累起来的。但人类的思维活动与动物不同,不单靠感性认识,而且以语言语汇的相互联系为特征的。思维从语言获得必需的特质外壳,无此,思想不会变成直接的现实。

思维以目标明确和提出问题为特征。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间断地发现新目标、新课 题、新环境。思维在相似的带有问题的情境下,会积极地探索,一般的会提出问题(为什么 ?怎么回事?什么?),以发现了某种新东西作为结束——判定所寻求的联系,找到了未知的东西等,即获得了新知识。积极思维过程是工序型的,这就是比较、概括、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思维问题的解决通常不会只靠某一个程序(如只靠比较或只靠分析等),而是要运用整套思维运作,对此善于操作,证明个人大脑智力发展水平高低。思维同人类其他所有活动一样,具有个人属性特征,激活思维的起因的动机是取决于每个人的个性的。思维的个性特点表现为它的独立性、灵巧性与速度快慢。但是,所有思维重要特质(或称特征)却与个人特点无关,要看是否善于根据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作出判断并及时作出新的概括而定。

具体到器乐演奏,演奏者的思维是以积极的心理过程涌起,是以大脑的综合分析为基础的。为了判明这一过程的特点,让我们来看一看艺术创作实验室对器乐演奏者在演奏音乐作品期间的实验结果。

不论何种器乐演奏家,演奏属于真正创作,分为三个时期或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要求有不同的思维活动。在第一阶段是集中视觉、听觉以及情绪意志的感知觉加上意识的综合活动,预想出反映作品主要特征(风格特点、主要主题材料、调式设计、 节奏特点、基本技术难度等)大小不等的整体形象。演奏者在此阶段只对作品有一个初步构想,细节并不完善。第二阶段的特征是演奏者开始活跃思考,积极寻求不同演奏技法的时期。这一阶段是使演奏构想在声音、节拍、速度与缓急法、力度、分句法及其他成分具体化,也就是把整部作品各细部进行细致化阶段。演奏者此时的思考基本上是对作品的音乐织体进行必要的分解、分析,提出阐述观点。第三阶段是这一创作过程中最为复杂的阶段。从这一刻起,所有的细节分析、草创计划全让位于“贯穿”演奏与全面接受作品了。演奏者根据视觉、听觉以及自动动作概括而来的长时间分析工作,“再现”了整部作品,不过已是新高度了,也就是把所有细部都有机地统一融入整个作品上了。演奏者的思维在这一阶段过渡到高级综合期,使分析与综合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音乐作品分析对演奏者帮助最大的是音乐想象力。想象力与思维不同,是以概念形式提前反映了现实,是以人的想象和创作幻想为特征反映在具体形象形式之中。可以说, 这种反映形式是各种艺术创作形式所特有的,当然也包括音乐家的创作活动了。想象运用于各式各样艺术实践中,其中也包括音乐,可以是创造性的与再创作型的。创作想象可能无依托于某种外部客体再造新的音乐形象。同类的想象是作曲创作活动不可剥夺的一个方面。靠再造想象而创作出的音乐形象,是从具体原谱基础上发生的。所产生的想象具有演奏者创作活动的特点。

演奏实践多次肯定,创作想象——首先是积极的艺术探索。器乐演奏者依据音乐作品的总体构思,去探索未知(或尚未清晰想象的)音乐形象的特征,发掘作品内涵新而又新的各个侧面。艺术探索过程与新的音乐发掘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演奏的个人特点。想象与创作幻想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们有助于焕发演奏者特有的情绪紧张度与创作冲动,无此助力情绪饱满的音乐演奏是难以想象的。

四、记忆

在多种心理过程中,记忆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非常特殊的作用。这一过程的实质是识记、保存以及再认和再现所接受的现象、过程、消息等等构成人的生活经验的东西。 换言之,我们借助记忆可能在我们的意识中反映早已接受过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并非是我们现在经历的。记忆的机制是极其复杂的。它的生理构造源于大脑皮层反射联系,是内外刺激体相互作用产生的。

既然记忆同人的生活经历的各种表现密不可分,因而形式也多样:运动的、形象的与语言逻辑的。运动的或自动记忆是识记、保存和再现各种运动。记忆是养成各种实际技能的基础。情感记忆是对情绪和情感的记忆,这一记忆是人的需要和利益满足程度的标志。人利用保存在记忆中的情感体验成为信号,唤醒他进行具体行动或保持它们。

形象记忆的产生是人们对早期留存的事物或概念的形象,如周围的人、自然景观、各种声音等。某一形象记忆各种变体鲜活再现,往往同某个人的职业活动分不开;如视觉记忆对画家最重要,听觉记忆是音乐家的专长等等。人的语言逻辑记忆是体现于各种语言形式(语汇、概念、数字及其他)的思维记忆。这类记忆保持形式有其特点,因为它们同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有关 ,并影响到对各类形式的识记发育。语言逻辑记忆对掌握巩固各种知识至关重要。每一种记忆形式都各有独特之处,不同于其他。其记忆的保存,再认传输过程也各自不同。其不同点全在于人的素质,有的人记得快,记得牢,有的人则可能没做好准备接受较迟。谁记得快记得牢,再现越容易越快捷,说明此人有效记忆整体素质高。

音乐家的职业,要求演奏者要学会并养成记忆和持久记住诸多乐段的技能与习惯:从短小的乐句到展开的套曲作品,也就是说,音乐演奏家必需有发达良好的音乐记忆。音乐记忆是听觉、视觉、自动动作、情感、语言逻辑诸记忆的有机组合。在专著中经常提到的是三种记忆形式的实际运用:听觉、视觉与自动动作。音乐家的听觉记忆是指记住音高、音量、音色、节奏、旋律型、调式、和声等各种音乐成分,做不到这一点,职业活动便无从谈起。保证音乐听觉记忆质量的,主要是要有发达的内听觉能力,内听觉使人有潜力能在内心感觉到音乐声音。

视觉记忆对音乐演奏家同样非常重要。某些人的这一记忆特好,能够过目不忘地记住所阅读过的乐谱直到细部。这一能力对背谱非常有用,是记忆力强的一种技能。最后是自动动作或动感记忆,这一记忆能确保演奏者记忆并发挥出各种演奏技能。对各类演奏动作的记忆以及记得如何运指,使演奏者能够从中选最佳奏法并通过系统地训练逐渐达到高度的自动化动作。

上述的各种音乐记忆形式(听觉、视觉、自动动作),在音乐演奏实践中并非纯单一的形式,按照常理,它们是互相纠结在一起的,可称之为综合记忆形式:视听、听动与视动形式。这些组合中最根本的音乐记忆,当属听觉记忆,而视觉与自动动作是其补充。例如,某些演奏家会相当容易地找到必需的声音,能下意识地思考着用于乐谱上,用于自己的乐器上,等等。正如人们所说的,内听非常发达的演奏家,不单看的是谱,而且同时“听”出了谱上的每一个音。

听动记忆之间的联系,有如一个演奏者在回忆到某个音的进行时,他会意识到如何在乐器上把这个音奏出的联想。俄罗斯心理学家切普洛夫写道:“动作契机和具有原则性重要意义……是当它们需要通过努力导出并保持音乐想象之时”。听动两者之间的积极作用帮助演奏者发挥音乐想象,因为这时用于演奏的自动动作成为建构特定音乐形象的共同参与者。听动记忆对于演奏者的重要性还在于,帮助演奏者找到最合理的演奏动作,并使之保持,借助它们可用较少的时间与精力达到最需要的声音效果。

识记作为记忆的初级阶段,是使音乐演奏者要使正常的技术动作符合特定要求。其一,识记必需是保持正确,换言之,演奏者应善于感受并掌握流动的音响材料。演奏者识记音乐,应特别注意各种相似的、等音量的音乐瞬间,并注意那些不相似或中间有差别的瞬间。实践提示我们,演奏者的记忆常在相似处“陷入窘境”。其二,识记应把记忆的音响,音乐语言各部分组合(旋律、节奏、和声、复调、曲式等)进行分析综合。在进行这一思维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演奏者内听觉,随时可能把留存在记忆中的声音脱口而出。

音乐材料在记忆中留住或保存时间的长短,是记忆过程的第二阶段,它对音乐演奏者也很重要。记忆保持是否牢固全在于演奏者个人的天赋,特别是神经活动水平,还加上他本人情感生活丰富与否。记忆的持久性与巩固度,同音乐材料的内容也密不可分,还要根据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和兴趣。大家知道,是否能快速识记并长时间对一段音乐材料的记忆,那是演奏者对它的艺术趣味浓厚,或者是他实践中需要的内容。音乐家应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同遗忘音乐知识作斗争的主要手段,不仅是保持记忆,更重要的是深层地、创造性地掌握它。

五、情感与情绪

情感与情绪是人在生存过程中不断体验的特殊心理形式。人处在同周围世界(人、 物、宇宙)各种关系中,会产生欢喜、悲伤、激动、惊讶、惊喜、自豪、恐惧、愤怒、屈 辱等多种情感与情绪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常常同他的各式各样自然界的、社会文化需求有关,从而做出自己的行动。尽管情感与情绪极其多种多样,就其本质到生活现实, 基本分为两类:正面的,负面的。

与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情绪、情感同中枢神经活动相联。情绪的基础是分布于大脑半球皮层,大脑皮层下中枢扩展的过程,包括向植物神经系统的反映(心跳、呼吸加速、 脉管胀缩等)。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多样性会以各种形式——情绪、情感、效率、应激反映、心态表现出来,但都不能独自表现,应同众多的心理状态组合在一起,统称为高级感情。这些效能的、理性的、道德上的审美感,实际上还是各有其特点的。

效能感同人的劳动成果密不可分,在这一过程中它会确立具体目标,订下实现的方式,最终会有成就感或失败感。智力感表现人对各种思维(真伪、惊奇、茫然等)的特殊关系,在这里赋予惊奇感以相当大的含义,它是人刺激感知活动的原因之一和一个方面。道德感是一个人对其他人的关系的态度与如何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这些情感体验过程会产生对他人以及自己行为的道德评价,这一评价是以社会行为总的准则与标准为基础的。审美感是人在感受、评价或创造生活与艺术中最美质的能力,做到这一点,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人对艺术美感的重要之处,是唤醒深处的审美趣味。指导从美学角度审视现实,以艺术形象思维、使人养成美学标准。欣赏大自然对培养人的审美观也相当有意义,探求并评价自然界缤纷绚丽的声音、色彩、气味的和谐融合真谛,这一切的一切,会使你获得真正的美学上的满足。

音乐演奏活动更有另外一种联系,即人所共知的同人的心理学上的情绪情感境界有 关。表演艺术要求演奏者深刻刻画作曲家对作品的构想,并表达他那情绪化形象结构。既然是生动的创作行为,音乐演奏所表现出来的却是演奏者最细腻的情绪、情感和心情, 演奏者对所演奏的音乐带有个人的感彩。上述所有情景对任何器乐演奏者都不例外。一位高超的演奏者的演奏,总是会产生情绪高潮,这时的声音会特别温馨而变化多端。假如演奏无情无绪、呆板干涩,必然使听众感到无味,定然引不起听者的共鸣。

器乐演奏者应当学会深入作品内容情感形象深邃,并千方百计地表现出来:忧伤、悲痛、快乐、喜悦、庄严、幽默等,把这些内容都传达给听众。在器乐演奏中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要把感情升华——效能的、理性的与唯美的。这些细腻而复杂的情感帮助演奏者清醒地组织并支配自己的音乐活动,即为自己树立固定的创作目标,找出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手段,满足自己所认识到的不同需求,对所演奏的作品以及本人的演奏各方面给予美学的评价。高级感情越活跃越发达给予器乐演奏家的音乐演奏灵感越大,继之,他用情绪的审美作用于听众的力度越强烈。

六、意志

人类的各式各样实践活动,包括音乐演奏在内,莫不带有既定的目的并为达到此项目的而需要克服内部或外部障碍。此等做法称之为意志力。人的意志或称意志能力,将会实现通过意识的积极活动行为。意志会调节人在各种状态下的行为,有的时候会促使你完成理性目标,有的时候会限制你不去做不理想的行为。任何一项明哲之举都标志着复杂的心理内涵,是以相关行为链为基础:目的、行为动机的确定,实现既定目标的手段的思考,反驳相反的诱因,采取正确决断,最后,执行既定的决断。这一链接的每一环,都要求要有相当大的意志能力,而其中最复杂的不外乎两点——采取措施并付诸实践。

前面已提到,为达到目的往往会生出一系列障碍,这些障碍带有内部(主观)和外部(客观)性质。有时一个小小的目标,如不能同自己的懈怠和意志薄弱作斗争也无法顺畅实现(自我松懈则愿望可能停止,如每天的早操,早晨早起等)。为此必须要战胜自己,需要发挥意志力。客观(如走远路,为完成重要劳动任务的长时间体力消耗等)的克服,也要求具备顽强的意志力。

执行决定或完成一项强意志的行为,永远有内心体验相伴随。目的达到会在人的情绪上产生喜悦、满足并对自己充满信心,而一旦失败,则会产生伤心、失望感,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尊心是一大沉重打击。

意志力对不同的人群,表现也不一样。每个人的意志品质各不相同,有的坚强和不屈不挠。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毅、果敢、独立决断的能力,坚持性或自制力。这些品德的形式,即使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话,主要是个性决定的,即责任感强,生活目标明确, 信念坚定,以及社会使命感等等。再有,在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艰难险阻的同时,也是对人的意志的锻炼,巩固对自己能力与潜力的信心,有助于心灵健康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器乐演奏过程是一种十分复杂的专业活动形式,它要求演奏者有十分顽强的意志,不具备顽强的意志是无法解决该职业所要求的各类任务——从最起码的发音起。器乐演奏 者为把自己的演奏构思化为真实的声音,他必然要将自己的演奏器官——气息、唇、舌、手指与听觉动员起来,不仅是意识还要有意志行动。正是自觉的意志力使演奏者吐音、 换气、移动口唇张力、指挥舌、指的积极运作、品评声音效果,也就是全面监督检查演奏过程的全程。

意志力还表现在每日的练琴中,通常要一天练数个小时。在练琴中往往要不断克服难点 ,要表现出耐心和不达到具体演奏目标(掌握复杂指法、特定的节奏型、背谱等)决不放手的毅力。青年演奏者——学生往往在这些时候放松自己(草草收场,与同学们跑去看电影,玩电脑等等)或情绪反常,不得不去进行加强意志力的锻炼。独奏者音乐会演出对锻炼演奏者的积极的、目标明确的意志行动,特别重要。有时,即使最有经验、最熟练的器乐演奏者在广场独奏时,也会激动失态,不能全面发挥出自己的演奏才能。之所以如此,是这样的演奏者在出场前缺乏自信心,他们所最恐惧的不外乎是:听众、剧场环境、乐器质量、记忆力等。为“战胜自我”,克服内心慌乱,限定胆怯感,演奏者应充分调动自己的意志力,首先是自觉性。既然决定出场演奏,那就要提起勇气,摒弃各种不利的杂念,一心投入到即将参加的音乐会的准备中去。果敢和信心永远是器乐演奏者参加演出时必不可少的,否则那会是对音乐会的准备不充分所致。经验告诉我们,凡是缺乏自信和出现怯场之时,大多是对作品练得不熟或最难点尚未掌握好。假如将全曲练会练好,那会使演奏者更加充满信心,力量充沛。

坚定性是重要的意志品质,它保证演奏者成功地完成预想的决定。自制力强的学习者会精力饱满地坚持系统学习全程,并毫不动摇地通向终点,不论会遇上哪样的困难。即使目标是到音乐厅公开演出,意志力也会驱使演奏者坚定地有计划地投入到演出准备中去,在演出时完整地完成既定的演出任务。

自制力或坚持性,即不论在乐器演奏中出现任何情况都善于控制场面的能力,也同样是高贵的意志品质。在重要公开演出中,更需要巨大的坚定性、精力集中和善于自我控制。哪一个器乐演奏员不曾在合奏、重奏以致独奏中出现过极窘的情况呢!按键由于唾液而发出“吐噜”声,哨片突然在个别音中出现“啸音”,或者突然“压不住”嘴子了,提琴琴弦突然断了。所以演奏者要有自控能力,不慌不乱,迅速排除障碍(如在第一个休止时抹掉键下积水,移换一下哨片位置等),而更主要的是故作未出现异常情形。此外,吹奏者还应学会对已出现的纰漏不加理睬(如偶然出现的错音,或者忘音等),因为如果纠缠在临时误谬上,会阻碍整个作品的顺畅。

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具有坚强的意志行为,不但会克服内外障碍,且可锻炼自己的意志与性格——促进本身珍贵的意志质量的形成、巩固与发展,这是音乐演奏家不可缺的职业需要。

七、才能

众所周知,才能是人的心理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人的能力会影响知 识、本领和技能的获取,但并不表现在这些因素本身,而是获取的进程,因为关系最大的是,这一进程迅速、深刻和牢固的程度,才是衡量一个人才能的准则。才能的大小只由 人们的实践活动过程加以肯定。如车工的才能看他加工金属件,画家——看他绘画过程,音乐家则评价他的演奏等等。具体才能发挥到高级水平,可称为天才。这样的人能够成功地独立完成并且是原汁原味的最复杂的工作。不过,即使是最具天才的人,若不经过长时间的顽强苦练,也难以技能纯熟。在打磨自己的过程中,养成有益的生活经验,完善必不可少的知识、本领和技能综合训练,弥合对创作任务的理解与正确的解决方案之间的断层。

才能的训练需要对某项活动的强烈兴趣,随着专业训练而高涨,而且特定的才能训练还同个人的全面发展存在直接关系。在我国,对某些具体才能积极发展,并不是目的。即使最具天赋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在培养技能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高尚的道德信仰、完美的人格、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一个从事音乐事业的人,自然必须在音乐听觉、节奏感、音乐记忆有专长,还要具备善于领悟音乐内涵及其他方面的才能。

对音乐听觉的解释是两种能力:调式感、听意象能力。调式感是从情感上分辨旋律音 的调式功能,这是同音高感与对旋律对音准的感觉认知能力密不可分的。听意象能力是任意运用听觉概念以及反映音高进行的能力。这一能力是根据听觉再现旋律,在唱歌中更是如此。此能力达到高度发展时称之为“内听觉”。它便是音乐记忆与音乐想象的内核。

节奏感是强化(动感)感受音乐,从情绪上感受音乐节奏的表情并准确地使之再现。这种能力在于及时感受,瞬时再现。

感受音乐内涵的能力,对于音乐家是非常重要的。凡是选择音乐为专业的人,不论是在听到、本人演奏或进行创作,在遇到这一优雅艺术时,都不会不产生内心的冲动。善于体会音乐内容“音乐基本特征”的能力,是“应相当细致地分别感受、‘倾听’音乐”。必须指明,前面所提及的各种才能理论上似乎是独立存在的,而实际上它们是紧密相连的。可见,这里讲的不是有这种才能或缺少这种才能,而是讲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共同的音乐才能是从事任何种类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

结语

根据综述的器乐演奏心理学,可得出下列结论:

1.器乐演奏要演奏者完成一系列受大脑支配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独特心理过程与状态,完全因人的才质而异。

演奏者借助感觉而获得演奏过程中各种必不可少的信息细节。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演奏者的听觉、视奏、触觉以及肌动感觉。听觉是为音乐流动定位;视觉用于识谱;触觉助你必须同乐器接触的位置;肌运动是要你及时准确地执行全部演奏动作。所有这些感觉加在一起,将成为认知和掌握道路上复杂独特心理活动形式的传达者。

2.知觉是感觉事物与现象的整体反映,使演奏者有可能再现一系列综合分析行为(听、研究作品),从全曲到细节,到部分(每个单位结构,音乐语言要素),再从部分到全曲的相互补充。认知音乐的过程是艺术地解析思考音乐的基石,靠的是音乐演奏者在感情、自动动作、时间、情绪等方面的专业与生活经验。在感知音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超前反映”原则,这会使器乐演奏者不单感应到每一音响要素,还可以预见音乐材料的后续发展。

3.思维是认知所反映事物、现象有其本质特征的最高级阶段,是以理解、判断、推论的形式互为表里的。积极的思维过程是器乐演奏活动必不可缺的条件。例如,在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目的明确的思维工作有三个阶段:对整个作品构思的总体感觉,不计细节;演奏构思具体化,即细致地分析全篇曲谱各章节;“通篇”试奏,全面感知作品,并对整部作品的深入研究成果给予评价。思维才能的典型特征,是灵活、快速并独立进行,并以此判断演奏者是否才思敏捷,智力超群。

4.记忆是识记、留存与再现所体验到的现象、过程与知识等,对演奏家职业作用非常之大。器乐演奏者所应具备的听、视和运动记忆,是音乐记忆的几个单元。然而这些单元并不能以“单一”形式出现,而是以视听、听动、视动听综合记忆表现出来。在这些联合运动中,听音是全部音乐记忆的核心。演奏者在记谱过程中所依赖的是大脑的综合分析活动,还有内听力,内听可以提供已发出的声音。识记久暂与是否牢固,取决于个人的才质、音乐内容和演奏者对该曲兴趣的浓淡。

5.情感与情绪是人一生中永远存在的,同音乐艺术演奏关系尤为密切。任何乐器精湛而艺术性强的演奏都需要感情充沛情绪饱满,神态漠然是无法达到和表达音乐作品的构思的。器乐演奏应善于表达各种情态(忧伤、欢乐、壮丽等),此情感要求声音明快、 温情和情绪化。同时还应该声音昂扬,首先是真实、智慧与美感。器乐演奏家应当以这些质感组织,指导自己的音乐活动,作为自己的创作目标,决定实现这些任务的途径与手段,满足自己智能的需要,给予所演奏作品与本人的演奏以美学评价。

6.人的意志力,是达到既定目的的必需条件,以意志决定形式或同积极的理性思维贯穿始终。其核心是相互行为的链接,即:理解、目的,确定行为动机,选定实现目的手段,删除不利条件,接受并实现决定。上述意志行为,在演奏过程中也同样存在。因为,坚强的意志力会助你吐音、换气、指导唇、舌、手指动作,评价演奏的音响效果, 也就是监督演奏全过程。

坚强的意志力是在每日的练琴中练出来的,在练琴中演奏者要克服许多困难,为达到演奏目的要表现出耐心和坚定性。独奏演出更需要出众的意志力,不论是在准备时和在准备过程中,都必不可缺果断、顽强和锲而不舍的自制力。这些珍贵毅力品质的形成,个人的品性起很大作用,但日常不断克服困难的训练,也会锻炼意志和性格,建立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心。

7.作为心理能力的才能是成功完成某项活动的条件,对于音乐演奏家,有其特点。这些特点是指音乐才能,如良好的音乐听力,精确的节奏感,发达的音乐记忆,对音乐启发的激情以及其他等。此外,学器乐还要有专业要求的材质——生理解剖方面(唇的形状与构造,牙齿与下颌的构造、舌型、指形),还要加上音乐思维的主动性与发挥水平,以及情绪意志等方面。只有这些资质才能配合得当,方得造就出无愧于这些天赋的、高超的演奏大师的最佳条件。

参考文献:

[1]《心理学与艺术》李璞珉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2]《音乐能力心理学》捷普洛夫著,孙晔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心理学原理范文6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哲学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在自身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推动了其他的一些学科的诞生,如天文学、数学、教育学、美学等。统计学也当然可以归于哲学的发展框架下。因此,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哲学可称为“万学之母”,抑或“元科学”。

统计学作为一门研究客体特征和规律的方法论学科,有很强的数学基础做支撑。它不但可以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创造和发展理论,完善学科结构,而且可以作为一种应用型很强的学科,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进行量化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工具手段。掌握好统计学,对进行科学研究,尤其是量化的科学研究必将大有裨益。然而正是由于其要求较强的数学基础,因此对于缺乏数学训练的人,尤其是文科学生来说,对统计学的掌握就可能成为一件比较让人头疼的事情,有的甚至是“谈‘统计’色变”。即使不从理论研究的深度来学习,哪怕只是在统计学的应用层面上来掌握,强调实用性,也需要费些心思,再加上没有适当的方法,就可能更加懊恼了。但是,由于哲学对统计学起指导作用,为统计科学研究和统计工作提供一般指导原则和思维方法,因此如果能将哲学中的一些方法论知识运用到统计学习中,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哲学思想的运用

哲学的众多原理和方法论都可以作为统计学习的有力指导,本文选择三方面加以阐释。

1.“从一到多”的思想,也可以称为“从简单到复杂”的思想。事物的状态有繁有简,有的表现在量的层面上,有的则表现在质的层面上。单从量的层面上来讲,就可以看到从1个、2个到3个乃至多个的变化。比如,线性回归中,从最初的回归模型中只包含一个自变量的最简单模型到后来的回归模型中包含2个甚至更多个自变量的情况,是一种从自变量的角度来观察模型由简单到繁琐的过程[2]。再比如,从t检验到方差分析的变化。t检验可以有三种情况,即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后两者均可以检验两个总体的均值是否有差异,只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些差别)。但是对于三个及以上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检验,t检验则显得力不从心了(多次两两比较可能增大一类错误的概率),而方差分析则会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其不仅可以处理独立样本的问题,还可以处理重复测量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t检验的不足[3]。不难看出,从t检验到方差分析,又是一个针对平均数个数从简单到繁琐的过程。回顾上面的例子,可以对这一形式的统计方法有一个比较性的认识。首先,它们都是从一个向多个的变化过程。“多”个的发展是以“一”个的发展为前提的,换句话说,多个变量的模型要想发展,必须满足一个变量的单个模型发展所需要的假设条件。比如,多元回归要想进行就必须满足一元回归所要求的一系列条件(如正态性、连续性和方差齐性)。而方差分析若要进行也必须满足独立t检验所需要的条件(方差齐性)。如果不能满足,那么即使统计方法再先进,其科学性差的结果也是不容置疑的。其次,还要看到“多”与“一”的不同。这表现在:一方面,从前提假设方面来讲,“多”除了要满足“一”所需要的基本前提条件外,还有自己的额外要求。比如,多元回归中的多重共线性检验、多元正态分布及方差分析中的协方差分析。另一方面,从功能上讲,“多”的功能与“一”的功能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区别,比如一元回归所能解决的问题运用多元回归也能解决,但是一个含有两个自变量的二元回归的功能却不能由分别以每个自变量作一次回归的两个简单回归的功能之和。对于方差分析,如前所述,亦不能分别进行多次两两比较的t检验来完成。了解这一思想后,在处理类似的情况时,便可以通过比较分清异同之处,查找前提条件,选用适当的方法。

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思想。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是部分的整体,离开部分,整体即不会存在;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谈部分,部分也会丧失其原来的意义。这一思想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由于统计研究中经常会涉及处理多个变量的数据的情况,多变量及多层关系的情况,或是为了更好地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假设将多个数据变为一个(如利用平均数来代表整组数据的信息),将几个变量合并为一个(如某一概念的结构分为了几个维度),将多个相互复杂的关系合并为一个(如结构方程及利用多元线性模型处理嵌套关系)。这就会使某些变量为了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而临时组成一个小的整体。比如,多层线性模型中,就会出现一个由不同层次的回归模型而组成的层次结构,每一层的回归模型均可看做是这一多层模型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由多个层次的单个模型所组成的模型又很好地囊括了每一个层次的部分[4]。然而,各个部分所组成的整体可能有各个部分单独所不具有的功能,亦即整体的功能并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比如,多层线性模型中就存在每个单层的回归模型所不具有的拟合特性,能够充分发挥其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来实现对各个层次的信息的最大限度的完美组合,而作为部分的每个层次的单一回归模型,则只能依据下一层的回归结果来考虑本层次的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更上一层的分析提供一定的信息基础。但就单一层次来讲,虽然可能会与相邻层次发生关系,但是绝对不可能够表现出所有层次的整体效果,即使是在层级次数很少的情况下。此外,对于模型的好坏程度的检验也是如此[5]。对于整个模型的评价,既要有整个模型的拟合优度的指标,又要求其所组成的各个部分均达到显著性水平;而对于各个部分的考察,则更多地只考察其自身的显著性即可。这一点除了多层线性模型,在结构方程处理一般概念结构时也有所体现。一般认为,如果想要证明所建构的概念(如自尊)的结构效度比较好的话,除了要使整体的结构方程的各项指标(如NFI,GFI)符合要求外,还要保证模型(概念)的各个维度也都要符合要求,甚至于对于每一层的各个项目的各项测量学指标(四度)也要符合通行的标准,因为一旦一个不符合要求的题项进入模型之中,将直接影响到维度的各项指标的要求,进而影响整个模型。而当仅仅对某一个维度或题项进行考察时,一般只对于其自身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分析,很少涉及其他的部分。

整体与部分的思想要求我们在处理涉及模型的统计分析时,一要分清整体界限,认清整体的模型到底是什么;二要通过理论分析和数据验证,认清整体模型相对于各个部分模型的独特之处,即整体的优越性,通过模型的拟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据所蕴含的统计信息。此外,还不应忽视的一点是,对模型的整体检验,既要有对模型的整体的检验,又要包含对局部的评估,将两者综合考虑,通过比较选择出最适合的模型。

形式逻辑的研究表明[6],类属关系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不同的。类属关系中的属相具有类项所具有的全部功能,而各类的功能则没有其属的很多功能。而整体与部分关系中的部分则不可能具有整体的全部功能,但是部分所组成的整体则具有各个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比如,在前面谈到的回归中,一元回归与多元回归都归属于“回归分析”这一类,当然无论一元回归还是多元回归都具有探索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倾向性这一回归分析的特性,但是如果因为一元回归和多元回归乃至于其他的回归类型归属了回归分析这一类从而就使回归分析增加了很多的其他功能(如真正确定因果关系),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另一方面,由各个维度所组成的结构方程会有比各个部分更加优越的功能,但各个部分却不能够拥有这些功能(因为其分析只是基于自身数据)。弄清楚了这一点,就能够很好地区分开类属关系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就不至于遇到多个变量的统计分析时不知道该以何种方法论来进行指导。这样,无论是对于统计的技术分析,还是基于研究假设对技术理论的解说,都是使人受益匪浅的。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统计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必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心理统计学也必然是如此。所谓的知识体系,通俗来讲,就是知识组成的方式与结构,或称“知识树”。知识体系的把握对于学好一门课程来说至关重要。当前国内外有关统计方法的书目中对统计知识体系的呈现不尽相同。

有按照“从事物属性上的排他性”来安排的,比如,讲到平均数的检验时,就把三种平均数(单样本、两样本独立和相关)的检验全部呈现出来,依次讲完。也有按照东方思维方式的“功能性分类”来展现,比如当讲到方差分析时,最先侧重讲一元(oneway)方差分析,之后是更复杂的两个自变量的方差分析,之后进入“析因设计”(factorialdesign)的方差分析,从此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MANOVA),以考察交互作用为首要任务[7],而不是一气呵成地把各种多变量的方差分析全部讲完。诚然,每种体系具有各自的特点,不同书目有不一样的体系,甚至于对于同一本书不同章节的知识可能适合于不同的知识体系。因此,要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来构建各具特色的知识体系。

上一篇信息电子化

下一篇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