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审计论文范例6篇

计算机辅助审计论文

计算机辅助审计论文范文1

数据准备是关键

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审前准备。在对被审计单位实施计算机辅助审计前,审计人员应掌握组织内信息系统的分布和应用的总体情况。然后,根据审计的目的和信息系统的重要性确认深入调查的子系统,同时,提出可行的、满足审计需要的数据需求,并确定数据采集的对象及方式。最后还要选择适用性强的审计软件,制定审计方案、下发审计通知书等。

2.审计实施。审计的具体实施环节又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审查取证。

数据采集 在审前调查提出数据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可行的信息技术手段,如直接下载、ODBC等数据库访问接口或直接访问被审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等方式,及时获取所需的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中的数据。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就是应用相关审计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筛选、归并、统计和分析判断,从中查找被审计单位管理中的疑点线索,发现违纪违规问题,汇总相关数据。

延伸查实和审计取证 通过对被审计数据进行分析,有可能直接发现、查实问题,也有可能只发现问题的线索。针对不同情况,在延伸时可以采取直接或间接核查的方式取证、验证和查实问题,生成审计底稿,以满足审计报告的需求。

3.审计报告。在传统手工审计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辅助审计将采集的数据,应用计算机进行结论性审计文档的处理,汇总结果,形成审计报告,出具审计决定、审计意见书等。

审计软件要跟进

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不断的提高,作为企业监督的审计部门应大力推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的进程,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审计中的利用效率,加大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程度和范围。具体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 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立规和理论研究。要加快计算机辅助审计立规进程,尽快出台关于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行业标准与实务指南,以规范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在准则上确定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有权审查被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与安全措施,有权利用网络和审计软件进行审计。同时,我们应不断总结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经验与做法,开拓理论研究的新领域,特别是对辅助审计的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审计线索、审计技术的研究。

2. 促进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集成化、多元化。要推动计算机审计的发展,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要提高审计软件的质量和实用性。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猛,现代审计也在不断发展,我们要根据不同信息化系统,研制适合不同计算机平台和运行环境以及适合不同审计内容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特别是对ERP系统应进行专用审计软件的研制开发。

3. 创建审计分析数据仓库。数据仓库是进行多角度数据分析的基础,数据仓库中的数据结构是面向数据分析设计的,采用数据仓库技术能够从系统中获取关键业务数据,同时,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体系,可以辅助发现问题和锁定审计重点。

4. 要求使用审计通用数据接口。所谓审计接口,简而言之是指从被审计信息系统向审计应用系统传送审计信息的规范和程序。在制定计算机辅助审计实施规范和细则时应明确对重要的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要求使用审计通用数据接口;对涉及经济和会计业务处理的信息系统,要求为经济监督部门提供数据接口,以便于今后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的应用和审计信息化建设能顺利实施。

计算机辅助审计论文范文2

由于计算机辅助审计起步较晚,又受经费不足、人才紧缺等因素的影响,在现阶段我国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发展尚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摘要: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计算机的功能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审计人员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在现阶段使用得最多的是为了方便汇总数据而统一使用的一些汇总系统,或者是使用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程序,在很大程度上把计算机当成了功能更强一些的“打字机”和“计算器”,而在对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测试和检验、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等更高层次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方面,也只是个别审计机关或部门进行过试点,尚未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尚处在一个摸索的阶段。

二、辅助审计软件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计算机辅助审计事业发展。从目前辅助审计软件的使用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软件功能不够完善、无法直接和被审计单位数据建立连接、运行轻易出错等缺点。辅助审计软件的种类缺乏,现有绝大多数的辅助审计软件往往只能满足某一个特定审计项目或某一种类型审计的需要,还没有一种功能比较完备、可以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审计的通用软件,使得计算机辅助审计经常出现“无米之炊”的状况。而且,辅助审计软件基本上都由审计机关出资或组织人员进行开发,使用范围也基本限于审计机关,应该说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审计软件产业和市场,软件的质量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也缺乏市场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支持。

三、审计机关计算机硬件的建设落后,和计算机辅助审计发展的要求不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硬件设备也不断更新换代。然而审计机关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总的来说计算机硬件建设比较落后,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在计算机方面的投资不多,人均计算机占有量还很低,许多还是已经淘汰的落后机型,给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

四、对审计人员培训不够,相当部分审计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还没有建立起一支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的审计队伍。很多审计机关无论是在招聘录用干部方面,还是在日常的业务培训方面,对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的把握和应用水平没有充分引起重视,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扶持和发展还没有形成制度化。近几年各级审计机关逐步采取一些办法,如举行过计算机应用知识考试等,使现有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有所提高,但和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尚有一定距离,同时精通审计业务和计算机技术的审计人员更是寥寥无几。计算机人才紧缺新问题是发展计算机辅助审计面临的最难克服的“瓶颈”。

计算机辅助审计论文范文3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优势

1.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它的运用既提高了审计的正确性与准确性,也使审计人员从冗长乏味的计算工作中解放出来。计算机的优势在于能对数据进行高速、正确地运算处理,目前奔腾Ⅱ处理器的运算速度已达到上亿次每秒,而审计工作的对象正是以数据为基础的财务及其他资料,因此正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正确性来辅助审计,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另外,许多手工审计方式要求审计人员做大量冗长乏味的计算工作,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使这些步骤达到自动化,而审计人员可以集中注意于那些需要专业判断的部分。

例如,对企业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进行复核。由于材料成本差异核算具有连贯性,某一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的错误会影响到以后所有月份差异率的数值,若审计人员发现企业某一月的差异率有误,用手工的方式对以后月份的差异率作重新计算是非常繁琐的,而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只需输入当年年初的差异率和每月材料的借贷发生额(剔除每月材料所摊的差异),在Excel等应用软件的帮助下即可对企业全年每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和差异额进行重新复核,在企业将材料分类进行差异率核算的情况下,该方法正是“一劳永逸”,更显方便。

2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使用可帮助审计人员扩展审计的范围。目前企业会计电算化日趋普及,其所应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也多种多样,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规定,商品化会计电算化软件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并通过鉴定,但在实际应用上亦存在种种以书面资料为审计对象所无法解决的难题。例如,有的企业采用的是自行开发的或其他尚未通过鉴定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其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缺陷,不能或不能充分以书面形式提供审计所需的资料,有的企业采用的软件虽然经过了鉴定,但在使用时由于操作或其他原因亦存在同样的问题。而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可以直接对企业全部的会计资料进行审计,无论其资料是以书面形式保存还是储存在计算机系统的磁媒介或其他储存器中。由此,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可使审计的范围由书面向其他媒介扩展。

3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具有相当大的机动灵活性。在企业采用会计电算化的情况下,运用该技术能使微型计算机在一位审计人员的控制下就能对会计事项进行全面、迅速、经济、有效地分析。而目前便携式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应用软件的推陈出新更使计算机辅助审计如虎添翼,更灵活、方便地应用于各种场合、各种状况。

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应用的范围及方法

1评价企业采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内在风险

对采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审计人员首先要评价软件的内在风险。目的在于确定审计人员依赖这些软件控制的程度,以减少为检验系统执行而进行数据实质性测试的范围。经评价验证,在内在风险较低的情况下,更可缩短审计时间,减少审计成本。具体方法有:

A分析系统的方法。具体操作为:先剔除会计电算化软件中较多的数据库文件,仅对软件中的重要程序模块进行解剖,阅读数据处理的流程,分析程序的逻辑结构。目的在于确定程序是否能可靠、稳定地运行;程序的各种功能是否都能实现;程序的数据处理、数据生成是否正确;是否能满足会计处理的各种需要。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发现软件本身存在的根本问题,可确定企业会计核算基础的可靠性,目前亦有众多的反编译工具或其他软件可帮助审计人员对程序进行分析研究,但其难度在于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当丰富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且多数商品化会计电算化软件都经过各种方式的加密,这亦成为实施该方法的一大障碍。

B选样测试系统的方法。审计人员首先建立一包含一个月基本会计资料的数据库,然后输入到会计软件中,根据其核算处理后输出的结果判断软件的可靠性。当然该数据库中必须包含一系列的“错误”。“错误”是指不相关会计科目的分录(借贷双方为通常情况下不应有勾稽关系的会计科目,例如银行存款和盈余公积)、不可能的科目余额(例如至测试结束现金出现贷方余额)等。输入“错误”可测试出软件对“错误”是否识别、如何处理。

C评价数据安全性的方法。审计人员可对数据安全性的各个方面进行测试。例如,软件中凭证的制作是否采用二次输入的方法以确保凭证输入的正确性;软件是否已设置在软件运行中,对已输入计算机的凭证不能直接进行修改,而应通过红冲等其他修订的方式;软件是否能对数据进行备份,备份的方式是否安全(备份的安全性主要指在存储媒介溢满的情况下,是否能提前向使用者发出提示)等。

通过数据测试及评价数据的安全性能直观地反映出该会计软件各方面的性能,更可判断出使用该软件的内在风险。使用该二种方法的主要障碍在于:由于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不断发展,更新升级,软件的内在风险也在不断降低之中,对于审计人员来讲,现被测试的计算机程序的版本是否与企业在前段时期内所使用的一致,这是很难检验出来的,这意味着审计人员较难确定前后软件版本内在风险的差异。另外,该方法对单机版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较为适用,对网络版软件来讲存在一定难度。

2验证会计资料总体的完整性

在企业采用会计电算化的情况下,可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来验证会计资料总体的完整性。常规审计中极少对企业会计资料总体进行验证,至多对某一会计科目进行帐帐、帐表核对,而事实上该项工作同样重要。参见《上海审计》1997年第2期上《不应忽略对帐帐、帐表的核对》一文。该文作者对某企业的其他应收款的

七、八十户明细帐户进行了汇总核对,工作量较大,而在一台486DX2-66的微型计算机上,汇总中型企业一个月全部的会计凭证资料仅需几十秒,对审计人员来讲,手工完成此项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验证的具体方法为:

首先,根据企业年初或月初的会计科目余额,确定会计凭证总体的初始年、月初余额,并输入计算机中。

其次,将企业当年或当月的会计凭证库进行转化,将企业会计凭证库转化成审计人员熟悉并能操作的格式,目前有众多的应用软件都能达到这一目的,转化好的会计凭证库需要作进一步的调整,仅保留需要的数据以加快运算速度。例如对会计凭证库中的一级科目名称、借方金额、贷方金额等予以保留,而剔除摘要、二级科目名称等。审计人员再进行汇总计算以得出当年或当月会计科目的发生额。

最后,将年、月初余额与发生额相累加并以报表的形式输出。由此,审计人员可与企业的年报或月报相核对,以验证总体的完整性。

3协助审计人员进行统计抽样

近年来,一种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已通过国际审计界广泛实践证明的以制度为基础的审计方法已逐步应用于我们的审计之中。该方法在符合性、实质性测试中都运用到统计抽样,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正可在此领域大显身手,具体方面有:

A运用于审计日常抽样的编码工作。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否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都可选取随机数(运用随机数表),再转化为审计总体的编码,但其工作量大而枯燥。而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仅需几秒即可完成随机数的产生及所有的编码工作。

B方便地运用于审计抽样。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在决定恰当的抽样方法及规模、选择样本及评价方面都能使审计人员得到帮助。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时,对审计人员来讲最关键的是所有总体中的项目都能被客观地抽取,而采用恰当的统计抽样方法能避免抽取无代表性样本的风险。在统计抽样中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可达到迅速、客观、公正的目的。

应用举例:在对某企业的审计中,笔者用Foxpro编制了一运用PPS抽样的程序,能自动地完成从数据编码转化、选择输出样本到分析判断的所有工作。程序运行中首先要求审计人员输入运行参数(可靠性程度、精确度上限和估计错误率),再读入所抽样的数据库并由审计人员确定抽样的字段,其余工作即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抽样的具体数据及结果详见《上海审计》1996年第六期《审计风险控制及审计抽样法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中的运用》一文。

4关键样本及高价值样本的隔离

对企业而言,大量的会计处理是日常性的事务,如报销、成本结算、费用结转等,而审计人员所关心的是一些关键的会计处理,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能对企业的会计数据库进行分析,确认及打印出在某段时期内高价值的和关键的样本,人工分析并全部隔离出这些高风险的交易事项常常是不可能的。所谓的高价值及关键样本主要指不相关的会计科目;单笔金额超过审计人员预先设定数的样本,如单笔金额在一万元以上的现金收付;不常变动的会计科目,如资本公积等。审计人员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对关键样本及高价值样本进行重点审计即可满足一般审计的需要。

5日常会计资料的分析及计算

现代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对企业的会计资料进行较多的分析,而这正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专长,例如对企业的应收帐款帐龄进行分析,当前众多企业的应收帐款金额居高不下,在企业应收帐款电算化的情况下,可以很简单地得到分析结果,而手工输入再由计算机汇总亦很方便,难以想象全部以手工方式来操作的难度;另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亦可运用于审计日常的计算工作,例如上文谈到的材料成本差异核算的复核。

6审计文书及审计项目管理

审计人员亦可运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进行审计文书管理,如审计通知书、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审计计划、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档案均可由计算机协助处理,方便日后的查询及调阅。例如,在对某公司的审计中,我将全部的审计工作底稿均输入到计算机中,在编写审计报告时仅需调用底稿文件、稍加修改即可完成。而目前多媒体的应用、计算机外设的增多能使计算机将图象、声音、动画、视频等转化为数字处理并存储,由此满足了审计各种方式取证的要求,更为审计工作的无纸化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三、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过程也是不断发展、完善自身的过程,笔者认为将来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将在以下方面得到推广及应用:

1对会计电算化软件采用预置审计程序的技术。目前,商品化会计电算化软件呈百花齐放的局面,亦有众多企业使用的软件是自行编制的,编制软件采用的语言也各种各样,数据存放的格式也多种多样,这都给计算机辅助审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从前景来看,审计部门必然要参与会计电算化软件的鉴定,对会计电算化软件也必将采用预置或嵌入审计程序的技术以满足审计发展的需要。该技术是指预置或嵌入在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审计程序,是根据审计人员的需要而设计,用来即时鉴别出特定的或程序无法识别需要审计人员专业判断的会计事项,并把它们复制到审计人员的文件中。国外,该技术现已开始运用,不久的将来也必然会出现在我们的审计中。预置审计程序的技术为审计人员提高审计的效率,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了最佳的方式及手段。

计算机辅助审计论文范文4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

作为审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提高审计质量对提高审计结论质量具有极大的影响。在传统的手工记账中,企业财务审计只能通过对纸质资料进行审计,成千上万的纸质凭证、报表、账簿等过大地加大了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严重影响着工作的进度和质量。随着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审计开始尝试应用和发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通过现代化的审计软件,实现对企业财务审计的有效监控,让繁重的审计工作变得更加简单高效,计算机辅助审计融合了会计、审计、计算机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等,随着企业财务理论的发展和实践,计算机辅助审计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和突出[1]。

1企业内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主要内容

相对于国家审计机关和社会机构的审计工作,企业内部审计因其审计内容的不同而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计算机审计要对计算机本身进行,包括计算机的工作系统、硬件、软件、存储数据信息等,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计算机审计软件的问题。另一方面,计算机辅助审计要针对会计电算化的系统、会计原始凭证、会计报表等进行详细的审计,通过将这些资料转移到计算机设备上,审查出一份真实和公正的结果[2]。

2计算机辅助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通过计算机软件高效、简便的操作系统,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计算机辅助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对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1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会计电算化的方式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在正式应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之前,企业审计人员要及时对软件的内部风险进行准确地评估,并把握好审计工作人员对电算化软件的依赖性,在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三种方式:一是详细分析测试系统;二是选样测试系统;三是评估审计资料中数据的安全性[3]。

2.2保障会计电算化环境的安全要确保企业会计电算化环境的安全性,审计人员要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会计数据信息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以此判断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使用情况是否可以满足审计方案实行的要求,进而有序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4]。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并提供修正的建议及方案,从而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环境的安全性。另外,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尽快制定出较为严密和完善的计算机内部审计制度,提高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真实性,保证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质量。

2.3辅助企业现场审计工作计算机辅助审计还可以用于企业现场的审计工作,在企业内部审计时,计算机辅助审计要对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和数据进行选择性的收集、转换和分析,这是企业现场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进行评估之后,审计人员要对企业财务信息中的控制风险和弱点进行数据的收集,再将数据信息转移,依据审计方案进行整理和分析,提高企业现场审计的质量和效率[5]。

2.3.1财务数据的收集财务数据的收集也被称为导出,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管理数导出方式有三种:一是通过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将财务数据的形式转变为通用数据库的格式,这种导出方式应用的较为普遍。二是不需转变,直接使用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的备份,这种操作方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三是从被审计单位计算机软件的原始数据库表中导出财务数据[6]。

2.3.2财务数据的转换财务数据的转换指的是迁移导出的数据。目前,审计人员常用的迁移方式是网络下载,用自备的电脑连入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再获取一个合法的网络账户,直接从被审计单位的数据库中导出财务数据[7]。还有一种方式可以用来转移财务数据,这种方式需要一条网络线在两台电脑之间形成对等网,将被审计单位数据库中的数据目录进行共享,才可以拷贝到另一台电脑。

2.3.3财务数据的分析财务数据的分析是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这一过程是通过计算机系统的二次数据加工作用,逐次过滤和统计财务金额、摘要、科目等项目,再进行快速的数据运算和整合,发现数据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得出财务信息变化的实质性原因。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通过客观、快速的计算和分析工作,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审计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企业内部审计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模式分析

在了解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操作方式之后,可以进一步分析企业内部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模式,这对充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1通用型计算机辅助审计通用型审计软件,简称GAS,这种模式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能够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GAS可以帮助审计工作人员合法高效地访问和获取企业财务数据库的平面数据和资料,这是开展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8]。GAS在测绘上的作用较为突出,通过测绘计算机中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获取其中具有较高价值的资料数据,帮助审计人员调查分析出更加合理清晰的审计结果。GAS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要求不高,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模式。

3.2内部嵌入式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内部嵌入式计算机辅助审计是通过集合计算机各个系统的代码,将程序迁入到审计系统中,内部嵌入式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能够及时监控各项交易,记录和检查交易过程中的细节,还可以代替审计人员定期地浏览和检查设计性文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为企业内部审计发挥较为广泛的作用[9]。在应用内部嵌入式计算机辅助审计时,需要注意时间上的适用性,否则会降低系统的运行质量,这需要进一步的测试和优化,才能实现系统全面的高效性能。

3.3通过电子表格系统进行辅助审计EXCEL、LOTUS等软件都属于计算机电子表格系统,这些常用的电子表格工具对于企业内部审计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是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另一种应用模式。电子表格系统通过宏的编程结果实现电子数据的存档、数据库管理和图表生成与统计,并通过与计算机其他系统软件的连接,生成系列性的数据函数,有助于财务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和筛选等[10]。财务审计人员利用电子表格系统形成的存档数据、数据库和图表、函数等,进行随时的数据更定,过程简单快捷,结果清晰准确,可以说,计算机电子表格系统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3.4完成数据的自动保存和瞬时数据的自动提取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时,审计人员要将财务数据从数据服务器或者大型的计算机服务器中提取出来,传统的数据提取和保存过程较为复杂,计算机辅助审计则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更快捷、更全面、更准确地进行数据的提取和保存,通过定位财务数据,再进行数据的复制和传输,在瞬时提取大量的财务数据,与此同时,计算机辅助审计具有自动保存原稿的作用,原始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保证,不会丢失。这种模式的应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消耗,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结语

随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对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的加深,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和审计流程也在不断地突破和发展,以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辅助作用,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具体来说,计算机辅助审计会进一步融合审计工具和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并重视加强计算机审计系统的规范性、合理性、便捷性,企业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的应用,能够逐渐建立起企业自身的审计资料库。数据的查找和分析更为方便、准确和快捷,这对落实经营管理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广西内部审计师协会,广西财经学院,广西电网公司联合课题组.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0(01).

[2]黄昌盛.计算机辅助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体会[J].经营管理者,2009(17).

[3]耿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4(01).

[4]赵晓霞.计算机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及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4(06).

[5]胡能群.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内部审计的应用[J].金融科技时代,2015(08).

[6]曹委员.计算机辅助审计对审计证据、方法、抽样的影响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6).

[7]于艳芹.浅谈计算机辅助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1(11).

[8]刘金环.计算机审计技术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3(17).

[9]冯素珍.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状况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

计算机辅助审计论文范文5

可以利用计算机编制年度审计计划,统计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安排审计任务和资金分配。在进行时间预算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统筹安排日程。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审计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利用计算机字处理功能编写审计报告,可以使审计报告的格式、措辞等更为标准、规范。审计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编制审计计划、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审计分析,查询有关法规条例,可以是高效率,提高准确率。

(一)审计文书处理。这是计算机在审计领域初级的,也是最基本的运用,其他方面的运用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一个审计审计项目实施阶段结束后在审计报告阶段,从审计报告草稿到正式的审计决定,大体相同的至少要抄写六次,算上每次的草稿,一般要在十次左右。计算机先进的文字处理技术,审计报告草稿一经形成后,每次修改调整均可在计算机中进行,大大提高了效率,缩短了时间,减少了多次抄写的数字差错。

(二)审计统计业务。大量繁杂的审计统计报表的编制、汇总和分析由计算机来完成,这是审计系统运用最多、最广泛的一个方面,运用得也比较早。现在县以上审计机关都已基本普及,大大提高了审计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审计法规查询。审计的法规、财经制度和通则、准则的查询、引用是审计工作中非常烦心的一件事。建立审计法规库,通过计算机查询,使审计人员既省了心,又避免了法律法规引用的错误,做到快捷准确。现在的问题是权威的审计法规库尚未建立起来,购买法律大全一类的光盘,一方面价格过高,另一方面就审计而言适用性不强。

(四)审计档案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审计文书、审计档案越来越多,给保管特别是查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一方面每年形成的审计档案必须移交档案室(馆)保管,一方面每次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都必须调阅上一次审计的资料。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查询或检索就方便多了。但这是一个审计领域的系统工程,前提是要实现审计公文计算机处理,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没有这两个提前,那么只能是低层次上的计算机文件检索。

(五)审计数据库业务。建立审计数据库可以使审计机关更有效的利用审计资料,完成审计任务。审计人员可以利用审计数据库随时检索、查询、调阅有关审计管理的资料,历年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工作底稿,国家有关法规、规章和制度,独立审计准则和有关审计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等,建立审计数据库能极大地提高审计效率。

(六)审计资料管理。审计资料主要是指审计机关所辖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活动情况和年度财务报表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可以及时掌握本地区经济运行、经济秩序和财经法规执行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资料的分析来确定审计项目单位,从而做到审计抓重点单位,抓经济运行的重点问题。

(七)审计行政管理,指审计特点不明显的计算机运用方面主要是计算机公文处理、人事管理、会计电算化、邮件、审计网站等。在这些方面,只要有计算机的审计机关,都多少做了些运用,只是运用的程度不同。

二、辅助审计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含义

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工具,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计算机应用系统实施的审计。由于审计的特殊性,即审计对象的非结构性特征,决定了计算机审计不可能像电算化会计一样整个核算过程基本上由软件控制计算机按部就班完成。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工作经验等是完成审计任务的主要因素,计算机技术只能是辅助性的工具。

计算机辅助审计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个层次是指在审计业务中利用Exle、Foxpro、Word等电子表格、数据库、字处理常规软件中的一些功能,或审计人员自编的一些小程序,帮助审计人员计算、复算、复核、分析审计数据,主要目的是节约审计时间、提高效率、增加准确性、减轻劳动量。例如,用电子表格软件审核工资表,复算固定资产折旧提取的正确性,复核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在项目审计中利用Word、Wps等字表处理软件,将全部的审计工作底稿均输入到计算机中,在编写审计报告时仅需调用底稿文件、稍加修改即可完成;自编简单的小程序对往来款项进行账龄分析。另外,借助工程预决算软件对投资项目进行竣工决算审计也属这类。

第二个层次是指利用专门的辅助审计软件进行项目审计。这个层次也有两种类型:

一是主要用于审计情况汇总。在开展行业审计时,根据审计工作方案,编制专门的审计汇总软件,自下而上,从审计底稿开始,对审计情况进行逐级汇总。好处在于能全面、准确汇总反映审计情况,防止错漏和人为调整上报情况,便于统一定性、统一处理。如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工商银行系统审计、国税系统审计就采用了这种方式。

二是主要用于协助审计人员对专门项目,用专门的审计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审计。这是辅助审计的主流。近几年,审计署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编制了大量的这方面的审计软件,有不少软件还通过了审计署的评审,在各级审计机关不同程度的投入了使用。如:预算执行审计软件、投资审计软件、银行审计软件、税务审计软件、海关审计软件、行政事业审计软件等,但是,老实说真正成熟、适用的审计辅助软件还不多。

(二)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优势

相对于手工操作,计算机辅助审计具有以下优势:

1、计算机辅助审计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提高审计的正确性与准确性,降低审计成本,也使审计人员从冗长乏味的计算、复核、核对、比较工作中解放出来。

2、计算机辅助审计可帮助审计人员扩展审计的范围。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以直接对企业全部的会计资料进行审计,无论其资料是以书面形式保存还是储存在计算机系统的磁媒介或其他储存器中,可使审计的范围由书面向其他媒介扩展。

3、计算机辅助审计具有相当大的机动灵活性。运用该技术审计人员使用微机就能对会计事项进行全面、迅速、经济、有效地分析。

(三)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范围无论哪个行业的计算机辅助审计都应该而且也能够做到对下列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审计:

1、评审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内控功能。审计人员在对电算计化会计资料进行审计时,首先要评审会计软件的内控功能及其执行情况。目的在于确定审计人员依赖这些软件控制的程度,以减少为检验系统执行而进行数据实质性测试的范围。经评审,便于确定审计重点,缩短审计时间,节约审计成本。

2、验证资料总体的完整性。常规手工审计中极少对会计资料总体进行验证,因为手工完成一个规模较大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的总体验证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多只能对某些会计科目进行账账、账表核对。而审计经验告诉我们,对会计资料进行总体验证是重要的。

3、协助审计人员进行抽样审计。在评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抽样审计是审计和实践都证明了的以制度为基础的的审计。该方法在符合性、实质性测试中都运用到统计抽样,而机辅助审计技术正可在此领域大显身手。

4、异常数的排查和高价值样本的抽取。大量的会计处理是被审计单位日常性的会计事务,不可能也没必要每笔业务都详细审计到,审计人员最关心的是一些异常数,如,应收款项的贷方发生额,现金、银行存款的红书等不合常规的会计事项;另外,对单笔金额超过审计人员预先设定的一定数额的样本,即高价值样本,审计人员也是最关心的。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就能对会计数据库进行,排查出异常数和高价值样本,提供审计人员进一步分析查证。

三、审计

网络审计这种提法,以及把网络审计单独划分为一类虽然不是很准确,容易产生网络审计可以不依靠审计人员主观的分析判断的歧义,但为了与常规的辅助审计区别开来论述,本文姑且这样称之。网络审计是计算机运用在审计领域的高级阶段,与常规的辅助审计有很大的不同。

网络审计也可划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国家信息化工程、国民运行系统基础之上的。即经过一定的程序,把特定的网络审计软件联入国家信息化工程的国民经济核算系统,从而对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主要是对按照宪法和审计法规定属于审计范围的部分,如财政、税务、海关、、保险、证券、国家投资、保障资金等的运行情况进行同步的审计监督和监控。

我认为,这是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工程,即金审工程建设应该达到的基本目标。根据国家信息化建设规划,国民经济运行的各个组成部门将逐步纳入国家信息化系统,金审工程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首批重点工程,与金财工程、金税工程、金关工程、金卡工程等统一规划、同步建设,为实施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和对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资金的网络同步审计监督、监控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网络同步审计监督、监控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一是分析功能,对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按照审计分析方法及时进行分析,向审计人员输出分析结果。二是提示功能,对不合常规、不符合财政财务会计法规的异常数及时提示,以便审计人员进一步查证;对超过审计人员预先设置的一定数额的资金运行情况进行排查统计,提示审计人员引起注意。三是止付功能,对审计人员预先设置的各种类型的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可能给国家造成难于挽回的重大损失的事项,立即启动止付功能,使资金暂时不能在有关环节运动,并立即报警审计人员克期处理。

另一种是基于网络财务为代表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商务基础之上的。

电子商务无疑将成为网络经济的商务主流方式和企业生存方式。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的基础,。其特点是不再依靠纸面文件以及单据的传送,而是借助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通讯技术来全面实现电子化的交易和结算过程。传统审计对象的本质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而在电子商务中,企业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的特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业务隐性化和数字化,使舞弊行为更易发生;此外现代审计赖以存在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出现了新特点,传统手段无法对新环境下的内部控制进行评审,也就无法得出正确的审计结论。

因此,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审计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就必须采用相应的网络审计方法。

计算机辅助审计论文范文6

论文摘 要:随着审计对象经营管理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内部审计由传统的手工查证逐步转变为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的方式,内部审计人员与审计对象的沟通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该文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下内部审计沟通的主要变化进行了分析,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下内部审计如何实施有效沟通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随着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和内部管理的全过程。面对审计资料无纸化、审计数据海量化的新挑战,内部审计对业务的监督逐步由现场手工查证的传统方式过渡到利用计算机进行远程监控与现场核实结合的新方式,内部审计人员与审计对象的沟通方式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发展情况简述

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和审计管理活动中,以计算机为工具,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改进审计作业和管理手段,全面、及时、有效地检查和监督经营管理信息,维护资产安全,更经济、有效地履行审计职能的活动过程。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推广有赖于企业内部网络化和计算机软、硬件投入程度的加大。近年来,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税务、财政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创建完善了财务收支和各种内部管理的网络系统。这些机构的内审部门也基本实现了与内部其他相关部门的网络互联,为实现信息交换网络化开辟了快速通道,为开展网络审计、实现实时监控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这些较大行业和系统积极推动计算机辅助审计建设,硬件投入和更新较为及时,软件开发也初见成效,使内部审计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计算机辅助审计引起沟通的主要变化

沟通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是审计人员必备的专业技能。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沟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1 号——结果沟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人际关系》,以及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等,均给出内部审计活动如何进行沟通的指引。审计沟通的技巧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审计方式对比,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沟通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增加了与业务主管部门和一线业务人员的日常沟通。近十年来,各种业务电算化建设速度非常迅速,业务处理大集中模式已经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面对着繁多的平台模块、各不相同的数据表定义,内部审计师不可能具备业务主管部门和一线人员所具有的相关系统知识和技能。为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类业务系统功能模块的具体用途和数据关系,有针对性地使用审计软件创建审计模型、查找审计疑点,内部审计师必须加强与业务主管部门和一线业务人员的日常沟通。

(二)增加了与审计软件开发人员的沟通环节。传统审计以现场作业为主,审计人员主要面向业务经办的一线业务人员及其管理者,通过审阅、核对、复算、盘点、观察、鉴定、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进行取证。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下,对审计软件应用的需求逐步加大,开发适用的审计软件对提高审计效率和保证审计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参与设计审计软件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与技术开发人员进行良好沟通,才能将成熟的审计方法和技巧融入审计软件中,建立适用的查证疑点模型,有效建立业务系统与审计系统之间的关联,提高查找疑点的准确性。

(三)增加了远程沟通审计业务疑点的机会。受审计资源的限制,传统审计是在本系统内部选取某几个分支机构作为具体抽样对象开展现场审计,内部审计人员主要在审计对象的工作场所内进行查证。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下,借助审计软件,运行适当的审计模型,可以广泛地发现系统内存在的重大风险以及普遍性问题,不受地理范围的限制,真正实现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审计软件的运行,可以得到几十条、几百条、甚至上万条需要核实的疑点,除少数存在重大风险的疑点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到现场进行重点核实外,对中等风险的疑点可以通过系统追查业务的具体流向以确定问题所在,其他大部分低风险的疑点可以通过远程沟通方式进行核实:如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询问疑点的情况,移交被审计单位的上级主管协助核实,对风险轻微的可以移交审计对象自查。由于远程沟通并非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审计对象可能会由于不了解审计工作而抗拒配合对问题的核实,又或是随便应付了事,因此,远程沟通需要审计人员更多的沟通技巧。

三、如何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有效沟通

(一)加强与管理人员和一线业务人员沟通,加深对业务系统的熟悉程度

在信息化时代,内部审计人员只有熟悉审计对象业务系统、了解审计客体信息的构造和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专用技术,实现应有的监督作用。首先,内部审计部门应以制度形式,制定与驻地审计对象的日常工作联系制度,要求审计对象定期将业务系统的发展状况、功能扩展、优化更新情况,以及新业务流程等文件报送审计机构。其次,日常工作中,内部审计人员应关注业务系统发展的新动态,可以根据专业方向定期与业务管理人员联系讨论业务发展的新动态,参加业务主管部门的培训班,保持业务知识的更新。再次,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短期跟班工作等方式加深对系统实际操作的了解,实地向一线业务人员了解具体业务流程,更好地理论联系实践。通过不断的知识更新与深入研究,内部审计人员才能尽快深入了解业务动态及相关系统功能,为有针对性地将审计技巧融入审计软件打好基础。

(二)加强与软件开发人员沟通,实现审计技巧与审计软件开发的有机结合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组成审计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结合的研发小组,开发合适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首先,需要高级管理层重视,以内部审计章程的形式,要求所有业务系统的开发必须留有审计系统的数据接口,为获取完整的业务数据提供条件。其次,内部审计专家应从审计实务出发,将审计原理和内部审计程序转变为流程图的形式,以便开发人员理解审计作业流程,编译出符合审计规范的软件。再次,内部审计专家应针对本机构业务系统的具体特点,研发各类查证和分析技巧,并与开发人员一同选用适当的统计工具和常用的审计函数,使软件开发人员开发出简明易懂、符合审计人员工作习惯的软件。

(三)增强远程沟通的公开性与透明度,顺利获得审计对象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帮助和支持

在进行远程沟通时,首先要取得沟通对象的信任,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注意将审计目的、测试的范围、疑点核实的反馈方法等具体事项向每个审计对象进行详细说明,并取得审计对象上级管理部门与审计对象机构负责人的配合,以消除双方的误解,提高沟通的层次。其次,必须与审计对象声明审计工作的严肃性,明确核实工作中的审计联系人和提供核实材料的责任人,避免审计对象敷衍了事、避重就轻、无端否认事实等情况。再次,必须要保证远程沟通过程的信息交流通畅,内部审计应公开查证人员名单、联系方式,定期公布审计工作进度,让审计对象理解和自觉配合审计工作,及时提供完整、真实的信息。

(四)重视内部审计软件应用的培训,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

目前,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依然秉承传统的审计技术,只会使用审计对象的管理系统进行简单查询,对审计软件的使用也只是处于查询、编制工作底稿的初级水平,远未达到掌握数据库和灵活使用审计软件进行模型编制、多纬度分析的高级水平。内部审计机构应注重加强对审计软件的培训,使所有内部审计人员熟练掌握操作知识与技巧,培养一批既精通审计业务,又了解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一是制定经常性的培训计划,编制从基础级到提高级的各等级培训教材,鼓励员工参与培训,逐步提高应用水平;二是推行应用水平等级考试,将考核成绩纳入内部审计职业准入的条件之一,并结合激励措施引导学习和应用的自觉性;三是要注重对业务查询、模型编制、疑点核实等使用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不断提高和加深对审计软件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索耶.内部审计:现代内部审计实务(第五版)(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