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前台工作总结范例6篇

移动前台工作总结

移动前台工作总结范文1

思想品德方面

在工作中能够坚持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宗旨,热情接待用户。耐心宣传各项业务政策、资费等。对违反公司操作规范及章程的事项予以坚决抵制,具备了工作岗位及社会活动中应有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

勤奋学习,与时俱进。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作为通信行业基层服务人员,我深刻体会到理论学习不仅是任务,而且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境界。一年来我坚持勤奋学习,不把业务学习视为“软指标”和额外负担,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强化思维能力。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不因工作忙而忽视学习,不因任务重而放松学习。注重用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来锻炼自己。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未出现过明显失误。

移动前台工作总结范文2

[关键词]艏部施工;巨型总段建造工艺;船坞周期

中图分类号:U67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023-01

一、概况

某厂在建造11.5万吨级散货船过程中,充分利用分段储备率高达90%的有利条件,采用艏部巨型分段施工,完成后利用对中小车进行移位、合拢,成功将坞内周期缩短5-7天。

某船10月28日二次起浮后坐墩,起浮前已经完成机舱下部和七货仓全部、六货仓部分的焊接施工,在进度要求将在45天后出坞(前一次周期为53天),船厂的搭载部门、工艺部门、技术部门在充分分析了现实条件,在分段储备量高达90%和劳动力充足的前提下,采用原来拟定的塔式建造法和建造艏部巨型总段同时施工的方法来达到进度的要求。

艏部总段参数如表1:

坞上的两台龙门吊各吊重只有800吨,不能采用龙门吊吊装艏部巨型总段合拢,拟采用对中小车移动合拢。

二、方案分析

1.为减少总段移位的时间,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率,同时保证总段移位不移墩的原则,该总段的建造位置在船长方向距主船体100mm-150mm,宽度方向距主船体50mm,这样既可以减少总段移位的距离,还可以保证搭载吊装时的空间。

2.根据巨型总段的重量计算约3100吨,以对中小车75%的有效承载计算,承载值约4133吨,使用顶升力150吨每台的对中小车30台,承载能力共4500吨,满足使用要求。

3.采用横梁、纵梁相结合的方式支撑该总段。横梁、纵梁下使用对中小车顶升,小车在铺设的轨道上移位,在未移位前采用搁墩支撑横梁、纵梁,横梁、纵梁、小车、铁轨、搁墩结合。

坞墩、支撑综合布置图如图1、2:

4.工装使用分析:

经计算,纵梁、横梁及对中小车的承载力满足总段顶升和对中的要求。

6.巨型总段装焊完工后,铺设移位临时轨道和对中小车。

实施步骤:

坞内划线,摆放坞墩,横梁预先摆放到位,使用搁墩托起横梁、纵梁,移位轨道预先摆放到位。

分段搭载、装焊完工。

对中小车吊放至移位轨道上,纵梁吊放到对中小车上。

纵、横梁、对中小车全部到位,连接各对中小车与控制系,调整各对中小车的压力值在100吨-120吨之间。

总段对中、平移、合拢。

定位总段,敲紧各坞墩。

总段定位完成后,撤除纵梁、小车、轨道。

安全保障措施:

小车使用前,对小车进行专门的维修、检查,确保移位所需要的30台150吨对中小车全部能正常可用,并预备4台作为备用。

艏部巨型总段顶升前,调节各小车的预顶压力达到平均状态,再进行总段顶升,首总段顶升后,再次调节各小车的实际压力,调整范围保证大部分小车的压力值在100-120吨,小车顶升高度应小于180mm,确保小车顶升状态良好。

小车使用过程中维修人员、电气操作人员全程跟踪。

若对中小车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漏油泄压、信号不畅等异常情况,停止总段移位操作,有专业维修人员对故障现场抢修,若不可修复采用备用小车替代,在继续进行总段移位工作。

移动前台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港区码头;沉箱;施工工艺

一、工程概况

某港区作业区南10#、11#泊位项目(以下称本工程),工程规模为建设375m长码头及相应的后方设施,建两个5000t级码头工程,其中新建5000dwt通用泊位1个,5000dwt重件泊位1个(兼顾滚装靠泊)。码头为重力大型沉箱结构,沉箱外形尺寸为:长17.02m、宽10m、高11.5m,前趾宽1m,重量约1132t。

原计划的沉箱出运方案为5000t半潜驳出运, 由于工作期东北风起,外海风浪大,加上半潜驳业务繁忙,半潜驳北调本工程困难重重,无法满足节点工期要求。为确保本工程节点工期能如期完成,计划采用气囊顶升、滚动,利用卷扬机作为前后牵引,通过横、纵移到达下水平台,再沿着下水滑道,通过预先布置的水下气囊下水,直至沉箱完全自浮的工艺施工。

二、出运平面布置

(一)下水平台布置

下水平台位于预制场靠近力通码头一侧,面积20m×15m,为了与下水滑道更好地顺连,平台沿海向以2%坡度设置,靠陆端标高+4.0m,靠海端标高+3.6m,整体与沉箱预制场(标高4.5m)以一段1∶10斜坡过渡段相连,过渡段采用20cm厚砼硬化,沉箱横移时,不采用通长气囊,而是在两端布置两排不同高度的较短气囊,滚动时可分别调节气囊高度,以保持沉箱整体平衡。下水平台基础回填海砂冲水密实,经强夯处理后,基础分别铺设100cm块石、30cm碎石,平层浇筑20cm厚c30砼。

(二)下水滑道布置

采用多级过渡方案,第一段坡度1∶40,总长12m;第二段坡度1∶20,总长12m;第三段坡度1∶10,至底标高-4.0m,滑道宽20m。滑道+1.0m以上的部位采用20cm厚混凝土硬化处理,标高+1.0m以下部位铺设10mm厚钢板。

(三)地锚及卷扬机布置

横移前地锚布置于下水平台外靠力通码头一侧,后地锚布置于沉箱预制平台9个预制沉箱中间两侧;纵移前地锚布置于下水平台前下水滑道两侧附近,后拉地锚布置于下水平台后约50m处,两地锚相距12m,以下水滑道中心线对称埋设。卷扬机相应布置于地锚附近合适位置。

(四)道路

现状道路为本标段施工区域,为力通码头交通需要,修筑施工便道连通重件道路,便道宽8m,基础回填海砂,面层回填50cm山皮土。

三、溜放出运施工工艺及安全验算

(一)溜放出运工艺流程

1.横移沉箱工艺流程:气囊就位气囊充气顶升卷扬机抽出支垫枕木牵引沉箱前进、进入下水平台沉箱支垫方木气囊放气减压沉箱横移结束。

2.纵移下水工艺流程:二次顶升气囊就位气囊充气顶升连接前后牵引主钢丝绳、卷扬机抽出支垫枕木前牵引沉箱前进进入下水滑道后牵引钢丝绳张紧后拆除前牵引钢丝绳后牵引缓慢溜放沉箱沿滑道下滑到达设计低潮水位0.0m暂停设计高潮水位3.0m继续溜放沉箱自浮沉箱出运结束。

(二)高压气囊的主要技术参数

本工程拟采用直径d=1.0m、长lo=15m的高压气囊进行沉箱顶升及横移;直径d=1.0m、长lo=11m的高压气囊进行沉箱顶升及纵移。气囊规格形状及气囊结构、气囊工作参数详见图1及表1。

(三)气囊顶升及安全验算

1.顶升步骤

(1)拆除沉箱底胎模围挡20cm×25cm方木,利用高压水枪冲出底胎模砂垫层;

(2)利用预制场四角的卷扬机和横移地锚,用滑轮组和钢丝绳与沉箱相对应的四角拉点相连接并使其受力;

(3)沉箱底部布设小气囊充气顶升,高度达到30cm(预制时的支垫木高度为25cm);

(4)拆除沉箱底部支垫木,利用高压水枪冲出底胎模砂垫层残余;

(5)沿沉箱周边底部分垫调整枕木,小气囊放气使沉箱平稳降落枕木上。

(6)沉箱底部纵穿布设长气囊充气顶升,准备横移。

2.气囊选用计算:详见表2,表3。

3.安全验算

(1)横移顶升

顶升高度为30cm

每条气囊承载长度lo=15m

每条气囊承载宽度b=(3.14-0.3×3.14)÷2=1.099m

气囊总承载面积=75×1.099=82.4m2

所需工作压强=1132÷82.4=13.73×9.8÷1000=0.134mpa

设计实际工作压力为:0.14mpa

(2)纵移顶升

顶升高度为30cm

每条气囊承载长度lo=11m

每条气囊承载宽度b=(3.14-0.3×3.14)÷2=1.099m

气囊总承载面积=88×1.099=96.7m2

所需工作压强=1132÷96.7=11.71×9.8÷1000=0.115mpa

设计实际工作压力为:0.12mpa

通过以上计算,气囊的实际工作压强是额定工作压强的40%~50%,所以顶升过程是安全可靠的。

(四)移运步骤及安全测算

1.移运步骤

(1)横移步骤

1)利用沉箱预制场四角的卷扬机和地锚,用滑轮组和钢丝绳与沉箱前趾及横侧向相对应拉点相连接并使其受力;

2)将沉箱下面气囊充气,当沉箱被顶升完全脱离支垫枕木时,拆除四周枕木;

3)用对讲机指挥四台卷扬机同步启动,沿着横向17.2m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将预备气囊和沉箱尾部滚动出来的气囊不断倒接;

4)当沉箱到达下水平台后,同步停止牵引系统;

5)沿沉箱周边分点摆放好支垫枕木,然后放气使沉箱平稳降落枕木上。

(2)纵移步骤

1)利用沉箱下水平台前后四角的卷扬机和地锚,用滑轮组和钢丝绳与沉箱纵侧向相对应四个拉点相连接并使其受力;

2)将沉箱下面气囊充气,当沉箱被顶升完全脱离支垫枕木时,拆除四周枕木;

3)用对讲机指挥四台卷扬机同步启动,沉箱沿着纵向11m方向移动进入下水滑道,移动过程中,将预备气囊和沉箱尾部滚动出来的气囊不断倒接;

4)当沉箱完全进入下水滑道,同步停止前后牵引系统,解除前牵引系统后继续溜放;

5)当沉箱溜放到达设计低潮水位±0.0m标高后,同步停止后牵引系统,等待高潮水位+3.0m后,通过潜水员预置水下气囊继续溜放,直至沉箱完全自浮;

6)当沉箱完全自浮后,同步停止后牵引系统,潜水员解除两侧后牵引钢丝绳,利用150t拔杆船吊将沉箱拖向安装现场就位安装。

2.安全验算

(1)横移

横移沉箱气囊选用计算详见表4。

移运高度:50cm

每条气囊承载长度:15m

每条气囊承载宽度=(1-0.5)×3.14÷2=0.785m

气囊总承载面积=75×0.785=58.875m2

所需工作压强=1132÷58.875=19.22×9.8÷1000=0.188mpa

设计实际工作压强为:0.2mpa

通过以上计算,气囊的实际工作压强是额定压强的62.7%,设计工作压强为0.20mpa是额定压强66.7%,移动过程是安全的。

(2)纵移

纵移沉箱气囊选用计算:详见表5。

移运高度:50cm

每条气囊承载长度:11m

每条气囊承载宽度=(3.14-0.5×3.14)÷2=0.785m

气囊总承载面积=88×0.785=69.08m2

所需工作压强=1132÷69.08=16.39×9.8÷1000=0.16mpa

设计工作压强为0.18mpa

通过以上计算,气囊的实际压强0.16mpa是额定压强的53.3%,设计工作压强为0.18mpa是额定压强60%,移动过程是安全的。

(五)水平移运前后牵引系统及安全验算

沉箱在下水平台及预制场水平移运的前牵引:

f1=?滋g=5%×1132=56.6t

考虑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0.85和3倍保险系数,则牵引力:

f2=56.6÷0.85=66.6t

f3=3×66.6=199.8t

2个横移前牵主地锚各按牵引力60t设计,牵引系统采用2台jm-10型卷扬机及其配套滑轮组(n=4),牵引力为2×4×10÷0.85=94.1t,能满足气囊起步的牵引f=n×f=1132t×5%=56.6t的要求。其中摩檫系数f=3%~5%,与气囊的工作气压与地面的硬化参数有关,根据以往出运经验考虑取值为5%。牵引系统安全系数=94.1/56.6=1.66。

沉箱在1∶22~1∶40预制场至下水平台斜坡道移运,为沉箱溜放下水通过下水滑道积累施工经验考虑,2个横移后牵主地锚各按牵引力60t设计,后牵引地锚安全系数=120/27=4.44。牵引系统采用2台jm-10型卷扬机及其配套滑轮组(n=4),后牵引力f4=2×4×10÷0.85=94.1t,按1∶18斜坡道后牵引复核计算:f1=gsinθ-?滋gcosθ=27t,后牵引系统安全系数=94.1/27=3.49。

施工中牵引速度宜控制在2m/min内。

水平移运前后牵引系统机具选择详见表6水平移运前后牵引系统机具表。

(六)溜放下水后牵引系统设计与计算

沉箱在1∶10下水滑道上后牵引:f1=gsinθ-?滋gcosθ=79t

考虑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0.85和3倍以上保险系数,则牵引力:

f2=79÷0.85=93t

f3=3×93=279t

2个后牵主地锚各按后牵引力120t设计,后牵引地锚安全系数=240/79=3.04。后牵引系统采用2台jm-20型卷扬机及其配套滑轮组(n=6),牵引力f4=2×6×20÷0.85=282t,后牵引系统安全系数=282/79=3.56。

施工中牵引速度宜控制在2m/min内。

溜放下水后牵引系统机具选择详见表7后牵引系统机具表。

(七)供气系统

气囊采用2台排气量为6m3/min的空压机,多管道空气分配阀,两边各2根高压管同时充气。

(八)出运下水平衡及防倾覆助浮计算

1.水中平衡助浮计算

前趾重量:(0.5+0.8)/2×17.02×2.5=27.66t

前趾排水量:(0.5+0.8)/2×17.02×1=11.06t

助浮气囊计算:l≥(27.66-11.06)×4/3.14=21.14m

采用l=11m气囊2条平衡助浮。

气囊采用钢丝绳绑扎固定于沉箱前趾上方沉箱中心以下位置,下水时,沉箱前趾侧空仓略注水调节平衡。

2.出运防倾覆助浮

为防止沉箱水中倾覆,沉箱两侧各加设1条l=15m气囊助浮,当沉箱纵移出运下滑至设计低潮水位位置时,暂停出运,等待设计高潮水位3.0m继续。

(九)沉箱浮游稳定计算

经计算,沉箱前舱灌水2.2m,后舱灌水3.71m时,处于浮游稳定状态,这时沉箱吃水8.07m(空箱吃水6.27m),重心4.65m,浮心3.11m,定倾半径0.85m,定倾高度0.21m(>0.2m,近海浮运,定倾高度取m≥0.2m)。

四、施工注意事项

1.沉箱移运时,气囊所通过的通道地面要求清除所有障碍物和尖锐物。

2.沉箱在移动中有走偏的可能,应通过调整气囊的摆放角度,或两侧卷扬机的先后启动顺序和速度来纠正偏差。

3.移运时风力不能大于5级以上,须视野开阔良好。

移动前台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移动模架拼装方案

0 引言

移动模架现浇法在桥梁施工中应用普遍,研究移动模架拼装的施工方案,对于同类型施工,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工程施工的实际经验进行分析研究。

1 工程简介及移动模架概况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北岸公铁合建段引桥Ⅲ里程桩号为CK649+678.682~CK650+492.949,内含N001~020#墩,下部为标准公铁两用墩,上部结构铁路箱梁采用移动模架现浇法施工,公路箱梁采用预制安装施工。

北岸公铁合建段引桥Ⅲ上部结构铁路箱梁所用移动模架为原天兴洲大桥所用的货运移动模架改制而成,主体结构为双主梁、双导梁、正反方向均可行进。移动模架主梁采用钢箱梁形式,钢箱梁梁段长41m,各梁段间采用螺栓连接,前后导梁各长26.11m,整机总长92.92m。承重梁为异型钢箱梁,布置在混凝土箱梁翼板的下方,兼作模板使用。模架主机重量528t(不含门吊、内模、端模、墩顶散模、纵横移装置、支承系统、预埋件及牛腿等),全长92.92m,适用施工梁段长度≤40.7m,主梁工作弹性挠跨比为1/700。

2 移动模架拼装总体方案

移动模架在N001#~0#墩之间拼装,此处墩高13.18m,总体拼装方法为柱梁式支架拼装法。组成移动模架主梁的钢箱梁采用130t大型汽车吊机分段起吊拼装,底模采用80t履带吊机起吊拼装,导梁节段采用支架配合大型汽车吊机起吊对位安装。

3 拼装方法和步骤

3.1 拼装前的准备工作

3.1.1 场地处理

将N001#~0#墩之间的场地进行清理、平整碾压,对于原0#墩泥浆池处的支架基础采取换填处理,应注意挖至原土,用干土换填夯实,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60KPa。

3.1.2 机具设备准备

130吨汽车吊机1台,80吨履带吊机1台,25吨汽车吊机2台;6台5t手拉葫芦、6台3t手拉葫芦;60吨千斤顶2个;φ28千斤绳、长6m的8根;长16m的2根;20吨卡环8个;临时支架、型钢分配梁、垫块等若干组(根据现场情况配置);现场配备必要的运输汽车,四台专用电焊机,氧气乙炔割刀,辅助用工具箱、铁锤、扳手、钢尺、水平仪、枕木等辅助工具。

移动模架各构件吊装重量表

3.2 支架基础施工

安装支架基础采用C30混凝土扩大基础,基础尺寸为4.0m×4.0m×1.2m。基础位置由测量组按设计图纸进行放样,确保基础位置准确。挖基础时,应保证基础尺寸不小于设计值,并应对基地进行夯实处理,以满足基地不小于160KPa的承载力要求,基底可超挖20cm左右用碎石铺垫夯实。基础挖好后应对其平面位置、结构尺寸等进行检查,并及时对立柱预埋件加工情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绑扎基础钢筋、预埋立柱预埋件;钢筋及预埋件施工完成后,应对预埋件位置、标高、顶面平整度等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基础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分两层布料、振捣,应特别注意预埋件钢板下的振捣,若浇筑过程中坑壁有土块掉入应及时捡出,保证基础施工质量。

3.3 支架安装

移动模架安装支架由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施工设计事业部设计。支架立柱利用原主桥钻孔桩施工钢护筒(φ2300×12mm),在拆除时保留了护筒顶牛腿;支架横梁、纵梁均利用原主桥平台用H型钢(HN600×200型),横梁采用单根H型钢,纵梁采用双根H型钢,横桥向布置四组,用于支撑底模及钢箱梁;支架横梁、纵梁间均设有连结系。

基础施工完成后,要对基础预埋件标高、平面位置及平整度等进行检查,如果有偏差应及时调整处理,符合要求后方可安装立柱。立柱旧物质堆放于引桥N005#墩及N010#墩,宜从中挑选护筒顶口整圆、自身变形较小的使用,护筒运到N001#墩后在地面上进行对接,对接完成并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安装。立柱可采用80t履带吊机整体起吊安装,应注意控制好立柱的竖直度、平面位置,立柱顶牛腿标高、方向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立柱两边牛腿均匀受力,同时,立柱底口应抄垫密实、四周焊加劲板。

立柱安装完成后,应对立柱平面位置、竖直度、高度等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在牛腿上安装横梁及横梁间连结系,横梁横桥向采用两节9m长的H型钢,两节段间利用型钢节点板连接,横梁底与牛腿采用焊接。横梁上布设纵梁,中间两组纵梁顺桥向(N001#墩0#墩方向)采用12m+12m+9m+1.5m长的H型钢,两边两组梁顺桥向采用12m+12m长的H型钢,各节段间利用型钢节点板连接,梁间设连结系;纵梁与横梁间,纵梁与0#墩、N001#墩墩帽预埋件均采用焊接。纵梁顶布置钢楔块等抄垫,上面安装底模及钢箱梁。

3.4 移动模架拼装

3.4.1 拼装顺序

安装滑座设置支撑千斤顶安装下游中部两节段钢箱钢箱接头安装安装下游端部两节钢箱底模安装安装上游中部两节段钢箱钢箱接头安装安装上游端部两节钢箱操作平台及翼缘模安装前后导梁及连结系安装。

3.4.2 具体施工步骤

①用水准仪准确测定墩顶及支架顶面标高,在墩顶及支架顶安装滑板座、钢楔块、支撑千斤顶等构件,并将支架与0#墩、N001#墩墩帽预埋件焊接固定。

②利用130吨汽车吊机起吊下游中部两节段钢箱梁到安装支架上的正确位置,钢箱梁的标高可以利用千斤顶调整,钢楔块支垫,位置调整正确后用精制8.8级螺栓将接头联结固定。

③再利用130吨汽车吊机起吊组拼下游两端的两块钢箱梁,调整其标高,用连接板将上下盖板和腹板连接,完成移动模架下游侧的钢箱梁拼接。

④利用80吨履带吊机起吊拼装底模(墩顶散模板),设预拱度。

⑤拼装移动模架上游侧的钢箱梁,方法与②及③相同。两组主梁开挡略大于底模横联长以便安装主梁横联。

⑥利用80吨履带吊机拼装移动模架操作平台及翼缘模。

⑦安装前后导梁及联结系,铺上木板作为施工平台,梯子平台等附件安装就绪。

⑧利用墩顶的横移设备,调整钢箱梁横向位置。用千斤顶调整主梁位置,保证联结桁梁与主梁连接螺栓孔眼间距和直线度。

⑨检查移动模架零部件,加注油等;测量主梁各节点标高,检查主梁线型。检查所有螺栓扭矩,螺栓是否拧紧,准备体系转换。

⑩将墩顶支撑千斤顶打起锁定,拆除支架各柱顶临时支撑,完成移动模架体系转换,准备堆载试压试验。

利用水、沙袋等物品进行移动模架试压试验,准备浇筑首孔箱梁混凝土。

3.5 移动模架验收

移动模架改制完成后,按照公司大临设备检查验收制度,组织安全、质检、技术、机电等部门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办理检查签证。主要检查包括模板组装尺寸、拼缝、钉孔重合率、面板平整度、线性等,同时对模架走行、底模开启等动作进行试验,保证移动模架各构件间的顺利连接,底模的开合顺畅以及机械、液压系统正常运转。

移动模架在现场投入使用前,要进行试压试验,主要检测设备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实测得到试验荷载作用下移动模架各控制部位的应力、变形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判断模架结构在实际工作状态下的安全储备,评价其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工作性能,为模架的正常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4 结束语

在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北引桥移动模架拼装施工中,结合本桥的施工条件,采取了最合适的拼装方式,既保证了施工安全,又加快了施工进度,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今后同类型施工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天兴洲大桥移动模架设计图》.

移动前台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字:Android;移动学习;学习平台;网络数据库技术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开展灵活的教育活动,实现不受时间、地点约束的学习提供了可行性。现在我们无论身处何地、何时都可以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移动学习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兴起的一个教育界的新概念,如何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开展教学活动及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了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移动学习在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的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开始较早的一些移动学习研究已经进行了5-8年的时间。从研究目的来分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由目前的E-Learning提供商发起,他们力求借鉴E-Learning的经验,把M-Learning推向市场,更多地用于企业培训;另一类则由教育机构发起,他们立足于学校教育,试图通过新技术来改善教学、学习和管理。

1.2.2国内研究现状

2000年,Desmond・Keegan将移动学习的概念带到中国,并在上海电视大学建校40周年学术会议上,发表了“From d-learning, to e-learning, to m-learning”的报告,该报告引起了国内教育界学者的广泛关注。虽然移动学习的研究在我国取得一定进展,但相比较而言,国内对移动学习的研究还相对滞后。

1.3 研究意义

近年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企事业单位希望学生走出校园便可适应实际的岗位工作,如此,对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满足社会需求,培养技能型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理念,其教学模式也应以此为契机,教学工作力求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因此,我们试图寻找一种更好的方法,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补充改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完成课程学习,实现师生间的交流。

2 开发平台的选择

目前常用的移动应用开发平台包括:Windows Phone平台、Symbian平台、Java Me平台以及Android平台。其中 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的移动平台操作系统,由Google和它的同盟者-开放手机联盟共同推出。Android操作系统具有完整的API和开源性。目前Android操作系统的全球市场份额己达84.6%,因此本次研究我们采用Android平台。

3 移动学习在高职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

3.1 移动学习在高职教学中的价值及优势

“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将会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对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亦可以通过该移动学习系统,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知识,如同老师在旁亲身指导,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将会有助于高职院校的“现代学徒制”贯彻实施。学生可以先自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使“现代学徒制”更具针对性。

“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将会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移动学习系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资源,使知识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同时,“高内聚低耦合”的模块化教学内容,使每个模块知识尽量独立,与前后内容关联度降低,方便学生短时间内的学习。

“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 将会创新高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实效性。用于此移动学习系统的教学内容以PPT、视频等更为新颖的方式呈现,使知识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学生和教师可以实现通过该学习系统的互动,使教学双方易于沟通,从而使得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3.2 移动学习的可行性条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 32亿。以上的报道、调查表明,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率与用户总量都在飞速上涨,人们对移动智能终端的认可度是很高的。移动互联网络,不仅包括移动运营商的网络,还包含了无线局域网(WIFI)。从网络性能、速率来讲,己经能够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

4 系统整体设计

本项目是结合高职教学特点,在Android平台上完成一个在线的学习系统的设计,利用智能手机的便携性优点,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并以网络数据库课程为例,设计适合该教学系统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实现教学视觉、听觉全方位的冲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4.1 系统整体架构

依据系统设计原则和用户需求,本文将移动学习系统硬件及网络总体架构设计如下,如图4-1所示,系统采用C/S模式结构。

系统遵循MVC分层设计原则,在视图层,采用Android提供的UI界面进行设计,在控制层采用Servlet技术,访问数据库采用JDBC驱动方式。服务器端,使用Tomcat搭建服务器;数据库,采用MySQL。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业务处理流程如图4-2所示。

4.2 系统功能组成

本文主要设计了针对学生用户、教师用户以及系统管理员用户的用户管理、课程学习、课程公告、讨论答疑、在线测试、课程管理等模块。其功能总体架构如图4-3所示:

5 系统详细设计

5.1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5.1.1用户管理模块设计

本系统的用户管理主要有学生注册及登录、教师注册及登录、管理员登录、密码设置、个人资料设置、管理员修改用户等功能。

5.1.2 课程管理模块设计

本系统课程管理由教师完成,教师用户需要在PC端管理课程资源,同时在移动智能终端即智能手机上也具备一定的管理功能,包括课程资源的上传、修改和删除。课程资源包括主题课件、音频、视频文件等。课程管理用例图,

5.1.3课程学习模块设计

该模块是整个学习平台的核心,它包含了课程库、主题课件、音视频、等功能。可由学生按需选择想学习的课程,进一步选择课程主题单元,最后实现音视频的在线播放和下载。

5.1.4 讨论答疑模块设计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在该模块提出疑问,获取教师的解答,一问一答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学习内容的讨论以论坛帖子的方式存在,教师对论坛进行管理。

5.1.5 在线测试模块设计

在线测试是验证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学生在课程库选择相应课程后,点击“在线测试”模块,实现在线考试;教师对该模块进行管理,包括题型、题量、时间、答案、分值的设定等。

5.1.6 课程公告模块设计

教师通过该模块向学生本课程学习的通知,学生以此了解所学课程,并安排学习进度。

5.2 系统数据库设计

5.2.1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环节,找出移动学习平台的实体,并确定它们各自的属性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便可得到直观的E-R图。

5.2.2逻辑结构设计

将数据库概念结构转换为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支持的关系模式,并对其进行优化。结合功能模块实际需求,即可在DBMS上创建相应的数据库表结构。

6 高职课程设计

为了适应该学习系统,并将该系统用于高职教学,我们结合高职教学的特点及师生需求,对相应的匹配移动学习特性的高职课程学习内容进行了详细设计。

6.1 高职课程模型设计

6.1.1课程内容设计原则

本文认为针对移动学习的资源内容,在开发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实用性: 移动学习以高职学生为中心,鉴于社会对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课程资源应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同时,实用性学习内容较之理论性强的内容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模块化:高职院校的学生,实践课程较多,顶岗实习期间更是离校独立完成相关工作,不能长时间的用于学习。因此,学生们需要“高内聚低耦合”的模块化教学内容,短期内完成学习并有所收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进而增强学习自信心。

完整性:将课程内容模块化,提高其独立性,并非使得模块间完全不相关,需要保障知识框架的完整性。

多样化: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资源的内容形式应尽量多样化,适时的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可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6.2 高职“网络数据库技术”课程内容设计

6.2.1 课程定位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上信息的处理变得愈来愈重要,为了能够有效地组织、存储、管理和使用网上信息,网络数据库技术应运而生。

6.2.2 课程目标

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和知识,学会利用SQL Server 2005和ASP开发网络数据库,能熟练掌握Transact-SQL语言,并能进行简单编程;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数据库的安全;了解电子商务等中、小型网站的基本建设。

6.2.3 课程内容设计

为了使《网络数据库技术》课程内容适用于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本文将课程学习内容按照“课程”――“主题”――“知识点”三层结构进行划分,制作知识点思维导图,并将该思维导图,放置在课程公告中作为学生进行移动学习时可进行参考的“知识地图”,如图6-1所示。教师也可利用课程公告向学习者提供各种与本课程学习相关的通知。

首先,从图6-1可以看出,本文将“网络数据库技术”课程内容,分成七个主题,分别为:建立数据库、建立数据库表、配置数据源、制作网站页面、建立服务器端程序、访问数据库、处理错误信息。

6.2.4主题课件设计

1. 提供知识点课件支持

“网络数据库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以“实践操作”为主, “概念理论”次之。所以其移动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以“ppt”、和“音视频”为主,其它类型媒体为辅。

2. 创设某些知识点的问题及情境模拟

为了加深、强化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我们模拟了现实生活中网络数据库构建的情景。网络数据库的构建按企业实际工作中不同的角色将工作项目贯穿于实践操作始终,通过对企业不同业务岗位日常工作的分析,将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提炼归纳成工作项目,并按照这些工作项目的内容来设定了工作情景。

7 总结与展望

本文在详细研究了国内外“移动学习”现状,以及各国专家对“移动学习”的意见与看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职教学的特点与高职院校师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设计了适用于高职教学的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模型。由于经验和能力不足,本文设计的移动学习系统尚存在诸多的问题和缺陷。后期的研究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改进。

参考文献

[1] 李凡,殷旭彪.移动学习在大学生学习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11)

移动前台工作总结范文6

对于中移动来说,过去的十年堪称一个奇迹。2000年5月17日正式挂牌后,这个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当时还不被业内普遍看好的公司,开始了“二次创业”的征程。将近十年后,其资产规模已经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用户规模从7000万发展到5.6亿,无论是网络还是用户规模,都居于全球首位。

不可否认,中移动的成功,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全球范围内移动通信的大趋势、本土潜在的巨大市场、年轻化的人才队伍及理念,都为中移动迈向头把交椅铺平了道路。但在这一征程中形成的高质量移动通信网络、海量级别的计费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庞大的用户群,则属于中移动在2G时代自发培养出来的核心竞争力。

不过,当移动互联网时代接踵而来时,中移动能否找到新的核心竞争力,在这场无止境的接力赛中始终保持优势?面向B还是C?

在最近的两年中,中移动给人们的感觉是业务“全面开花”,几乎在信息通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能看到其身影。从中移动研究院一次拿出的九大重点项目,到打造全新TD产业链条的专项行动,中移动布局宏大,战线纵深,但若仔细分析,几乎都直接间接指向一个目标:移动互联网。

对移动互联网的重视,仅从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对外对内的一次次布道中就可略知一二。就在近期接受《互联网周刊》专访时,王建宙也主动谈起移动互联网给电信运营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事实上,中移动的重视不仅表现在认识上,还体现在行动中。在移动互联网漫长复杂的产业链上,从电信基础服务、电信增值服务数据、互联网接入服务,到基础技术支撑服务、基础服务支撑服务,再到应用支撑平台和具体增值应用,中移动都或为主业,或有涉足,只不过程度不一。然而,正是这不同的程度决定其战略定位。

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最上面两层――应用支撑平台和移动增值业务层,中移动的举措令人目不暇接,其中很多都取得不容忽视的成果。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成果能否形成中移动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让我们从用户需求和市场结构两个主要角度,逐一盘点。应用支撑平台

首先进人视野的是飞信。这款即时通信工具似乎创造了一个拔地而起的商业案例。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4月,移动IM(即时信息)活跃用户数已经突破2亿,其中手机QQ占60.44%,飞信占21.98%,MsN占12.55%,联合垄断已经形成。此外,移动IM的平台化是其发展趋势和关键节点所在。

飞信被中移动视为整合自有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战略平台。无论是139邮箱、139说客、无线音乐俱乐部,还是手机游戏和手机阅读,都能嫁接在飞信的土壤上,正如腾讯Q Q所做的事情。看上去,飞信的发展思路从QQ那里得到了不少灵感。

不过事情没这么简单。由即时通信来整合自有业务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下而上,如QQ,一种是自上而下,如淘宝旺旺和百度Hi。前者需要有庞大稳定的即时通信用户,后者需要有稳定强大的核心增值业务和相应的稳定用户群。相比之下,目前飞信无论用哪种方式都不具有比较优势。

从基础用户群来看,用户选择飞信的主要原因是节约短信费用,同时在PC端操作短信更为方便。这些理性的用户,通常不愿把最为真实、个人和实用的手机号码作为发展线上虚拟关系的基础,因此难以直接转化为移动互联网增值服务活跃用户。

从增值用户群来看,如果不能拿出独具特色的服务,提供出色的用户体验,飞信作为数据业务整合的核心价值就很难发挥出来。而目前中移动在增值业务方面还基本是新手,不像淘宝和百度已经拥有难以撼动的位置。

从市场结构来看,其他互联网企业也有可能提供五花八门的即时通信工具,只要它的用户足够多、足够稳定。而一个普通用户的社会关系资源和可以同时使用的即时通信工具,终归是有限的。这将给作为即时通信工具本身而存在的飞信带来更为激烈的竞争。

人们不难发现,飞信作为中移动自有移动互联网业务整合平台的战略地位,是不那么稳固的,即使发展到一定规模,也较难形成显著和稳定的优势。建议是参考MM.(移动应用商场)的开放路线,将飞信变成为一个开放平台,承载丰富的第三方应用,从而促进飞信数据增值业务用户的快速增长。

中移动的139手机邮箱,是另一个作为应用支撑平台存在的业务。国内分析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手机邮箱用户总数达到1.79亿,活跃用户4537万,总体市场规模人民币3.95亿元。其中,三大运营商来自手机邮箱业内的收入合计达到3.73亿元,占比高达94.4%。其中,139邮箱的注册用户数大约1.27亿,占国内手机邮箱用户的71%,营收占总体规模的比例更高达78%。

三年前,当中移动买下139邮箱域名时,广东移动一位市级公司总经理流露出殷殷期待:“中移动几年前就已经取得互联网经营资质,一直未见大的手笔,139邮箱正是切入互联网业务的重要切口。你要想占领互联网的阵地,必须先占领桥头堡,139邮箱就是这个桥头堡。”

但就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构成来看,习惯使用邮箱和移动办公的高端商务人士并非主流,从用户需求来看,用户对邮箱的主要诉求还是即时、安全、稳定和大容量;从市场结构来看,邮箱仍处于同质化竞争状态,如何将免费基础用户转变为可带来盈利的增值用户一直是个难题。因此现阶段,139邮箱恐怕还不能成为中移动在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人口,以及其战略支撑点。

增值应用

无线音乐俱乐部是中移动发展较快的一个具体增值业务,目前的主要服务包括铃声、彩铃、整曲下载、会员服务等,依靠下载分成和个性化服务盈利。这个市场的用户需求是多元化和具有长尾特点的,小众的音乐爱好者永远存在。就市场结构而言,目前其他的电信运营商、腾讯门户、A8垂直音乐门户,乃至谷歌、诺基亚、苹果等终端企业也都能提供这种服务。

未来,这个市场的竞争将会很激烈,原因是进入壁垒不高,传统电台、应用商店、终端企业都有机会进入。而其中,拥有版权的企业和能够掌握用户偏好的搜索类企业,很可能将在提供个性化服务方面更有优势。种种分析似乎表明,对于中移动而言,这也许并非一个最擅长的移动互联网领域。

同样的道理还体现在手机阅读、手机游戏上。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和长尾特点,竞争激烈的市场结构,以及在产业链中不够强势的地位,让包括中移动在内的电信运营商都缺乏得天独厚的优势。反之,拥有版权资源的盛大和番薯网等,则显得更加野心勃勃。此外,据平安证券预测,2012年国内手机游戏市场预计将达到65亿元――虽然增长迅速,但作为一块独立业务,对中移动来说这个盘子也未免有点小了。

至于被寄予厚望的手机媒体业务,手机报给中移动提供了一片新天地。在开放分成的前提下,考虑到目前几百家的手机报合作媒体、3―10元的月资费,以及至少80007~的手机报用户 群,最乐观的估算,这个市场是有望达到千亿级的。不过,手机报至今仍然缺乏互动、展示效果不足、信息利用率不高,如果视频、音频等交互多媒体的形态得到普及,市场上将涌现更多的广电和互联网企业供应商。那时候电信运营商可能将面临和手机视频业务类似的壁垒和经验问题。因此,这个领域还不足以成为中移动长远的战略支撑点。

最后再来看看异军突起的手机社交。与移动搜索、电子商务、位置服务的结合,看上去正在将这个业务推向所谓移动互联网“杀手级应用”的宝座。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业务的用户需求具有现实性、个体性和随时随地性。想要成为这个业务的佼佼者,需要比用户自己还了解用户。未来可能的市场结构将是寡头竞争模式的,因为该业务需要高度的整合和对产业链的足够控制力。电信运营商可以在这个领域大显身手,但更适合提供基础信息和数据挖掘服务,凡是涉及到个性化服务,最好交给有限的第三方来做。

和这些丰富而充满诱惑的增值业务打交道,电信运营商会体现出其局限性。不可否认的是,增值业务合作方愿意和中移动在内的电信运营商合作,看中的是其用户规模和营销能力。然而,电信运营商过去的营销集中在话音业务以及短信业务上,供给有限,需求相对刚性,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增值业务,需求更为复杂,来自产业链各方的混战也更激烈――电信运营商要相对几亿用户进行精准营销,并非易事。

以上业务都属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应用支撑平台和增值应用,主要对象是个人用户(c),具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性特征;市场结构具有充分竞争或寡头竞争特点,新进入者众多,结构不稳定。

总之,这两个领域更适合机制灵活的中小型增值服务企业或有着丰富产品线和学习能力的大型互联网服务企业来做,而电信运营商更适合为这些企业(B)提供技术和环境支撑服务,从而获取稳定的“租税”。

退半步的天地

当电信运营商希望收取稳定租税,或为淘金者卖水时,有些工作变得迫切,比如控制移动互联网的入口。

应该说,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很丰富:手机终端及操作系统、手机浏览器、手机搜索、手机SNS、应用商店、手机门户网站、客户端应用和手机输入法,凡是让最终用户直接或经常接触的工具都被视为入口。

然而,入口必须具有一定垄断性,如果到处都是入口,入口就失去了价值。优视动景首席执行官俞永福说过,其实互联网没有门。事实上,在PC桌面上曾垄断人口的浏览器,在手机上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客户端的挑战,而且,由于手机底层技术平台差异悬殊,浏览器也难以再现PC时代的整合能力。

所以,希望控制移动互联网人口的电信运营商不能面面俱到,而是退半步抓住根本,比如手机操作系统平台。

最近两年,Android操作系统正在抢去苹果的风头。从2009年第二季度的1.8%增长至2010年第二季度的17.2%,堪称神速。在全球市场,它的市场份额超过苹果,位列三甲。

正如业内人士认为,Android操作系统的崛起,与其开放路线密不可分。事实上,作为一个对第三方软件完全开放的平台,开发者拥有更大的自由去设计自己的交互界面。而Android操作系统的幕后推手谷歌,则从开放操作系统平台中获得对移动终端的控制力,至少能帮助自己扩张搜索业务的疆域。

作为其竞争对手的苹果,则凭借可供独立开发者使用的手机操作系统平台而开创了“操作系统+应用商店”的革命性商业模式。

谷歌和苹果带来的启发是,手机操作系统平台是一个战略布局:控制终端产业链,影响用户选择;降低开发成本,成为今后各种应用分成的基础,以及经常被忽视的一点:利用操作系统可以实现对个人合法信息的采集和挖掘,既可用于自有业务,也能提供给相应的第三方增值服务商。

这个市场面向企业和开发者,具有规模化、标准化、开放性的特征;市场结构则因为平台的天然特点,而具有寡占和长期稳定性。这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是个熟悉的好消息,因为它们拥理模式。

做得好,还是做得更好?

平心而论,中移动有理由去进军很多陌生的领域,因为它财力雄厚、渠道广泛、用户众多、执行力强,如果下定决心,很有可能把一个业务推广开来。

但“做得好”不代表能“做得更好”,这二者之间有着微妙而深刻的区别――因为存在比较优势和机会成本。只有比较优势占优者,才更有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并付出较小的机会成本。

从用户需求和市场结构来看,面向B的基础技术支撑平台和基础服务支撑平台,因为其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用户需求,以及寡占和长期稳定的市场结构,更符合电信运营商的资源、经验、体制,更容易形成核心竞争力。而那些面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c的具体增值应用及其支撑平台,则面临相对激烈的竞争和新进人者的不断挑战。

2007年的6月18日,时任中移动总裁的王建宙站在清华大学的讲坛上,说出一段流传甚广的言论:

“我们需要的是互联网疯子,他必须是那种整天想着互联网,心思都放在互联网上面。包括他回家、半夜里,整个思维都是互有天然优势:能够做到长期的巨大投入;庞大的手机用户容易形成“事实标准”。

如果说手机操作系统平台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基础技术支撑层服务的代表,那么手机支付则是基础服务支撑层服务的代表。它的战略价值在于能够和通信服务、手机操作系统结合起来,生成完整的用户数据库,然后在用户数据的基础上生长出广告、电子商务等增值应用。

这一战略价值的实现步骤包括:搜集原始数据和元数据,然后在加工后提供使用;形成技术平台和标准;对接不同的应用,如媒体、电商、旅游等;整合平台,如定位、SNS、搜索引擎等。在这一过程中,电信运营商负责挖掘数据,在数据和具体应用之间建立关联,而由增值服务企业实现关联和面向最终用户的应用。

这对电信运营商来说,也将是一个熟悉的好消息。因为其同样面向企业和开发者用户,具有规模化、标准化的特征,市场结构同样具有寡占和长期稳定性。而电信运营商的运作,比起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都更能从根本上规避风险和促进繁荣。可惜目前的所有竞争者都只注意到了面向最终用户的生活和理财应用。

无论是基础技术支撑层还是基础服务支撑层,从产业链全局来看,目前都处于相对缺失状态,是中移动在内的电信运营商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绝佳战略机会。而将平台与具体增值业务分离,也有助于其在内容监管上厘清责任,避免简单粗暴的管联网。我们需要这样的年轻人加入中移动。”

时隔三年,在接受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时,王建宙坦承,中移动的互联网疯子,现在还不够多,“中移动从事移动互联网有许多好的条件,包括资金、客户,但最重要的是人才。要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打开大门,疯子说话有时语无伦次,但在创新方面,确有他们的价值。”他进一步表示,除了人才,中移动现有机制,跟互联网企业还有差异或叫距离,更适合规模化、平台化服务,而不适合多元化和个体化服务。

这段话也许表明了,对于中移动自身的优势和局限,身为董事长的王建宙的确看得很清楚。“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明人张潮的这句话可以为中移动的战略定位加上一个颇有哲理诗情的注脚。

最后,在本刊记者与中移动各省市综合部门员工的沟通互动中,也听到一种值得关注的声音:用资本运作的方式跳出电信运营商自身的框架和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