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影像学范例6篇

肿瘤影像学

肿瘤影像学范文1

血友病性肌骨假肿瘤是血友病患者肌肉和骨骼出血而形成的瘤样病变,又称血友病性囊肿。临床上A、B型血友病中,A型患者发生假肿瘤最多,B型少见。肌骨发生假肿瘤患者年龄多见于30~50岁。血友病根据凝血因子活性程度(相当于健康人的百分比),分为:轻型(5%~25%),中型(1%~5%),重型(低于1%)。轻型患者出血少见,中重型患者外伤后可引起肌骨出血或反复出血,发生假肿瘤或血囊肿,本组12例均为中重型患者,其中中型占58.3%,重型占41.7%。假肿瘤可发生在身体骨骼任何部位,好发部位为股骨及股部软组织,骼骨和指骨次之,亦见于胫骨、尺骨、桡骨、跟骨、颌骨及相应部位软组织。

骨盆及下肢骨发生率远较脊柱骨及上肢骨、头颅骨多见,四肢骨远较躯干骨多见,可能与四肢骨负重、活动多、易受损伤有关。本组12例中,发生在下肢骨7例(包括膝关节2例),占58.3%;上肢骨2例,占16.7%;骨盆3例,占25%。四肢骨9例,占75%。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临床上,四肢部位出现无痛性肿块,逐渐增大,触之可有囊性感,个别可有骨性硬度;若有外伤,为局部出现疼痛为主和逐渐增大的软组织肿胀或肿块,一般为慢性过程,数月至数年不等;患部常常明显增粗,皮肤颜色可有加深,瘀斑,部分出现发亮,皮温升高。偶有病理骨折;关节型或离关节较近者可出现关节肿胀和功能障碍。行穿刺活检检查,可抽出陈旧性和新鲜血性液体。部分患者有自幼出血史或贫血史。实验室检查凝血时间延长,Ⅷ、Ⅸ凝血因子减少,凝血因子活性明显降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一般正常。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是重要的检验指标。Brant等认为,功能性凝血因子水平低于5%就会偶发自发性出血。

Sim和Park根据血友病肌骨假肿瘤发生部位分为3型:骨内型,骨膜下型,肌间型/肌肉出血型,一直被学者们沿用至今。本研究根据不同部位肌骨假肿瘤具体影像学表现,便于总结分析将其分为溶骨型、骨膨胀型、骨膜增生型,软组织内型、关节型,并对相应影像学表现的发生机制进行讨论。

肌骨假肿瘤形成机制

骨溶骨型由于骨内出血量较大或短时间内反复出血,骨内压力迅速增大,造成骨质受压吸收,来不及修复所致;部分骨膜增生可形成残存弧形骨壳,整个病变呈吹气的球形。骨膨胀型由于骨内慢性出血所致,随着骨内压力增大,近血肿侧骨质吸收和远侧骨质(骨膜)增生,出现骨骼膨胀,皮质变薄或缺失,有时血肿突破皮质形成软组织内血肿,外周常形成有一定厚度纤维包膜;膨胀区内骨间隔是由于相邻出血灶之间正常间叶细胞增生化骨所致。骨膜增生型,由于骨膜下出血,骨膜翘起直接受到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迅速反应增生形成多发刺状、骨针样影,方向可与骨皮质垂直或有一定倾斜角度;若反复出血血肿增大,增生骨膜可出现破损,成骨膜三角样改变。软组织内型,外伤使肌肉内血管破裂,病变常较大,与肌内血管较粗有一定关系,肌间隙和皮下发生率低,皮下病变常较小,呈现卫星灶表现。

肌间隙内病灶有时较大,有流动感。往往软组织内呈现多灶,大小不一,出血时间长短不一,有急性、亚急性、慢性和陈旧性出血。造成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软组织变硬。部分病例破溃形成窦道,出现感染,久治不愈。本组1例臀部软组织大血肿破溃6年,反复流血水,混杂脓性分泌物,多次手术均未能控制。关节型由骨端出血累及关节,骨性关节面缺损或缺失;或关节内反复出血,关节囊内压力增大和关节内正常滑液环境破坏,造成软骨损伤和骨质吸收破坏,使关节骨端正常结构消失,关节畸形,功能丧失。患部骨质疏松常由于血肿压迫供血动脉和回流静脉所致,患肢疼痛活动减少也是原因之一。

影像学诊断

血友病性肌骨假肿瘤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在不同部位有相应特点,与出血时间长短,出血次数(或频率)及出血量大小有关。根据文献和本组病例影像表现总结如下。(1)骨内溶骨型:骨质完全溶解破坏,骨结构消失,与软组织融合呈球状,边界不清;内无明显钙化和骨化;靠近关节,可累及或掩盖关节。此型以管状骨多见。(2)骨膨胀型:骨质不同程度膨胀性改变,可有粗大骨间隔;局部皮质变薄或增厚;皮质局部缺损或向外翘起,与软组织一起形成较大肿块;肿块内有不同程度高密度区或钙化斑。长骨和不规则骨均可见。(3)骨膜增生型:骨膜下血肿刺激骨膜增生,呈刺状和针状;个别骨膜新生骨可破坏,出现Codmam三角样改变;皮质受压变薄或消失。(4)软组织内型:沿肌肉走行方向呈椭圆形或梭形肿块,多在肌肉内,可在肌间隙或皮下脂肪内,肌间隙内假肿瘤有“流动感”。可出现一个或几个较大肿块,周围有一些小的“卫星灶”。骨皮质受压变薄,骨干变得粗细不均;多数肿块密度不均,CT值高低不一,边缘可清晰,有包膜;T1WI上病变不同部位呈低、等、高信号,T2WI和PD抑脂像上混杂信号更明显,部分肿块可相连;肌肉、肌间隙及皮下脂肪组织常受压变形。部分病例周围出现水肿,MRI上呈典型T1WI低信号,T2WI和FLAIR高信号,此型常伴有范围不同骨内出血。(5)关节型:骨端较大呈囊样膨胀骨质破坏,骨性关节面受累及,出现塌陷或结构消失;正常关节错位、结构消失,关节肿胀。此型与血友病性骨关节炎表现不同,后者表现为关节形态尚存在,骨端肥大增生,骨性关节面不整,间隙变窄,股骨髁间窝增大和加深,可有软骨下小囊样改变,常没有明显骨质破坏和关节结构部分或全部消失表现。各种检查方法价值:单发或多发病灶,单纯X线一般能提示病变存在,大体上进行观察,常不能明确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凝血因子化验结果。CT能够显示多次出血或出血时间长短不同,观察病灶密度变化多样性,新鲜病灶CT值50~80HU,陈旧出血CT值10~20HU,通过骨窗观察骨骼具体变化及血肿内钙化清楚可靠。MRI能够显示肌骨假肿瘤信号上不同变化,比DR和CT有较高价值,T1WI、T2WI或STIR抑脂序列能显示病变高低混杂血肿信号不同,一般能明确诊断;MRI能够确定假瘤的数目、大小、病变程度、与神经血管的关系以及伴随肌骨的改变。

鉴别诊断

轻型患者或单发患者,无出血病史,易误诊。肌骨假肿瘤需与骨巨细胞瘤(骨端偏心性、膨胀性、边界不清溶骨破坏,多有骨嵴)、骨囊肿(骨干偏一端、中心性、轻度膨胀、纵轴走行囊样骨缺损,边界清楚)、动脉瘤样骨囊肿(偏心、膨胀明显,皮质变薄,髓腔侧常有硬化)、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囊样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常有磨玻璃样密度,钙化,边缘硬化等多种征象并存)、骨肉瘤(瘤骨、强烈骨膜反应,破坏区无膨胀、软组织肿块及皮温高等特点)等鉴别。鉴别困难者,需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误诊原因往往是单凭DR片或缺乏病史以及对病变缺乏认识造成。对资料做综合分析是减少误诊较好的方法。

临床处理

肿瘤影像学范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例SABC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范围15~50岁,平均35岁,病程1~18个月。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和疼痛11例,4例为无痛性肿块,5例伴有运动障碍。所用15个病例均有X线平片检查,4例行MRI平扫和增强,14例行螺旋CT平扫、增强、CTA和3DMPR重建,其中3例同时进行MRI和CT检查。

1.2 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平片检查,3例采用普通X线照片,12例采用数字化X线照片(CR或DR)。MRI扫描设备采用Philip公司生产的Intera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体部阵列线圈,横断、矢状和冠状位扫描,SE序列T1W,TSE序列T2W,T2W SPIR压脂序列。造影剂为Gd-DTPA,剂量为0.1 mmol/kg体重,经肘前静脉注射。CT扫描10例采用GE Highspeed双层螺旋CT 行Spiral扫描。4例采用Philip64层螺旋CT做Spiral扫描。增强扫描采用双桶高压注射器,欧乃派克80 ml以及生理盐水50 ml,注射速率3.0 ml/s,程序自动检测扫描部位的较大动脉,ROI内的平均CT值达到100Hu时,触发增强扫描。在Philip-EBW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

2 结果

2.1 术前影像学诊断

15例SABC,其原发骨病变包括:骨巨细胞瘤(GCT)8例、软骨母细胞瘤(CHB)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B) 2例、骨纤维肉瘤(FSB) 2例、软骨肉瘤(CHS) 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 1例。15例术前影像学诊断对SABC和原发骨病变都正确的有8例,在误诊的7例中,误诊为PABC 5例。

2.2 X线平片、CT和MRI影像学综合表现

15例SABC,发生部位以长管状骨最常见,共10例,其次是盆骨2例,脊椎骨1例,肩胛骨1例,足骨1例。综合其X线平片、CT和MRI影像学资料,其征像包括:①囊状膨胀性骨破坏9例,溶骨性破坏3例,8例呈偏心性、3例为中心性破坏;②5例骨皮质中断、包壳不完整,其中2例出现软组织肿块;有明显硬化边的8例,无硬化边或边缘不清晰6例;③15例患者中在CT和MRI均见多发囊变和液-液平面征像,MRI发现液-液平面的数量多于CT,MRIT2WI横断位和矢状位是观察液-液平面的最佳序列,其中7例液-液平面≤5 个,8例>5个,最多达到14个;在T1W液-液平面上半部信号低于下半部,T2W上半部信号高于下半部,CT扫描液-液平面的上半部密度低于下半部;④12例病灶内出现分隔;在X线平片、CT有明显的骨性分隔的6例,在MRI出现囊壁或纤维分隔的3例,纤维分隔在T1W和T2W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分隔可见明显强化;⑤8例在CT或MRI上肿块内可见实性部份,在CT和MRI增强扫描时,实性部份通常强化明显;6例肿块内可见增粗迂曲的供血动脉,CTA重建可显示供血动脉的来源动脉,未发现动静脉瘘;⑥15例中出现病理骨折6例,骨膜反应5例,其中1例可见Codman三角;⑦邻近骨髓和软组织内出现水肿3例。

3 讨论

3.1 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继发ABC对影像学诊断的影响

影像学是诊断ABC的重要手段,典型的PABC X线表现为皮质旁或骨膜下的偏心性、吹气球状的、具有分房的膨胀性病变。CT和MRI可明显提高ABC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其重要作用在于发现肿瘤内多发囊状血腔,其在CT和MRI表现为液-液平面征象(平片无法显示此征象),此征象的病理基础是囊内充满血性液体,血浆与细胞分离,有形成分沉积于下方,而上方为血浆的液体成分,因而出现不同密度和不同信号差异的交界面。MRI发现此征象的敏感性远高于CT,因为沉淀的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具有很强的顺磁性,在T2W显示明显的低信号,而上层的血浆则为明显的高信号。而CT只有当细胞沉淀到一定程度,显示出密度差别时才能够显示。本组15例SABC,诊断正确8例,诊断准确率57%,说明大多数的SABC同时具有其原发肿瘤和ABC的影像学特点,结合多种影像学资料,作出正确的诊断并不难,SABC的影像学诊断另一关键问题是发现肿瘤的实性部分,因为实性部分通常与伴发的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密切相关,肿瘤的实性部分大小不一,可表现为位于肿瘤边缘部的实性结节,也可在实性的基础上,密布大小不等的含血囊腔,甚至占到肿瘤的大部。部分的误诊为PABC,实性部分血供丰富,增强扫描呈高度强化,3D-CTA和MRA有利于发现肿瘤供血动脉和了解病变有无血管畸形。

3.2 SABC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

X线平片是SABC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也是定性诊断和组织学分类重要影像学手段,但单一的X线检查无法区分肿瘤的囊性和实性部分,因而螺旋CT和MRI另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发现肿瘤的实性部分,肿瘤的实性部分大小不一,可表现为位于肿瘤边缘部的实性结节,也可在实性的基础上,密布大小不等的含血囊腔,甚至占到肿瘤的大部,但以前者为多。尽管MRI具有以上的优势,但单独依赖MRI进行诊断,仍然是不全面的,可能会因为过度强调液-液平面征,诊断为原发性ABC,而忽略了伴随肿瘤在X线平片上的其他影像学征象。

综上所述,SABC并不少见,充分理解其病理组织学基础,并选择恰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X线+MRI或X线+CT)对其正确诊断非常重要。对于X线上出现偏心性、囊状膨胀性的骨破坏,MRI或CT上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并可见多发液-液平面时,不应单独诊断为ABC,而应充分考虑到骨原发性肿瘤继发ABC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刘子君.骨关节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33.

肿瘤影像学范文3

1影像组学的定义及方法概述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及成像手段的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医学图像数据量也越来越大,对图像获取和存储方面的质量控制,使得规范化、多模态的影像大数据集的建立成为可能。过去处理及使用小样本量图像数据的方法和模式,显然不能对图像的大数据信息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荷兰学者Lambin于2012年首次提出了影像组学(Radiomics)的概念[9],作为一种新兴的利用医学影像大数据对疾病进行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可以从医学图像中获得更多客观定量、肉眼难以鉴别的影像学特征,再将其转换为可挖掘的高维数据信息,从而实现图像到数据的转换[10,11]。通过大量的自动化数据特征化算法的使用,影像组学能有效实现图像的采集与重组、病灶的分割及勾画,并通过对病灶影像组学特征的提取与筛选,最终完成影像组学模型的建立[11,12]。近些年来,影像组学已广泛应用于不同疾病的研究之中,在疾病检测、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深度学习(Deeplearning)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减少了传统影像组学人工提取数据特征的步骤,极大地缩短了从病灶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到最终影像组学模型建立的时间,进一步促进了影像组学技术在医学图像处理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

2影像组学在肝脏非肿瘤性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2.1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诊断评估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的过渡阶段,主要是由含大量胶原蛋白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过度沉积于肝小叶周围所引起,这些过度沉积的ECM阻碍正常肝细胞与血液间的物质交换,并最终引起肝细胞的的坏死、变性,从而诱发了肝纤维化等一系列的慢性肝损伤的过程。组织学上肝纤维化及部分肝硬化经治疗后可逆[14],因此早期精准地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十分重要。作为诊断是否存在肝纤维化和评估肝纤维化分期的“金标准”的肝活组织穿刺检查有创、可重复性差,并且肝纤维化的不均质性、穿刺活检样本量较少等因素,均会影响肝纤维化分期的准确性[13,14]。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方法,可以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程度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Park等[7]回顾性搜集436例不同肝纤维化患者的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图像并构建影像组学肝纤维化指数模型,通过与肝活检结果对比并内部验证剔除相关性较低的特征,最终建立与肝纤维化分期相关性较高的模型,进行前瞻性验证后发现其诊断F2~F4、F3~F4级肝纤维化及F4级肝硬化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78%,79%、82%,92%、75%;表明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扫描肝胆期图像的影像组学分析能较为准确地进行肝纤维化的诊断及分期。Wang等[15]搜集12个临床医学中心,398例患者共1990幅超声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图像,采用深度学习算法之一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neuralnetwork,CNN)建立了超声弹性成像深度学习影像组学模型,并以肝活检作为金标准进行模型诊断效能的评估,结果显示该模型可显著提高对肝纤维化分期的准确性,其对肝硬化(F4)、晚期纤维化(≥F3)和显著性纤维化(≥F2)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高达0.97、0.98和0.85,表现出极佳的诊断效能。有研究[16]采用纹理分析的方法对212例不同病理分期肝纤维化患者和77名志愿者肝脏多层螺旋CT图像进行分析后发现,随着肝纤维程度的逐步加重,由纹理分析所获得的峰度和偏斜度是逐步减低的,而平均灰度强度、熵则表现为依次增高,在区分不同分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时均显示出较高的诊断效能,特别是在诊断肝硬化(≥F4)时,峰度和偏斜度的诊断的AUC值分别为0.86、0.87,表明纹理分析不仅有助于检测肝纤维化的存在,还可用于肝纤维化的分期。综上所述,基于多种成像手段所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均表现出较高的评估诊断效能,故影像组学的发展,可能为临床上早期发现、及时准确评估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程度提供帮助,但基于不同成像手段所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间性能差异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2.2门静脉高压及GOV破裂出血风险的评估

肝硬化失代偿期常伴随门静脉高压症的出现,其严重程度与肝硬化所导致的相关并发症如GOV、肝性脑病、腹腔积液等密切相关,因此,准确地评估门静脉高压程度十分重要。但是,目前评估门静脉压力变化的金标准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venouspressuregradient,HVPG)为有创检查、且费用较高,不利于临床常规开展[17,18]。GOV破裂出血是晚期肝硬化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显示近50%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可出现GOV,在肝功能C级的患者中,GOV出现概率高达85%,食管胃十二指肠内镜是诊断GOV的“金标准”[19],主要通过观察内镜下GOV的范围、程度及“红色征”等进行出血风险的评估,但内镜检查对于GOV程度严重的患者可重复性差。影像组学的出现,为门静脉高压及GOV破裂出血风险的无创性评估提供了新的选择。Liu等[20]基于222例不同程度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增强CT图像构建了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clinical-lysignificantportalhypertension,CSPH)的非侵入性影像组学模型,并通过4个外部验证队列中163例患者,对该模型的诊断性能进行了前瞻性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不仅在内部验证集中诊断CSPH的AUC值高达0.849,在4个外部前瞻性验证队列中,该模型诊断CSPH的AUC值也分别高达0.889、0.800、0.917、0.827,提示该影像组学模型可作为无创检测肝硬化CSPH的一种准确方法。Yang等[21]通过分析两个临床医学中心共29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脏三期增强CT图像,从门静脉期CT图像提取出21个与GOV出血关系密切的影像组学特征,并结合了3个临床特征(性别、门静脉高压、门静脉栓子有无),建立了用于预测乙肝肝硬化患者继发GOV出血的CT影像组学模型,结果表明该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效能明显优于临床模型(AUC0.83vs0.64),对于GOV破裂出血的预测,在训练队列与验证队列中,该模型预测的准确率分别为76%、73%,是一种有效预测GOV破裂出血的无创性方法。此外,还有研究[22]基于169个门静脉高压患者的CT图像,建立了一个肝、脾特征联合的影像组学模型,并对62例接受GOV治疗的患者进行了验证队列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用于门静脉高压的诊断,还可用于GOV出血复发风险的预测,以29.102mmHg为最佳截断值时,相应的AUC可高达0.866,提示该影像组学模型可作为无创、精准预测继发于门静脉高压症的GOV治疗效果的有效的参考指标。影像组学无创、可重复性强,在门静脉压力及GOV出血风险的评估中潜力巨大,但模型预测效能的稳定性及泛化能力,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进行证明。

2.3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

肝脏储备功能状态的准确评估,关乎肝病患者,尤其是肝癌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23]。Child-Pugh分级评分系统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肝脏储备功能评分标准,但Child-Pugh分级具有高度的变异性,易受患者胆汁排泄、门静脉栓子形成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临床工作中对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准确性[24,25]。影像组学通过高通量的提取和处理图像信息,可以对疾病进行更准确、更全面的评估。Simp-son等[26]对12例接受大范围肝切除术后并发肝功能不全和24例未出现肝功能不全患者的术前CT图像进行纹理分析,发现术后并发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前CT上肝实质的质地明显不同,术后并发肝功能不全者不仅对称性较差,均匀性也较差,并且两组患者纹理特征之一的熵值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故从术前CT图像中提取的纹理特征,可用于预测患者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概率,可作为提供术前风险分层的另一种手段。Zhu等[27]基于101例患者的术前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图像,使用影像组学的方法从肝胆相图像中提取了61个影像组学特征,并最终筛选出5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建立术前预测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像组学模型,其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预测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概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模型预测的AUC值高达0.894,可用于预测肝硬化患者肝大部切除术后的肝功能衰竭。Zhou等[25]通过100例不同肝脏储备功能肝硬化患者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图像所建立的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预测肝脏储备功能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的效能,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其预测肝脏储备功能Child-PughB+C级患者的AUC值分别为0.88和0.86。影像组学在肝脏储备功能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不同病因患者间肝脏储备功能影像组学特征间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所建立评估肝脏储备功能模型的泛化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4与肝脏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准确判断,对于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患者的预后来说十分重要。但部分非肿瘤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良性肿瘤性病变和恶性肿瘤性病变之间影像学表现存在交叉,易出现误诊。影像组学能深度挖掘医学影像图像的影像特征信息,从而降低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误诊率。Suo等[28]通过纹理分析的方法对20例肝脓肿患者及26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增强CT图像分析后发现,纹理特征之一的熵值能较为准确区分肝脓肿与肝脏恶性肿瘤,其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1.8%、88.0%,AUC值高达0.888。Nie等[29]基于55例非肝硬化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和101例肝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从增强CT图像中进行病灶勾画后提取了4227个影像组学特征,通过降维方法将其缩减为10个影像组学特征,并联合性别、年龄,病灶大小、形状、中央瘢痕征有无等主观评价条件构建了一个用于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与肝癌的影像组学模型,结果显示该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区分两者的AUC分别高达0.979和0.917,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而钟熹等[30]对31例患者肝硬化结节常规T2WI序列进行纹理分析的结果之中,纹理参数如对比度、逆差距,能量、相关性、熵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能有效进行小肝癌及局灶性增生的鉴别诊断。有研究[31]运用机器学习算法之一的随机森林算法,通过获取动脉期CT图像纹理特征及性别、年龄等临床特征,建立了肝脏富血供病变类别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其诊断肝腺瘤、局灶性结节增生及肝细胞癌的准确率分别为91.2%、94.4%、98.6%。以上结果提示:影像组学对肝脏非肿瘤性病变及肿瘤性病变有较强的鉴别诊断效能,能显著提高肝脏局灶性病灶的影像诊断准确率。

3肝脏非肿瘤性病变影像组学的挑战与展望

肿瘤影像学范文4

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被确诊为孤立性纤维肿瘤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24例患者对比观察,其中行CT检查的有20例,平扫和常规增强的有12例,平扫和三期增强的有6例,单纯平扫的有4例,MR平扫和增强的有9例(其中有2例为动态增强扫描)。

结果:24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发生于患者全身不同部位,胸壁12例,肺部、胰腺、背部、纵膈、鼻腔、右大腿、眼眶、左上肢各1例,颈部4例。为组织学恶性的有6例,其范围大于10厘米的有5例。CT影像显示有:多数轮廓分页12例,多边界清楚11例,肿瘤多以实性为主8例,肿瘤边缘伴有钙化现象且形状为斑点或短弧形的有4例。18例增强患者的肿瘤均有不均匀强化,平扫且三期强化的6例患者都出现持续强化。MRI结果为:肿瘤轮廓为多分页的有8例,多边界清楚的有6例,肿瘤物质为实性的有8例。根据T2W1结果,患者的肿瘤实质均有低信号夹杂且有不均匀强化现象,动态增强扫描的2例患者均呈早期并持续强化。

结论:从其发病部位上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发病部位较广泛,其患病人群多集中在老龄患者(平均年龄均在50岁以上),患者的肿瘤多为实性,,影像学表现差别较小,其确诊依据多为患者疾病病理特点。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性肿瘤MRI体层摄影术病理特点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028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022-01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常发生于胸膜,病理形态较多,较易与梭形细胞肿瘤混合的,少见的间叶性肿瘤[1]。临床上免疫组化是常用的诊断和鉴别手段[2]。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以我院的24例被确诊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患者进行影像学、病理特征和临床症状的总结,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相关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被确诊为孤立性纤维肿瘤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10例,女性患者有14例,年龄为45-78岁之间,平均为58.2±2.4岁,50岁以上的患者有20例(83.33%)。在患者手术切除后对其进行免疫组化检查。

1.2一般方法。20例患者进行CT检查,平扫和常规增强的有12例,平扫和三期增强的有6例,单纯平扫的有4例。增强扫描的患者均进行肘前静脉碘海醇团注。MR平扫和增强的有9例,其中有2例为动态增强扫描,其扫描序列为:SE-T1W1,TSE-T2W1,T1W1脂肪饱和,T2W1脂肪饱和。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

2结果

2.1病灶。胸壁12例,肺部、胰腺、背部、纵膈、鼻腔、右大腿、眼眶、左上肢各1例,颈部4例,其中最大的长度为16厘米,处于患者盆腔部位,最小的长度为3厘米处于患者鼻腔。为组织学恶性的有6例,肿瘤部位为胰腺、左上肢、胸壁、右大腿,4例长度均在13厘米以上。

2.2影像学表现。

2.2.1CT影像。多数轮廓分页12例,多边界清楚11例,肿瘤多以实性为主8例,呈囊实性的有10例,2例为囊性(胰腺、肺部),另有4例难以通过平扫得出结果。经平扫发现肿瘤为实质的其表现为肌肉样密度,15例密度不均,5例密度均匀。肿瘤边缘伴有钙化现象且形状为斑点或短弧形的有4例。18例增强患者的肿瘤均有不均匀强化,平扫且三期强化的6例患者都出现持续强化。

2.2.2MRI影像表现。肿瘤轮廓为多分页的有8例,多边界清楚的有6例,边界不清楚的有1例,2例为恶性肿瘤,肿瘤物质为实性的有8例,另有1例为囊实性。根据T2W1结果,患者的肿瘤实质均有低信号夹杂且有不均匀强化现象,其中有2例为高信号含低信号,4例为低信号含高信号,3例为高信号含低信号并有多发囊变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的2例患者均呈早期并持续强化。

3结论

3.1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病理特征及临床症状。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作为一种较为少见的间叶组织肿瘤,其显微镜下结构为梭形或卵圆形细胞,生长排列方式并没有固定结构,存在富细胞区和少细胞区,其患病部位常有粘液样变性、坏死和出血症状。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细胞起源在目前被认为是原始间充质干细胞。该疾病多为单发,多发的情况较为少见,胸膜是最为常见的发病部位。而口腔、颈部、鼻腔等头颈部位也较常见,肺部、胰腺等部位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较为罕见。本次试验中,发病部位处于胸膜的有12例,占据比例为50%,其次为头颈部,符合一般规律,因此可以推断为浆膜组织是该疾病的多发区。从临床上讲,肿瘤是否可以完全切除是该疾病预后的重要标准,其复发率能够在完全切除后得到降低。

3.2影像学表现。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均为边界清晰者较多,轮廓呈分叶状者较多,实质多为肌肉样密度[3]。肿瘤实质的低密度区与硬化的少细胞区有着直接的联系,一般认为,胶原纤维对低密度区的形状有着决定作用[4]。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囊性肿瘤较为少见,本组试验中也仅出现3例。患者肿瘤内的黏液样变、胶原纤维组织硬化区、细胞丰富区与缺乏区的比例和出血等共同作用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T2W1信号,导致其多样性,其中,细胞丰富区的信号稍高,黏液样变的信号高(也可由囊边或坏死导致),胶原纤维丰富区的信号低,等信号则代表细胞未完全硬化并较为缺乏,同时其胶原纤维较丰富。对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研究多依靠CT检查,MRI成像技术的研究参与度较小。

综上所述,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需要根据其病理特征,MRI影响仅能反映其病理成分,同时,可切除性是该疾病的重要预后指标。

参考文献

[1]王坚,朱雄增.软组织肿瘤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8-124

[2]余长亮,余永强,张诚,等.下肢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影像学表现(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9(06):541―544

肿瘤影像学范文5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湖南省衡阳市 421001

【摘 要】目的:研究及探讨放射影像学CT 及普通平片在颌骨肿瘤方面的表现及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2 例颌骨肿瘤患者,获取患者颌骨放射影像学CT 及普通平片,分析其在颌骨肿瘤方面的表现和诊断。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有6例患造釉细胞,所占比例为18.8%,排在首位,其次是巨细胞瘤和成骨细胞瘤。在颌骨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成骨肉瘤,有5 例,占15.6%,其次是纤维肉瘤和软骨肉瘤。结论:放射影像学CT 及普通平片结合可全面细致的对患者的颅底骨进行检查,确定颌骨肿瘤的大小、部位、形态和影响范围等,有助于医生临床上诊断和治疗。患者颌骨有疑似占位性病变的情况时,要进行全方位检查,尽早地排除恶性病变,防止侵犯其周围的正常组织器官。

http://

关键词 放射影像学CT;普通平片;颌骨肿瘤;诊断

基金资助: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JJ2086);衡阳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2013KJ52)。

骨肉瘤是在人体骨骼系统中的一种最普遍的恶性肿瘤,而在骨肉瘤中,颌骨肿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患颌骨肿瘤的患者比例仅仅是患骨肉瘤患者的6% ~ 9%。颌骨肿瘤患者在临床上的病症表现差异较大,缺乏统一性和特征性。本文在医院所收治的颌骨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32 例,回顾性分析其颌骨肿瘤的医学影像资料,比较放射影像学CT 和普通平片这两种不同医学影像资料的表现特点和检查方法,从而准确地选择颌骨肿瘤方面合适的医学影像资料,提升临床上对颌骨肿瘤诊断和治疗水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3 年10 月~2014 年10 月期间所收治的32 例颌骨肿瘤患者,其均符合关于颌骨肿瘤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25 例,女7 例,年龄在13 ~ 72 岁之间,30 岁以上的患者占到81%,14 例患者有饮酒史,而嗜好烟酒的有10 例。同时,在32 例颌骨肿瘤的患者中,17 例患者肿瘤保持固定不动,22 例患者肿瘤表现比较硬,20 例患者在局部按压有疼痛感,6 例患者的牙齿有牙痛、牙松、脱牙现象。

1.2 方法

(1) 治疗方法。在32 例颌骨肿瘤的患者中,有24 例实行肿瘤切除手术,有3例患者实行局部刮出,剩下的5 例患者,由于自身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原因不便于实行手术化疗。对32 例患者都进行长时间的随诊、追访和复查,对比其治疗效果。

(2) 影像资料获取方法。32 例患者都采用普通正位、斜位和侧位等拍摄各自的颌骨平片,其中9 例患者拍摄有CT 扫描片,6 例患者拍摄有颌面骨CR 片,2 例患者拍摄有用于口腔科诊断的拍牙片。

本院在影像资料获取上的硬件设施有多层螺旋4 排机器,其完全达到扫描患者颌面骨的标准,主要的硬件数据:重建间隔2mm,螺距1.5mm,扫描层厚度2mm,扫描时间1.0s,扫描电压140kV,扫描电流200mA。

2 结果

2.1 造釉细胞瘤影像资料

其表现为,颌骨呈现囊状,骨质透亮,根据其临床结构可以分为单房型、多房型和蜂窝型3 种类型。其中:

(1)单房型:房室呈现标准的圆形或者卵圆形,边缘整齐、清晰,瘤体形态较大且包膜完整,骨壁受到瘤体压迫而使得骨质凹陷,因此产生有边缘切迹或锐利的单囊状改变,瘤内可含牙根部,周边可硬化;

(2)多房型:房室呈现标准的圆形或者卵圆形,边缘清晰,内呈多房状,大小不等且透亮。因为肿瘤表面有大小不相同的结节,呈现肉芽状,突入到骨壁,发生大小不等的多房性改变。

(3)蜂窝型:房室呈现卵圆形或者不规则形,边缘清晰,内呈蜂窝小房,房壁较厚,之间有比较明显的透亮区,内呈现点状钙化。

2.2 牙根侵润型医学影像资料

其表现为牙根推移或中断,牙槽透亮,呈骨蜂窝状。这是由于一旦肿瘤突入纤维包膜,便能够沿着牙根之间的槽浸润,引发牙根浸润征。

2.3 周边硬化型医学影像资料

其表现为瘤缘呈现密硬化,环绕在肿瘤的周边。这是因为患者肿瘤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生长并膨大,对骨壁产生压迫,导致周边硬化。2.4 颌骨恶性肿瘤医学影像资料

(1)颌骨肿瘤较早的临床表现为:边缘模糊,骨密度降低,骨小梁遭到破坏。

采用MPR 及薄层高分辨CT(HRCT) 扫描颌骨,能今早的发现颌骨肿瘤的可疑病灶,这是临床上诊断早期颌骨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2)颌骨呈现溶骨性的破坏,骨质呈现虫蚀状、斑片状的破坏,边缘不够清晰、整齐。

(3)瘤体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肿瘤骨形成和骨破坏在交替着进行。

3 讨论

在颌骨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比恶性肿瘤要常见。在本次研究中有6 例患造釉细胞,所占比例为18.8%,排在首位,其次是巨细胞瘤和成骨细胞瘤,其结果符合邹氏统计中关于造釉细胞瘤是牙源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这一观点。在颌骨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成骨肉瘤,其次是纤维肉瘤和软骨肉瘤。

颌骨肿瘤的鉴别和诊断主要有:

(1)造釉细胞瘤:其在中青年中比较多见,病程较长,常发生在下颌骨。

(2)颌面骨髓炎:其以牙源性居多,病程长,通常以病牙为中心,伴有骨硬化和增生。

(3)颌骨恶性转移:其主要是患者其他部位的瘤细胞转移到颌骨骨髓,造成颌骨骨质破坏,在齿根周围发生溶骨性破坏,会引发患者唇部麻木。对于巨细胞瘤、造釉细胞瘤、圆柱瘤的放射影像CT 不典型的需要另行细胞学检查。

放射影像学CT 及普通平片对于颌骨肿瘤的诊断价值主要表现在:如果患者的肿瘤呈现单房性,且边缘整齐、清晰,包膜完整,予以手术刮除;如果患者的肿瘤呈现多房性,边界欠锐,可能有局部浸润,因此予以切除术,防止患者肿瘤的复发。

综上所述,放射影像学CT 可全面细致的对患者的颅底骨进行检查,确定颌骨肿瘤的大小、部位、形态和影响范围等,有助于医生临床上诊断和治疗。患者颌骨有疑似占位性病变的情况时,要进行全方位检查,尽早地排除恶性病变,防止侵犯其周围的正常组织器官

http://

肿瘤影像学范文6

【关键词】CT影像;放射治疗;肿瘤热疗

1引言

热疗与放射治疗的综合应用是目前控制恶性肿瘤的重要方式,在临床诊断中对经过热疗与放疗诊治的患者进行评价部分病例判断结果并不精准。其中与瘤体表面出现坏死液化存在较大关联性,进而促使CT扫描表现为低密度区,随访此类患者可长期稳定无肿瘤复发。本研究针对本院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评估肿瘤热疗中CT影像加放射治疗的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2资料与方法

2.1资料选取针对本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126例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热疗结合放射治疗。126例患者中,72例男性,54例女性。患者年龄区间为12至79岁,平均年龄为(52±5.6)岁。肿瘤患者热疗部位包括四肢、胸腹壁、头颈部等转移或表浅原发肿瘤。肿瘤部位分别为:29例头颈部肿瘤,17例肺癌,16例胃癌,15例肉瘤,15例食管癌,19例乳腺癌,9例恶性黑色素瘤,6例皮肤癌,6例直肠癌,3例肾癌。患者肿瘤距离体表深度从2至8cm不等,肿瘤最小为(2cm×2cm×2cm),肿瘤最大为(15cm×17cm×9cm),患者肿瘤平均体积为237cm3,除此之外8例头颈部鳞癌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病例采取单纯放射治疗。2.2肿瘤热疗方案本研究采用上海华源全身肿瘤深部热疗机作为热疗仪器,热疗同时行吸氧及心电监测的辅助治疗。测温时利用多点热电偶传感器,以探头或探针通过人体自然管道(直肠、口腔)等进行温度测量,同时在患者肿瘤体表预留测温针,在加温时设置5个测温点。采用相应的热参数作为肿瘤中心区域判断依据,当温度达到41.5℃以上时,累积完成30min以上的加温治疗。患者疗程以每周2~3次热疗为主,加温时间在90min以内。放射治疗后在30min以内完成热疗,每周共计4到10次。以上海伽马星钴60陀螺放射治疗机作为放射治疗设备,依据患者肿瘤为主采取相应的r射线干预,6次/周,3至5Gy/次,总剂量为60至70Gy。影像设备采用GE公司的3.0磁共振和GE公司的宝石能谱CT进行分析。2.3疗效观察及评价所有总量患者在进行放射治疗与热疗之前均采用CT进行扫描,部分患者采取了加强扫描,主要了解并掌握患者病灶位置的变化情况,以及实质瘤体内的密度变化情况,以及在低密度区占到瘤体总体积的比例。针对瘤体内出现过或已经坏死液化的患者,采取治疗后每月定期检查CT值变化区间。同时针对本次研究中6例单纯采取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了CT值变化记录。根据实体瘤的临床疗效作为评价与鉴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以日本热疗学会提出的CT图像肿瘤内低密度区所占瘤体比例作为临床疗效的综合评定结果。衡量标准为:CT显示大于80%低密度区比例为CR完全缓解,50%至80%为PR部分缓解,小于50%时视为NC低密度区无变化。2.4统计学方法收集肿瘤患者治疗期间的相关信息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代表,以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近期疗效比较治疗后实体瘤126例患者中,CR为26例。其余100例用CT图像判断(不需要CT图像来评估所有肿瘤CR病例)。在21例肿瘤中,肿瘤密度低,表明肿瘤有液化坏死,但79例肿瘤中无低密度区。在PR和NC患者中,只有部分病例出现液化坏死,并非所有的PR和NC患者都能出现,因此CT影像判断的应用仅适用于机体液化坏死的病例。用实体瘤评价23例肿瘤液化坏死的疗效,并与CT低密度区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3.28例患者瘤体变化比较对瘤体出现液化坏死的26例中8例患者测定了治疗前后瘤体内CT值变化,患者评定结果如表2所示。3.3远期疗效比较以CT影像学评价CR治疗的10例患者24个月内未见明显异常,病灶稳定。行肿块切除4例,行瘤体穿刺活检6例,病理鉴定凝固性坏死,未见肿瘤细胞。以CT影像学分析10例PR患者中,8例患者12个月内复发,NC病例中2例为6个月内复发。以实体瘤消退程度鉴定126例患者中,26例患者CT图像鉴定结果1年局内部控制率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如表3所示。

4讨论

CT扫描是目前最为直接和可靠的检测肿瘤体液坏死的方法。CR在CT扫描中的特征变化为两方面:一方面,平扫可见大面积低密度区,肿瘤壁不清晰;另一方面,肿瘤壁环或蛋壳样的扫描增强,肿瘤的囊性病变增强。CT成像在评价热疗疗效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肿瘤大小的变化得以明确。其二,肿瘤的液化坏死范围得到有效判断,高温后液化坏死区的扩张仍能促进热疗的有效性。其三,热疗后CT扫描显示肿瘤具有特征性,可作为CR在影像学中的判断依据。然而,当肿瘤的壁厚不均匀时,体内存在结节状增强或不均匀增强,提示肿瘤不被控制。在本次研究中发现,治疗后肿瘤实体消退的100例患者中,21例CR完全缓解,79例NC无变化和PR部分缓解。依据CT影像学分析26例肿瘤液化坏死的患者中,10例(低密度区>80%),10例(低密度区超过>50%),6例(低密度区超过<50%)以CT影像学评价CR治疗的10例患者24个月内未见明显异常,病灶稳定。行肿块切除4例,行瘤体穿刺活检6例,病理鉴定凝固性坏死,未见肿瘤细胞。以CT影像学分析10例PR患者中,8例患者12个月内复发,NC病例中2例为6个月内复发。以实体瘤消退程度鉴定126例患者中,26例患者CT图像鉴定结果1年局内部控制率与生存率,组间比较并无明显差异。由此可以明确,在临床诊断中针对整理患者实施热疗与放射治疗进行临床判断,必须依据实体肿瘤大小,以及根据CT影像学对实体肿瘤低密度区域的实际变化作为综合判断结果,进而提高临床诊断精准度。

【参考文献】

[1]李光骁,陈晓明.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治疗肺肿瘤的对比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36(05):724-727.

[2]翟渊鹏,王海英,王雁,李佳睿.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老年肝癌的效果及肿瘤残留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0):2475-2477.

上一篇企业增值税

下一篇影像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