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范例

对分课堂教学

对分课堂教学范文1

关键词:核心素养;对分课堂;大学英语

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问题,是当代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很多国家和组织纷纷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都提出了培养核心素养的纲领或计划。大家的共识是:当代教育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导的传统模式转向以培养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模式,必须着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和品格。随着全球化迅速发展,国际交流和文化沟通变得频繁,根据2015年公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此目标与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基本一致,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要培养具备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的人才。

1对分课堂模式概述

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在2014年提出的“对分课堂”“重新分配了教学中的权利与责任”,“体现了对学生的最大尊重,为课堂营造了一种民主、对话、开放、自由的氛围”(张学新,2017),经过国内教师们在教学中的验证,具有很大的优势。“对分课堂”将课堂时间进行重新分配,一半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学生进行交互式学习,以课堂讨论为主。整个过程包括三个环节:讲授(Presentation)、内化(Assimilation)、讨论(Discussion),简称为PAD。中间内化环节是“对分课堂”的主要特色,在教师讲授之后,留给学生时间对讲授内容进行内化吸收,让学生有备而来地参与讨论环节,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学生课下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进行个性化内化并吸收所讲授的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这种有备而来的讨论有利于提高讨论质量,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开展有效讨论。“隔堂讨论”符合学习过程基本的心理学规律,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另外,也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2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实施

笔者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尝试采用对分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2.1语言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教学内容包括本单元的词汇、课文教学、语法知识、长难句和写作等。教师的讲授主要围绕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核心词汇进行讲解,文章的语法点概述、长难句的分析及写作技巧引导,这些内容在第一周(2次课)讲授。第二周布置相关作业,由学生自主完成,填补空白。比如其他词汇学习,语法点深入学习、类似长难句的分析和写作练习等。学生通过一周的个性化学习,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来选择学习内容,发现自身无法掌握的知识并带到下次课来讨论,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记忆更深刻,还能在讨论环节发挥力量,体验成就感。第三周的第一次课时讨论阶段,学生们5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这个过程要求每人发言,学生语言能力得到锻炼,有助于语言能力的培养。

2.2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线教师经常抱怨,当代大学生最欠缺的是自主思维的能力。在对分模式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阶段,通过教师的讲授(Presentation),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了一个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知识模块,针对性进行思考,特别是开放式的问题,形成自己对某种现象的看法,并能在讨论环节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他人交流后再思考,不断培养自身思维的逻辑性、客观性,这是一个思维能力提升的阶段。

2.3文化品格的培养

对分课堂第一阶段,教师对本单元的文化背景进行介绍,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量,积累文化知识,理解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视野会更加开阔,也相对更加宽容,可以塑造良好的文化品质。

2.4学习能力的培养

不言而喻,对分课堂的一半时间是给学生来进行独立学习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分配学习任务,学生理解所教授的知识,并在独立学习中学会运用知识,经过思考过程,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与他人讨论的过程中,吸收别人的观点和看法,优化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达到知识迁移和思维创新的目标。每个阶段,都促进了学习能力的提升。

3对分课堂实践反思

经过一个学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笔者将对其中的收获和思考进行总结,以便同行借鉴参考。

3.1教师层面

在对分课堂中,老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者、观察者、总结者。对教师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表现为对教学资源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和自我管理。具体体现在:教师要对课堂讲授的内容进行重难点分析,做到“精讲留白”;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科学分组,引导他们开展积极有效的课堂讨论;及时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进行反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内化吸收阶段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此外,对分课堂模式的顺利实施也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课堂掌控能力,教师在课堂讲授时间和课堂讨论时间分配方面要灵活,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状态儿随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课堂讲授和讨论活动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另外,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也是需要提升的,在对学生讲授知识点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

3.2学生层面

对分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生,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探索、思考问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运用英语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当学生正确性观点得到其他组员和同学认可时,产生成就感,会增强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其他同学讨论中会发现自己知识上和语言能力的不足,产生求知欲。对分课堂能实现将求知心理转化为学习动力的效果。但是,在内化吸收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比较明显,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要学会查阅资料、归纳总结,培养的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品质。

4结束语

笔者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发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课堂上能引起学生积极性,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并能将自己的思想用英语准确表达出来,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课后扩大阅读量,进行有目的的学习,丰富了知识,提升了自学能力和文化素养;学生经过对教师所布置问题的思考,形成个人的观点,对分课堂中的讨论过程交流思想,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可见,对分课堂是符合现代教育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是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有效教学模式和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湛妍,赵婉莉,等.对分课堂之大学英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46-48.

[2]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4.

对分课堂教学范文2

[关键词]OBE理念;对分课程;教学模式;制药分离工程;实践

2016年12月,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共同编制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其对人才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2017年6月,教育部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这一举措极大地推进了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引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主动对标《华盛顿协议》和中国工程教育认真标准要求,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将“成果导向教育、学生中心、持续改进”三大基本理念切实地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理念于1981年由Spady等人提出,经过四十年的教育实践检验,OBE理念因其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中所体现出的优势逐渐被高校和企业所接受并在很多国家教育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2016年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会员国,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标准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自此OBE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被广泛地推行且被具体地落地到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这为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了保证。OBE理念关注学生经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以社会对工程人才能力的期望以及学科发展的现状确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再由毕业要求确定课程体系,通过这一反向设计的过程,OBE理念被融入至教学大纲中并最终被贯彻于具体的教学环节[2]。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是确保OBE理念能够被融合于教学过程的保证。2014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了“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3],在此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中心地位被充分地体现,这也正与OBE理念中“以学生为中心”相契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能最大程度地完成相关课程“高效课堂”的构建。制药分离工程课程是一门与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和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密切相关的必修课程,具有鲜明的工程应用特色,作者基于OBE理念结合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就其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基于OBE理念改进教学大纲

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2017年我校开设制药工程专业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医药健康行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制药分离工程是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共有16章,32学时),第一章绪论部分简单地介绍了制药分离过程的运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后面十五章内容分别详细地介绍了不同的制药分离技术以及其技术原理和工艺流程。目前,关于制药分离工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内容多,课时量却很少。教师主要采用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被完全忽略;(2)制药分离工程具有鲜明的工程应用特色,但是课程团队中没有具有工程教育背景的教师,都是理科出身,缺乏对工程教育的认识和工程领域的实际工作经历,这直接导致这门课在课堂教学中缺少工程性;(3)课程评价体系单一,仍然以考试成绩为主,忽略了课程过程性评价,这些都是造成学生课堂参与度低且学习积极性差的原因,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2018年,制药工程系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OBE理念重新编写了人才培养方案,之后我们按照OBE理念对制药分离工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构:首先根据培养方案确定该门课程支撑的相关毕业要求,然后根据每一条毕业要求确定该门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最后根据毕业要求指标点确定该门课的课程目标:了解制药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对分离过程的特殊要求系统地掌握现代制药分离技术的基本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正确地选择和运用各种分离技术(课程目标1);了解各种制药分离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进展,着重强调制药分离工艺设计和优化,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2);掌握现代制药分离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并掌握其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课程目标3)。为了更好地支撑课程目标,我们根据本地区制药工业的发展特色以及专业的发展定位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并组织开展教学活动:选定《制药分离工程(案例版)》(科学出版社,2020年2月第一版)作为教材,全书共十六章,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讲授与中药制药和化学制药相关的分离过程(共十个章节,32学时),关于其他章节的学习主要由学生在课下进行,另外要求学生按照学习内容观看中国大学MOOC上制药分离工程(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5]。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我们会在课堂教学中侧重讲解每一个章节涉及到的制药分离过程的案例,然后基于课本中的案例学习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学习与制药分离过程相关工艺过程的研究论文(让学生自主从美国化学会旗下的OrganicProcessResearch&Development期刊去选择与制药分离过程相关的研究论文)并将论文凝练成案例在课堂上分享,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与制药分离过程相关的发展前沿并检验自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通过线上的途径给学生发送与制药分离生产过程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章等资源,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具体地了解实际生产过程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针对课程目标设计课程考核与评分标准,健全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并在课程考核完成之后完成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并且基于评价结果提出持续改进的办法。这些关于教学活动的调整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将OBE理念贯彻于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与制药分离过程相关工程问题的综合素质。最后,我们对课程考核部分也做了如下调整:平时成绩(40分),考核方式:课后作业10分,10次作业;案例分析10分,以小组形式提交5个案例分析;平时出勤率(5分);课堂测验(5分);课堂互动(10分)。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60%。考试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教师在课堂中提及的重难点和相关案例分析实例。

2利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2014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全面考虑教学过程的可行性和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交互的心理机制首次提出了基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对分课堂,其把教学明确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过程,简称为PAD课堂,其核心理念是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在这种模式下,师生可以在课堂上展开有效的讨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地挖掘,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另外,对分课堂中的过程性评价机制能及时量化课堂学习效果并为后面教学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通过这种教学模式OBE理念被很好地贯穿于教学活动实施的微观过程中。本学期授课班级为制药分离工程2019级大三学生(50人,分为10组,每组5人),每周上一次课,连续2节,每节课45分钟,下面我们以第十二章“结晶分离”(共4学时)的讲授过程中为例对对分课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作具体的介绍。具体实施过程如下[7]:在2021~2022学年上半学期第14周,教师首先对第十二章“结晶分离”对应支撑的课程目标进行讲解[8],然后对本章所涉及的重难点知识(重点:结晶过程的各种必要条件,影响晶体质量提高的各种因素,掌握一般结晶技术的应用范畴和设备使用注意事项;难点:结晶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进行解读并借助多媒体教学作详细地讲解,最后要求学生课下以小组的形式去查找并选定与“结晶分离”相关的研究论文(让学生自主从美国化学会旗下的OrganicProcessResearch&Development期刊去查找)并将论文当中涉及结晶部分的研究内容提炼出来并做成PPT以便在课堂上分享。本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充分利用两次课之间间隔一周的时间消化吸收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并且写出读书笔记、完成相关作业,另外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文献的查找、翻译以及将其中与结晶相关的部分做成案例。在第15周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根据课下所学在小组内发起讨论并形成一致性的学习成果,在此期间教师需要在各讨论组之间巡视并督促学生进行与课程相关的讨论,但是注意不必实质性介入讨论,然后教师随机抽选几组发言,各位发言人分别代表本组向全班分享本小组制作的案例分析实例和学习成果以及课下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然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针对性的释疑并选取其中最贴合课程内容的案例分析实例(从十个案例分析实例中选取一个)结合对应的文献进行详细地讲解,最后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回顾性总结。本人节选了所抽取的案例分析实例[9],如下:“芦丁是一种极具代表意义的黄酮类生物活性化合物,被发现广泛存在于在我国和越南生长的超过七十种植物中,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过敏和抗病毒等方面的活性。由于其广谱的生物活性,在全世界超过130种已近注册的药物制剂中,芦丁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添加剂。作为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芦丁以低浓度((0.1~2.4wt%))存在于水果、蔬菜、植物种子和叶子中。根据有关文献报道:经过分离分析鉴定发现芸香叶中含有高达8.6wt%的芦丁成份;槐树的花蕾中含有高达22wt%的芦丁成份,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槐树的种植,但是由于其粗提物中含有较高的生物碱导致其有较多急性毒性的报道,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药物生产之前对粗提物作进一步的纯化。下面是关于芦丁半连续结晶工艺的介绍:虽然现在间歇结晶工艺被广泛地用于原料药的分离中,但是连续结晶工艺由于其多方面的优势(物料处理量高、产品质量稳定和成本效益高等)逐渐在制药工业界被广泛应用。由于从草本植物中提取芦丁主要以间歇结晶工艺为主,所以关于高纯芦丁连续生产工艺的研究不是现阶段的重点,在这里主要介绍芦丁分离的半连续结晶工艺……”该案例分析来源于文献(Org.ProcessRes.Dev.2017,21(11),1769),主要介绍通过结晶分离方法从槐树花蕾中提取芦丁的工艺方法,学生对其中涉及芦丁半连续提取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地介绍,通过本案例学生对晶体生长过程和晶体生长中涉及到的动力学知识和结晶分离的工艺流程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在本章的教学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对书本知识点的掌握和对科研论文的理解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都得到了较好地培养。此外,通过制作源于科研文献的案例分析实例有利于强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3结语

对分课堂教学范文3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等教育;影响

基于认知心理学原理,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于2014年提出一种原创性的课堂教学新模式[1]——对分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过程分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分别简称为P、A、D,所以对分课堂也称为PAD课堂[2],具体内容如下:(1)课堂讨论(classdiscussion):每次课均为2学时,第1学时,学生4~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课堂时间学生就上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小组交流、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与质询,小组内如问题不能解决,则班级其他组的同学共同进行解答,大家都不能解答的问题最后由教师答疑。(2)课堂讲授(presentation):每节课第2学时课堂时间,老师讲授下一教学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课后布置作业。(3)内化吸收(assimilation)过程:第一次课距离第二次课,中间有间隔时间,课后学生有充裕时间复习,对学习内容进行吸收、内化,并完成作业。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针对上周讲授内容,提出“亮”“考”“帮”。“亮”指“亮闪闪”,是学生提出本次学习过程中,感受最深,受益最大的内容或者对课程学习最有帮助的体验,至少一条;“考”指“考考你”,是学生找出一个自己理解了,但别人可能有问题的知识点,在讨论中挑战别人;“帮”指“帮帮我”,是学生列出至少一条自己不懂或存在疑惑的地方,在讨论中求助别人。在对分课堂教学中,从学期第2次课开始,都是前一半时间,学生讨论上周讲授内容;后一半时间,教师讲授下一章节内容,如此周而复始,进行教学。在学生考核方面,对分课堂采取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结合的方法。闭卷考试采用考题公开的理念[3],以教科书中的基本理论为考试内容,开卷部分由教师灵活出题,以主观题为主。这样的考核方法能更好地反映学生平时对学习过程的投入以及学习的质量,强调过程性评价,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分课堂”既通过对大学授课流程的改变,提高了教学效果,又保留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精华———教师讲授,既减少了教学中的机械成分,又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只有主动从教材和网络资源中学习,才能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并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小组内和小组间的讨论,因此,可以大幅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会如何学习。

1对分课堂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2014年9月,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学新教授首先发起和推广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到2016年8月,全国各地已经有数千名教师参与了对分课堂的研讨学习,覆盖人文理工医、外语音体美等各个学科。对分课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表明:本科大学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变需要“对分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的本质在于让学生获得思辨和自主学习机会。而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与开展需要一系列条件,相关形式拓展与创新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4]。

2对分课堂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的影响

2.1对教师的影响

传统授课中,教师呈现的内容都来源于教科书,显然不能满足现在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有些学生甚至不愿意认真阅读教师指定的教科书,课堂的吸引力在逐渐下降,知识的传授作用在明显降低。针对这种情况,课堂应该从传统的教室扩展到“云端”[5]。所以,在互联网时代,我国教学的主战场不应该依然是课堂,而是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大高校均已具备随时随地上网的条件的时代,使学生高效地利用网络平台来获取知识[6-7]。教师利用学校提供的网络平台建立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将课程内外的许多学习资源归纳分类,并按照逐步深入的顺序串连放置在网络上,学生凭借学号和选课序号,可以使用浏览器进行访问,轻松地获得想要的学习资源,下载相关的参考资料。教师也可以将课后作业的提交和批改放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学生们不仅可以看到教师对自己作业的批改,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作业,这样不仅方便大家相互学习,也可以有效地抑制作业的抄袭,督促学生改进作业质量。与此同时,网络学习平台特有的24小时服务营运可以使学生们的学习时间更为灵活。在对分课堂中,教学过程中的机械性成分被降低了,而指导性成分提升了,教师的角色从灌输知识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讲授的内容都是学生觉得困难,看书不易看懂的部分,学生对教师的学识会更尊重、评价更高[8]。课堂讨论时,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是积极的一面,但同样也有消极的一面,就是容易造成课堂混乱或者时间超时,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课堂掌控能力和较高的专业水平;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上节课教师布置的任务,在经过1周的学习和内化后才能在下次课上有效地参与讨论。因此,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握要做好,包括时间的控制和班级纪律的控制;在课堂中对学生提出的专业问题、课外知识的延伸、学生小组讨论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等做出正确恰当的回应。教师既要根据学生兴趣答疑解惑,又要根据学生本身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实现教学目标。

2.2对学生影响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分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步,为学生提供感悟、体验、演示、调整和内化吸收的完整过程。归根结底,学习活动属于脑的神经细胞群的活动,既包括模仿性思维活动,又包括个性化思维活动。归根结底,学习过程属于思维活动过程以及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属于模仿性思维向个性化思维发展的过程。对分课堂的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为学生模仿性思维向个性化思维发展、为学生思维能力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内在机制,是大学生思维能力渐进生长的顺序不可颠倒的三个时空过程[9]。脑的活动规律表明,人脑思维活动具有自然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就象上楼梯,一个梯级一个梯级逐级攀登,自然且适应,并不困难[10]。对分课堂的课程讲解,就是根据脑的活动规律,根据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规律,科学地设计课程难度,使思维能力在思维活动的自然衔接和进展中不断提升。相对于传统模式下的上课模式,实施对分课堂模式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学习兴趣有了明显改善,这种学习方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师生互动和学生整体参与度。这样一种上课模式,无形中加深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和感情。同时,也加强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团体凝聚力。

3展望与未来

对分课堂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最大限度地结合了讲授式课堂与研讨式课堂的优点,规避了两者的弊端,强调“隔堂讨论”。课堂上教师精讲知识框架和重点、难点,学生在课后有充裕的时间结合讲授内容及辅助资料的内化吸收,下节课课堂讨论有备而来,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习主动性,同时减轻了教师负担,提高了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和谐的佳境。对分课堂设定了一部分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讨论,并错开了讲授和讨论时间,学生在课后有时间自主安排学习,完成个性化的内化吸收,有助于既以把握教学内容为前提,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课下作业-班组讨论”为形式的教学方法,它体现了讲授法、自主学习、讨论法、合作学习四者之间有机合理的融合,适应了当前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需求,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其传播速度是非常迅速的[11]。在这种氛围下,我校如果选择一些特色课进行对分课堂建设,搭建自己的网络平台,大力尝试和推广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我校的教学水平将会大为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N].教育文摘周报,2016-03-02(1).

[2]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6-7.

[3]张学新.用开放式海量高考破解中国教育的根本性困局[EB/OL].[2014-08-23].

[4]邱爱梅.“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及其实践[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27(3):140-141.

[5]王莉利,高新成,李瑞芳,等.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设计[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4):37-40.

[6]薛云,侯凤石.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64-66.

[7]刘传尧,郑传梁.网络教学平台助推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计算机,2015(15):49-52.

[8]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7.

[9]陈志超,闵永新,陈瑞丰.对分课堂模式下大学生思维能力的渐进生长———以“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271(11):170-173.

[10]姜正川.大脑是如何高效学习的[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234.

对分课堂教学范文4

关键词:对分课堂;中职语文;教学实践

一.对分课堂的本质与理念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提出的课堂改革新模式,它是一种基于心理学原理构建的教学模式,教学操作中把课堂分为讲授、内化和讨论三个过程,包括了教师精讲、学生独学、独立完成作业、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五个环节。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权责对分,教学过程中师生分享权力,共担责任,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种教学范式强调学生内化的过程,将讲授法与讨论法有机融合,在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上,更倾向于两者之间,提倡“渐进自主”的理论,并将教学的重点从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及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中职语文课堂中,教师普遍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方法呈现既定的教学内容,学生被动地按教师的思路开展思考,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性,学生即使不认真听课,或者学习热情不高,也不得不配合。他们在课堂上看似认真,但其实学习注意力早已被分散,处于“游离学习”的状态中,因此课堂效率不高。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多按照教材的内容开展教学,很少关注到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缺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结合专业特点的针对性教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也很少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基础、学习接受能力而进行调整2。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多侧重阶段性试卷测验分数,学生平时作业的完成质量占总评分数的比重不高,因此,学生对平时作业不重视,作业完成情况并不理想。

(二)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中职学校学生多为中考成绩不理想而落榜的初衷毕业生,他们的语文学习基础较薄弱,大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词汇量掌握不够,语感不足与逻辑思维较弱也导致了他们语言运用能力较弱3。中职学校学生与普通高中学校学生对比,他们没有升学的压力,由于语文课程只作为基础课程,因此学生缺乏较强的学习动力,学习上存在惰性心理。大多数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他们热衷实操型课堂,但对于理论学习热情不高。随着电子通讯科技的不断发展,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玩游戏的现象比较普遍,他们缺乏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学习上存在着依赖性,中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口头表达能力有待提高。由于学习成绩的不理想,中职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中也较为缺乏自信。

三.对分课堂的实施过程与方法

对分课堂在2017-2018第一学期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中开展,教材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根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安排,每周2课时,一共20个教学周,共计40课时,教学内容涵盖了阅读与欣赏,口语交际、写作三大教学模块,其中阅读与欣赏约占所有教学内容的56%,口语交际与写作各占教学内容的22%。教学第一周,向学生介绍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与课程安排和作业要求。电子商务03班共44名学生,按照4人为一小组进行随机分组,共分为11个小组,每小组选出一名学生作为小组组长,负责记录本小组每次讨论的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对分易APP,并要求学生在手机上安装该应用程序,便于以后课程的开展与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由于班级每周只有两节课,共90分钟的课堂时间,所以对分模式多采取隔堂对分的形式。学生考核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50%)、期中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20%)、期末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20%)和考勤成绩(占总评成绩10%)。第二周课堂上教师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精讲课文,并留出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和独学。课后布置难度适中的作业,可以是根据学习的内容布置一两道思考题,或者是对课文的学习体会,将在完成思考题或者总结学习体会总结成一份“亮考帮”作业,并将作业上传到“对分易”中。“亮”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感受最深、最受启发、觉得最具有亮点的内容;“考”是指学习过程中自己已经弄懂了但觉得别的同学可能存在困惑,需要寻求解答的内容;“帮”是指学习过程中自己存在疑问,需要寻求解答的内容。第三周第一节课学生就自己完成的“亮考帮”作业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及组间交流,教师最后对讨论后最终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第二节课教师对课程新内容进行精讲,接下来的课程依照这种模式开展。

四.中职语文课堂运用对分课堂教学的评价

一学期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向学生发放了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对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课前作业完成情况、课程参与度情况、课程进度的接受情况以及课程模式的改进建议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7%的学生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表示接受,90%的学生完成了课前作业,96%的学生表示参与了课堂讨论。对比传统的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师生互动低,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作业敷衍了事的情况,对分课堂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师生权责对分,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进一步明确,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树立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一)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对分课堂的语文课程教学实践,不难看出,对分课堂的课堂气氛比传统讲授式课堂的课堂气氛活跃。经过几轮讨论之后,学生逐渐熟悉了这种教学模式,讨论环节的延时性让学生准备已久的学习成果进行分享与切磋。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性交给学生。讨论得出的结论以小组的名义进行交流,因此组员们的发言并没有很大的心里负担,小组内交流、组间交流与教师点评过程中也没有批评与嘲笑,因此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讨论能力提高了,讨论的效果与学习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二)提高学习兴趣

在精讲、内化环节结束后,学生的课堂作业将会是一两个围绕教学重点的思考题,或者学习笔记。学生在完成思考题或者学习笔记的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过程,并将思考过程出现的问题、收获、心得总结成一份“亮、考、帮”作业,其中体现了自己在学习中得到的启发、收获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学习中的启发与收获在讨论环节中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尚未解决的问题也能够在讨论过程中获得其他同学的帮助。在讨论的过程也是答案产生的过程,这是一个思考探究的过程,经过思考和讨论而产生的答案绝对要比教师直接告知来得有意思。思想相互碰撞的火花激起了学习的热情,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增强学习动机

教学内容遵循对分课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可理解和接受的范围内进行选取与设计。这种做法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有所不同,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忽略不同学生学习接受能力有所不同的情况,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对每学期的教学内容按单元开展。而对分课堂教学在遵循教学大纲内容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按模块进行分类与规划,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接受程度,讲授的内容在保证学生可理解性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精讲内容之外留出可供学生探讨的空间,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不但能够吸收新的知识,也进一步增强了学习动机。

(四)提高学习效率

对分课堂的讨论过程,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反思、互相切磋和学习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进一步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自我调节学习方法与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实践中,学生在内化及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学会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例如他们学会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分析问题,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树立学习自信心

正因为对分课堂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对待学生保持“有教无类,不论贤愚”的态度。因此,对待不同的教学对象要用不同的标准与难度开展教学,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控制教学的难易程度,教学中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提升。学生不会因学习内容过多而接受不了,也不会因为作业难度过大而产生挫败感。相反,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阶梯式提升时,也逐步培养了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245

[2]李立军.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2018(12):95

对分课堂教学范文5

关键词:对分课堂;汉语教学;课程改革

1课程定位与教学现状

《汉语综合》是针对来华留学生设定的公共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大学前三个学期的学习,对初、中级汉语语法有系统的认知,全面提高汉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汉语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传统的“中式”课堂难以适应“洋”学生们的学习需求———讲授法传授知识系统、高效,却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讨论法能够有效调动主动性和参与度,而留学生大多生性活跃、思维发散,课堂不易把控,学习效率难以保证。对此,笔者整合以上两种传统教学方式,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汉语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尝试。

2对分课堂的概念与模式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所谓“对分”,就是课堂时间对半分,一半用于教师讲授,另一半用于学生讨论,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时间自主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过程,也称PAD课堂。讲授阶段,要求教师精讲留白,提纲挈领地讲授学习内容的框架结构,对重点和难点给出必要的提示。内化吸收阶段,学生要完全独立地开展学习,通过自身努力对学习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讨论阶段,先是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解决问题,接着全班交流,主动权再次转移到教师手中,教师一方面总结归纳一些重点难点,另一方面解答一些共性问题。综上,对分课堂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教师讲授框架和重点难点→学生独立学习并完成作业→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答疑。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适时采用当堂对分、隔堂对分等灵活多样的对分模式,前者是教师讲完后当堂要求学生讨论,后者则让讲授和讨论在时间上错开,学生的内化吸收在课下进行。

3对分课堂的实施与效果

为保证学习的连续性,笔者综合采用了当堂对分和隔堂对分两种模式。考虑到大多数初学者的汉语水平和学习精力都较为有限,独立学习、分组讨论很难有效开展,故而选取大学二年级留学生班级实施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探索。试点班级为混合班,老挝籍学生14人,缅甸籍学生13人,安哥拉籍学生4人,以国籍为单位划分为3~4人为一组,便于组内成员使用母语进行交流。该班学习的课程为《汉语综合(四)》,课程实际教学时长为15周,每周4课时,共计60课时,完成12单元的教学任务,平均每单元5课时。最后,教师给学生布置本单元重点内容的巩固练习以及下个单元的自学任务,如此循环往复。在所有环节中,学生提问往往是最难把控的一环。尤其是在刚刚接触对分课堂时,一方面,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提问,另一方面,学生在学科基础薄弱的现状下也很难提出有价值、有水平的问题,所以提出的问题在质量方面难免会差强人意。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对分的过程中,对学生给予足够的理解,持有足够的耐心,鼓励学生提前做好预习,教给学生科学的自学方法,同时合理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预习,避免预习与课堂问题重复,坚决杜绝“炒剩饭”的现象。在对分课堂中,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则由原来的倾听者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和知识的发现者。掰开课堂,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融入汉语综合课堂中,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打破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壁垒,学生在教师讲授以后得以运用自己的母语进行再讨论,自行消化、掌握发音规则和语法知识等;教师有机会缩进与学生间的物理距离,走进每个小组,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提供1对1的个性化辅导;全员参与,学生“有备而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正如张学新教授所言,“只有学会了,才会想要学。”

4对分课堂的小结与反思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知识意义自主建构的过程,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和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在对分课堂中,教师的引导式讲授和学生的内化吸收,使学生形成了对新信息的建构;小组的讨论和协作,使学生完成了对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从而构建了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尽管在汉语综合课中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建构主义知识观的要求,能够有效转变师生角色,提高课堂效率,减轻教学负担,但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分将课堂权力分给学生,讲授时间比传统课堂减少了一半,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如何避免知识的单向灌输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对课堂讨论进行有效把控,如何合理分组使所有学生在各自小组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敏感地发现学生的困惑并及时答疑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张长君.对分课堂之对外汉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3]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4]田青,闫清伟,张学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理分析[J].高教论坛,2017(9):71-73.

对分课堂教学范文6

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专业;人才需求

1对分课堂的基本理念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把一半的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授课,另一半的时间分配给学生讨论。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讲授课程的基本框架、基本概念,着重对学生讲授课本中的重点、难点等内容。不必将书本中的知识和盘托出,而是把未讲的知识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加以掌握。这种授课方式很好地突出了学生对学习内容和重点的把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时效。

2深化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保障对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分课堂”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理念,不仅需要贯彻基本理念,还要采用一整套的教学措施来保障教学效果。无论是基本理念还是具体措施,在教学中都要根据学科专业、培养目标、社会需求等不同要素作出一定的调整。对于艺术学科设计专业的课程也是如此,要根据艺术要素的不同,在对分课程总的指导思想下增减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一套符合设计专业教学的对分课程新模式。本课题通过对对分课堂近两年的实际运用,逐渐探索出将原有的“隔堂讨论”转化为“课内+课外多元讨论”。这种方法有利于设计课程的教学流程和课程的专题闭环式(前期市场调研草图创意设计制作提交设计作品)作业创意设计。“课内+课外多元讨论”能够保障设计专业教学成果的及时完成。例如,课程创意阶段通过小组深入市场和创意讨论,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创造性思维,促进课程中对抽象问题、疑难问题的快速消化和新知识的吸收掌握,还培养了大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3设计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说教式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师,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和思维进行被动式学习。其次,传统说教式教学的课堂结构基本是由教师集中讲授和学生独立进行课题设计两部分组成。教师虽然会在课题设计期间与学生进行设计方案的讨论交流,但整体创意设计基本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学生缺少沟通,容易闭门造车,最终设计出的方案循规蹈矩、创新点不足。最后,学生长期进行单独设计,他们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等能力得不到训练。

4对分课堂模式在设计专业的实践效果

4.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讨论促进了学生由传统“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的转变。在小组讨论前2~3d,组长会将事先准备好的讨论主题分发给组员,组员利用通过市场调研的文字、图片、视频内容进行整合梳理。讨论组员的PPT汇报,同时汇报人会与其他组员进行答辩式讨论。对于分歧较大的问题,组员统一放置在最后阶段集中讨论解决。这种小组讨论的形式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主角。提高了组员解决问题的愿望、决心和责任,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堂小作业和课堂分组讨论两个环节的设置,一方面,让学生对当堂所学的知识通过实际练习进行掌握,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在讨论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成员由学生主体拓展到教师和企业设计研发人员。这种分组讨论使老师走下讲台,由教师角色转换为组员角色、企业设计研发人员重新回到学校,以往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这种立体式混搭、换位的组合,拉近了师生间的无障碍互动,极大地发挥了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很好的解决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师生的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企业研发人员的参与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间的讨论有助于拓展他们的初期思维,见图2。

4.3锻炼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设计类专业在设计初期的信息收集、寻找设计突破口上主要是通过深入市场,进行调研活动形式完成的。市场调研法所涉及的内容繁多,且有一定的风险(前期预案讨论、中期实施配合、后期分工协作),复杂的调研活动,小组成员必须群策群力共同完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订计划方案、交通工具及线路、外出的组织安全、调研问题的设定、调研对象的遴选、调研内容的分工、材料整合与分析、最终的提案汇报等内容与环节,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团队意识。

4.4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小组讨论能够激发学生裂变式的头脑风暴、使学生们的思维导图网状结构无限延伸,打通设计中的壁垒和障碍,从而达到创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日本著名设计师黑川雅之说:“发现、融合、贯通比设计更重要”,我国也有“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等谚语,都是对凝神聚力、集思广益的很好诠释。创意设计的过程就是思维激发和灵感触动的过程。讨论过程中某个组员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或一个观点都可能触动、点燃创新的思维。小组专题讨论是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视角做出的阐释、解答和形成不同的观点。当智慧结晶积聚到一定程度,如同核能聚集到一定程度,通过核裂变产生不计其数的能量一样,产生出许多新灵感和新思维。这些新灵感和新思维会使讨论的问题更加有深度、广度,更加科学、合理。

5结语

对分课堂教学范文7

[关键词]对分课堂;儿科护理;教学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张学新教授于2014年创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一项创新工程。对分课堂的提出是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传统灌输式讲授法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将讲授法和讨论法两大教学模式整合,通过对学生内化和吸收过程的强调(讲授是为了基于独立思考的内化,而内化的成果则通过社会化学习在讨论中得到展示、交流和完善),巧妙调整了教与学的核心关系,实现对传统教学的变革,使课堂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系统性转变[1]。对分课堂理念先进,实用高效,目前在数百所高校中得到应用,覆盖多个学科。本研究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本科护生《儿科护理学》课程,旨在提高该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

1教学过程设计

授课教师对2015级本科护生进行了前期教学调研,学生反映:一是希望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即增加互动,他们认为教师灌输式讲授法,因授课时间长,精力难以完全集中,听课效果受到影响;二是随堂听老师讲授后,学生认为一般是提不出问题的,需要在课后吸收思考,进而提出问题并讨论;三是现行我校理论授课教学安排是每师每次上理论课100分钟(即两小节课),由于几乎都是传统式讲授法,故PPT课件多。尽管教师的PPT课件涉及图片、视频等丰富的内容,但是目前学生对课堂上过多的PPT课件感觉视觉疲倦而厌烦,不愿抬头看PPT(除非听到老师说“此内容是重点”等话)。而且,学生认为每节课过多的PPT致使学生对老师课堂教授的知识框架结构掌握不够清晰,相比之下,学生对板书的印象反而更为深刻。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本科护生《儿科护理学》课程。形式上,对分课堂是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进行讨论;本质上,它是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中的内化环节,使学生对讲授内容吸收之后,有备而来地参与讨论。对分课堂在简明的操作流程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它不是一两个环节的改变,而是整个教育、教学理念的全面变革[2]。

2教学过程实施

在《儿科护理学》的部分理论课堂教学中,实施了“隔堂对分”教学方法,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2.1第一次课堂讲授

针对儿科护理学中常见病、多发病等,通过临床一线老师搜集整理典型案例,结合案例进行目标内容的讲解;针对学习目标、章节内容的逻辑结构,在相对宏观的层面上,告诉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做到精讲留白。

2.2第一次课堂讲授后的课外内化,以课后作业形式完成

此环节是对分成功的关键。根据第一次授课内容及学生理解掌握情况,构思与布置学生课下内化吸收的作业,增加更丰富的信息支撑材料的搜集与阅读,如最新前沿文献、易混淆难点的小组式讨论、重点内容的强化训练与安排等,督促学生做进一步的课下理解、消化和吸收,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及啃硬骨头的热情。

2.3第二次课堂,以课堂讨论形式强化并完成目标内容

课堂讨论遵循小组讨论、教师抽查、自由提问和教师总结4个小环节。小组讨论后教师随机抽查,注意各组代表反馈出来的是共性信息还是个性信息,并关注学生的状态。自由提问环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洞悉他们的疑点、难点与兴趣点,对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做到心中有数,继而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学中除了应用对分课堂本身涉及的小组讨论法外,还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导入式教学、双语教学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3结果和反思

通过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实践,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得以改善。对分课堂既保证了知识体系传递的效率,又充分发挥了本科护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主动性,它重新分配了教学中的权利与责任,赋予学生应有的权利,让学生承担应尽的责任,体现了对学生最大的尊重,使课堂和谐舒畅、生气勃勃。此外,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乐学善学、批判质疑、勤学反思、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学生的评估与干预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护理核心胜任力也得以提高,为学生今后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做出很好的铺垫,从而为推进《儿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路径。同时,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也促进了教师更好地改革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3]。唯有不断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将护理核心胜任力作为评估学生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才能培养出全面综合的优质的护理人才,从而更好地适应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2]杨丹,戴红良.对分课堂教学理念及其护理教学实践评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7):86-87.

对分课堂教学范文8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中生物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于2014年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讲授法的局限性,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形式上,它是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进行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进行讨论[1]。实际上,对分课堂将教学流程分为三个部分,即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简称为“PADClass”[2],其区别于讨论法教学模式,在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的环节中,加入了学生自己自主学习,内化吸收的过程,使学生针对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能进行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自学的能力。该教学模式最早应用于大学课堂,取得显著成效后,逐渐进入基础教育领域。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为例,将教材知识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紧密结合,探索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细胞中的无机物”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5节的内容。这一节在内容上,是要学生结合书中大量实例,了解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本节的最后是对全章内容的总结,旨在点明细胞是由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由于不同活细胞的代谢活动不同,细胞内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及比例也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以保持细胞的相对稳定过程。同时,在结构上也为学习必修三“内环境的稳态”内容学习打下基础,起到衔接作用。

二、学情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是高中学生接触到的第一本高中生物教材。虽然,在初中也开设生物课程,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还没有完全形成,只知道水和无机盐存在于细胞中,但对于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作用,还不能清楚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入手,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学会分析总结。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2.让学生理解组成生物体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3.让学生知道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只有按照一定方式有机的组合起来,才能参与细胞中的各种代谢过程,保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通过自主内化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2.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师通过学生学习过的细胞中,对元素和化合物的认识,让学生认同细胞是由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2.教师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讨论环节,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难点:1.结合水和自由水在细胞中的相互转换。2.无机盐离子在细胞中的作用。

五、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知识点较少。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当堂对分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由于学生对水的认识比较丰富,教师在讲授阶段,给出大量丰富的实例,抛出问题,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事实和现象,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内化吸收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总结,并督促他们进行笔记总结。对于学生自己困惑的问题,教师可以放在讨论环节,让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教师在最后总结阶段进行答疑,总结。

六、教学过程

(一)细胞中的水

1.讲授

【导入引课】非洲的角马、大象不远千里进行迁徙,沙漠中的植物地下部分的长度一般都是地上部分的几倍长,生物的这些行为都在寻觅一种特别重要的物质,这种物质是什么?【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日常熟识的现象,激发学生认识水与生命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讲授】图片展示不同生物,包括水生生物、两栖生物、陆生生物体内的水分的含量表,以及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结构中的水分含量表。根据图表请同学总结归纳,水在不同生物体内的含量特点;在同一生物体不同结构的含量特点。【设置疑问】根据图表中信息,心脏中含水量(79%)和血液中含水量(83%),对于两种结构含水量相近,但呈现状态不同的现象。让同学们自行阅读书中P35总结出的水在细胞中的两种存在形式,以及这两种形式的水在细胞中的作用。同时,在PPT中展示问题:新鲜种子太阳下晒干,会失去哪种形式的水,晒干后的种子用水浸泡后,还能发芽吗?为什么?干种子放在试管中,用酒精灯烘干,失去的是哪种形式的水,烘干后的种子用水浸泡后,还能发芽吗?为什么?【设计意图】明确需探究的问题,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及归纳能力。

2.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及PPT展示的问题,进行教材的阅读和独立的思考,并将自己的答案,以及自学中弄不懂的问题进行归纳、记录,为下一阶段的小组讨论做准备。在这一环节教师可督促学生进行归纳记录。

3.当堂讨论

学生可以就近四人为一组,针对自己总结的答案和弄不懂的地方进行讨论、汇总,教师负责在教室中巡查,并观察每位同学讨论的状态。讨论结束后,各小组自愿派代表或教师随机选择3~4个小组进行汇报,针对汇报的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教师总结

【总结讲授】结合水是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结合,是构成细胞结构的一种重要的组成成分,酒精灯烘干,破坏了细胞中的结合水,也就破坏了细胞结构,用水浸泡后不能萌发。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在细胞中自由流动的水。由于它的特点决定了自由水的作用,可以作为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参与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为细胞生活提供液体环境;以及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失去自由水的种子,由于细胞结构没有被破坏,浸泡后仍可发芽。

(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1.讲授

【复习导入】细胞中除了水之外,还有另外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就是无机盐。虽然,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但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些运动饮料的成分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设计意图】连接学生已有的知识,唤起学生记忆,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教师讲授】细胞中绝大多数的无机盐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的。例如,细胞中的氯化钠,就是以Na+和CL-的形式存在。除此之外,含量较多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也存在于细胞中。在含量上无机盐仅占细胞鲜重的1%~1.5%。对存在于细胞中的不同的无机盐离子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设置疑问】请同学观察教材P35“思考与讨论”中,叶绿素和血红蛋白分子的局部分子式图,回答问题:为什么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植物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PPT中展示生物体缺乏某种无机盐的症状。例如,成年人缺Ca会患有骨质疏松;人幼年缺I会患呆小症、成年人缺I会患大脖子病等。在医院输液时,医生经常用0.9%的NaCl溶液与其他药品配比,以上这些实例分别说明无机盐具有哪些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大量的实例,使学生融入情境,难度适中的问题设置,也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

2.学生自主学习

结合教材和PPT中的实例,进行独立思考,总结。

3.当堂讨论

学生进行独立总结后,将自己的观点和疑惑和组内同学进行分享,并在讨论环节中集思广益,得出组内统一的答案。这样,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也有一定效果。讨论结束后,学生可自愿或教师随机指派小组,让小组代表进行汇报,教师与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4.教师总结

【板书】结合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进一步总结无机盐的功能: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能够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稳定细胞内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了细胞中无机物的特点、存在形式及作用,课下请同学们画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图。【设计意图】教师从动手总结知识网络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反思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说,本节课运用了对分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的权利和责任进行了重新定义,赋予了学生应有的责任,降低了教师在课堂中的绝对主导作用,体现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但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师在课堂中的掌控能力有极高要求,要保证环节的顺利衔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赵婉莉,张学新.对分课堂:促进深度学习的本土新型教学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0):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