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实习护士个人总结范例6篇

肿瘤实习护士个人总结

肿瘤实习护士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微信;肿瘤专科;理论教学;护理

肿瘤专科培训是集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为一体的一门在职教育课程,是成为肿瘤专科护士必须的途径[1]。因此,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训手段对于肿瘤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而言非常迫切,它能为肿瘤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随着微信在工作中的发展与应用它为护士提供了方便简捷的交流和学习平台[2]。借助智能手机这一工具,在肿瘤科专科护士培训中我院将微信平台应用于肿瘤专科理论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3月—2016年5月在本院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参加培训的学员30名(观察组),均为女生。其中,大专学历16人,本科学历1人,年龄28岁~36岁(29.2岁±5.8岁),护师20名主管护师10名。观察组皆使用智能手机,且均开通微信业务,开通手机上网业务;选择同期在本院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参加培训的学员30名(对照组),大专学历18人,本科学历12人;年龄27岁~34岁(29.3岁±3.7岁),护师16名,主管护师14名。两组学生年龄、文化程度、理论知识、培训教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示范法培训教师每次用120min讲解、示范各项理论知识,给学员20min自由探讨时间,20学时完成培训内容。1.2.2微信模式①预习阶段。培训教师在培训前依据培训内容和目标,提出肿瘤专科相关护理问题,培训老师通过微信群,将课程相关信息发到群里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化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相关注意事项等。②带教阶段。第一步:培训老师在微信群中先发肿瘤专科学员理论知识相关的视频,在示范前2d~3d,陆续上传有关资料,并给出相关问题,以便自行查询并预习。第二步:培训老师网络教学并录学员互动视频发至微信群,引导学员发现问题及提出改进措施。第三步:培训教师按约定时间在群里发起群聊提出复习思考问题要求每人积极发言,并指出自己的收获和体会。③总结阶段。培训教师对所有小组的材料进行整理,对理论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上传至群里,确保所有学员对专科理论知识都能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愿意有问题及时提出并大家讨论。

1.3观察指标

①操作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两组学员在同一时间进行关于肿瘤护理知识相关的理论考试,理论考试总分为100分。②培训满意度。培训结束后对60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学员对两种培训方法的满意度,包括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综合处理能力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对肿瘤科护士而言,如何保证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肿瘤专科的理论,选择一种高效率的培训方法显得尤为重要[3]。参与肿瘤专科培训的护士普遍认为在理论知识培训中应用微信平台,对提高临床肿瘤护理常见问题及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能力有很大帮助。微信教学模式易操作、便利可以随时讨论[4],能有效提高肿瘤专科护士理论培训效果,激发护士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肿瘤专科护士观察和解决化疗常见问题和处理并发症的能力,为专科培训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传统的教学模式示教-练习-指导以“技术操作为中心”,只注重培训教师的传授[5],忽略了专科护士的实际掌握及积极参与,微信教学模式避免了上述不足,参与度高,可以积极发言,网络氛围轻松,培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传统的培训方式把教师放在主体地位,而把专科护士放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地位。与传统的临床培训方法相比,微信教学模式更让肿瘤专科护士提高了对肿瘤护理的兴趣,操作成绩明显提高,培训老师自身素质及教学技巧有所提高,改变了以往机械呆板的技能训练状态。总之,任何一种培训方法的使用,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各项培训任务,优化培训效果。微信教学模式应用于肿瘤专科护士理论知识的培训中,不受时间、空间、人员的限制,参与度高,可以提高专科护士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柴翠萍.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J].护理研究,2010,24(11A):30733074.

[2]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应用[J].新媒体研究,2014(6):2224.

[3]张洪君,骆金铠.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组织实施与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5,6(2):1920.

[4]袁垒.微信支持下的混合性学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7(306):128132.

肿瘤实习护士个人总结范文2

转变观念创新学习

该院护理部制定的2005年~2010年人才培养规划中,提出了“护士要把终身学习当成自己的职业准则”,并且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护士”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工作目标,具体措施有:

1.层层制订护理人才培养计划:护理部成立了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领导小组,主管护理的周晓副院长任组长,制订了全院护理人员2005~2010人才培养规划,按照医院的发展规模与学科建设的要求分系统培养学术带头人、中层骨干力量,按学历层次、年龄结构分层次培养护理人才,使人才的成长形成梯队。各科护士长制订本科室每个护理人员培养目标、措施,并组织实施。每个护士自己制订出本人学习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个人意愿与团队需要水融。

2.对全院456名护理人员建立了人才培养档案,并且按其学历、年龄、工作能力、学识水平制订出个性化培养方案,搭建各种平台,为护士提供理论学习机会、进修机会、才能展示机会、管理岗位机会,使学习型人才脱颖而出。

3.把护士的成长培养纳入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工作的聘期考核范畴,护理部主任与护士长竞聘上岗的工作演讲中,均把护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列入日程,制订出具体措施,定期组织考核,考核结果还与年终评优挂钩。护士年终评先、评优时也要参考其年度学术成就。形成了护理部、科室护士长、护士本人培养规划实施的三级考核制。

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护理部把护士的学习建设纳入到了护理管理的相关制度之中,不仅建立了业务学习制度,技术考核制度,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制度,而且根据目前国内肿瘤专科护理培训不健全的现状,制订了肿瘤专科护理培训制度。为了体现学习的价值、知识的效能,还引入了竞争激励机制,采取了三项具体措施:

1.竞聘护士长实行学历、职称准入制:在新一轮的护士长竞聘中,护士长起码的条件是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的肿瘤专科护理经验,这样大大提高了护士长队伍的学历层次与专业知识水平。

2.凡医院推荐脱产学习专业、英语、日语均进行考试选拔,成绩前茅,工作表现突出者优先。

3.年度评先评优实行科研成果获奖,学术科研课题立项、qc成果发表优先制度,给予加分奖励。

培养护士综合素质

肿瘤专科护理的新理论、新技术日新月异,与护理相关的人文学科日显重要,对外交流机会日益增多,为了让广大护士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护理部采取了如下措施:

1.举办护士法律法规知识、三基培训、礼仪、人文知识培训班。

2.举办各种专科护理培训班。凡进入该院工作的护理人员,工作的前三年为专科护理培养期,每人必须完成icu护理、肿瘤内科护理、肿瘤外科护理、肿瘤放疗护理的专门培训课程,考试合格后,发给结业证书,才进入下一阶段的定科培养。

3.多渠道多途径学习外语。护理部始终把护理人员外语学习放在重要位置,除选派护士脱产培训外,护理部更多地鼓励自学、分层次举办业余英语培训班,还自发成立了英语沙龙,英语基础好的护士与英语有兴趣的护士一起,定期开展活动。同时也邀请外国专家来院讲学。

4.护理办公自动化,客观上要求每名上岗护士都必须掌握计算机的使用,举办了计算机应用全员培训班,达标合格者可上岗工作。

5.2004~2005年启动护理急救技术强化训练工程,并且不定期举办护士长管理经验交流会、培训班,提高她们的管理水平。组织岗位技术比武和“三基”考试;鼓励护士走自学成材道路,提高她们的学历水平;支持先进分子出国深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护士们学习积极性不断高涨,很多人实现了从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的成材之路。

打造肿瘤护理品牌

学习激发了每一位护士的工作潜能,学习使护理团队更具活力。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在院党委与院工会的领导支持下,××省肿瘤医院专科护理特色品牌已初具规模。

2005年,护理人员共发表学术论文64篇,2005年再度荣获××省卫生系统“五四”青年岗位技术比武第一名。护理部自2002、2003、2004、2005连续四年获××省质量管理协会qc擂台赛第一名,连续四年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协会颁发的国优证书。

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着××省肿瘤医院的护理事业走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台阶,护理部谌永毅主任获得了卫生部卫生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称号,护理部还作为全省入围的三家医院之一,参加了××省卫生厅举办的××省护理基础质量控制中心的擂台赛,得到护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谌永毅主任评为××省基础护理质控中心副主任。

肿瘤实习护士个人总结范文3

【关键词】肿瘤科;介入病人;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207-01

我科2013年1月至10月收治肿瘤患者981 例,其中介入病人占232例。通常肿瘤早期一般首选手术治疗,但一些病人错过最佳手术时期或者因某些原因不能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作为一种痛苦小、疗程短的有效治疗方法,正被广大肿瘤患者所接受,为了更好地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现在将肿瘤科护士对肿瘤介入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1肿瘤科护士心理护理的实施内容

1.1术前心理护理

接到介入手术通知应首先仔细阅读病历了解病人的情况,观察病人心理及情绪等情况。由于很多肿瘤病人悲观、恐惧、焦虑,比如:要进行介入手术治疗,医生会告诉病人“我们会尽量……,但是也不排除……”,并且签同意书,简短的几个字却在此时不再简短,这也是对其较强的身心刺激;紧张、恐惧和不安也更加明显。部分病人怕手术费用高,经济负担不起,尤其农村患者,担心医护人员看不起自己,手术不给细心做,还总是渴望由技术高明的医生给自己做手术,渴求医护人员对自己的重视和关心。因此,护士的到来就要以最佳精神状态来到病人身边,以和蔼的态度设身处地站在病人的角度与其交流、安慰,语气要温和并注意表达技巧,同时细心观察分析病人的顾虑与不安的缘由。应简短介绍介入手术室环境、手术时间、麻醉方法以及手术的优点等。要鼓励病人倾诉,了解病人的内心感受,尽量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减少陌生感,解除其思想顾虑,增强病人信心,取得病人及其家属信任,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1.2术中心理护理

护士接到病人入介入手术室时,主动介绍、亲切地称呼病人告知:我们和手术医生会都会全程陪护直到手术结束送回病房。随病人进入手术间后要妥善安顿好患者躺在手术床上做好保护的同时,告知病人手术床较窄不要随意翻身以免坠床;查对无误后进行各项操作应轻柔,指导病人正确摆好协助麻醉,告知麻醉过程的配合要点,以减轻紧张、无助和孤独感,产生信任和依赖感。对病人进行输液和安置等过程中要给予安全有效的疼痛处理信息,这将增加治疗的顺应性减轻痛苦,使病人减少焦虑发生[3]。手术时,要注意操作区域的隐蔽,尽量减少躯体暴露,保护病人的隐私。术中保持安静,忌大声喧哗,不随意谈论手术无关的话题;尽量陪伴病人,随时询问病人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变化,出现不适要陪伴病人身边鼓励,随时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注意心率、血压:有些病人过于紧张,以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给手术增加风险,手术过程中可适当告知手术进程,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请病人安心配合手术顺利完成。

1.3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结束要固定好穿刺处敷料,穿刺侧肢体制动,擦净患者皮肤血渍,整理好衣物盖好被褥;同时也要用赞扬的语言表扬病人战胜恐惧、肯定病人术中的很好地配合使手术顺利成功,相信他一定会积极配合术后治疗,得以早日康复。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病情,查看穿刺处敷料是否干燥、固定,告知病人术侧肢体需制动4~6小时,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病人术后恢复期,鼓励适当锻炼,多饮水,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增加机体免疫力,达到生活自理,动员病人家属与病人一同坚持治疗,以增加病人康复信心 ,巩固疗效。

2心理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效果

自从我院开展断肢再植等外伤手术以来,虽然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存在不足,但我科同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质量,在介入手术的心理护理工作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方面,但由于编制问题肿瘤科护士的日常工作量较大,虽然我科手术总数不多,但我们肿瘤科护士还不能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却还是不够重视介入手术术前护理,对介入患者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了解,不利于心理护理及时有效地开展。另一方面,由于护理人员培训参差不齐,外出沟通学习机会较少,使得护士在心理护理难以把握好最佳时机,做到恰如其分。

4体会

从事护理工作多年来最大的感受就如人本主义罗杰斯提出的共情(empathy),也就是指的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就是“关怀一个人,必须能够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就是病人或病人的家属,我们希望在医护人员那里得到怎样的服务,正是病人现在所需要的。对于肿瘤介入手术病人来说,消除病人的恐惧与紧张是心理护理的关键,在术前普遍存在很强的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心理应激反应。我们要根据不同病人的文化、信仰和对病情治疗理解情况针对性地为其做好解释和护理[4];通过对病人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有效地减少病人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使病人感到被尊重和关心,有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这样患者就会情绪稳定、精神轻松,使病人对护士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从身心两方面为手术和术后恢复,从而建立了相互信赖合作的护患关系。另外,还可申请肿瘤介入手术室专科护士学习机会,督促护士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在围手术期得到最优质最安全的护理。

总之,做好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用美好的语言温暖患者因疾病而受伤的心,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角度出发考、分析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能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也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结合。

参考文献

[1]李映兰.护理心理学[M].人民出版社,2003,4(1):116118.

[2]何至刚,袁静.心理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病人及抑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19(7):18

肿瘤实习护士个人总结范文4

关键词: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死亡态度;死亡教育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便利取样法选取湖北省7家三级甲等医院,再用系统抽样法抽取118名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已注册的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②在调查期间家中无亲人死亡或面临临终的经历;③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有心理疾病或疑似精神疾病者;②正在休假、轮转等,不能参加培训的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①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一般人口资料:由研究者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自行制作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一般人口资料,并经过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小组集中讨论、修改、完善,形成了比较客观、可行的测量指标,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性别、年龄、护龄、学历、宗教信仰、已取得的职称、用工性质、工作年限、是否参加死亡继续教育或培训、死亡教育或培训形式等。②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eathAtitudePofiletr-Re-vised,DAP-R):该量表由Wong等1994年编制[5],包括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5个维度,共32个条目,每个条目釆取Likert5级计分法,按“非常同意”“同意”“中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依次计为5分、4分、3分、2分、1分,该量表已经国内学者进行文化调试及信度、效度检验,信效度良好[6]。

1.2.2调查方法

本研究本着尊重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权和自愿的原则,由3名接受过专门培训护理研究生统一发放问卷,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调查前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的目的和问卷填写注意事项,要求护士独立完成,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11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8份,有效回收问卷率为100%。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采用双人录入的方式对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对死亡态度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死亡态度影响因素,对所有自变量做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然后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做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统计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死亡态度影响因素。

2结果

2.1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一般人口学资料

118名护理人员中,男4人,女114人;年龄25~47(33.7±2.9)岁;学历:专科21人,本科90人,硕士7人;职称:护士21人,护师32人,主管护师46人,副主任护师19人;工作年限:≤2年17人,2~5年36人,5年65人;宗教信仰:有47人,无71人;用工性质:编制97人,合同聘任21人;婚姻状况:已婚92人,未婚26人;是否参加死亡教育或培训:是86人,否32人;培训方式:传统集体理论授课形式56人,情景模拟+工作坊形式30人;是否参加过病人临终处理:是26人,否92人。

2.2妇科肿瘤科护士死亡态度

DAP-R调查总均分为(3.18±0.16)分,5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然接受维度得分(3.91±0.37)分、趋近接受维度(3.48±0.19)分、逃避接受维度得分(2.92±0.27)分、死亡逃避维度得分(2.76±0.28)分、死亡恐惧维度得分(2.37±0.27)分。

2.3妇科肿瘤科护士的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特征护理人员死亡态度得分

2.4影响妇科肿瘤科护士死亡态度的因素分析

以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DAP-R调查总分为应变量,选择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宗教信仰、是否参加死亡继续教育或培训、死亡教育培训形式)为自变量进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影响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DAP-R总分的多元分析中,共有4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常数项为11.727,决定系数R2=0.506,调整决定系数R2=0.537,说明拟合模型可解释总变异的53.7%。

3讨论

3.1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死亡态度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DAP-R调查总均分为(3.18±0.16)分,5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然接受维度得分(3.91±0.37)分、趋近接受维度(3.48±0.19)分、逃避接受维度得分(2.92±0.27)分、死亡逃避维度得分(2.76±0.28)分、死亡恐惧维度得分(2.37±0.27)分,处于中等水平,这与国内学者研究结果一致[7]。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的死亡态度虽然呈正向接受态度,但不容乐观,护理管理者应引起重视。分析原因有:一方面,护理人员受到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死亡成为禁忌的话题,护理人员在面对死亡时会产生害怕、恐惧、忧郁、悲伤等负性情绪,同时也会影响病人及家属情绪;另一方面,我国死亡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缺乏规范化的死亡教育方案和培训系统,护理人员对死亡知识的认知度不高,虽然一部分护理人员通过媒体、培训等方式对死亡有一定的认知,但因为对死亡认知不全,容易产生一些偏激的思想,从而影响其对死亡的态度。

3.2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死亡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死亡态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宗教信仰、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方式。

3.2.1宗教信仰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宗教信仰妇科护理人员死亡态度得分为(113.30±4.65)分,明显高于无宗教信仰妇科护理人员的(101.40±3.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国内学者研究结果一致[8]。分析原因:一方面,国外有研究证实,有宗教信仰的人相信上帝或神会给予自己重生的机会,对世界仍存在美好的想法,心理上可以获得安全感,宗教信仰对死亡态度有重要影响,因此在面临死亡时他们会更加淡定从容[9]。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在接受宗教教育的过程中,宗教教育内容包含了死亡教育,使有宗教信仰的护理人员比无宗教信仰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死亡教育[10],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死亡的认知,从而提高了其对死亡的态度。

3.2.2是否参加死亡继续教育或培训

本研究结果显示:参加了继续教育或培训的护理人员DAP-R调查得分明显高于未参加培训的护理人员(P0.05),这与国内学者研究结果一致[3],说明死亡继续教育或培训能够培养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死亡态度呈正性接受态度。分析原因:可能跟参加死亡继续教育或培训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死亡的认知度,帮助护理人员在护理临终病人时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有意识地克服不恰当的行为。

3.2.3死亡继续教育或培训方式

采用情景模拟+工作坊形式培训方式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培训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一方面,目前我国传统的护理培训方法是以“讲授、灌输式”为主,护理人员被动性接受教学内容,大部分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不高,真正遇到死亡问题时不知所措。而工作坊是一种以小组形式开展的教学模式,提供参与者学习相关技能的机会,并给予一定的反馈。它是由教育者设计好流程,引导学习者讨论的一种学习方式[11],这增加了护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护理院系死亡教育课程欠缺,内容仅涉及濒死病人的抢救、死亡的判断、尸体料理等,课时极其有限,医学院校大多数没有开设独立的死亡教育课程,多数院系将部分死亡教育相关内容整合到临终关怀、护理学基础等课程中,缺少人文和心理方面的专业关怀教育[12],不能满足病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2],而情景模拟+工作坊培训方式注重人文和心理方面的专业关怀教育,让护理人员更容易接受。再者,传统的培训方法只注重受训者对目前死亡知识的传与授,培训者多为填鸭式的被动听课,缺乏与培训老师的互动,故培训效果不佳,而情景模拟和工作坊形式培训,针对性强,受训者和培训者互动频繁,能有效帮助受训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增加护理人员学习兴趣。

肿瘤实习护士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心理护理,肿瘤外科,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097-01

心理护理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那些疑难杂症和不治之症的治疗中,心理护理就显得更加的不可缺少,它不仅仅会增加患者抵抗病魔的信心与决心,同时也可以消除患者低落的情绪。在近些年来,肿瘤的患者也逐年的增加,因此,本文基于现今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对其进行探讨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某医院肿瘤护理小组试验为例。本次试验中,患者例数为123例,其中男83人,女40人,均为该医院的患者,最大的76岁,最小的18岁,平均年龄48岁。将这12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63人,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男33人,女30人,平均年龄为49岁,试验周期为1年;试验组60人,采用增加心理护理小组进行护理,男30人,女30人,平均年龄为47岁,试验周期为1年。这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按照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以下着重试验组的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的试验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将肿瘤外科的护士按照护理经验与职称分为5个护理小组,每组5个人,其中1人担任小组负责人。每组的患者要求固定的护理小组对其进行护理,小组负责人由高级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并每隔1个月进行轮换。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对每个病患的治疗情况、身体状况等进行详细的记录,责任护士要负责病患在治疗前后的思想健康教育工作,全面了解病患的精神状况,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护理。而责任组长主要负责抢救危机病患,并落实其治疗与恢复的工作;另外,还需要对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监管,帮助责任护士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困难,并根据病患的实际需求,合理地调整护士值班安排。

2结果

2.1我们的调查人员通过对护理医生及患者的调查访问发现被调查访问的医生中90%认为心理护理室非常重要的,患者中85%的人认为心理护理对其康复有重大的帮助作用,而且在肿瘤外科中患者重要有以下的心理特点 : 恐惧心理 、焦虑心理、自卑心理 、悲观心理 、绝望心理。

2.2针对于这些心理特点,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医生常常采用以下一些措施:

2.2.1对焦虑恐惧患者 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引导。

2.2.2对自卑患者 加强心理疏导,同情、关心、理解患者,指导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2.2.3对悲观绝望患者 护理人员首先要加强责任心,防止发生意外。

2.2.4 转移注意力 鼓励患者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定期组织患者参加科室公休会,如听舒缓的音乐等,促进患者之间的相互交流,调整心态,使患者处于一个充满友爱的集体氛围中,消除孤独感。

2.2.5 提供家庭和社会支持 帮助患者赢得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对肿瘤患者改变生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讨论

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肿瘤外科手术治疗虽然能帮助患者治疗病情,但是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比如手术后的并发症等,再加上患者本身的病痛折磨,就会使得患者的精神状态极度不稳定,严重的还会拒绝手术治疗,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期。而在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中,责任护士在患者接收手术治疗,以及康复锻炼的全过程中,都会耐心地帮助他们消除忧虑,并且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上都能感受到温暖,对病情的治疗有着很大的帮助。另外,责任护士会将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案、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都详细告诉患者,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足够的了解,让患者能够建立起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康复。由于肿瘤治疗的特殊性,治疗时间一定是非常漫长的,这个时候,责任护士就要给患者更多的关怀,让患者有强烈的安全感和满足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被人重视与爱护的。在治疗的过程中,责任护士还应给患者实时的鼓励,让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慰,不在惧怕病魔,使得治疗的效果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国外的专科护理开展较早,发展快,据悉,美国已经在200多个专科领域培养了10万余名专科护士,这些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在医疗机构、社区保健、家庭护理以及护理科研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外确定的主要专科护理中就包括肿瘤护理和癌症疼痛护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护理专业在教育、实践、管理、科研等层面都有较大的发展,但我国专科护理水平相对落后,护理教育阶段理论架构上的不完整,造成护士专业知识不系统,护理教育培训不完善,护士学习新知、新技术的机会较少,以及护理管理者对肿瘤专科护士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不够,肿瘤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两年来,我们通过对放疗科护士培训,探讨放疗科护士工作能力的培养,使放疗科护士尽快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及现代护理的需要,强调高素质的放疗科护士,实现对护理质量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护理服务”。

总之,通过在肿瘤外科护理工作中的调查访问以及实验效果可以看出,肿瘤外科中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高水平的护理技巧、高效率的护理手段、高品质的护理质量对患者的身体康复有着巨大的帮助。因此,在肿瘤外科的护理工作中,必须强调护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对护理工作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此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肿瘤实习护士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疼痛教育;肿瘤患者;癌性疼痛

癌性疼痛是中晚期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1];癌性疼痛也是肿瘤患者最为恐惧的症状之一。癌性疼痛被肿瘤认为属于临床界慢性疼痛,已是一种疾病。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疼痛是治疗晚期肿瘤的主要目标之一[2]。除了给予规范化治疗外,癌性疼痛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肿瘤癌性疼痛的患者实施疼痛教育和未实施疼痛教育进行对比观察,观察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质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12月在本中心接受治疗的56例伴有中重度癌性疼痛的肿瘤患者。年龄跨度为26~71岁,平均年龄55岁;其中男27例,占总数48.2%,女29例,占总数的51.8%;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占56.9%,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占43.1%。然后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

1.2方法 观察组是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疼痛教育,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健康教育,两组患者治疗环境相同,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疼痛教育内容如下:

1.2.1解除误区 对新入肿瘤患者进行癌性疼痛筛查,由责任护士对其掌握癌性疼痛情况进行了解。常见误区:①癌痛不是疾病,无需专门治疗。告知其止痛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忍痛只会有害无益,且影响整体治疗;②吗啡等阿片类药物,长期服用有成瘾性。告知其吗啡等同类药物是止痛治疗的常用药物,引起成瘾性的现象是极为罕见的;③止痛药用药剂量越大,说明病情越重。可告知其如吗啡的剂量大小,并不能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更不能由此去估算生存期的长短;④疼痛时或疼痛剧烈时才用药。向患者强调按时规律的用药更安全有效,既可充分利用药物血药浓度有效控制疼痛,避免遭受疼痛,还可避免爆发痛的发生。针对患者的不同问题,消除患者的顾虑、恐惧的心理,从而有效的配合治疗。

1.2.2正确认识癌性疼痛 对伴有癌性疼痛的肿瘤患者做好登记与标记,建立癌痛评估量表。在患者床头张贴脸谱图或疼痛评分尺等,强调疼痛评估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准确描述出自己的疼痛情况;为患者发放疼痛教育宣传手册,对癌痛患者及家属开展癌痛治疗相关知识宣教;每两周举办癌痛患者宣教讲座及开展患者疼痛教育活动。使患者了解癌痛的原因、评估方法、治疗方法及原则、常用药物等相关知识,提高了患者对癌痛治疗的认知度,增强了战胜癌痛的信心,从而有利于控制癌痛。

1.2.3关注药物不良反应 责任护士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药物知识宣教,告知其常用止痛药物大多有不良反应,尤其是以吗啡为代表的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便秘、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嗜睡等;讲解常见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本文中56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发生便秘,可告知患者多饮水,多摄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依据个体情况调节饮食结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活动与锻炼,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等);强调防治不良反应与止痛治疗同样重要,应进行积极预防性治疗;并且严密观察是否发生不良反应。使患者及家属与医护人员共同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积极预防,减轻或避免其发生。

1.2.4减轻疼痛的其他方法 依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为其推荐除药物之外的其他减轻疼痛的方法,常用方法有:①转移注意法: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可通过转移注意力来缓解疼痛,如看书报、讲笑话、听音乐等,还可回忆美好往事、追忆童年乐趣等等;②卧床休息或取舒适:根据癌痛患者的疼痛部位采取合适的,如患者卧位及半卧位,可减轻腹壁紧张,减轻疼痛;③肌肉放松或呼吸放松身体:指导患者练习放松身体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④止痛饮食:饮食疗法的镇痛机制与维生素B12有关,维生素B12对癌性疼痛有效,且作用迅速、彻底。杏、苹果、樱桃、李子、油桃等的果核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3],都是不错的选择,根据患者喜好进行推荐;⑤物理止痛法: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按摩,也可冷敷、热敷;⑥心理暗示法:增强自身战胜疼痛的信心。此类方法,配合规范性止痛治疗,提高患者对止痛的满意度。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配合情况、止痛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以百分率表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肿瘤癌性疼痛是由于肿瘤本身及某些肿瘤治疗引起的患者痛苦而产生的一系列主观感受。近52%的肿瘤患者伴有癌性疼痛,其中晚期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发生率近75%[4]。癌性疼痛不但影响对肿瘤的治疗,更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由于整个社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足,致使肿瘤患者蒙受疼痛之苦而得不到有效控制。疼痛教育干预,从而能进一步加强癌性疼痛护理管理,提高癌性疼痛的控制疗效,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正在以麻醉医师为主体转向以护士为主体[5],护士在癌性疼痛的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所以,提高护士对癌痛教育重要性的意识;提高准确评估癌痛的能力,依据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向医生反馈相关信息;定期参加癌痛相关培训,及时掌握新知识及技能。其次,建立健全癌痛患者宣教制度:发放宣传手册;对患者及家属讲解癌痛相关知识;定期举办癌痛患者宣教及讲座等等。本文56例患者观察发现,对肿瘤癌性疼痛患者实施疼痛教育干预,可切实有助于癌痛控制、提升配合率与止痛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非常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Yoshino K,Nishiumi N,Yamamoto S,et al.Ten cases of palliation of cancer pain with morphine[J].Tokai J Exp Clin Med,2010,35(3):99-102.

[2]Kapural L,Kapural M,Bensitel T,et al.Opioid-sparing effect of intravenous outpatient Ketamine infusions ap-pears short-lived in chronic-pain patients with high opioid requirements[J].Pain Physician,2010,13(4):389-394.

[3]孔祥鸣.癌痛规范化治疗与临床实践[M].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