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训课总结范例6篇

护理实训课总结

护理实训课总结范文1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期培训班共40名学员,来自全军的37家医院,均为女性,年龄21~37(27.25±3.68)岁;其中:主管护师3名(7.5%),护师17名(42.5%),护士20名(50%);本科12名(30%),大专28名(70%);护士长5名(12.5%),科室总带教6名(15%);工作年限小于5年的12名(30%),5~10年的17名(42.5%),大于10年的11名(27.5%);其中10名(25%)护士的工作科室不是胸外专科。

1.2方法

1.2.1确定培训目标

本次培训的目标为:通过理论教学,使学员们掌握胸外科常见疾病的围术期病情观察、危重症监护技能、急救与护理知识,为后期临床实践培训打好理论基础。

1.2.2设定授课课程

首先,由10名医护人员(3名胸外科教授、7名医院护理专家,包括4名胸外科护士长)集体讨论,确定授课内容及课时,授课内容以与后期临床实践培训相关的胸外科常见病种的围术期治疗护理、专科重症监护技术为主,以护理管理、护理服务、护理教学等为辅,课时共120学时。然后,在学员来基地后向她们简要介绍理论培训课程,用0~10分法调查学员对每个授课内容学习必要性的自我认识(010分,从“没必要”到“非常有必要”)。调查结果值为8~10(9.81±0.51)分,所有学员都认为有必要进行预设授课内容的学习。最后,确定理论授课39个专题、课时120学时,发放课程安排表,并将多媒体课件制作成册发给每位学员,以便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1.2.3培训前进行学员评估

由于40名学员来自全军37所医院,其中10名护士的工作科室不是胸外专科,因而做好培训前评估十分重要。我们请学员用0~10分法自评对每个授课内容的了解程度(010分,从“不了解”到“掌握”),自评了解程度为1~9(4.28±1.96)分,学员之间差异较大,但对护理服务发展与趋势、心肺疾患的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实施、危重患者镇静镇痛、危重患者临终关怀护理、食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等6个专题的了解均非常少,希望加强学习,学员理论水平的自评为制定理论教学计划提供了依据。

1.2.4精选授课老师

我们在确定理论授课内容的同时在全院范围内精选授课老师,最终确定授课老师共29名,医生8名,占27.6%,均为副教授以上职称;护士21名,占72.4%,其中主任护师5名,占23.8%,副主任护师8名,占38.1%,主管护师6名,占28.6%。所有授课老师均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

1.3评估方法

为了了解基地的理论教学效果,我们自制了学员对理论授课情况的反馈意见表,在每周课程结束后对每堂课进行问卷测评,问卷包括5个条目,每个条目设“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选项,了解学员对授课内容先进性、实践性以及对每位老师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同时,在理论培训结束时,请学员自评每个授课内容的了解程度,并进行理论考核,考核内容为授课的全部内容。理论成绩评价标准,>90分为优,80~90分为良,60~79分为中,<60分为差。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行t检验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学员对理论培训的意见反馈

详见表1。结果表明,学员对理论培训的满意率为94.1%[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条目数×100%)]。

2.2培训前后学员对授课内容了解程度自评结果的比较

培训后学员自评了解程度为4~10(7.57±1.56)分,优于培训前的1~9(4.28±1.96)分(P<0.05)。

2.3培训后理论考核成绩

40名学员培训后理论考核成绩平均(82.95±6.41)分,全部合格;其中“优”7名、“良”21名,总体优良率为70%。

3讨论

3.1胸外专科护理培训的意义

胸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分支学科,涉及心、肺等重要生命器官,其专科护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胸外专科护理的要求高,需要大批训练有素的护理人员,掌握精湛的专科护理技能,以适应平时、战时胸外科护理的需要[2]。国家“十一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临床专业性较强的专科护理领域,有计划地开展专科护士的培训,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3],通过专科护理示范基地进行专科护士的培训是一有效途径。优选具有专科护士带教能力的胸外科病区作为在职护士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对基地学员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培训和考核,培训出合格的胸外科专科护理人才,通过学员回到原单位在胸外科专科护理方面传、帮、带,达到专科护理技术全军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这种培训方式可以达到多出、快出胸外专科护理人才的目的。

护理实训课总结范文2

关键词:护生;职业核心能力;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研究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把“能力本位”课程建设作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心。国内高职院校大多数在护生实习前安排了时间不等的综合实训课程,但很多院校仅局限于前期课程的单项操作重复练习[1],缺乏贴近临床的综合训练,护生顶岗实习时机械模仿多,不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培养护理核心能力,缩短学校与医院的距离,我院于2012年开始在护理专业第4学期开设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围绕典型岗位任务设计综合案例创设护理工作情境,以小组为学习单位,采用任务引领的模式来解决护理领域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2013级护理专业(三年制)472名护生,其中男生22人,女生450人,年龄20岁~22岁,均已完成基础护理学、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健康评估等基础课程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救护理等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了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于第4学期(1周~10周)、护生实习前开设《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共60学时。

1.2方法

1.2.1岗位分析序化高职“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决定了应首先从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入手,将工作岗位的职业需求整合到课程中去,通过职业能力分析,明确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职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我院通过广泛调研、邀请省内护理专家分析,将护理工作岗位序化为5大护理岗位群(门诊、病区、手术室、产科门诊及产房、急救中心及ICU护理岗位群)及28个护理岗位(导医台、输液室、注射室、换药室、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肾内科、内分泌科、烧伤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胸外科、骨科、泌尿外科、传染科、妇产科、儿科、器械护士、巡回护士、产科门诊、待产室、产房、母婴同室、急救中心、ICU)。1.2.2任务归纳目标设计根据调研及各岗位的护理工作特点,总结该岗位护士的主要工作任务及胜任岗位任务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目标。以儿科护理岗位为例。儿科护理岗位工作任务为:出入院患儿的评估、处理;儿科常见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运用医院信息系统处理医嘱;书写病室交班报告;无菌物品的使用及管理;对各类用物的终末处理。胜任岗位任务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儿科病房各班护士的主要工作任务、工作流程;熟悉新生儿温箱、蓝光箱使用的目的、适应证、禁忌证;熟悉更换尿布的目的、注意事项、臀红的表现、预防及护理;熟悉小儿约束法的目的、注意事项;掌握小儿颈外静脉、股静脉穿刺目的、注射部位及注意事项;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掌握小儿心肺复苏术的目的、步骤、操作及复苏评价指标。②技能目标。准确采集患儿健康史,对儿科常见疾病体征进行评估;正确对儿科常见病实施护理和健康教育;正确更换尿布,及时正确处理臀红;正确实施小儿约束;准确执行小儿颈外静脉、股静脉穿刺采血法;正确给小儿实施温箱保温、蓝光疗法;能成功实施小儿心肺复苏、评价复苏效果。③素质目标。具备与不同年龄患儿的沟通技巧和能力;对患儿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同情心;具有评判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病情观察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具备“慎独”的职业素质。1.2.3学习任务设计参考2010年1月国家卫生部下发的《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明确典型工作任务、各个岗位的实训项目。将一个护理工作岗位的多个实训项目综合为一个或多个学习性工作任务,如将采集健康史、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法、蓝光疗法、脐部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整合为新生儿败血症的评估、护理工作任务。课前通过综合案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任务引导,将岗位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的准备后,带着见习任务到医院(行业一线)课间见习。课堂实训采用角色扮演模拟临床情境,学生将解决工作任务的过程展现出来。1.2.4典型案例综合实训综合实训课程总课时60学时,实训场所为仿真模拟病房。实施时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单元,采用高职校院合作项目化教材《护理专业岗位能力综合实训》组织教学,综合使用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小组讨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具体实施过程以儿科护理工作岗位为例介绍如下。1.2.4.1课前任务准备以5人~7人(单数)组成1个小组,提前1周进行课前准备。①参考《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教材熟悉儿科护理岗位的岗位设置、工作任务;②按照教材提示,完成本岗位知识、技能、素质的准备;③复习本岗位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④回顾本岗位重点实训项目的职业标准及安全事项;⑤根据老师给出的见习任务在学习附属医院完成课前见习,比如用一段视频记录下儿科护士的一天,为婴儿更换一次尿布,制作一个儿科常见疾病临床路径的PPT汇报、完成一次对缺铁性贫血小儿家长的健康教育等。1.2.4.2课堂任务实训21人左右小班授课,授课地点为仿真模拟病房。具体实施:①各小组汇报见习情况,视频、护理方案呈现;②教师设计仿真工作过程的综合案例,案例包括一组工作任务,每组抽签决定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抽签后小组讨论决定解决问题方案,最后采用角色扮演法演示工作任务完成过程;③自我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引导学生思考上一步骤的不足,并调整;④分小组情境实训练习。1.2.4.3课后任务总结护生利用护理实训室仿真病房,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实训,完成解决典型工作任务的方案,并完成实训日志。1.2.4.4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占50%(出勤、学习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语言交流、组织协调能力、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实训日志、课堂提问等),终结性评价占50%(完成典型案例为载体的工作任务,对其完成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

2结果(见表1、表2)

3讨论

3.1有助于高职教育理念的实现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选取、教学设计及实施的方法手段上,与传统的课程不同。我校前期广泛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将临床护理岗位序化,归纳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总结胜任护理岗位工作任务必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再以临床真实案例为背景设计工作任务,根据认知规律,设计由点到面、由单一模块到综合实训的若干学习性任务。该课程更能实现学校与行业的“无缝对接”,体现高职教育服务于行业发展的特色,更好更快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3.2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和临床综合技能

传统实训授课中,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分开。学生在实训课上往往只关注操作本身,而不能理解在哪种情况下这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病情变化后又该采用哪种操作等,不能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改变以往理论和实训分开教学的方式,将理论内容与实训项目相结合,通过任务引领、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认识到操作过程中要明确目的理解原理,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专科护理知识去理解、思考、分析,学生不再拘泥于教材的操作步骤,操作不是简单的模仿,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技能的应用[2]。

3.3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护理综合实训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更有助于培养护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判性思维、团队合作精神、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沟通能力等方面,优势明显。其模拟临床工作的环境,充分地应用综合实训将理论与实训有机结合,贴近岗位,贴近临床,贴近学生,尽量缩小教学与临床的距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教学活动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在完成项目和任务的时候要以学生为主体,探索专业知识,实践专业技能,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及自我管理式的学习[3]。在未来的护理教学中,如何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应用软件、网络空间化、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另外,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护理核心能力将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因此,对护理核心能力的内涵我们要不断挖掘、探索。

参考文献:

[1]冯蓉,夏立平,许红,等.《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护理研究,2014,28(1B):108-110.

[2]周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儿童护理》课程教学设计及应用[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4:1.

护理实训课总结范文3

1 目前《护理礼仪》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对护士礼仪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虽然已经有不少高等院校开设了护理礼仪课程,但是大部分院校的护理礼仪课程的教学缺乏护理本身的特色,实际应用时缺乏可操作性,有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突出,归纳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1 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

根据护理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护理礼仪》课程为限选课,所以在授课模式上都是沿用选修课方式,对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集中授课,而且是合班授课,上课学生数相对较多,教师不能很好地与学生在课堂上互动,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教师讲授的内容几乎无法在学生中产生共鸣与回应,教学效果不好。

1.2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导致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差

该门课程的性质是应用性及可操作性强,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详细讲解、更需要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如果授课教师仅仅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一些基本概念, 让学生们循规蹈矩地被动接受课本上的知识,很显然就不能与该课程的性质相适应。而且大多数护理礼仪课上,授课教师往往忽视实践训练,也可能是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实训开展相对困难等,导致学生是只懂理论,不会实际应用。

1.3 考核方式单一, 无法检测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该门课程实践性很强,然而以往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单一,一般都是沿用传统的选修课考试方式,即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一张试卷,一个总分,则代表了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情况。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礼仪知识的融会贯通及实际应用能力较差。

2 解决存在问题的主要措施与应用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笔者尝试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主要从授课内容的调整及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入手,另外改变以往的考核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提高教学效果。

2.1 合理安排授课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尽可能使礼仪知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从具有普遍性的日常生活礼仪着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同时,注重护理礼仪在工作中的特殊性,使其掌握护理礼仪不同于一般的社交等礼仪,护理礼仪是在一般的社交礼仪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时结合护理实际工作的需要,重点讲授和训练学生在为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中应具有的规范性礼仪,突出护理礼仪的特色[1]。

2.2 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通过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通过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请记住我站域名/

2.2.1 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改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授课教师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将一些简单的动画或图片配以文字中,可将枯燥的理论变成生动的画面或者动画,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还可适时播放护士礼仪的示范短片,供学生欣赏。

2.2.2 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

授课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安排,选择具有代表性或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综合能力。

2.2.3 课堂分角色扮演模式

大学生日常生活空间狭窄,经验阅历不深,但是思维活跃,求知欲、表现欲强,有着接触更多、体检更多的强烈渴求,教师可根据大学生这一特性,采用分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授课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精心地设计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类型的角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锻炼学生的能力。在观看学生演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其他同学讨论表演学生的优点及不足之处,通过对表演内容的分析、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礼仪知识的感性认知[2],从而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

2.2.4 实验室训练模式

在实训训练课上,要以实战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遵照礼仪规范认真的练习,要求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实验室,做到衣帽整洁,头发全部盘起,不可过肩,不配戴首饰,不化浓妆。将学生按小组划分,引导学生对镜练习微笑,做到笑容真挚,语言亲切,注意细节训练。教师要配合音乐教学,尊重学生的情感,以鼓励为主,表扬其优秀之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不到位的礼仪要及时指出,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每一项护士礼仪,全面掌握护士礼仪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从而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修养,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全面提高。

2.3 护士礼仪的考核方法

《护理礼仪》作为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明确护士应该具备内在与外在相结合的整体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并掌握正确的行为举止和仪表规范,以适应社会和时展的需要。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准确地评判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运用礼仪,称呼礼仪是否正确,举止是否端庄大方等等,因此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须尝试新的考核方式。我们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这样既可考察学生对护士礼仪理论的理解,也可以考察其灵活运用的情况,即实践考核占总成绩的30%,平时的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10%,理论考核占总成绩的60%,试卷以案例分析题为主要题型。

2.3.1 考核采取随堂考的形式,针对学生的学习训练情况,进行随堂考核,使学

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当场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对各部分成绩进行综合分析。 2.3.2 综合考核主要以场景式考试为主,如:不同的场景:查房场景、接待新入院患者场景、危重病人特护场景等,学生可以几个自由组合,充分自由发挥,进行训练。

2.3.3 充分利用过程性考核的作用。平时学生们的出勤、上课的表现、训练的作业等以及训练课堂的配合程度等也记成绩,都可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

护理实训课总结范文4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作为一门实用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已经显示出其重要性。文章对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和《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的两门专业基础课,但由于计算机的普及,社会需要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应用知识。我们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和要求,以“能懂、够用、实用”为教学原则,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把这两门课整合在一起,在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这门课。

一、《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

1.《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定位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定位于“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深人和提高。在大学一年级,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都系统学习了“信息技术基础”课并参加了河北省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系统组成理论知识。

2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教材选择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的知识更新周期非常短,时代特征鲜明,应选择适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在内容组织上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能结合具体操作步骤加以讲述、图文并茂的教材。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由教研室组织任课老师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了课程讲义作为简易教材。在编写时,我们每年组织教师深人社会、了解市场,调查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所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经过分析和总结,制定出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大纲,最后分解出课程学习单元。课程讲义以学习单元为内容目标,精选相关的教材内容;编写时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代同步;注重教材内容的知识性和新颖性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开发性。

3.《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时分布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总课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为12学时,实训课为40学时,讨论课为20学时,课时比例约为1:4:2。从教学方式来看,先集中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理论课,再集中课时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实训课,然后完成计算机网络理论课,再集中课时完成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实训课。这样做既能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有足够的实训课时使学生能充分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4.《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实训安排

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实训课程后,可完成一些选学的实训内容。

5.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在每次课程开始时,首先提出一个任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这个任务进行设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对相关知识充满了好奇,会想尽一切方法去完成它。例如理论课上要求学生在理论课程结束后,交一份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完成的适合日常办公、图形图像设计、游戏等不同需求的计算机装机配置作业。学生会去了解市场,回来后都说收获很大。实训课上,例如硬件组装模块,教学组织与实施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示范引导~模仿试做一纠错重做一复述总结。课堂组织以学生小组为中心,内容教学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氛围。讨论课上,例如故障检测模块,教学实施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一预设故障一分组讨论一尝试修复一纠错重试一分析总结。上课前教师提前预设若干个可控制故障,上课开始时分组讨论每个故障产生的原因,在讨论的基础上小组尝试排除故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素质的变化。这个素质指的是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法、动手能力和技能、习惯和行为标准及直觉经历、需求调节等方‘面的综合。

6.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于学习指导,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只是教育教学实施过程的被动受体,而不是自己学习的主体,缺乏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够理想。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是推进高职教育创新的一个手段。学院现有实验设备组数少,课时紧张,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理解消化知识,教师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可将各种资料(如授课讲义、背景知识、课程信息等)以文件资料库的形式存放在网上,供学生直接网上阅览,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将延伸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环境。学院建立了网络实训室,为了充分利用实训设备,也为了学生课下实训方便,实训室开放了网络环境,某些实验可以通过web方式登录到实训室服务器进行操作。

7.考核方式改革

本课程考核目标是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废除了期末笔试考试,用形成性考核成绩作为期末总成绩,该形成性考核成绩包括学习过程评价+综合考试。考核中学习过程占了很大的比例,学习过程包括所有实训课的平均成绩、社会调查报告成绩、平时作业成绩;而综合考试包括实践技能操作考试和口试。

护理实训课总结范文5

妇产科护理学实训课教学质量高职学生妇产科护理学是研究女性一生不同时期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提供相应生理护理和病理护理的一门学科。《妇产科护理学》分为理论课和实训课两部分,由于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较差,动手能力不够强,故要掌握实训课操作内容有一定困难。现将提高高职学生《妇产科护理学》实训课教学质量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复习理论课内容

要提高实训课质量,首先要结合本堂实训课目标复习相关理论课内容。现在的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课后很少复习,如果教师不帮他们复习理论课所讲授内容,学生往往忘记相关理论课内容,直接影响实训课质量。如上“产前检查”实训课时,教师要帮学生认真复习产前检查的时间和内容,四部触诊和骨盆外测量的方法,并告诉学生以上复习内容即本堂实训课实训目标。

二、利用电视录像片进行教学

电视录像片能展示相关实训课内容的典型技能技巧及标准示范操作,可提高学生自我训练、自我矫正的能力。电视教学具有生动、直观性强、感染力强的优点,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上“分娩机制”实训课,电视录像能将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肩及胎体的娩出七个环节以动画形式生动形象呈现在学生眼前,同时配合悦耳的音乐和动听的解说,学生既新鲜又好奇,兴趣很高。电视录像片还可以将上面七个动作重复播放,让学生加深印象,并可适时停放让教师加以讲解,使学生更加清楚。

但在临床教学中,我们发现个别学生在看电视录像时常常玩手机、讲小话注意力不集中,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放电视录像片前先将电视录像片的重要内容以问题形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电视录像片,看完后教师抽学生回答问题,并将回答问题的情况现场计分纳入平时成绩。如上“妇科检查”实训课,先在黑板上提出以下问题:①妇科检查的注意事项是什么?②阴道窥器检查、双合诊检查、三合诊检查、直肠―腹部诊检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样学生往往能更加认真观看电视录像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模型教具(或真人)进行示教

模型教具的形态、大小、质感与真人相仿,教师在模型教具上将实训步骤边讲解边演练,可适当放慢节奏并加以分析,学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如上“产前检查”实训课四部触诊内容时,教师每示范一步检查方法,不但要告诉学生每一步的具体手法,还要告诉学生操作完每一步要达到的目的。如四部触诊第一步的具体手法是:双手置于宫底部,了解子宫的大小并测得宫底高度。然后双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宫底部的胎儿部分,若为胎头则硬而圆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形状略不规则。操作完第一步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操作所得子宫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孕周是否相符,通过双手指腹的触感判断出宫底部的胎儿部分是头还是臀。有些实训内容还可让学生作患者能更与临床相接近,如上“骨盆测量”实训课,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作被检查者按骨盆测量要求在检查床上摆好,教师用骨盆测量尺在学生身上边演练边讲解骨盆测量的方法和各条径线的正常值,其他学生由于有亲临其境的感觉而学习积极性倍增。

四、学生动手操作练习

学生动手操作练习是实训课的重要环节,光听光看不亲自操作是掌握不了实训内容的,正如黑板上是学不会做手术的,故一定要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模型上认真演练,教师在同学们演练时千万不要离开教室,让学生自己练习,这样个别学生就会不认真练习并高声喧哗,不但自己掌握不了学习内容,还影响其他学生学习。为了让学生更认真地操作,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教师示教后,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循环指导,每组指定一名成绩好的学生当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练习,不明白之处既可查找书本互相讨论又可随时请教教师。

五、总结归纳

实验操作完毕后,教师一定要留10分钟时间对本堂实训课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如上“妇科检查”实训课,要将妇科检查的注意事项及阴道窥器检查、双合诊检查、三合诊检查、直肠―腹部诊检查的具体内容进行总结,并随机抽查学生在模型上进行演练,并将演练情况现场计分纳入平时成绩。

六、布置实验报告并认真批阅

下课前布置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训目标、评估患者、实训准备、实训步骤、健康教育,要交待学生将本堂实训课操作所得如实地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如上“骨盆测量”实训课,就要交待同学们将实训课中所测量的骨盆径线值记录在实验报告中。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学生将本堂实训课知识进行了系统复习。教师在课后通过认真批阅实验报告,能够及时发现每个学生对该堂实训课的掌握程度,普遍没掌握的知识点进行集体辅导,个别没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个别辅导。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在学习的全过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由于妇产科患者隐私性强,自我保护意识也日益增强,临床完全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实训课非常重要。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训课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学生对专业实训内容的理解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护理实训课总结范文6

摘要:[目的]评价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learning,TBL)在心电监护仪培训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规范心电监护仪培训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选取61名护士作为试验组,规范心电监护仪培训中采用TBL。比较两组培训前后成绩,采用问卷调查护士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试验组护士培训后成绩(87.05分±4.96分)高于对照组(80.03分±11.81分),85.2%护士对TBL教学方法满意。[结论]规范心电监护仪培训中采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可增强护士主动学习意识,增强培训效果。

关键词:心电监护仪;使用方法;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培训

由于现代医疗技术设备的发展和病人病情的需求,心电监护仪已被广泛用于急危重症病人的病情观察。临床上大多数护士只是单纯地记录心电监护仪上的数值,因缺乏对数值真实意义的认知和缺乏心电图知识[1],所以不能早期发现病情变化。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技能和团队精神的培养[2-3]。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eam-basedlearn-ing,TBL)是2002年由美国教育学家LarryMiehaels-en创立的一种运用于团队中,以激发学习者实践性、创造性和灵活性为特点,帮助其完成学习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4]。TBL既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能力,又能克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一些缺点[5],在TBL教学模式中,教学者为指导者,实行学习者主动学习和小组教学策略,达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和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6]。目前,TBL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医学院校中广泛应用并得到普遍认可[7]。本研究将TBL教学模式运用于临床护士规范使用心电监护仪的培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为我院使用监护仪的护士,将护士按照科室根据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按照N0级~N3级分批次进行单双号抽签,抽到单号的护士为试验组,抽到双号的为对照组,每组包括N0级、N1级、N2级、N3级护士,尽可能合理分组,同时保证组内成员的固定性。试验组61名护士采用TBL教学模式;对照组60名护士采用PBL教学方法,仅在练习时分组完成。

1.2方法

1.2.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心电图图形识别部分和心电监护仪专业技能操作部分。由心内科护士长授课,负责讲授心电图图形识别理论知识和心电监护仪器技能操作。

1.2.2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法:在会议室分次集中授课,听课护士签字,课前、课后集中考核。为保证教学质量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①改进教学的硬件设施,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专业基础理论与临床实例分析相结合。心电监护仪器操作内容采用心内科监护室护士培训内容,操作对象为医用仿真模拟人和真实病人。②授课教师认真备课,注重授课的实用性。③授课过程中着重培养护士的创新、临床思维与识别能力。④心电图教学内容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健康评估》结合心内科自编心电图入门口袋书。试验组教学法采用TBL教学法。方法如下:

1.2.2.1再分组

将61名护士随机分为8组,每组7名或8名护士。各小组成员推荐1名护士作为小组组长,负责协调组内成员的学习和工作安排。

1.2.2.2课前准备

授课教师在授课前1周将授课相关内容布置给组长,由各组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进行自主学习。

1.2.2.3课堂教学

①课前测试(10min):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制定10道选择题,开始前10min进行闭卷测试,了解护士的课前准备情况和自学能力并记录测试得分。

②课堂小组讨论(50min):着重选择典型性、实用性和逻辑性强的问题进行讨论。各小组在小组长带领下分工合作,各组员对分配到的相关问题参阅相关资料先独立思考,再分别对各自问题进行汇报。然后,小组内所有成员对共同疑问进行探讨并记录。最后,各小组组长对各组讨论情况进行汇报,所有组员均可对各组汇报情况提出相关疑问,也可对相关疑问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

③教师精讲:授课教师总结精讲,主要针对之前遗留下的疑难问题,不仅强化了知识还培养了护士的主动判断意识。

④实践操作:授课教师进行心电监护仪器相关操作技术的演练,特别是仪器故障情况的处理,因为故障报警声音大会引起病人家属和护士发生纠纷[8]。授课以分组的方式进行,成员间轮流进行技能操作,并交流操作心得。最后授课教师对相关疑点、难点进行系统讲解。

1.2.2.4重点回顾,查缺补漏

实践课结束后,教师通过评阅试卷分析护士较集中的错误和有代表性的问题,在2学时理论课中进行集中点评,再次对本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解释及强化,着重加强护士常用操作技术培训,包括常见故障排除、心电图知识、心电监护仪报警参数设置等[9],确保学习质量。

1.2.3课后评价

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成绩。课后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护士对教学方法及效果的评价。最后由老师对TBL总体情况进行反馈和总结。调查问卷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①心电监护考核评分:分为心电图基础知识、图形识别能力和监护仪异常处理3个维度20个条目,每个条目设差、较差、一般、较好、好5个等级,分别计1分、2分、3分、4分、5分,总分20分~100分,总分≥60分为合格,总分≥80分为优秀。该量表对30名护士进行预调查,Cron-bach’sα系数为0.851。②教学方法评价:由教学作用、影响因素和满意度3个维度、12个条目组成,以“是”“否”回答。

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比较两组护士成绩;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培训前后成绩比较

2.2试验组护士对TBL教学方法的评价

3讨论

3.1TBL教学模式在临床运用中的认可度和可行性

心电监护仪被广泛应用于急危重症病人的病情监测,为病人病情观察和医生护士的医疗护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然而董许英等[10]的研究表明:低年资护士心电监护知识掌握率仅为32%。传统的关于心电监护仪知识培训是一种“填鸭式”教育,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尤其是在临床实践中面对真实病例时,个体学习的弊端尤为突出[11]。TBL教学法具有小组合作高效性和多重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学习过程包括事先准备、组内商量和组间讨论等,经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但掌握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等[12]。本研究结果显示:85.2%护士对TBL教学法是满意的,认为TBL法能够提高自主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应用知识的能力,并有利于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优化。临床护士由于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等原因,在使用心电监护仪的过程中,单纯地记录数值对出现心电监护仪干扰、无效报警等产生“报警麻痹”心理[13]。TBL教学模式提高了护士主动学习的意识,加深了对心电监护仪相关知识的多方位理解,并通过多种考核证实了护士不仅能够识别心电图图形变化,还会正确使用心电监护仪和处理仪器故障,保障了病人的安全,并为正确判断病人病情和给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3.2TBL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95.1%和90.2%的护士认为护士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前准备是TBL教学效果主要的影响因素。课前准备不只学会重要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反思平时临床使用心电监护仪中的不足,比如不知道报警范围设定,在非抢救情况下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14]。护士在课前准备时要充分掌握该疾病在心电监护仪上可能出现的特异性表现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选出典型病例,设计出合理的讨论题[15]。护士自身知识储备是影响TBL教学效果的一个因素。TBL是一种自主学习模式,要求护士在课前通过自学基本掌握基本知识,课堂上通过个人和小组测试进一步夯实对教学内容的掌握,通过针对性地练习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3TBL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

目前,TBL教学模式在国内临床护理培训中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首先,TBL教学模式并非适合所有教学内容,多数护士认为TBL在规范使用心电图的教学中所占比例不应过大[16]。一方面护士学历和个人资质差异较大,部分护士自学能力不足,学习投入程度不够可能不适应TBL;另一方面护理工作强度较大,业余时间少,学习的精力和时间不足可能不适应TBL。其次,实施TBL教师要扮演多种角色,包括学科专家、资源引导者和人物咨询者等多种角色,同时还要面对多个小组的学生,这对教师的知识、能力和课堂的驾驭能力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7]。

4小结

在临床护士专业知识培训中开展TBL教学具有可行性,鉴于TBL的独特优势,有必要在护理教学中引入和推广TBL。TBL教学对带教教师的要求会更高,除需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体系,掌握有关疾病发生发展的最新机制和治疗的最新进展,还要具备全新的教育理念。TBL教学对于提高护士主动学习意识、掌握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有一定效果,但要酌情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玲.护士正确识别心电监护仪波形对心肌梗死病人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8):1680-1681.

[2]琚新梅,张国增,邓洁心,等.我国护理本科教育与现实差距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1,9(9B):2426-2428.

[5]黄素群,李力燕,林雪静,等.关于PBL教学与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2):133.

[8]郭青,景丹,杨静英.品管圈在减少监护仪错误报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5,29(6C):2223-2224.

[9]施娟娟.监护仪报警参数设置错误的原因及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4,31(4):20-21.

[10]董许英,金丹,顾群利.低年资护士心电监护知识掌握情况调查[J].护理学报,2009,16(5B):13-14.

[11]高玲玲,张英华,彦君,等.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9):78-81.

[12]穆攀伟,王庭槐,曾龙驿,等.在医学教育中引入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5(1):55-56.

[14]王秀芳.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与质量管理标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34.

[15]王芳.心电监护仪使用监控[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