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工作要点范例6篇

司法所工作要点

司法所工作要点范文1

   一、以总结“四五”普法、部署五五普法工作为契机,推进依法治镇,创建“平安X”为目标,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职能,加快推进法制化建设。

   (一)、进一步提高对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普法和依法治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健全普法工作责任制,X司法所加强了对全镇普法工作落实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服务。适时举办法制讲座,普法培训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普法宣传效果。

   (二)、总结“四五”普法教育成果,部署五五普法启动工作。认真开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采取街头宣传、法制讲座、标语等灵活有效的形式,广泛开展社会治安、婚姻家庭、计划生育、义务教育、土地管理等与群众自身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开创了上下联动,互相呼应,丰富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新局面。提高了农村人口的法律素质,使其知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建立健全法制副校长制度,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做到常抓不懈。以法制教育工作从娃娃开始的教导为方针,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X司法所帮助镇域范围内各中小学校将法制教育列入教育大纲,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以此为抓手,抓好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他们珍爱生活,远离犯罪。

   二、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创建“平安X”,维护社会稳定为抓手,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法律保障。

   (一)、切实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作用,当好镇政府依法行政的顾问和助手,努力做好排查社会不安定因素和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工作,及时掌握动态,积极预防矛盾纠纷的激化,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XX年共调解各类纠纷65起,调解成功62起。

   (二)、切实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为提高对刑满释放人员的管理和控制力,我们采取灵活多样的帮教方式,确保安置帮教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镇XX年刑满释放人员22人,对所有刑满释放人员全部建立了个人档案,并确定了具体的帮教人实施帮教,完善刑满释放人员年度帮教考察记录。对外出打工的刑满释放人员,采用书信、电话等形式落实帮教考察。

   (三)、以创建“民主法治村”为载体,完善行政村民主制度,切实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今年,X镇在26个行政村开展了“民主法治村”的创建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民主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三、不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增强机关效能建设。

   (一)、深入开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运用多种形式,把思想统一到“三个代表”的要求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上来,不断开创司法行政工作的新局面。

   (二)、切实加强村级调委会建设,充分发挥调委会在调处矛盾、纠纷中的生力军作用。今年,对全镇26个行政村的调委会进行了调整、充实,并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素质高、能力强、威望高的人员充实到调解组织,不断提高调委会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调解质量。并通过会议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如组织调委会成员学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和人民调解卷宗的归档工作,为调委会成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熟练掌握调解技巧,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为维护社会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进一步转变作风,振奋精神,树立司法行政干部队伍的新形象。进一步树立争先创优意识,进一步弘扬以作为求地位,以创新求发展的进取精神,进一步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发扬真抓实干的精神,切实抓好普法宣传、人民调解、两劳帮教等职能工作的落实,以人民满意为根本,开创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普法工作资金缺乏,普法宣传工作须进一步加强。

   (二)、个别村调委会业务水平急待提高,未能起到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三)、两劳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须进一步加强。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X司法所将针对存在的问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统揽全局,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及切实搞好自身建设为保障,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增强工作力度,进一步发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XX年年度工作要点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抓好“五五”普法工作,并探索将普法教育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共2页,当前第1页1

   三、践行“三个代表”,积极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真正起到“第一道防线”作用。

   四、加大安置帮教工作的力度,努力消除各种重新违法犯罪隐患。

   五、探索在没有基层法律服务所建制下,如何为群众进行法律服务,帮他们排忧解难。

司法所工作要点范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及省委八届九次、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保持基层持续稳定、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保障民生改善开展工作,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二、工作职责

村司法行政工作室在乡(镇)司法所、村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1、协助村委会开展民主法治村建设工作。

2、协助村委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村规民约,配合村委会做好民主管理事务。

3、协助司法所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

4、按照村委会法制宣传教育年度计划要求,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5、处理村调委会的日常事务;每周进行矛盾纠纷排查;直接调处或指导村民调解小组调处一般矛盾纠纷;做好重大纠纷前期疏导和稳定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并及时上报。

6、负责解答村民的一般法律咨询;告知群众依法解决涉法问题的途径,并提供帮助;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办理法律援助申请事宜。

7、接受村委会、司法所的指派,协助做好与综治维稳相关的其它工作。

三、工作机制

司法行政工作室在司法所、村(居)委会的双重领导下开展工作。司法所通过定期考核、不定期检查的方式领导和指导司法行政工作室的工作(考核办法另行制定);村委会对其工作行使否决权。

司法行政工作室应建立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制宣传、法律援助以及咨询接待、信息上报等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纪律、联系方式等上墙公示,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四、人员配置及经费保障

村司法行政工作室设专职工作人员一人,如是兼职的要确保有三分之一以上时间从事司法行政工作室工作。人员由司法所选定,商村委会聘用,聘用期一般为一年。经考核称职的可以连聘,考核不称职的予以解聘;聘期内,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随时解聘。

司法行政工作室人员应当拥护党的领导,热心公益事业,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具备一定的法律、政策水平和群众工作能力。优秀退伍军人、有较强群众工作能力、政治表现突出的可优先录用。

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司法行政工作室的支持,县(区)司法局应商同级财政为司法行政工作室争取一定的奖励经费。根据《省人民调解条例》和《司法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的规定,落实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人民调解经费除用于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的支出外,可用于对司法行政工作室工作人员的补贴。

司法行政工作室应当具备与其承担职责相应的办公场所及办公设施,有一间办公室、一张办公桌、一个文件柜、一个法律图书柜、一部办公电话。

五、工作原则

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的建设是一项开拓性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工作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司法行政工作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各项业务,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2、坚持开拓创新。各县(区)司法局要认真组织调研,大胆实践,在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工作方法上推陈出新,在试点的基础上迅速全面推广。

3、坚持因地制宜。各县(区)可以根据各乡(镇)的具体情况设立司法行政工作室,经济条件较好、工作量较大的乡(镇)可逐村设立;条件暂不许可的乡(镇)可以在相邻的2-3个村设立村际联合司法行政工作室。

4、坚持形式和实效统一。设立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使人民群众在我们的工作中得到实惠。各地在创设司法行政工作室的过程中,要重在实效,从便民、惠民和有利于促进基层的和谐稳定出发,从有利于创造经济平稳较快成长的环境出发,注重形式和效果的统一,取得良好效果。

5、逐步规范。各地在创建过程中,要把“依法、规范、效能”贯穿始终,注重司法行政工作室的制度建设,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步规范,实现司法行政工作室的良性循环发展。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各县(区)司法局要充分认识到建立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是司法行政机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是发挥司法行政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是密切联系群众、服务新农村建设、拓展司法行政工作的重大举措,认真抓好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2、加强领导。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把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司法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力亲为,抓好落实;同时要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

3、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司法行政工作室在司法所、村委会的管理和指导下,与村治保、调解、综治、维稳等组织以及公安派出所警务室等相关单位相互协作,紧密配合,共同维护辖区和谐稳定。一是司法所要认真负起司法行政工作室工作人员的配备、考核的责任,指导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全面开展各项业务;二是司法行政工作室要始终把自己置于村支两委的领导之下,紧紧围绕本村的中心工作开展各项业务;三是作为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司法行政工作室负责处理人民调解工作日常事务。

乡镇司法所要加强对司法行政工作室的管理与指导,确保各项工作制度落到实处,各项业务有效开展。

4、抓好培训。要加大对司法行政工作室的人员业务培训力度,确保司法行政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在上岗前接受1次以上业务培训。

5、积极试点、总结推广。省级示范司法所或申报省级示范司法所的应当先行试点,在所辖区内建立2个以上村司法行政工作室。

已经建立的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为全面铺开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起好带头引路作用。各县(区)要认真抓好司法行政工作室试点工作,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司法行政工作室,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全面推广。

司法所工作要点范文3

一、充分认识推进“365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强调要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建设,强化基层法治队伍,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省厅党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司法部关于基层基础建设的部署要求,确定了“以实战为引领,推动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发展”的基本思路,决定用三年左右时间,积极推进“365工程”,努力实现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的大跨越。这是司法行政机关服务大局,参与平安法治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强化基层职能,推动“四个全覆盖”落地生根的根本途径,是坚持问题导向,深化司法行政机制体制改革的有力举措,也是积极回应群众期待,打造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要实践。全区司法行政系统要深刻认识面临的时代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县(市、区)司法局实战化暨基层基础建设会议要求,把实战化作为推进改革的重中之重,以马上就办的精神,坚持融合发展,勇于自我革新,不断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司法行政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总体布局,以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为总目标,坚持实战引领,夯实基层基础,积极推进“365工程”,全面加强司法行政基层组织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和装备设施建设,为深化“四个全覆盖”、促进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牢牢把握和明确“365工程”建设目标任务

“365工程”的工作目标是:用3年时间,通过大力推进局所站一体化建设、县级司法局实战化建设、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基本保障规范化建设和基层队伍正规化建设等五项建设,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基层组织建设、队伍管理、业务能力、和保障水平,形成以县(市、区)司法局为龙头,司法所为枢纽,各层级各业务条线组织协调联动的基层实战勤务模式。为顺利实现“365工程”目标,根据省厅要求,结合我区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围绕“强”“实”“全”“严”“新”“高”,重点推进以下六个方面工作目标:

一是强基层健全组织体系。“强”要体现在组织体系建设要加强,组织体系的作用要强化,体系的健全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加强与区编办、人社、组织、财政协调,力争年底前,实行区司法局和街道办事处双重领导,以司法局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下,强化区局对司法所人财物和业务的有效领导和管理;统一规范司法所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基本建立实战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大型司法所”建设,2016年区至少建成1个以上大型司法所;司法所政法专项编制落实率达90%以上。

二是实战化引领基础保障。“实”要体现在预算管理要真实,基础保障要扎实,不断夯实基层的基础建设。力争在2016年全区实现司法所办公及业务经费基本纳入区财政预算,由区司法局负责实行统一预算管理。司法所经费、装备等保障责任明确、标准统一,业务用房、人员装备和办公设施全面达到省定标准,提升区、街道两级平台信息化应用水平显著,有效确立“互联网+四个全覆盖”工作模式。

三是全方位提高服务能力。“全”就是全方位提高基层法律服务水平,实现法律服务“全覆盖”。2015年全区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建成率100%,“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覆盖率100%。2016年全部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平台,并实现各项职能的有机整合,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相对完善,实体平台与12348网络平台一体运行,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有效满足群众需求。

四是严要求增强队伍素质。“严”要体现在“三化”建设的标准要严,司法行政队伍管理措施要严。按照上半年区局分别制定的《全区司法行政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连区司[2015]14号)和《关于全面推进全区司法行政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连区司[2015]16号)的文件精神严抓落实,逐步实现司法行政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初步建立基层司法行政职业准入制度职业培训和人才培养机制,基层司法行政队伍进一步壮大、结构进一步优化。探索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模式,至2017年底,75%以上基层干警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50%以上拥有法律专业背景,专职调解员和社工等社会力量的规模和能力基本适应基层工作需要。

五是新举措彰显职能作用。“新”要体现在勇于创新,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服务载体,使司法行政的职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全区司法行政干警都能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基层司法行政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公平正义能力明显增强,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率保持在90%以上,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保持全省较低水平,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建成率达40%以上。

六是高标准提升群众满意率。“高”就是高起点制定考核标准和服务规范,通过督查、评比、奖惩等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进而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深化“五十佳”评选表彰活动,坚持典型引路,培养新的亮点和典型,打造司法行政新形象,提高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的社会影响力;挖掘司法行政文化内涵,公共服务形象基本确立,“法润”、12348服务品牌深入人心。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满意度每年提升五个百分点,争取三年时间,走在全市的前列。

三、努力强化“365工程”建设推进的主体责任意识

“365工程”是推进全区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工作规划,也是今后一阶段各单位、各科室推进各项工作的主要抓手。全系统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责任意识,做到持续推进、协同作战“五到位”,切实保障“365工程”五项建设要求的真正落实。

一是整合资源,一体化建设力量协同到位。各单位、各科室要围绕局、所、站建设与管理一体化、工作力量一体化、评价考核一体化实施要求,切实巩固司法所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真正形成“双重管理”以司法局为主的格局。区局基层科要指导司法所加强对辖区内服务资源的整合,壮大基层工作力量。区局办公室要强化考核,在坚持以司法局为主设立考核指标的同时,把司法行政业务和党委政府要求结合起来。各司法所要建立“下包一级”的定点联系制度,实现所站捆绑考核、共担责任。

二是完善机制,实战化建设处置管控到位。区局各科室围绕做强司法所、做优司法站这一实战化要求,着力强化建设信息采集机制、分析研判机制、实战勤务机制、督导评估机制方面的试点和研究。区局基层科要围绕强化司法所职能,进一步理顺司法所组织规范和岗位管理,指导各地做到事权清晰、责任明确、权责对等。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15年年底前实现司法站建设全覆盖的目标,努力把司法站打造成服务基层群众的一线平台,切实提升基层一线工作能力。

三是互联互通,信息化建设数据应用到位。区局围绕加快实施司法行政“大数据”工程,建立并严格落实数据采集质量责任制,提高系统内12348网络平台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实体平台两大信息源的采集质量,最大限度拓展社会信息来源。区局各业务科室要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指导街道司法行政工作管理平台建设,明晰岗位职责和基本流程,实现基层工作的扁平化管理。区局办公室和法宣科要积极配合市局新闻中心推进区司法局、司法所网络带宽扩容,优化终端配备,方便基层工作人员信息获取和运用。

四是归整职能,司法所规范化窗口功能设置到位。区局各科室要围绕推进服务窗口化、功能区域化、保障科学化推进要求,在服务的高效性、便利性上求突破。要切实改变机关化倾向,按照功能明确、特色明显、群众明白的要求,科学设置便民服务区、日常办公区等功能区域,把司法所打造成司法行政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窗口,让群众能享受到面对面的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经费保障标准,强化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和考核,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提升基层保障水平。

五是严格管理,基层队伍正规化建设教育提升到位。区局以“三化”建设为主导,对基层司法行政队伍实行统一、规范、严格的管理;加强司法所人员编制管理,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关于政法专编的管理要求,着力解决司法所空编挪编问题。坚持分类管理,科学区分基层司法行政干警、专职调解员、专职社工等不同人员的职业资格条件和岗位技能要求,建立实战训练标准体系和全员轮训制度。深化全系统“五十佳”等评选活动,加大对优秀基层人员的宣传和表彰,充分调动基层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采取切实推进保障措施,确保“365工程”三年见成效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为全面落实“365工程”提供组织保证。为切实加强对“365工程”基层基础建设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区司法局成立以局长任组长,局分管领导和主要科室负责人全部参与的“365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实战化和基层基础建设协调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基层科牵头,主要负责组织协调、落实分解任务、信息汇总上报和督查指导推进。为全面落实“365工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司法所工作要点范文4

文秘站刊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重要方面。基层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的最基层单位,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维护稳定方面的职能,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担负重要使命,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在当前社会管理中要参与好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立足新的工作起点,适应新的工作形势,创新新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出色完成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立足基层一线,构建一方和谐。笔者在基层(乡镇)司法所工作多年,结合司法所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一些工作实践,对基层司法所在今后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如何更好发挥作用、找准发力点谈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基层司法所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及取得的成效

管理内容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必须创新管理内容,理清管理领域,强化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有效调处社会矛盾,维护各方各类群体的正当权益,基层司法所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基层司法所承担着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人民调解工作是基层司法行政职能之一,基层司法所是基层司法行政机关派驻在基层的前沿阵地,能够方便及时、迅速有效地对基层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于田间地头,有效防止矛盾纠纷的恶性转化。如笔者所在的乡镇,今年我们司法所首要任务是选齐配强了乡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和19个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并积极探索矛盾纠纷调处新机制。在此基础上,与综治、、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完善了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成立建立联片调处工作站,由包片党委、包片总支书记加强联片各村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协调;加大调解力度,化解联村涉片的各类疑难矛盾纠纷;强化了矛盾排查机制,做到排查走在调处前,调处走在激化前。今年上半年,我们积极参与排查矛盾纠纷55起,化解调处矛盾55起,化解率达100%,根据当事人申请,上门调解20起,调解成功20起;参与指导调解成功35起,并规范建档立卷,基本实现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处理在最基层,营造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得到了基层和群众的很好的反响。

2、基层司法所承担着社区服刑人员及刑释解教人员的管控任务。抓好对这类特殊人群的教育改造,有利于合理地配置行刑资源,提高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为进一步提高矫正质量,探索应用科技手段,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通过建立电子围墙,使社区服刑人员在掌控之下、管理之中。在笔者所在的乡镇,我们与派出所、村委会联系建立联帮联控,连同帮教小组就与他们签订了帮教责任书和家属管教责任书,明确了帮教小组的责任以及家属管教责任,并且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其工作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帮教安置工作和社区矫正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笔者所在的乡镇的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思想情绪稳定,生产生活安定,无脱管失控现象,重新犯罪率为零,有力地促进了我乡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3、基层司法所承担着普法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职责。2013年是“六五”普法中期检查年,也是法治安陆建设深入推进年。安陆市普法办以全民普法教育为重点,以法治创建活动为切入点,以机制方法创新为动力,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整体推进法治安陆建设,着力构建学用结合、普治并举的大普法工作格局,为我市奋力进入全省县域经济三十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我们在普法宣传工作中,积极争取乡镇党委政府支持,成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小组,制定普法规划,树立了大普法的思想。一是与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所等司法行政机关的资源有机整合;二是组织乡镇劳动、人社、计生、民政、

卫生、土管、林业等部门联合的普法格局;在部署上实行整体联动,形成上下贯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网络与工作合力,定期开展专题法律服务,提高法律宣传教育效果。在法制宣传的模式上注重了六个结合:一是与各种节日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普法宣传氛围;二是与时政相结合,提高依法决策水平;三是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四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提高村民法律素质;五是与政府拟办实事相结合,为政府分忧解难;六是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相结合,构筑和谐社会。通过这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使得法治创建活动深入民心,得到了所在乡镇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

二、基层司法所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基层司法所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平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和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和做法,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和党中央要求的司法行政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要求还有差距和不足。

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村级人民调解工作深入开展指导不够,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有待加强;二是对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特殊人群因人力、财力上的影响,导致全面监管上存在着不足,常态教育帮扶跟不上,形成管理有漏洞;三是法律服务上难以做大做强,对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的重视度不够,流于一般形式,离应援对象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四是普法宣传形式过于传统单一,虽然已在尝试改变,但仍需加以创新改进;五是对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推进不快,职能作用受影响制约,影响了功效发挥,离群众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及不足都亟待我们关注并予以解决。

三、基层司法所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发力点

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重点就是服务,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就是社会管理工作。基层司法所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以强化人民调解为重点,以深化法制宣传为先导,以优化法律服务为关键,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不断增强司法行政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联动性,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就笔者所工作的乡镇而言,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找准发力点就是要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服务乡镇经济建设上,突出有所作为、有所成效,把服务辖区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发力点,深入落实在各项职能之中,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有为有位;进一步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作用,不断创新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强化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着力抓好矛盾化解,政策法规宣传和重点人员管控工作,努力为百姓解难,为全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在社会管理中充分运用人民调解职能,服务社会稳定。

人民调解是司法所众多工作中的相当重要的部分,可以说,人民调解涉及到社会的平安稳定,能否作好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的大问题。就现在的人民调解情况看,基层司法所在辖区内的村委会,企业,村都建立了人民调解组织,除了司法所自己调解的案件外,大量的小的,比较简单的矛盾纠纷都可以由他们自己调解,无疑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更及时和便捷服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下设的调解委员会毕竟在法律知识,调解程序,协议制作等方面还不能完全胜任一些复杂的案件,这就需要司法所在日常的工作中强化对下设调委会的指导和培训。这项工作怎么做,怎么能创新,管理更好,不但关系到司法所人民调解工作,对党中央构件和谐社会,建设法制国家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始终把社会矛盾化解作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头等大事,常抓不懈。一是要通过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网络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基础;要强化社会矛盾化解组织建设,建立以人民调解工作为主,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机制。二是要通过社会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建立,进一步强化基层司法行政职能在预防矛盾纠纷,协调处理社会管理方面能力建设,通过与、民政等政府职能部门和工、青、妇等社会组织密切协调,构筑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矛盾化解的坚强防线。特别是要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把适合各自特点的矛盾化解方式和方法进行总结推广,形成特色,推动地区矛盾化解工作向纵深发展。联系我乡的实际和司法所的工作职能,我认为今后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必须牢牢把握人民调解群众性和中立第三方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约束和减少行政色彩。二要进一步建立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及时梳理和归类,对那些群体性、疑难性以及有可能引发民转刑和有出现极端倾向的矛盾纠纷要在第一时间建立预警机制,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做好早受理、早化解,切实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在社会管理中积极创新普法途径,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

社会管理创新,是司法行政领域的重大命题,亦是法治建设领域的重大课题。全国的普法工作已经连续走过了二十七个春秋,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有了很大的增强。要注重抓好普法依法治理这一社会管理基础性工作,注重总结前五个五年普法工作经验,创新“六五”普法工作,重点要围绕人民群众实际普法需要,着力在“六五”普法重点内容、重点对象、宣传方式等机制建设上推陈出新。要夯实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法治文化根基,提高全民法治意识,逐步建立起符合本地特点的法制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促进社会管理工作创新。要注重抓好普法依法治理这一社会管理基础性工作,注重总结前五个五年普法工作经验,创新“六五”普法工作,重点要围绕人民群众实际普法需要,着力在“六五”普法重点内容、重点对象、宣传方式等机制建设上推陈出新。特别是要通过扎实推进辖区和学校、部门、单位的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开展法治乡镇、法治村、法治学校和单位等创建工作,使基层单位普法考核、验收等措施实现常态化、机制化。要夯实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法治文化根基,提高全民法治意识,逐步建立起符合本地特点的法制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促进社会管理工作创新。如建立部门和单位普法教育考核验收机制、法制文化传播机制以及公民学法用法引导机制等。

(三)在社会管理中充分运用法律服务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群众面对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大到房屋继承、财产分割、劳动争议,小到家庭邻里纠纷等,无不与我们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有关。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化解不好就会有失公允,就有可能酿成重大社会隐患。特别是一些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服务工作,更加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要从维护辖区长治久安的高度出发,不断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创新法律援助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内满足人民群众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需求。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密切、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制定相应的工作对策,切实通过法律服务工作创新,在服务群众,保障法律公平、正义中有所作为; 要努力为困难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排忧解难,服务群众,确保社会公平等方面创造一些典型经验,推动社会管理上台阶。特别是要结合所在乡镇实际,拓展法律服务空间和领域,在一些事关群众百姓的现实问题上,寻求突破。

(四)在社会管理工作中注重素质教育,打造起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甘于奉献”的司法干警队伍。

培养和造就一支综合型基层司法干警队伍不仅是适应新时期社会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此,我们要结合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实际与社会管理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干警再教育与学习目标,通过创建真正让干警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工作,最终要实现干警知识层次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这样才能真正将司法行政工作融入到社会管理工作之中。要注重整体队伍建设,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树立起学习是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理念,使每一位干警都明白学习是为自己的未来投资,是为自己的生存而学习,是为自己的发展而学习,更是适应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要建立具有针对性培养干警学习方式和方法,把学习本职岗位所需要的法律知识与新时期社会管理知识相结合起来,以此增强学习的适用性。注重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尽快使每一名干警都能适应和胜任本职工作,都能参与到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之中来。同时要建立学习引导机制,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领学、督导作用,促进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如,针对当前社会管理创新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需要,建立或出台一些诸如学历教育奖励措施、司法考试奖励措施、理论研究奖励制度等机制,促进干警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强化管控职能,将“特殊人群”纳入法制轨道。

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是特殊人群的组成部分。加强对“两类人员”的管理与服务,是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任务之一。将“两类人员”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必须把握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建立健全并落实社区服刑人员接收、管理、矫治、考核、解除等制度。尤其要做好因人施策、一人一策、科学矫治,提高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减少乃至杜绝再犯新罪。在镇(乡)全面建立村(社区)干部针对矫正对象实行的包思想教育、包跟踪管理、包帮困扶助“三包”责任制,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控和实质性帮教,使社区矫正对象早日解除矫正走上正常生活轨道,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二是要协调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和完善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重点加强对工作无着落、生活无接济以及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的服务、帮教和协调安置以及管控工作,解决他们的生活必需,保障他们民生,诸如落户、住房、就业以及对符合低保条件的要尽力为他们办理低保等等。三是要创新工作方法。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诸如建立和完善社区矫正和服刑人员信息管理交流,做到数据录入和查询、日常管理、信息提示、和收发、档案管理、解矫提示、报表统计的计算机管理等。

总之,基层司法所在社会管理创新上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凝心聚力,找准发力点,不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才能使司法行政工作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崭新的步伐,推动基层司法工作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新形势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整体水平,为所在辖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司法所工作要点范文5

一、认清形势,扎根基层,做好本职工作

目前,我们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办公经费、福利,要各人去创收,有一定的经济压力,但和往年比,压力要轻得我,可以抽出更多时间开展司法行政工作,而且随着各级政府对我们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强,这种经费保障不到位的局面一定会好转;另一方面,我们的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不强,待遇和其他部门比要差一点,但只要我们做了工作,工作局面打开后,这种状况会好起来。如陈贵镇今年还拨款给陈贵所配备了办公用车,这在陈贵镇各部门中是不多见的,陈贵所待遇一点不比别的部门差,这完全是工作努力的结果。现在的形势是我们司法所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形势认清了,我们还要乐于吃苦,安心本职。做任何事,舍不得吃苦做不好,不安心本职就更做不好,工作难有起色。陈贵所在年时也只有两间办公室,日子也过得紧巴巴,但同志们能够忠于职守,认真工作,做出了成绩,获得了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这应了一句古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忠于职守,创新工作,司法行政工作一定能够搞好。

二、处理好与各部门及政府的关系,争取部门及政府对司法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我们司法行政工作职能较弱,各项工作大都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成效也不易凸现出来,而且许多工作都不离不开当地政府及部门单位的支持,离开了他们的支持,工作起来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要处好各方面的关系,把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了,就能搞好我们的司法行政工作。举个例子:去过茗山司法所的人都知道原来茗山所只有一间办公室,四张大小不一的桌子,三把靠背椅子,一把破条椅,二把藤椅,别人都说我们所是收破烂的,确实未进司法所就给人一种不佳形象。去年茗山司法所主动与党委、政府沟通,通过沟通,使地方党委、政府了解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能和作用,了解司法所面临的困难,加强了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同时司法所也积极为政府的各项工作排忧解难,关系处理好了,政府对我们的工作也就重视,最后政府无偿划拨司法所办公用房十五间,经装饰修缮,现在的茗山司法所办公条件在茗山乡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在干部群众中司法所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办公条件的改善也给了我们司法所搞好司法行政工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过去的几年,政府给我所拨政法经费最多的年份只有1千元,去年拨款近5千元,这在茗山历史上是没有的,体现了乡政府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体现了司法行政工作在茗山得到了认可。和政府及各部门的关系搞好了,对搞好司法行政工作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三、抓好司法所组织机构建设,合理分配资源

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中,司法所承担着司法行政工作各项职能的落实,可以说司法所的工作搞好了,司法行政工作才有发展,才有地位。目前,司法所承担法制宣传、人民调解、执法监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九项职能,这些职能都要靠司法所工作人员去落实,如果司法所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就不能把这些职能履行好。就拿我局来说,经济条件好的所,人人都想去,而且工作人员也比较多;经济条件差的所,人人都弯着走,人员也相对较少,工作难度也就大些,因而在所与所之间人员配备上应当合理调剂,根据不同的特点特长合理搭配,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形成合力,这样基层司法所的工作就能搞好。

四、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我们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开展法制宣传,调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和社区矫正以及履行其他职能,都要求我们能够熟练掌握有关法律知识和政策法规,了解一些办事的程序,如果普法的人不清楚有关法律,调解纠纷不知有关政策,那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因而,我们司法所干警要不断加强政治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人人都能独挡一面开展工作,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五、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展现司法风采

司法所工作要点范文6

山西省司法厅厅长王水成在工作报告中总结了2012上半年司法行政的重点、亮点工作,提炼了近5年来司法行政工作的经验和特色,对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建设作出了具体安排,对下半年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

王水成指出,上半年山西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紧紧围绕为党的十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两个目标,以“四个”坚决防止为重点,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继续发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始终保持积极主动、富有热情的工作态势,坚持全面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各项工作又有了新进展,取得了新业绩: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万马奔腾创一流”扎实推进,得到各级领导的强力支持;省委依法治省领导组办公室工作受到省委书记袁纯清的充分肯定,全省依法治村暨“法律进乡村”活动推进会圆满成功;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成功举办了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英模事迹巡回报告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党建工作取得新成就。阳高县龙泉司法所所长李培斌全票当选党的十代表,也是山西政法战线的唯一代表,这是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的光荣和骄傲。山西佳镜律师事务所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了总书记的亲切会见,为山西省赢得了荣誉。全省监狱劳教工作在连续5年实现“四无”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安全稳定,得到司法部领导的肯定。社区矫正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全省法律服务机构围绕“项目落地年”积极作为,为3000多个重点项目和3000余个重点企业提供了富有特色和成效的法律服务;下乡住村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省委书记袁纯清对司法厅的下乡包村增收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作出了重要批示;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首次对全省1397名基层司法所长全部进行了大培训。

王水成指出,2008年以来的5年时间里,全省司法行政工作裔力突破了人、财、物“三大瓶颈”;突出办好了全面启动“法治山西”建设,进行监狱劳教体制改革,转移劳教工作重心,完成北京奥运及国庆六十周年安保任务,全面实施社区矫正工作,服务煤炭企业兼并整合重组,实现干部选拔交流历史性突破,实现政风行风评议三年目标,深入开展下乡住村工作,大量涌现先进典型等“十件大事”;探索总结出了全面开创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的“五条基本经验”。保证了工作一年一变化,逐年上台阶,进入了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王水成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建设。全面加强县(市、区)司法局和司法所建设,健全完善县(市、区)司法局组织机构,切实强化县(市、区)司法局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县(市、区)司法局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司法所建设实现新发展。

王水成强调,下半年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一要紧紧围绕党的十安保任务,坚持把监狱劳教(戒毒)场所安全稳定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认真做好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专业优势,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见成效,创一流。二要搭建服务平台,加强律师、公证、基层、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工作,主动服务全省项目落地年活动,在服务转型跨越发展上出成绩,创一流。三要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法治山西”建设上上台阶,创一流。四要不断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在提振精神、狠抓落实上下工夫,创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