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优质服务总结范例6篇

护理优质服务总结

护理优质服务总结范文1

一、优质护理工作井然有序

活动开展以来,我科大力倡导细节服务,护理工作呈现出崭新面貌,护理工作更加细致,更加贴近病人。肛肠科定编床位为38张床位,开放41张床位,3个月床位使用率占100%。为了支持“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护理部为我病区新增派护士8名,活动期间科室共有16名护理人员,使床护比1:0.4。为了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我科将护理人员分为2个责任组,每个责任组的组长为高年资护师,并配有护士。根据我的特点,实行小组责任制,且弹性排班,保证每班至少有两名护理人员在班全程服务,每天在对晨晚间护理,肛肠术后病人伤口熏洗、生活照料上又增加了人力。各班岗位职责明确,责任组长对患者住院期间各个阶段进行评估,根据病人的病情、自理能力及心理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并督促责任护士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二、护理内容多样化

3个月来我科护理人员通过各项学习和培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有效地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责任组长定期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基础护理、护理常规、健康教育等护理知识和技术的强化训练。基础护理工作明显比活动前更到位、更精细、更贴切。按照《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肛肠科加强了各项基础护理,如:为所有病人打好开水、为术后病人协助进水、喂饭、洗漱、入厕、活动、护送检查等;加强了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对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各时期、各环节进行健康指导,包括疾病知识、简单治疗过程、各种检查目的、各种功能训练以及饮食与活动的意义等等,使基础护理的内涵达到进一步提升。落实了病房全面巡视,及时满足病人的所需,解决病人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了护理安全工作,对手术病人以及病房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标识、张贴、口头宣传、交待各种注意事项,从而防范了护理意外差错的发生,及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三、护患关系和谐

短短3个月来,在院部、护理部精心指导下,经过全体护士不懈努力及护理部主任的精心指导,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基础护理质量不断提高,表扬信从上半年20封上升至80封,入院及出院病人满意度逐月提高,从患者的反馈意见中,对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和关心照顾表示满意,有的患者甚至说:“亲生儿女又如何!”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病房护士的整体年龄偏低,他们本质上喜欢做技术操作性强的工作,虽没有直接表示不原意作基础护理,然而,一旦遇到个别患者或家属语言或者行为使护士受到心理伤害时,他们就难以应对。护士的辛勤工作使患者的利益最大化。同时也向社会传递着和谐的音符,但他们也需要心理支持和社会认同。作为护理管理者要让护士在提供其语言沟通能力,使患者从心理上接受和尊重护士,让患者及家属真正感受到护士在帮助患者康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二2016年为贯彻落实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积极响应、全力以赴投入到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活动中,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形式,不断转变服务理念,改变工作模式,优化工作流程,以“基础护理”为立足点,以“试点病房”为契机,在全院范围内开展的主题为“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通过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从根本上改善了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真正将基础护理落到实处,做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在此期间,我们认真思考,总结经验,克服困难,不断探索。

一、加强领导,开展宣传

1、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

2、护理部分两批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分别召开全体护士动员大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投入到创建活动中。

3、护理部深入科室与护士座谈,将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精神进行解读,然后针对如何落实基础护理,丰富服务内涵,提高护理质量等内容进行专题讨论,护士长及护士结合本院实际,提出自己对开展护理示范病房的想法和好的建议。达到全院统一思想,转变护理服务理念的目的。

4、组织示范病房护士长及骨干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兄弟医院好的做法,拓宽思路,为创建工作奠定基础。组织全院临床病区护士长及护士院内交叉参观学习、经验交流,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二、确定示范病房

1、通过各科申报,选取了护理工作量大,危重病人多的病区:内一科、内二科、普外科病区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

2、各病区护士长通过开展定期考核、实施动态管理的工作模式,达到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发挥试点病房的带动作用。

三、加强管理,强化措施

1、护理部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知识并考核,制定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细则。

2、试点病房结合科室工作特点,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及具体工作计划。

3、制定优质护理服务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通过开展调查分析,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积极进行整改。

4、完善基础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进一步细化和量化护理质量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科室及护士的业绩挂钩。

5、护理部开展自评自查工作,找出不足,及时按照评审标准的要求逐一完善我院护理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提高我院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6、积极招聘护士,优先满足“护理示范病房”人力资源配置,保障基础护理有效落实。

四、突出重点,拓展内涵

1、创新模式,学习先进做法。动态调整绩效考核制度及分配方案,将护士完成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及住院患者满意度等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

2、明确工作职责,实施责任护理。实行责任护士包干制,人人都是责任护士,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3、改革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实行无缝隙、全程责任护理。

4、根据科室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力配置情况将护士责任分组,设置责任组长、责任护士。

5、简化护理文书,缩短书写时间。制定各种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统一制定书写模板,规范全院护理文件书写,使护理文件书写更加简洁,最大限度缩短了书写时间,护士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护理服务中。

6、更新工作流程,实现责任追究。修订护理人员分层管理职责、护理工作流程、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明确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

7、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将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及广大患者的监督。购置基础护理服务工具,每周确定基础护理日,保障基础护理的落实。通过落实基础护理,体现护士对患者的细心照顾和关怀,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五、协调职能部门,实施垂直管理

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临床支持中心。护理部积极协调总务科、药剂科、物资供应中心、检验科、器械科等护理支持系统,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提供有力保障。

六、依法执业,保障安全

1、为贯彻落实《护士条例》,护理部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士条例》的培训及考核,进一步规范护士的执业行为,切实落实护士执业注册和持证上岗等相关规定。

2、进一步完善重点科室(内一、内二、外科、中医科)各项护理管理制度、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及护理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技术准入制度,从而保障护理安全。

七、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1、每月开展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使基础护理操作更加规范、专业。

2、每月开展全院护理业务讲课,鼓励年轻护士担任主讲,提高护士主动学习能动性,培养护士自信心。

3、认真实施护士的岗前培训及岗位培训,内容包括护理核心制度、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并进行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

护理部对全院在职护理人员进行分层考核,稳步提高各级护理人员技术能力。内科、儿科、外科、骨科分别进行专科理论和专科操作技能的培训及考核,达到人人过关,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最大限度保障护理安全。

八、加强监控,保障质量

1、护理部自制护理安全警示标识,提醒护理人员及患者规避风险。完善毒、剧、麻、高危药品及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

2、加强护理质量的环节监控。对护理人员环节监控,新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对病人环节进行监控,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

3、护理部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有效解决,并从护理流程、护理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问题,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

九、制定预案,提高应急能力

1、制定了“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预案”,应对病人骤增或突发公共事件,全院合理调配护士,确保护理安全。

2、护理部重新修订并形成了25项风险事件的护理应急管理预案。预案贯穿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对高风险科室:手术室、急诊室、进行急救演练及停电、火灾演练。临床病区开展了突然发生猝死、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摔伤的、住院患者发生坠床、输液、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程序。演练之后,护理部现场点评,分别提出存在问题,共同讨论改进措施。通过演练,使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应急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处理程序,从而在护理工作中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时,能采取各种得力措施和有效办法,熟练使用各种急救技术和装备,做到规范处置,及时化解危机。

十、初步取得的成绩

1、护理人员理念改变: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需求。

2、工作模式改变:实行责任分组,所有护理工作落实到人,增加了责任意识。

3、护理内容改变:治疗和基础护理逐渐等同化。

4、护理排班模式改变:弹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

5、护患关系改变:和谐了护患关系,形成良好的了护理工作氛围。

6、病房环境改变:陪护减少了,病区环境安静、整洁有序。

7、满意度的改变:护士关心病人,病人理解护士,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十一、存在问题

1、医院部分职工转变观念不到位,缺乏对优质服务示范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医院的支持系统需进一步完善。

3、护理垂直管理不到位。

4、护士还承担着部分护理工作以外的事情。

护理优质服务总结范文2

我们每天除了按常规做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外,还每天为重症病人检查基础护理情况,并为他们剪指甲、洗头、洗脚、皮肤护理等。在病人多、护士少的情况下,大家依然加强了晨晚间护理,提高了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大大提高。

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优质服务仅仅停留在“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这种表面的层次是远远不够的,要强调相互之间良好的护患沟通,要关注服务对象的感受,要通过具体的行为举止把你的欢迎之意、尊敬之意、热情之意传递给病人,才能让病人真正感受到我们的医护服务,品味出我们的优质所在。在优质护理服务上护理人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相信,我们会走的越来越好!(外六 何润)

曾经有人这样比喻,他说“与人相处,最大的距离莫过于近在咫尺却犹如天涯!”,这是一种“心的距离”。的确,授人坦诚、待人真诚是每个人心中成功的处事之道。作为护士,更是希望真正走进患者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帮助他们。然而,一直以来护患相处却经常出现“相识容易,相处难”的尴尬局面。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全面启动,不仅标志着我院护理工作进入新的里程,同时,护患相处也从这一天起真正彻底打开了心门,“相识容易,相处难”不再是我们的尴尬。

如今,走进外六病区的病房,护士们愉快地在自己的责任病人床前,或开心交谈,或作细心的疾病指导,或给予体贴地梳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护患之间,护士与家属之间少了隔阂,多了一份亲切。当护士做完每一项操作,患者和家属总会诚挚地道上一声“谢谢”。

护理优质服务总结范文3

 我院第一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我们外三科的全体护理人员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通过到**区人民医院的学习和科室的强化训练,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优质服务的内涵是“以病人为中心、夯实基础护理、做到服务在病人的需要之前”。

   在创优中,我们积极转变工作模式,分为2个小组,实行小组分工责任包干制。作为责2组的组长,在为病人作入院宣教和住院患者作健康宣教的同时,评估住院患者各个阶段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督导生活护理员落实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有一次,我在为一位前列腺病人作入院宣教时,给病人一声亲切的问候,“大爷,你好!我是你的主管护士,某某某,”并端上一杯温暖的开水,整个病房的气氛一下子就亲切起来,再给病人一次详细的介绍,病人当时就说,“**县人民医院的服务态度比以前好多了,住院也没有那样的陌生,住院也知道个东南西北,谢谢你,熊妹,“没关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有什么需要请按呼叫器。”

在生活护理中,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为病人提供洗脸、洗手、洗脚、擦浴、剪指甲、订餐协助大小便等照顾。“婆婆你的头发脏了,我们给你洗个头,梳理下你的头发。”“这天气我怕洗感冒了,”“没事,我们有电吹风,给你吹干。”“你们还要给我洗头,我叫我那女儿给我梳个头,都很不耐烦,”在洗的过过程中,随时询问病人的感觉,洗完后,婆婆拉着我的手说“妹儿,你比我的闺女还耐烦,还好。你们的态度真好,谢谢您们,洗了我人都要轻松好多,头也不痒了。”当时我就在想,我只是尽了我的本分,做了该做的事情,没想到为病人解决了大问题,病人舒服了,我们大家都高兴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以五个一服务、五声服务、三首责任制护理服务要求自己。通过半年的实践证明,我们的满意度提升了,投诉率下降了,医疗纠纷减少了,护患关系和谐了。在此期间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工作做得不够细、不到位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为我们的创建目标——重庆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而奋斗。

护理优质服务总结范文4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神经内科疾病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18-0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对医院护理要求有所提高,医院优质的护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多为脑血管疾病所致,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高约达到70%~ 80%,中国是世界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最高的国家[1]。临床上以年老体弱的患者最常见,而且大多数病情危重,生活不能自理,病后肢体活动不利、瘫痪、失语等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缓解患者焦虑的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各种并发症等。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的60例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传统护理服务与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临床效果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科神经内科患者60例,其中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纳入标准: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修订标准[2],并行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有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将60例住院患者按照人为+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0岁,平均(61.5±5.4)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9-72岁,平均(63.5±6.8)岁;60例患者中脑出血患者32例,脑梗塞患者21例,脑膜炎患者4例,脊髓炎患者3例。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服务,在此不作详细介绍。观察组:采用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患者经行护理,所有护理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执行标准化护理模式。(1)基础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必须严格落实基础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按需护理,每天进行床上卫生清扫,使住院环境安静舒适,并给予卧床患者进行泌尿系统、口腔、褥疮、肺部拍打排痰等基础护理;(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制作健康教育宣传单,发放给患者,每天传递健康知识,增加患者保健意识;(3)专业知识指导。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及家属进行专业性的指导,讲解疾病的来源、治疗经过、药理作用、服药知识、健康锻炼指导及制定符合患者的食谱;(4)沟通技巧。护理人员用温和的语言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尤其多跟患者交流,消除患者焦虑、忧郁的情绪;(5)服务态度。护理人员每天要笑脸迎接患者,积极主动的与患者交流,呵护患者,最大程度的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尽量帮助患者,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

1.3 疗效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阳性项目数及总有效率等指标。疗效判定标准包括:(1)显效: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均有明显的好转,病情恢复明显;(2)有效: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有所缓解,病情缓慢恢复;(3)无效: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无改善,并发症多,病情无缓解或进行性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每组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是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3]。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要求很高,要求护理人员在具备基本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需要具备很高的素质,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较强的责任感,专业的护理知识,较强的沟通能力,做到护理的精细化和全面化,为患者提供安逸而舒适的环境,从而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缓解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增强患者的战胜病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早日康复。

本研究分别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组和传统护理服务组对神经内科疾病进行护理,结果显示:优质护理服务组的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明显少于传统护理服务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护理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

总上所述,优质的护理服务能与患者充分接触,互相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秀英.11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8(4):31-33.

[2] Mayer SA,Rincon F.Treatment of intracerebral haemorrhge[J].Lancet Neurol,2011,8(4):662-672.

护理优质服务总结范文5

护理工作是体现服务性较强的职业,患者的满意度就是评价护理服务优质程度最关键的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围绕患者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创新思维,推行更易于患者接受的服务模式,是护理管理者应思索的关键问题。卫生部推行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提供了一次重要的契机。本院通过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示范病房活动,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了护理服务与患者服务需求、医学技术的协调发展。现将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1护理管理者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1.1充分认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对促进护理工作的现实意义,把握契机,为推动活动的有序开展,达到预期目标,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作为护理管理者,要深刻领会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活动的开展对促进现实护理工作持续改进提高的重要意义,把握契机,借助活动开展的平台,通过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更满意的护理服务,重新塑造新时期护理工作者形象,建立起新型的护患关系,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将实际护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1.2成立组织,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和考评机制,为活动的启动、实施、扎实推进提供有力保障为确保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作为护理管理者,要立足本院实际,围绕“示范工程”活动主旨,成立专项工作领导组织,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和考评机制,逐步加以实施,为活动的启动、实施、推进提供保障。wWw.133229.cOm

1.3科学选定试点病房,注重氛围建设和环节管理效应,积极营造“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氛围结合本院各科工作实际,通过自愿报名,领导小组综合分析论证把关的形式,确定适合于开展“示范病房”的试点科室,从上到下形成合力,共同进行“示范病房”氛围建设。如组织召开活动启动大会进行积极发动,示范病房护士长在大会上做倡议发言,在醒目的位置悬挂明显的示范牌,公示服务项目及服务监督方式等,积极营造优质护理服务氛围,同时要坚定环节管理者的信心,注重环节管理效应,引导环节管理者结合本科实际以动态思维抓好活动开展过程的各项管理工作,迈好活动的及时启动、稳步推进、有效开展关键的第一步。

1.4通过召开“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解读培训会,教育引导培养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工作中主动服务、优质服务意识让全院护理人员特别是试点病房的护理人员明确工作思路,懂得要以整体护理的理念夯实基础护理工作,才能达到优质护理标准,才能真正提升服务满意度,杜绝盲目工作、生搬硬套现象,为活动开展的有序、自然、流畅、有效提供一定的思路支持。

1.5以创新服务模式为主要切入点,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创新服务模式,倡导推行“亲情式”服务理念,护理管理者组织召开“亲情式”护理服务座谈会,让每位护理人员谈自己在设身处地工作的同时,将每位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呵护的思路认识与感受,为在实际工作中达到预期的服务效果奠定良好的意识基础,并以此为切入点,树立起优质护理服务新形象,有效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病人、贴近社会。

1.6依据考评机制,认真考评,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好总结改进提高工作,为下一步优质服务工作在全院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要依据考评细则,对示范病房工作进行阶段性考评,及时发现影响示范工程工作的不利因素及需改进的不足,同时综合患者、社会各方面的工作意见及建议,召开阶段性工作总结分析会,该改进的工作及时改进,不断促进优质服务工作稳步推进,为“示范工程”活动在全院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应注重的几点效应

2.1领导重视效应领导高度重视,结合实际精心筹划活动开展的思路,注重氛围建设,积极宣传发动,做到活动开展有计划、有步骤、逐步推进,全院上下形成合力,积极参与,主动服务,营造起浓厚的优质服务氛围。

2.2环节管理效应注重坚定环节管理者的信念,引导环节管理者要立足本科室实际,以动态管理的思维抓好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的每项细节管理工作,务求实效,不走过场。

2.3积极引导效应做好环节管理者及护理人员的培训引导效应,让每位工作者深入了解活动开展的指导思想、宗旨和目标,以至于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主动服务,积极工作,为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4阶段性总结,持续改进提高效应做好活动开展的阶段性总结工作,通过督查、考评及时了解活动开展的效果,及时发现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总结分析会,及时做好持续改进提高工作,为活动在全院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护理优质服务总结范文6

【关键词】儿科;优质护理服务;小组包干式;临床效果

腹泻病、支气管肺炎和过敏性紫癜均为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进行住院治疗是临床上对上述儿科疾病患儿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临床调查发现,在住院治疗期间,患儿受疼痛等症状的影响常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应激反应。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对患儿治疗的效果和治疗的依从性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会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不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1]。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对住院治疗的儿科疾病患儿进行小组包干式优质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患儿的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笔者对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7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72例患儿。这72例患儿的家长均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在这72例患儿中,有48例患儿为男性,有24例患儿为女性。这些患儿的年龄在5个月-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1.4)岁。这些患儿的病程在3d-3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1.6±0.5)月。

1.2护理方法

在这72例患儿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这些患儿均进行小组包干式优质护理。进行小组包干式优质护理的具体方法是:(1)成立优质护理服务包干小组,护士长负责分组和任命小组长。(2)对各小组负责的病区进行明确地划分,并根据每位护士的护理水平和工作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3)为每个病区搭配固定的护理人员,并保证每位住院的患儿都拥有自己专属的责任护士。(4)护理人员对其负责的患儿进行持续的病房护理和全面的生活照顾,主要包括入院护理、病情监测、生活指导、康复训练、辅助临床治疗和健康教育等。同时,护理人员要多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交流,对他们进行安慰和鼓励,使用简单、亲切的语言消除他们的焦虑感和烦躁感。此外,护理人员要多向患儿及其家长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以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在患儿的床尾设立护理项目表,让护理人员将护理项目的进展情况详细地记录在护理项目表中,并由小组长和护士长进行双重监督。(6)护士长和小组长要根据患儿家长的反馈意见对护理服务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地纠正,并立即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7)在优质护理服务包干小组成立2周后,护士长要根据实际工作中发现的每位患儿具体病情的需要和每位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优点和特长对小组的人员组成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1.3观察指标

[2]护理结束后,观察并记录这些患儿的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和对护理人员的总信任率。其中,患儿的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是通过让其填写我院自制的对护理服务满意率调查表获得的。该调查表共有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选项。总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患儿的家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率是通过让其填写我院自制的对护理人员信任率调查表获得的。此次调查采用匿名方式进行填表。该调查表共有完全信任、基本信任和不信任三个选项。总信任率=(完全信任例数+基本信任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2.1这72例患儿的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护理结束后,在这72例患儿的家长中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者有65例,对护理服务感到一般满意者有5例,对护理服务感到不满意者有2例,这72例患儿的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7.2%(70例)。2.2这72例患儿的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总信任率护理结束后,在这72例患儿的家长中对护理人员感到完全信任者有65例,对护理人员感到基本信任者有4例,对护理人员感到不信任者有3例,这72例患儿的家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率为95.8%(69例)。

3讨论

近年来,使用小组包干式优质护理法对儿科疾病患儿进行护理的方法逐渐得到了临床上的认可。临床调查发现,使用小组包干式优质护理对儿科疾病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更加明确,护理服务更具有整体性、协调性、连续性和个体性,可有效地避免医护工作脱节的情况出现,从而使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3]。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这72例接受小组包干式优质护理的患儿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7.2%,对护理人员的总信任率为95.8%。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小组包干式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提高患儿的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秀华 单位: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王蓓.小儿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05(1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