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范例6篇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范文1

关键词: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研究分析

网络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应时展产生的电子信息专业一度成为近几年的热门专业,在实用性人才培养及技术科研推进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办学实践中侧重理论教学,课外实践与技能培训关注不够也成为制约该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只有顺应课程改革的大环境,基于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实际,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才能实现课程教学的推进与优化,实现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创新教学体系,实现专业教学的时代性与实用性

系统流畅的教学体系是推动教学实践的前提,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侧重点应是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通过建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凸显创新性,借助电子设计综合实训与单片机实训,将理论教学延伸至课外实践,确保课外实践锻炼的充足性与有效性,让学生在真正的动手参与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电子信息工程宽口径特征明显,其综合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及信息传输等多个研究领域,因此在创新课程体系时应注重学科的交叉影响,抓好电子技术、程序设计等基础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凸显教学时代性,将嵌入式移动开发、单片机应用技术等新兴电子研究领域纳入到创新课程体系中,基于当前市场对电子信息人才需求的导向做好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依此作为创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参考与指导。

二、做好学科衔接,实现不同学科知识间的交叉融合

独立授课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科教学的普遍缺陷,学科互动性差,衔接不当,使得学科的知识融会与知识交叉产生断裂,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也比例外,往往以单独的学科开展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衔接较少。因此在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时必须做好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C程序设计为例,多数高校以语法知识讲解的模式开启教学,忽视其对应案例的讲解,进而影响到后续的其他专业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入单片机、ARM等具体应用,实现不同学科领域的衔接融合,从而奠定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通过与其他专业或者课程的衔接融合,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学生能从当前的学科教学中探寻到其他课程学习的奥秘,建构起流畅丰富的课程学习体系,做好电子信息专业课程的学习。

三、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提升学习兴趣

传统的电子信息专业教学带有明显的满堂灌色彩,教师主宰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被动,自主性与积极性不高。作为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方面教学方法的转变尤为重要,如何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是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可以弱化教学主导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自由,鼓励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开展疑难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创新思考,从而借助小组合作实现疑难问题的破解。例如在开展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时,可以借助分组让学生就“矩阵运算”问题进行探讨,引导小组成员从抽象的数据逻辑中找到正确的算法程序,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动,在实际问题解决及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得到了锻炼,该教学方式是对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颠覆,学生与教师的主客体互换。

四、教学做相统一,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步

常规的电子信息专业教学往往以理论为指导,在理论引导下开展教学实践,理论是支撑也是基础更是侧重,而实践是补充并在一定程度上以教学附庸而存在。回归教学的本质,以电子信息专业教学实际来说,教学做理应走一体化发展道路,教中学,学中做,理论与实践作为教学的两个层面并列开展。电子信息专业中的C语言程序设计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可以实现教学做的融合,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演练,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相互融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同步提升。

五、创新教学考核,注重教学考核的多元化与灵活性

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评判往往借助教学考核与评定加以明确,而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依然突出理论考核成分,对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关注不够,学生理论知识扎实实际操作能力低下成为中国应试教育的真实写照,也被国际教育界所诟病。因此在考核评价方面理应做好创新,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综合技能的考察,鼓励引导学生优势发展,做好学生欠缺点的教学补充。首先要深入研究课程性质与特点,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的考核比例。其次要借助考核的自主性与过程性,实现考核人才引导中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考核的参与热情,从而提升课程学习兴趣。最后应该在考核的过程中增加能力测试环节,实现知识考核与技能考核的并重,注重评价凡方式的多元创新,真正体现教学的创造性与实效性。此外教学考核方式的创新也应该注重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允许学生有独到的见解与特别的问题分析思路,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竞技与讨论,将课外活动的参与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对于学生的创新性发现给予重视与理解,引导学生获得更高层次发展。

六、结束语

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与灵活的调整变革,我国当前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在做好宏观规划与综合统筹基础上,做好细节的分析与把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实现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改革的实效性的凸显,实现电子信息课程专业教学的引导促进。

作者:袁可可 单位:湖南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义.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之我见[J].福建质量管理,2016,03:114.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范文2

【关键词】电工电子 网络课程 系统仿真 EDA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2-0013-02

一、电工学课程的定位

《电工学》是大学理工科非电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奠定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1、2]不仅使学生获得完整和扎实的电工和电子方面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

二、国外重点大学电工学讲授的内容

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和技术课程要指导实践,服务于社会的原则,国内外重点大学所讲授的电工学的基本内容有很大的不同,下面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莫斯科、彼得堡的重点大学以及国内重点大学所讲授的内容比较:

1.国外教学内容

根据美国J.R.Cogdell著《电气工程学概论》内容反映出在美国电工学所讲授的主要内容该书主要分4部分:[3]第I部分 电路32%(第1章 基本电路理论;第2章 直流电路分析;第3章 动态电路;第4章 交流电路分析;第5章 交流电路中的功率;第6章 电力系统。)第II部分电子技术23%(第7章 半导体器件与电路;第8章 数字电子技术;第9章 模拟电路。)第Ⅲ部分 系统18%(第10章 测试设备系统;第11章 通信系统;第12章 线性系统;第13章 机电学物理基础。)第Ⅳ部分 电动机27%(第14章 磁结构与变压器;第15章 同步电机;第16章 异步电动机;第17章 直流电动机;第18章 功率电子系统。)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简称UCSD)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Department, ECE)在讲授电工学时,分低、高年级开设课程具体情况是:[4]

低年级的一级公共课程中与电工学相关的课程:

(1)电气工程导论(Introduction to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II):主要介绍电路基本定律、半导体器件、基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

(2)电气工程基础(Fundamental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II):讲解有源和无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模拟和数字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3)电路与系统(Circuits and Systems I/II):讲解电路原理、电路和网络的分析。

(4)电路与系统实验(Circuits and Systems Laboratory):通过实验对实际的有源和无源电路进行建模、仿真和设计。

低年级的二级公共课程中与电子技术相关的课程:

(1)有源电路设计导论(Introduction to Active Circuit Design):相当于国内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2)数字电路(Digital Circuit):相当于国内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ECE系的专业课程分为10个方向的系列课程,学生可选修1~2个方向的系列课程。

高年级与电子电路和系统(Electronics Circuits and Systems)方向相关的课程:

(1)电子电路和系统(Electronic Circuits and Systems)。

(2)模拟集成电路设计(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3)数字集成电路设计(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4)高级数字设计项目(Advanced Digital Design Project)。

(5)计算机接口(Computer Interfacing)。

(6)数字信号处理导论(Introduction to Digital Signal Proces

sing)。

(7)数字信号处理I(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I)。

(8)微波系统和电路(Microwave Systems and Circuits)。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EECS)。

低阶段的三门课程:

(1)微电子电路导论(Introduction to Microelectronic Circuits)、全系必修

(2)电子学导论以及电子学导论实验两门课程,为计算机专业开设高阶段核心课程:①微电子器件和电路(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nd Circuits)。②电力电子学(Power Electronics)。③集成电路器件(Integrated-Circuit Devices)。

高阶段其它课程:线性和非线性电路(Linear and Nonlinear Circuits)、半导体电子学(Semiconductor Electronics)、线性集成电路(Linear Integrated Circuits)、数字集成电路导论(Introduction to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

2.国内重点大学电工学讲授的内容

国内重点大学根据各自的培养方案、教学目标,每个学校都制定有符合自己定位的电工学教学大纲,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必须明白电工学课程在非电类专业培养方案中充当的角色?涵盖所有涉及电子电气的相关学科内容?基本立足点是什么?培养方案是否要修正?弄明白这几个问题的同时才能给电工学课程两个合理的定位,基础性定位:建立电子电气工程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不应演变成大学科导论;培养电子电气工程基本技能不应演变成某些产品的应用培训。通过国内电工学的教材演变放映电工的讲授内容。

国内电工学教材的编写有一个历史的过程:[6]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电工学课程基本套用原苏联的教材以引进、翻译为主,主要代表有:基泰耶夫和格列夫切夫编写的“普通电工学”和罗蒙诺索夫编写的“电工学基础”。

主要内容编排为:直流电路、电场、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电工测量及仪表、变压器、感应电动机、同步电机、直流电机、电子仪器、电热、电气照明、电力网、发电与变电。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在借鉴原苏联教材基础上,自编电工学教材,内容结构基本上沿用苏联教材体系以直流和交流电路、电机、电气控制为主,电子技术成分比较少。这与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吻合。主要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秦曾煌.《电工学》多学时;大连工学院工业大学.蒋德川.《电工学》中学时;天津大学工业大学.姚海彬.《电工学》少学时。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工学课程呈现多种发展模式,百花齐放,各校在恢复招生的带动下,纷纷组织教师自编教材课程内容、学时分配等呈现较大差异。为了保障教学水平,高教部(国家教委)组织编写全国统编教材,各个部委也相继出了各自的全国统编教材,1987年国家教委制定《电工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新技术、新知识的涌现,电子技术的内容及其在电工学中所占的比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工学》名称的本身已经不能较好地表达其中内容所涉及的范围。为了适应科学技术本身的快速发展和相应学科专业调整、变化对于电工、电子技术的需要,教育部《电工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原来得一门《电工学》课程划分为:“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门独立的课程。

1995年修订的电工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电工学课程分为三种类型:电工技术(电工学I)(55~70学时);电子技术(电工学II)(55~70学时);电路和电子技术(100~110学时)。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后,电工学课程发展更加广泛。

已经普遍认同的有以下几点:

(1)电工学实际上是面向非电类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系列课程。

(2)根据专业特点,应该构建多种模式的电工学课程。

(3)电工学系列课程中电子技术的比例应得到加强。

(4)新技术(如PLC)应适时补充进电工学课程教学内容。

(5)新方法(如EDA)应纳入电工学课程。

2003年教育部要求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各专业培养方案和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按照基础性原则分模块给出基本要求。

(2)考虑不同专业需求,给出了基本模块和可选模块。

(3)在各模块中也考专业差异设置了若干可选内容。

(4)刚性(最低要求)和柔性(可选)相结合。

基本模块:

(1)电路理论。

(2)模拟电子技术。

(3)数字电子技术。

可选模块:

(1)电机及传动控制。

(2)电工测量。

(3)安全用电。

(4)EDA技术。

三、教学方法

对于电工学的教学方法国内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大致基本相同,国内的教学方法并不落后,只是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有较大的区别,说明国外的大学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而国内的大学则侧重于理论教育。

1.国内大学的教学方法

80年代,传统教学方法:挂图、板书、模型,该方法的特点是:

(1)教学过程的艺术性强。

(2)课堂教学信息量受限。

(3)教师个性化发挥对教学质量影响大。

(4)对教师素质要求高。

(5)不同教师差异大。

90年代以来,CAI、EDA、电子教案、多媒体、课程网站、仿真手段、网络交互,该方法的特点:

(1)计算机的引入,突破了课堂信息量限制。

(2)新手段对老教师产生冲击。

(3)媒体增多,如何协调成为问题。

(4)学校教学设施开始显得不足。

(5)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已经被广泛接受。

(6)网络课程登场(2001~2003)。

(7)“在堂”学习和“离堂”学习。

(8)课程网站突破了学习空间和时间限制。

(9)网络交互功能必不可少。

(10)学生参与还很不够,需要解决“我要学”和“要我学”的根本问题。

2.国外重点大学的教学方法

国外重点大学在教学方法上其实和国内的教学方法基本上差不多,只不过在电工学的授课学时上有很大的区别,下面就莫斯科和彼得堡的重点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的“电工理论基础”为例说明国外的教学方法,在莫斯科动力学院的电工学课程,共学3个学期(第三、四、五学期)(在莫斯科和彼得堡的重点大学,共学4个学期)。

莫斯科动力学院的电工学授课:[7]共36+36+36=108个课时(在莫斯科和彼得堡的重点大学,共51+51+51=153个课时)实践课学时:共36+36+36=108个课时,实验课学时:共36+36+36=108个课时(莫斯科动力学院的学生还将完计算机典型计算0+0+0+36=36个课时),另外,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工理论基础”教研室还开设有“电工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授课18个课时;实验课程36个课时。

四、结 论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不断深化中,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也将不断地被推进。面对诸多挑战,国内高校基础课教师应积极应对,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改变教学方法,提升科研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随着教育全球化进程的深化,我国的基础课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将会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全球的教育网络资源建设会越来越完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将会得到彻底地改变,学科、院校间的交流将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彪.“电工学”课程教学中的四个有力杠杆[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4):39~41

2 朱雪梅.高校教师在职培训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版),2003.3(9)

3 宋惠兰.论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师的信息素质培养.图书馆论坛,2003.2(1)

4 杭国英.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师素质.高等教育研究,2003.5(3)

5 王中向、黎辉文.试论教育信息化对高校教师培训的影响及其对策.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50)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范文3

【关键词】电子信息专业技术;基础课;教学实践

0 前言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信息化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逐渐到来,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这样背景下,高校开始重视起电子信息专业技术的培养,以顺应时展的趋势。但是就目前来看,高校电子信息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1 电子信息专业概述

电子信息专业,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专业性学科,其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技术。对于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而言,学生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能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技术基础和理论知识;

2)能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技术,对电子设备进行分析和设计;

3)具备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政策和法规,以及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掌握电子产品的一般生产工艺,能够对其生产进行管理;

6)掌握电子电器产品的维修焊接技术,能够独立完成设备的焊接和拼装;

7)具备对电子设备进行熟练安装、使用、调试、维护的能力。

2 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中,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使得教学工作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实践教学缺乏

电子信息专业是一门面向应用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当前电子信息专业的基础课教学中,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导致课程教学以理论为主,实践教学较少,严重影响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中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

2.2 存在与实际脱节的现象

电子信息专业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在课程的设计上应该充分体现创新性,以推动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当前的电子信息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内容设计、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等方面,仍然沿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内容,缺乏创新性,与实际发展情况存在严重的脱节,不利于学生的就业。

2.3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以理论为主,辅以少量的实践教学,教师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对知识进行枯燥的讲解,容易导致学生对枯燥的知识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3 提升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升电子信息专业技术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3.1 精编教学内容

针对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编制。首先,要对教材进行合理选择,选取概念全面、原理清晰、方法独特、内容创新的教材,并以此为基础,辅以其它相关资料,对不同材料的优点进行充分挖掘和融合。其次,在教案的编写方面,要具备清晰的思路,确保概念准确、语义分明,能够充分反映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3.2 加强实践教学

首先,要对课程进行重新设置,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其次,要加大对于实验设备的投资力度,完善实践教学的基础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然后,要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门面向实际应用的专业性学科,电子信息专业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如果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无法满足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微机原理课程为例,其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如电路原理、编程原理等,同时也具有自身特定的结构和形态,要对其进行全面掌握,单纯依靠理论和图纸是行不通的,如果不实际接触,只凭借想象不可能了解微机的内部构造,会直接影响其对于微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和认知。而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装机和实践机会,加深学生对于相关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3.3 改进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关系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要结合学科特点,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开展教学工作。在电子信息专业技术基础课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对难点进行简化,清晰地显示出理论研究的流程,从而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可以结合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增加教学的信息量,从而使得教学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形象,而且可以减少教师的压力,课件在经过适当更新后,也可以重复利用,能够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电子信息专业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必须完善师资力量,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必要的措施,从容应对挑战,通过相应的课程改革,提高电子信息专业技术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紧缺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青.浅谈电子信息专业技术基础课的教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7):66.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范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044-02

电气信息类专业包括电气工程和自动化等与电相关的专业。该类专业的目标是让设备根据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运行,即通常所说的“智能化”。因此,该类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能力胜任工业企业工作的高级电气人才。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工业界对具有实践性、创造性等综合能力强、素质高的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应重点关注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能够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

而目前在大部分高校中,对于低年级大学生一般设置课程设计、企业参观实习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于毕业生一般通过毕业论文环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分析能力。[1]这些固然是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是一般高校的“课程设计”大都沿用以前的传统,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企业需求的改变有一定的更新,但是相对来说,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企业参观实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实际设备运行过程,但是时间相对仓促,真正能够深入的有限;参加科技竞赛的学生数量有限,只能锻炼部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毕业论文环节一般由导师根据研究方向选定,能够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但毕竟时间较短。本文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定位、学科内涵、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出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引入了“项目实习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电气信息类专业定位和学科内涵

按照教育部电气信息类专业目录和定位,电气信息类专业方向涵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

从学科内涵来看,电子信息类专业涉及的主干学科包括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由此决定了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以电气工程为背景;以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信号分析和处理为手段;以计算机、电子技术为核心。

二、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从总体上来说,电气信息类专业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引用、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等基础知识,能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管理与决策、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各类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集成、应用和开发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3]当然,对于归属于电气信息类专业下的各个子专业来说,根据其主干学科的侧重点不同,其人才培养目标各有侧重。

要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对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在业务、能力和素质方面应提出以下要求: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外语综合能力,具有较高的军政素质;掌握电子信息类专业领域必要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含电工理论、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开发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内1~2个研究方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发展趋势;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团队合作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要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三、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目前,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包括公共课程、技术基础课程(又称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简称专业课)三部分。[4]公共课程主要在低年级展开,包括文化课程类、工具课程类及能力培养课程类。公共课程是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考虑,针对该类专业大学生必备的知识和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获得较宽泛的公共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从而为学生后续学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技术基础课程涵盖非常广,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要求中提到的电路理论、电工理论、电磁场、电子技术、机械基础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原理及对应的实验和设计等课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课程根据电气信息类下属各专业特点选择相应的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核心课以及专业拓展课,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的专业设计、实践和创新能力,接触相应学科的学术前沿。

综上所述,从课程体系来看,各个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设置都是严格遵循该类专业的专业定位、学科内涵、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而设置的,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知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然而,这种“始终以教师为中心”的统一的教学培养模式也不利于学生自主解决与课程对应的实验、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利于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各种相关技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锻炼效果。

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在当前“以教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中增加“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探索和研究精神,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中构建自己的本专业知识框架体系。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电气信息类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课题,真正参与到一些没有借鉴的实际开发类项目中,与教师或学生共同讨论、设计并实施项目方案,了解电气信息类项目的整体实现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学校教师 在学校主页上本科学生招聘信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实现目标和要求、具体负责任务、对所招收学生的要求、联系方式等等);学生可以通过网站在线查找学校教师的招聘信息,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可以联系相应教师,申请相关职位;教师收到学生申请要求后,组织面试;学生面试通过后正式加入该教师项目组,与团队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在国内高校,近年大量出现“大学生暑期企业实习计划”,即各企业在相关网页上暑期实习职位,相关专业大学生递交个人简历,申请企业提供的实习职位;企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简历筛选、笔试以及几轮面试,通过的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这种“大学生暑期企业实习计划”不仅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就业的相关知识、技能,锻炼和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对于能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的学生,还能锻炼其创新思维、灵活应变的能力、持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由此可见,学生实践和创新等能力的提升需要实际的项目或任务支撑。为了更好地锻炼和培养电气信息类专业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可以借鉴上述国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及“大学生暑期企业实习计划”,在本科生培养阶段可以引入“项目实习制”,引导学生尽早、更频繁地接触实际项目工作,感受专业氛围。

另外,目前国内高校中一些青年教师指导的学生比较少。一方面,没有指导的研究生或者研究生数目比较少;另一方面,本科生毕业设计有时间限制(与项目进展不同步,缺乏延续性),因此导致教师有实际的科研项目但是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去实现。“项目实习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也能解决青年教师项目人员缺少的现状,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双赢策略。

本文介绍的“项目实习制”具体如下:

1.实施方法

高校教师根据自身需求(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发项目、企业横向项目等),通过各种渠道(如校内网站等)项目实习职位需求,相关专业的各年级大学生可以应聘感兴趣的职位,教师经过考核后聘用适合的学生。聘用后的学生要按项目进度完成教师交代的各项任务,出现问题可以查阅资料、与课题组其他组员以及教师商讨。以“水压试验机故障诊断”项目为例,学生首先需要到现场进行调研,了解水压试验机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流程,学习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WinCC等软件编程方法,同时针对该设备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此外,还要考虑方法的时效特性。

2.管理方法

高校制定有关使“项目实习制”进入正规化渠道。学校制定学生实习津贴标准,根据学生的考核成绩划分为五档:A档(考核成绩 90分),B档(80分,考核成绩<90分),C档(70分,考核成绩<80分),D档(60分,考核成绩<70分),E档(考核成绩<60分)。根据学校规定的标准以及学生参与实习的时间,教师从项目人力资源经费中支出学生的津贴。

3.实施过程和效果

在项目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通过自身所学理论知识、查阅相关资料、现场调研与高年级学生以及教师交流积极主动解决实际项目中出现的问题。“项目实习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技术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而且对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包括:创新思维、灵活应变的能力、持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的培养也非常有益。相比而言,“项目实习制”比“大学生暑期实际计划”更加灵活,便于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促进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综上所述,通过这种“项目实习制”人才培养方式,本科生可以跟随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设备以及博士、硕士资源,把课堂“填鸭式”教学扩展为现场教学,为本科生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大学生可以在本科阶段接触多个研究方向,有利于学生对本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进而明确自身爱好所在,为学生继续求学或就业指明方向。

四、结束语

在本科教学中引入“项目实习制”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具有更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具备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参与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对于满足岗位需求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寒林,林洪贵,蔡振雄,等.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2012,13(1):126-128.

[2]邹逢兴,陈立刚,徐晓红,等.关于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9):37-40.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范文5

[关键词]电磁场;电磁波;教学改革;仿真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26-03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理工高等院校的传统专业,其中包括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1] [2] [3]电子信息专业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专门人才,在社会各领域和部门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带动了一批新的创新型、交叉型、科技型的新兴产业和企业,创造了人才需求,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4] [5]为了适应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契合企业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渴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有所革新。[6] [7] [8]

本文阐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并针对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不足,对人才培养模式、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师队伍、多类别毕业导向等方面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措施。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创新型人才,是指掌握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包括理论技术、经验技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其所从事专业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创新型人才是社会需求量最大、类型最多的人才,其与理论研究型人才不同的基本特征为: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培养具有创新开发能力,符合市场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紧迫任务。

创新型人才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的主力军,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支持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在创新和创业尤为活跃的今天,电子信息产业是创新和创业的主战场,是振兴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该领域的产业发展急需大量的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专业人才。

从当前理工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来看,尽管国家推出了一些质量工程项目,高校采取了一些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还未建立,培养模式还在摸索之中,整体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诸多问题还有待研究和实践,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革新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

(一)探索“按大类招生、分段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打破专业界线,满足共性需求,首先进行两年的大类培养,第三年根据学生志愿分专业进行一年的培养,使学生在某一技术领域形成特长,实施专才教育,体现个性需求;最后一年根据社会需求和就业情况,分流培养一年,使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相结合。该改革方式打破了传统专业间的界限,拓宽了学生的专业面。

采取的“分段培养”模式,以“工程认知D工程实验D工程设计D工程实施”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和“立体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载体,为配合“分段培养”改革试点,开展了多元化、多层面的校企合作,加强教师工程背景和企业实践,制订相应人才培养管理运行机制,实施“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等几个方面的建设,初步探索构建出了“通才与专才相结合、共性和个性相结合、个人发展与行业需求相结合”的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大类招生、分段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二)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方向特色”的综合化“多层次”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施“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方向特色”的理论教学体系,梳理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共性基础,构建“基础平台”,打通基础,整合课程内容,拓宽专业口径,突出特色。

基础平台是通才教育平台,按电子信息类专业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专业模块是专才教育平台,以核心课程为重点,进行课程重组与整合,设置总揽电子信息类全貌的学科概论课、专业导论课等综合化课程,增设创业课程、订单课程,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和专业面,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方向特色是指差异性教育平台,突出本专业特长的差异性,突出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契合的前瞻性,安排多门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突出光电传感和光纤通信相关课程,讲授科技前沿、产业发展等理论和实践相关知识和技能。

该体系优化了现行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解决教学中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单一培养模式问题,适应了教育个性化的趋势,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

(三)建立“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的“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课内外相结合,包含实践技能层、学科基础层、综合应用层、创新实践层的实验教学体系,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基础。可以在这个系统中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工程认知能力、工程实验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实施能力。“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的“立体式”实践教学的体系构建如图2所示。

学院的实验中心将完成相应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共分为“基础实验层”、“综合应用层”、“设计开发层”、“研究创新层”四个模块。形成了“以培养方案为根本,辅以实践能力培养补充方案”的培养模式,实现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的目标,解决了教学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四)打造“校内教师+学科专家+企业工程师”的“多主体”教育的教师团队

通过校内外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打造“校内教师+学科专家+企业工程师”的“多主体”授课教师队伍。

校内教师主要承担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体课程;学科专家主要承担专业核心课程、导论课和方向特色课程,并指导拔尖学生的学科竞赛、科研立项和科学研究;企业工程师主要承担资格认证相对应的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其结构如图3所示。

(五)以“就业、考研、留学和创业”为导向的“多类别”毕业生培养

“多类别”就业群体指毕业后参加工作、攻读硕士学位、海外留学、自主创业等类别的毕业生。宽口径的毕业途径有利于提高学校就业率和知名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调整和增设相关的课程。大一通过专业导论课,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志愿定好毕业去向,并鼓励学生选择创新和创业通识课程;大二鼓励学生加强对英语的学习,考托福和雅思,申请国外全额奖学金或申请留学基金委基金等;大三开设本专业重点考研课程,并安排教授或名师讲课,增加考研的砝码;大四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讲授本科生课程,宣讲企业文化、产业发展、技术前沿、产品特点、生产流水线等,并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习,走出校园学习企业管理、生产加工等实践能力和知识,为参加工作或创业做好准备。课外,要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研立项、创新创业项目等活动。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之处,结合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提出了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和实践体系、教师团队等方面的建设意见。结合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的实际,总结出一套满足重庆地区或西南区域电子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有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电子信息类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措施。当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将学生核心竞争力作为衡量标准,才能正确把握改革的方向。

[ 参 考 文 献 ]

[1] 徐志国,田锦.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29):31-32.

[2] 王玮.电子信息类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29):28-30.

[3] 方杰,徐宇宝,张晓东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J].大学教育,2015(3):28-29.

[4] 张家明.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87-188.

[5] 王冠凌,武峰.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0):190-192.

[6] 张颖.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创新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S2),2012(10):51-54.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范文6

关键词 电子书包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公开展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从2013年开始,根据区教育局的实验计划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是全区十所“电子书包”实验学校之一,有四个实验班,这四个班的学生和教师每人配备了一台平板电脑。

为了使电子书包项目更好地推进,学校制订了完善的方案,多次集中实验班的教师进行集训,让骨干教师勇挑重担,严把课堂教学关。老师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向学生讲解电子书包使用意义、性能、操作要领、怎样更好地为学习服务等,学生们也渐渐适应了这套新系统。而怎样在课堂中更好地应用电子书包是教师们普遍感到比较困难的,老师们觉得脱离传统的课本和多媒体教学,完全使用电子书包,总觉得讲授知识不够透彻,感觉时间不够用。基于此,笔者认为,在课堂中只要实施几大策略,可以让电子书包的应用更有效。

1 自主学习策略

如在物理课上,传统教学中,很多宏观和微观的事物很难展示给学生,如天体运动、电场中电荷的运动、原子物理等,而应用电子书包的物理课堂中教师在导学案中将相关视频和动画发给学生,可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而且学生能自己动手操作,参与性更强,不懂的细节地方更可反复观看,使学生容易建立物理模式。

学生进入学案导学模块,打开学案,自主浏览某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方法,借助学习资源自主学习,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可通过论坛发求助信息,组内讨论,组内解决不了可发全班,也可随时向教师发送信息,教师则监控反馈信息,并综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提炼为两三个核心问题,抛给学生讨论。在课堂中,利用电子书包这个系统,教师在教师终端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终端积极作出回应,真正做到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2 合作学习策略

小组合作与学案教学相结合是个重要的途径,每科老师都需要提前设计出每节课的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学生根据学案要求,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电子书包可创建多个班级小组讨论、投票活动,支持教师进行主题研讨式教学。如高中语文课中,针对单元课文,教师将课堂的重点、难点内容转化为一系列论题,让学生参与讨论。每个小组根据每个主题下的论题展开讨论,把意见挂到班级论坛上。

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加以讲解和指导。这种学习模式变传统的单向信息传播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小组成员互学互练、互查互评、共同对话、共同探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习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利用电子书包发帖、讨论,许多平时不敢开口讨论的同学也能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而其他小组也能在班级论坛上看到该小组的讨论内容,教师和全体同学都能作出及时的反馈。这种堂上讨论突破了重难点,保留了学生的学习痕迹。每个小组和每位学生都能看到本节课甚至以前的讨论结果,可以把别人的精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时时回顾,这是传统课堂采用单纯的口头讨论所不能比拟的。

3 公开展评策略

在应用电子书包的课堂上,展评环节展示面广、形式多样、节省时间,其他同学还能及时看到同伴形式多样的个性化笔记,如文本、笔迹录音、照片、附件等,方便快捷。更能让每位学生清晰感受展评作品,他们更能在评价环节每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或者在展评者展评时就能同时进行评价,而全班同学都能一边观摩展评,一边接收别人评价的信息,学生的交互性更强,这是用大屏幕投影仪和传统的电脑室所无法达到的。

在信息技术课中,作品的创作者(或小组成员)利用电子书包,围绕作品的创作历程做经验介绍与分享,包括创意、实现的简要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还有哪些想法及困惑等。

当展评者介绍完后,同伴在他介绍的基础上对展评作品进行评价。每个小组利用电子书包发帖,提出“三个一”评价模式:一个值得学习的地方,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个可以改进的地方,为展评者、评价者及全体学生后面的修改与完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然后教师结合展评者介绍及同伴评价的结果,进行引领性评价,为学生后续的完善、修改、创意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扫清学习障碍。

如在语文课上,根据不同的目的,一是以培养阅读和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以写促读展示策略,是为了促进对文本主题、作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解,对作者创作风格的了解,或是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等。二是以提高写作能力为目的的以读促写展示策略,是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写作技法,培养学生写作技能。

4 教师点评策略

电子书包在各科的课堂运用中可以为教师随时实现评价功能,教师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过程和结果。

过程性评价即发展性评价,具有激励功能,对学生操作过程、操作结果上取得的成绩给予积极的影响,如给学生恰当积极的肯定的评语或笑脸、竖起大拇指等。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提醒,如教师可以在班级论坛上发帖“如果你们小组能做到每人都提出自己的意见会更好”或“这位同学的解题方法很有效,但有没有更快捷的方法呢?因为按照他的思路时间会比较长”等,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与热情,鼓励学生在提升学习质量上不断追求。这种过程性评价更具有纠偏功能,在展评环节集中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纠偏,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从而保证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

总结性评价对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知识累积情况、探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鼓励由学生或学生小组自己设计评价方案,对自己的研究情况加以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以上列举的只是电子书包在课堂中有效应用的四点策略,还可以进行随机应用的混合教学策略:即不要求教学流程中的任一环节都使用电子书包,而是视需要而用。甚至还可进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策略:学生列出自己不懂的知识清单,教师对其进行学习诊断评价,学生根据学习资源中再进行学习,并作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估。以上几种策略不一定都要在一节课内使用,但若能恰当使用这些策略,相信“电子书包”在课堂中的应用必定会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郑明达.让展评更“给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2):49-52.

[2] 陈敬乐.信息技术课堂中自主探究学习的实施.教育信息技术,2012(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