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工作汇报范例6篇

信息化工作汇报

信息化工作汇报范文1

__市工商局

近年来,在自治区工商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局按照"统一领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讲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开展了以建立经济户口数据库为依托的一系列信息化体系建设,形成了面向工商业务、面向行政管理和面向社会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技术工作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全面应用,促进了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重大转变,全面提高了监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了监管职能到位。现将我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我局已构建了三级联网的网络体系,启用了三套运转协调的业务系统,形成了覆盖市区的12315维权网络,行政管理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搭建了整合全部工作的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开通了信息网站,现在我局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信息化体系。

(一)建立了三级联网的网络体系

为了实现上下联动,信息互通这一目的,我局于20__年7月开通了市局到分局、工商所的八条DDN专用线路,建立了市局、分局、工商所三级联网的网络体系,实现了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的联网互通。20__年年初,为了解决DDN专线存在的网络传输速度慢,费用高的问题,又采用V技术对原有的组网方式进行了改造,大大提高了网络传输速度,节省了网络使用费,三级联网体系初具规模。在市局的带动下,青铜峡市工商局和盐池县工商局也于20__年下半年先后实现了局所联网,实现了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单独摸索到整体推进的重要转变。

(二)启用了三套运转协调的业务系统

一是启用了企业登记监督管理系统。在注册登记过程中,我们从名称预先核准、登记受理、核准到发照全过程都在网上进行审核,实现了登记业务的流程化和规范化。二是实现了经济户口的网上认领建档。在经济户口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上,各工商所实施了巡查监管,将巡查信息等经济户口动态信息录入计算机,通过网络汇集到经济户口数据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济户口数据库,管理部门可以随时调用经济户口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三是实现了企业信用的计算机自动分类。在区局信用分类监管软件未开发之前,我局提出了实现企业信用计算机自动分类的基本构想,设计了信用分类监管软件的各项功能和指标体系,确定了实现企业信用计算机自动分类的等级标准,在经济户口监管软件的基础上,于20__年6月开发出了企业信用分类的功能,将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录入、分类、查询等功能都通过计算机及内部网络完成,并据此实施了相应的监管工作。在区局新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软件安装后,我们很快投入了使用。目前,已对各类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进行了信用分类,共分出A级8858户,B级319户,C级39户,D级1085户。通过上述措施,从市场准入、日常监管、信用监管、经营约束四个层面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市场、信用监管体系。

(三)形成了覆盖市区的12315维权网络

我们以全国统一的12315专用电话为依托,以全区统一的12315信息系统为手段,借助三级联网体系,集申诉、查处、监管为一体,形成了覆盖市区的信息化维权网络。12315指挥中心将申诉举报内容及时从指挥中心传输到各分局和基层工商所,解决了基层单位不能及时、远程受理消费者投诉的问题。实现了市区消费者申诉举报的快速受理、快速分流、快速处理和快速反馈。

(四)行政管理工作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我局于20__年8月投入使用了办公自动化软件。利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在市局、分局、工商所之间全面实现了各类公文的网上传递、网上审批和网上浏览及查询,提高了我局行政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从而有效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五)搭建了全部工作的综合信息平台

为了整合企业(个体)登记监管系统、经济户口综合监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红盾信息网的相关功能,我们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定制开发了__市工商局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了四项功能:一是业务提示功能。由计算机每天将数据库中涉及到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许可证、营业执照到期的信息,从经济户口数据库中自动提取出来,在综合信息平台上列示,只要打开信息平台页面,就能看到这些提示信息;二是锁定功能。由计算机自动将吊销企业(个体户)的名称、注册号、负责人和所属工商所生成到信息平台上,供工作人员随时查看;三是信息功能。在网上随时内部工作动态、政务信息、最新通告等内部信息;四是信息检索功能。为工商所设计了经济户口检索功能和经济户口监管卡片及基本信息的网络打印功能。

(六)建设开通了对外信息的网站

为了方便群众和扩大宣传,我们于20__年3月开通了__市红盾信息网,在网站中设立了办事指南、工作动态、法律法规、消费警示、信用公示、登记状态查询等主要模块,向社会公众提供了业务咨询、信息查询、法律援助的平台,为增进社会各界对工商部门各项业务和法律法规的了解,更好地宣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局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工作平台,全体工商干部的信息化意识普遍增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以信息化带动业务发展、带动监管方式转变、提高市场监管能力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一)办公自动化的实现,使办公效率明显提高

加强网络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办公自动化,使我们的企业及个体登记、经济户口监管、企业信用分类、消费者申诉受理、公文办理等各项工作都通过计算机进行,充分发挥了现代网络技术的作用。一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大量的信息检索和资料传递工作通过网络用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业务办理时间。二是规范了工作流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登记注册程序、条件及登记内容的统一规范,减少了工作中的随意性,也为信息查询、数据统计提供了方便。三是促进了职能到位。通过企业基础数据库,实现了与经济户口综合监管系统的资源同步共享,实现了监管衔接,发挥了登记 机关与基层工商所信息共享、上下联动的整体优势。

(二)以经济户口为基础的信息化工作平台基本搭就,上下联动,动态监管的目标基本实现

一是通过网上认领建档,实现了动态监管。工商所建立了自己的经济户口电子档案,并将采集到的市场主体各类动态信息及时输入计算机,通过网络汇集到经济户口数据库。二是使注册登记部门及相关业务科室及时了解掌握经营者的基本情况。主要是借助经济户口综合监管系统,查询到工商所录入的各类巡查信息,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和遵守法律法规情况,从而做到了对企业日常经营情况的了解和掌握。三是形成了上下联动的监管体系。我们针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每周监管建议"在部门和上下之间进行监管情况的互通和建议,准确掌握了经济户口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形成部门上下之间互相督促、互相提醒的良好工作机制。通过上述措施,使得信息数据录入、监管信息生成、内部信息共享等工作在统一的软件平台上顺利运作,初步形成了以经济户口为基础的动态监管网络体系。改变了以往上下之间、部门之间依靠人工传递信息的落后方式,真正实现了系统内的联网互动、信息共享、动态监管的目标。

(三)初步形成了计算机自动预警机制,对经济户口的监管实现了由事后处罚到事前提示的转变

综合信息平台的业务提示功能能够每天把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文化经营许可证等证照过期的企业(个体户)名单从经济户口数据库中自动提取出来,方便了各工商所及时掌握辖区各市场主体的证照到期情况,使工作人员能够对证照到期的企业(个体户)及时做出提示,通知其及时补办相关手续。锁定功能会将数据库中已做了吊销处理的经济户口信息始终在信息平台上列示,时时提醒监管人员加强对已吊销企业的后延监管,确保监管到位。同时,局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掌握经济户口证照到期和执照吊销情况,及时督促检查工商所做好预警提示和后延监管,基本实现了由事后处罚向事前提示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监管效能和监管水平。

(四)有重点分层次的综合监管态势基本形成

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了企业信用级别的计算机自动分类。按照分类结果,根据经济户口信用级别的不同,实施频次不同、力度不同的市场巡查,有效地抓住了工作重点,减轻了工作强度,防止了各类违法违章行为的发生。经济户口管理软件等工商业务软件的使用,使相关业务科室和工商所的重点监管目标和监管措施更加明确,警示企业、失信企业和严重失信企业的经营行为处处受到限制,时时受到监管,各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更加紧密,真正形成了经济户口综合监管的态势。

三、开展信息化建设的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还需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来具体实施。因此,只有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才能够增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开通相应的网络传输通道,配备保障网络安全和排除系统故障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使预定的规划和目标得到全面实现。

(二)技术支持是保障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从硬件建设和网络的维护到软件的使用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因此,一方面要重视专业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以保证全局网络的畅通和各类软件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力争使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按照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各类应用软件的操作应用,将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尽可能地通过计算机来进行,从而全面提高工商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提升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水平,实现工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和效能化。

(三)充分调动工商所的积极性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

信息化工作汇报范文2

——-团风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校一直把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当做一项重要举措,精心组织、扎实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软硬件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经过不懈努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 “四个实现”构建平台,充实信息化教育资源

推进教育信息化,硬件是前提,资源是基础。我校在硬件升级、软件更新,充实信息化教育资源上做了大量工作。主要表现在:

1.实现了教室多媒体化。我校-----个教学班均配备了集计算机、投影仪、实物展台、电子白板为一体的交互书教学触摸一体机。此外,我校还有网络教室两间,多媒体实验教室3间,电视教学演播系统1套,远程学习交流平台1套。配备电脑100余台,其中学生用机80台,校园广播系统1套,数码摄象机1台,照相机3部,DVD 2台。设立专门的信息技术中心,有专门软件开发设备,可以实现音像的剪辑、课件制作和电子备课。这些设备的配置,优化了信息技术环境,实现了教学信息传播的多媒体化。

2.实现了会议室多功能化。我校会议室已经由普通音响系统,到多媒体投影系统,再到智能电子白板演示系统三级跨越,信息化设备的不断更新,使会议室具备了会议、教学、活动、展示多种功能,是体现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缩影。

3.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化。我校现有千兆为骨干,百兆到桌面的光纤宽带网络链接。学校网管中心配备服务器3台,三层交换机一套,实现全校微机高速运行,全校师生可实现外网,内网高速访问。

4.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化。为对外交流和内部管理的需要,我们创建了学校网站。并准备在将来逐步建成班级网页,作为学校与家长沟通,班级之间交流的平台。目前校内网络共享信息已经包含音频、视频、文字、图象、课件等多类型资源。学校内网正在逐步完善,外网传输速度已达千兆,为教师获取信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三个措施”多管齐下,提升信息化技术素养

1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夯实学生信息技术基础。

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我校按照要求,三至六年级全部 开设信息技术课程。除了用好信息技术教科书外,每个年级还补充了相应的内容,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各年级补充的内容如下:三年级为计算机软件操作及画图软件的使用;四年级为WORD小报编辑;五年级为图像处理及幻灯片制作;六年级为上网知识及网页制作。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很好地夯实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

2.开展信息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信息化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人的观念和能力决定着信息化的成败。我校一贯重视教师信息技能培训。一是走出去、请进来。派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邀请专家、专门技术人员来校上课等。二是开展校本培训。学校制定并实施《信息技术培训制度》,每学期开学之初,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我校便把教师多媒体技术应用培训列为重要的工作,根据“培训在先、重在应用”的原则,有计划分3个阶段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98、wordXX、powerpoint、flash、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等。培训内容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培训方式也是多样化:集体讲解,教师互学、能者为师,培训时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实行签到。培训之后进行考核,要求“人人过关,个个合格”。三是以赛促训,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多媒体软件大赛、电脑制作大赛、多媒体辅助教学优质课评选、课件制作展评等,以赛促训,有力地提高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

3.建设专业技术服务队,提供信息技术支撑服务。

信息技术属于高科技,没有专业技术服务支撑势必影响工作。我校现有专职信息技术教师三人,以他们为主,各年级、各部门抽调一些有信息技术基础的同志担任技术服务员成立技术服务小组,学校信息设备出现问题后,由本年级、部门技术服务员进行维护,如不能解决,上报信息技术管理中心由专业教师解决。专业技术人员不能解决,报请学校或直接联系上级信息技术部门求助。

三、“五个方面”落实应用 ,达成信息化建设目标

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突破教育的难题,提高教育的效益,始终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任务。我校紧紧抓住这个核心,从信息化技术特点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出发,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基础,着力探索学科课程整合的模式,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化课程开发和扩展教育范围,

主要抓好如下“五个方面”的强化应用:

 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促进教学教研。如团风小学将“在线课堂”应用于教学研究,与“一师一优”、“一课一名师”活动有机结合,同时开展录课、现场视频课等各项课程活动,让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到教学之中。特别是建起以团风小学为主课堂,辐射本县的上巴河标云岗小学、贾庙金鸡小学、淋山河金盆小学三个偏远教学点,进行异地直播互动设备一拖三教学,为对接兄弟学校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区域信息化协作起引领示范作用,以达到县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弥补了对接兄弟学校体、音、美教师缺失现象,让对接兄弟学校能开足课,开齐课,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不出家门就能坐在教室里享受城里的优质师资,就能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让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得以全面发展。

2.开展电子备课和网络教研。随着学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我校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学校实际,调整了教学业务常规管理的思路,实行网络大集体备课。建立在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大集体备课坚持“分工协作的个人电子备课-交流互动的集体网络研讨-学科带头人集中网上修正-教导处网上业务把关-课堂跟踪网络提交反思”的备课程序,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使集体备课借助网络高效运转,成为大幅度、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突破口。在基于网络技术的大集体备课活动中,实现“三个共享”:共享教学设计、共享教学反思、共享教学案例。

3.信息技术应用于科研和师训。我们依托信息化,建设“一刊二坛三网”师训平台:“一刊”指教科室主编的校刊《团小教科研》,主要发表教师教学教研成果,除了在采编、排版、印行各环节运用信息设备外,学校网站还电子版。“二坛”指“教师论坛”和“联研论坛”。学校每周一放学后的全体教职工例会间周举“教师论坛”;“联研论坛”是借助区域联研活动,定期举行主题论坛活动。把讲台让给一线老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交流教育教学心得。“三网”是依托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构建网络教研、集体备课、科研平台。一个是以学校网站为依托的以网络办公为主网络平台;二是以教务通为依托的以开展大积极备课为主的网络平台;三是以教研网为依托的以开展网络学科教科研为主的网络平台。

4.信息技术运用于文体活动、德育教育等。一是利用网络技术让学生了解信息。开学初组织学生网络收看“开学第一课”;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网上冲浪”;适时通过网络了解重大新闻时事等。二是利用即时通信技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专门开通 QQ 热号,利用网络交谈这种轻松、快捷、隐秘的特点,解决学生思想和心理健康问题;我们了解,目前80%的学生都有网络寻呼号码,班主任成为他们的“好友”,通过网络交流与学生增进感情,及时引导学生的不良倾向,遇到不方便当面沟通的问题用网络来疏导。三是信

息技术也很好地帮助我们开展常规文体活动,如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

信息化工作汇报范文3

1.进一步加强对我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各校信息化项目建设指导工作,目前, 教师发展中心信息化建设各项建设项目以初步完工,并开展了一系列培训;

2.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引领学校充分应用好**教育资源管理平台、韶教云、粤教祥云以及国家教育资源平台的资源,为教学服务、并教研室联合一起开展了一师一优课课和粤教祥云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推广活动,并在全县教学工作会议上,对校长以及有关人员开展学习培训,开展了数字资源全覆盖音乐美术现场推进会,开展了国家课程数字教材全覆盖培训,实现教师使用100%全覆盖。学生使用全覆盖70%。另外,积极引领各校开展 “互联网+学科”有效融合的研究,充分发挥各功能场室的效益,提高教育教学品质。

3.依据县委、县政府提出智慧**建设要求,实现智慧校园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有机融合的要求,我们展开了调研,目前我县约8个考场的巡考监控系统、28间学校的阳光厨房系统、10间学校的教学巡堂系统及75间学校的校园安全监控系统,部分学校监控系统已经与县智慧平台对接,初步互联互通工作。

4.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了危险化学药品安全排查和网络信息化安全检查,特别是国庆期间的安全检查,确保学校安全。

5. 协助其他部门完成各项工作,如创文活动、质量监测工作、扶贫工作等等

信息化工作汇报范文4

 

尊敬的领导:

2018年,xx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稳中提质、改革创新”总要求,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控、风险防控等工作重点,从信息化管控、系统建设、应用推广、运行维护等方面开展信息化工作,较好的发挥了信息系统在生产监控、过程管理和辅助决策方面的作用。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 信息化管控

一、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公司共制定有《xx信息化管理办法》、《xx网络安全管理制度》、《xx计算机管理办法》、《xx软件正版化管理办法》、《xx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管理办法》、《xx应用系统数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划、项目、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运行维护的信息化管理制度18项,较好的指导和规范了公司信息化建设。

2018年重新修订完善了硬件资产管理办法、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办法、信息化管理办法、微信、QQ群组管理办法、报废计算机和计算机耗材废旧污染物品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等6项信息化管理制度。

二、信息化资本支出计划情况

(一)2018年信息化资本支出计划完成情况。

按《xx关于下达2018年度资本支出计划(信息化专项)的通知》要求,严格监控审核各类信息化资本支出项目的执行情况,督导各单位资本支出计划按进度完成。2018年各类信息化计划资本支出费用为537.2万元,截至10月底,完成了346.43万元,预计11-12月份完成122.13万元,全年总计完成468.56万元,计划完成率为87.22%。

 1、审核类项目

xx审核类项目共计8项,分别为工艺动画展示软件、SaaS门户网站防护软件、龙软地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病案管理系统、生化检验血库管理软件、预防保健数字化门诊系统、远程控制软件、综合管理系统(二期)。

(1)综合管理系统(二期),合同额120万,2018年计划完成80万元,按合同约定,已完成第一阶段付款36万元,按照开发进度及合同约定,12月份将完成第二阶段付款36万元,完成了预算目标。

(2)山不拉煤矿龙软地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预算金额为30万元,实际支出30万元,完成了预算目标。

(3)职工医院病案管理系统预算金额为15万元,计划12底前购置完成。

(4)职工医院生化检验血库管理软件预算金额4万元,实际支出4万元,完成了软件的购置。

(5)职工医院预防保健数字化门诊系统软件预算金额为8万元,实际支出为7.51万元,完成了系统软件的购置。

(6)特凿公司工艺动画展示软件预算金额为15万元,实际支出15万元,完成了软件的购置。

(7)特凿公司SaaS门户网站防护软件预算金额为8万元,计划12月底前购置完成。

(8)培训中心远程控制软件预算金额为2万元,计划12月底前购置完成。

2、备案类项目

备案类重点项目有3项,分别为笔记本电脑购置38台,24.58万元,台式机购置116台,74.89万元,打印机购置71台,23.43万元,合计占备案总预算的62.48%。

3、费用类项目

重点费用类项目有1项,为线路租赁费用,公司共有广域网专线9条,互联网线路13条,年租赁费用为87.64万元。

(二)2019年信息化资本支出计划情况。

1、基本情况。2019年各类信息化资本支出费用预计为1261.9419万元,其中审核类费用预计773.15万元,备案类费用预计320.78万元,费用类预计168.0119万元。

审核类中,BIM分中心建设项目318.55万元,BIM分中心配套机房及网络改造项目139.6万元,山不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186万元(说明:地方政府要求在2018年底完成,专项请示在2018年增列计划,由于时间太紧,只能将计划在2019年列支)。

第二部分 信息系统建设应用

三、综合管理系统(二期)建设应用

(一) 建设目标:流程固化、数据共享、全程追溯。

(二) 建设原则:围绕资金、业务主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三) 保障措施:

1、成立了综合管理系统应用推进领导小组,公司主要领导亲自抓。明晰系统应用推进中的职责、责任到人。

2、定期不定期的召开项目协调例会,及时协调解决系统开发、应用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3、全员培训。已开展用户培训12场次,培训用户2200余人次,涵盖公司领导、部门负责人、关键用户和业务人员。

4、日常指导。通过电话、QQ群、远程桌面、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解答系统使用中的各类问题,平均日处理各类解答300余人次。

5、督导考核。从组织机构、用户培训、系统操作、数据质量四方面对各单位、各项目部已上线业务开展督导考核。通过督导考核来看,数据质量基本可靠。

(四)开发进度:

自7月份正式开发以来,完成了物资、技术质量、科技、安全、党建、市场开发、法律事务和监察审计业务的开发上线,完成了财务、人力、经营、机电业务部分功能(资金、税务、人事、薪酬、结算、分包、租赁等)的开发上线,完成了整体开发计划的80%。

(五)应用效果

1、用户可通过手机APP,企业微信处理系统业务。

2、用户日平均登录2000余人次,7日上线率为54.7%(系统注册用户数2558人)。

3、打通了从业务到财务的各个环节,财务核算与业务过程互相约束、互相校验,实现了业务过程可控、资金流向可控。

4、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管理水平。流程平均审批效率29小时,较之前的以周计算或以月计算,工作效率成倍提高。管理模式逐渐从结果导向转变为过程控制,建筑行业的粗放型管理得到明显改观。

四、云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应用

云视频会议系统采用SaaS模式建设,省却了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系统运维等方面的工作。

系统可以通过PC、手机、硬件终端召开会议。系统有三个会议室,一个100账号和两个25账号,一个账号在一台设备中使用,一台设备可以在实体会议室供多人参会。

系统上线以来,平均月召开云视频会议10余次,平均参会人数200余人/次,年节省差旅费、油费、会议费约120万元(按每项目部每次节省1000元计算,10x12x1000x10=1200000)。

系统的成功应用,不但提高了会议效率,降低了费用,还减少了路途中的安全风险。

五、BIM技术应用情况

在建设集团、集团公司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xx有条不紊的开展了BIM系统的应用和推广工作。完成了与建设集团BIM云平台对接和公司BIM平台建设;完成了各专业族库的建立、施工工艺视频的制作及BIM5D平台学习与试用。截至目前,公司BIM平台已经具备了质量、安全和进度管理、匹配成本信息和施工进度模拟等功能,能够实现数据和信息的有效共享。

六、安全监控监测系统

按照国家煤矿安监局及内蒙古煤矿安监局相关文件要求,配合山不拉煤矿完成了瓦斯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制定、预算编制和前期筹备工作,协调完成了专项费用计划增列的申报工作。

按照集团公司要求,配合山不拉煤矿完成了工业视频监控高清改造方案的调研、方案制定、预算编制工作。

完成了小回沟项目部瓦斯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后的数据联网上传工作。

七、推进各应用系统的使用

(一)年度考核系统应用。开展考核系统的配置、值守等工作,协助人力资源部完成年度考核工作。

(二)OA系统应用。继续优化涉及办公、财务、经营、人力、机电等各方面各类电子签章审批工作流,指导各单位梳理建立使用OA签章审批工作流。截至目前,优化、修改工作流程50个,制作电子签章100余人次。

(三)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截至目前,公司召开视频会议121次,参会人数12000多人次;召开云视频会议100余次,参会人数20000余人次。保障了会议精神实时、全面、有效的传达,节约了大量交通、住宿、会议等费用。

(四)安全培训系统的应用。协助公司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开展特种作业人员和项目部安管人员的取证培训、岗位复训,使用系统进行培训、考核10场次,参培人员800余人次。

(五)推进集团公司ERP等系统的应用。定期跟踪各部门对集团财务、采购、库存、人力资源、合同管理、安全管理等系统的应用情况。定期收集相关部门对系统的使用意见和建议,督促系统实施进度和培训。

 

第三部分 基础设施建设应用

八、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情况

公司数据中心机房建于2009年,安装有门禁、供电、UPS、制冷、新风、消防、监测等机房系统,其中UPS按照供电8小时设计,现由于电池组老化,仅能满足供电2小时。机房内有服务器14台,分别承载OA、综合项目管理、档案管理、安管培训模拟、视频会议、用友财务等使用中的应用系统;有存储设备1台,承担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任务;有核心交换机、IDS、防火墙、路由器、网络行为管理、VPN等网络设备14台,分别承载公司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数据传输和网络安全任务。

九、广域网建设情况

公司广域网连接的单位有10处、31处、49处、特凿处、南阳坡分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山不拉煤矿和两级集团公司。到南阳坡分公司和内蒙古分公司广域网带宽为2Mbps,到集团公司的广域网带宽为8Mbps,其余为4Mbps。广域网主要承载视频会议系统、ERP系统等需要专线连接的应用系统。

十、局域网建设情况

局域网采用星型拓扑,接入交换机到电脑终端为百兆带宽,接入交换机汇聚到核心交换机为千兆带宽。

公司局域网包括公司办公楼、培训中心和物业管理公司丛台基地,共有电脑终端200余台。电脑按楼层、部门划分为10个VLAN,起到疏导流量、隔离广播风暴和防止病毒大范围扩散的作用。

根据具体实际,对各单位机房和局域网的建设提出了最基本的标准,并指导各单位信息专业人员逐步完善。

十一、互联网建设

公司机关及各单位均有互联网接入线路。公司机关接入带宽为中国电信的50Mbps互联网专线,31处、49处、特凿公司和山不拉矿今年均变更为100Mbps,其他各单位互联网接入带宽为50Mbps。

十二、BIM分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配合建设集团完成了BIM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的制定工作和xxBIM分中心建设方案的制定工作,围绕BIM分中心建设方案,结合公司机房及网络现状,制定了BIM分中心机房、网络配套设施改造方案。

第四部分 信息化运维

开展桌面运维,定期对用户计算机安装的软件进行维护,监督正版软件的使用。定期维护计算机硬件,保障计算机正常工作。

开展网络运维,定期检查网络设备的配置、日志,保障设备运行正常。定期对网络线路巡检,及时排除断网隐患。不定期开展用户网络排错培训,提高用户常见网络故障的自我解决能力。

开展应用系统运维,督促或组织制定应用系统管理办法,从系统用户、系统运行、系统安全等方面加强日常检查,保障各系统安全运行。

开展机房运维,严格执行每日巡检制度,明确了机房温度、湿度、供电等环境要素标准。加强运维人员操作系统、服务器组成等软硬件知识学习,每日必须登录服务器分析运行日志,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五部分 信息安全

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管控主要从安全制度、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和安全评测等方面进行,力保信息的可信性、可用性和完整性。

安全制度方面。公司成立有保密与网络安全委员会,领导公司的网络安全工作。下发了《党委网络安全责任制实施细则》、《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安全岗位职责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了安全职责、任务、措施等内容,经常性的在用户中宣传网络安全的重用性、必要性,指导用户使用常用网络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方面。遵照ISO七层网络模型,针对每层容易暴露的安全问题,采取有针对的防护措施。在网络边界部署了防火墙、入侵检测、上网行为管理等安全设备。在服务器区部署了防火墙,并在服务器中安装了杀毒软件和终端防护软件。在用户端按楼层划分了VLAN、IP地址和MAC地址进行了登记并绑定,用户计算机也安装了杀毒软件、软件防火墙。

安全教育方面。通过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安全事件案例等多种形式开展信息安全知识普及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要求用户口令长度不小于8位,且必须由大写、小写字母与数字共同组成,并定期提醒用户更换密码,必要时强制更改密码。要求用户不得将账号密码转借他人。

安全评测方面。定期开展应用系统和基础网络自评,加强了计算机终端、局域网络、服务器主机、服务器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等安全制度、安全策略和安全行为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水平。定期委托专业公司开展安全评测,按照评测整改报告及时完成整改。对新开发的应用系统,需通过安全测评后才允许验收。

第六部分 对外网站

制定了《xx门户网站管理办法》,明确了网站管理的权利、责任。

要求各单位对外网站需完成备案工作、安装政府网站防护软件、在国家重大活动期间强化安全监控,必要时关闭网站。

公司网站采用PaaS模式建设,采用的阿里云平台的专有云,并采购了安骑士云盾、WAF防火墙和态势感知安全服务,还安装了公安部网防G01 V3.0防护软件。专有云提供安全风险短信预警功能,能动态提醒操作系统、网站系统、恶意攻击等安全风险事件。

第七部分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专业人才短缺。软件、网络、安全和数据库等方面相关专业人才短缺,制约了应用系统自主运维和开发。

二、系统集成难度大。系统种类多、功能重合多,系统间数据集成共享难度大,造成了业务和数据的割裂,形成了实际上的信息孤岛,有违信息化建设的初衷。建议能有系统建设和系统集成的顶层设计,形成标准规范。

第八部分 2019年重点工作

信息化工作汇报范文5

一、规范化建设基本情况

(一)机构人员得到充实

根据规范化建设要求,我市各级环保部门重视环境信息管理机构及人员落买,在相应科(室)配备信息根据需要和可技术人员。XX市环境信息中心经市编办批复同意在市环境境监理支队挂牌。现与环境监测信息处合署办公。共6名工作人员,承担监测信息职责。专职从事环境信息管理人员3名、配备的6名工作人员,其中研究生1名、本科4名、大专1名;具有高级职称的1名,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3名。目前,全市人员配备基本到位,组织网络已经形成。

(二)运行及建设经费得到保障

几年来,我市各级环保部门环境信息建设投入逐年递增,环境信息管理机构的人员与公用经费,以及专项建设经费全部纳入环保部门事业发展经费预算之中予以保障,我局环境信息中心近:年累计投入专项建设经费近300万元,有力的保证了环境信息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环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三)重视信息网络基础建设

几年来,我局先后完成了局机关、监察支队、监测站局域网建设‘光纤宽带上网、信息中心机房改造和日政府无偿援助中国100城市环境信息中心建设项目、计算机配置、升级、空气自动监测一拖九、南水北调水质自动站、噪声自动监测站等工作。各县(市、区)全面完成了局域网建设,高邮市、仪征市政府网站建设已经启动,邗江、江都办公自动化初步安装,即将运行。我局信息中心、机关及所属支队、站(所)信息硬件配置基本到位。县(市)联网工作正在实施。对照标准,我市信息网络建设已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

(四)开展多层次技术业务培训

尽快了解和掌握环境信息管理的基本技术要求和操作技能,我局非常重视环境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培训工作,将环境管理人员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培训:信息管理人员进行高级技术培训,主要培训网络管理、数据库维护与开发、多媒体制作等方面的内容:环境管理人员进行中级技术培训,主要培训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用软件的操作与维护、信息查询等方面的内容;决策人员进行基础培训,主要培训计算机操作、信息浏览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培训,提高了全市环保系统人员的信息应用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

(五)信息管理与服务得到加强

我市环境信息始终坚持以服务于环境管理、环境决策为宗旨,不断适应环境管理工作需要。

1、环境基础数据库建设。根据环保业务发展要求,先后将1991年一2002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1995年一2002年的排污申报数据、l996年一2002年的环境统计数据以及2002年城考数据(总汁达400兆)集中放入服务器;利用中日项目提供的思路数据中心软件,通过网络实现局域网内;根据近十多年来每个监测点位环境质量数据编制变化趋势分析图: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及突变指标进行分析;完成了排污申报数据对环境统计的数

据转换,利用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各类环境管理数据实现数据共享。这一工作为我们环境管理提供极大的便利。

2、信息及办公自动化完成因特网“XX环保”主页制作。根据政府统一部署,承担XX政府门户网站“中国XX”环保部门的版面制作、维护,建立局域网内部主页,承担“三网’’版面的更新和内容的不断充实。今年以来,根据要求每天网上公布空气环境质量日报、预报。“XX环保”、“中国XX’环保部门以及局内部主页构成了我市环保网络信息和宣传的完整的体系,极大提高了公众了解环保、联系环保、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办公自动化得到有效控制,各处(室)、直属单位可以方便地在网上查询和信息。

3、多媒体报告制作。从1999年以来,每年“六·五’’世界环境日新闻会,利用多媒体演示“环境状况公报’’;在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验收、监理支队、监测站标准化建设验收、市长目标责任状检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等方面,均成功地应用多媒体技术。特别是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多媒体声像报告和技术报告制作,坚持高质量、严标准,其质量效果受到同行好评,在接受省和国家调研、考核过程中,其演示效果达以了预期目的。

4、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和省环保厅的要求,我市成功地在1:10000、1:50000的电子地图上建立了我市地面水水环境功能区划电子地图基础地理信息和环境数据库,与环境功能区划文本其他内容相衔接,相辅相成,科学客观的反映I业污染源、排污口分布状况、城市水环境功能现状及发展规划目标,该项工作成果顺利通过省级与国家的考核验收。联合监测点位分布建设,完成了城区环境监测点位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建设。目前该系统运行良好。

(六)对外合作初见成效

结合“863”项目一XX市地理信息系统(GIS)公共平台建设,积极利用社会力量。与上海飞天空间遥感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联合申请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上报了“面阵CCD数字航测相机系统综合应用示范和成果产业化推广’’申请书,我局作为联合申请单位将结合XX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利用多光谱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对市域进行环境综合遥感调查(包括绿地、面污染源、固体废弃物、水污染源、空气污染源、城市热岛、湿地等)。与南大苏福特、扬州国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洽谈合作,计划在开展环境本底调查基础上,借助环保系统现有各类管理数据库,以GIS为平台、以数据仓库技术为支持,以WEB技术为前台,开发环境综合管理应用程序,相信通过上述合作项目的实施和成果的应用,会更有利于我市环境信息水平和服务环境管理能力的提高。

二、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1、提高/3.47,。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应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发展必将对社会各行业的信息化起到政策导向作用。省厅《关于力,强全省环境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印发以后,及时转发《意见》,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计划等方面将发挥着越来越显现的技术支持功能,同时要求全市各级环保部门,高度重视环境信息规范化建设工作,认真贯彻省厅意见,全面有序快速的实施我市环境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提升环境信息管理水平,强化环境信息队伍建设。

2、强化领导。环境信息规范化建设工作重点在领导,只有实施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才能保证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实施我市环境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高质量地通过省环保厅的验收,我局成立了由XXX局长任组长,相关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局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并要求各县(市)区也成立相关领导协调小组,负责本局的信息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为有效推进规范化建设工作,要求领导小组各成员各司其职,一把手坚持定期检查环境信息管理工作情况,听取工作汇报,及时做出相应决定,分管领导密切关注环境信息工作,经常了解和听取环境信息建设情况,提出工作要求,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每月在局办公会上通报信息建设进展状态。

3、健全机制。实施环境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关键在人。我市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98年市编办批复扬州市环境信息中心在监测站挂牌,2001年随着市级机关机构改革发展要求,批复同意信息中心在监理支队挂牌,去年信息中心与监测信息处合署办公,实施人力智力资源整合。目前,我市环境信息中心人员配置达到了规范化建设要求,在局各处(室)、站、支队同时配有兼职信息数据管理人员,监测中心站配有专职监测信息室,监察支队有专职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人员。在抓好市信息中心队伍建设的同时,我局要求各县(市)区环保部门必须认真贯彻省厅文件精神,应明确承担环境信息管理的职能科(室、股),条件具备的应成立信息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县(市)及邗江区人员配备不少于2人,XX、XXX两区可结合工作实际配备相应专职人员,目前,全市环境信息人员配备均已到位,XXX市成立环境信息中心。全市系统已初步形成了环境信息管理网络体系,为环境信息管理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规划,明确职责,完善制度

1、科学规划。环境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其建设指导思想和工作规划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信息化建设整体效益的发挥。为此,我市在2000年就开始编制全市环境信息建设规划,于2002年印发全市环境信息“十五”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我市环境信息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建设局内部局域网络和监察、监测网络,现已完成:第二阶段建设各县(市、区)局域网和全市范围内广域网,目前正在积极实施:第三阶段建设环保数据库、应用系统等内容,正处于前期准备中,有关方案已报市环境信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待批。科学地规划和严格的实施保证了我市环境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

2、明确职责。我局先后印发了《关于贯彻省环保厅X环发[2002]24号文件的实施意见》(X环计[2002]2号)和《XX市环境信息机构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X环计[2003]13号),明确提出规范化建设的目标职责,要求各县(市、区)环保局切实围绕目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全面推进信息规范化建设工作,认真制定信息化工作规划和环境信息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建设和运行信息管理网络,保障环境信息和网络安全,强化服务实施资源共享,积极推进信息应用软件开发,规范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市局各处(室)在环境信息管理方面分别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根据岗位职责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3、完善制度。为确保环境信息管理机构的有效运行,我局完善和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政治学习、财务管理、环境信息管理、信息设备管理与维护、安全保密、网络建设与管理等,使环境信息管理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标准、行为有规则、考核有依据,初步形成了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运行机制。

(三)重视基础投入,强化服务意识

1、基础投入是保障。近几年来,我市环境信息管理与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在信息投入方面,我们适时安排各类专项经费,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外援,有力的保障和促进了我市环境信息建设,借中日100城市信息建设合作项目,获得了20万美元的设备援助,我局信息中心的基础实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在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水质自动站、市区噪声自动监测站、空气自动监测一拖九建设中,同步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传输,实现全市联网,满足了各级环境管理部门对环境质量数据自动传输的功能要求。与此同时,我局积极将信息化工作纳入本地区的相关工作规划、计划和财政预算中,逐步建立了信息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1999年以来,我局加大了环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每年投入信息基础建设的资金达30万元以上(不包括人员经费)。各县(市、区)环保局也都积极筹集资金,目前我市各县(市)环保局及邗江区环保局都已建成局域网,部分县(市)环保局建成了内部主页和因特网主页,为环境管理提供信息服务。

2、信息服务是中心。环境信息是推进环境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环境信息只有服务于环境管理才会有用武之地。我们要求全市上下信息管理人员必须紧紧围绕环保部门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切实找准环境信息工作与全局中心工作的切入点,以积极、主动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为环境信息管理的工作思路。近年来,市信息中心的服务功能得到力,强。以服务于创模为重点,与电视台合作,成功的为创模考核验收制作一部反映扬州市环保工作全貌的创模专题片《春风十里绿扬城》。利用现有信息资源,为创模验收资料扫描、编辑、制作了大量的彩图充实“创模”资料。在搜集整理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污染控制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承担并完成了创模技术报告声像版的制作任务。

以服务于全局为己任,配合档案达标验收,在局域网上安装了“科怡2000档案查询系统”网络版,将3年来的大部分档案资料扫描、制作成电子图片,输入到数据库中。处室的工作人员在自己的电脑前就可以方便快捷的查询到3年来的原始档案资料。为确保中德合作建设扬州生态城市的德方专家抵扬能尽快开展工作,认真做好提前服务,为其新铺设宽带上网线路,申请邮箱域名,提供设备采购建议。以服务于管理为目标,配合监察支队为“三化”工作服务,完成污染源监控设备联网线路的安装和调试。配合监测站标准化站验收、监察支队标准化验收等工作完成多个声像报告的制作。结合我局实际,开发了建设项目管理软件和档案查询软件。服务不分部门,服务不分大小,服务不分时间,日常工作中面对面广量大的计算机维护、管理,一般信息程序使用困难,以及提供信息查询等纷繁工作,坚持做到随叫随到,随来随做,及时解决问题。版权所有

3、人才培养是关键。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就难于保证环境信息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我市环保部门高度重视、大力加强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努力造就一支能够适应环境管理现代化需要的既懂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又有环境管理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加强信息技术和技能的培训,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近年来,我们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多层次、全方面的环境信息技术与业务培训,要求全系统干部职I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管理对环境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把专业培训与一般技能培训相结合,把集中培训与职工自学相结合,把接受上级技术培训与专业院校的培训相结合,把学习信息管理知识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我市环境管理人员掌握和运用环境信息应用技术的水平得到了提高,拥有了一支稳定的环境信息队伍,这支队伍是我们搞好环境信息工作的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我市环境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环境管理事业发展的形势还很不适应,与上级环保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是环境管理主流程尚未真正实现信息化,尚未摆脱以手工为主的工作方式。信息获取、处理到加工、分析的环境管理全过程没有实现数字化: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技术应用仅局限在文字处理方面;少数单项业务联系虽已初步实现信息化,但综合性的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还没有建成,信息共享服务程

度低;二是已建成网站的信息量少,社会服务程度下高;三是对环境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认识不够,存在重硬件建设,忽视数据库的更新维护等现象。此外,一些地方基础差、投入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信息化工作汇报范文6

(一)规划先行,明确思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市安监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开展的工作,因此,必须做好统一规划,以规划为指导和依据,有步骤、分阶段实现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目标。因此,在市安监局与其他职能部门、市安监局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业务流程、文档流转和数据交换,产生的业务联系及数据联系等方面,我办做了大量、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我局的信息化规划总体规划方案和、年建设方案,并落实专项资金451万元,其中年的191万元的建设项目已进入验收,年的350万元的建设项目已完成招标工作。

(二)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成果初显成效

一是初步构建好我局信息化建设所依托的网络和硬件环境;二是实现市安监局办公自动化、无纸化;三是完善市安监局门户网站;四是建设好我局信息化建设所依托的市安监信息平台;五是基于管理信息平台,开发和整合好综合应用系统。具体情况如下:

(1)网络和硬件环境建设

我局原有的硬件设备、网络环境无法满足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要求,因此,我们从网络基础建设抓起,完成了数据服务器、OA服务器、网站服务器和防病毒服务器以及机柜、UPS等相关配套设备,配置相应的系统软件;配置防火墙和防病毒系统以及PC机等办公设备。搭建了一套先进的、安全的、可靠的网络系统平台,有力地支撑了办公自动化OA系统和网上审批系统的开展。

(2)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为了解决市安监局内部、各级安监部门的办公秩序、工作流程等规范化管理,我办开展了市安监局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年月日开始,我局非公文已全部在办公自动化(OA)上办理并办结,目前,在线公文已达到4700份。用车预约登记、休、请假流程以及文档中心的管理、财产管理、办公用品管理和档案管理也已开始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成,使我局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公文运作规范,为机关职能的发挥创造了极为良好的环境。

(3)门户网站的建设

市安监局政务网站于年月初开始进行改版,通过政务公开、在线办事、政民互动等栏目,完善了市安监局政务公开目录的内容以及与市安监局单位职能相关的行政审批及服务指南类信息的及时,如危化品经营许可证(乙类)核发、危化品(不含剧毒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设立批准、建筑项目(工程)安全设施"三同时"设计审查、安全主任培训、证书查询等;公众参与类项目(交流论坛、领导信箱、投诉举报、在线访谈等。这些栏目充分突出了网站便民利民的宗旨,从年月日改版成功挂上互联网到目前为止,访问量已达到70万人次。

(4)市安监信息平台项目的建设。

我办按照局领导要求,充分利用市电子政务基础平台,按照条块结合、统一组织的原则,以实现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协同、街镇联动、主动监管为设计目标,以整合现有基础网络和应用系统为基本要求,初步搭建了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平台。平台涉及到市级相关部门(公安、交通、质监、消防等十多个),区县安监局(十区二市),以及具备实施条件的街道和镇村(约200多个)。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公文已实现发送到区县一级。平台上已掌握法人数据有:市工商局企业登记信息20多万户,乙种经营许可证办理数据5062个,企业普查数据291个,重大危险源1046个。

(5)基于“市安监信息平台”,扎实推进业务系统建设,目前已上线或准备上线,并接入到“安监信息平台”的业务系统有:OA办公自动化系统、乙种危化品管理系统、企业普查管理系统、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事故快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整个安监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如何充分体现“条块结合”的指导思想,发挥信息化的整体效能,在安监系统内目前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是一种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在进一步深入细化的过程中,我们对整个信息化建设内容的具体实现上,在如何体现资源共享,实现多个部门业务协同办理,组织、机制、制度保障以及提高协调能力上都遇到了一些困难,仍然需要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市安监系统的电子政务建设已逐步进入资源整合、深化应用、规范建设和有序发展的新阶段,横向的跨部门联合与纵向的基层延伸是市安监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趋势。下一步工作安排是规范安监信息化建设,形成安监综合库,并依托数据整合达到有序设计、开发业务应用的新阶段。

(一)完善门户网站管理,提高政务效能。

为了进一步推进市安监局政务公开,确保网上政务公开内容的全面性、实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加强市安监局政务网站的在线办事能力,拓展信息交互与事务处理深度,完善各种企业、公众参与渠道,努力将市安监局门户网站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优秀网站,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二)整合业务数据、建设安监综合库

由于目前市安监局、部分区(县级市)安监局的数据库系统是相对独立运作的,业务数据独立,缺乏一致性,各数据库的数据无法直接进行交换和共享,这样势必造成大量数据的重复存储,既浪费了资源,又难以保证数据同步,使得数据可用率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原有的业务系统开发方式缺乏规划与协调,业务数据的可靠性是难以保障的,独立开发的业务系统极少考虑其他系统和决策的需要,数据通常是不完整的,因而需要从不同领域、行业、部门取得相关数据,并且从这些数据中搜取、分析才能得到决策支持所需要的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因此,在完成了“安监信息平台”建设后,急需建设安监综合库,对整合接入平台的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整合,以保证数据的权威性、一致性和完整性,这也是接入市数据中心,共享安监业务数据的前提条件。下一步具体建设内容有:“四库”:即交换信息库、基础信息库、共享信息库、安监法规库;“三系统”:即目录系统、共享交换系统、数据管理系统;“一机制”:即安监综合库运行管理机制;以及“接入共享”:接入市数据中心,实现与市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

(二)平台升级改造、提高平台安全性

“安监信息平台”是安监系统体系的核心枢纽,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安监信息平台”的安全防护性能。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高效、安全、机密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支撑体系。构建上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省安监局,下至全市各区(县级市)安监局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共用共享的系统支撑平台。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一是基于“安监信息平台”构建市安监局数字证书认证体系;二是为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性能增加入侵检测系统、存储备份、安全审计系统、相应服务器及软件系统;三是信息安全相关法规建设。

(三)规范、有序地建设综合应用系统

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应用是信息化建设的大势所趋,也是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水平的必由之路。例如:渡船渡口管理、危化企业信息共享、视频监控、信用体系等。这些应用的建设都不是单个部门、单个处室或单个系统能完成的,都依赖于各个处室之间、各个部门之间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综合应用系统是基于“安监信息平台”和安监综合库,针对具体业务应用进行顶层设计和优化设计后开发的综合应用系统。具体建设内容包括:

一是面向安监领域设计基于“市安监信息平台”和安监综合库的综合监管、主动监管、事前监管、全过程监管和部门协同监管模型,提供切实可行的顶层设计方案;

二是针对管理重心下移和属地监管,提出利用“市安监信息平台”将安监业务接入市社区平台的方案;

三是基于“安监信息平台”和安监综合库实现的具体业务应用包括:企业安全预警与告知业务,乙种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登记、审批业务,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业务(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设立、批准、三同时业务),非药品类易制毒管理业务,烟花爆竹管理业务,LPG管理业务,剧毒物、农药等重大危化品危险源管理业务,包装容器监管业务,渡口、渡船专项整治执法业务,非煤矿山业务,重大危险源管理业务,安全检查及行政执法业务。

(四)建设《市社会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

完成市安监局承担的社会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任务,重点建设小虎岛重大危险源视频监控系统。统筹规划“市内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剧毒、危险化学品的场所”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