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学习讨论心得体会范例6篇

小组学习讨论心得体会

小组学习讨论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组讨论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探讨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讨论的效果呢?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一、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规是有效开展小组讨论的重要保障

小组讨论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

学会合作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课堂上小组讨论的形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自我和欣赏他人的机会,有利于学会人际交往,优势互补,促使个体的社会化。但如果没有良好的讨论习惯,则合作只是空谈。因此,教师应利用小班人数少的优势,切实做好对学生良好讨论习惯的培养。

1.独立思考的习惯。

小组讨论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没有经个体精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只有在学生思考到一定程度时开展小组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及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才能找到最佳答案。因此,在讨论前一定要给予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否则易出现“搭便车”的情况。应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先行预习,有了初步想法后再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2.认真倾听和文明发言的习惯。

在小组内交流时,要多采用轮流发言式,应在“主持人”的协调下,每位学生依次发表意见(可让后进生先发言),使每个成员不得不参与思考、讨论,提高弱势群体主动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在合作交流中有所收获和提高。若经争论后意见仍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待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在交流中应认真倾听,注意力集中,学会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不仅要肯听,更要会听,能听懂别人说的重难点及解题的方法与思路。不要因觉得乏味等原因就放弃或匆忙下结论,要带着问题倾听,在倾听别人意见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观点,并学会吸收和分享别人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成果。

3.团结协作的习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任何一项发明创造和创业都离不开团队合作。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非自发形成的,需教师精心培育。

(1)培养小组集体,形成共同奋斗目标。在小组讨论时,要使小组学生结成利益共同体。要关注弱势群体,以其为中心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明白只有在每个组员都取得成功的前提下,小组才能获得成功。这样,使组内学生都树立起与小组荣辱与共的意识,促使学生乐于合作。

(2)课堂评议突出合作意识的评价,促进团队精神的形成。要求学生以小组名义汇报讨论成果,开头词一般应是:我们小组的意见是……教师评议时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小组讨论成果的价值,突出对合作意识的评价,突出对小组成绩的肯定。教师通常可这样说:第几小组表现出色。比比,哪一小组的方法更多、更好。

(3)发挥团队的力量。把小组的整体表现与个人学业成绩挂钩,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体现合作的乐趣。可在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优秀生答出奖1分,后进生答出奖2分。这样可让优秀生主动帮助后进生,使之共同成长。

二、合适的评价和奖励是支撑有效小组讨论的重要力量

每次小组活动后都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结果,观点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巩固和扩大讨论成果。允许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使思维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对小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分阶段在小组内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尤其要关注学困生)。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评比,看一看哪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组同学最积极主动、团结友好。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班学生少的优势,采用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要把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小组互评相结合,让评价不仅成为教学质量的反馈,教学调控的依据,而且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促进学生的提高和发展。

1.实施激励评价。

在小组讨论中,老师、同学正面、激励的评价有利于增强小组凝聚力,提高讨论效果。可经常性的评比“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采取单课评比与积分相结合的竞争方法,或以每课各组轮流推出小组发言人、主讲人的形式,在诸如此类的激励中,基础好的学生就会感到仅仅提交自己的成绩是不够的,还必须尽力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认识到自己对于小组所承担的责任,压力能变成动力,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有利于强化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讨论中,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其中,让学困生得到教师最及时的帮助,让讨论中精彩的发言和智慧的火花得到最直接的肯定和评价。

2.实施多维、立体的评价。

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时还要考虑到“两个结合、两个侧重”。

(1)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每次,教师都要以充满期待的心理来评价学生,根据好、中、困三种学生的发展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对达标者同样给予优良评价,同时引导学生与自己比较,从中找出个人的进步,增强学好语文的信心。

(2)讨论小组集体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集体评价。其中以“小组合作表现”为主要标志之一,使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提高小组凝聚力,强化组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共同进步。教师在要求小组汇报时,也应首先将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对学生的鼓励也应由“这个同学说得真好”变为“这个小组的意见真好”,“这个小组表现非常出色”等等。为保护学困生的积极性,还可根据其进步情况给全组加分,这样有利于培养团体对个人以及个人对团体的责任感。

小组学习讨论心得体会范文2

一、认真做好大讨论活动动员工作。

院“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动员大会结束后,我们一是迅速召开领导班子会,传达贯彻会议精神,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仉书记和陈院长在动员会上讲话的精神实质,对我部学讨论活动的方案、步骤等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部署。并成立了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制订了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二是及时召开全体教师大会,传达贯彻了《院大讨论活动方案》和院领导动员讲话精神,认真部署五年制专科部大讨论活动动员工作,让每位同志明确大讨论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通过细致的安排,全体人员充分认识到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迅速投入到大讨论活动中来。

二、认真组织学习。

学习是党员干部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按照五年制专活动科部“大讨论”领导小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在每天下午集中组织大家学习专科部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整理的大讨论学习资料,特别是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改革开放30年来中央关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有关文件、决定;学习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关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学习省委、省政府关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一系列要求;学习省委书记徐光春、代省长郭庚茂在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全体教师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用有所成。

五年制专科部坚持政治理论与业务学习相结合,严肃学习纪律,保证学习时间,保证学习内容,坚持写学习笔记。通过集体组织学习、开展讨论等形式,切实抓好全体教师的学习。我们还为每名教师发放了专用学习笔记本,做到每人一本学习笔记,明确要求边学习、边领会、边实践,并写出心得体会,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20学时,心得体会不少于XX字。班子成员带头学、带头做学习笔记,带头写心得体会,带动了教师共同搞好大讨论活动的热情。

三、存在问题和下一阶段安排。

小组学习讨论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开展小组讨论

在“活动单教学”实施中,有些教师由于缺乏对小组讨论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和冷静、理智的思考,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使一些小组讨论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有的所提的问题虽值得交流讨论,但学生还未进入讨论状态或还未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有的组内分工不明确,一开始讨论,学生要么不知从何说起,要么一哄而起,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惟命是从……这些都使得小组讨论成为一种“摆设”,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难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探讨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讨论的效果呢?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一、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规是有效开展小组讨论的重要保障

小组讨论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具体来说,可从两方面来操作: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在小组中,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体,在一个阶段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职责,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要培养组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所以讨论时分工一定要明确。根据不同活动需要设立不同角色后,教师还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等进行合理分工(也可由小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向学生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他们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明确各自责任,明白“分工不等于分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保证活动顺利实施。每个小组应设立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及其他成员等。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对组员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小组长人选不要固定,要引进竞争机制,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锻炼,同时也能促进竞争向上。记录员的职责是将本组经讨论达到共识的内容和组员发言要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讨论的情况归纳总结后在全班交流汇报。如果讨论小组人数多还可配备协调员,监督员、资料员甚至是专提反对意见的“反对人”等。每人担任不同角色,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角色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实现小组角色之间的相互依赖、合作和公平竞争,增进互动的有效性。

2、培养良好的讨论习惯

学会合作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课堂上小组讨论的形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自我和欣赏他人的机会,有利于学会人际交往,优势互补,促使个体的社会化。

(1)独立思考的习惯

小组讨论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只有在学生思考到一定程度时开展小组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及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才能找到最佳答案。因此,在讨论前一定要给予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机会。应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先行预习,有了初步想法后再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2)认真倾听和文明发言的习惯

在小组内交流时,要多采用轮流发言式,应在“主持人”的协调下,每位学生依次发表意见(可让后进生先发言),使每个成员不得不参与思考、讨论,提高弱势群体主动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在合作交流中有所收获和提高。若经争论后意见仍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待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在交流中应认真倾听,学会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要带着问题倾听,在倾听别人意见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观点,并学会吸收和分享别人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成果。

(3)团结协作的习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任何一项发明创造和创业都离不开团队合作。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非自发形成的,需教师精心培育。

二、合适的评价和奖励是支撑有效小组讨论的重要力量

每次小组活动后都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结果,观点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巩固和扩大讨论成果。允许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使思维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对小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评比,看一看哪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组同学最积极主动、团结友好。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班学生少的优势,采用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要把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小组互评相结合,让评价不仅成为教学质量的反馈,教学调控的依据,而且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促进学生的提高和发展。

1、实施多维、立体的评价

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时还要考虑到“两个结合、两个侧重”。

小组学习讨论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小组讨论学习;初中思想政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239-01

小组讨论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围绕问题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符合素质教育的主导思想,是素质教育的实施手段。

一、改变座位,创设环境,合作讨论

班级授课制一直是我们沿袭的做法,学生们座位形式整齐划一,他们的坐姿端正大方,不可以存有半点“违规”,否则要接受惩罚。殊不知,如此上课形式大大消弱了学生的正常思维,而且,有的学生只考虑把姿势做好不受批评,而没有完全把心思放到学习上,这就影响了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挥。况且,这样也很容易使学生感觉疲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思想政治课程更需要学生探究,需要讨论,需要合作,从而形成观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就根据学生的想法和目前班级的实际情况,把座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划分成各个小组,并且每组成员相对而坐,便于他们讨论合作。不再像传统的后排只能看到前排同学的背部,所有学生同向而坐,讨论必须转脸。这样一来,小组讨论形式就更方面,减轻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因为以前的学生是孤立的,但现在形成的是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当然,也曾有人质疑这样是否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事实证明,这样的座位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便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良性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他们在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兴趣盎然,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为小组讨论学习的开展奠定基础。

在教学《我们的新集体》时,初一学生刚刚踏进中学校门,他们对集体的概念、作用等都不尽了解。我就设计了一下问题:1、如何看待一个新集体?2、我们应该怎样与他人交朋?3、什么是班风,我们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引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形成本组的总结性论断,然后,大家共同讨论,达成一致意见,这就帮助掌握了相关知识并培养一定的合作交流际能力。当时学生的学习状态异常活跃,效果自然就好。

二、自愿组合,适当引导,组建小组

初中生有着积极向上、合作探究的求知欲望,他们愿意与人交往、合作共享。因此,对于小组建设,本着“自主自愿、适当引导”的原则,让那些能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学生在一起,组成一组。因为是一群能够玩得来、聊得来的同学编在一组,这样便于他们讨论学习,学习效率会更高。当然,有的小组可能都是后进生,但是他们的学习水平与能力相当,他们在一起讨论学习也就没有任何思想负担,能够任其思维尽情发挥。如此以来,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主体观,把学习的时空留给了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同时,他们组内、组际之间要进行比、赶、超,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得以培养,学习积极性自然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也就稳步提升。

教学《适应学校新生活》时,正好我们刚建立学习小组。我就要求学生以《适应新的中学生活,做一个阳光少年》为主题,进行小组讨论。我依然记得当时学生热烈讨论的场面,他们一致认为,要认真学习并执行《中学生一日常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迅速适应中学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做一个阳光少年。至于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科学培训,指导合作,共同提高

学习小组只是形式上的组合,需要有能力的指挥官来协调管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功效,否则,可能会我行我素,各学各的;也可能会迟疑不动,失去小组学习的生命力,一旦没有了合作就收不到合作的效果。因此,我安排每组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当组长,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同时培训一名副组长。要求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协调好本组的一切事务,要尊重本组的每位组员,让他们发挥所长,互帮互助。每次活动后都要安排合适的人选,把本组的讨论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而且,成果的评价以小组的总体表现为准,必须是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讨论学习后,各小组长本人或指派学生代表把本组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的讨论成果,并要注意学生表述中的思维过程,注意其准确性和多样性,让学生自己总结和评价讨论结果,久而久之,学生的能力就会提高。当然,教师要及时引导纠错,以培养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

四、合作讨论,有效学习,提升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让学生先自由朗读教材,初步感知其内容,并能够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些针对性、典型性的问题,问题提出后,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解决。当然,会有一部分问题,学生即便通过小组讨论后,也很难或是无从下手,针对这类问题,要让学生全班讨论。其间,学生要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随时发言,讲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当持有相反意见时,可以进行必要的辩论,直到问题解决为止,并且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彼此接受,形成共识。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做人从知耻开始》时,我就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让他们了解知耻的概念和意义。然后,让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讨论学习,当时,他们提出了好多相关问题。有的同学说“我们首先要有羞耻之心,任何时候,对自己的不文明行为要产生羞耻感”。有的说“我们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我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文明优雅之人”。有的说“我们要自尊自爱,敢于接受他们的批评与指责,自觉履行社会义务”。“我们要以学习为主,兼学其他,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自身素质”……这样,学生通过讨论,自然掌握了相关知识,同时,学会如何做一个有素养的人,内化素质,立身社会。

小组讨论学习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自主探究,分析概括,形成论断,进而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这应该是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当然,要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还需要我们的深入研讨,使之更加完备有效。

参考文献:

小组学习讨论心得体会范文5

合作学习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和共同的目标,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为了完成共同任务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交际技能。

1.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综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重点是听、读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2.运用形成性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激励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人共事的意识和能力。

一、研究内容设计

1.角色表演活动:每单元课的对话练习时,我指导小组成员运用新、旧语言知识,就某一话题结合学习内容,发挥想象,通过创设情景、自编对话,进行角色表演。

教师创设具体、丰富、自然、真切的情景,鼓励学生将喜怒哀乐等情感和动作融于会话中。让学生先小组讨论角色的分配,然后自编自演,尽量把所学的词语用到对话中去,最后,在全班同学前进行表演。

2.教师向学生提出任务(task-based activities)及完成任务的步骤和方法。各小组根据具体任务或问题展开讨论,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自由发表意见,记录员记录整理后,向全班汇报。此环节是“合作学习”的重头戏,占据课堂时间较多。小组讨论可有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1)对课文标题、插图等展开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对课文段落、细节、佳句、体裁、写作特点等进行讨论以拓宽学生视野及培养学生的鉴赏和概括能力。

(3)对课文难句、长句、某些词语展开讨论,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对课文时代背景、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评价人、事和物的能力。

3.“讨论”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听读理解过程中作出正确的推论和合理的推断能力以及在真实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

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的讨论话题(topics)应力求具有开放性。对于一些深层次问题的理解,如果小组讨论出现一题多解的精彩局面是一个值得鼓励的好现象。

笔者在不断的探索中,学生全员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学英语的兴趣也浓厚了。

二、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伴随着课堂教学进程的不断深入,也暴露了一些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如学生难以在公众面前发言,小组成员有时不能和睦相处,小组讨论噪音较大,讨论时活动时间不能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不到位,出现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讨论任务,而某些成员无所事事,出现“搭车”现象等等。因此合作学习不仅包括师师、师生、生生间的积极的相互依靠关系,而且包括学生间面对面的促进性作用,还有各自的个人责任、社会技能以及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笔者认为将合作学习有效地应用在教育实践中,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合理分组

就近组合: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六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这种合作小组的组合形式,无需调整座次,分出层次,较简单。每一组内培训一个善于协调并有责任心的小组长,负责分配本组成员承担不同的任务和责任, 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关系, 使得小组成员间能很好地交流,检查和评价本组成员合作学习情况,以保证小组活动卓有成效,同时向教师反馈本组完成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关心帮助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

2.教师的作用

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首先,教师必须明白什么是合作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与竞争性学习和个体化学习的关系是什么,必须相信合作性学习是最有效的。因为多年来国外几百个案例说明合作性学习比竞争性和个体性学习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也能使学生的关系更加良好,使学生们的心理更加健康。其次,教师必须意识到简单地把学生置于讨论小组中是不会奇迹般地产生效果的,不仅要明白构成合作性学习的要素,同时要知道课堂中存在着许多运用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不同方法。再次设计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要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还要考虑学生语言输出过程会出现那些问题及活动估计所需的时间,最后必须明白合作性学习最基础的方面是学生间有着相互依靠以及适用于学生和教师的合作性思想,明白课堂的组织结构必须从竞争的、个人化的转变为合作的。

3.学生的责任

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个体的能力。学生在团队里所学习和形成的能力在自己以后的独立工作中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养成高度的责任感。全组的成功要依靠于每个组员的学习情况。责任感的关键在于组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确保每个人都能独立地通过学习评价。在合作学习中,鼓励每个组员参与活动是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让每个人感到他个人对小组的成功负有责任, 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不但要对自己所接受的任务尽心尽力,还要负起帮助、鼓励、支持队友的责任,要知道在整个活动中自己并不是一个免费乘客。

4.评价

教师要把握好对小组讨论的评价标准,在不忽视对个人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基础上,更应侧重于集体评价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本人采取了“具体要求,小组评价,及时指导”的做法,着重对小组讨论的行为作集体评价。只要发言精彩,小组纪律好,就能得“好”的评价,汇报交流有亮点,成员团结又合作,就能得“很好”,小组评价,提高了小组讨论的执行效果。当然,对于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本人进行了一定的指导,对于一些羞于开口的学生我建议他们事先作好准备,报告前先写在纸上,准备充分了,自信心也就增强了,发言中遇到问题,可以容许本组同学给予必要的提示和示意。

小组学习讨论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新课改 小组合作学习 方法和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率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如今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缺的不是活泼有余的教学情境,不是热热闹闹的教学气氛,也不是表面的小组合作形式,而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和策略。合作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它则是一种教学策略。

地理教学中的"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通过自由组合、合作探究等形式,解决地理问题,使学生的地理知识、地理素养、学习方法、学习潜能、情感体验等都得到较大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关于合作学习,新课程理论认为:1.无论是什么方式的合作学习,都必须以学生扎扎实实的独立学习为基础,合作学习不是以尖子生做小老师,中下学生做听众的学习方式,而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人人贡献出思维成果,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2.教学中,合作学习可以是同桌议论,也可以是四人小组讨论,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对象,三四个、七八个都行,只要有利于合作学习,应当有多种选择:内容简单的题目,可以同桌合作;难度大的问题,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学习的内容不一样,应当选择相同学习内容的伙伴合作。3.合作学习在安排上必须遵循"宁少勿滥、宁短勿长"的方针,做到可有可无的不安排,不适当的不安排,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时间可短些,有半数小组结束讨论时,应当及时打停,转入新的学习。4.小组学习后,同伴讨论得出的结果,用于集体,每个学生都有所有权,在全班学习汇报时,应当由小组推选一位同学汇报,其他同学来补充。在评价时,教师应肯定的是这整个小组的学习成功,而不是某一个尖子生的成功。

根据新课程要求,我们在"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特别注意摆正教师的角色位置,做学生学习活动的服务者,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内容,创设形式多样的地理新情境,帮助学生讨论、探究,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注重导学、助学、组织和管理教学,这是"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正确实施讨论策略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个中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效。是课堂教学对话中教学环境最为宽松自由、学生参与度最高的互动行为方式。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在积极的互动与交流中获取新知,拓展思维,发展能力。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讨论内容,把握好讨论时机,组织好讨论过程。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合作学习。

在讨论过程中,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探讨的时间。如果不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时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更谈不上设计小组活动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问题提出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思考,或出现思考障碍,或出现答案不一,此时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好时机不可问题一抛出就小组合作。

有效实施评价策略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和仔细观察,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教师不仅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还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

有效实施学生的主体意识策略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多,多数在家里处在"小皇帝"的地位,娇生惯养、我行我素、我优越感强,缺少合作意识,往往"合"而不"作"。师要善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和彼此鼓励支持,学会在交流中分享成功的喜悦,学会在集体中共同学习和提高。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品质,不会倾听,不善讨论,"合作学习"也就无从谈起。建构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让学生学会尊重,帮助别人,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但不盲从。要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师要适时变换角色,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做个平等的参与者,耐心的引导者,热情的帮助者,积极的鼓励者,让学生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