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范例6篇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范文1

如此有效且广受欢迎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究竟起到哪些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中应如何实施小组合作活动?在此,笔者想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来探索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正如我们所深知的,对于学生来说,课堂环境几乎是外语学习的唯一场所。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避免和消除消极因素,采用更合适与学生语言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外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积极作用。

1.小组合作学习达到当堂巩固的效果

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语言操练和实践练习具体的语言项目,以便学生很好地巩固刚学到的知识。英语新课标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学生对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掌握充分,是其能否运用所学语言表达特定功能的必要条件。教师通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交际情景,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进行大量的操练,加深对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理解,从而达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

2.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

学生在学习时,不仅从教师那里学,还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学。记得有位国外的教育专家说过:“学生们明白了学习是互相的、平等的,就可以克服不愿参与比自己水平差的同学一同操练的心理,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意识,最终还会有助于他们终身学习意识的养成。

3.小组合作学习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节奏,加大了练习量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用快反应的方式,有节奏地让学生进行操练,尤其在知识的“呈现”环节。这样,无论学生成绩好差,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在活动中都被一种积极的情感所支配,将大大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调动其积极性。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在一个近乎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以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小组合作的活动也是初中生喜爱的教学方式之一,因为初中生比较爱说、好动,还具有模仿、爱表演的特点。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老师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愿望,以给学生提供语言知识结构和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大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如何有效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1.分组时要合理

合理地分组,既是学生合作的基础,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分组时要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性格、性别和英语基础等方面的差异。注意合理搭配,可以是按兴趣、爱好自由组合,也可以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指定组合。如在进行一问一答的句型操练时,可以是二人一组的pairwork,而在进行讨论、调查活动时,可采用四人一组的groupwork。在进行竞赛游戏时,又可采用大组形式。总之,分组既要相对稳定,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要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2.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精心设计活动任务

活动任务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多样性、真实性,还要有教育意义。

(1)活动任务的设计具有了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他们的参与热情,启发他们去思考,从而得到感悟,学到知识。

(2)活动内容在紧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力求一定的真实性。如在教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6 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时,要求学生利用真实地调查其他同学的业余爱好,而不能照搬课本,弄虚作假。调查完后用报告形式汇总,并向全班汇报。这样每个学生都带着极大的好奇和热情参与了这个任务,并有了一次相互交往、增进了解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范文2

[关键词]数学教学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实验阶段,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的改革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们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下面就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小组合作的兴趣

在小组学习讨论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程度的思维相互碰撞,往往会引发创造的火花,从而开阔学生思路,同时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也可以进行广泛的交流,正确的、错误的、全面的、片面的、简单的、复杂的各种认识差异都展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交锋中集中正确意见,选择最佳思路,总结一般规律,这个过程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得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并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兴趣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获取成功的先驱。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首先应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创设教学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合作的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学习中学生总是以“问题中心”的心理参与探究的过程。没有问题就不能为学生探究知识提供自主参与的目标,难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中应营造合适的问题情境,这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认知对象的不同,创设适宜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从而使问题蕴含在情境中,让学生感到新颖、困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愤悱”的境界,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从而使学生产生出期盼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为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注入活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营造一种探究的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尝试合作学习知识的乐趣。问题情境的设置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民主的、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容易打开思维的闸门,萌发创造力。“乐思方有思泉涌”就是这个道理。

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的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明确,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能围绕实质性的内容有一定的探索性。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且在探求知识的过程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保持的强度,使他们的思维得到相互启发和训练,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三、师生互动,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个人独立学习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合作动机与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老师应明确规定一些基本的合作学习的任务,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首先是要求小组成员在交流讨论前应先进行独立地学习思考,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再把自己的想法进行讨论,形成小组集体的意见;其次是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去,以便随时了解讨论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点拨,避免学生走过多的弯路,从而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些问题迟迟讨论不出结果时,教师要设置一些有层次性的点拨问题,由浅入深,使学生一步一步的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第三在各小组交流发言时,老师应及时评价各小组的意见,还要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勇于挑战的能力,敢于发表独特的意见,并学会在互相尊重的合作中去学会合作,这样有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和解决问题,使小组学习积极高效。

小组合作学习范文3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误区 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它是指一系列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学习。通过同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的认识、发展、学习情感和同伴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它的出现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我校与上海方略教育集团开展学习型课堂建设一年办以来,纵观小组合作学习情况,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存在的现状,对比学习型课堂建设的要求,我对小组合作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认识。

1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存在的现状

1.1 小组合作学习泛滥化、形式化、自由化。教师在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老师提问,学生无人应答时,教师便会要求学生,几个人讨论、讨论。这时,有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往往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有的学生则利用这个机会说闲话,这样的小组讨论不是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的群体学习行为。有些教师在操作小组合作学习时,存在随意性。很难看见教师参与合作与指导,未能真正发挥老师指导者的作用。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际上是合作“自由化”的现象。长期下去,学生的学习将会毫无目的,不知道自己要学点什么,应该怎样学。更对教师不负责的教学产生厌倦的情绪,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从而产生厌学的不良心理。

1.2 讨论问题选择不当。有些教师设计的难度太大,学生无从着手,讨论了很长时间也只能望题兴叹,毫无讨论结果;也有些教师设计的讨论题太容易,学生三言两语就达成了共识,讨论变成了过过场,流于形式;还有一些教师设计的讨论题没有讨论的价值,激不起学生讨论的兴趣。

1.3 关注“合作”忽视“个性”。某些教师往往热衷于形式上的讨论。而且这样的“小组讨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频繁出现,看似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表达,可无形中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在小组组织者得到教师具体化的指导点拨后,所谓的小组合作也丧失了允许学生个体自由思考、自主探索的情境,这样的教学,由少数优等生唱独角戏,大多数学生基本上处于人云亦云的状态,他们的思路也不自觉的趋同于教师代言人——小组组织者的指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样的环境中往往得不到认同的机会,富于个性的求异思维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和肯定。学生对老师的依赖转变成对同伴的依赖,因此,全班学习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转变只是一个表面的变化,而非结构性的变化。

2 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

2.1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学科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的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教师还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合理分工。也可以由合作小组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

2.2 精心设计课堂讨论的问题。课堂上之所以要开展讨论,是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或疑惑,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合作。通过问题的讨论(也可能是争论),学生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消除疑惑,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了分析,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彼此的成果。课堂讨论是教与学的深化过程,是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拓展、智慧火花碰撞的过程。教师可以运用讨论,把一些简单的或是表面化的问题,进行扩展和深入。因此,教师在课前对要讨论的问题应精心设计,对讨论的效果应进行先期的预测。

2.3 精心设计,多向交流。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要体现哪些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时,要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讨论。为了避免讨论成为优生的个人表演,可以丰富讨论的形式。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也可每人独立思考,抽签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意见,大家再发表见解,更可以互相提问,共同讨论,这样的讨论,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有实效性,并能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

总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这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在合作小组形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训练计划,对小组成员的合作技巧进行培训与指导。在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的基础上,通过每个小组成员长期、主动、努力而形成。因此,我们一定要走出小组合作学习误区,有效、恰当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使它真正成为学生交流沟通,增进认识,形成合作观念和群体创作意识,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章伟民.教学设计基础.1998

2 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刘兼等.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吕世虎.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特色案例评析.北京:首都师

小组合作学习范文4

因此,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正成为目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合作学习是以合作互动学习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评价为标准,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而要完成这个目标,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进行有效独立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展现主人公意识,减轻心理压力,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语文教学活动更加有声有色。

一、明确分工,各负其职

首先要组织好合作小组。好的合作小组应保证每位成员都有参与的可能,实现知识上互补,形成合作的社会行为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应采取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形成不同组合的小组,按学习差异搭配,把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配到一组,可形成帮带机制,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实践中,我在编排座位时就作了充分考虑,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征、智力状况、学习成绩等方面;小组人数一般是3~4人,做到每组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比例相当,这样就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小组长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学习要优秀,责任心要强,并能管住自己,而且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组长负责小组的合作交流组织、检查监督、表扬批评等,让学生管理学生,权力下放,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有助于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学生发言的要点,发言人负责提出讨论的问题,汇报员负责将小组讨论结果汇报,这样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还经常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互换,让他们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全面锻炼每一个小组成员的能力。

二、精心设计,有效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低效还是无效,是主动还是被动,不仅和小组内学生交流合作学习的有序无序密切相关,还和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学习的整体设计有重要关系。教师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要针对学生情况、教材特点,对课堂上何时何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判断。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时,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进行交流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样的讨论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

第一环节:预习合作。课前预习可以淡化教学难点,减轻课堂教学负担。小组合作学习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重要手段。如小组合作查阅相关资料、组内交流大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第二环节:课堂合作。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营造积极探究的氛围激发学习热情。在课堂学习时,学生常会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思维过在充分讨论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结合小组其它成员思路,常常会相互受到启发而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程。第三环节:课外拓展合作。课外学习情况的互检互助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延伸。合作学习仅在课堂中培养、训练是不够的,还应该把它延伸到课外中去。让学生时时不忘合作的精神,互相间能长久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形成合作的方法、技巧。这也为小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合作的氛围,为今后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充分合作注重实效

在合作学习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讨论是学生相互合作和众人之臂,从多角度、多方面认识、分析、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相互合作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自然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讨论中,思维也就活跃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能找出多种答案,甚至是创新地发现解题的方法或答案,并从中获得合作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科利亚的木匣》时,针对“科利亚为什么开始没有挖致匣子,后来又为什么到了”这一难题,学生一时难以解决的情况,我没有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结果,在全班交流时,有个小组竟创造性地将数学中的线段图引进语文課堂来分析、解决语难题。此时,学生合作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就不言而喻了。在这方面我也作了不少尝试,实践告诉我在独立思考后,让学生针对一些重难点问题或心得体会等内容开展小组合作讨论,能充分发挥学生间优势互补、互帮互助的群体合作的作用,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培养、训练。

四、及时反馈,激励评价

及时反馈、激励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及时的反馈,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恰当的评价,能大大提高小组成员的整体意识,淡化竞争、增强合作,提高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五、时间要充足

小组合作学习范文5

一、小组合作活动形式要多元

1、合作性讨论——促学。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需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讨论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它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与讲授相比,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参与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学习困难学生学不好英语是因为胆子太小,缺乏自信,怕说错,在课堂上从不举手,而且常存有侥幸心理,希望老师不要叫到自己。一旦被老师叫到,紧张得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有些老师为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和“安全感”就很少提问他们。不知不觉中,这样的学生便被忽略,走向了英语教学的盲区。针对这些情况,我便采取小组合作讨论进行教学。它不仅能给学生带来安全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更能启发学生去思考、去合作、去创造,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

2、合作性竞赛——比学。

众所周知,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组织有效的竞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中,我经常分组进行比赛。如小学PEP英语教材每单元中有一些简短的小故事。根据我班的特点我让学生将这些故事加以充实。然后我把全班分成小组,进行故事接龙的比赛。在规定的时间里接上前面的故事内容。在他们的争先恐后中,他们不仅收获了语言知识,还收获了愉悦的情感体验。课堂上的竞争远没有社会上的竞争那么激烈,但通过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从小树立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这对孩子无疑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3、合作性游戏——乐学。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兴趣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动力,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兴趣,便会把它当作一件乐事。因此,教师应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开展多种多样的游戏,让学生乐学。几乎没有学生说:我不喜欢做游戏。这是由小学生的天性所决定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考虑到参与的广泛性,有些游戏在学生之间操作更简单易行。如教小学英语PEP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时,我设计了一个统计表,统计学生拥有多少文具,我让学生分成8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提问:How many pens\…do you have?组员答:I have…。 组员获得数据之后,由组长填写,完成统计表。最后,每组可选派一名代表向老师汇报数据。在英语活动课上使用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二、小组合作学习运用要广泛

1、Pair work

教师给出固定的内容,由同桌两人小组合作完成。时间在1—2分钟左右。这种方法适用于新授句型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好新句型,两人合作练习是不可少的。两人搭配一组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两人一组模仿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向对方提问,互相回答对方问题,变被动的学说为主动的操练,这样练习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而且学生在回答操练时还能互相提醒、互相纠正,不仅有效地掌握了知识,还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小组合作把学习的“舞台”还给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Play games

根据小学英语课的特点,课堂中将会进行丰富多彩的趣味游戏。如我在教PEP小学英语第二册Unit5 Where is my ruler?时,安排了“Show me your…”的游戏。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到游戏中去,于是我把游戏放到小组中,让学生们在小组里展开游戏活动,以4-6人为一组,将一个班级的学生按照成绩、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让基础好的、善于表现自己的同学承担发指令的角色,而性格内向或基础差的学生会主动地去要求来做听指令做动作的任务。这样使组内每一位学生都易于成功,成功的体验也使他们信心大增。

3、Do a survey

小学英语的课堂中有许多常见的调查活动。如我在教PEP小学英语第四册Unit 2 What time is it?时,安排学生做了What time do you …?I…at…的调查活动,来了解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这些简单的调查,通过问答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而且能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转贴于

4、Work in pairs

英语教学离不开“Work in pairs.”每一节课,甚至每一个新授内容都离不开“Work in pairs.”但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尽管大部分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参与而使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但有小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差或者个性内向的关系导致的自卑心理使得他们不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给他们的英语学习带来了消极的作用。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这一小组里有不同特点的学生,例如在教学pep教材第三册unit 5教let's learn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型教学活动,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每一组发给他们一张表格,让他们用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来询问组里的同学想吃什么,询问完了以后并把它计录下来,具体表格如下。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那些平时不敢在全班面前发言的学生愿意在小组里与其他同伴交流,并在小组中得到同学的赞赏或者得到同学的帮助意见。通过交流,基础差的学生得到了提高,心理内向的学生也渐渐对自己树立了自信,最终他们都敢于大胆地展示自我,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5、Let's make

人总是通过感官获取各种信息来感知周围世界的存在,所以视觉在学习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对初学者来说,直观教学显得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图片或教具,我就让学生自己动手画或制作,有时我还与他们一起制作教具。如我在教动物单词时,和学生一起动手做小动物的头饰。在学习过程中开展画图和制作教具活动,其意义已经超出活动的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使他们愿意上英语课。

三、小组合作学习落实要全面

小组合作学习范文6

一、开放分组,多向交流

小组的组成应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要考虑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要求组内每一个成员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各小组确定一名组长,组长可以由组员轮流担任。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程序

1.创设学习情境。

设计一个有利于学生相互之间展开合作研讨的活动情境,以此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产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心理需要。

2.明确合作学习任务。

这一步就是让学生明确即将进行的合作学习将围绕着什么主题进行,合作学习将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最后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等问题,以此为后面的合作探究作出正确的目标导向。

3.合作探究。

明确学习任务以后,教师应立即组织学生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合作探究。

4.评价与反思。

这一步主要是组织全体学生对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对各小组学习效果作出评价,学生对照他人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

三、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有充分的理由。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课堂尽管采用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但所讨论的问题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有的所提的问题虽有思考性,但学生刚刚转过身,还未进入讨论状态,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有的小组内的分工不明确,一开始讨论,学生就显得手忙脚乱,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惟命是从;要么一哄而起。。。。。。使得小组讨论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把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化和庸俗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采用小组学习策略准备不足,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资源等的深入和细致的分析,把问题情景、自主学习、协作环境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只有这样小组学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小组合作学习应让更多的人表现自我、体验成功。

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关注学习有困难、默默不语的学生,让他们在老师与同伴的帮助鼓励下,积极地在合作学习中表现自我,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3.小组合作学习并不仅仅只是座位方式的变革。

不少教师只要一提到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想到的就是座位方式的改变。如果问及为什么要改变座位方式,却说不出很充分的理由。正因为如此,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课,光有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几个人一组围座一起,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既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也未曾注意让小组学习中每个成员机会均等的参与。为了避免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观”、“旁听”地位的学习状况,我们就应该恰当的采用小组合作。

4.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要认真的做准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准备:(1)为什么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2)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4)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如果这样做课前准备,小组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5.合作的方式和习惯需要长期培养。

(1)让学生学会倾听,处理好踊跃发言与虚心听取的关系。(2)让学生学会思考,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3)要让所有的人积极参与,特别关注小组学习中保持沉默的学生。

6.融入竞争机制,优化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