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工作思路范例6篇

产业园工作思路

产业园工作思路范文1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领导者;系统思维;创新思维;作用分析

当今社会,生态化浪潮席卷全球。在工业领域,提倡实施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工业等;在农业领域,提倡发展有机农业、推广生态农业等;在消费领域,提倡推行生态产品、享用绿色食品等;在文化制度方面,提倡建设生态文化、制定生态制度等;在行政区域方面,提倡建设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镇,甚至生态村;此外,还有生态旅游、生态思维、生态办公、生态文明、生态社会等,琳琅满目,不胜枚举。其中,在工业领域,建设生态工业园成为传统工业生态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最佳经济发展模式。传统工业园把经济总量的增长放在首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的集约利用,走的是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生态工业园追求的是经济、环境、社会综合效益共同发展的目标,它将工业生产力要素进行重新组合,运用环境无害化技术实现园区内各种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物质的梯级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进而促使园区内环境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成为工业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当前,国内外大中城市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生态工业园。但在县域发展生态工业园,由于受到各种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制约,导致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也反映了有关领导者在思维方面的不足和缺陷。笔者基于领导者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视角探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问题,期望借助思维科学理论为解决园区建设问题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带来崭新的收获。

一、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工业生态化发展进程的推进,县域工业园正朝着生态工业园方向变革。建设县域生态工业园是扩大县域工业规模、提升工业水平、发展块状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大部分县域生态工业园正处于发展初期,在建设过程中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

1.基础设施问题。与城市级生态工业园相比,县域生态工业园往往土地规模偏小、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如在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物流等方面由于政府财力不足或相关单位支持力度不够而导致基础设施不能适应生态工业园发展。

2.产业结构问题。目前,大多数县域(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县份)生态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之间结构分散,关联度差,共生关系不明显,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链不长,以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导,缺乏大中型企业、国有企业、龙头企业,而且企业单一、资源利用单一,无“园区”的概念,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生产方式多以单线性开放式物质流动过程为主,这与生态工业的发展要求差距甚远。

3.招商融资问题。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核心工作是招商引资,但目前多数园区还未建立起一套系统化、制度化的长效招商引资机制,招商力度不大、措施不力,全方位的招商引资氛围尚未形成。例如在招商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招商的数量和引进的资金量,忽视产业链接,补链项目引进困难,影响园区可持续发展。此外,园区企业由于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品牌信用等因素制约,常常导致融资困难,大型企业、国外企业进入县域发展生态工业的情况也相当少见,这极大地减缓了县域生态工业园发展的速度。

4.人才技术问题。县域生态工业园区缺乏真正能够满足发展生态工业的相关技术,如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与再循环技术、重复利用与替代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等在县域生态工业园中几乎没有,整个技术支撑体系显得缺失和薄弱,其深度和广度远不能满足发展生态工业的要求。另外,由于相关领域的专家人才匮乏而形成的技术瓶颈,也使得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举步维艰。

5.政策体制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县级政府由于财力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在金融、税收、人才、知识产权、土地使用等生产管理要素方面供给不足,相关政府部门缺乏行政调控能力,与园区建设有关的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协调机制等尚未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和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发展进程。

上述突出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反映了主观认识上的不足。例如许多领导者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体制与机制的完善;重视招商引资而忽视后续服务的提供;重视人才的引进而忽视人才的培养;重视园区之间的竞争而又忽视了园区之间的合作等,这些都是片面思维的结果;又如不少领导者由于受到传统思维和思维定势的困扰,在制定园区规章制度时因循守旧,缺乏人性化,在对待关键人物和特殊事务时一味的强调按章办事,缺乏灵活性,在对待国内外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实践经验时,不加思索、生搬硬套、全盘吸收,结果陷入“外来经验,水土不服”的困境等,这些都是缺乏创新思维的表现。笔者认为:要想在发展县域生态工业园的过程中克服主观认识上的缺陷,最为关键的地方,就是要充分发挥领导者们自身的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领导者的系统思维在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从思维角度思考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问题,笔者认为领导者的系统思维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则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所谓系统思维,就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系统思维以系统论为基本思维模式,对事物作全面思考和系统研究,具有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显著特点。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发展过程中,领导者作为推动园区建设的关键力量,其系统思维的运用程度将给园区建设带来深远的影响。

首先,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涉及到工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耦合,需要协调工业的生态、经济和技术关系,只有从系统角度去思考、充分运用领导者的系统思维,才能促进工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人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合理运转和系统的稳定、有序、协调发展。

其次,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涉及到工业能源、资源的多层次物质循环、综合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的防治,既要考虑经济效益的提高,又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充分发挥领导者的系统思维能力,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人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才有可能实现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从管理层面来分析,涉及到人、财、物的管理,具体包括人才培养、技术引进、设施购置、招商引资、制度建设、投资融资、利润分配、风险管理、产品销售以及政策扶持等多方面的业务内容,并非单一组件的建设,必须运用领导者的系统思维方式,将这些具体的业务进行系统化、整体化梳理,统筹兼顾、多管齐下、优化组合,才能保证各方的经济利益得以顺利实现,特别是园区企业更加关心自身的投资收益,关注整个园区的硬件、软件以及园区内外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等所有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重大的或者致命的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企业的部分甚至全部的投入资产成为沉没成本。因此,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运用领导者的系统思维具有极大地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三、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在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创新思维是与常规思维相对应的一种思维,它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它意味着一个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站在与他人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而且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案。钱学森把创新思维理解为“人类智力的核心,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运用”。同时,创新思维也是人类社会取得繁荣进步的强有力的智力武器。笔者认为:民族的振兴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则在于领导。因为领导者的工作过程也是不断作出决策的过程,任何决策的制定都离不开创新思维的运用,所以领导者是否具有创新思维,是衡量领导者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

与常规思维相比,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由于自身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良现象,更加需要灵活运用有关领导者的创新思维,以实现园区的顺利建设。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在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可以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来诠释。在物质层面,领导者可以通过运用自身的创新思维,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集约利用、废物污染物排放、产品生产与环境保护、物质流与资金流、生态技术与循环技术等诸多方面实现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或保护。例如在园区内外环境的保护方面创造性地引入“生态补偿”的概念,可以实现污染的有效防治;又如采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重大项目资金倾斜园区捆绑使用等新措施,可以更好的促进园区发展等。在制度层面,通过发挥领导者创新思维的作用,可以在园区管理体制、规章制度、运行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路子、新措施、新办法。例如建立园区绿色核算制度、创新招商引资制度、创建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等。在精神层面,运用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可以建立起崭新的园区生态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等支撑体系。如营造生态文化舆论氛围、创新园区服务意识和理念、培育园区民众生态世界观、创建生态制度文化等。总而言之,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四、结语

当前,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中央政府的战略决策和当地政府的首要任务,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县域经济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园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工业化的基本思路。由于生态工业园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目标,因而发展县域“园区经济”应以生态工业园为标杆。为促进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健康良性发展,杜绝急功近利、粗放发展的落后思想和行为,作为领导者应灵活运用自身的系统思维与创新思维去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事物,以实现园区经济的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运.思维科学的应用和思维训练[J].淮南师专学报.2000(3)

[2]卢明森.钱学森与思维科学[J].中国工程科学.2002:4(2)

产业园工作思路范文2

5月29日全长100公里总工期达五年之久的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全线贯通通车,它的建成不仅可以完善国道主干线路网结构,合理组织、疏解山东省会出入和过境,为省际间、城市间提供快速、直达、安全、、舒适的道路系统,促进华北、华东地区的经济,而且对加快山东的路网建设、发展事业,促进山东省“东西结合,全面开放、共同发展”战略方针的进一步实施,尤其是对济南市加快经济发展;建设特大城市;调整经济布局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二、绕城高速公路概况及在地区综合运输布局的地位

济南绕城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北京——上海、北京——福州和青岛——银川、滨州——郑州在济南联网形成的快速绕城高速公路,是全国城市中最长的城市环线路。它的建成为济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改善了其投资环境,为济南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我们注意到在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两侧近十五公里的地带从东沿南线与北线到西线分布部级、省、地市、县区各类经济开发区、园十几家,具有明显的经济地带性,沿绕城高速公路分布的园区产业经济环状带正在形成。

(一)绕城高速公路概况

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全长100公里,西线北起京福高速公路池庄立交,南至殷家林立交,包括济南黄河二桥、全长25.8公里,路基宽35.5米,沿线有槐荫立交、济南西立交、殷家林立交。

北线西起京福高速公路大杨庄立交,东至济青高速公路机场立交,全长31.5公里,沿路有天桥立交、零点立交。

东线北起济南机场、南至济王公路邢村立交,全长20公里,主要有小许家立交、郭店立交、邢村立交。

南线西起殷家林立交桥东与邢村立交桥连接,全长39.8公里,三座互通式立交桥。

(二)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

济南是全国十大交通枢纽,通过绕城高速公路连接了国道104线、220线、309线、省道101线、102线、103线六条国省道、有济青高速、济德高速、济泰高速、济聊高速以及即将建设的济荷一级专用路,五条高速公路相交汇。京沪、胶济、济韩铁路穿过绕城公路,绕城东线直通济南机场。

三、 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雏形

在绕城高速公路东线的两侧十五公里的地带,设有部级济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济南机场设立了省级临港经济开发区,在绕城高速公路邢村立交桥两侧设有临港经济南区、大正工业园、港沟工业园、历下工业园。在绕城东线经济带中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华山旅游风景区——万亩菏塘——温泉、辛弃疾纪念馆——塘王渔场、白云湖——潘龙山森林公园等 ,并且分布了山东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经济学院等山东的著名高等院校,山东省院中试基地以及山大路城。

在绕城高速公路北线两侧,北线经济产业带有济南北园民营经济园、济南天桥区工业开发小区、北辛工业园、药山工业园,盖家沟物流中心、还有重型汽车联营公司等大型集团。

在绕城西线两侧——经济带中分布了部级济南民营科技产业园、市中区腊山工业园、山水工业园、济南经济开发区、济南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

绕城高速公路南线十五公里范围内分布着有全国重点文物四门塔、龙虎塔、九顶塔、千佛崖造像、大佛寺造像。其它名胜有齐长城、柳埠、锦绣川、国家药乡森林公园、野生动物世界等景区已初步形成了南部山区旅游带。

不难看出绕城高速公路作为一个环状纽带,将我市十几个大小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资源、旅游资源联系起来。

从空间:自东由南向西已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农业开发区计有十四个。主要分布在绕城高速公路的东、北、西三个方面,南部则以旅游资源为主的旅游经济带。在行政区域主要在历城、历下、市中、槐荫、长清五个区县,

从规模上有部级、省级、市级、区县、乡镇。从产业结构分析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既有农业、又有工业、第三产业等。

四、建立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经济带的经济基础

通过上文分析,在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分布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以及旅游资源有明显的。在经济学中称为地带性。

经济地带性(economic zonality)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成带状分布的特性。经济地带性反映经济活动分布的规律。经济地带有不同的宽度和长轴延伸度,视其经济发展程度而异。是反映了区域经济的特征、分布,就是经济布局的特征。

经济布局又称生产布局,(allocation of production)是指物质资料生产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分布、包括生产的具体地点(地区)、规模、相互联系和地域结构。生产布局既反映了生产的空间形式,又反映生产着生产的发展的方面,从发展角度看,布局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故经济布局的变化往往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变换变化是渐进性的,又有一定的连续性,其首先受到生产力的发展制约,他对生产发展又起到促进或限制作用。

经济布局包括部门布局和地区布局两个方面,两者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部门布局是按生产部门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进行布局。地区布局是以地区为单位,包括各个生产部门在同一地区的综合布局,形成一定的部门机构和相互联系,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的经济布局都属于地区布局的范畴。

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是区域经济学中一种典型点轴开发模式,是一种地带式发展.。所谓点轴开发模式是根据区域经济由点及面发展的空间运行规律、合理选择增长极和各种交通轴线,并使产业有效地向增长极及轴线两侧集中布局,从而由点带轴、由轴带面、最终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 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的发展特点

与济南市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一、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中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发展特点:

1、各园区与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桥较近。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距零点立交桥只有2公里,历城工业园、临港经济南区就分布在绕城东线邢村立交桥两侧。济南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距绕城西线殷家林立交不足7公里。

2、覆盖面广。环绕城高速园区经济产业带覆盖面大,覆盖了济南大部分工业企业、高等、科研单位、包括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3、园区已出具规模。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部级高新区。十年来,济南高新区在改革中不断前进,初步建立起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具有较强创新发展能力的开发区。截止2000年,济南高新区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40多亿元,工业增加值140多亿元,利税77亿元,实施科技计划项目620多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

4、各园区发展以高新技术为发展目标。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目标就是以发展高新技术、信息技术为目标、济南农业技术开发区的总体发展思路是以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工厂化高效农业工程,农业信息产业化工程;农业高新技术示范推广工程;观光旅游农业建设工程;环境优化工程。六大工程为主,用高新技术来发展农业。

1、 5、各园区纵深腹地经济条件较好。 例如以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东部经济带区域有济南钢铁集团、济南齐鲁化纤集团、轻骑集团、小鸭集团、济南化纤、浪潮集团等大型企业;有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山东科学院、山东农业科学院、山东医学科学院一批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

6、旅游资源丰富。南线形成了以四门塔、龙虎塔、九顶塔、千佛崖造像、大佛寺、齐长城、锦绣川、红叶谷、野生森林公园等景区,东线华山旅游风景区——万亩菏塘——温泉、辛弃疾纪念馆——塘王渔场白云湖——潘龙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北线正在开发鹊山、匡山以及黄河风景区的建设。西线有灵岩寺、五峰山、莲台山为主的长清风景区。上述景区通过省道103线、327线、国道309、省道104线、国道220线、104线等公路接起来,形成在环绕城高速公路的旅游经济圈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是一个经济区域。经济区域一般由区域中心、区域腹地、和区域联系三大要素组成,其中中心区域处于核心地位,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对于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其中心区域就是这以高新技术开发区、济南经济开发区、农业技术开发区为主的十几个经济开发区(工业园),济南市区和周围的长清、章丘、济阳是腹地,公路、铁路是联络周围地区的必要网络。

而作为腹地济南地区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其比较优势相对明显。

二、济南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优势条件

1、区位优势更加突出。济南地处环渤海湾经济区与长江经济区的过渡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圈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是全国的重要交通枢纽,有完善的公路网络、济南国际机场及发达的铁路。建设跨省域中心城市的地缘优势得天独厚。随着京沪高速铁路、京福高速公路和以济南为中心的全省高速公路网络的建成,济南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方便经济联系,扩大经济辐射范围。

2、物质技术基础相对雄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机、彩电、洗衣机、摩托车、重型汽车、大型锻压设备、数控机床、铬盐、钛白粉等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第三产业的服务功能得到强化,中央商务区的规划已经明确,中心商业区初步形成,五大商业中心和六大专业批发市场的规模继续扩大。产业实力的壮大,为我市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跨省域中心地位得到确立。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和证监会济南证监办已跨省开展监管工作,保监会济南保监办监管山东保险市场,济南已成为中央"一行两会"一级分支机构驻地,为建设跨省域的金融中心提供了重要条件。全国性商业银行大都在我市设立了一级分支机构。济南作为全省信贷资金调度结算中心的功能进一步强化。

4、科教资源基础条件较好。济南是全省的科教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密集,各类专业人才众多,人才优势明显。科技队伍和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在省内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在晶体材料、微技术、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等高科技领域,在全国具有一定。我市的人才智力技术优势,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基础。

5、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提高。近年来,我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不停顿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空港、信息港、口岸、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城市正常运转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特别是绕城高速路的建成,为城市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基础。

6、省会城市的综合优势比较明显。济南作为省会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生产、管理、服务、创新等多种功能。近几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城市面貌有了较大改观,综合实力和服务功能得到明显增强。在全省加快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省委、省政府必将进一步发挥济南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加快发展。

可以说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具备了得天独后的条件。六、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带思路及建议

一、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战略意义

首先是加速我省城市化的需要,是建设济南特大城市的需要。

向经济强省迈进,兴省、加快城市化发展、经济国际化、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山东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山东,是省委、省政府提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根据省政府关于适当扩大济南的城市规模,提高特大城市的综合效益,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力的发展思路,济南绕城高速公路的建成已将特大城市的轮廓显露出来,济南城市未来发展方向,依照济南“十五”规划采取一城多点隔离式拓展模式,为一个主城、三个辅城,及四个卫星镇。济南市区主城、长清、郭店及黄河北三个辅城,而绕城高速公路及其连接线将主城—辅城——卫星城联系起来,环绕城高速园区产业经济带发展与十五规划密切结合,从而壮大城市的经济实力和规模,为形成特大城市奠定了发展基础。

其次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持续的经济发展必须依靠不断的投资、拓宽新的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兴起

的园区经济是我是市区域经济的增长点,环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所包括的

十几个园区是今后经济持续发展的增长区域,因此抓住了绕城高速园区产业经济带,就抓

抓住了我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就能保证我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环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是济南经济的增长加速器

第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和改变生产布局的需要。

从看我市经济结构调整难度较大。产业内部结构层次不高,林牧渔业占一产增加值的比重较低,由于缺乏龙头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展不快;投入不足,名牌产品规模优势不突出,大型企业集团的支撑能力不强,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低;新兴三产规模较小,对第一、二产业的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布局分散,创新能力不强,集聚度不高。民营私营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低于先进地区水平,因此,按照我市“十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在“十五”期间,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培植壮大信息制造业、设备、家用电器、机械制造、生物工程等五大主导产业,而这些产业大都分布在环绕城高速园区产业经济带中,济南经济开发区发展目标就是作为市区原有企业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主要承载区,发展提高以建材、机电为重点的技术先进、产品出口为主导的传统产业,可以说加快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发展,是济南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具体实施,确保在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目标。

第四、是加速山东西部开发、加快鲁北等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需要。

山东作为一个经济强省,其内部发展也存在不平衡,与青岛等胶东半岛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鲁西、鲁北经济明显落后,因此加快对我省西部的开发,是实现山东向经济强省迈进的必然条件。环绕城高速园区产业经济带作为一个区域经济其辐射性是十分明显的,充分利用其辐射功能,加强与我省地区西部经济合作与联系,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带动我省西部经济发展。

第五是环境保护、恢复济南泉城特色的需要。

突出泉城特色,合理安排产业布局,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与建设的关系,避开泉域主要补水区,是我市“十五”规划的基本思路。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在南线就没有各类园区,因此南部经济带实际上是以经济带,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泉水的前提下,发展旅游经济。

可以看出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因此各级政府应爱护,培育、发展壮大。

二、环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发展的总体思路

济南市十五规划对加快推进“四区多园一市场”即对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济南经济开发区、济南民营科技园及济南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提出了明确发展方向,就是加快科技园区建设步伐。以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为目标,营造吸引、凝聚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以及留学人员、技术专家进区创业的良好环境,努力建设成为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创汇的重要支撑力量。经济开发区作为市区原有企业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主要承载区,高新农业开发区,发展示范型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民营科技产业园,以环保节能、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为发展重点方向。

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其他园区发展的不平衡,有的起步比较晚,基础设施不完善,园区没有形成规模。

因此在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济南高新技术发展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济南经济开发区、民营经济园四个园区发展为龙头、其他园区为补充、分工协作,统一规划、布局、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促进小园区的发展,通过互相整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园区产业区域经济。

二、几点建议

(一)、政府设立环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协调机构、对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进行统一规划、布局。

鉴于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龙头带动作用,政府成立权威的园区经济带协调机构,按照我市十五规划目标,制定协调各园区的规划及项目资金的引进,协调各园区的关系等。

(二)政府应为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具体实践中应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策,要认识到环境也是生产力,要在改善外部环境上下工夫。

第一提供一流的基础设施环境。因此政府要转变思路,不在投资设厂建企业,重点是完善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中各园区之间道路的建设,形成园区之间的路网,完成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其次提供优质的环境。继续济南的环境治理,改变济南的大气环境,在巩固一环九射绿化工程基础上,重点建设环绕城高速公路东、南、西线实施大绿化工程,沿绕城高速东、南、西及黄河两侧修建200米左右超宽的城市护林带,为投资者提供绿色自然环境。

第三提供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废止一些限制经济发展土政策,加大改革的力度,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按照国民待遇的原则,对待投资者、政府要约束自身的行为,真心真意为投资服务。

(三)、制定园区产业经济带产业政策。

政府应制定统一的园区产业经济带政策,大力吸收民间资本、培植民营经济,鼓励私人投资、引进外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凡进入园区产业经济带的项目必须是高新技术产品。树立环境第一的思想,所有入园区的项目,必须是环保的,绿色的,不能以牺牲环境发展经济。

(四)制定园区产业经济带的财政政策。

鼓励投资者到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经济带投资,必须有优惠的政策,特别是财政金融政策,包括税收政策、企业融资政策等。为鼓励投资者到园区投资,建议设立环绕城高速公路产业经济带投资基金,专项用于扶持园区企业,对于具有前瞻性、对园区经济发展有带动的项目或企业,在融资上可以优先,对贷款贴息等,使企业得到实惠,投资者有较高的回报率。

(五)大力推进园区产业经济带产学研工作。

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济南高新技术经济区、农业高新区始终坚持产业、大学、科研相互结合的发展方向,高新区的大学园、齐鲁软件学院、软件园、山东院中试基地、民营科技园的南开大学中试基地,这些项目都是产学研结合的结果,因此应在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所有园区中推进产学研,三者的融合将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产品、形成生产力,科技含量的增加,壮大园区的实力、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从而大大的加快其经济发展。

(六)吸引中小企业到园区产业经济带创业。

吸引中小企业投资者到园区经济带创业,是加快园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中小企业,产品单一,投资少、见效快,短期间就能形成生产能力,占领市场。因此培养中小企业,鼓励他们到园区来创业,使环绕城高速公路产业经济带经济尽快形成规模的有效途径。

随着环绕城园区产业带的发展,济南的经济结构调整将一步合理完善,他将重新焕发作为经济强省省会中心地位,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科技文化中心。

总之绕城高速公路的建成,不仅是完善高速公路路网,更重要的是高速公路作为生产要素流动的载体,具有明显的重组作用,因此环绕城高速公路园区产业经济带的崛起,可以略窥其在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性。

资料:

1、《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生产要素论》 于刃刚 戴宏伟 著

物价出版社

3、《中国区域开发论》 叶裕民 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卷) (电子版)

5、济南经济开发区网址 jnedz.gov.cn

6、济南民营科技园网页

science-area.org

7、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网页jctp.gov.cn

产业园工作思路范文3

承载这些大型企业和巨型产业的正是20*年4月才设立的省内首家*工业园。一年来,*工业园满载希望,硕果丰实:16个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协议投资总额168.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5亿元。总投资110亿元的三峡*涂镀板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60亿元的*多晶硅项目一期工程顺利投产,总投资30亿元的*精细化工园启动二期年产18万吨有机硅项目建设。

到2012年,*、*、*、*、*等5大企业现有规划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工业园将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带动整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工业总产值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工业园,已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观势:扬帆起航正当时

20*年,国家正式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六省争先进位、竞相发展。*作为“中”中之中,区位优势明显,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为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省九次党代会提出:“发挥综合优势,努力把*建成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支点,以何力量撬动?

省委、省政府将希望的目光投向*。20*年8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赴*密集调研,研究*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具体问题,明确表示,全力支持*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其影响力和辐射力,带动鄂西南地区发展,为*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提供支撑。*,在迎来第三次历史机遇的同时,也肩负压力与责任。

为了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市委、市政府大刀阔斧:首先在全市广泛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破除广大干部中存在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思想,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奋发图强观念;破除惧怕困难、畏首畏尾思想,牢固树立敢想敢干、敢于突破观念;破除墨守成规、按部就班思想,牢固树立改革创新、开放合作观念,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促进经济大发展。其次,树立战略眼光。把*放在中部地区大局中思考、谋划和把握,找准差距,自我加压,制定了“努力走在省内同等城市发展前列,保持第一的位置;努力走在中西部同等城市发展前列,重点追赶洛阳,力争进入前三名”的宏伟奋斗目标。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新一轮大发展蓄势待发。

借势:四轮驱动好乘风

*要发展,开发区是龙头。为充分发挥开发区对各县市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市四次党代会提出:“坚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积极推进产业布局向沿江地带集中,工业项目向开发区集中,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着力打造沿江工业经济走廊”。

*开发区发展加力,龙头劲舞:一方面,不断创新完善“一区多园”管理体制,对*、*、*园区进行产业布局调整和园区功能重组,以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的特色产业园区为主要形式,明确各园区的功能定位,有效配置生产要素,实现园区错位分工、优势互补、有机链接、协调发展。*园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园区重点发展精细磷化工、装备制造业,打造全市先进制造业的高地;*园区重点发展重工、化工等产业。另一方面,不断寻求契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搭建新的招商引资平台,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契机随之而来。20*年下半年,随着国家加工贸易等政策不断调整,沿海发达地区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加大、政策优势弱化的矛盾进一步凸显,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的需求日趋强烈,产业、资本加速向中部地区转移。20*年4月,*被认定为第二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政策优势进一步显现,加上原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配套优势,对沿海地区企业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

正值此时,原*市委书记*访问*,*与*两个城市有很强的互补性,提出“经济北上、文化南下”的战略设想,以加强*与*之间的全方位合作。市委、市政府对*的综合优势进行全面分析后,决定在*开发区建设*工业园,为承接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供重要平台。20*年4月,省政府正式批准*建设全省首家*工业园。20*年7月,*工业园隆重奠基。

*工业园的奠基,不仅为珠三角等地区产业、资本向*、*转移开辟了快速通道,为*打开了更加开放之门,更与*、*、*园区一起,形成“四轮”驱动之势,使*开发区真正成为了*省域副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加速器”。

运势:今日园区别样红

为了推动项目、资金、产业向园区集聚,推动园区迅速上规模、上档次,*工业园一开建,就展开了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

加强招商引资、尽快吸引一批项目入驻,成为*工业园建设的首要任务。市委、市政府和*开发区主要领导大员上阵,亲自带领招商专班,分期分批奔赴广州、*、*等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闽三角地区,大力宣传推介*,积极参与专题招商,精心谋划产业招商,组织专班叩门招商,全力推动以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高技术、高产出、高附加值和财源型、环保型、产业带动型、就业带动型项目,先后在*等地组织大型招商推介会20多场次,接待客商到开发区考察100余批次,与*通讯、*等一批国内上市公司、知名企业集团和30余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进行广泛接触,请商、拜商1000多家(次)。

一时间,沿海刮起“三峡风”。韩国工业园、欧赛电池工业园、高档包装材料科技园等一批*企业家投资项目纷纷落户*工业园。金融危机发生后,为了吸引新项目落户*工业园,*开发区及时调整招商工作思路,将招商重点区域进一步拓展至*、河北等环渤海湾地区,立足延伸产业链、做大产业群,积极围绕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企业市场布局调整找项目。20*年12月18日,*建国以来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110亿元的三峡*涂镀板项目顺利落户*工业园,为*工业园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该项目建成后,将使*工业园再添一个年产值过百亿元企业,并带动*工业园装备制造业发展,形成全国最大的极薄涂镀板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为*保增长、调结构,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劲动力。到20*年底,*工业园已有34个项目落户,协议投资总额高达230.7亿元,其中,30个项目签订了正式合同。

为了使*工业园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快速发展,*开发区对园区进行了高起点规划,聘请专业机构编制了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规划,并按照“配套环境最好、行政服务最优、综合成本最低”的要求,坚持“大配套一步到位、小配套随项目跟进”的原则,高标准建设、大手笔投入,优化承接环境。一年来,通过“政府投资、企业带资、银行融资、招商引资”的多元化筹资机制,筹集资金近10亿元,迅速启动*工业园水、电、气、道路、管网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对*工业园首次进行土地成片开发,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先后完成了横十一路排洪箱涵、迎宾大道综合改造工程和金岭路南向延伸段建设,启动了先锋路综合改造工程,实施了先锋路、迎宾大道、光伏产业园三大片区共4675.84亩的土地开发。为了弥补硬件上的不足,*开发区在行政服务上下苦功,以企业家需求为第一要求,以企业家满意为第一标准,全力为入驻企业提供“三全一零两带”(即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零距离服务,为客商提供一条隔离带、一条联系纽带)保姆式服务,努力做到“硬件不足软件补,条件不行感情补”。

“软硬兼施”的环境建设,为项目落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金融危机的笼罩下,*工业园建设仍风景独好、热火朝天:*多晶硅160兆瓦硅片、韩国工业园、欧洲电池工业园、铝硅合金、年产10万吨窑法磷酸等项目在*工业园率先开建;*、*精细化工园等原驻地企业也看准*工业园的潜力,随之而上,在*工业园大手笔投资,建设15万吨离子膜烧碱、10万吨保险粉等项目;九天环保等孵化企业依靠科技,募集资金,在*工业园率先实现产业化。20*年,*工业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5亿元。*磷酸二铵二期、*磷化10万吨tcp、*精细化工园4万吨草甘膦等一批项目顺利投产。

*工业园,在危机中坚实基础,积蓄后劲,迎来又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

乘势:科学发展快扬鞭

今年一季度,*工业园逆市而上,喜迎“开门红”。1月9日,*多晶硅一期年产1500吨高纯硅材料项目历经1年多时间的紧张建设,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壁垒,顺利投产,成为国内建成的最大多晶硅单条生产线。整个*多晶硅项目建成后,将在*工业园形成以多晶硅材料为龙头的“高纯多晶硅材料-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完整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实现工业产值近千亿元。

2月15日,由*集团投资6亿元的*精细化工园二期年产18万吨有机硅项目在*工业园顺利开工。该项目充分利用*硅石等资源和*工业园内的其它原材料和公用工程设施,生产“工业味精”有机硅中间体产品,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7.2亿元。

2月28日,签约仅两个月的三峡*年产500万吨涂镀板项目完成近百项前期工作,顺利动工,再次刷新了项目建设“*速度”,将*工业园建设带入新高潮。目前,项目现场共有13支施工队伍2000多人在昼夜不停进行厂房施工,另有多支外协施工队伍辅助施工。

新项目开工的同时,一批在建项目也在*工业园顺利推进。兴瑞化工年产15万吨离子膜烧碱、金信化工年产3万吨甘氨酸等项目顺利投产,投资3亿元的*年产10万吨保险粉项目一期计划

今年6月建成投产,投资3亿元的欧赛电池项目一期工程加紧建设,计划今年9月投产。一季度,*工业园共有48个工业项目顺利推进,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达到2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6亿元,同比增长55.46%。

项目的加速推进有力支撑了产业发展。目前,*工业园已聚集精细磷化工、多晶硅及光伏、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五大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20*年,五大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82.5%。

产业园工作思路范文4

非常感谢您们不辞辛苦莅临视察工作,这是对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您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受县长委托,我将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县情

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傣族彝族自治县,属山区、半山区县,素有“林海明珠、茶祖之源、芒果之乡”的美誉。全县国土面积7550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135个村(居)民委员会、1943个村(居)民小组。民族众多,辖区内居住着汉、傣、彝等26个民族,总人口29.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6.3%,各民族风俗各异,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森林、矿藏、热区、能源等自然资源,煤炭储量700万吨,石油储量1200万吨,天然气储量3亿立方米,斑铜矿储量196万金属吨;林地面积894万亩,森林覆盖率74.7%,活立木蓄积量4800多万立方米,是云南省重要的林化、林纸基地;热区面积732万亩,大小坝子23个,河流年径流量4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67.2亿立方米,是发展热带、亚热带作物的宝地。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3.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7834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亿元,增长22.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涨幅6.5%;农民人均纯收入2254元,比上年增长1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400元,比上年增长12.1%;城镇化水平26%,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85‰,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在4%以内。

(二)工业发展现状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6亿元,增长28.1%,工业增加值7.7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33.2%,其中,林产工业产值8.3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7.3%。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0.26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7.4%,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52%。实现工业增加值3.9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36.5%,同比增长10.8%,增加值率达44.76%。工业提供的财政收入达5365.34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0.24%。

(三)园区概况

特色工业园区于2004年6月正式申报,2006年7月获审通过,成为全省工业园区中较早通过评审的园区之一,被列入全省8个特色工业园区之一。园区初步规划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位于县城威远江东岸,距县城2公里,南起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纸浆厂,北至云南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林化部,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1.5公里。园区定位是:充分利用的林业优势资源,重点发展林浆纸、林化、林板等传统产业,不断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开发新的林产项目,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林产工业,同时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热区优势资源,多渠道引入资金,大力开发生物、食品加工业等各种新型工业项目,发展热区生物资源加工产业;同时辅以仓储、物流、商贸、综合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截止年9月,园区入驻企业63户,现有资产总额20多亿元,在全部入驻企业中,林产工业企业为47户,占已入驻企业的74.6%。企业用地面积达2500亩,从业人数6000多人。年完成园区工业总产值10.5亿元,工业增加值4.5亿元。年1—9月,园区工业总产值达8.7亿元,同比增16%;工业增加值达3.3亿元,同比增22%;销售收入6.7亿元,同比增1.5%;上缴税金0.45亿元,同比减少26%。

二、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森林资源优势突出

全县有林业用地面积894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9.2%,活立木蓄积量4832万立方米,林木年生长量221万立方米,年消耗量145万立方米,木材净生长量76万立方米,光、热、水、土条件十分适宜林木生长,是云南省重要的速生丰产林基地。突出的森林资源优势,为林产工业特色园区建设提供了保障。

(二)林产工业基础较好

年,全县生产松香8002吨、松节油1596吨、各类人造板13万立方米、纸浆10.08万吨,实现林产工业产值8.32亿元,利税1.3亿元。“云景林纸”、“林业”发展成为林产工业最大的两个龙头企业,形成了林浆、林板、林化为主的林产工业体系。

(三)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1.硬环境。

①交通基础。建成了景普三级公路、景永二级公路,完成了弥宁公路段、正兴公路沥青路面铺设;无量山经济干线段建设顺利推进,乡—民乐镇油路建设正在实施,永平—勐班油路建设即将开工,碧云公路路基改造完成;县乡公路民乐—云海、县城—乡、县城—益智油路建设正在实施。

②电力基础。园区建成了220千伏输变电站1座,工业发展所需的供电网络框架逐步形成,对电力供应的需求逐步得到保障。

③其它基础。水利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信息网络基本形成,数据互联网业务发展迅速,通信覆盖面不断扩大,林产特色工业园区工业大道建设启动实施,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园区发展步伐加快。

2.软环境。

①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一支素质较好的工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队伍,积累了一些兴办工业,特别是林产工业的经验,拥有一批较为成熟的先进实用技术。

②聘请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和云南省产业发展研究会编撰的工业发展规划已完成初稿,进入征求意见和修改阶段。

③我县被列为全省47个县域经济试点县和10个重点招商引资推进县;林产特色工业园区是全省10个重点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之一;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的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松香深加工项目被列为全省重点工业企业“双百工程”项目,这些都将为我县加快工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④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干部群众对加快园区建设、促进工业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思想更加统一。

三、加快园区建设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也是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发展工业是发展县域经济、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发展工业有资源、有条件、有基础。长期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不断提高对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无工不富”和“以工促农,以二产带一产促三产发展”的思想,切实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林产、矿产、水电特色支柱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抓好林产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坚定不移地加大整合资源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支持有实力的大企业做强做大。切实提高工业技术水平,以产业提质增效为重点,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推动工业上规模、上档次。

(二)科学规划园区,积极做好总规修编及控制性详规编制

建设园区,规划先行。坚持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速度、规模、质量、效益相协调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从发展县域经济的高度,围绕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科学合理的编制园区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全县工业发展方向、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产业重点,科学合理地布局全县重点产业,形成与资源秉赋、人口分布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产业空间布局,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因此,我们聘请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经开区分院进行总规修编,修编工作于年12月开始,目前正在进一步修订中,预计年内可完成。总规修编工作主要是修编后总规面积由原来的12平方公里变为17平方公里,范围扩大为威远江东西两岸区域。1:500地形图的测量主要是测量先期要安排产业的部分。即:新修扩大东巴以南部分和纸浆厂以南部分,面积约6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的编制主要是编制所测量的1:500地形图部分和东巴片区,面积约7平方公里。

(三)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我们克服了征地、补偿、规划调整、资金筹集等重重困难,争取项目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努力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目前,园区总投资330万元的三水厂扩建工程已经竣工,解决了企业和员工的用水难题;总投资11480万元的东那220千伏变电站建设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使园区企业生产用电得到了保障;投资3000多万元的工业园区大道建设已经启动,各枝干线道路也正在规划建设中;东巴片区的道路征地工作已基本完成。

(四)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强力推进招商引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抓好全县招商引资工作,现已成立了县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和县招商引资局,认真抓好招商引资综合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提出办法措施,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县委已制定下发了招商引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原则性意见,下一步要尽快研究出台招商引资实施意见的配套政策。

三是做好项目储备。依托我县优势资源及产业基础,按照产业发展园区规划和布局,围绕全县发展思路,由县招商引资局牵头,组织发展和改革、经济和商务、农业、林业、矿业、电力、水务、建设等相关部门,每年推出一批经过科学论证,有市场潜力、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招商项目进入项目库。

四是创新招商机制。

①实行重点招商。围绕全县发展思路,依托森林等优势资源,有针对性地提出招商重点项目,提升招商层次,实行重点招商。

②实行主动招商。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商会、中介机构的联系与沟通,把“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实行主动招商。

③实行定向招商。由招商部门对重点项目进行跟踪,及时掌握情况,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实行定向招商。

通过积极、合理引导,城内的工业企业正向城外园区内搬迁,工业园区内产业相对集中、企业集聚正逐步实现。年洽谈了2个入园企业,上半年洽谈了2个入园企业。目前,完成招商引资项目3个,协议投资1.5亿元,实际到位6000多万元。投资上亿元(一期投资4500多万元)的松香树脂深加工生产线一期和投资500多万元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已建成投产。正在建设中的有环保用品消泡剂厂,准备建设的有投资600万元的酒厂,其他正在洽谈及拟入园企业项目有生活用纸切割包装厂、普洱茶加工厂、集装箱底板厂等。

(五)积极开展建设资金筹集工作

采取财政资金倾斜、上级项目资金扶持、适度超前举债、吸引社会资金直接投资等方式,广泛筹措园区建设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主动联系汇报工作、利用园区相关项目争取各种扶持资金和贷款贴息支持(园区专项资金申请市经委已转报省经委);二是以管委会下属的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作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正多方进行融资。

四、存在的问题

我县特色工业园区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

(一)产业层次粗放,科技含量较低

林产工业产品是的特色工业产品,但我县的林产工业产品主要以初级加工为主。其它产业也仅仅是资源加工型产业,产业层次较低,产业链短,精深加工产品少,产品附加值、科技含量低,工业整体效益不高,发展方式比较粗放。

(二)区位优势不足,招商引资困难

由于受区位制约,在洽谈及拟入园的项目中,真正投资较大的项目仍然不多,投资能力弱。

(三)规划建设推进迟缓,部分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资金筹措困难,园区内完成了供电、供水、通讯基本建设,但园区规划、土地收储、路网建设等基础工作推进缓慢,园区功能不全。

五、今后工作打算

(一)创新园区发展理念

努力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产业聚集的平台、企业发展的平台、招商引资的平台、争取项目的平台。一是创新园区发展理念,不就园区建设研究园区,把园区发展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与推进房地产开发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二是突出园区特色,的工业园区是林产特色工业园区,而且林产工业也是的特色和优势,创新园区发展理念就是要突出林产工业特色。三是把产品的精深加工作为园区发展的重点,特别是林产工业的精深加工。

(二)搞好园区建设规划

一是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搞好园区建设规划。二是把园区规划与土地使用规划、城市建设规划、旅游发展规划衔接起来。三是相对集中,调整布局,确定一期开发片区,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园区主要考虑分为5个片区来规划,即:林浆纸工业片区,林板、林化工业片区,农产品加工片区,仓储物流片区,配套服务片区(包括市场开发、房地产开发)。

(三)创新园区开发机制

进一步研究园区土地政策,在园区开发中引入城市开发机制,想方设法筹措园区开发建设资金。同时,通过盘活园区土地自筹一点、贷款一点、入园企业预交一点等办法筹措园区建设启动资金。

(四)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是加快工业大道建设,要把近期的建设和远期的规划结合起来,调整规划方案,道路留足24米,先按12米建设,尽快启动实施。

(五)做好园区招商引资工作

突出林产工业特色,以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以支持两大林业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档次为核心,搞好协调服务,加强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

产业园工作思路范文5

一、园区平台建设快速拓展

2013年,工业园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6256万元,园区征地拆迁、主要路网、水电设施、绿化亮化设施等建设快速推进,园区创业环境不断优化。

(一)征地拆迁难题强力突破。全力协助梅江镇、竹笮乡开展征地拆迁工作,今年完成工业园征地约4300亩,其中竹笮乡征地4000亩,梅江镇征地300亩,园区总面积从年初的不足6000亩达到10000亩。

(二)大力推动“三通一平”。已完成轻纺服装产业园土地平整1291亩、电子产业园土地平整810亩、门业产业园土地平整730亩、文化创意产业园土地平整256亩、全年共完成土地平整3087亩。

(三)园区路网建设快速推进。一是新中胜产业基地主干道“一横”道路、“二横”道路、“一纵”道路已建成通车,新中胜产业基地主框架已经形成。二是水东园区翠岗北路、昌发路、莲花北路建成通车,水东园区交通更加便捷。三是连接水东工业园与新中胜产业基地的潭丘大桥竣工通车,工业园“一园两区”格局已经形成。

(四)园区基础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一是围绕企业建设做好供电、供水设施建设,改建了宝华山输电线线路、新建了三进公司供电专线、安装了昌发路主水管。二是加强路灯安装、维护和管理,新安装了翠岗北路路灯、八中门口路灯、阳都西路路灯,对原有路灯进行了维修。三是新建设了4个公交站台。四是支持八中做好学校建设,为八中募集建校资金30多万元。

二、七大产业建设成效显著

2013年,工业园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现有的工业基础,成功引进电子家电、门业、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抱团入园投资,共有24家企业签定入园投资协议,总投资12.78亿元。园区企业总数从2011年的53家增加到92家,投产企业从47家增加到63家;企业实际缴税6500万元,比2011年的3600万元增长了近一倍;园区主营业务收入从2011年的42亿元突破达到50多亿元,工业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一)门业产业园发展势头迅猛。市调度重点项目、龙头企业龙树实业有限公司一期已建成投产;鑫腾木业、广峰门业、禹恒五金已经落地建设,预计将在2013年12月建成投产;爱尔美等19家已签订投资意向协议。

(二)轻纺服装产业园建设效果明显。2013年,轻纺服装产业园有3家市调度重点项目、投资过亿元大项目同时落地建设,其中鸿业制衣有限公司、绿缘环保袋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易富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厂房已建成三层。

(三)电子电器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市艾炜特电子有限公司年产1200万台LCD、LED电源驱动电路板、年产50万台互联网液晶电视项目已建成3栋厂房,总面积近30000平方米;康汇电器已落地建设;顺德家电小区有12家企业已签订投资意向协议。

(四)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已经启动。飞天工艺、小当家2家企业已经落地建设。

三、投资创业环境持续优化

工业园作为决战两区的主战场,工作任务重,需要协调沟通的领域广,面对的服务对象多,为此,工业园管委会不断强化自身的服务职能,努力做到靠前服务、主动服务,把自己当做园区的“保姆”,一种形象对外,一个步调落实,切实为企业解决在建设、生产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一)破解企业招工瓶颈。成立了招工用工办公室为企业解决用工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专项措施,通过下乡招工、乡镇推荐用工、推广企业好的留工办法等多种形式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一年来共为园区企业招工4500多人,园区务工人员总数从2011年的6000多人达到10000多人。

(二)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成立工司,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平台。在原有利用“银园保”项目为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基础上,管委会积极主动和建设银行协调沟通,并推出“助保贷”业务缓解企业资金困难。一年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共为园区企业解决融资1亿多元。

(三)协助办理企业证照。一是明确科室职能,专门有服务科负责协助企业办理相关证照。在企业办理证照的过程中,全程陪同企业到各个部门办理各种手续。二是召开部门协调会议,专门解决企业办证问题。针对园区新意隆等7家已竣工企业证照不能办理的历史遗留问题,工业园建设指挥部召开已竣工企业证照办理协调会议,专题解决企业办证问题。在协调会议过后,7家企业的相关证照已全部办妥。

(四)开展安全生产检查。一是强化了对社会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加强了法制及安全生产的宣传,提高园区企业及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二是实行了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了人员到位、措施到位。三是每个季度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对企业存在生产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食品安全隐患进行全方位排查。如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协助企业做好整改工作。一年来,共为园区企业排查出安全隐患20多处,有效的避免了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处理企业矛盾纠纷。一是协调处理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二是协调处理企业和当地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三是协调处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矛盾纠纷。一年来,共为园区企业解决劳务纠纷60多起,处理阻工事件20多起。

(六)加强企业监督管理。一是规定了企业的投资强度、建设密度。二是加强建设中的监管,严防企业擅自改变建设规划。三是在企业建设达到投资协议中一半以上的工程量时才给予土地挂牌和办理土地使用证等相关证照。四是规定企业投产亩纳税达标后才可以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四、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加强

为促使工业园区的管理更加规范和科学,工业园党工委、管委会从班子自身建设做起,不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园区管理水平。

(一)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一是认真落实理论学习制度,加强班子的思想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学习和研讨。围绕“加快发展、重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认真学习省委、市委及县委会议及领导讲话精神。二是积极贯彻民主集中制,加强班子的组织建设。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各项原则要求,重大问题经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凡是重要的人事调整、奖惩、大项经费开支等问题,都经集体讨论研究决定,提高了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都能较好地摆正民主与集中、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在各自的分管范围内认真履行职责。三是强化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班子成员、正副职之间做到常沟通、多商讨,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始终与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县委、县政府“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壮大总量、集聚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工业园作为开展工作的主战场,在工作中发挥坚强的领导作用。

(二)加强干部队伍教育管理。一是实行每周学习制定。在每周的工作例会上,组织全体干部学习。二是实行每周一调度,在每周一对本周工作进行调度,每项具体工作都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三是实行每月一考评,每个月的第一周对上个月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考评打分。根据考评得分评选当月的优秀干部。四是实行“白+黑”、“5+2”工作制度。今年以来,工业园管委会在法定5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基本取消了双休日休息,同时,管委会干部白天深入企业、工地、涉及征地的村组了解情况处理问题,晚上召开不同层次的工作会议,跟据白天了解的情况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措施,为下一天开展工作做好计划,切实增强工作的效率和成果。

五、非公企业党建更上台阶

1、强化管理、明确目标任务。一是理顺了管理关系,2013年8月,工业园党工委与县两新工委进行了工作交接,把原属于县两新工委管理的园区21个党支部、翠江机床有限公司党总支及所属4个支部移交工业园党工委管理。二是制定了工作方案,对园区开展党建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2、调整组织设置,规范建设活动场所。一是合理设置党组织,根据工业园企业情况,重新调整了工业园区的党组织设置,撤销了2个支部,迁出园外1个支部,新成立了5个支部,园区已成立了28个党支部。二是抓好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对园区党支部活动场所开展规范化建设,尽可能达到“七有”标准。

3、抓好党建队伍建设,提升园区党建工作领导水平。一是建立工业园区党政班子挂点联系企业党支部工作机制。二是下派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具体指导党支部开展日常工作及各项活动。三是调整配强园区党支部书记。通过调整免去了7个支部书记,重新任命了8个支部书记,4个支部书记、2个支部副书记。

产业园工作思路范文6

近年已建成了以酿造葡萄酒种植基地的葡萄园1.11万公顷,占全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的10%,占全省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的70%,该区中的葡萄酒生产加工能力已达到8.6万吨;建成以日光温室、养殖暖棚为主的设施农牧业达2.68万公顷,该区的农业产业增长速度连续5年居甘肃省首位。现该区域在光照充足的气候条件下大力发展以红枣、枸杞、优质梨等为主的特色林果2.67万公顷,据调查新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2元;围绕酒醋的酿造业、农产品加工业、优质瓜菜和草食畜种业等领域,培育发展了89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30个省级名牌产品;园区现建成各类加工业企业95家,形成以淀粉业、肉类、蔬菜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体系,生产总值62亿元。因此,这些产业园的形成是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批准的先决条件并发挥着引领未来的示范与辐射带动作用。

2未来武威市部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

2.1做好武威农业高新科技园区的发展功能定位

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合理的功能定位是未来农业科技园区健康发展的主要前提条件,分四种类型:一是以全方位科技开发为主的农业高新技术型;二是以科技的引进、研究、开发、培训并重的农业高新技术型;三是以科技开发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业园区;四是以单独的项目、产业科技开发为主型。而这四种模式各具有其特点。因此根据国内外园区发展状况,可将一、四模式定义为“农业科技实验开发区”,将第二种模式定义为“农业高新技术园”,而第三种模式可定义为“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园区在一些国家被称之为示范农场,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农业高技术的展示示范。该园区主要是通过示范种植(养殖),使农业高新技术能得以迅速推广和应用。由于我国农业的经营主体是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而大多数农业种养户其文化和科技素质不高,承担其农业试验示范的风险能力较弱。一项高新农业技术的推广,在市场没有打开之后,见不到效益,其应用单靠行政命令的手段是难以奏效的。所以农业科技园区应传播农业高新技术,发挥示范作用。这是我国多年来农业新技术推广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农民对效果的认可,促进推广应用。从农业科技园区生产的农产品精品功能来看,其大多数都是按经济实体来运作的。因此,农产品精品生产应是其基本功能之一。由于农业科技园区的设施手段、科技含量与技术水平普遍较高,决定了科技园区生产出的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而是用最新的品种、最好的技术培育和加工出来的优质精品。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园区演化成精品农业生产基地,培育出一系列知名品牌,强化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农业新技术应用是通过园区引进的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工厂化种苗的快速繁育,带动周边和辐射区名特优品种的普及与推广。通过现场示范与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农民掌握和应用农业高新技术的能力,而这主要是以园区企业为龙头、以经济为纽带,组织周边农民共同参与农业生产,逐步形成产业化经营体系,带动农村经济向外层扩散辐射迈进。在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中有着知识技能的培训功能,其培训内容主要是结合园区的展示功能,就园区实施的高科技农业生产技术开展培训。对具有前瞻性的适用农业新技术开展专题讲座,培训中不应忽视对经营管理技术的实际操作的指导培训。

2.2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办园原则

武威是河西缺水的区域,其园区建设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的示范引领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建设农业科技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根据当地有限的资源、生态类型、区位优势、自然特点和种植习惯,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发展当地名、优、特、稀产品,并围绕创名牌,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进行试验和示范。园区要重点抓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快转化优质高效的农作物新品种、省工节本新技术、资源综合利用节约技术和农副产品加工增值技术等一批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以创优质农副产品品牌为重点,抓好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培育、优质农副产品商品基地的建设、外向型农业发展等所需的科技成果组装配套和转化,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技术水平;要引进和示范转化一批国内外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本园区农业科技自主开发能力和水平。

2.3做好农业科技园区未来发展的规划

根据该农业高新技术的的发展趋势,规划提高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从农业产业化结构升级和调整为出发点,来制定本区农业科技园的发展规划。园区的发展要突破重点,要避免同类的重复建设,坚持选择有独创性新技术,新成果地区作为农业科技园的首选。要发挥区域优势,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发展功能格局,应注重选择体现超前性和示范推广性,其模式在技术水平和生产适用两个方面为未来农业发展提供成熟的示范。在引导农业科技园发展思路上,应本着“先易后难”“,先试验、后推广”的步骤进行。在发展项目中验证确实对该园区已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再考虑逐步推开,向周边辐射扩散,不能搞一哄而上,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4武威市部级农业科学园建设的主管者要有明确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