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论文范例6篇

测量论文

测量论文范文1

近年来,“学科能力”这一论题受到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与此有关的教学实践和研讨也屡见报道,“能力”成为人们沟通教学与考试测量的焦点。然而,当我们再次谈到这个论题时,就不得不首先跳出由这一论题所引发的诸多具体情况,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去考虑问题。这很有必要。事实上,迄今我们一直都在就事论事,对这一论题在整个教育领域里所占的位置和其自身内涵尚未认识清楚。换句话说,以往,我们更多的是注意到这个论题在教学和测量当中的操作问题,而忽视了它的理论价值和教育价值。

欲取得对当代学科能力的认识,我们应该先讨论一个与“能力”有关的问题。

从教育和考试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能力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能力的认识和要求也不同。

教育几乎是伴随人类文明同时产生的。蒙昧时代的教育尚未从人们的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其教育的内容和目的是在劳动实践中和各种部族、宗教仪式中使人们掌握劳动技能和生活规范。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1]由于面对严竣的自然环境和低下的生产水平,氏族公社的教育行为对能力的要求,只能是取得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当然,一些带有精神文化特点的教育内容,如口耳相授的族史、神话传说等,其中隐约地含有对人类自身历史的认识成份,但其目的也是为了在精神上取得生存之信念。史载“三岁一考功,三考黜陟,远近众功咸兴”[2]的状况;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贤与能”的衡量标准在于“功”,即在信念和生存能力上足以为首者。

对蒙昧时代教育的认识很重要,实际上它是人类整个教育意识的朴素起源,正因为它朴素到极至,因而它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教育的实质。试想,在此之后乃至我们当代的教育,又何尝不是为了提高人们生存、生活的能力呢?

自产生学校教育以来,教育的面貌为之一变,人们对于能力的认识也大大地丰富了。

我国是较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据孟子说,夏朝就已经有学校,先秦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周代的学校教育。周代的学校有国学和乡学两种,这些学校都是教养贵胄子弟的场所。史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痒,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着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3]。又曰“师氏掌以一@②诏王。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4]。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如教之“六艺”、“六德”、“六行”等等。

这个时期,人们对所谓“能力”的认识与要求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

其一,在教育体系上有很强的科目意识,如“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这些科目从能力的角度看代表着人才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内容。科目的产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人才的能力构成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其二,对能力的要求有明确的层次划分。从“离经辨志”到“知类通达”,九年五个阶段,各有其能力要求的目标。“小成”阶段之前以“学”为主,也就是以知识的积累为主要教育内容,但其间随着知识的逐渐增加而不断加强对“识”的要求。所谓“识”就是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在一定知识基础之上的辨别事物的能力,约束自己并指导社会行为的能力。“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显然是能力要求的最高层次,在这个层次中对所谓“学”的要求是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而贯通,强调了知识的整体性和其结构功能,这就绝非是死记硬背获得的大量零散知识,而是运用知识内部的联系而重新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思维能力在其中起了决定的作用。“识”的要求是要识别各种社会现象,以明确的社会意识立身行世。

其三,在能力要求的不同层次上,都有鲜明的经世致用的意识,所谓“辨志”、“乐群”、“亲师”、“取友”、“强力而不返”,都代表了一种反映价值取向的社会交际能力和生活能力。

由此可见,当时的官学非常重视对于能力的培养,始终没有把传授知识做为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而是把获得各种专门知识做为一种认识社会事物,参与社会活动的门径。如果用“学”与“识”来概括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那么就应该认为,通过“学”提供一种认识基础。“学”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文明的具体内容,“识”则反映了对这一历史时期文化、文明的理解、阐释、运用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识”的要求是认识与吸收,批判与改造,继承与发展的问题。没有“识”,“学”便成了毫无生机的东西。

这一点,在当时的私学中表现得也很突出,史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5],这是指“学”的方面。又说:“孔子以四教:义、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6],这是指“识”的方面。可见,孔子是通过对诗、书、礼、乐的教育达到义、行、忠、信的目的,也就是他的能力要求。这便使儒家学派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找到了一条认识现实事物的途径,儒学之所以获得显赫的地位,关键在于其“识”的内容得到了社会承认。当时的其它学派的接受传播也都带有这个显著特点。

早期的古希腊教育也认为“教育主要是一种实际的事物……是道德性和社会性的”[7],“只有当我们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好象是奉公守法的君王,训练他们从我们手中接过由同样原则支配的职责的时候,我们才能任其自由发展”[8]。在这里,教育同样被认为是获取生存、生活能力的一种途径,有什么样的教育,通过何种知识培养人,就会造成什么样的人才,即“一个人开始所受教育的方向将决定他未来的生活”[9]。教育如果不把知识的传授和对人的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不把锤炼人们的认识能力做为其根本目的,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早期人类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人的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由于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的限制,还未能在能力培养中注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也就是说,人们注意到了应该怎样去生活,但是对为什么这样生活,生活本身究竟是什么这类问题还缺乏认识。人们创造了历史,但对于历史意味着什么,还要从人们已创造的历史当中去体味。历史编纂学的产生与发展为人们了解自身的历史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料,也为人类的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和新的课题。

我国是治史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以史为鉴的观念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的史学还没有从巫祝神学当中分离出来,史学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秦汉之后以至整个封建社会,我国的历史编纂绵延不绝,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与此相随,重视历史教育也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

秦朝的以吏为师,不足为训。两汉时期经史未分,但将《春秋》、《左传》、《谷梁》、《公羊》的学术做为国家教育。私学乃至察举的内容,显然体现了“史”的地位,由于当时是从解经的角度治学,因而历史的教育功能没有显示出来,“史、汉”之后,我国历史编纂学终于崛起而一发不可收拾,在史职圣神责任的驱使下,各类史籍纷纷问世,其巨大成就如灿烂的星空,昭示着丰厚的华夏文明,也体悟着悠远的历史意识。史学的教育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史识”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

秦汉时期是移风易俗的时代,帝王和朝廷官员们做了一些文化重建工作,这与动乱后必然有一段收拾文明的阶段有关。人称:“前汉重师法,后汉重家法;先有师法,而后能成一家之言。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其流也。师法家法所以分者,如《易》有施。孟、梁丘之学,是师法。施家有张、彭之学;孟有翟、孟、白之学;梁丘有士孙、邓、衡之学,是家法。家法从师法分出,而施、孟、梁丘之师法,又从田王孙一师分出者。”[10]当时的教育与选才皆从师法家法而出,但这时的经学传授已然不仅仅是为了收拾典籍,而是人们对历史见解的一种反映。史载:“西京博,但以名流为之,无选试之法,中兴以来,始试而后用,盖欲其为人之师范,则不容不先试其能否也”[11]。另(太和四年)诏曰:“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生进趣,不由典谟。岂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12]显然,那时对于试图习经谋官者来说,仅诵经文、释经义已被认为是“浮华不务道本”,而将经义融于德行者,方可牧民。所谓“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反映了人们从被动地皓首穷经到把经义做为历史文明,从中汲取“德”或“政”的营养,为现实所用的转变,而如何去汲取,如何施德政于民,则反映了一个人历史见识或者说能力。

魏晋以降,务实之风日开,史学作为正统文献而成为人们论学选才的重要内容。隋“仁寿三年七月,诏令州县,搜扬贤哲,皆取明知古今,通识治乱,究政教之本,达礼乐之源者,不限多少,不得不举”[13],唐初秀才科即重史籍,史载“三史皆通者奖擢之”[14]。

科举以来,特重史识,朝廷也将史识作为评价入试者的标准,所谓“历代史书,皆记当时善恶,系以褒贬,垂裕劝戒,其司马迁史记、班固、范煜两汉书,音义详明,惩恶劝善,亚于六经,堪为世教,国子学有文史直者,宏文馆宏文生,并试以史记两汉书三国志,……每史问大义一百条,策三道,义通七,策通二以上为及第……其三史皆通者,请录奏闻,特加奖擢”[15]。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史为试和以经为试有重大区别,以经为试大抵是代圣人立言,较少创作,充其量是在发挥其师承。而以史入试则不然,它不苛求转述史籍之内容,重在阐其“大意”,重在古今之通变。这和我们当今所说“能力要求”已相当接近,所不同者,仅为用什么指导思想去认识古今之通变。

近代以来,人们日益注重将教育测量与学科能力要求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历史的研究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途径,以1934年会考试题一例看:“自机械发明,工业发达之后,社会渐呈“工人失业”及“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之现象,其故安在?试言大略”[16]。此题显然是试图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分析社会现状,它完全符合测量的要求和史学认识的特点。

时至今日,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集中在如何启发和测量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台湾周梁楷先生认为:“历史教学及测验目标,除了‘历史知识’的层面,还应该培养学生具备下列几项认知的能力:(1)基本的历史思考(historicalthinking)能力,包括有分析的、推证的、综合的和判读史料的能力。(2)初步的历史方法(historicalmethod)。包括使用图书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和知识。(3)了解历史学(historiography)的本质。包括史学的意义、史学史,以及如何理解或感受历史的情境。”[17]。

由是观之,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认识是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的。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认识:

1.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认识是随着史学自身的发展而发展的。这其中,在史学成为一种教育目的之后,人们才有意识地去探索所谓“能力”问题。

2.最初人们希望了解或阐释自身的历史是为了获得一种生存能力、社会生活能力,就我国的情况而言,中唐以后由于历史编纂学的发展和史学史的研究,认识和阐释历史逐渐成为人们认识社会的一种方法,但取得生存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这种朴素内核仍被容在其中。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科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真正成为人类认识自身历史的武器,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绝非凭空产生,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科学的总结。我们今天讨论“能力”问题,不能仅仅从理论出发,而要去研究人们对“能力”认识的历史过程,这样,才能揭示“能力”问题的教育含义和历史、现实的含义。

3.“能力”既是一个历史范畴,既反映了不同时期人类对自身历史认识、阐释的程度,那么,它的教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能够很自然地溶入我们对历史的叙述当中去。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能够指导我们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进行科学概括,也就是说,如同历史一样,它不是一个即可以这样讲,又可以那样讲的东西,它是有客观标准的。

4.当代史学研究的多样化趋势,为我们加深对“能力”的认识,扩大我们视野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本人认为,史学的意义和感受历史的情境是我们当代人类体味自身历史的主要观念,也是从中提炼学科能力的一个研究课题。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能力是什么”这个问题了。它基本上应包括这样几个含义:历史学科的能力是我们要求人们所能达到的对历史认识的某种水准;能力应表现为知识的、理论的、方法的内容;能力的主要意义在它的教育功能,其次,它是可以被测量的;历史是发展的,能力要求也是发展的,不断加强对能力教育和测量的力度,反映了能力自身的特性。

二、历史学科的能力测量

谈到测量,我们应主要理解测量的目标以及这些测量目标之间的关系。

测量的目标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能力要求。新修订的《考试说明》对能力要求的表述是这样的:

(一)再认、再现历史知识

1.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2.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

(二)材料处理

3.阅读理解历史材料。

4.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得有效信息。

5.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三)历史阐释

6.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

7.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8.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四)文字表达

9.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

这个测量目标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我们对能力要求的认识程度,和以往不同,这次对能力要求的内容首次进行了分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九项能力要求被切割成四个类别,即“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历史阐释”、“文字表达”。分类说明了什么?首先,它告诉人们从哪几个方面去进行测量,也就是明确了测量的范围,这个“范围”,大致上是从前述能力因素分析而来,只不过把带有理论意义的东西转化为可以操作的测量目标的类别。

在测量上,对这四类的要求也有区别,区别的依据主要是知识、方法和思维含量。

第一类,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含有两条。这两条概括了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知识含量高,所以它在测量上的要求是准确。所谓“再认、再现”,就是要准确地反映史实原貌。之所以把这类分为两个具体目标,是因第一条比于第二条来说是更为基础的东西,第二条是根据第一条的内容被人为地概括出来的东西,比较系统,但仍属于反映历史原貌的内容,它只要求准确地再认、再现,不要求发挥和阐释。请注意,对于知识的测量要求和如何获得再认、再现的知识显然是两回事,不能认为考的是死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就可以完全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获得,这是一个误区。事实上,在测量方法上,死的知识是被包容在活的问题当中的。也就是说它与其它几类的测量内容是一个整体,不会截然分开,这在后面还要谈到。

第二类,材料处理。在测量当中材料的概念是:它是指在题目当中出现的所有历史材料,这些材料是为回答问题而布置的。因此,对于材料处理的要求是有效。所谓“有效”,是指:其一,对于回答具体问题来说是有效的;其二,对于联系所学基础知识是有效的;其三,对于说明、论证是有效的。因此,材料在答题当中不仅仅是被引用、转述、复述的对象,而是用来理解并说明问题的。概括起来,“有效”有两个含义:材料中信息的获取是有效的;对于有效信息的利用是有效的。请注意两个有效所使用的限制词,前一个有效用了“最大限度”,是指要穷尽材料中的有效内容,不能用一两条有效内容去代替其它内容,这样只会导致说明不清、论证不周。“充分”是指对于有效信息不能只求罗列,而要求展示有效信息在回答问题当中的作用和意义。要针对所回答的问题,把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溶为一体,进行透彻的说明、论证,实现其材料价值,这才是“充分”。材料处理综合性较强,知识、方法、思维含量都比较高,用“有效”去概括是合适的。从能力型考试的要求来说,我们更注重后一个“有效”。

第三类,“历史阐释”。其主要特征是思维。这里先声明一点,说历史阐释的主要特征是思维,并不是说其它类不需要思维,或者说思维不重要,这里所说的思维,是指这一类能够比较典型地反映历史学科的思维特点,同时亦可统帅其它类的思维。从测量的角度来说,对于这种理论、方法、系统知识含量最高的测量目标,首先要有一个程度的要求。此类范围中含有三条具体目标,相对而言,对于“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要求程度应该是准确、合理、周到,也就是说,这一项虽然知识要求容量很大,但在测量上伸缩性并不大,它基本上是要求人们将历史知识按特定要求进行本质的、系统的整理,更多的是根据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初级历史思维的能力。因此,要求其准确、合理、周到是符合这一条目标的具体情况的。“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一条要比上一条的思维力度高一些,且带有明显的学科思维特点,因此,对它的测量要求是客观性。所谓“客观性”就是要求做到对历史事件、人物或观点的分析、评价要与历史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性特征相结合,揭示那些历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意义。客观性思维最能体现历史感,它是历史的形象思维和理论思维的结合点,带有较强的情感意识和情景意识,是走向辩证思维的唯一阶梯,抓住这一能力目标至关重要。从我们以往的教育学和测量的情况来看,这一能力目标是一个弱项,一则很多人不知道怎样把历史事物放在它所产生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二则以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做为出发点,用后人的认识去苛求前人。上述做法的结果是,人们实际上对历史事件本身尚不甚了解就去妄加品评。做为教师,那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做为学生则是似懂非懂,学的不是真正的历史。说到底,这是个学风问题,危害最大,必须扭转。此类范围最后一个测量目标: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对历史思维的最高要求,因此它强调的是理论性。如果说在上一个测量目标当中也含有一些理论内容的话,那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比如要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分析入手去考察社会制度,去评价人们的社会地位。要从社会经济生活入手去分析当时的社会意识或观点等等。相对来说是静态的。但在这一条目里,理论性的要求就是系统的、深入的、动态的,它除了要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考察之外,要着重分析事物本质和它的历史倾向。我们在上节中讲过,历史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转化过程,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这种转化的历史倾向,从而深刻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总之,强调理论性,就是要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具有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思维特点。当然,我们不能要求考生去做大学问,做大文章,因此,在此条目之前冠之以“初步”的限制。“初步”的含义是:其一,基本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是正确的;其二,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与理论分析是有内在联系的,有系统的;其三,其论述具有认识意义。要防止把“初步”的含义理解为仅仅懂得理论条条的做法。对号入座的做法,也就是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仅仅当做纯知识来传授,要化为精神和灵魂,这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考试能力要求的原则。这里顺便说一句,不能因为存在考试,我们的教育就一定是应试教育。考试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形式,和素质教育并非一定矛盾。当前我们之所以在能力要求上下很大工夫,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和选拔考试的结合,使考试这种形式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

第四类,文字表达。作为历史学科的文字表达与其它文科科目文字表达的要求不一样,它应该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它要求语言准确。这一点和其它科目的要求共性多一点,不过,历史学科要注重这其中的概念表述的准确、史实表述的准确和说明论证表述的准确。其次,要求逻辑严谨。这里,逻辑不是指行文作章的结构,而是指所述内容的内在关系。概括来说,它应该是有序的而非罗列的;还应该是完整的而非残缺的;又应该是主旨明确的而非含混的。第三,史论结合。这要求在表达上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基础,又要适量的史实作为支持,史论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不能自相矛盾。这里需要说明,我们不会要求学生去做纯理论的论述,而是希望一种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对史实的科学分析,要把观点溶入这种分析当中去,并非一定要出现什么完整的理论阐述或理论字眼。“史论结合”做为比较典型的反映历史学科文字表达的形式,在考试测量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并不为过,再说,这一要求在题目中会有程度和范围的限制,只要理解了这一要求的基本含义,考生是能够做到的。

以上对能力要求的四个类别范围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需要指出的是,对能力要求进行分类,其目的是基于教学者的理解和命题的操作,并不是表示在命题中以类区分试题的测试功能,比如“材料处理”就一定针对材料解析题。事实上,这四个类别构成了能力要求的整体。在试卷中,一种题型或一道题目往往含盖了两个以上或全部类别的能力要求。从测量的要求上说,题目含盖能力要求多,总比含盖少有更好的测试效果。当然,有时一张卷子需要有某些题目进行非常单一的能力测试,但这绝不是整张试卷的要求,我们最好不要把能力要求的类别条目和题型对号入座,这样会事倍功半,而需要把能力要求融会贯通起来做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注释:

[1]《礼记·礼运》。

[2]《史记·五帝本纪》。

[3]《礼记·学记》。

[4]《礼记·地官司徒》。

[5][6]《史记·孔子世家》。

[7][8][9]《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10]皮锡瑞:《经学历史》。

[11]《文献通考》卷40《学校一》。

[12]《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13]《册府元龟》卷645《科目》。

[14]《文献通考》卷29《选举考二·举士序》。

[15]《唐会要》卷76《三传附三史》。

[16]《安徽教育半月刊》第66期。

[17](台湾)《清华历史教学》创刊号。

字库未存字注释:

测量论文范文2

【关键词】生脉;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生脉散”之方名首载于金元时期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1186年),定型于《内外伤辨惑论》,完善于《医方考》[1,2]。《医学启源》中记载,该方由人参、麦冬、北五味子组成。主治热伤元气、阴液亏耗的气阴两虚症。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生脉散也研制为一些现代新剂型,其组方也发生了改变。例如,由红参替代人参,和麦冬、五味子组成生脉注射液[3];去掉五味子,仅以人参和麦冬组成的参麦注射液等[4]。各种剂型的涌现对生脉制剂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生脉饮在药典中并无含量测定项[3,5]。因此笔者对近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追踪、整理和分类,希望有助于生脉制剂的研究与质量标准控制,特别是含量测定的提高和完善。现将生脉制剂的含量测定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1高效液相色谱法

1.1人参皂苷类李杰等[6]采用HPLC法测定了生脉饮中人参皂苷Rb1、Rb2、Re的含量。方法:采用LC-4A高效液相色谱仪,YWG-C18(5μm,4.6mm×250m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72∶28),流速0.8ml·min-1,柱温47℃。

1.2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李章万等[7]考虑人参皂苷及其水解产物均无特征紫外吸收,常规方法在灵敏度或分离度等方面都不尽人意,采用3,5-二硝基苯甲酰氯为衍生化剂,反相HPLC法对生脉注射液中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用3,5-二硝基苯甲酰氯(3,5-DNB)为衍生化剂、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红参和生脉注射液中人参二醇及人参三醇的含量。以C18硅烷键合相为填料,甲醇-水(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1.3五味子醇甲欧金梅,韦向红等[8,9]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脉饮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色谱柱为十八烷基键和硅胶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13∶7),检测波长250nm,柱温30℃(或室温),流速1.0(或0.6)ml·min-1。

刘钰等[10]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脉颗粒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方法:选用LC-10AT高效液相色谱仪,HypersilbdsC18(5μm,4.6mm×250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2∶38),检测波长为254nm。

陈平等[11]建立了屏风生脉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InertsilODS-3(5μm,4.6mm×1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45∶55),检测波长250nm,柱温25℃,流速1.0ml·min-1。

吴晓凤等[12]测定了生脉饮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样品减压蒸干,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提取液过滤,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后,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PHENOMENEXC18色谱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乙腈-甲醇-水(15∶15∶10),柱温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

1.4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杨滋渊等[13]采用HPLC法测定了生脉胶囊中五味子甲素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C18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252nm。

杨琼芳等[14]采用HPLC法测定了生脉袋泡茶中五味子甲素的含量。色谱柱为ShimPack-ODSC18柱(5μm,4.6mm×1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76∶24),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流速1.0ml·min-1。

张新奎等[15]采用HPLC法测定了生脉饮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色谱柱为十八烷基键和硅胶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13∶7),检测波长254nm,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1。

1.5综合类夏晶等[16]

建立了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红参、麦冬、五味子)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和五味子醇甲4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Waters510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WaterssymmetryshieldTMRP18(5μm,4.6mm×250mm),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03nm。

胡晓斌等[17]采用HPLC测定生脉胶囊中五味子甲素、乙素的含量,以控制成品的质量。方法:采用Shim-packODS色谱柱,柱温25℃,甲醇-水(78∶2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并建立了生脉胶囊中人参皂苷Rg1、Re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样品超声提取,采用LC-10AT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vp紫外检测器,Shim-packODS色谱柱,柱温40℃,乙腈-0.05%磷酸(22∶78)为流动相,流速1.2ml·min-1,检测波长203nm[18]。

何海冰等[19]采用ODSC18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88∶1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04nm,柱温30℃,对生脉粉针剂中的薯蓣皂苷元进行含量测定。同时对五味子醇甲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20]。采用HiQSilC18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

2分光光度法

何海冰等[20]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生脉粉针剂中总木脂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检测波长254nm。

张梅等[21]将样品经大孔树脂净化、显色剂的选择性显色后,使用UV-210A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正交函数分光光度法使得麦冬和五味子对人参总皂苷测定的影响基本消除,测定了生脉注射液中人参总皂苷含量。

3薄层扫描法

彭勃等[22]认为人参为生脉饮口服液中君药,故应以人参为定量对象,但因复方制剂生脉饮在制成水剂时其内部成分发生了变化,人参皂苷Rb1、Rb2、Rf、Rd、Re均已消失,而Rg1、Rh1的含量比单昧人参中明显增高,在生脉饮口服液中Rg1、Rg2、Rh1、Rf为人参皂苷中的主要皂苷,所以该实验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生脉饮口服液中人参苷Rg2的含量,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方法:CS-910型薄层扫描仪,薄层板为0.3%CMC-Na的硅胶G板(20cm×20cm×0.4mm)105℃活化30min,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水(65∶3∶10)10℃以下放置和下层溶液为好,人参皂苷Rg2为对照品,λs=525nm,λR=700nm。

4小结

综上所述,生脉制剂的含量测定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指标包括人参(红参或党参)中的皂苷类成分;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麦冬中的薯蓣皂苷元等,均取得较好效果并能有效控制制剂质量,而对大类成分研究较少。鉴于此,笔者认为《中国药典》生脉饮制剂可以考虑增加含量测定项以更有效地控制制剂质量。目前,国内外正积极开发研制其复合物、新制剂,通过提高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特别是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对增强疗效,扩大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云.生脉散源流、衍化及应用[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5):320.

[2]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16.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24.

[4]张群智.古方生脉散现代应用探讨[J].中成药,2001,23(4):286.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36.

[6]李杰,徐兴,韩振明.HPLC法测定生脉饮中的人参皂苷[J].山东医药工业,2002,21(3):19.

[7]李章万,徐秀荣,冯春琼,等.高效液相色谱衍生化法测定红参及生脉注射液中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的含量[J].华西药学杂志,1999,14(4):271.

[8]欧金梅,罗捷华.HPLC测定生脉饮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25(1):33.

[9]韦向红,唐敏玲.HPLC法测定生脉饮(党参方)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J].广西中医药,2005,28(4):57.

[10]刘钰,丁丽萍,李德公.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脉颗粒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J].药品检测,2003,12(8):39.

[11]陈平,蔡雄辉,张继良,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屏风生脉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8):478.

[12]吴晓凤,陈虹,赵志茹.HPLC法测定生脉饮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39.

测量论文范文3

由于小功率信号计量校准技术非常成熟,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都非常完善,测量不确定度也很小。相比小功率信号,大功率信号热效应显著、非线性特性显著,模型很难建立。大功率部件稳定性差,离散性大,直接校准非常困难,因此如何把大功率信号不失真地转化为标准的小功率信号,利用已建立的小功率计量标准开展精确量传就成为关键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研究和分析定向耦合器链路的温度特性、电性能特性。3.1定向耦合器功率-温度特性实验我们利用功率计、定向耦合器、大功率负载、功率放大器、非接触温度测量仪等构建了一套简单的功率-温度特性实验系统。给系统加不同的功率,在此功率下稳定一段时间,监测定向耦合器输入端、耦合端、输出端和负载输入端附件的温度。实验数据见表2。从实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整个链路施加功率时,定向耦合器整体发热量很小,温升变化(21℃~26℃),温度变化很小;2)系统选用的27000(同轴)500W定向耦合器,在常温下,链路承受功率小于50W时,链路上各监测点的温度都变化不大,在5min内都达到了温度平衡状态;3)链路功率大于50W时,链路上定向耦合器各监测点的温度变化不大,但负载检测点温度变化较大,需要15min才能达到热平衡;4)链路上热量主要集中在负载部位,负载的材料的热导率很高,导热效果很好,但对邻近的定向耦合器输出端口温度影响很小,因此定向耦合器的小功率和大功率状态下的温度比较稳定。3.2定向耦合器电性能-温度特性实验根据定向耦合器功率-温度特性实验中,系统加不同功率功率后稳定的温度,我们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定向耦合器、大功率负载、温箱等构建了一套简单的电特性-温度特性实验系统,进行环境模拟实验,实验的温度箱设置温度按照上面的大功率实验获取的链路温度来设定,实验温度变化间隔一般小于5℃,以获取大功率计量校准链路温度变化对电参数特性的影响,测量耦合度和驻波比等性能来评估系统。校准矢量网络分析仪,把待测定向耦合器连接大功率负载放入温箱,温箱外的矢量网络分析仪通过长电缆连接到被测件的输入端和耦合端。根据功率-温度特性实验中定向耦合器温度变化,设置温箱温度22℃和26℃,在此温度下稳定15min,监测定向耦合器耦合端驻波、输入端驻波和耦合度的变化。实验数据如图3至图5所示。下面进行大功率负载温度实验,把待测大功率负载放入温箱,温箱外的矢量网络分析仪通过长电缆连接到被测件的输入端。根据功率-温度特性实验中大功率负载的温度变化,设置温箱温度22℃~60℃,监大功率负载输入端驻波的变化。实验数据图6所示。定向耦合器电性能-温度特性实验可知,大功率校准系统具有链路发热量小,热分布均匀,后级大功率负载产生的热量对定向耦合器耦合度基本不产生影响,电性能都最接近常温下的小功率状态。因此常温小功率状态下的校准数据在大功率状态下仍然准确、有效。

2控制软件工作原理

测量控制使用软件负反馈方法对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进行定标,具体实现方法为设置信号源CW模式、频率和输出幅度。根据具体标定功率设置合适的系统耦合度(包括定向耦合器耦合度+程控衰减器B的衰减量+钢电缆插损,统一整体标定),设置程控衰减器A控制功率放大器输入功率。程控衰减器的设置原则是使标准功率计F1109和M1110测量功率在最佳测量范围,即(0~+10)dBm。打开信号源输出,软件系统测量到输出功率,并与标定功率取差,将该差值作为信号源的幅度变化量,进入循环,跳出循环的条件是该差值绝对值小于等于0.02dB。在给信号源幅度重新赋值之前,判断将要赋的值,若过大,启动保护程序,跳出循环,若合适,则继续,直到跳出循环完成设置。此时读出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通过类似步骤,即可完成功率放大器额定功率、增益、1dB压缩点输出功率和最大功率等下面的校准,大功率计量校准软件框图如图7所示。

3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测量论文范文4

关键词P2P;流量识别;测量;加密;流量管理

引言

P2P(PeertoPeer)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网络应用,它的出现开启了网络边缘未使用的资源。当前随着硬件价格的不断下降,作为客户端的PC机已经具有相当大的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然而这些资源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闲置状态。比如在当前Internet中流行的C/S配置模式中,用户的PC机仅仅是被作为一个显示网页的工具。而P2P体系结构则可以使用这些PC机分担网络中心的任务。上百万个Internet用户组合得到的处理能力将远远高于任何一个中心服务器的处理能力。除此以外,P2P体系结构还具有开放性、可扩展性强等特点。所有这些使得P2P应用在短短几年时间有了飞速的发展,其体系结构也经历了由集中式服务器(Napster)到纯分散式文件共享系统(Gnutella),再到部分分散式结构(KazaA);由使用固定端口到使用动态端口进行数据传输;由使用独特端口到与其他应用合用端口(如使用Web应用的80端口等);由明文传输到进行数据加密传输等变化过程。

研究表明,尽管受版权等问题的困扰,当前P2P应用仍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且变得越来越隐蔽[3]。P2P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丰富了网络中的应用形式,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问题。如:P2P文件共享过程中的版权问题;P2P应用大量占用网络带宽的问题;以及P2P的流量模式对传统网络设计带来的挑战等,其中后者尤为网络设计、管理人员所关注。我们知道,在Web应用流量占网络流量主体时,由于Web流量的高度非对称性(用户链路的下行流量要远远高于其上行流量),大部分用户接入方式如ADSL、Cablemodem等都设计为下行带宽远高于上行带宽。而在P2P应用中,由于所有主机都是对等的,因此其流量具有很大的对称性。研究表明,P2P应用与Web应用上行流量与下行流量的比率分别为1:1.25和1:7,两者差别将近6倍[5]。因此上述设计理念在当前P2P流量占主体的网络状况下已经不再适应。

由此可见,P2P应用对网络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对于一些ISP而言,文件共享流量约占其总流量的60%,另外企业网络中大量出现的P2P流也会极大地影响网络性能。因此无论从ISP的角度还是从企业网络管理人员的角度,都希望能够将P2P流量有效的识别出来,从而便于网络的规划与管理。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可以限定P2P流量不超过某个阈值,从而能够为其他重要的应用提供一定程度上的QoS保证;或者为了网络管理的需要,直接在内部将P2P流量过滤掉。而对于ISP而言,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服务进行控制以及对用户进行管理等。但是当前识别P2P的一个主要挑战就是以一种可扩展的方式识别出P2P流量,同时不要求对所有的分组进行深层分组检查(DPI,deeppacketinspection)。

文章后面部分按照下述方式组织:第一部分概述了P2P流量识别技术;第二部分详细综述了当前几种常用的P2P流量识别技术;第三部分对P2P流量识别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1P2P流量识别技术概述

为了控制网络P2P应用对带宽的大量占用,必须首先对P2P流量进行有效地监控,它涉及到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流量采集、流量识别以及流量控制。在其中,流量的采集与其他网络监测方式采用的技术完全一致,流量控制则取决不同的网络管理策略,由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设置,例如进行P2P流量限制或者完全过滤P2P流量等。因此,这里的关键部分是流量的识别操作。根据实现思想不同,可以将它分为多种类型,如基于分组分析、基于流分析等。其实现方式直接关系到整个监控系统的实现效率以及系统的可用性。

P2P应用从最初的采用固定端口发展到使用可变端口甚至使用其他应用的端口进行数据传输,在传输的具体内容方面也从使用明文传输发展到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因此对P2P流量进行识别的技术也随之经历了相应的变化过程。本文中我们主要针对四种典型的识别方法进行讨论,包括端口识别法、应用层特征识别法、流量模式识别法以及连接模式识别法。对于这几种技术,我们将在第二节中进行详细的讨论。

2典型P2P流量识别技术

2.1端口识别法

在P2P应用兴起的早期,大多数应用使用的都是固定端口,例如,Gnutella使用6346-6347端口,BitTorrent使用6881-6889端口等。在这种情况下,对其流量的识别方式与识别普通应用分组的方式完全相同:在需要监测的网络中被动收集分组,然后检查分组的运输层首部信息,如果端口号与某些特定的端口号匹配,则说明该分组即为P2P流量分组,可以按照预设的动作对其进行处理。这种识别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易行,它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分组处理即可得出结论。在P2P应用出现的初期它显得十分简单有效,但是随着P2P技术的发展,该方法逐渐变得不再适用,因此后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方案。

2.2应用层特征识别法

与第一代使用固定端口进行数据传输的P2P应用不同,当前许多P2P应用都能够通过使用随机端口来掩盖其存在,有些甚至可以使用HTTP,SMTP等一些协议使用的熟知端口,这增加了识别P2P流量的难度:简单的通过分析分组首部的端口信息已经无法识别出这类应用的存在。

但是,每种应用的分组中都携带有特定的报文信息,例如,HTTP协议报文中会出现GET,PUT,POST等报文字样。与之相类似,在各种P2P应用协议中也具有类似的信息。因此,人们提出了通过检查分组内部携带的负载信息进行分组识别的方法。文献[2]提出了一种利用应用层特征的方式对P2P流量进行识别。在[2]中,作者首先对5种常见的P2P协议(KaZaA,Gnutella,eDonkey,DirectConnect以及BitTorrent)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取出其特征信息,然后根据特征信息对收集到的分组进行模式匹配操作,从而判断出该分组是否属于某一类P2P应用分组。例如,Gnutella的连接建立报文具有下述格式

GNUTELLACONNECT/<protocolversionstring>\n\n

而应答报文格式如下

GNUTELLAOK\n\n

根据这些以及其他类似特征,即可判定相应报文是否为P2P应用报文,并由此确定某个流是否为P2P流。

[2]中的实际测量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该方法能够以低于5%的错误概率对分组进行识别。

与第一种方法相比,上述方法能够识别出使用可变端口的P2P流量(这正是当前P2P应用发展的一个趋势),提高了其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在同样情况下,用户数据特征识别法识别出的P2P流量是仅仅采用端口进行识别的方法得到结果的3倍[2]。但是分析不难发现,这一方法存在下述一些问题:

只能针对已知数据格式的P2P应用进行识别,这使得每出现一种新的P2P应用,就需要修改上述实现,因而造成其扩展性不好;

对用户数据的检查不符合Internet的基本原则,并且由于诸如法律、个人隐私等原因,检查用户数据在许多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的;

由于需要对分组内部数据进行全面的检查分析,使得其实现效率不是很高;

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P2P应用开始以密文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面对这种情况用户数据识别方式则完全是无能为力。上述种种原因导致用户数据识别方法的通用性十分有限,而且,随着P2P技术的发展,这种识别方法也会与通过固定端口进行识别的方法相类似,逐渐不适应实际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找到其他方法对P2P流进行较为精确的识别。

分析端口识别法和应用层特征识别法可以发现,尽管两者的实现机理完全不同,但是其基本思想均是基于P2P应用的一些外在特征,并且这些外在特征是可以隐藏的,一旦出现上述情况,这些识别方法就不再适用。而且,上述两种方法只能识别已知P2P协议的流量,一旦出现一种新的P2P应用,必须修改上述识别方法才能对其进行识别,这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范围。因此,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分析P2P应用与其他一些诸如Web等应用的根本区别,然后利用这些本质特征对其进行识别。下述两种方法就分别从P2P应用的流量特征以及P2P网络的连接模式特征着手对其进行了分析。

2.3流量模式识别法

这是在Caspian路由器中实现的一种功能,该路由器记录经过它的每条流的信息,因此可以实现基于流的流量识别和控制功能,以一种新的方式对P2P流量进行识别和控制。并且,如前所述,这一解决方案是基于P2P流的内在特征的,避免了前面两种识别方法中的一些问题。

表1几种比较常见IP服务的流量特征

服务持续时间平均速率传输字节数

HTTP短高中-高

VPN长低高

Games长低高

Streaming长中高

Telnet长低中

Fileshare/P2P长中-高高

上表1描述了几种不同的应用对应的流量特征[4],由此可以看出,P2P应用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平均速率较高以及总的传输字节数高。这与文件传输如FTP等应用有些类似,但是该类应用可以很方便的通过端口号识别出来,而且由于这些应用与用户的交互性不如Web、视频等应用高,因此出现一定的误判导致对它们的流量限制不会造成大的问题。

另外,根据流所包含的字节数,可以很容易将普通Web流量同P2P文件共享流量区分开。下图描述了两者对应的字节流量区别[4]。

图1Web与P2P应用的流量特征

可见,通过分析不同应用的流量模式,可以实现识别P2P流量的目的。而且这一方法不需要对分组内部用户数据进行检查,因此不受数据是否加密的限制,扩大了其适用范围。但是,由于需要记录每条流的信息,这种方法对内存空间以及处理速度都提出了比较大的要求。

2.4连接模式识别法

[1]中提出了一种在传输层识别P2P流量的方法,它仅仅统计用户分组的首部信息,而不涉及具体数据。因此一方面克服了前述方法对加密数据无法识别的问题,同时又不涉及用户的具体数据,符合Internet体系结构中的端到端原则。其基本思想是:基于观察源和目的IP地址的连接模式。一些模式是P2P所独有的,因此可以由此直接将P2P流量识别出来;另外一些模式由P2P和其它少数应用所共有,这时可以根据对应IP地址的流历史以及其它特征来减少误判概率。

在这种思想的具体实现中,ThomasKaragiannis等给出了两种启发式方法:(1)识别出那些同时使用TCP和UDP进行数据传输的源-目的IP地址对。研究表明,大约2/3的P2P协议同时使用TCP和UDP协议,而其他应用中同时使用两种协议的仅仅包括NetBIOS、游戏、视频等少数应用[1]。因此,如果一个源-目的IP地址对同时使用TCP和UDP作为传输协议,那么可以认为在这一地址对之间的流除一些已知的应用外(对于这些应用可以根据它们的特征将其排除),很有可能就是P2P流,可以将它们加入到候选P2P流的队列中;(2)基于监测{IP,端口}对的连接模式。这一方法的基本依据为:当一个新的主机A加入P2P系统后,它将通过superpeer广播其IP地址以及接受连接的端口号port。其他主机收到后利用这一信息与主机A建立连接。这样,对端口port而言,与其建立连接的IP地址数目就等于与其建立连接的不同端口数目(因为不同主机选择同一端口与主机A建立连接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其他一些应用如Web,一个主机通常使用多个端口并行接收对象,这样建立连接的IP地址数目将远小于端口数目。但是另外一些应用,如mail、DNS等,也具有类似的属性,因此使用这种方法在实际识别过程中需要将它们区分出来。

3难点问题与研究路线

由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流量的识别过程本质上就是根据流量或其中分组的基本特性,进行模式识别的过程,考虑不同的特性可以设计出不同的识别方法,其实现的性能以及算法的通用性也会有很大不同。

当前P2P流量识别的难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Internet链路带宽的不断增长;(2)数据加密、隐藏等技术在P2P中的应用。前者导致网络中单位时间内数据以及流数目的增大,给数据的采集增加了困难,而后者又使得传统的端口、应用层特征等识别方法不再适用。

流量模式分析和连接模式分析两种方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避开了难点(2)带来的问题,但是它们的分析方法又略显粗糙。而且在这两种方法中,各种特征及其在识别过程中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因子是由管理人员主观确定的,无法由程序根据识别过程中学习的信息自动进行调整。因此如何提取并有效利用P2P应用的流量及连接特征仍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可以将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中的一些技术引入识别过程中,综合运用小波变换、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对P2P流量特征进行发掘。

4结束语

当前,网络中P2P应用的数目不断增加,流量也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而且,分布式、加密、匿名P2P应用越来越成为主流[3]。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满足服务质量、网络规划、计费和审计等基本要求,必须对P2P流量进行有效的识别和监测。本文所描述的几种典型的P2P流量识别方法,分别针对P2P流量不同方面的特征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识别。但是,随着P2P技术的不断发展,上述识别方法仍需要相应的改进,包括挖掘P2P流量的深度特征,在识别系统中引入智能学习功能等。另外,在未来网络的发展过程中,应当考虑在网络体系结构设计引入这种流量识别监测机制,以便对网络中相关P2P流量进行实时、高效的监控。同时能够根据网络的运行状况以及用户设定的处理规则对其进行智能控制,从而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一个便利的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1ThomasKaragiannis,AndreBroido,MichalisFaloutsos,etal.,TransportLayerIdentificationofP2PTraffic[C],IMC’04,October2004

2SubhabrataSen,OliverSpatscheck,DongmeiWang,Accurate,ScalableIn-NetworkIdentificationofP2PTrafficUsingApplicationSignatures[C],WWW2004,May2004

3ThomasKaragiannis,etal.,IsP2Pdyingorjusthiding?[E],/outreach/papers/2004/p2p-dying/p2p-dying.pdf

4CASPIANNetworks,Identifying&ControllingP2PTraffic[E],/files/Apeiro_P2P.pdf

测量论文范文5

我国测量技术在机械制造中应用的问题

在机械制造领域,测量技术与机械技术、制造技术紧密相连,又相互制约,共同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基础。但是在我国,受到技术力量、测量设备等因素的影响,机械制造中应用测量技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测量技术应用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1)虽然我国古代已经初步应用测量技术以进行事物测量、提高生产力。但是,到了现代,我国社会发展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科学技术的开发,从而造成我国技术原创力不强,在测量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方面,未能很好地结合我国机械制造实际情况,创新应用测量技术,导致测量技术应用效率得不到提高;

(2)测量技术达到测量目的,是需要相应的配套测量设备支持的。但是,我国测量设备的研发工作明显慢于测量技术,很多机械制造企业应用较为先进的测量技术,但是却配备了不适宜、不配套的测量设备,这样,不仅不利于提高测量质量与效率,同时对抗提高测量设备的可靠性也是不利的;

(3)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有一些参数是需要技术人员应用专门的测量仪器与测量技术进行的,但我国在专业对象专业测量的研究上还有待提高,对于专业性与针对性较强的测量工作,还未找寻到专用的解决方案,这对提升测量技术在机械制造中应用效率具有制约作用,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提高重视。

测量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方法

测量技术在机械制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提高对测量技术的重视,不断创新技术应用观念与方法,以促进测量技术应用效率与质量的提高,进而为机械制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础。

(1)激光器测量技术。激光是受激辐射光放大的一种现象,它主要应用于切割、焊接、打孔、测量等方面。在机械制造领域中,技术人员利用正交偏振激光器所发射的激光来测量机械设备的相关参数,这种测量技术无论是在量程,还是在线性度、精准度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测量仪器与技术。应用激光器测量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甚至避免机械制造的误差,大幅度地提高精准度,保证机械制造的保质、高效进行。另外,激光传感器是在激光器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材料仪器,它可以事先无接触、远距离的测量,而且精度较高、抗干扰能力较强,被称为最精准的“测量尺”。

(2)纳米位移测量技术。纳米是长度的单位,纳米技术则是一种针对细微对象操作的高科技技术。在测量领域,技术人员利用纳米技术的性质,提出纳米位移测量技术,将测量对象深入到微观世界。这种测量技术主要是根据双频激光合成的波长来干涉条纹虚细分,从而实现位移测量,提高测量的精度。但是,在机械制造中应用纳米位移测量技术需要特定的被测环境,才能保证测量的有效进行,同时也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准性。另外,由于人们对纳米材料、纳米测量仪器等认识上存在不足,所以要想深入提升纳米位移测量技术的应用效率,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3)石英传感器测量技术。石英具有光学、力学、电学等特性,是一种很好的传感材料,因此,技术人员利用石英制成新型的石英传感器,以测量温度、压力、位移等参数。在机械制造中,由于石英传感器操作简单、测量精准度高等特点,技术人员也可以利用石英传感器测量技术对相关机械设备进行参数测量,从而提高测量质量,保证机械制造的水平。

测量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为何只用一只电压表测量

 

探究导ks5u.com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的实验是人教版物理3-1中的探究实验,教材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a、b、c ks5u.com、d四条不同的金属导体.在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三个因素方面,b、c、d跟a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物理论文,b与a ks5u.com长度不同;c与a横截面积不同,d与a材料不同. 由于四段导体是串联的,每段导体的电压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因此用电压表分别测量a、b、c、d两端的电压,由电压之比就得到ks5u.com电阻之比.

该实验与旧教材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相比,实验的重点不是测量待测导线的具体电阻值,而是运用比值法和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去探究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体现了新课程实验重在培养学生科学思想和探究能力的特色.然而物理论文,不少老师发现教材电路图是用一只电压表分别测量a、b、c ks5u.com、d电压的(图中用虚线表示的),为何不用四只相同的电压表同时测量电压(如图2)呢?是不是电路图画错了呢?为此,下面从实验的误差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

为便于分析,现将问题简化为比较用一只电压表分别测两只电阻丝的(如图3)电阻之比和用两只电压表测量两个电阻丝(如图4)电阻之比的误差.

为简化分析,先讨论电源内阻r=0的理想化的情形.设电源电动势为E,电阻丝a、b的电阻分别为Ra、Rb,图3中电压表的测量值分别为Ua、Ub,图4中电压表的测量值分别为、物理论文,电压表内阻为RV.

电阻丝a与电压表并联时,电阻,ks5u.com

电阻丝b与电压表并联时,电阻,

图3中 ,

整理得,即

图3中 ,

整理得,即

所以,在不考虑电源内阻的情况下物理论文,用一只电压表测得两只电阻丝的电阻之比比用两只电压表测得两只电阻丝的电阻之比的误差小.

在实际实验中,电源有内阻,还要接入滑动变阻器.假设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和电源内阻之和为R0,再来比较图3、图4两种测量结果的误差.

图3中 ,

整理得

图4中 ,

整理得,即

比较与的大小.因,无论为真、假分数物理论文,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知比更接近于1,所以用一只电压表测得两只电阻丝的电阻之比比用两只电压表测得两只电阻丝的电阻之比的误差小.

上述分析方法和结论同样适用于四个电阻丝接入电路的情形,只是计算较为繁琐而已.

可见,在探究导ks5u.com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的实验中,用一只电压表分别测量导体a、b、c、d的电压得到的电阻之比比用四只相同的电压表分别测量a、b、c、d两端的电压得到的电阻之比误差小,所以教材电路中将电压表的连线画成虚线是科学的和正确的.

参考文献

张维善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6

上一篇光学论文

下一篇检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