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员工作总结范例6篇

测量员工作总结

测量员工作总结范文1

工作总结

作为新入公司员工要从基层做起,先接触抄平放线工作。测量是工程的眼睛,作为小小的测量人员,我要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以数据说话的原则从事测量工作,对于陌生的环境,同事们都对我非常热情,我有什么测量方面的问题去请教领导及前辈们,他们都能热情的帮助我,交给我经验教导我技术,很快的我就适应了新环境,并积极的投身到项目建设的施工工作中。我总结了我这半年以来学到的东西,得到了至深的锻炼。现将切实工作总结如下:

记得过完年第一天扛着水准仪、三脚架、测量尺等进入隧道现场的时候,我心情特别忐忑,因为以前在学校只是照着老师给的测量步骤模仿着搞测量,仅仅是停留在皮毛层次上,没有丝毫经验可谈,在这一天我要放的是五零线,现在想想挺简单的,先以一个基准点为准,算出镜子视高,然后五零线位置标高是确定的,根据这两个数差值确定测量尺读数,然后在确定的读数刻度线上缠上红色胶带,然后以红色胶带为准一遍遍的放五零线就好了,现在回想一下还是挺简单的,但是当时脑子一片雾水,觉得全世界都要毁灭了,啥也不会,在此还是要感谢当时带着我的小师傅周工呢。以后的时间里还帮助同事做弹线工作,根据图纸以及相关轴线控制线等把二次结构线弹到楼板上,该工作虽然简单,但是要求工作人员要严谨细心,不能因为量大就忽视质量控制。

半年来总体来说还是收获颇多,首先明白了工地是项目部是一个团队,1+1绝对大于2的团队,在这里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团队意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任何一个人离开团队都不能单独存活;其次对于我这个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困难是不可以避免的,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憋着不闻不问,在年轻的时候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趁现在抓紧积累经验,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就可以了;自己不足之处:态度稍微懒散了,具体体现在白天做完工作晚上很少进行总结反思哪怕是睡觉前在脑海里像过电影一样过过自己这一天干的事;其次早上起床出现懒床现象,不能因为天气变化出现这个毛病。在下个月工作中我要逐渐克服这两条,争取表现的再好一点。

测量员工作总结范文2

我于xxxx年x月毕业于长春工程学院国土资源系测绘工程专业,现就职于xxx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经过三年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我已经从一个对测量方面没有任何实际经验的学生逐渐成为公司测量方面的主力军,先后完成几项测量工程项目。因我工作勤奋认真,实事求是,吃苦耐劳,所以我负责的测量工程项目多次受到委托方、设计方及施工单位的好评。 毕业后,我来到葛洲坝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就职,被安排到湖北恩施大龙潭项目部,第一个月从中学到了最基础的东西,从对测量仪器的使用、外业地形测量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及室内的地形图编制有个系统的认识,接着跟随一些有经验的测量工程师去学习野外的编录及编写,这个过程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测量工作有了整体的认识,知道了测量工作基本方法和基本工作,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吃苦耐劳精神,这对我以后的工作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将成为我以后工作中的一笔财富。

后两个月,在老员工的手把手教导和本人的认真学习下,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及工作技能,并开始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工程,包括从进场开始的现场踏勘、选点、仪器操作、资料整理及报告的编写。之后经常去基础施工工地进行观摩与学习,负责工程的施工放线,对基础的施工放线。

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琢磨,xxxx年5月从大龙潭项目部退场去了xxx项目部,在这里我对测量有了更好的认识和得到了更大的发挥,这个工程比较大,分上下库,下库主要是一个大坝和引水隧洞,上库有两个主坝、两个副坝,一条永久性公路等,从测量控制网复测开始,再是原始地形测量,植被未全清理,跑棱镜的同志比较辛苦,交通没有车子,每天从早上6点出发,下午6、7点回来,开始我心理有点不平,别人都没这么苦,不过慢慢的也就习惯了,既然自己选择了这个岗位,就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干下去,惟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前期测量工作完后,我带领了一个队进行工作,我很细心也很努力,开始了开挖阶段,准备开挖边线、各建筑物边线等施工放样,土石方收方,内业成图,这些工作不是很辛苦,就是量大,要花时间和精力谨慎的完成。

XX年1月,我从xxx回到了公司后方,参加了公司国际工程培训,不久就通知我出国去xxx,我甚是高兴,从那时到现在我一直在xxxx项目部,准备项目部的相关测量资料,看图纸、学习合同、国际通用的规范等,第一次接触国际工程,我很期待,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它。

工作的同时,公司在适当的时间给我们安排了基础知识及理论力学的培训,加强了我们工作的理论基础,进而提高了我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技能。三年的工作经历,从理论的专业学习到工作实践,我渐渐地熟悉了测量及勘察的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对本行业有较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对或大或小的各类工程的参与,使我有信心出色的完成各种大中型、复杂工程。但是我知道我前面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东西要我去学习,只有不断的努力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无愧于社会和公司,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测量员工作总结范文3

一、当前人员配置存在的问题

1.难预测

人员需求不能科学预测。对于人力资源需求,尚不能科学地根据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和内外部环境,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技术,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结构等进行预测。造成人员流动导向性不强,与配置需求结合不紧密,造成人员无序流动,人力资源形不成有规律的流动态势,内部市场配置效能低下。

2.总量大

用工总量偏大。该公司2014年末按照核定定员核算,超员率超过60%,呈现整体严重超员状态。

3.不均衡

结构性超缺员依然存在。按单位层级划分,呈现“县公司超员配置,市公司和省公司支撑实施机构缺员或满员配置”的格局。县公司层面,整体超员85.4%,处于严重超员状态。省公司业务支撑和实施机构层面,整体超员10.9%,处于满员配置状态;市公司本部层面,整体缺员9.1%,处于一般缺员状态;按专业分类划分,呈现“知识密集型高端业务缺员配置,劳动密集型低端业务超员配置”的格局。乡镇及农村配电与营业、物业后勤专业用工配置率最高,超员率分别为132.2%和117.7%,规划、信息通信、大运行等专业均处于缺员配置,缺员率分别为38.2%、27.5%和6.4%。

4.难调剂

跨单位、跨专业调配人员难以实现。一方面人员调配机制不健全,工作中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规矩,工作不够严谨,审批制度不健全,事前无管控,事后无考核,由此带来的职工内部矛盾较多。另一方面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对于跨单位、跨专业调配人员激励约束不够,对于从超员向缺员的正向人员流动无激励措施,对于逆向的人员流动亦无管控措施,造成了人员无序流动,后勤等专业超员情况愈发严重,公司整体人员配置情况更加不均衡。

二、解决方法

1.通过需求预测技术,量化内部人员配置矛盾和需求

首先根据各专业的业务发展需要,预测各专业的用工需求。一是依据专业需求预测设备台帐对各专业结构用工数量进行科学预测;二是运用总量需求预测模型中的“效率提升调整系数”对各专业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调整,通过调整后得到的人员结构模型的汇总结果与总量模型预测结果基本一致;三是利用“专业弹性系数”对于二者之间的个别差异进行了小幅修正,做到差异率为零。

(1)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收集模板包括输电、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电力调控、电力通信、信息系统、城区配电、城区营销、乡镇及农村配电与营业和送变电施工等专业内容。各年度数据统计口径必须保持一致,数据整理操作包括数据修正、数据分类汇总、数据整合和统一数据量级。

(2)指标筛选与降维。在建立结构需求预测模型时,各专业关键驱动因素与用工总量的相关系数可酌情下调,但一般不低于0.85;然后通过公因子分析,进一步减少各专业建模过程中自变量的数量。

(3)专业结构建模。经营类、管理类、技术类、服务类模型设计:根据经营类、管理类、技术类和服务类人员的工作内容特点,不适用于采用关键驱动因素法建立需求预测模型。经营类采用定额标准法,管理类、技术类、服务类采用比例法(以技能类为基数)进行专业建模。业务指标选择与公因子分析运用SPSS软件分析,通过对公因子F与实际人数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各专业模型拟合曲线,进而预测出未来年度的用工人数。

(4)补员配置。综合考虑各地市公司和下属工区的专业配置率,将预测到的各年度用工增量额度分配至各市(县)电公司及下属工区和其他二级单位,逐步平衡各单位、工区用工配置结构。针对不同的专业类别,运用不同的补员办法。一是经营类补员,由于经营类用工数量变动弹性较小,结合需求预测结果,保持用工数量不变,全数补充自然退出人员。二是管理类和技术类补员,总体原则向低于平均配置率水平的地市公司倾斜,以逐步平衡各地市公司的人员配置结构。

(5)技能类补员:补员配置公式如下

ΔYi=ΔY*Xi/(X1+X2+X3+...+Xn)

X=地市公司专业用工数量*(1-N)

其中,ΔYi:某地市公司分配至某工区补员总量;ΔY:某专业补员总量;N=地市公司总量配置率*专业配置率。限制条件:N>1,不补员,也不减员;专业配置率大于100%,不补员,也不减员。

最终,通过“人员结构需求预测模型”预测得到的专业人员用工总量之和与“人力资源需求总量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一致,由此验证结构预测模型科学合理。根据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结果,明确年度人员配置导向。

2.全面建设内部人力资源市场,盘活人员存量

(1)建立内部市场配套制度体系。制定了公司十项配套实施细则,详细规定了组织调配、岗位竞聘、挂职(岗)锻炼、人才帮扶、临时借用、劳务协作等6种人员配置方式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流程规范,明确了薪酬待遇标准,同时对员工转岗培训和退出岗位提出了统一要求,全面规范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市场运行规则。

(2)充分利用内部市场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根据“三定”制度标准和人员配置现状,各单位定期超缺员信息,主要包括超缺员情况、配置计划、完成进度等内容,促使超员单位和专业自我严控用工总量,引导超编人员向缺员单位和专业流动。硬性规定所有人员流动必须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全盘规划、实时监控,有效避免逆向流动和无效流动。

(3)加大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力度。按照“先内部优化、后跨单位调剂”原则,推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针对调控一体化、远程集中抄表等公司发展新形势,组织有关人员培训合格后充实到新业务或缺员岗位。二是择优从严控制员工向上级单位岗位流动,鼓励超职超员人员到供电所、生产一线工作。三是员工由生产岗位向管理岗位、辅助岗位向关键岗位、本级单位向上级单位调整的,原则上实行内部公开竞聘。四是严禁超计划、超比例、超权限用工,缺员单位推广非核心业务外包,超员单位加快推进长期职工置换主营业务核心岗位其他用工。

3.建立有效的激励考核体系,激发内部市场运行活力

(1)与单位工资总额挂钩。将职工工资总额直接与超缺员挂钩,按人均工资的20%核减超员工资、30%核增缺员工资。

(2)与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挂钩。在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关键指标中设置“人员配置到位率”指标,重点考核超员率降低成效。

(3)与同业对标挂钩。在同业对标指标体系中设置“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工作评价指数”指标,主要包含“超员优化率、专业间用工配置均衡率、专业间用工配置优化率和内部市场参与率”4个分项指标。重点考核结构性超缺员的优化情况、人员配置的均衡程度和内部市场的参与程度。

(4)建立内部市场运行看板,强化过程管控。围绕内部市场关键指标,依托内部市场信息平台数据源,月度将各单位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对比排名,并将对比结果采用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图表形式直观的进行展示,充分利用这一“曝光台”将各单位通过内部市场解决超缺员问题的成效进行“比武打擂”,充分激发内部市场对于员工配置的调节和优化作用。

三、实施效果及发展前景

1.人力资源需求实现科学预测。一是为公司内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了科学性导向,为充分发挥内部人力资源市场的集约配置效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二是通过结构模型预测得到未来5年各专业用工需求,统筹考虑不同单位的发展战略和企业运营需求,按照补员优先级将不同专业补员总量科学合理地分解至各单位不同专业,进一步明确了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工作导向。

2.用工总量实现连续负增长。公司通过严格劳动用工管控,持续盘活人员存量,劳动用工集约化管理的基本框架基本形成,实现了用工总量连续负增长。2015年末,较2014年末减少用工4818人,较2013年末减少用工7124人,整体超员率从2013年的72.4%下降为当前的55.7%。

3.跨单位、跨专业调剂更加合理。完善员工流动配套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杠杆作用(对单位)和政策激励引导作用(对个人),依托信息平台及员工流动运作方式,有效突破体制、地域、收入差异,实现公司系统员工跨区域、跨单位,由超员向缺员单位、由冗余专业向紧缺专业的正向有序流动,有效建立起与公司“三集五大”体系相适应的机构及人员配置,逐步实现人与业务的有效统一,切实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4.专业间、单位间用工配置更加均衡。专业层面,2015年末,实现了检修、运行、营销、物资4个专业的超缺员率控制在2%以内,实现基本配置到位目标。预计2016年末,实现除后勤和农电外其他专业的超缺员率均控制在3%以内,实现基本配置到位目标。单位层面,2015年末,县公司层面超员率由2014年末的85.4%下降为68.5%,市公司缺员率控制在10%左右;预计2016年末实现省、市公司层面基本达到平衡配置,县公司超员率下降为55%左右。

参考文献:

[1]索志勇.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03):131.

测量员工作总结范文4

    本中心质量体系建立运行六个月以来,按照质量手册中有关质量监督员的职责,王兴龙、何 苗、张治中、张 莹、肖红专、郭丽辉、杜 鑫、冯文波、罗华君、房晟忠、高原等几位质量监督员对中心的重点项目进行了监督,现将质量监督方面的工作作如下小结并上报管理评审:

    1.中心实验室监督情况

    中心实验室质量监督员分别对砷、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氮、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硒、可溶性磷酸盐、硫酸根、硫化物、氟化物、硝酸盐氮、总铜、氯化物等监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监测工作监督情况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均经过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样品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基本规范,符合有关标准、方法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4月份何苗在总氮监督工作中发现,监测记录样品名称不全,立即向分析人员提出,分析人员及时改正,已发出不符合工作处理报告。

    2.自动化监测室监督情况

    自动化监测室质量监督员分别对试剂配制、风速、二氧化硫、pm10、氨氮等监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监测工作监督情况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均经过自校验,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样品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基本规范,符合有关标准、方法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罗华君在高新技术开发区自动站监督工作中发现,异常风速数据未作处理,即令当事人现场对异常数据进行重新处理。5月份冯文波对试剂配置过程进行监督,发现监测记录改错处未盖改错章,即令当事人现场盖改错章,并提醒今后注意。6月份关上站监测报告未说明数据未报出的原因,即令当事人补充原因,并提醒今后注意。已发出不符合工作处理报告。

    3. 机动车污染监测室监督情况

机动车污染监测室质量监督员对机动车尾气监测全过程进行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监测工作监督情况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均经过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基本规范,符合有关标准、方法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在3月份监督工作中发现,九检站监测仪器和计算机连接的通讯线不能正常工作,即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计算机自动取样,改为人工取样,更换通讯线后,计算机数据采集恢复正常。6月份监督工作中发现,一检站监测仪器在使用时未及时填写仪器使用记录,监督现场即要求监测人员补填,并宣贯填写仪器使用记录的必要性,提醒今后不能再发生类似情况。已发出不符合工作处理报告。

    4. 现场监测室监督情况

现场监测室质量监督员分别对厂界噪声、废水采集、区域环境噪声、烟气监测等监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监测工作监督情况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均经过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样品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较完整,符合有关规范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5. 办公室监督情况

    办公室质量监督员主要对试验用水制备过程、制备质量和办公环境进行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监测工作监督情况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经过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样品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较完整,符合有关规范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以上为质量监督员在质量体系运行以来,参与的监督活动和履行的职责。

       

质量监督员:

测量员工作总结范文5

一、目的

通过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充实国家和自治区以及我市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数据库,了解掌握我市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自治区及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组织领导

(一)由市体育局牵头,会同教育、科技、民委、民政、财政、农业、卫生、统计等有关部门和市总工会组成**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机构,下设办公室,领导和协调全市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办公室设在市体育局体育科学研究室,具体负责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承担我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县参照以上办法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其他各区的监测工作由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各区主管领导予以协调、支持。

(三)被确定为国民体质监测点的单位和部门,必须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

三、国民体质监测网络与任务

我市国民体质监测网络是由市、区(县)、街道三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和国民体质监测点构成。

我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职责任务如下:

(一)市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在**市体育科学研究室成立“**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配备3名熟悉体质监测工作,掌握相关科学知识,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专业人员(其中至少一人具有副高研究员以上职称),具体负责我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各项任务如下:

1.协助市体育局组织开展与指导全市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2.负责培养我市国民体质监测队的工作人员;

3.发放国民体质监测器材、监测卡片、手册和软件;

4.指导检查各区(县)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测试及数据处理等工作;

5.验收、汇总全市国民体质监测的数据,并报送“自治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6.开展我市国民体质研究,分析研究我市的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并向自治区体育局报送监测结果,撰写监测报告;

7.建立和管理我市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和相关资料档案。

(二)区(县)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1.以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建立的监测网络为基础,开展20**年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各区(县)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及监测网络的建立和工作情况,须上报市体育局批准备案;

2.根据我市的监测实施方案,建立本辖区的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并配备3名以上熟悉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技术人员;

3.制定本辖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

4.在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指导下,确定本辖区国民体质监测网点;

5.根据监测对象与监测项目类别的划分,区(县)可根据本地情况组建1至3个监测队,以保证测试工作的技术规范和数据的准确性,按时完成测试工作;

6.检查、验收、汇总监测队送交的监测卡,完成数据录入并连同监测卡片报送“**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7.总结监测工作,撰写监测报告。

(三)国民体质监测点。

各区(县)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根据本地区的样本量及人群类别、民族成分等,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及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单位选择确定监测点。由于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每5年开展1次,所以在选择监测点时,既要符合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又要考虑所选择单位的领导重视程度和长度固定等因素。农村监测点,必须为一个乡镇或自然村。

(四)组建监测队的要求。

1.全市组成3-5个国民体质监测队,每队至少要有15名经培训合格的监测员(至少3名女性);由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负责选调、组织培训监测工作人员60名;经培训的监测队工作人员,在20**年5月至7月间,要服从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领导,不得随意调换,各单位要给予大力支持;

2.使用自治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指定的监测器材;

3.必须有医务人员参加并进行现场医务监督。由市卫生局选调3-5名医务人员,区(县)各配备1名医务人员参加监测工作(由所在单位配备急救药品、听诊器、血压计等医用品)。

四、对象与样本量

(一)监测对象。

我市国民体质监测对象为年满3至69周岁的中国公民,分为幼儿(3~6岁)、成年人(20~59岁)、老年人(60~69岁)三个年龄段。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确定监测的样本。

1.幼儿分为城镇幼儿、农村幼儿两种人群,按性别分为四类样本,即:城镇男、女,农村男、女。

城镇幼儿是指父母拥有非农业户口,本人生活在城市的幼儿,可在城市幼儿园取样。农村幼儿是指父母拥有农业户口,本人生活在农村的幼儿。

2.成年人分为农民、城镇体力劳动者和城镇非体力劳动者三种人群,按性别分为农民男、女,城镇体力劳动者男、女,城镇非体力劳动者男、女6类样本。

农民是指拥有农业户口、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人员;城镇体力劳动者是指拥有非农业户口、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包括厂矿及服务业的轻体力劳动者和厂矿建筑等行业的重体力劳动者);城镇非体力劳动者是指拥有非农业户口、从事脑力工作的人员,即科技、医务、机关等工作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人员。

3.老年人分为城镇老年人、农村老年人两种人群,按性别分为城镇男、女,农村男、女4类样本。城镇老年人是指拥有非农业户口,本人长期生活在城市的离退休老年人,农村老年人是指拥有农村户口,本人长期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

(二)年龄分组与样本量。

1.幼儿:以每周岁为1组(3岁、4岁、5岁、6岁),4类样本(城镇男、女,农村男、女)共16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各监测50人,全市总样本量为800人。

2.成年人:以每5岁为1个年龄组(20~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岁~49岁、50~54岁、55~59岁)。每个年龄组按3种人群(农民、城镇体力劳动者、城镇非体力劳动者),6类样本(农村男、女,城镇体力劳动者男、女,城镇非体力劳动者男、女)共48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各监测50人,全市样本量为2400人。

3.老年人:以每5岁为1个年龄组(60~64岁、65~69岁)4类样本(城镇男、女,农村男、女)共8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各监测50人,全市样本量为400人。

(三)承担监测任务的地区与样本量。

1.承担监测任务的地区。

根据全国及自治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市的特点,选择**县、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承担我市国民体质监测任务。

2.承担监测任务地区的样本量。

各区(县)的样本量任务分配如下:

(1)**县:负责监测农村幼儿,以每周岁为1组(3岁、4岁、5岁、6岁)共4个年龄组,分男、女共计8组,每组各监测30人,样本量为240人;成年人以每5岁为1组共8个年龄组,分男、女共计16组,每组各监测30人,样本量为480人;老年人以每5岁为1个年龄组,分男、女共计4个年龄组,每组各监测30人,样本量为120人。各类别总样本量为840人。

(2)天山区:城市幼儿共计8个组,每组监测15人,样本量为120人;成年人32个组,每组测15人,样本量为480人;老年人4组,每组测15人,样本量为60人。总样本量为660人。

(3)沙依巴克区:城市幼儿共计8个组,每组测15人,样本量为120人;成年人32个组,每组测15人,样本量为480人;老年人4组,每组测15人,样本量为60人。总样本量为660人。

(4)新市区:城市幼儿共计8个组,每组测15人,样本量为120人;成年人32个组,每组测15人,样本量为480人;老年人4组,每组测15人,样本量为60人。总样本量为660人。

(5)水磨沟区:城市幼儿共计8个组,每组测15人,样本量为120人;成年人32个组,每组测15人,样本量为480人;老年人4组,每组测15人,样本量为60人。总样本量为660人。

(6)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负责农村幼儿,以每周岁为1组(3岁、4岁、5岁、6岁)4个年龄组,分男、女共计8组,每组各监测20人,样本量为160人;成年人以每5岁为1个年龄组,共8个年龄组,分男、女共计16组,每组各监测20人,样本量为320人;老年人以每5岁为1个年龄组,共2个年龄组,分男、女共计4组,每组各监测20人,样本量为80人;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组织市国民体质监测队进行第一阶段监测。首先,分别在水西沟、板房沟、安宁渠镇、五一农场、三坪农场、头屯河区、八钢、东山区、石化等地选定监测点,开展定点监测工作。农村各类总样本量为560人。城市幼儿、成年人、老年人不同类别样本量共300人。

全市样本量为:幼儿组、成年组、老年组,共计72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样本量为60人,总样本量为4320人。

五、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包括体质监测和问卷调查两部分。

六、器材

监测器材由市体育局统一配置。

七、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年4月-5月)

1.制定工作方案。

(1)20**年4月底,制定出《**市开展第二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并下发各区(县)及有关部门;

(2)20**年5月,向自治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报送《**市开展第二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2.培训监测队工作人员。

20**年5月上旬,市体育局组织举办全市国民体质监测人员培训班。

3.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器材。

20**年5月,向**县、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配备监测器材。

4.发放监测卡片、手册及软件。

20**年5月,将监测卡片、手册及软件发放到市、区(县)监测中心。

(二)测试阶段(20**年5月-7月)

1.**县、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以及市监测队根据本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在此期间,认真组织完成各监测中心所承担的监测任务;

2.**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机构及办公室根据各区(县)的监测工作实施步骤,适时组织相关人员到监测现场进行指导、检查、验收工作。

(三)数据处理阶段(20**年8月-9月)

1.20**年8月初,各区(县)监测中心将测试卡片、数据录入软盘报送**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2.20**年9月底,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负责组织完成全市监测数据的录入、数据的检查验收和统计,并将结果报送自治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四)总结阶段(20**年10月—12月)

1.20**年10月—11月初,各区(县)撰写出监测工作总结,并将监测工作总结报送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机构办公室;

2.20**年11月撰写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总结,并将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总结报送自治区体育局;

3.20**年12月召开市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八、经费

所需经费由上级财政解决一部分,市财政解决一部分,相关部门承担一部分,用于实施20**年**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以保证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九、工作要求

(一)承担全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各级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加强对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领导,按要求建立市、区(县)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确保全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二)20**年5月底,由市体育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全面开展工作。

(三)加强宣传工作。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目的、意义,市分管领导发表电视讲话。让全社会都了解和认识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到国民体质监测中来。

测量员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建筑材料;见证取样;试验;方法

建筑材料的试验检测是工程质量监督、质量控制、降低成本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建筑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管理的基本方法。因此,作为一名试验员,提高自身的试验检测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就显得尤其重要。本人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建筑材料取样、试验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制定取样试验计划确定试验项目

1、建筑施工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多,进场检测、试验材料项目要服从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所属有关部门)的规定,并服从《自治区建筑工程竣工技术档案编制办法》《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3、施工现场根据施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各分部分项施工工序的安排确定施工同期的取样试验内容。目前现场取样试验工作主要有原材料取样、送检、混凝土和砂浆块的制作、养护、送检和简易土工的试验砂石含水等试验工作。我们在施工现场的所有检测项目都是按规定70%是企业实验室检测,30%是必须送往外检的。施工现场必须具备有适当的试验场所,并且具有混凝土、砂浆标准养护条件。例如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需按批检验其安定性、强度、凝结时间和细度;混凝土用粗骨料按常规进行颗粒级配、密度、含泥量及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检验项目,如若用于≥C35的混凝土须做压碎指标,新采用的质地疏松的骨料还应做坚固性试验,活性骨料做活性试验等。对于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应按批检验其物理性能,例如断裂拉伸强度、胶断伸长率、不透水性和低温弯折。总之,材料取样试验项目的确定应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提,只检验其原始合格证明而不按规定抽样试验,或虽抽样试验但检测项目不全,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二、见证取样及送检

1、根据建设部,建[2000]211号《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的要求,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即在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的见证下由施工现场试验人员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原材料在现场取样,开送至相应的检测单位。

2、施工现场试验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原材料取样和混凝土、砂浆试块制作时,必须有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见证人员在旁见证,并对所取的原材料和试块送检时、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见证人员应一起将试样送至检测单位或采取有效的封样措施送检。检测单位应由项目施工负责人和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委派的专业工程师共同确定承担有相应资质、见证试验的试验室。

3、施工现场的试验人员,必须及时对施工现场所用的原材料取样、送检。原材料的采样方法及数量必须严格按现行标准规范及有关规定执行,试验员要随机抽样、制作检验试块,做好试块制作记录,凡需在标养指养护的试块,拆模后应立即进行标准养护。

4、取样要有代表性,一般是以一批材料不同部位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即不仅取样数量要正确,而且取样部位及方法也要按规定进行。试样的数量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检测中经常会出现取样不具有代表性、取样的数量不够、取样方法不正确等问题。例如袋装水泥要从该批不少于20袋水泥中任取等量样品,总质量至少12kg。在实际工作中,多次遇到送检人员一次性提取半袋或整袋水泥作为样品,经检测水泥强度值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情况,后经现场按标准要求取样后复试,试验结果则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又如送检钢筋焊接试件时,有的是用工地的废钢筋头作为试件或者取样方法不正确;再如钢筋气压焊焊件按标准应送检6根,3根做拉伸试验,3根做弯曲试验,而有的只送检3根试件,这样即使3根试件的拉伸试验结果全部合格,仍无法判定该批试件是否合格。要保证工程的见证取样数量,每个项目应抽取的比例为该工程项目试验总次数的30%,试验总次数在10次以下的不得少与2次,对于工程主要部位要增加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次数,由各方协调确定,对取回的检验报告要认真的检查、检测不得在报告备注栏内填写只对试块、试件材料的来样负责的字样,如有发现必须重新出具报告。

三、登记台账及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1、施工现场应于每月将本项目当月的试验统计资料建立台账,每个单位工程项目竣工后须完成计量试验设备及试验人员动态等情况及试验工作总结。

2、施工现场试验,还应该对承重结构的混凝土制做同条件养护试块,及同条件养护拆模试块,对施工现场拌制的砂浆和混凝土在施工前应预先试验测定砂石的含水率,填写好施工现场的试验原始记录,调整好配合比做好配合比标牌,填写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即使索取试验报告单,统计分析现场。施工的混凝土、砂浆强度及原材料的情况。对试验结果不合格的材料,应按规定再次取样送检进行复检测试,再次不合格的要立即采取有力纠正措施。建立台帐,做好记录。

3、各种试验资料、原始记录和试验检测报告必须实事求是,认真填写。所有报告采用行业或地方、部门统一制式表格,应填写完整,签名齐全,文字简洁,字迹清楚,应按规定复核,复核后应签名认可,报告一律由试验检测人员用碳素墨水或单面黑色复写纸填写。全部试验数据均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4、单位工程竣工后,各种试验检测报告、原始记录、试验申请(委托)单,必须分类分项目,统一封面,分别装订成册,移交中心试验室存档。并用附录五《试验资料移交清单》办理交接手续。

四、施工现场取样、试验的相关规范

1、材料、设备进场检测

(1)材料、设备的进场检测内容应包括材料性能复试和设备性能测试。

(2)进场材料性能复试与设备性能测试的项目和主要检测参数,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确定。

(3)对不能在施工现场制取试样或不适于送检的大型构配件及设备等,可由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等协商在供货方提供的检测场所进行检测。

2、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

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项目和主要检测试验参数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设计文件、合同要求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需要确定。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土方回填、地基与基础、基坑支护、结构工程、装饰装修等5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