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仪器检定范例6篇

测量仪器检定

测量仪器检定范文1

1.1 测量依据:依据JJG107-2002《单机型和集中管理分散计费型电话计时计费器计量检定规程》。

1.2 测量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70%RH。

1.3 测量标准:XDJ-6型交换机计时计费检定仪,其最大允许示值误差为±1.1 S

1.4 被测对象:JJF979D计费器。

1.5 测量过程: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由电话自动计费器检定仪模拟出一标准通话时长,检定仪给出的反极信号做为计费的计时启动信号,检定仪给出的模拟挂机信号为计费器的计时终止信号。

2、数学模型:e=t-t0

式中t- 计费器示值;

e 计费器计时误差;

t0 检定仪设定值。

3、方差和灵敏度系数:

根据:U2C(y)= U2 (xi)得U2C(y) =U2(e)=C12U2(t)+C22U2(t0)

式中:C1==1 C2==-1

4、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见表: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Xi) 不确定来源 标准不确定度 分布 自由度

U(t) 被检计费器 0.48s 9

U1(t)

U2(t) 测量重复性

被检计费器串接延时 0.48s

≤5×10-4s可忽略 均匀分布

均匀分布 9

U(t0) 检定仪引入 0.133s ∞

U1(t0)

U2(t0) 标准通话时长不确定

环境变化引入的附加误差 0.12s

0.058s 均匀分布

均匀分布 ∞

5、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a、被检计费器示值不确定引入的不确定度U(t)

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t)

设置XDJ-6型电话自动计费器检定仪通话时长为60.0s、180.0s、600.0s、999.9s对ZJ-2型智能公用电话自动计费器各进行10次测量,测量数据见表。

设定值 被测计费器示值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60.0

180.0

600.0

999.9 60

180

600

1001 60

180

600

1001 60

180

601

1000 60

180

600

1001 60

180

600

1001 60

180

600

1001 60

180

600

1001 60

180

600

1001 60

180

600

1001 60

180

600

1001 60.0

180.0

600.1

1000.9

分析表中的结果,在通话时长较短时,如60s和180s,由于被检计费器的分辨力不够标准差的绝对量太小,因此不能反映出标准装置的测量重复性,只有延长了检定时长h,可能部分反映测量重复性。

检定通话时长不同,测量不确定度也不同,本文以999.9s为例进行分析,实验标准差S=0.48s 。

在检定工作中是以一次测量作为检定结果,所以

U1(t)=S=0.31 s

自由度V1・1=n-1=9

2)被检计费器的串接引起延时引入的不确定度U2(t)

估计该标准不确定度分量≤5×10-4s,与前面几项相比,可忽略。

b、设定值t0的不确定度的U(t0)

1)检定仪的标准通话时长不确定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t0)

根据XDJ-6型检定仪说明书给出的技术指标,标准通话时长误差限为±(0.1+t×10-4)s,按均匀分布。

U1(t0)==0.12 s

其估算可靠,故自由度V2・1∞

2)温度、电源电压及其它环境参数偏离检定仪工作条件,导致附加的标准通话时长不准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2(t0)

估计值为1×10-4 ,按均匀分布处理: U2(t0)= =0.058 s

其估算可靠,故自由度V2・2∞

U2(t0)= U(t0)+U(t0)=0.12+0.0582=0.017764 s

U(t0)=0.133 s

U(t0)的自由度V2=∞

6、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2C(y) = U2(e)= U2(t)+ U2(t0)=0.312+0.1332=0.113789s

Uc(y)=0.34s

6.1、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有效自由度

根据韦尔奇―萨特思韦特公式得

7、扩展不确定度

U95=t95(Veff)uc(y)

U95=t95(13)uc(y)=2.16×0.34=0.73s

999.9s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

测量仪器检定范文2

关键词:期间核查,测量仪器设备,工程测量仪器

Abstract: the function of the verification is not generally during inspection, more is not shorten the verification, calibration cycle, its purpose is to use measuring instrument equipment accurate and reliable, keep a good state of confidence, prevent does not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code to continue to use the equipment.

Keywords: period of verification, and measuring equipments, instruments, engineering measuring instrument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所谓期间核查,是指在用仪器设备在两次正式检定、校准、校验间隔之内所进行的核查。期间核查不是一般的功能检查,更不是缩短检定、校准周期,其目的是保证在用测量仪器设备准确可靠,使之保持良好的置信度状态,防止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设备的继续使用。《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JJF1069-2007均提出了计量标准和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要求。仪器设备使用单位每年年初要制定期间核查计划,计划要具体并付诸实施,每次期间核查要有详细记录。

一、期间核查的对象

测量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并非指所有的仪器设备都要进行期间核查,对无法寻找核查标准(物质)(如破坏性试验)无法进行期间核查,而对于那些使用频率高、准确度要求高、易损坏及发生过损坏事故的仪器设备要重点核查,具体核查对象如下:

1、仪器设备性能不够稳定,漂移率大的测量仪器设备;

2、使用非常频繁和经常携带运输到现场检测以及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

3、新购置的测量仪器设备和首次使用标准物质的测量仪器设备;

4、在使用过程中,对测量结果表示怀疑的测量仪器设备。

5、使用时间较长,且计量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下降的测量仪器设备;

6、有较高准确度要求的测量仪器设备;

7、测量结果表明测量数据超出其稳定性允许误差范围的测量仪器设备。

根据以上7种情况,建议各测量仪器设备使用单位应有选择性的进行期间核查,无需年年都安排一次。对于准确性和稳定性等计量性能较好、使用频率较低、使用环境条件又比较稳定的测量仪器设备,应允许选择在两年或更长的时间间隔内做一次期间核查。

二、期间核查的方法

开展测量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方法是多样的,基本上以精度核查的方式进行,如仪器设备间的比对、方法比对、标准物质验收、加标回收、采用核查标准和统计技术对测量仪器设备实施过程控制等。更多的期间核查是通过核查标准来实现的。

当然,期间核查方法的选择不限以上几种,还有对稳定的被测件进行多次重复测量(留样复法),进行高等级的自校等方法。测量仪器设备的计量性能包括许多方面,用不同的检定规程对不同的计量器具进行计量性能检定,主要的计量性能技术指标是准确性,然后是稳定性、重现性等。

三、期间核查不是对测量仪器设备的再检定

用传递比较法作为测量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方法是比较准确和可靠的,但这不是对测量仪器设备的再检定。计量检定是严格按照检定规程,在检定规程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对测量仪器设备的主要计量参数进行测量。主要计量参数包括:测量仪器设备使用中常用的量程范围、常用的测量点稳定性和重现性等。通过这些常用的量程范围、常用的测量点的测量数据来进行正确的判别,而不是按照检定规程对核查仪器设备进行再检定。

四、期间核查只是一种测量确认

期间核查只是在两个检定周期之间对测量仪器设备的计量性能是否发生变化的一种测量确认。大多数测量仪器设备的检定周期是一年,也可能是半年或两年,有人认为在测量仪器设备核查的前期,要先做期间核查的前期准备工作,即对测量仪器设备进行稳定性和重复性的考核测量,然后再进行期间核查,这样做势必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按这种做法,把核查的前期工作做完后再进行期间核查,就已接近下一个检定周期的时间,显然,期间核查就失去了意义。

五、期间核查后的数理统计

测量仪器检定范文3

关键词:检测实验室 , 仪器设备,管理

Abstract: the laboratory equipment is in test work hardware foundation, equipmen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lab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procurement, acceptance from, measuring, file, use and maintenance, scrap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management, and expounds how to management testing laboratory equipment, make equipment indexes meet the detection requirements, ensure the testing data of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Keywords: testing laboratory, instruments, a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试验检测工作,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客观、准确、及时的试验检测数据,是控制和评定工程质量的科学依据。仪器设备作为实现试验检测的技术手段,它的正确选择与装备、使用和维护,不仅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运行成本,而且关系着试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正确性。在我国境内的各类实验室资质认定或认可,也对设备管理有着明确要求。在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设备”被列为9个技术要素之一, 在国家认监委编制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也将“设备”列为审核的重点,由此可见,检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在当前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仪器设备管理的任务,就是利用有效的管理措施,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和保养,贯彻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和合理使用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其投资效能,实现仪器设备管理的科学化,促进检测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计量、建档、使用、维护保养、和报废处理等内容。

1 仪器设备的采购

1.1仪器设备采购计划的编制和审批

采购仪器设备要遵循工作上适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工作上适用指的是选购的仪器设备能满足检测任务的需求,技术上先进是指仪器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耐用。经济上合理是指购置费用与日常运行费合理,能取得较高的投资效益。

在选购仪器时候还要考虑到以下几点:1测量范围和准确度等级的匹配,即测量范围要覆盖被检测参数的变化范围,准确度等级应符合1/3~1/5的原则。2兼容性,所选购的仪器设备尽量与现有仪器设备兼容。3环保性,仪器设备运转以后对环境不发生污染,包括噪声和有害物质的污染。4经济性,仪器在满足日常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力求“物美价廉”。

每年年初,试验检测人员根据试验检测工作的需要,提出需要购买或更新的设备,填写采购申请表,《采购申请表》的内容包括仪器设备名称、数量、型号规格、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不确定度、用途、参考价格和推荐的供应商等。《采购申请表》交予设备管理员统一汇总整理,制定《年度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仪器设备的申购计划经科室主任签署意见后,由实验室技术管理层审核批准。属于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必要时应组织人员进行专门的可行性论证。特殊条件下,可向其他检测机构或科研机构走访或询问仪器设备性能、使用情况等。经批准的仪器设备申购计划,由实验室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实施。

1.2 仪器设备采购的实施

设备采购人员应按申购人员填写的技术要求和交货日期,编写招标技术文件。实施采购前,应对拟选用的厂家或者供应商和仪器设备进行评价,并将通过评价合格的供应商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经批准,作为选择供应商的依据。一般仪器设备采购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可以优先考虑向《合格供应商名单》上的供货商发出招标邀请。收到各供货商的投标书后,综合比较各供应商的提品的质量、性能、价格、供货商的售货服务承诺、信誉度,择优选出中标供货商,与其签订订货合同。

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合同内容中,对所订购的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质量要求、采购数量、价格、交货日期、交货地点、运输方式、验收条件和标准、付款方式和时间,以及双方的违约责任等都要有明确的要求。经双方协商,以条款方式固定下来,在经过双方确定及法人代表(或其授权代表人)签字,加盖双方单位公章(或合同专用章)后方可生效。生效的合同,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并记录执行情况。合同执行过程中,如有产品质量、经费增减等情况的变动,应及时向领导汇报,双方协商解决。

1.3 仪器设备的验收

仪器设备的验收是仪器设备购置过程的结束,也是设备常规管理的起点。验收是了解仪器设备技术性能、建立原始档案的过程。仪器设备到货后,应按照合同规定条款进行验收。为确保购买的仪器设备与拟采购的仪器设备相符合,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数量点验、外观质量检查和内在质量检查。

首先应就装箱单所述的生产单位、型号规格、数量等与采购单据进行核对,同时检查其技术资料所描述的性能是所要求的技术指标是否一致;检查仪器设备、附件、配件的是否正确,外观是否完好,是否附有出厂合格证和保修单。如有破损、残缺、质量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应做详细记录。

内在质量,重点在于仪器性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功能是否正常。对仪器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技术验收,试运行一段时间,检查其运转是否正常,对各项技术指标、性能参数进行现场察看和测试,看是否达到合同要求。通常还要请国家授权的专业计量机构对其进行检定或校准,并出具检定合格证书或者校准证书。

对于验收时发现仪器设备与合同不符合的,应要求换货或退货;对于随机资料不符或者资料不全的,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待资料补齐后重新验收;对于验收不合格,应予以退货。更换后的仪器重新调试验收,并酌情索赔。

验收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填写验收记录,对于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应建立专门的账面和档案,移交使用部门并进入日常运行管理。

2 仪器设备的计量(量值溯源)

仪器设备的计量是仪器管理的重要部分,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是试验检测结果溯源的前提条件。量值溯源性事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的或者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性。量值溯源的一致性是国际间相互承认测量结果的前提条件。

检定和校准是保证计量溯源性的两种形式,检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即将国家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通过检定的方式传递给下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并依次逐级传递到工作的计量器具,以保证被计量的对象的量值准确一致。而校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量值溯源,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者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值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吧,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检定和校准的差异表现在:检定具有法定性,属法制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校准不具有法定性,是企业自愿溯源的行为。检定结果需做出仪器合格与否的结论,校准结果不判断仪器合格与否,只评定示值误差。

2.1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实验室应编制相应的文件,对仪器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属于国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中,有59 项116种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根据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结构特点和使用状况,强制检定采取以下2 种形式:①只作首次强制检定。按实施方式分为2类,第1类为首次强制检定,失准报废;第2类为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到期轮换。②进行周期检定,其检定周期由相应的检定规程确定。在检定有效期内,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失准,经恢复或维修后也应进行计量检定,确保工作计量器具的量值准确。对于非强制性检定计量器具,实验室可自行寻求有资质的校准机构,也可送检,其管理形式可分为购买后首次检定/校准、周期性检定/校准、维修后的检定/校准。对于无法溯源的仪器设备,应采用实验室间比对的方式来提供测量的可信度。

首次使用的仪器设备,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5.5.5条的规定,在使用对检测、校准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测量、检测设备之前,应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进行检定/校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计量检定工作,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周期性检定/校准, 是按时间间隔和规定的程序,对计量器具定期进行的一种后续校准。其校准周期可依校准证书的推荐周期进行,或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根据使用情况自行评估,制定《仪器设备检定周期表》,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组织实施。检测设备特性在使用中随着时间的变化、使用频率的不同会发生偏离,不可能总保持在某一个误差范围内。对检测设备进行周期性检定/校准,避免由于检测设备失准而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实验室应根据设备预期使用目的和设备计量特性,制定年度周期性校准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检测设备在计量有效期内使用,使检测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2 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期间核查,是指对仪器设备在两次校准或检定间隔内进行的技术核查,目的是为保证在用仪器设备在两次计量检定/校准周期之间, 保持着检定、校准状态的可信度。不是所有仪器设备都要进行期间核查,一般只对使用频繁的、使用或储存环境严酷或发生剧烈变化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受损、数据容易漂移的、经常携带到现场检测的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期间核查一般可采用自校准法(用高精度核查低精度同类仪器)、多台仪器设备比对法、标准物质核查法等方法进行。实验室可针对不同仪器不同方法自行设计期间核查,并做好期间核查记录。当期间核查中发现仪器性能超出预期使用要求时,应立即停用此设备,然后采取适当的方法或措施,对上次核查后开展的检测/校准工作进行追溯,分析当时的数据,评估由于使用该仪器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2.3 仪器设备状态标识

仪器状态标识,实验室内所有仪器设备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仪器设备的状态标识分为“合格”、“准用”、“停用”三种,通常以“绿”、“黄”、“红”三种颜色表示。绿色合格标识表示仪器经计量检定或校准、验证合格,确认其符合检测/校准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要求;黄色准用标识表示仪器设备存在部分缺陷,但在限定范围内可用;红色停用标识表示仪器设备目前状态不能使用,但经过检定校准或修复后可用。仪器状态标识要贴于设备的明显位置,应包含仪器管理编号、使用人、检定/校准日期,检定单位等信息。

3.仪器设备档案的建立

实验室应保存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仪器设备档案。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原始档案和使用档案两部分。

原始档案包括仪器设备申购表、论证报告、订货合同、验收记录及随机资料(说明书、合格证、出场检验单、电路图等)。

使用档案包括仪器编号、放置地点、仪器使用记录、维护保养记录、校准检定证书、借出记录、报废处理记录等。

4仪器设备的使用

实验室内所有仪器设备的使用应由授权人员操作,对设备使用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对于操作比较复杂、精密度高、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应进一步编制仪器设备操作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该设备的安装条件及使用环境,对仪器设备操作过程应进行详细描述。对高精度、大型仪器设备应指定专人专管使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非仪器使用人员不得使用。

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及有关注意事项使用仪器设备,并做好仪器使用记录,内容包括使用时间,样品编号、检测项目、设备状态、气压、温湿度、使用人等信息。可以使检测数据快速溯源,随时掌握仪器的工作状况。

5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仪器在日常使用中,由于内部、外部各种因素影响,如零配件的正常磨损、自然侵蚀、老化等,都会改变仪器设备的工作性能。为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要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实验室应采用“防潮、防尘、防震”“定人保管、定期保养、定室存放、定期校准”等“三防”“四定”的方法,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6仪器设备的报废

仪器设备达到使用年限或有替代设备时候可予以报废,或者由于某些原因损坏又不能修复时应予以报废。

仪器设备的报废由使用人提出申请,由科室主任签署意见,设备管理部门论证,如确属报废范围,则明确报废处理意见,报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凡报废的仪器设备,应标上明显的标志并隔离存放,或尽快进行一次性处理。在仪器设备档案中做好报废仪器注销记录。

结束语

作为一名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如何才能更科学有效的管理仪器设备,提高实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运行水平,还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各类技术规范的要求、实验室认证或认可的要求,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创新,才能让仪器设备发挥最大功能,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编,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M] 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

[2] 陈振云,王艳娥.谈检测实验室设备配置与管理《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9年01期

[3] 雷斌.实验室认可中如何做好仪器设备管理《科技资讯》,2009 NO.16

测量仪器检定范文4

关键词:水质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TU46+1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水质检测工作,各级环境监测站和自来水厂都相继配备和正在配备诸如实验室分析、现场采样、现场检测、应急检测等各类仪器,这些仪器在水质检测工作中日益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一些水质检测实验室出现检测仪器的数量在成倍增长,而这些仪器利用率较低、所发挥的作用却很有限的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仪器的配备不合理、疏于管理、对仪器使用人员的培训管理不当,是仪器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水质检测实验室仪器管理工作,使水质检测仪器设备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2 完善的水质检测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水质检测仪器设备管理程序是水质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ISO/IEC17025:2005,要求实验室应具有安全处置、运输、存放、使用和有计划维护测量设备的程序,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防止污染或性能退化。建立仪器设备管理程序就是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全面、规范的管理控制,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利用率,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仪器设备管理程序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各部门的职责、相关人员(设备主管、仪器保管人、仪器使用人和质量监督员)的职责;仪器设备的分类、标识;覆盖从购置、调试、验收、检定、使用、期间核查、维护、维修到报废等一系列的基本管理工作;完整的仪器设备档案。

2.1 水质检测仪器设备的购置

需求的提出。水质检测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或计划开展的新的检测项目,提出水质检测仪器设备购置申请,并明确所要求的设备类型、主要性能指标和大致预算,如名称、型号规格、量程、准确度等级、数量、用途、参考价格和推荐的供应商等。因为水质检测设备最终是由水质检测部门来使用的,所以需求是否明确、适当,对将来仪器设备是否能够正常使用、满足工作的要求至关重要。提出的需求应该清晰、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供应商评价。对提供影响检测质量的主要仪器设备的供应商,设备采购部门应组织使用部门、质量保证部门等对其进行评价。供应商评价一般包括供应商的资信能力、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产品的技术性能和使用情况、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和交货情况等内容。

设备的选择。应优先选择有质量保证、信誉可靠的供应商的水质检测仪器设备。同时,仪器的重要指标也必须符合要求。

采购的实施。设备采购部门应按确定的技术要求、服务要求和交货日期,向供应商清楚、详细地说明,并跟踪采购进度,如有延误,应及时通知采购申请部门。现在,很多单位都采用招标的方式实施采购,这是一种公平、公开、透明的采购方式,可以取得在技术性能和成本方面的最佳平衡。

2.2 明确部门职能和人员职责

办公室负责仪器设备的综合管理和仪器设备档案的建立,并指定一人作为仪器设备管理主管,负责协调仪器保管人和仪器使用人做好仪器设备的基本管理工作。使用仪器的科室负责仪器的日常使用和管理,并配合办公室的设备主管完成仪器设备的各个管理计划。质量管理室以及各质量监督员要有计划地开展针对仪器设备使用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不符合。每台设备都应指定一名保管员,保管员一般是该设备的主要使用人,熟悉设备的各项性能,参与仪器设备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能解决仪器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故障。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当出现异常或者故障时,必须及时报告设备主管和保管人,通过讨论之后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仪器使用人不能擅自进行处理。

2.3 水质检测仪器设备的分类和标识

在管理过程中,可将水质检测实验室仪器进行分类,不同的分类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以我们东莞市万江自来水厂为例,目前按水质检测仪器对检测结果准确性影响的大小,将其分为A,B、C三类管理。其中,A类为与直接出具数据有关,对环境条件要求高的主要仪器设备,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H酸度计、浊度仪、电子天平等;B类是不直接出具检测数据,但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仪器设备,如干湿温度计、恒温培养箱、马弗炉和空气采样器等;创造检测条件的仪器设备,如空调、冰箱、抽湿机和搅拌器等辅助设备统归为C类。

水质检测仪器设备的标识包括唯一性标识和状态标识两部分。唯一性标识的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编号、名称、型号、保管人和放置地点等。状态标识采用CNAS统一印制的通用“三色标识”,合格证(绿色),用于检定、校准合格的设备;准用证(黄色),适用于多功能或多量程的设备,其中用于监测工作的功能和量程合格,而其他功能或量程有不合格项目存在;停用证(红色),适用于检定或自校准不合格或者损坏待修或报废的设备和暂时不用的设备。状态标识还应注明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日期、有效期限、检定(校准)单位等内容。仪器设备的标识管理由设备主管和保管人负责完成及更新。通过仪器设备的分类和标识,保证监测站所有仪器设备的状态一目了然,便于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4 水质检测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及维护保养

水质检测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量值溯源是指从下而上通过不间断的校准而构成的溯源体系,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起来。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是通过校准和检定来实现,校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测量设备准确可靠。检测实验室工作的核心是提供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而量值溯源的目的是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准确和统一。所以,做好量值溯源工作是实验室的一项非常的重要工作。所有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有影响的设备都需要进行量值溯源,都应按照量值传递框图,严格进行周期检定,超过检定周期或未通过计量检定的标准器严禁日常使用。

水质检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仪器设备维护主要分日常维护保养和专项维护保养。日常维护保养是指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与管理规程进行的例行保养。包括:清洁、、紧固等。专项维护保养是根据仪器设备使用的频次,一为检测人员日常维护,这需要制定设备维护的作业指导书,并填写设备维护记录;二为厂方技术人员在仪器使用一段时间后上门维护。设备的维修需要厂方技术人员上门维修,在维修后需签名确认并把相关的记录输入设备档案,仪器维修后需要对仪器进行评估,如涉及到影响检测结果的核心部分还需要重新对设备进行计量检定,以确保设备的计量特性符合要求。

结论

随着国家对水质检测的要求不断提高和检测技术的发展,使用的“高精新”检测仪器设备越来越多,对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各地水质检测实验室只有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从上而下增强管理意识,不断学习,积累经验,认真做好检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才能符合水质检测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水质检测实验室的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美成,郭正非.如何做好检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J].中国药事,2006,20(10):597-599.

测量仪器检定范文5

【关键字】测量仪器;管理制度;仪器管理

测量仪器是测量人员对工程施控的有力武器。爱护好测量仪器及工具是我们每一位测量工作者应具备的品德。由于测量工作是在室外进行,受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对维护好测量仪器非常重要,正确使用、科学保养仪器是保障测量成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仪器使用年限的重要条件,是每个测量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否则不但影响测量工作的进展和任务的完成,而且会造成仪器损坏。为此,我们必须正确使用仪器,了解仪器性能,基本构造和操作方法,加强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1仪器设备的配置

各项目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业主及监理的要求,尽可能配备先进的测量设备,提高工程测量工作自动化程度,减少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测量成果。

2仪器的调拨及购置

对于现在一般项目全站仪配置较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做到合理、适用、经济。对新上项目如果需要测量仪器由工程管理部根据公司的测量仪器分布情况调拨,如需购买测量仪器需填写《仪器购置申请单》,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购买。对项目测量仪器的调拨,调入单位与调出单位间要填写《仪器设备调拨单》并注明仪器的完好情况以及仪器的配套附件等相应内容。

3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

3.1仪器的开箱、入箱及安置

(1)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严禁手提或怀抱着仪器开箱,以免仪器在开箱时仪器落地损坏。开箱后应注意看清楚仪器在箱中安放的状态,以便在用完后按原样入箱。

(2)仪器在箱中取出前,应松开各制动螺旋,提取仪器时,要用手托住仪器的基座,另一手握持支架,将仪器轻轻取出,严禁用手提望远镜和横轴。仪器及所用部件取出后,应及时合上箱盖,以免灰尘进入箱内。仪器箱放在测站附近,箱上不许坐人。

(3)安置仪器时根据控制点所在位置,尽量选择地势平坦,施工干扰小的位置,安置仪器时一定要注意仪器,检查仪器脚架是否可靠,确认连接螺旋连接牢固后,方可松手。但应注意连接螺旋的松紧应适度,不可过松或过紧。

(4)观测结束后应将脚螺旋和制动、微动各螺旋退回到正常位置,并用擦镜纸或软毛刷除去仪器上表面的灰尘。然后卸下仪器双手托持,按出箱时的位置放入原箱。盖箱前应将各制动螺旋轻轻旋紧,检查附件齐全后可轻合箱盖,箱盖吻合方可上盖,不可强力施压以免损坏仪器。

3.2仪器的使用与管理

(1)各种测量仪器应符合局集团公司关于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2)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新购置的仪器、转拨给其他项目的仪器,应结合仪器认真阅读说明书,从初级到高级,先基本操作后高级操作,反复学习、总结、力求做到“得心应手”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的作用,不熟悉仪器操作的人员不得盲目用机。

(3)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使用过程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

(4)各种光电类、激光类仪器必须定期送到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鉴定。鉴定时间不宜超过规定时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和精度。

(5)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鉴定、校正不到出厂精度、超过鉴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

(6)使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在无滤光片的情况下禁止将望远镜直接对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和损害测距部分发光二级管。

(7)在强烈阳光、雨天或潮湿环境下作业,务必在伞的遮掩下工作。

(8)对仪器要小心轻放,避免强烈的冲击震动,安置仪器前应检查三脚架的牢固性,整个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开仪器,防止意外发生。

(9)转站时,即使很近也应取下仪器装箱。测量工作结束后,先关机卸下电池后装箱,长途运输要提供合适的减震措施,防止仪器受到突然震动。

(10)测量仪器要设置专库存放,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震、防雾、防尘、防锈。仪器应保持干燥,遇雨后将其擦干,放在通风处、晾干后再装箱。各种仪器均不可受压、受冻、受潮或受高温,仪器箱不要靠近火炉或暖气管。

(11)仪器长途运输时,应切实做好防震、防潮工作。装车时务必使仪器正放,不可倒置。测量人员携带仪器乘汽车时,应将仪器放在防震垫上或腿上抱持,以防震动颠簸损坏仪器。

(12)必须建立健全测量仪器设备台帐、精密测量仪器卡,仪器档案等制度,仪器出库、入库调迁项目,应办理登记、签认手续。

(13)对测量仪器的管理,由公司精测队制定检查评比办法,对维护仪器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因使用不当、保管不良造成仪器损坏,应及时追究责任,根据情况给予处罚。

(14)当测量仪器,工具出现下列情况为不合格:已经损坏;过载或误操作;功能出现了可疑;显示不正常;超过了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仪表封缄的完整性已被破坏;光电类、激光类仪器超过使用寿命,零点漂移严重,测量结果不稳定,测量结果可靠性低时,必须申请报废;常规仪器损坏后无法修复,或仪器破旧、示值难辩、性能不稳定,影响测量质量时,必须申请报废。

(15)测量仪器的申请购买及报废由项目部报公司工程管理部,由公司总工程师及主管领导负责审批,公司精测队对全项目的仪器配备和管理情况每半年检查一次,要求做到帐、物、卡相符,技术档案齐全。

(16)测量仪器必须定人保管,对贵重精密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精密水准仪、激光铅垂仪)应规定专人保管,专人专用,专人送检,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防损坏,降低精度。

3.3仪器管理奖惩办法

(1)为了加强工程测量管理工作,促进我公司工程测量工作的科学管理,防止发生测量事故,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广大测量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工程项目竣工后,对工程测量管理先进的单位、有关领导给予必要精神和物质奖励。对测量工作积极踏实,认真钻研,业务熟练,技能提高,成绩突出者,可以推荐提升。

(2)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测量、计量法规,弄虚作假,不严格执行测量、计量管理制度,由于测量工作失误,给项目造成损失者,应给予必要的处罚。对测量事故隐瞒不报者,要追究领导和有关人员责任。

(3)对测量仪器管理不严,保管不善,造成损坏,影响正常使用,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任人处罚。

测量仪器检定范文6

【关键词】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

1、我国电子仪器仪表的现状

我国电子仪器仪表的技术逐渐发展壮大,但是仍然落后于世界水平,在计量技术与工艺上仍然存在落后的状态。很多计量仪器存在精度上不够精确、种类较少且外观设计不美观等现象。主要落后于世界水平的重要一点是计量仪器的精确性与稳定性。因此,在这一方面还需要我国加大重视力度进行改善。我国计量仪器主要特点是发展速度慢,且研发技术及工艺落后,在仪器的基础用件与一般用件都存在质量差的问题。同时,我国对于电子仪器仪表的重视度不高,管理模式不完善,使电子仪器仪表目前处于低质量、高维修率的状态,阻碍了我国电子产业的发展。

2、分析仪表仪器计量检测的重要性

任何计量检测工作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误差的大小体现着分析仪表仪器的精度,虽然误差不可以消除,但是误差可以减小,通过对分析仪表仪器进行调试和测试,将仪表仪器的误差减小,提高分析仪表仪器的精度。在计量检测工作中会出现测量不确定、检测结果不确定等现象,这是在分析仪表仪器使用之前没有对其进行调试,没有意识到计量检测工具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在计量检测中的重要性,在计量检测的过程中出现出现测量不确定、测量误差等。误差越大,计量检测质量越差,误差越小,计量检测质量越高,但是在计量检测中,如果不知道不确定度,那么计量检测也有失去了意义。

定期对计量检测工具进行检测和调试,保证加量检测工具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计量检测要求,分析仪表仪器在进行计量检测的过程中,有计量基准以及计量检测标准,才可以保证仪表仪器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在计量检测中,检测人员的素质、业务水平、仪表仪器操作能力、思想认识等也是计量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为此需要定期对计量检测人员的分析仪表仪器操作能力、计量知识等进行培训,使得计量检测人员不断的获取新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素质,使其可以适应各种计量检测工作。计量检测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进行计量检测工作,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以及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对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等进行监控,保证产品质量,提升经济效益。

3、仪器仪表计量管理的主要措施

3.1 加强仪器的计量流程管理

按照管理流程,计量设备的维护管理通常包括:计量设备的选择和配备;计量设备的选型和采购;计量设备的入库验收、搬运装卸、贮存保护和领用发放等流转管理;计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标志和封印;计量设备使用前和周期检定、准、对;不合校比格测量设备的标志、记录、隔离、评价、处置和必要时的追溯。

3.2 制定仪器计量维护周期

每种仪器都有相应的使用寿命,电子仪器仪表在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的检查及维修,定期进行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针对使用频率较高,且具有较高准确度的的仪器的检查频率应该高于普通仪器。最长周期为半年检查一次。针对普通仪器,检查周期可以随着其使用率及准确度要求来延长检查周期。同时,检查周期的选择应该具有一定的依据,经过实践验证进行实际操作,同时应该适当调整好各个仪器的检查与运作,错开维修实践,保证其他仪器的正常运作。在检修过程中,将用件适当更换能够确保生产的安全性。

3.3 配备合格的计量维护人员

计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给计量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及挑战,计量技术也为计量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量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计量技能,将计量知识与规范严格掌握,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积累经验,使计量操作准确。与此同时,巨量人员在计量过程中也应该受到一定的监督与控制。受到监督的人员能够曾倩工作责任感,增加计量的准确性。目前,检测项目对于计量人员的要求极为严格,需要具备专业的资格证才能够胜任计量检测这一职能。

4、电子仪器的故障维修

4.1 故障的分类

电子仪器仪表在进行维修之前,需要对其故障发生前后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同时还要结合实际仪器运行的情况对其故障进行判断,从而及时确定故障的的性质及故障的部位,而对于检测时的情况还要做好记录工作,以便于在维修工作时做为参考。故障类型可以分为:(时间划分)早发性故障,突发故障,渐进性故障,复合型故障等;(形式划分)功能故障,潜在故障;(产生原因划分)人为故障,自然故障;(后果划分)知名故障,严重故障,一般故障,轻度故障等。

4.2 故障维修的基本方法

4.2.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分通电前检查和通电瞬间检查。电前要仔细检查仪器通外观、钮、板等部位的完整性,然后拆旋面卸机盖,观察是否有烧焦、漏油、发霉、击穿的元件,有无松脱、线、焊、件相碰、断虚元卡针等部位,以便发现损坏的痕迹。上述故障排除后,开始通电检查,以便发现是否有跳火、冒烟、发烫、断丝等明显故障,从而有效确定故障点。

4.2.2 检查仪器的电源部分:检查供电电压的电压值、电压温度程度、保险管等是否正常。

4.2.3 检查各级电路对地电压:大多说电子仪器的说明书都会附有各级电路的工作电压、性参数等,根据故障现象,可分别特测量各管路部件的对地电压和对地电阻。

4.2.4 信号注入检查:将标准信号输入到故障仪器上,可从故障仪器的终端器(表头,屏幕),或用示波器观察有关单元电路反应,以发现故障部位,一般是从终端开始逐次向前推移,一直到输入端为止。

4.2.5 器件替代法:电子仪器仪表都必于精密仪器,对其元器件进行焊接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所以在进行检查时,可以利用相同型号及规格的电子仪器对可疑部件进行替代,从而观察其故障的是否消失,这样可以有效的缩短检查的范围,及时查出故障。

4.2.6 短路检查:这种方法即是在对仪器故障的进行检查时,利用导线将需要检查的两点或是多点连接起来,然后接通电源,可以观察其是否有故障存在。

4.2.7 电路分割检查:脱焊电路接线一端,或者取离有关的器件及单元板件,观测其对故障的影响,或者单独测量被分割电路的功能,这样就能发现问题所在,拔插件板时,必须关闭电源。

结束语

现如今,在电子仪器仪表的生产过程中,影响计量准确性的因素来自于多方面,主要是在生产线的运行与运材料的输入过程中,直接关系到电子仪器仪表的计量。同时,工艺参数及技术的控制也会给计量的准确性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电子仪器仪表生产及运作过程中的监督与控制,控制技术与工艺的合理性,实施监督制度,保证运作的规范性,避免由于疏漏及错误操作给电子仪器仪表带来严重的故障问题。在发生故障的同时,会使计量准确性受到破坏。所以,加强电子仪器仪表的计量管理与维修是保证其准确性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立华.浅析电气仪表的常见故障[J].通讯世界,2014(22).

[2]高洪岩.浅析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及维修[J].科技创业家,2014(2).

[3] 刘存宝;计量仪器的周检管理系统[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