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语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一英语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一英语教学反思

高一英语教学反思范文1

在高中教学方面,我“遭遇”了新课程改革,这对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课改倡导全人教学,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而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高中英语新课程则更强调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1. 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的需求,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智力、兴趣性格、态度、语言基础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差生,我尽量用难度适中的问题问他们,尽量让他们回答有把握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我总会说“Very good”,如果回答错误我也会说“Thank you all the same. It doesn’t matter.”这样他们会因为得到鼓励而信心大增,加强了参与意识,逐渐消除畏惧心理。而对优生,我则对他们提高要求,如单词小测的错误率不得超过20%,课后要多做提高题,增加阅读量等。

2. 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刻板的学习,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适得其反让他们厌恶学习英语。因此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英语学习。高一英语必修一的第一单元是“Friendship”,这是一个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于是我让学生分组讨论Warming-up中的问题,并设置了“Describe one of your best friends”、“Make a list of qualities a good friend should have”、“ Make a list of qualities a good friend should not have”等多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并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这锻炼了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也在无形中发展了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他们创新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3.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先预习,找出语言点;课后整理总结笔记,并发现重难点。比如在教授“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时,我就先让学生看课后的例句,并自己发现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不同点,总结两者之间的转化规律。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至关紧要。在开学一周后我就让学生以不署名的方式给我的教学提意见,下课后我也经常深入学生中询问他们的听课效果,学习情况,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这阶段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一名好的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有有耐心、爱心。要把理论和实践想结合,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多听有经验老师的课,取其精华,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不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而且作为新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我们教师自身要深刻理解课改精神,把教学与课改目标紧密结合,不断更新观念,与新课程共成长。

我们的情况

身为一名面临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我认为我身上的担子很重. 根据我们学校的学生情况我对于新教材的教法心里没底,虽然有进行培训。

在教学方面我的做法是:一、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单元内容进行筛选。 特别是有选择进行口语、听力部分的训练,由于本学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外面的世界接触少,知识面较窄,对于一些口语话题是知的甚少,比如必修1第五单元的英雄人物的相关信息知道很少,同时大多是寄宿生,查阅方法也有限,课堂上主要是老师介绍或课前发些相关材料以备预习。教学过程除加强学生的知识面外,主要是阅读能力和词汇语法的掌握,听说能力的培养较少。阅读方面首先授于技巧重要是阅读略读(skim)、查读(scan)和精读(Intensive Reading) 和策略,在词汇方面,要求学生每天复习背诵单元的单词,鼓励他们通过音标、构词法等科学地记忆单词,并坚持课前小测;在语法方面,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本节课的语法点,上课时先让学生自己总结,并提出重难点,然后再归纳总结,课后布置相关的配套练习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二、坚持大部分用英语授课,对于不懂的地方会再次用中文说明,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避免“中国式英语”。让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精彩句子或书面表达的范文,培养学生使用地道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第三,通过扎实掌握单词、短语等英语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单词、短语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学生只有掌握好单词、短语,才能看懂句子和题目和文章,才能连词成句,行文流畅,而没有掌握好单词、短语的学生是很难运用英语。

反思和今后计划

半期考刚结束,这次新课改的试卷与往年不同,试卷比较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包括词法、句法、结构,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比较简单。强调语言运用,突出语言的交际化。考生要做好题,就必须具备相当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与课文挂钩很紧。给我们一个较大的打击,因为一方面考前指导的主要思想不是放在课文内容,而是强调词汇语法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和阅读能力和改错方法和规范,往NEMT题型的方向。另一方面暴露出学生的问题,基础知识不过关,学过内容一知半解,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和今后计划:

基础知识是重中之重,时刻都要抓紧基础课本关。加大督察力度。同时要培养学习习惯,采用二个方面(即: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在实践中证明实用性较强,经过高一阶段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性训练,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高二、高三阶段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第三,学习能力的培养,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输入量就大大增加,综合能力也随之提高;通过培养学生的作文互改能力,一则减轻教师负担,把他们从作业堆中“解救”出来,有更多的精力进行教学研究,二则帮助学生找到了英语写作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从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不过能力是发展的,不能强化训练能力,而是要贯穿在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高一英语教学反思范文2

误区一,学习英语的出发点就是高考,教师教的目的是帮助他们高考取得好成绩。

这样的动机正体现了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不同侧重,实际上是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语言本质观。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知识性系统,那么掌握语言的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则成了外语教学的最高目标;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交际系统,那么在教学中则会注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前一种知识性系统语言观左右了我国中学外语教学许多年,它的影响渗透到了语言教育的许多方面,其影响是深远的。“聋哑英语”和“高分低能”症均是这种语言教学观的产物。尽管一些学校经过努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然而毕竟是曲高和寡,影响不大。

再者,由于测试的反拔作用,外语教学仍旧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操练上。后一种语言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因许多教师不了解语言知识在能力形成中的作用,虽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是效果并不太理想。如果辩证地来看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它们实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语言知识是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个基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就难以实现。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之上的。然而知识不等于能力,那种认为掌握了语言知识就等于掌握了语言的观点是错误的。

衡量一个人外语水平的高低,其标准是看他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如何。语言知识是为交际能力服务的,语言知识也只有通过语言交际活动才能得到巩固和被牢固地掌握。语言、词汇、语法等知识中只要缺一,语言的信息交际就会中断。另外,语言知识的掌握不是靠讲,而是靠练,它只有进行言语操练,在情境中加以运用才能被理解和掌握。英语课是实践课,它必须要通过听说读写的反复操练才能形成自动化的习惯。语言形成习惯,也仅仅是掌握运用外语的一个条件,并不等于掌握了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语言知识是外围,形成语言习惯是中围,培养创造性的言语交际能力是核心。

误区二,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关键因素。

如果从事物发生发展的内部规律看,从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有一个中间媒介,即语言形成自动化习惯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但是,促使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它的外部因素在起作用。在这里,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知识向能力能否成功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强调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并不与当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相悖。“以学生为中心”论其实质就是要教师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学识水平、动机、兴趣,以便能因材施教。

目前,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外语教师尤甚。这主要体现在:1.职业道德不够高;2.外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不够熟练;3.缺乏不要的教育理论素养。

因教师素质较低的原因,导致了许多教学科研成果无法加以利用,造成严重浪费。如英语教学原则是许多教学科研人员进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的升华。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些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英语教师如果具备了良好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教育理论知识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那么促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亦将不是什么难事了。教师一口流利得体的英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听到的都是英语,按克拉申的观点,只有大量可理解输入才能导致大量的输出。学生只有英语听多了,他才能开口说。教师通过运用“原则(由章兼中教授提出),能极大程度地加快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存在几个主要弊端,一个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语言信息量少。要克服这一点,教师就应增大信息量,多让学生接触一些外语材料。第二个弊端是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少和面窄。如果能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能动性,主动参与课堂中各项实践活动,就能改变这种消极被动的局面,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操练的机会。第三个弊端是学习和操作的节奏缓慢。快节奏要求教师的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语速正常。学生操练外语的频率要高,速度要快。教师的提问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学生的回答节奏加快。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富有紧凑感,从而克服从前那种上课懒懒散散、智力活动松弛的现象。

由此可见,外语教师的素质高低,是决定外语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能否有效促成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语言基本功过关,还要具备听说读写演画多种技能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对那些自身素需要进一步提到的教师,可以采取进修或自学或在职提高的方式进行。通过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写出全英文教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质,还能提高自己的组织教学能力。

误区三,听说读写严重脱节。

以高考为目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培养出的人才似乎有些不近人意。我们都听说过类似现像——某地区高考状元英语成绩之高让人惊叹,然而在公交车上遇到国际有人问路,却鳖的满脸通红,听不懂,说不出,逃之夭夭。人们形象地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哑巴英语”。即使听说能力尚可,然一旦动手就错误百出,患了“一种半身不遂”的病。究其原因,其一是基础知识未过关;其二是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各环节侧重不一,很多因时间分配不够而忽略了读写这一环节,时间一久,也就自然形成了几种技能的相互脱节。听说读写几种技能是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由于相互之间的脱节,从而导致了作用于彼此之间的能量浪费。

要想使学生的四种基本技能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使学生的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做到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统一。听说读写几种能力既是教学的目的,同时又是教学的手段。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必须通过四种技能得以实现。

2.深刻理解和领会外语教学原则。这些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管小道理的大道理。只是明悟这些大道理,才有可能使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高屋建瓴,站在宏观的角度来俯视教学中的问题。

高一英语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课堂;激情;沟通;准备

从事教育工作这几年来,我深刻体会到,上好每一堂课是每名教师的核心任务,也是身为师者的最大心愿;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改变以往传统的一言堂式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转变角色,不断创新,在以活动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下,以学生为主人,教师为参与者和指导者;这几年,我有幸听了很多教师的优秀展示课和观摩课,课堂都各有特色,且各有侧重点,使我确实受益匪浅;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课堂的有效性尤为重要,这种有效性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主要是方法有效,因此,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对学生、对知识、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反思与总结,我们就很难谈到课堂有效以及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第一方面,教师要有较好的课堂基本功,尤其是作为英语教师,语音语调清晰优美,发音的那种地道感觉让人听起来非常舒服,知识剖析讲解到位,教态亲和、板书工整,而且再运用上现代化教学电子设备,图文并茂,这些都会对学生有较强的课堂学习兴趣起到提升作用;当然,这些都是高效课堂的硬性要求;其次,备课方面,还要有更大的学问,新课程的英语学习内涵,要求学生从课堂中学英语转变为从生活中学英语,英语要从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要使学生从英语教学中体验英语,教师要透彻理解教材,教学设计从实际出发,做到“教中做”“做中教”“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的完整统一;因此,教师备课时,要围绕本课确定好的教学目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步骤设计要层次分明,各环节要衔接自然、流畅,因为学生要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课堂上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就英语课堂学习来讲,学生易出现学习态度不端正,觉得老师讲的知识已经完全明白了,会出现不好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现象,所以如果教师教学环节设计不合理,课堂就有可能成为活动课、自由课,也就不能完成教学目标了。

第二方面,良好的课堂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正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个好的导入对于一节课十分重要,如乐章要有优美动人的序曲,戏剧要有勾人心魄的序幕,文章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一样。一堂课刚开始,学生的注意力通常比较集中,教师如能设计一个优秀的导语来吸引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活动就能顺利进行,课堂气氛也会变得生动活泼、和谐轻松,那么这堂课基本上已成功了一半。

第三方面,身为师者,课堂上自己要充满激情。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一个冷漠、毫无激情的教师,他的教学必定是枯燥无味的。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充分点燃学生的热情,否则,教师就要该自我反思一下可能的原因,解决办法也可以从这三点入手:(1)创设容易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从课的开始就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在教学设计时,注意知识点及练习题的难易程度,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3)注意教师语言评价的重要性,使用鼓励性的语言。真诚地对待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教师真诚的关注容易感染学生。

第四方面,教师在课堂之外,和学生要有一定的沟通,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亲其师而信其道,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真诚、关爱。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一定程度上关爱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情感上得到一种满足。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错误就没有正确,教师要微笑面对,理解、包容学生的错误,并耐心地加以指导和纠正,为他们的课堂学习扫清心理障碍,让他们放开去学习。

3.减少模式化的教学设计,让真实的生活走进课堂,给学生以真切、自然感。

4.课堂上,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用微笑、和谐风趣的教学语言组织教学;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关注每个学生课堂上的点滴表现,对任何一个层次的学生来讲,自身表现的点滴进步能得到老师的些许肯定,都是对他们的最大鼓励,他们都会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课堂上及时的鼓励表扬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班级里的价值,开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5.结合多种形式进行教学,给予学生课堂学习的愉悦感。教师要是能在英语课堂上全方位地关注学生的情感,那我们的课堂肯定是成功的、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除此之外,我们应该善于关注学生情感的反馈,只有这样,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较强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情绪,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人人爱学、乐学,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健康发展。

第五方面,教师课前准备要足够充分,课堂上要富有机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因为课堂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反应,会出现各种情况,对知识会有各自不同见解,这就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知识底蕴、知识储备,在备课过程中,要尽量提前预料到可能出现的情况,只有这样,教师在面对各种偶发的不利于教学的情况时才能坦然处理、应对得好、把握得好,进而有利于正常教学,即经过教师及时、巧妙、灵活地处理,能够对教学起到烘托、补充、增效的作用。

高一英语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高中英语 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17-02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力量在全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其教学质量也在稳步提高。但根据现有的调查研究表明,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仍存在众多问题。在教学上依托母体,从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到教学内容,教材选用等都是照搬或从母体学校移植过来,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严重脱节,没能使其与高中英语形成有效衔接,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保证,已成为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2013年大学英语四级在原有题型基础上又做出部分调整,特别是翻译由原来的句子翻译调整为段落翻译。内容涉及到中国的历史、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这一改革虽然加大了翻译的难度,但也更加体现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即目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与此同时也将以应试为主的高中英语教学与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的脱节问题显得更加明显。本文将从教学要求,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材等四个方面深入探讨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衔接。

1 教学要求的衔接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工具,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夯实的基础。”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之间的教学要求存在不同。高中英语教学主要以传授语法知识为主,特别是为了迎战高考,教师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以课文为基础,以语法为核心,并配以大量练习的教学上。因此,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想法,学习英语重要的是词汇,语法和听说应用。与此同时,许多学生认为翻译只是一个附加在阅读理解上的过程,只要他们能理解的文本,翻译是相当自然的事情。他们追求的是理解句子而不是翻译的准确性,这使得难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一些学生认为他们没有必要提高翻译能力,因为他们未来不会成为职业翻译者。我们不能否认这样一种功利的心态,但关键的一点是,未来的工作需要他们有翻译能力。大多数大学生不知道非英语专业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英语翻译能力,全球化的社会需要有良好的双语能力和专业知识的人才,需要他们可以理解和翻译专业的文档。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应首先明确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与高中的不同,做好教学要求的有效衔接,才能让我们在教学中明确目标。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学生本身基础差,底子薄,对英语的学习存在畏惧感。这就更要求我们独立学院的教师做好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使我们独立学院的学生能在经济全球化当今时代能以英语为工具阅读国外各类参考文献,获取先进的科技信息并参与国际交流,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2 课程设计与材料的衔接

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战高考,教师的教学自然也以此为目的,主要讲课文中的语法,对翻译的讲解也只是在翻译课文以及阅读时有所涉及,并未对翻译有过系统的讲解。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受课时以及班级人数的影响,翻译教学也迟迟没有受到重视。大学英语课程的班级规模通常很大,四十到五十,甚至更多的学生。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反映为学生解释并纠正学生的翻译练习实际上是在纠正他们错误的措辞、语法、修辞等。没有时间来考虑翻译的教学技巧。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和理解,写作和用英语表达的能力很低,这使得他们不容易学好翻译。因此,基于当前的课程安排,大多数教师不得不放弃翻译教学。但在翻译越来越重要的今天,这就为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一个挑战。在有限的学时内改善他们的翻译技巧成为首要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上即不能忽略培养学生的听说应用和阅读技能,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调整大学英语的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应该有精读课,阅读类和听说应用类,还应该有翻译类。一般来说,有三种调整方法。第一个是在精读课上合并翻译教学,这是最有效的和需要做出最少的调整课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在精读练习后传授翻译技术和理论,这是目前最可行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第二种方法是每周留出一个时间段作为翻译课,就像现在的听力课程一样。但在师资方面,是一个大问题。大多数从事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师,对翻译知识的掌握和讲解都欠缺经验。这就为教师方面提出了挑战,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师需要丰富自己的翻译知识,不断积累翻译教学的经验。第三种方法是建立特殊的翻译课程。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一般只涵盖四个学期,在前两个学期里,应该继续把重点放在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上,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因为基础较差,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巩固高中的基本语法知识。在三四学期陆续加入翻译知识的讲解,有了前两个学期的基本知识的稳固,相信翻译的讲解也会事半功倍。为了加强其翻译能力,可以在第五学期开展以其专业为基础的英语翻译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其翻译水平,通时可以满足他们获得相关的国外资料,为他们将来的论文和就业提供更加直接的帮助。

3 教材的衔接

教材是教学依据的主要手段,教材的选择十分重要。教材的选择不在于其内容是否全面,是否有深奥的知识,而在于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众所周知,高中教材是每学期一本内容单一,主要以语法为主,除了为了理解文章进行的字面翻译外,几乎不涉及任何有关翻译方面的讲解。但进入大学阶段,要求学生听说读写译全方面发展,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教材的选择就要多样化。特别是有关翻译的教学。目前并没有一本适合公共外语翻译的教材,在当前的情况下,作者建议可以对教科书的设计做出一定的改善,在精读课程,一些基本的或简单的翻译理论和技术可以引进翻译练习就像阅读和写作练习一样。基本理论包括定义、目的、标准、原则和翻译的过程,直译和意译。在理论指导下,学生将会花更多的时间关注翻译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开发他们的翻译能力。另一方面,应该尽快尽可能的编制高质量的翻译教材,内容不仅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但也符合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需要。此外,还需要适合学生自学的教材。最可行的方法是分配一些作业让学生做自己,这也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学习。至于那些要点和难点,教师应该在练习的基础上花一些时间详细解释。

4 教学方法的衔接

正确适当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高考的存在,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有时甚至会走入极端。学生的学习方法是由“书山题海”而产生的“技巧”。老师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只好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教学手段比较单一,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一旦到了大学,没有了试题,没有了老师的语法、习题讲座,很多学生便迷失了方向。相对于高中,大学的教学方法则比较有弹性,鼓励学生以自学为主。外语课时有限,要通过四、六级考试,不能仅靠某一教材。特别是翻译教学,在目前的缺乏高质量的教材,课时有限,翻译比重增加的情况下,教师要根据每课的特点决定教学,并尽量利用每一节课的时间,传达相关的信息。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课文中典型的句子在课堂上加以解释,,然后选择一些让学生课后练习,这要求他们事先作出一个好的和可行的计划,练习后再传授翻译理论和技术的部分。另外一方面,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经典作品供学生阅读,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翻译的热情,因为有文化与语言关系密切。文化背景是翻译的一般环境。有时,也可以推荐一些与他们专业相关的文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认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是有用的和实用的,这可以刺激他们进一步学习。

5 结论

从最新的英语四级改革中不难看出,翻译在整个公共外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国际交流的增多,对合格译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独立学院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想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就必须考虑到这些学生的自身特点,即对大学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学习目标不明确,自主学习能力差等。本文结合独立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特点,从教学要求,课程设计,教材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如何做好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衔接进行了论述,希望对今后独立学院的英语翻译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英语翻译结合起来,成为既懂外语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翻译人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庄智象.翻译教学及其研究的现状与改革[J].外语界,1992(1).

[2] 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2003(1):65-68.

[3] 孟华.论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衔接策略[J].宜春学院学报,2007(1):199-201.

高一英语教学反思范文5

课本3个单元对于该语法的处理是递进式的,由简到难。教参中对于3个单元的定语从句有以下的要求:

Unit 1:Learn about what an attributive clause is and the functions of relative pronouns and relative adverbs.

Unit 2:Learn the attributive clause intr-oduced by a preposition+which / whom and attributive adverbs when, where, andwhy.

Unit 3:The non-restrictive attributive clause.

教参给的语法教学有很强的系统性,这要求我在处理该语法时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这前提下,我一方面参考课本教参上的内容,同时考虑本班的情况,将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删减,并补充相关练习来强化教学效果。具体的步骤如下:

在unit1中,课本先由3个定语形式的例句引出定语从句的内容,并要求同时复习noun, adjective and preposition的功能。我认为在学生基础差的情况下不宜在新语法开始时有其他语法的干扰,这会让学生弄不清重点。因此我省掉复习内容,用以下步骤引入定语从句:

我先要求学生翻译书上三个例句:

The green team/The team in green/The team who were wearing green.

然后要学生分辩下划线和斜体字的内容和功能:

The green team(green: an adjective/ team: a noun)

The team in green( in green: a phrase / team: a noun)

The team who were wearing green (who were wearing green: a sentence / team: noun)

再利用最后一句指出who的指代,并总结出noun( team ) 作为先行词的概念。

我将书上例句改成定语从句的练习。例如课本上出现的例句为: The trees which are on the school campus have lost their leaves. 我将此句改为两个简单句给学生: The trees have lost their leaves. The trees are on the school campus. 然后要学生把两句中的相同名词the tree找出,把第一句作为主句不动,把第二句插在相同的名词the tree后,造出一句不合语法的inter-language: The trees the trees are on the school campus have lost their leaves. 之后在这错句的基础上把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用法教给学生,让学生用相应的关系代词that / which 来替代 the trees形成一句正确的定语从句:The trees which / that are on the school campus have lost their leaves.这个步

骤很好地帮助学生避免出现定语从句中两个句子首尾相连的错误。

最后我在学生已掌握合并定语从句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练习。一项语法的掌握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要用多种方法来处理以确保学生真正的掌握。我采用了以下练习交替使用的方法:

(1)合并成定语从句。如将下面两句合并成一句定语从句: The table is new. I write articles on it now and then. The table (that / which) I write articles on now and then is new.

(2)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填空。如You are one of those people _____ everyone will find hard to please, aren’t you?

(3)翻译定语从句。如翻译“我坐在一位叫Diane的女生旁”一句。

(4)改错。如The club which members are music fans meet in the school garden every Saturday afternoon.

(5)编写含有定语从句的对话。

(6)根据中文提示完成短篇作文。

在以上的实践操作中我发现练习的内容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要对一种语法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才能取得好效果。所以我在unit1安排的是介词后置的定语从句练习,在unit2教介词前置的定语从句中以unit1已做过的练习作为切入点引入新内容,让学生平稳过渡。如在unit1我安排了以下例句让学生合并:Who is the boy?You were talking with him a moment ago.Who is the boy that you were talking with a moment ago?在unit2 处理介词提前的定语从句时,我仍使用该练习,以旧引新,过渡到新的语法概念。如Who is the boy? You were talking with him a moment ago.Who is the boy with whom you were talking a moment ago?

最后一个单元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这是前面限制性定语从句的衍生语法。照旧我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时采用了螺旋式渐进过程,由介词不提前的限制性定语从句引出介词不提前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用介词提前的限制性定语从句引出介词提前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当学生完成两种定语从句的学习后,我再两者混起来考查。

通过定语从句的教学,我认为虽然语法枯燥无趣,但合理有趣的教学能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改变学生对于语法的消极态度,体会到学习语法的成就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法。

参考文献:

[1]Lyle F.Bachman.Interfaces Betwee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Testing Research.

[2]Adrian S. Palmer.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3]阿兰・戴维斯.语言测试原理.

高一英语教学反思范文6

一、正确引导,树立信心

在高中起始阶段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都充满信心。初中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希望自己在新的高度上再创辉煌;基础差的学生更希望自己能在新的起点上从头开始,甩掉英语落后的帽子。教师要抓住这个最佳时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首先,要向学生阐明初高中英语存在的差异及学好高一英语的重要性,使之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树立必胜的信念,避免因暂时的失败或挫折而放弃努力。其次,对学生短时间的停滞不前或成绩不佳要多加引导,帮助分析原因,调整思路,并鼓励学生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二、查漏补缺:做好知识上的衔接

第一. 补好音标:初中学生毕业了,学过的单词会读,没学过的生词,即使音标摆在面前依然不会读。记忆单词不按英语自然拼读法,而是按字母的排列顺序死记硬背,这是升入高中后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二. 补好词性意识和句子意识:高一学生基本是没有词性和句子成分意识的,整个句子结构只知道主语和谓语,对于谓语的细化(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连系、动词等)缺乏基本的常识?,如果说音标是学习单词的基本要素,那么对句子基本结构的把握拥有词性意识是学习句子和语篇的必备要素因为积累词汇的最终目的就是落实到句子,落实到篇章所以在高一的起始阶段就要让学生弄清种基本句子结构,这对于高中阶段两大重要语法(从句和非谓语动词)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对于句子结构没有较强概念的同学,长句的理解和学习是比较困难的。同时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词性意识,英语和汉语虽然同属语言范畴,但是却是不同的语法体系,句法结构差异很大,这是英语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但教师必须谨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从基础入手,寓能力培养于日常教学环节之中

基础教学当然是高一教学的重中之重了,只有夯实了基础,才有可能提高能力。但基础教学与能力的培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由于初高中听、说、读、写能力要求有较大的差异,高一阶段对能力的培养不宜过度扩展,应以对话、课文为依托,根据对话、课文所提供的素材及学生所掌握的教材语言信息设置灵活多样的训练题目,使学生能够听得懂,说得出,有东西可写。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而会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对话、课文为基点进行改写、缩写、仿写、续写等较低层次的训练,其目的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输出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口语、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

四.循序渐进:做好教法和学法上的衔接

第一,学习初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和说明,科学定位,降低高一入学阶段教学的起点和考试的难度,让他们顺利地过渡好,体验最初的英语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慢慢地再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

第二,及时引导,培养高一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品质。要把初中阶段“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逐渐变成高中阶段的“听说领先,读写为主;精讲语法,多做仿句”;同时对学生的学法上也要做相应的指导,如记忆单词的方法和技巧,怎样进行预复习,课堂上如何做笔记,课后如何建立自己的错题档案,等等尽量让学生解一题会一题得一法;让学生学有所获,信心倍增,从而让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