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考试总结范例

高一考试总结

高一考试总结范文1

1笔记法的研究情况

1.1国外研究现状

1925年,美国心理学家克劳福德(Crawford)发表在教育研究期刊上的《Thecorrelationbetweencollegelec-turenotesandquizpaper》一文,是目前能查到的最早的关于笔记法的文献。从古至今,学生在接受知识时通常的反应就是:记笔记。所以笔记法对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国外教育心理学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对笔记法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并在关于笔记法的研究中形成了多种理论模式和实验研究。笔记法是在元认知策略的指导下,学习者对知识进行加工的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1989年,凯若提出笔记法有三种功能:编码功能、外在贮存功能和编码加外在贮存功能。运用记笔记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在书面上留下痕迹,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和理解,而且学生在复习阶段整理笔记的过程中,可以有计划地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对生物知识体系的建构。

1.2国内研究现状

相较国外对笔记的研究,国内起步较晚。一是对国外笔记研究动态的梳理、归纳和总结;二是心理学和语言运用学领域对笔记行为的实验研究;三是一线教师就笔记问题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方法或技巧;四是学科类的笔记策略研究,特别以攻读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为代表。2018年,王莉媚在她的论文中提到笔记类型包括课前预习笔记、课堂笔记、课后笔记和错题笔记四种类型。高中生物课程知识容量大、体系繁杂,学生对二次笔记的加工十分欠缺。如果能合理利用笔记法,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进行记忆和理解,构建生物知识体系,完成知识的内化,进而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最有力的体现。其中预习笔记是预习的重要体现形式。杨小红在她的研究中发现,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时间无法监控和自主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未被调动是限制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在她的研究中还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学习时缺乏教师指导、没有时间、机会不多。魏涛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预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在预习与课堂衔接时,教师应关注学生课堂的参与,灵活处理课堂突发情况;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预习,而且要提高学生的预习意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多尝试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合理安排预习时间,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但是关于课前预习的策略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关于现在高中生使用笔记法进行学习的策略依然很普遍,但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和不同性别所使用笔记策略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2018年,张玉凤在她的硕士论文中提出:高质量笔记和理解笔记、复习笔记有助于外部存储、加强交流和减少焦虑、提高学生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材施教、简化笔记内容和笔记形式等建议。

2笔记法的实施过程

2.1预习笔记

教师在上课前会布置学生对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预习的方式是将教材中出现的提纲式文字勾画出来,通过教材初步理解所勾画的概念。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任何疑点都可以记录在笔记本上或在教材相应位置做好标记,在课前与同学一起交流讨论。如果经过讨论没有得到解决,那么考虑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如果老师在讲授新课时没有讲到,再考虑课上或者课后提出疑问。高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初中升学上来,对于做笔记的积极性不强且没有系统的方法,所以教师除了布置学生做预习笔记的作业之外,还要及时地进行检查或者是抽查学生的预习笔记并进行简单的评价和指导。

2.2课堂笔记

高中生物课堂上学习的概念比较多,而高一的生物课堂更加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做课堂笔记和养成做课堂笔记的好习惯。教师在高一生物最初几节课上需要记笔记时,要提醒学生拿出笔,在笔记本或是教材的相应位置记笔记,使学生快速地养成上生物课自觉将教材、笔记本拿出来的好习惯。在需要记笔记时,指导学生多使用总结归纳和使用多种颜色或不同符号标识记笔记的方法进行笔记。在检查学生笔记的时候,发现做得好的同学要加以鼓励和表扬,发现字迹潦草和不认真做的学生要给予及时指正。

2.3课后笔记

在课堂上,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听懂老师讲授的知识。所以老师会经常要求学生通过课后完善课堂笔记、段落总结或自制表格或者绘图等不同形式总结所学知识。在下一次课时,通过抽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4错题笔记

做题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最好的方法,也是提高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已经理解和学会了某个知识点,但是一到做题目就不会了,这就强调学生要做好错题笔记。具体做法是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每一次习题讲解或是每次测验解析的时候,将错误的题目解析到对应题目的空白处即可。

3笔记法实施的效果评价

3.1笔记法实施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坚持,通过期末考试得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成绩。实验组平均成绩为42.34分,对照组平均成绩为39.63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平均成绩有所提高。

3.2学生表现分析

在高一开学的第一节课,学生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和激情。生物学科布置的预习笔记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完成,但是仍有少部分同学并没有将预习笔记放在心上。并且完成预习笔记的这部分学生,他们虽说是预习了,但是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不能准确作答。这也说明了,刚升入高中的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待提高;在实验组上课的过程中,还有少部分同学总是需要老师提醒才将课堂笔记本拿出来,这体现了这个阶段的学生习惯了听老师讲解,而不愿主动学习的情况。课堂笔记不仅能帮助学生识记知识,还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通过积极引导,让学生养成做学习笔记的好习惯是有必要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笔记法实施,有部分同学掌握了制表比较法、画图填图法、总结归纳法,而且普遍表示笔记法教学最有利于自己的学习。根据对学生成绩的分析,学生的成绩有进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对笔记的检查,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书写和总结能力都有所提升。高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但对于学习的主动性不高。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备课一定会备学生笔记,根据各班学生的不同,因材施教。比如在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这一课的时候,老师让学生在笔记本上用若干个五角星、圆形、三角形和矩形四种图形画出两种蛋白质,学生们纷纷用这四组图形组成了各式各样的图案。有的拼成了心形,有的拼成了字母,还有的拼成了动物等,十分漂亮,这使得整个课堂的气氛十分活跃。待学生完成作品之后,老师用投影仪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大屏幕上,学生们看到屏幕上的作品后,更加欢悦,甚至平常课堂上安静和调皮的学生都认真地听讲起来,教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通过自己总结出蛋白质种类不同的原因,并让学生将归纳好的结果写在笔记本画图的下面。但是纵使在这样活跃的课堂上,仍有个别学生只顾着享受那种氛围,却没有来得及记录笔记。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将其列为重点关心对象,在抽查笔记的时候,经常查看他们的笔记并给予指导。

3.3结论

经过实践可知,笔记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的笔记法使用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首先,高一的学生对于笔记的认识是非常片面的,所以在使用笔记的时候,很多时候是没有头绪地乱抄写一通,这样会造成原本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变成了学生学习的阻碍;其次,记笔记的过程是枯燥的,在学生刚开始养成记笔记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是教师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学过程要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注重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笔记法毋庸置疑是学习的好方法,将笔记法运用到高一生物教学中来,无疑是促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好措施。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时更要注重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笔记法是一个好方法,但是要如何传授这种方法才能使学生通过此方法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目前,关于这方面已经有了相关研究,但是在生物教学中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作为教师,不仅要借鉴别人的研究,还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这一学科的笔记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能够终生受用。

参考文献

[1]孙继民.记笔记研究的理论模式与实践[J].外国教育研究,2004(8):26-29.

[2]李今朝,葛秋芬,谭桂娟,等.国内外关于笔记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1(26):9-11.

[3]王莉媚.基于高中英语笔记现状的调查研究[J].考试周刊,2018(48):99.

[4]杨小红.高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4-5.

[5]魏涛.高中生物课前预习环节的优化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8:6-7.

高一考试总结范文2

受课时限制,高中阶段不可能安排初中内容的专题复习课,因此有必要掌握在新授课中渗透初中内容的讲解应用,在复习课中渗透初中内容的例题示范,在课后作业中渗透初中内容思考材料的方法和技巧;受课时限制,高中阶段不可能对初中内容进行全面渗透巩固,因此有必要弄清高中学生的需要,明确渗透初中地理知识的最佳范围和所需巩固的重点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巩固初中地理知识,对高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但不能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重复学习过程,而是通过渗透、巩固、复习让学生加深对初中地理知识的理解,扩展其地理观察视野,促进学生养成地理思维习惯,进一步做到学以致用,掌握终身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

二、活动过程

1.第一阶段———准备工作

在高一伊始的前两周,利用零次考契机,测试初中学习内容,对学生情况进行调查,并于第2周周五确定研究主题———如何应对初中地理知识在学业考中的体现,并且研读课程标准与考试要求,明确初中地理知识在学业考试中的呈现形式、内容与要求,提出在新授课、复习课以及作业中渗透、巩固初中地理知识的理念,并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其实施。

2.第二阶段———研讨交流

研讨交流分阶段进行,旨在及时分析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原则上每月一次。组内每位教师将一个月来自己的策略与效果交流探讨,主讲人员由各位教师轮流担任,研讨内容也由主讲教师汇总。以下分别是组内一次复习课交流与作业补充材料实例。教学思考与设计:农业部分的复习过程中存在两种困扰,困扰之一在于对所涉及的区域缺少背景知识,遇到题目无从入手;困扰之二在于对所给材料不能高效利用,提取信息、分析材料的能力较差,在教学中本着“诊断式”原则,提出相应的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

3.第三阶段———文本整理

根据研讨达成的共识,整理出新授课与复习课渗透、巩固初中地理知识的一般教学模式;总结出在课后作业中渗透、巩固初中地理知识的常用习题模式。

三、成果运用与改进

高一考试总结范文3

高一(2)班共有学生44人,作为初中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学生的总体成绩分布与其它班级类似。由于**高中在区域属于二流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一般化,学习习惯参差不齐,迫切需要加强学习内驱力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一个刚入学的新班集体,学生的可塑性较强,班级中由几位学生在初中做过班长与学习委员等职务,这为学习型班级的管理打下了基础。班级的主科任课教师比较年轻,有三位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本科生与硕士生,教师的工作热情高,但是在辅导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着经验不足的问题。

二.改进实施计划

1.分析班级情况,对学生状态进行分析,制定科学的行动方法。

2.了解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在这个班级管理制度的构建中采取的各种方式方法,给学生“立下的规矩”以及立规矩的方式。

3.与班主任一起针对高一新生的特点,分析构建学习型班级的基础,研究进行学习管理的各种制度与手段。决定主要从班级民主管理制度改革,学习动力的激励,学生学习过程与评价的管理几个入手,加强个别化管理,采取创新性的措施,促进学生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为构建学习氛围浓厚的学习型社会打下基础。

三.行动实施措施

通过对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走访以及学生调查,加上几个星期的跟班研究。高一(2)班在班级管理上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直接与学习制度建设有关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班委会集体领导的民主管理制度

班主任基本上把班级日常事务都交给班委会去做,形成了既是班级自主又是民主管理体制。班委会由班长、副班长、纪律委、学习委、劳动委、团支部书记、文娱委共7人组成,每周日由班长牵头召开班委会会议,讨论一周以来发现的班级存在问题一解决的办法,在每周日的晚自习第三节由班委会的成员轮流主持班会,总结一周以来的班级的工作及其存在问题,并布置下周改进措施。遇到事情由班委会共同讨论通过的决定,交由各小组负责执行,每个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度,每个组内的事情由组长和本组的学习委、纪律委讨论决定。为了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加强班委会的权威,凡是班委会通过的决定,班主任也要遵守,各个小组必须无条件遵照执行。另外,为了及时发现班委会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在每个月班委会必须要召开“班务新闻会”,向全体学生汇报一个月来所做的事情,并且要接受下面学生的提意见,能够当场答复的就答复,不能够当场答复的,要在下一周的班会上答复,并作出书面解释,接受全班同学监督审阅。

2、制定各种学习制度,加强制度的落实管理

(1)小组学习竞赛制度。

在每次期中、期末由各个小组的学习委代表本组向平均分比自己组高的组,发起挑战,书写挑战书张贴在教室,在挑战书上面还要制定本组各个成员的挑战目标。每次进步不大,退步的组的组长、学习委、纪律委要上讲台解释原因的。

(2)每天“一望一背”制。

“一望”指每天由班干共同负责,确定和在教室后面黑板上书写语文词组解释、语法应用方法、英语语法、英语单词等内容,要求全体同学每天要向这部分内容望一望。“一背”指每天的课间至少背诵一句诗句或者英语单词,在上下午跑操前必须带者手卡,上午内容为语文或者政治的内容,下午为英语或者历史的内容。

(3)实行“错题集”互查制度。

每周日要求由本组学习委牵头,安排同学之间互相检查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科目的错题集检查工作,并向班级学习委汇报。

(4)实行小组内“互帮互学”制度。

小组内哪位同学的哪门科目特别短腿,分阶段仔细分析,由本学习委在组内开展“一帮一”承包活动,并且实行考核,对帮者不用心、学者不认真分别罚做500-1000字文字说明书。

(5)作业上交实行“课代表问责”制度

凡是发生作业拖拉现象的,课代表向班委会递交500字说明书,并在全班学生面前做解释。一般由课代表及时提醒作业什么时间段收取,也就是说实行提前通知的“提醒”制度。

(6)在考试前30分钟内,全体学生书写“考试保证书”。

保证在本次考试中能够做到不作弊、做题细心、合理安排时间、保证会做的题目最大限度地得到最高分等等内容,起到提高考试技能,起到提醒自己做到最好的状态。

(7)实行“互相出题考试”制度。

每周日下午全体同学提早到校,由每个组的学习委负责安排本组内学生负责出哪门试卷,题量不在多,要求尽量是“错题集”上的,并且是考试中常遇到的类似题目。

(8)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目标刺激制度”。

每次考试分数公布后由各小组内部进行总结,看看本小组是否达到挑战的目标,同时每个成员在每次考试后的第一时间,分科总结考试中存在的问题,等分数公布后,及时制定下阶段的奋斗目标,并且统计出自己在试卷上会做的题目而丢掉的分数总共多少。

(9)定期更换班级学习标语和说一句格言。

为了加大心理暗示作用,要求每位同学每天说一句激励自己的格言,并写在手卡上,不断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还在在教室后方张贴“十班没有不学习的学生,没有学习不好的学生”、在教室左右方张贴“别人放松的时候就是我们赶超的时候”“自信创造奇迹,拼搏铸造辉煌”、在教室前方张贴“忘时、忘物、忘我”、“争分夺秒,誓夺第一”等。

(10)考后后进生“谈心”制度。

做好班级倒数几名的心理调适工作比较重要,每次在成绩公布后地一时间,班主任找他们交流,找他们谈话。另外,和他们一起分析失利的原因,并制定改进的措施。

3、制定实施培养良好的习惯一系列制度

首先,凡事都制定“计划”,要求学生在每天早起身或者前一天晚,把一天要做的事情计划好,规定自己在那个时间做哪些事情,要写在手卡上,晚自习第三节把计划拿过来,对照看看自己所做的事情,做完的勾一下,没有做完要分析没有做完的原因。要求“今日事情,今日了;白天事,白天了”。

其次,实行每天“九问”制度。及时提醒自己应该完成的事情,及时反省自己每天做的不到位的方面。每天“九问”的内容有:①今天,充分利用时间了吗?②.今天,上课积极动脑了吗?③.今天,作业独立完成了吗?④今天,班级的任务认真完成了吗?⑤今天,主动帮助同学了吗?⑥今天,不懂的问题解决了吗?⑦今天,做了无效劳动了吗?⑧今天,爸妈正在干什么?⑨明天,我怎样去改变自己?

最后,实行问题“曝光”制度。在教室的后黑板上设“曝光台”专刊,由班级纪律检查队每天公布班级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的学生,具体到每个学生的名单,违反了班级什么纪律,并且由纪律检查队负责教育改正,坚决督查到位。

四.实施效果评价与反思

高一考试总结范文4

一、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客源市场覆盖面狭窄

武功山旅游区近几年的游客虽然呈现高增长的良好态势,但其市场影响范围主要分布在以武功山为圆心的湘赣地区,其他市场影响强度不大,相对狭窄的客源场覆盖而与武功山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品牌有些不相称。

2.旅游市场季节性变化大

武功山旅游市场的淡、旺季分明,呈现显著的假日旅游地的特点。客流高峰期为3耀10月的星期六、日,这种状况与客源市场覆盖面狭窄、旅游功能单一关系密切。

3.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开发较少,对游客缺乏吸引力

4.游客停留时间短,经济效益较低

武功山游客以一日、二日游为主,而且旅游消费低表现有58%的游客不在景区及周围住宿,29%的游客除了必要的门票与索道票外,基本上无其他消费,这样对萍乡的经济带动作用较小。

二、对策

1.另辟蹊径开拓新市场

在巩固原有客源市场的同时,开拓新的市场是解决武功山旅游区目前客源市场地域分布狭窄的最直接的途径。(1)我们在开拓市场时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改变原来遍地撒网。坐等游客上门的营销方式。目前企、事业单位中本单位职工旅游一般由工会组织。这要求我们主动与各单位工会联系。另一方面在选择广告宣传媒体时增加与工会有关的报纸杂志如《工会博览》,让工会更好地了解武功山。(2)高考后的“学生游”是新兴市场,国内目前对这一块蛋糕注意不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每个普通高中学校高考前三名(含文理)免费游武功山等吸引其来武功山旅游,增加武功山的社会影响。

2.从小处入手,挖掘其文化内涵,增加游客游玩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把独具特色的地方手工艺品,农产品生产过程推向市场,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娱乐性,丰富游客生活,延长旅游时间,实现效益最大化。如,可在武功山脚下设立石磨豆腐坊由游客自己做豆腐

3.与西海温泉联动发展,白天看山,晚上洗温泉,看地方戏剧

免车费将游客送至西海温泉,白天爬山较累,晚上洗温泉,看萍乡采茶戏,将住宿、游览、娱乐、休闲等设施配套整合起来,增强吸引力。以上以“武功山”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且有效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作者:黄贤钢 单位:江西省萍乡市芦溪中学

第二篇:乡土地理结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一、乡土地理的基本概念

在高中新课标中,乡土主要指中学所在的县一级区域或省一级区域;乡土地理主要指中学所在县一级区域或省一级区域的地理知识,例如位置、地形地貌、矿物质、气候、植被、交通和产业分布等知识。与初中基础理论相比较,高中地理知识与理论更复杂深入,许多高一新生还不适应全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尽管教材中有设定具体的案例帮助其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然而这些案例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息息相关的地理现象引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十分有必要。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与乡土地理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兼具开放性与互动性的新型教学方式。首先,它需要教师进行周密的策划与准备,并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阅读。其次,在课堂中,教师要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从而通过小组成员与小组间的互动交流完成对知识点的反复学习。再次,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发散思维。最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课堂讨论进行分析总结,并做好必要点评与补充。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新课改要求自主学习部分内容,再使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全面开展教学工作:教师提供学生有关我市的自然地理各要素材料,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我市的地理位置、地形、土壤、植被、水文和气候等特征,从而总结出以上诸要素之间的显性与隐性关系,加深学生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法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促进学生搜集资料、分析材料为载体,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的符合新课改思想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肯定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是指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采用科学的分析办法,探讨某一地理现象、解决某一地理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教学步骤是:首先,教师要设计好教学目标,确定学习主题。其次,教师要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数据分析。再次,教师要安排学生做好最后的总结活动。例如,在上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的变化”课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提前预习、了解必要的基础内容,再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开展教学工作:教师提供学生某一段时间内我市区的人口分布、市区规划与经济增长值等数据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我市区的人口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城市功能区分布情况和经济发展趋势等总结性信息,从而得知以上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促进学生对人口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

(三)实地考察法

实地考察旨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积极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它包含多种方式,例如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观测、调查、考察、实验与评价等活动。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根据学生知识能力与应用分配任务。其次,教师先行考察路程实况,并准备好纱布、消毒水与创可贴等紧急医疗用品,以及放大镜、指南针等必考察工具。最后,在考察结束之后要组织学生分析考察结果,并总结此次考察的心得。例如,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人教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有关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中学附近考察其地形地貌、土壤、水文与植被等环境要素。

三、结语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引入乡土地理知识,可以使高中地理知识与乡土地理知识互相补充、有机融合,从而有利于增强高中地理教学的科学性与现实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讨论与实践的尺度,不能喧宾夺主,影响学生对高中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真正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推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钱文泽 单位:赤峰市元宝山区平煤高级中学

第三篇:高中地理高效趣味课堂建构

一、趣味玩中学,质跃且心悦

1.趣味导入很关键,引学生揭神秘面纱

高中地理虽然带有较强的理论色彩,然而其魅力和趣味也是随处可见的,这也是老师引导学生解开笼罩地理知识“面纱”,进而吸引学生趣学的关键。所以我常采用针对性强、引导性明显的导入使学生注意力瞬间转移,并且愉悦、高效地进行预习。如进行“宇宙中的地球”之“地球的宇宙环境”学习前,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入主题的:“还记得很多人小时候说梦想当个宇航员,然而那时候你们并不知道宇航员必须穿戴标准服装、吃的东西也是挤压出来的,而且连生命都处在极其危险条件下。这是为什么呢?宇宙环境到底存在多少我们未知的秘密?你想不想探究解开一些谜团?那么,答案就在课文里,请大家带着趣味进行预习阅读吧”。我轻松、趣味的导入使学生产生了兴趣,学生大多都有圈有点地认真预习。

2.趣味比赛多,互享又高效

过程参与是高中学生迅速习得、记忆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得到强化、理解和加深的关键过程,所以针对高中生自学能力较强的特点,我常常保证学生为主体,设计趣味活动,带学生进行分小组参加和限时高效学习,效果很好。如“水循环和洋流”的循环图需要学生理解并记忆,这也是一个常识、考点。我把班级分成6大组,然后限时8分钟要求学生自己组内讨论出记忆方法,实现对“水循环”的快速记忆。无法完成循环、“断流”的同学要向别组“借流”学习。结果我在习题批改和考试中发现学生对这一知识的记忆确实较久较准确。

3.趣联丰富资源,实现学法多样

知识实际是一个整体,各学科的知识、学习方法其实是互通、互助的;而且互联网时代也促使资源更新、流动极其迅速,因此我们的教学要结合实际,不能脱离社会生活。如“区域产业活动”的讲解中,我首先结合最典型最常见的“浙江义乌”进行举例分析,搜罗了网络资源如视频短片、图片等,然后又引导学生进行本地区的工农业分析,切实做到正反推理、举一反三,接着找出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再让学生进行活学活用,使课堂显得充实、完整。

二、教中练技巧,学生不怕考

1.建构知识网

由于高考内容涉及高一至高三所有知识,因此我会教导学生以单元为起点构建知识网,再以版块知识为结再构知识网,实现纵横交错、书本在“厚、薄”之间变化,对知识可以达到“胸中有知识,下笔如有图”的水平,这是最基础的技巧,也是较难的能力,需要持之以恒地培养。这样,在综合性考题答题中才会不漏点、不懵题,还能做题提速、提质量、提高准确率。

2.训练读图、画图能力,强化答题技巧

地图是地理语言的浓缩,是学生获得直观地理知识的源泉,是教师进行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和教材。读图是地理中常见的考试形式,也是近几年考点、热点内容,所以我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求学生对重点图必须会抛开课本心绘,对重要的图熟悉,对关联图进行对比总结,考试中的文字配图要学会找题干、析图话、答要点。而对问答题之“分类别、答要点、文简洁、字工整”的技巧我也是在考前考后都提醒学生注意,且对做得较好的进行展示以表扬,切实让学生的答题技巧与考点、得分点紧密贴近。

3.引导学以致用

高一考试总结范文5

[关键词]合作学习;中职英语;课堂教学

近年来,我国教育发展进程加快,对各阶段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前固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书本知识都是通过课堂讲授传递给学生的,教学模式主要使用板书和多媒体形式,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到学生脑海当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老师则处于引导状态。基于这样的上课模式,大多数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综合、创造、探究能力很弱。因此,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很难培养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如果继续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将很难在当今的社会立足。如今社会上需要的是兼具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的人才,这给当前教学模式出了一个重大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领域都需要有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并且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人才间的相互合作。合作意识和合作方法也成为了当今考核素质的重要标准,所以要实现课程改革,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合作学习的意义

1.1开拓现代教学的最新领域

合作学习模式的拓展及应用,是从教学氛围、课堂参与方式以及合作意识引导等方面进行调整。在利用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之间的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这对进一步优化课堂学习氛围以及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英语练习。在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以及互动积极性的前提下,实现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学习水平等方面的综合提升。

1.2丰富了我国教育的理论

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是以学科知识特点为基础,在强调英语学习模式以及改善英语教学环境的基础上,以此实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培养等方面的综合提升。一方面,合作学习模式基本改善了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提升,在满足学习需求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融合等方面的提升有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合作学习基本转变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在建立互动学习环境的前提下,对学习生态环境以及教学互动理论等方面的转变有明显帮助,英语学习是以口语交流为基础,在强调学习管理以及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下,制定英语互动学习计划。这对进一步改善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1.3探索了最新的教学组织模式

合作模式强调教师引导、学生之间互动学习,所以在拓展师生互动方式的前提下,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对改变教学组织以及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存在积极作用。合作学习模式在实际执行及应用的过程中,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落实,学生之间的互动次数增多,学生的学习观点及经验等方面可以相互印证,这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带来了积极作用。

2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2.1学生存在的问题

在中职英语教学体系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英语认知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中职学生在学业水平方面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没有通过初中毕业,或者存在中考落榜的学生。除此之外,学生在文化知识基础、学习态度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对英语单词的听说读写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进而影响英语学习效果。此外,部分中职学生对音标、语法、时态等方面的学习相对较少,在英语学习模式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会越来越低,无法参与到英语互动学习中,进而影响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此外,学生对英语缺少学习积极性,而且对英语单词方面的认知存在一定的障碍。这对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及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产生直接的影响。

2.2教师存在的问题

中职英语教学模式以及课堂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但是,在利用多媒体教学下,教师的思维局限于信息化和多媒体教学,单纯以视频、音频以及背诵等方式进行英语课堂设计,无法有效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现有的中职英语教学体系中,学生本身的英语学习障碍,加上一成不变的教学手段,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而且增加了教师的备课负担,导致无法取得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2.3社会形势的影响

中职院校的学习环境与社会环境、高校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再加上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一方面,学生为了应付就业;一方面,又经受不住社会的诱惑,进而出现学生学习观念、思想观念出现偏差的情况。此外,中职院校注重的是技能类专业的学习,强调学生的专业技术,对文化课的关注度不足,严重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体系的拓展及发展,是以专业技术为中心,英语学习环境的缺失,进一步导致教学模式以及教学体系等方面无法实现创新发展,进而降低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3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及改进需要从合理化分组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转变,以此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相对提升。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以学生互补学习的方式,进行听说读写,合作分工学习,并以比赛的方式进行互动,这对进一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改善英语学习环境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3.2教会学生基本交际用语

学生在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英语时,需要从英语交流、语境学习以及英语口语表达等方面进行学习,以逐步学习及阶段性合作的方式,实现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升。

3.3紧扣单元教学内容设计合作学习任务

在对英语单元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与革新的过程中,需要从合作教学模式以及英语技能学习等角度进行完善。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转变学习方式及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在英语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从合作学习方式、互动交流、英语语言、技巧、语法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在合作学习体系构建及落实的基础上,实现英语合作学习效果的相对提升。除此之外,在完成不同种类的合作学习任务时,学生也要积极地向教师反馈自己的真实状态,尤其是在遇到问题与不懂之处时,应在第一时间向教师或其他小组成员寻求帮助。由于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同普通高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育者在设计合作学习任务时也要尽可能满足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让他们在课堂中掌握更多同就业相关的英语知识,重点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例如在针对“感谢”这一话题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于感谢的基本交际语言,如:Thankyouforyouradvice.Thankyouverymuch.Iappreciateyourhelp等等,当学生熟练掌握这些交流语言的含义与运用方法后,教师要组织各个学习小组利用这些语句来设计模拟对话,通过此种方式来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度,让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语言技巧得到充分的锻炼。

3.4明确师生定位,确保学生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以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基础。在落实指导以及互动参与机制的前提下,建立学生互动学习模式,以此实现学习活动以及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相对提升。例如,在对英语教学模式进行调整的过程中,以学生互动交流、互动学习等方式进行调整,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以角色划分以及合作学习的方式,实现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练习。在转变学生学习观念的基础上,实现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相对提升。

3.5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在对英语合作学习方式以及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从学习方式以及合作学习方法选择等方面进行调整,在注重学习评价及控制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学习机制的有效落实。教师在对合作学习模式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英语掌握情况以及参与积极性,对学习结果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这对改进英语合作学习有积极作用。在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内容方面,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价,及时给予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勇气和信心,使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谁都会犯错误,怕犯错误将难以取得成功。除了过程评价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应用小组互评、自我评价等方法,让学生试着给别人鼓励、给自己信心,反思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通过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样,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来,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实例分析

本文以我校高一(5)班、高一(1)班为研究对象,其中高一(5)班共43人、高一(1)班共45人。两个班的学生入学时采取的是随机分班制,学生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相当;入学后班级纪律、学习气氛等各方面相当。以高一(5)班作为实验班;高一(1)班作为对比班。实验班引入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上课,对比班按传统教学模式上课。此次教学实验分准备工作阶段(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初步探索实践阶段(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深入实践阶段(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和总结深化阶段(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

4.1教学目标

(1)分析新教材的内容、结构,为科学、灵活开展教学,探索教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性方案。(2)指导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能力,并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和方案。(3)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合作学习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交流、乐于讨论、积极求知的心理倾向。

4.2准备工作阶段

(1)定期开展教师访谈并对学生展开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在学习课程上存在什么样的问题。(2)定期组织老师开展教学方法研讨会,沟通交流教学方式,探讨合作学习的教学组模式的有效性。(3)收集与整理所有有关合作学习的教学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加以研究并进行归纳和整理,从而更新资料库,以备差用。(4)组织学生进行期末考试,做好学期末工作总结。实行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一学期下来,笔者将开学初学生的成绩与期末成绩进行对比,发现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的确有所进步,实验班开学初的摸底考试平均分是51.4,期末考试成绩是55.1;而对比班的期末平均分是52.7。这说明实验班成绩进步得不是十分明显,只是略微有所上升。因此笔者认为应在下一学期进一步加大对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开展学生座谈等活动,进一步落实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4.3初步探索实践阶段

(1)教学合作采用教学分组模式。合作学习的模式主要是强调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所以要想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最佳方式是要把每个学生都分成合作小组,通过下命令的形式,使学生主动学习。在测试过程中,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不同的特点,教师采用“异质”分组,也就是将成绩和特长,甚至是性别以及爱好都各不相同的学生分在一组。在课堂上,一般以4人为一小组才能达到最佳的合作效果,而如果在课外的实践活动里,需要分成8人一组。此时可以让课堂上4人一组的成员合并成8人一组。并且,在这个学期里,4人一组的成员和8人一组的成员需要固定,不能产生改变。(2)学习过程中合理分工。在合作学习中最大的特点是:“全民参与”,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知识的前提下,让小组成员都能够尽快完成所布置的任务,这需要对小组成员进行详细分工。4人一组的分别可以选取一个小组长,合作小组长的作用就是让这位同学对组员进行帮助和监控,并且在课外实践中管理好小组成员;另外,还需要选取一个记录员,记录员的作用就是对合作小组每位成员讨论的结果和实践的过程进行记录;除此之外还需要检查员,检查员的作用是对合作小组成员在活动中是否各尽其责进行检查;最后就是报告员,报告员主要是负责对项目进行反馈和讨论交流,同时汇报讨论结果。(3)掌握好方法才能达到合作的最好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是:老师引导知识情景→提出问题→学生进行个人的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果的汇报→老师点评结果。(4)合作小组还需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可以举办“英语交流比赛”,在探讨交流中,学生既可以收集知识也可以学习到英语阅读模式。既大大增加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小组间成员合作的默契。(5)做好期末工作总结,深化教育改革。从期末考试来看,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实验班学生的考试平均分是63.2;相比之下对比班的考试平均分仅为51.2,与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差不多,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说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应用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

4.4深入实践阶段

(1)在前两阶段的实验里,积极展开探讨交流,开展教学辅助课程,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2)切实落实合作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质量。(3)做好期末总结工作,进行数据分析。期末考试中,实验班的考试平均分是70.8;而对比班在期末考试中的成绩只有55.7。这说明两年来的教改实验收到了比较大的成效。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课堂纪律有了较大的改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了。

4.5总结深化阶段

在固有的教学模式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老师才是传授知识的主体;相比之下,学生比较喜欢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从笔者在实验班所做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调查”结果看来,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明显感觉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尤其是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比以往课堂氛围好了很多。所以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值得推广的。在合作学习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口头叙述、写板书、交作业等。且针对不同学生的解答方法也会不同,比如:语言表达能力弱使用写板书,文字表达能力弱使用口头叙述。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可以设置不同的选项,询问学生是否需要进行解答。因此,老师要灵活处理学生提交的答案,如果学生的表达能力无法将答案叙述清楚,就需要老师引导解惑。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认为学习积极性“提高”的学生占80.2%,“差不多”的占16.4%,“差一些”的占3.4%。这些数据表明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一定的好处,应该进一步得到推广和实施。

5结语

通过对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中职英语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教师也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长期的合作学习实践下,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交际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甚至还能开发出潜在的创作能力。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每个成员都能够参与到其中,并在讨论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后,可以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热情。长期下来,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秀敏.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5(14):92-94.

[2]胡超.分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5(05):256-257.

[3]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朴雪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高一考试总结范文6

[关键词]衔接教学;心理引导;教学策略;学习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探讨外语尤其是英语教学的规律,已成为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顺畅程度直接影响着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高中英语教材起点高,学生对教材、教法的改变不适应,加上课堂参与方式和学习策略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因而有些学生感到高中英语学习乏味、深奥、内容多、无从下手,成绩也一落千丈。如何处理好初高中英语知识的衔接问题,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一年级英语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一、高一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和教材都是全新的。初中英语和高中英语的学习属于两个不同的学段,两者之间有知识的断层,但并非不可逾越,其中还是有衔接的规律可循。现行初高中英语教材的教学要求有明显的梯度,初中侧重于基础知识,强调听说领先;高中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运用及读写能力。初中课文句型较简单,基础知识占一定比例,学生容易接受;高中课文句型较为复杂,词汇量明显增多,出现一些难句、长句,且语法繁杂。教学要求的梯度和侧重点的转移使高一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而高一起步又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成败,因此衔接工作特别重要。学生在高中入学前后的这段时间内,只有复习好初中知识并预学部分高中知识,提前熟悉和掌握高中的学习方法,才能扎实地迈好从初中到高中的第一步。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要有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由于初中时英语基础不十分牢固,对高中英语学习有畏惧心理,都导致英语学习中散漫现象的发生。

2.教材跨度大

初中阶段的英语要求学生把握1500-1600个单词、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语法知识。升入高中后,教材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在初中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的语法点和知识点,使句子结构更为复杂;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且加大词汇量、阅读材料的份量,更贴近现代生活,时代信息较浓;内容涉及文学、教育、天文、科技、金融和电脑网络等诸方面,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加之初中教材以口语为基础,听说领先读写滞后,反映在考题上则是听力占20分,口语用于补全对话占10分,共占30多分,而高中教材虽然强调听说读写,听说只在课堂上有所体现,试卷中体现不出来,基本上偏重于读写多,高考听力不计入总分只做参考分。另外,初中考查的是学生对英语的基本听说读写能力,而高中考查的是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语法和阅读理解等综合能力。

3.初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初中英语教材内容形象直观,知识单一,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堂容量小,进度慢,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用大量的时间练习一个词汇、句型或一个语法点,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高中英语教材内容多,知识综合性强,课时却减少,因此课堂容量大,进度加快,教师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教师侧重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精讲精练,讲究系统知识的学习、归纳,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这使高一新生很不适应。初中英语课堂比较有趣,师生互动较多,生动活泼;高中教学基本上属于知识灌输型,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地听做笔记为主。初中教学教师调控得比较紧,学生精神集中,学习效率高;高中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投入的注意力小,更加侧重于教学的知识传输。再加上初中阶段教师十分注重学生的课后反馈,以此检验教学策略的运用是否成功以及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而高中教师更加强调学习方法、应试技巧的传授,注重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能否顺利转化成为适合高考的能力与技巧。

4.初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不同

初中英语学习学生的依赖性较强,学习进程多表现为被动和吸收,以机械性记忆和练习为主;高中英语教材由于内容多,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要自主学习、主动质疑。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在课堂笔记方面,初高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初中英语知识大量存在于课文中,教师授课时随堂带领学生在课本上做标记即可;高中英语知识学习有明显不同,课文只是英语知识的承载物,大量的英语知识存在于教材之外的习题中,所以教师的目标是通过教材解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顺利实现教材知识到高考应试技巧的转化。

5.初高中英语试题范围和形式不同

初中试题立足于课本和有限的教学资料,题型简单,只要熟悉课本并通过一定的练习都能取得比较理想的考试成绩;高中试题范围广泛,课本只是基础,学生必须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借助大量的课外知识,同时通过自身的分析、判定和归纳能力才能完成,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很难,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受到影响。

二、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对策

1.正确引导初高中学生的心理转变,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

高一新生入学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端正他们的思想,消除他们的各种消极情绪。要让他们知道高一虽然是起始年级,却是整个高中阶段打基础的要害阶段,不能存在一点麻痹思想,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对于那些想要“歇一歇”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熟悉学习的规律,只有发奋努力,继续发扬拼搏精神才不至于落后于他人;对于那些学习上有畏难情绪的学生,首先要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让他们熟悉高中和初中英语都是阶段性的,初中英语基础对高中英语学习的影响不是太大。同时,要鼓励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只要认真,完全可以学好高中英语。要结合实例,采取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英语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让学生熟悉初高中英语教学内容、方法及难度的差别;讲明初高中英语在教学与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学法,指出注重事项,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学习。

2.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实现角色的转变,突出主导作用。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除了一定的知识讲解外,更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把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学会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而非鱼,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在学生方面,教师要摸清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可通过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选择一定的教学策略,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水平、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教学指导及教学辅助手段等。在教材方面,教师要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英语教材,全面了解初高中英语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针对学生的水平对高一教材内容进行删减,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从高一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分层次、多练习”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注重由已知引入未知,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缓解教学坡度,分解知识难度。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是高中英语学习的一大难题。初高中英语在学习方法、教材范围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相比初中要有较大的提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高中英语教学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苗芸.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现状研究[D].鲁东大学,2016.

[2]张莉.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调查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5.

高一考试总结范文7

理科基础考试活动具体是为了迎合毕业综合素质检测要求,从而展现高考对基础课程设置的引导功效。接受高考挑战的学生应该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应用性解答潜质,其间人文情怀体系修缮工作也不可或缺。所以,目前这类考试活动不会产生过分偏激的难度效应,最终成绩波动效果也就不太显著。其与文理综合考试存在一定区别形式,由于文理综合需要吸纳更多科目精华之所在,包括物理、政治等六项科目,重点指标在于考察应试者在异质化科目领域中实际掌握的知识分析与问题应对能力。具体来讲,文理综合手段更多地彰显学生综合素质形态,而理科综合考试与其相比,涉及内容格式已经搭建难度都要略微复杂一些,相对地更能精准检验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技巧。另一方面,化学考试需要满足一定的界定要求与规律准则,呈现高中创新课程改革的集中性思想,考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由此绽放,相对地普及了我国目前教学方案的调试功效与存在价值。对于理科综合考试来讲,细致内容应该围绕课程实施标准的整体性特征拓展,实际操作能力关注力度较大,在验证学生对基础技能掌握熟练程度的前提条件下,挖掘学生更多的自由渗入思想。所以,此类考试模式相对地更能选出富有创新潜能的合格新生。依照高考方案设计质量与考试前景观察,创新理科综合考试应对与往常文理综合等格式大有区别。传统理科基础考试动机指标在于验证学生在毕业合格端口的通过要求,主观思想在于传承高考对中学基础课程的引导以及总结功效。总的来说,目前理科综合考试应该适当保留异质化学科显著性特征元素,体现综合学科识别能力要求;难度相应地降低,具体注重理科的协调性发展实效,将组卷考试的选拔功能发挥到极限状态。

二、理科综合考试的细致变化规则以及影响效应研究

(一)辅导学生群体规模格局扩张理科综合考试需要面临大众学习个体实施统一验证、考察,化学整体成绩下降结果已在预料之中。所以,在应对实际备考工作上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身心状况进行节奏调试,争取迎合所有学生需求指标;并且,临届生面域急剧壮大,异质化层次学生辅导工作正反效应百般交错。

(二)各类学科之间的协调

自从我国实施理科综合考试方案之后,单位课程分配便成为首要面临的技术难题,包括细致化难度以及评价工作都要尽量协调统一。在课时分配层面上,应该尽量扼制学科重要性单方面考虑习惯,并且要立足于学生本身身心特征制定日常教学计划。这类考试特征仍旧遗留内容繁多、教学紧张等隐患特征,异质化科目之间有必要定期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做好日常沟通与合作,准备实施团队应对策略。

三、理科综合考试背景下高中化学的合理教学手段分析

(一)整编高中化学模块教学内容

高中化学集合必修、选修模块,教师有义务从中做出有效梳理。由于文理分班具体从高二阶段开始,高一化学教学需要得到完整性衔接,后期整合思想便不可或缺。具体思路形式表现为:高一阶段具体完成化学完整体系的修缮工作,高二便将任务集中设定在思想整合层面之上,借助各类实验渗透手段,将化学与生活深度结合。只有在这种尝试性的探索工作范围下,高中化学阶段教学特征才能清晰呈现,相对地更加突出教学质量效应,得到更多学生与家长的支持。

(二)高考背景下化学阶段训练题的设计

新课程学习资料的匹配一直作为一线教师的研究重点,虽说市面上各类教辅资料广布,但始终缺乏一定的现实应对功效。尤其在创新高考方案实施后期,试题设计格式与方向都产生急剧变化,包括双向选择题以及单位题目难度增加现象等,单纯依照传统训练手段是不够科学的。因此,教职人员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全新高考动向研究工作中去,联合地区表现形式进行系统特征以及需求的掌控,将各类试题实施精准摘取与改造调试,最终形成高考训练题设计的全新思路,真正提升学生备考的有效性。

(三)全面关注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特征

高一考试总结范文8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高中阶段由于学习压力很大,学生容易产生疲倦厌学情绪,这就非常容易导致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们上完一节课以后是懂非懂,有的干脆提不起精神不知老师所云。因此如何提高高中课堂教学效率,建立高效课堂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在建立高效课堂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实践,目前归纳出几点比较有效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下面就做以浅析。通常,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通常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思考、积极探索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对课堂进行有效控制,实现教学的高效,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下面,笔者就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教师导是为了学生学,学生学体现教师导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1.1教师的导,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探究式提问、探究式讨论、交流、互评等手段,达到启发引导、自主探究、促进发展的目的。教师需精心创设探究环境,引领学生思维的方向,在导学、导思中精于诱导、引导、指导、疏导,使学生始终保持能动、活跃的思维和积极的探究状态,启发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和思维碰撞,从而发现新知识、新思路和新方法。当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从旁点拨,对重点、难点、关键的地方,通过点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思考、探究问题,并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循序渐进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1.2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摆正师生之间的位置,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自主学习,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绝不是表面上、形式上的活跃和参与。1.3从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到导与学的关系转变,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设计过程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和自我总结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2夯实基础知识

在高考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最初的时候先别急着疯狂地做题,因为只有当基础夯实以后,做题才会事半功倍。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考试有时考得好,有时考得不好,成绩很不稳定,这其实就是基础不扎实的缘故。因为考得好的原因可能就是你做过类似的题目,而若没做过类似的题目,则成绩就会一落千丈。但是高考不是,你不能去搏高考的题目就是你所做过的题型,并且这样的情况基本不会发生!因此只有夯实了基础后才能做到真正的以不变应万变。那接下来我来具体说说如何去夯实基础,也就是所谓的如何“花时间去学”。高二结束时已经完成了高中阶段全部化学知识的教授,夯实基础就可以从此时开始了!我们可以从两个平行的方面进行:看书与做基础题。翻出高一的化学书,仔仔细细每字每句地翻看一遍,我相信现在翻看高一的化学书时,同学们肯定会有一种初次接触这些知识时所没有的快感,许多高一时搞不清楚的知识点会迎刃而解,遇到遗忘的知识点,记忆会格外深刻。在边看书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做些基础的题目。比如可以翻看高一时曾经做错的试卷和辅导书题目,或者把高一时未做完的辅导书做完。同样,高一的书看完了就看高二的。这里要提醒同学们一句,千万别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夯实基础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不要觉得时间来不及,至少在寒假前,你都可以去做这项别人或许会鄙视的工作。

3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认知

认知,是以求知作为目标,以了解、理解要解决的知识为目的的求知欲望。这种认知不是指向各种奖励,而是指向学习任务,因而在学习中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内驱性。比如,在原电池一节的讲述中,传统的教学是以铜锌两块金属片为电极,硫酸为介质,与灵敏电流计构成闭合回路来演示电流的产生。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实验来讲,并没有问题。作为一节新授课,又是一节理论性很强的内容来说,这“严谨”的外表使很多同学望而生畏,还没开始学,心里已经打起了退堂鼓。实际授课时,则改由音乐卡片(去掉电池)、番茄或柠檬若干(可由学生自备)铜锌金属片若干串连成闭合回路。从原料的准备到产生闪烁的灯光、悦耳的音乐,既拉近了学生与科学实验的距离,又对学生的感观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力,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以实验为平台,激发自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