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一历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一历史论文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语教学

 

既然修辞学是研究在交际活动中如何提高表达效果的规律规则的科学,它对语言能力的要求也就具有综合性,而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都相对封闭,都难以承担起这项重任。所以,我们的语言教学不能从修辞的角度去重新考虑语言能力的标准问题、原则问题,重新处理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的关系问题。就此,我们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1.教给“两个标准”: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要求学生正确认识并使用祖国语言,艺术性则要求在具备了科学性的基础上追求语言的美感。生活对语言的要求复杂多变,语言的风格也各异。但说到底,好的语言一定是处理好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语言。

2.懂得“一个原则”:得体性的原则cssci期刊目录。过去,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人文历史论文,被当作修辞学的最高原则,其实,从交际的效果看,这三者是“从得体性派生出来的 ,而且也是应当服从于得体性原则的”。“准确和模糊是一对矛盾,独立地看问题,好像是准确比模糊要好一些。但是一旦联系到具体语言环境,只有得体的时候,准确才是好的;如果不得体,那么准确的话语就是不好的,就不会有好的交际效果。反之只要得体,模糊也是好的。”“鲜明和生动的对立面是呆板、枯燥、平淡。一般说,前者当然比后者好。但是,这一对立本身也是相对的,还得看具体的语言环境。在追悼会上读悼词,太鲜明生动了,恐怕就不怎么好。”(同上)因此,抓住了得体性原则,也就抓住了语言能力的关键。

3.做到“三个结合”:语音教学与修辞教学的结合,词汇教学与修辞教学的结合,语法教学与修辞教育的结合,以追求最佳表达效果为目标。在语音方面,词语有音节多少的不同人文历史论文,语句有整齐错综的不同,同一句内词语声调有平仄抑扬的不同,句与句之间有结尾词语押韵与否的不同,如果巧妙地安排,就不仅能够很好的表情达意,传递信息,还会让读者感到一种语言形式美;在词汇方面,动态的词语教学,应该考查词语和题旨、情景、语体等因素的关系,从切合(切合题旨、情景、语体)、配合(同义相配、反义相成、音节相调、平仄相协、同韵相押等)、变异(词义变异、词性变异、语素变异、色彩变异、词序变异、搭配变异等)方面去掌握词语,从而,使词汇学习成为语言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法方面,如前所述,不合语法的现象不能一概否定。其中有一部分可能从修辞事实转化而成为语法事实,王力说:“中国语法的倒装法,多半由于夸张,或由于否定语气。”(《古代汉语》)如果把分析语言结构与运用语言结构结合起来,利用现成的修辞格构造出许多有特殊表达效果的句子,组织句群和段落,那么,语言就既符合科学性的标准,又符合艺术性的标准。

4.正确认识规范性:规范具有两重性,它对整个社会是共同的人文历史论文,稳定的,但又是在发展之中的,具有可变的一面。规范是多层次、多等级的,修辞学反对机械地、消极地对待语言的规范。有时候,如果有了更高一级的更加重要的理由,超越规范也是可以接受的。学术界引用了国外语言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用“零度”和“偏离”来处理规范和变异的问题cssci期刊目录。零度,指语言系统中的规律和规范,偏离则是对零度的违反状态。无论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都有规范和偏离的问题。偏离有正有负,“好的积极的正面值的偏离,叫做‘正偏离’;坏的不好的消极的负面值的偏离,叫做‘负偏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而正偏离,就是艺术化的偏离。我们在这里说偏离,只是要强调使学生懂得在科学地使用语言的基础上,还应该艺术性到使用语言,并不是提倡违背科学性。

5.处理好修辞格教学和修辞教学的关系: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首先建立起比较科学的修辞学体系,他把修辞现象分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虽然后人又用“用词”和“造句选句”来增补,但长期以来,我们的修辞学是以修辞格为中心,以至于形成了修辞教学就是修辞格教学的狭隘理解,修辞教学的科学品位不高。20世纪80 年代以来人文历史论文,学术界的研究已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遗憾的是基础教育落后与时代,没有及时把科研成果引入教学领域。标志当代修辞学研究最高成果的《修辞学通论》针对目前修辞研究“一味分化,一味求细,带有烦琐哲学的味道”和“虽然不少人努力提出新体系,但是真正全新的科学的修辞学体系还没有形成”的现状,提出把修辞学体系“建立在很有限的概念术语之上。这些概念术语就是:交际活动中的四个世界(语言世界、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心理世界),零度和偏离,显性(客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和潜性(已经消失的和即将出现的)。至于修辞格,学术界认为只是“是一种对常规的偏离现象”,“是一种特定的格式,特定的模式”,一般“属于正偏离的范畴”。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2

    如何走出这一地理教学的误区呢?根本的办法是端正教育思想,改变陈腐的传统教学方法,变应试教育为 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地理教学中,实行设疑、解疑和留疑这种“三 疑”式教学法,也能使学生将地理知识学懂学会和熟悉掌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提 高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叶圣陶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地理教学中采取三疑式教学就能促进学生的积 极思维,从而逐步达到新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独立吸取新知识的能力”。

    那么,地理课如何设疑、解疑和留疑呢?

    设疑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八种:

    1.拟问设疑:是老师自问自答,宛如和学生进行娓娓动听的谈话,使学生在思考中听课。如讲地球的形状 时,老师边讲边问:“地理的形状像什么?”“怎样才能看清地球的形状呢?”通过学生回答后,开展讨论式 教学。

    2.推理设疑:老师在讲课或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通过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和推理提出问题。如讲外流 河汛期时,先讲明外流河的水量变化主要受降水的影响,然后请学生回忆我国东部雨带推移规律并提问,各地 区河流的汛期分别都在几月份;根据推理,学生很快就能自己发现和掌握这些新知识。

    3.课题设疑:把地理科研课题当成问题有选择地给学生介绍,有助于提高学生立志献身于地理事业做准备 ;如讲长江水资源开发时,谈长江能否变成第二条黄河,三峡工程的论证等。讲地壳演化时,谈恐龙灭绝,我 国第四纪冰川分布之谜等。

    4.故事设疑:讲故事设疑,学生既能增长知识,又加深了对相关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直布罗陀海峡两岸都在英国军队控制之下,但德国潜艇却能平安地通过海峡而不被英军发现,到底用了 什么绝招呢?然后讲解密度流的知识和直布罗陀海峡密度流的特点,最后揭开其中奥秘——德军潜艇潜入浅水 中关闭发动机随密度流通过海峡进入地中海。

    5.图象设疑:利用课本插图,图表和各种图片中所含各种地理信息进行设疑,不但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 还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笔者将六册教材中的图象系统都设计了各种练习题型,翻印后叫学生阅图练习 ,效果很好。

    6.情景设疑:通过小品、诗歌、歌曲、录像和实地考察等手段,制造一定的环境氛围,再提出问题,引导 学生思考。“你从雪山中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未来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在《长江之歌》那动 人旋律的回荡声中,再向学生提问长江发源在哪里?长江之水流向何方?长江源流有什么特点?

    7.假设设疑:提出某些不存在的地理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这些现象存在的话会产生什么后果,从而培 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相象能力。如讲平流层中的臭氧时,结合环保知识向学生提出,假设臭氧层继续遭到 破坏而消失,会产生什么后果?

    8.综合设疑:在复习时,采用综合设疑的方法,能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左右逢源的境界。如在夏至这一 天,我们假设全班同学做了一次周游世界的旅游,要求学生采用日记的形式,把世界各地夏至这一天具有明显 特色的地理景观都写出来,这个题目涉及天文、气候、自然带河流、水文、洋流等多方面的知识,能使学生有 效地把握知识脉络、理顺思路,发展思维。

    设疑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必须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问题太简单,学生不动脑筋。太玄,高深莫 测,学生会失去信心。因此,应力求学生跳一跳摘到为好。其次,设疑的问题要题意明白,有一定情趣。在讲 非洲撒哈拉沙漠时,可先让学生回顾一下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似乎是“越近 海,降水越多”。然后指出“撒哈拉沙漠西起大西洋沿岸,东抵红海。人站在大西洋岸边,前边是碧波荡漾的 大海,背后却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这是为什么?有谁能解这个谜?”题意明确,富有诗意。既活跃课堂气氛 ,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也能引导学生真正领会和掌握地理的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些原理对地理事项进行分析。

    最后,设疑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障碍,设计和提问,不可面面俱 到。无计划无目的设疑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设疑之后,就要针对设疑进行解疑。古人对教师的作用以“传道”、“授业”、“解惑”来概括。“解惑 ”也就是解疑。

    能否熟练的掌握解疑技巧,这是教师基本功扎实与否的具体表现。

    怎样进行解疑呢?方法很多。下面简介几种供参考。

    1.教师自行设计有关信号、图表,精讲教材的基本原理;间接地进行解疑。

    例如关于“世界洋流的分布”,重点指导学生对照分析“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与“世界洋流模式 图”相关联系。从而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若分析过程采用电教手段,效果会更好。

    2.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课前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原理寻找解题的方法和步骤。此时教师可穿梭 在学生中既能方便地为优生提供高难度的“跳杆”,又有时间为差生指点迷津,以防“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的失误。在听、答、问巡视中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迅速处理,以便调控整个教学过程。

    3.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在相互启发中开阔思路,促进正确答案的产生。如对“漂流瓶”是否过赤道逆流, 学生中可能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教师对这一分歧的点拨解疑可进一步揭示洋流分布规律与洋流形成之间 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出现一个,从而达到最佳状态。

    4.通过评析总结,将学习状态推进到更高层次。对于学生的解答,正确的或有独创性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 励;对于回答欠妥的,甚至错误的要进行耐心细致地分析和讲解,及时纠正,以免干扰听课。这样使学生的输 入信息得到强化,把直接感受和强化后的信息转化为理性认识,促进思维的深化。

    解疑时有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首先,对于一些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找到答案的问题,教师要恰当加 以揭示;或将提出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用小步子解决,便于学生各个击破,攻克知识难点。例如,讲地 形雨形成时,如果只让学生看完示意图后提问“地形雨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可能对示意图理解不透,只好照 本宣科了。若将这个问题分成几个小题:(1)潮湿的气流前进时遇到高山会怎样运动?(2)气流上坡后气温有何 变化?(3)气温变化后,空气中的水汽如何变化?(4)水汽是迎风坡多还是背风坡多?这样步步深入循序渐进, 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其次,在解疑时,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纠正答案中存在的问题 ,这比断然否定要好得多。最后,在解疑时,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出现的遗漏部分及时提出新的设疑,使学生掌 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如学习“世界气温水平分布时”,学生在读图后,对七月份20°-30°N沙漠地区成为世界 最热的地方理由讲得充分,而对赤道地区为什么不热,却只字不提。对此必须提出设疑,引导学生对赤道地区 气温状况进行分析,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在上完课后或某个问题解疑以后,教师不把眼光停留在现有知识水平上,而应进一步提出一些具有探索性 、趣味性问题,留给学生思考,即留给学生疑问,推进学习内容深化。学生有了疑,就会产生新的求知欲,激 发他们的思维,促使其到课本中或课外读物中去寻找答案。这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通过自我探 索,往往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学生在探索中得到了乐趣,乐趣又会诱导他们去进一步探索。

    留疑有两种类型,一种留疑是为了让学生消化课堂内容或为下一节课铺垫,出发点是希望学生运用书本上 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来解释和解答一些现象和问题。这类留疑必须紧扣教材。上完北美洲概述的 地形部分之后,留给学生北美纵列地形对气候造成的影响这一道题既起到复习的作用,又能引导学生从欧洲地 形对气候的影响来推导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作用。从而为下一节课讲述打下了基础。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3

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对于水利水电设计中各环节的环境保护有明确的规定,并且伴随着设计环节的完善,对于环境保护应该更加明确其重要性。此外,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时重视环境保护能够提高施工单位在业内的综合竞争力,能够促进该行业的发展,使其能够更完善的服务于业主。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初期,能够从环境、资源、绿色低碳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设计,这样不仅符合考核机构的要求,还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计所需时间。最后,它还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设计成果的实际效益,能够提高该设计成果的使用周期。

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新趋势分析

在当代社会中,水电工程的设计应该以环境保护作为设计理念,要从环境、资源、绿色低碳的角度来进行水利水电的设计、策划和施工,并且相应的策划机构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原则来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使得我国传统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环保的方向发展。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加突出环保理念,需要其他的相关专业来作为辅助,如建筑、机电、施工等专业,使得这些专业和环保之间能够有效的联系在一起,并能够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优势,使得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中能够实现环境保护。

3强化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环保理念

3.1强化环保理念

为了提高水利水电的设计水平,就需要在设计中融入环保理念,并且相关的策划部门在进行策划设计时要深化环保理念,将环境保护作为设计、策划和实施的指挥棒。首先,相关的设计部门、监管部门和其他负责人要深入强化环保理念,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要严格实现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其次,水利水电工程策划的专业人员要有环保意识,只有这些设计的骨干工作者能够重视环保,才能够确保环境保护的落实和其实效性。最后,设计部门和工程负责人要重视其他相关专业的介入,在调整各专业的效能中融入环境保护的理念和内涵,并且环境保护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的实效性。

3.2重视环保,提高设计产品的水平

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核心,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并且提升工程的设计水平必须依靠环保的设计。在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要符合时代和人们对于工程项目的要求和规定,这样有利于促进维护机构和策划机构间的合作。

3.2.1项目建议书阶段

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基本上要明确该工程的开发是否有巨大的环境制约因素,然后依据所分析的因素,来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工程的立项提供了相应的环境依据。

3.2.2可行性研究阶段

在此阶段,可以依据环保评定将相关的环保报表为参考,来掌握该项目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且将工程设计机构和评定机构的契合作为主要任务,对于那些没有进行环境评定的项目进行环境评定。

3.2.3初步设计阶段

环保策略的设计和投资预算是环保设计的核心,该阶段大概描述了环保策略的整体分布情况和对文件的评定和审定意见。在该阶段中,对于影响环境的评定不再进行实施,但是依旧会依旧相关的审核意见和工程的设计调整的要求,对于评定结果再进行核实和评定。

3.2.4技术施工阶段

该阶段是在初设评定和审核的建议的基础上,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中,设计部门和施工单位一起落实环保设计方案和投资方案。

3.3避绕环保敏感区域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时,设计人员要能够辨识并规避环保敏感区域,甚至缩短工程初期的时间,来开拓业主的受益面,有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从而提升工作效能。

3.4与环保规划相协调

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过程中,人们对于上一层次的设计协调的探究十分重视,但却忽略了在环保层面上的统一协调的探究。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中,要经过不同层面概括性的探究比较,更完善的落实环保理念,并且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可持续发展观,从而将工程效益和环境保护有效的融为一体。

3.5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贯彻环保理念

在工程的设计、策划和施工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环保理念。首先要增强环境保护专业和其他专业之间的沟通,如机电专业、建筑专业、施工专业和规划专业等。此外,要增强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评定单位、技术审核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够统一设计单位和其他单位之间的环保工作重心,降低项目的设计时间,从而优化调整工程的设计,并落实环保的实际措施。

4结语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4

(一)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

1.对科研管理人员不够重视

学院在工作待遇、进修培训、资金配套、职称评审等方面对科研人员缺乏必要的支持,导致科研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也抑制了其管理创新能力。虽导致了科研管理人员工作定位的模糊性,严重影响了科研管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不利于科学研究的长远发展,致使科研服务水平总是停留在初级阶段。

2.缺少规范化的操作指导

目前各高校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如对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进度的检查、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科研课题的验收。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新问题,或者新的工作人员由于缺乏高校科研主管部门实时有效的系统培训和指导,而产生职业初期的不适应。

3.缺少高效统一的管理平台

高校科研管理的主要平台是通过网站或者QQ群信息、上传材料和讨论问题,缺乏科研管理应用软件和数据库建设,很多数据的处理和信息资料的上传下达都要工作人员的手工操作,这种模式缺乏高效统一的监控管理,使得科研管理工作常常出现返工修改、工作延滞等现象,大大增加了劳动力成本和工作量。

(二)科研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薄弱

科研管理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常常认识不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仅把科研管理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来完成,没有将其与高校的发展定位相结合,没有考虑到科研管理与院系和学校创新体系的建设,直接影响了科研管理的服务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对自身定位不明晰

高校的一线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通常承担着课题申报的通知及材料整理上报、科研活动组织、科研工作量计算等基本工作,此外还要承担学院的其他日常任务,工作量较大,工作内容琐碎,付出较多但往往很难得到相应的认可和肯定,缺乏工作成就感,对自身的工作定位产生困惑。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分析,当人们在自我成就感难以得到满足时,内在的工作驱动力不足以驱使外部的工作效能,必然对现有工作产生职业倦怠,这是限制科研管理人员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原因。

2.专业知识缺乏

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人员的学历、专业各有不同,大多数人所学的专业与本学院各专业无关,很多人从事该工作之后,也没有精力了解本院系申报的科研课题主要涉及哪些专业知识、专业术语,以至于在收集整理材料时,很容易发现科研教师在申报与专业内容相关的材料中出现纰漏。因此,加强科研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也由于学校缺少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导致他们在科研管理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参差不齐。科研管理人员服务的对象是各学科领域的学历层次高、知识范围广的教师、研究员,如果其缺乏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知识,对教师的研究领域、研究水平及最新研究进展缺乏了解,就很难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做好服务工作。

3.缺少与专业教师的沟通

大部分二级学院中的科研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通常只是在课题申报的信息和收集整理材料时与专业教师有接触,也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很多科研管理人员难以将课题申报的注意点一一耐心与教师讲解,忽视对科研项目申报过程控制与监督,以及申报结果的反馈与跟踪。结果造成课题申报不能及时开展,项目不能及时结题等类似问题。

二、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科学自我定位,提高服务质量

科研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自己担任的是辅助、协调者的角色,因此,做好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是科研管理人员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要做到:一要加强与领导的沟通,切实领悟任务意图,合理制定工作任务;二要加强与教师的联系沟通,良好的沟通可以增进相互理解,促进工作任务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

科研管理人员需从专业化角度提升自己在“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两方面的技能。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巩固和积累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及时掌握和补充新的内容,了解和掌握科研人员当前的工作状况,这有利于与教师更深入地交流,积累办事经验,对一些常见问题做出正确处理。另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员要熟练业务技能,确保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例如要准确理解科研管理的有关政策,熟练掌握项目的申报要求、考核标准、结题鉴定、成果推广等流程;熟练查阅项目成果;熟练统计科研工作量。

(三)加强重视,积极指导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促进主管部门和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人员的互动,从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激励机制,在人动、物质奖励等方面褒奖工作认真负责、有想法、有创新的科研管理人员,树立典型,激发其工作热情;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整理出台详细的工作指导手册,详述学校的各类科研申报项目的各个环节,帮助科研管理人员熟悉业务;校级科研管理的官方微博或者是开发科研管理软件,将科研项目的申报信息共享给全校教师,既可以减轻二级学院工作人员的压力,也能以官方的角色澄清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

(四)科学实施,积极构建科研数据库

为了提高二级学院科研管理质量,科研管理人员可以尝试建立科研数据库,包括教师资料、项目申报、成果评选、专利申请、著作出版等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有以下好处:一是有助于科研管理人员甚至是全院教师了解学院科研总体情况,二是有利于学院加强对科研情况的有效管理及科研活动的全程跟踪,三是帮助新教师更详细地了解项目申报的手续和规则,有利于提高项目申报的命中率,四是日常的数据积累有利于减轻统计年终绩效考核的工作量。

三、结语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5

 

南齐时的宫廷画家和绘画理论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绘画“六法”论,即“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他将“气韵生动”列为“六法”之首,把它作为绘画艺术总的要求和根本目标。从那时起,“气韵生动”在被用于衡量绘画品质的同时,也成为书法、音乐、舞蹈、文学等领域的艺术精髓。中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可以成为艺术教育借鉴的源泉。怎样吸收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来促进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发展,是当代每一位高师艺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课题。

 

一、“气韵生动”的含义

 

中国传统艺术中核心、内在的精神内涵是“气”,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置于绘画“六法”之首。

 

(一)“气”的解释

 

关于气的字形,古代中国最早是以象形字而存在。气是一种客观存在,看不见,摸不着,如同天上的云彩。后来,哲学家和艺术家通过气的字形的解释,将“气”的概念总结出来,把气当成一种气体或者是液体、固体。春秋战国时期,关于“气”的哲学范畴,原本指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物之宗。《道德经》中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这是老子哲学中的宇宙起源论。对“气”的解释,老子也认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构成其他物质和生命的最基础的物质元素。

 

到汉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王充提出著名的“元气论”。认为一切的存在的物质都是以气为根本基础的,包括人的性格,物质的特点等,都与 “气”的本源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韵”的解释

 

“韵”字最早指的是音乐中的韵律。在汉代,东汉文艺家蔡翼撰写的《弹琴赋》最具代表性,其中提到“繁弦既抑,雅韵乃扬”的说法。此外,刘勰的《文心雕龙·声律》中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由此可见,关于韵的解释都指向一种和谐的旋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的主流以人物画为主。因此,“韵”又扩展到对人的气质之美、形体之美的描述、欣赏。在绘画中所描写的人物形态如果能流露出与众不同气质,能有令人想象的空间,那么我们就认为这幅作品具有了韵味。

 

如果用现代的美学思想来解释“韵”的特征,那就是艺术生命的节奏。但是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阴,只有阴阳交感,才有异质的并存、对立,继而产生异彩纷呈的节奏变化,单一的事物绝不可能产生“韵”。

 

(三)“生动”的解释

 

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把人的生命同宇宙这个大生命贯通。在中国古代画家和绘画理论家的观念中,绘画的实质是一种对形而上的追求,而不是对外物的一种简单的模仿或再现。因此,一名优秀的艺术家所应在画面上表现的不单单是“形”或“象”,而更应当是隐含在形象之内并使形象充满生命力的东西。

 

总之,只有“气”、“韵”兼具,艺术的生命特征和美学意味才能够真正凸显出来。有“气”而无“韵”则显得粗野,没有内涵;而有“韵”而无“气”则显得柔弱无力,缺乏生气。因此,艺术家要想创造出“气韵生动”的艺术形式,首当其冲的要有“气”,然后是让“气”转化为“韵”。

 

二、“气韵生动”理论在高师艺术理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气韵生动”理论依然是当今艺术家在创作、欣赏时的审美追求。在今天高师的艺术理论教学中,我们可以以“气韵生动”理论指导我们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今艺术教育工作者应透彻地理解“气韵生动”的精神内涵

 

“气韵”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最重要的审美品格,与中国道家哲学观念和思想文化分不开的。老庄道家思想把“道”理解为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规律,认为万事万物的运行皆出于“道”。对于艺术家而言,通过创作具体可感的物品来表现天地万物的生机和活力,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因此,在艺术理论教学中,我们在让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不单单要欣赏作品中所表现的对象的生命力和活力,而且还要理解作品的艺术形式及与“道”的本体之气贯通起来。这才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所追求得形而上的品格。

 

(二)在教学中不要采取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艺术理论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直觉和悟性为原则。在“气韵生动”的精神内涵中,“气”是实有和虚无的统一,虚无需要依靠具体可感的物象表现出来,并且感性之物象愈真,虚境之意象愈广。“气”与“韵”是相辅相成的,有实境之气才有虚境之韵,先有气后有韵,气盛才韵足。实境之气兴盛,虚境之韵才悠长。

 

总之,虚境是要依靠实境营造出来的。在艺术理论教学中,我们应当培养学生的艺术直觉和对作品意境的理解。因为艺术直觉与艺术家的原有经验有关,经过后天的培养,受教育者的直觉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这一点对于艺术理论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直接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气韵生动是一个整体性,作为一种评价标准,大大丰富了艺术理论的美学意蕴。因此,在倡导艺术教学理念时,我们不要割裂了气韵的统一体。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直接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艺术知识技能教学。

 

在经济、艺术全球化的今天,高师艺术教育已经陷入“技艺”化的教学的境地而不能自拔。不仅高校艺术教育如此,学校之外的社会艺术教育呈现出唯技能化、特长化的现状。由于社会上各种选秀、造星运动的风行,不少选秀者迅速成名。这种现象深深触动了许多家长和青少年内心对成功的热望。在这种纯粹功利目的驱动下,孩子们过早地步入了片面的、职业化的艺术教育之列。

 

总而言之,艺术理论教学不能割裂“气”与“韵”的统一。因为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形式,要想用艺术形式表达生命情感,就必须恰当、自如地运用艺术形式。没有一定的艺术形式技能,生命情感的表达不可能实现。因此,艺术教育与艺术技能的学习应当发挥各自优势并彼此融合、相互补充,这样才能对我国当前的艺术理论教学乃至整个艺术教育的改革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6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我以历史教学实践为切入点,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创新评价机制,使学生“敢问”、“愿问”,激发问题意识

高中历史新课程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但就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而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提问的现象并不多见,概而言之,原因有:其一,长期以来,“老师讲,学生听”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的约束;其二,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大胆发问;其三,有的学生怕出丑,不好意思问;其四,有的学生盲目崇拜书本,迷信老师,在学习中不善于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或对问题发表新看法、新见解。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敢于摒弃传统的是非判断式的标准答案型的评价方式,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鲜明个性。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一切问题,简单、幼稚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看书,自行解决;超过学生现有知识范围或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要给学生讲明原因,提供解决的可用资源;富于思考性的问题,可以根据情况因势利导,以集体思考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加以解决。这样,学生上课就不会有思想负担,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如在讲时,说到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名学生,在天安门集合,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烧了曹汝霖的住宅;5月5日,北京学生实行总罢课,全国各地学生纷纷响应。突然,有一学生喊道:“学生烧人家的房子是违法的!”顿时,语惊四座,学生一片哗然。我意识到该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示意他继续说下去。该生接着说:“学生运动是爱国运动,也确实起到先锋作用,但是我认为火烧曹宅是错误的!”“火烧曹宅是否合法?”老实说,我也一时无法准确回答这一问题,于是我组织学生围绕这一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爱问”,培养问题意识

我国传统的教育是一种“授―受”式的教育,以知识的灌输为主要方式,其特征表现为“教师教,学生被教”,“教师讲,学生听,而且温顺地听”,“教师制定纪律,学生遵守纪律”,“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学生适应学习内容”。与之相适应,我国的传统教学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很少创设问题情境,几乎没有给学生任何提问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好问的本能就被教师一点点地扼杀了。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想问、爱问,教师就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矛盾因素,创设一种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比如在教授玄奘西行时,许多学生受电视剧《西游记》的影响,对玄奘到底到哪里取经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西天”是欧洲国家,有的认为是西亚国家,还有其他的认识,这样学生的“已有经验”与新知之间产生了冲突,在此可以让学生讨论,以充分暴露学生认识的误区,然后根据相关材料,全面地了解和学习这一知识,形成对玄奘西行目的地的正确认识。在认知冲突中设置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建构。

三、引导问题探究,使学生“善问”、“会问”,强化问题意识

好问是多思、善思的前提。但是提倡好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假思索地乱问。从爱问到善问是一个飞跃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训练,适时引导点拨,为此,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

1.提供“问”的范例。

学生提问从模仿开始,如果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就会以教师为榜样,提出的问题质量也高。因此,教师要做好提问的言传身教,不仅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而且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为学生提出问题做好示范。

2.选择“问”的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程度。提问必须抓住时机,相机诱发,使提问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一般说来,课堂提问时机选得准与否,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选择提问的时机要注意:(1)在疑惑处提问;(2)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问;(3)在教学环节的关键处提问;(4)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

3.设置“问”的梯度。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思维实际,学生“跳起来也摘不到桃子”,面对问题无从着手、不知所措,就达不到培养思维的效果。如在讲福利制度时教师设问:“我们的城市给了外来务工人员哪些福利?应该给他们哪些福利?”在没有充分材料的情况下,不要说学生,这样专业领域的知识连教师都不一定完全知道。

设计问题的层次(梯度),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求而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有其相对应的问题设置策略。

(1)识记层次问题设置。这一层次的问题要求学生回忆、描述界定或认识记忆已有的知识。可以设置如下的问题:秦始皇“焚书坑儒”发生在哪一年?什么是分封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举措有哪些?等等。这样的问题,只要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就可以正确地回答,不需要深度理解,但记忆时则反之,需要理解。

(2)理解层次问题设置。理解层次的问题需要学生改变交流的形式,能够转述或重新组织所学过的知识,展现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解释、概括和说明的能力。可以采用如下的设置方式:可以用你自己的话解释一下“贞观之治”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思想的主要内容吗?

(3)应用层次问题设置。应用层次的问题超越了记忆和对知识的转述层次,它要求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和所学知识不同的问题、语境和环境中。例如,你能举例说明人们提高法制观念的重要性,或者不遵守法制的危害吗?

(4)分析层次问题设置。分析,要求学生把一个问题分成几个部分,并在部分与部分之间建立起联系。分析层次的问题是要学生发现历史现象背后的道理。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学生需要识别逻辑错误,区分事实、观点和假设,得出结论。例如: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因素能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区分开来?

(5)综合层次问题设置。这一层次的问题要求学生将各个部分的知识加以整合,构建出对一个问题的独特、新颖的回答。可以是设计一个解决方案、组织一个回答、预测一个问题的结果等。例如:假如你是林肯,面对南方的分裂活动,你会怎么做?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6)评价层次问题设置。这类问题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历史现象、人物、思想、制度等进行价值判断,并能做出决定,是对学生历史认知水平的最高要求。例如:用你所选择的史实说明,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4.鼓励“问”的创新。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即向书本结论挑战、向教师挑战。不能盲目地追求“标准答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些教师在课堂中设计的问题大多是判断式问题或封闭式问题,学生只需用“是”、“不是”、“对”、“错”、“可以”、“不可以”等词来回答就可以完成一个提问与回答的环节,常常会出现学生“想老师之所想”、“答老师之所答”的现象,表面上看课堂教学一片“繁华”,学生都在热烈地回答教师的提问,但是由于问题没有思考的开放性和深度,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